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在心中的花篇一
;摘要:pbl教学法也称为问题导向教学法,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中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文围绕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阐明pbl教学法的基本流程,以及在高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过程,并提出当前应用中的不足,以期通过深入研究不断完善。
关键词:pbl教学法;基本流程;心理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pbl教学法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型范式,被许多高校教师认可并实际运用,该教学法主要由成立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小组探讨、总结归纳以及反思几个环节构成,在高校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pbl教学法的概念及基本流程
1.1 pbl教学法的概念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充分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该教学法立足于教师的引导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问题为导向,通过小组探讨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采集资料,最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性较大,不再注重课堂中教师的讲解,更加倾向于学生主动学习。
1.2 pbl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1.2.1 成立学习小组
pbl教学法教学中,在开始探讨问题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良好的分组能促进学生之间彼此了解和熟悉,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学生的分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思考,并注意以下两点问题。一方面,在成立学习小组时,应随机分配,这样可以减少熟悉的同学在一个小组,彼此无法客观发表意见,或某些同学产生依赖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小组成员产生分歧时,需要及时协调[1]。例如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随机抽签法,保证学习分组公平、公开和公正,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反馈。
1.2.2 设置学习问题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去思考、查找资料以及合作讨论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学习问题的设置。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pbl教学法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置问题情境,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逐渐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般在一个大方向下让学生自由选择具体研究内容,例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可实施的研究课题[2]。选择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研究幼儿园中幼儿的分享行为。这样的问题既将研究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又有很多的研究可能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动力,还可以在全班内进行比较。
1.2.3 开展小组行动
开展小组行动,是引导学生形成新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首先彼此探讨对问题的看法、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的可靠性等,然后小组成员分别查找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小组再次讨论,得到最终结论。这个是考察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1.2.4 展示合作成果
在进行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均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再分析,最后通過总结得出统一答案[3]。各小组选取一名成员进行汇报。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中,可运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数据信息、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均能够直观化呈现出学习成果。
1.2.5 解决问题反思
教师必须在解决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展开问题的反思,重新思考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查找当前问题与以前遇到相似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两个问题的异同之处,进而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总结。在学习评价过程,单纯评价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评价行为,促使学生对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并在问题解决后能反思自身不足,这才是pbl教学法的核心教学目标。pbl教学法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堂上,教师主要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进行点评,并让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实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三种评价综合计算该小组的分数情况,这也是本课程的主要创新点[4]。
2 pbl教学法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2.1 教学前准备
pbl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分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自主意愿实施分组,每组人数应在3~6人。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堂上,多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式和自主意愿调配。
其次,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设计。对学生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保证问题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再次,熟练掌握pbl教学法。由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这门课是专业必修课,主要面向的是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班级和人数不多,因此心理学教师必须要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对pbl教学法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保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
最后,课前向学生介绍pbl教学法,将pbl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讲授给学生。并且让小组长认识到小组合作探讨、设立小组长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和带动小组活动。
2.2 教学中实施
2.2.1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应按照课程的基本性质、教学大纲,邀请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高级教授,共同展开问题的设计。问题应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情况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特点,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引,保证问题的新颖性、真实性和开放性。
2.2.2 小组合作探讨
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过程之一,是pbl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应用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研究问题,并将讨论内容记录下来。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的探讨方向与问题偏离,但需要注意不能阻碍学生的思维逻辑发展[5]。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查阅资料,成员之间必须实时沟通交流,这一步是直接影响学习成果的关键性步骤,必须高度重视。
其次,教师给予学生指导,使其合理分工,搜集问题需要的资料、书籍、文献等,然后小组成员将查找的资料信息进行汇总,整合成为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素材。
再次,每名小组成员将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交换,在共同交流中相互补充。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均有差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体现出不同的思路,每个小组成员应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共同商议和探讨,进而展开深入的问题研究。
最后,小组成员通过反复的探讨研究,将小组成员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整理,最终将问题的分析和归纳结果形成小组统一的答案,将其完整呈现出来。
2.2.3 问题评价反馈
小组成员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数据信息或表格等形式,將成果展现给教师和同学。每个小组给予15~20分钟时间。待全班汇报结束后,全班进行讨论并提问,由展示学生一一进行解答。小组汇报后教师必须给予点评,分析研究的优缺点以及还可以提升的部分[6]。该过程可以让更多同学了解新的知识和方法,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促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pbl教学法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中的不足
3.1 学生层面
大部分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均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较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相对较少。遇到问题时,思想具有较强的局限性,通常是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书本知识进行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就心理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的性质而言,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师层面
3.2.1 教师难以实现角色转化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始终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课堂讲解是主要的授课方式。在pbl教学法中,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化为引导者和辅助者。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应加强对心理学教师的专业培训,让教师具备运用pbl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能力。pbl教学法在我国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教学应用中存在诸多阻碍,例如,授课教师要提前做好课前的工作和课后辅导,这就平添了很多工作量,导致pbl教学法难以很好地开展。
3.2.2 pbl教学资源和教材不足
pbl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中,合理分组和教师指导仍然不够,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才能顺利推进教学。但是当前高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必须要进一步扩充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心理学教师数量和整体水平以及高速率的互联网络。面对这些问题,当前许多高校仍然难以实现,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而言,教材是本科院校统一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本质性的内容仍然存在[7]。在开展pbl教学法过程中,需要心理学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必须要融入教学问题,许多心理学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繁重的教学工作导致其难以脱身。此外,针对pbl教学法应用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缺少科学客观且具有全面性的评价标准,仍然需要广大心理学教师深入探索和研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法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但由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应用pbl教学法的相关研究不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摸索,缺少完善可借鉴的教学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理想化教学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开在心中的花篇二
;1.基本资料
案主小雪,九岁半,女孩,广东某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性格文静、乖巧,不爱讲话。
2.咨询过程
2.1 主诉
小雪出生在一個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公司主管,妈妈是大学老师,小雪一岁多的时候由于爸妈工作忙,被送往乡下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爸妈每两周回去看望小雪一次,到小雪四岁多的时候才被父母带到广州读幼儿园。小雪当时被强制带回老家的时候很不情愿,哭得很伤心;后来被带回广州读幼儿园的时候奶奶也跟着一起到广州照顾小雪,由于小雪跟奶奶生活的时间较长,在家里小雪跟奶奶的关系最亲密,跟爸爸妈妈关系稍微生疏。爸爸妈妈平时对小雪的生活照顾较少,主要关注她的教育方面,尤其是爸爸由于经常要出差,很少陪小雪一起玩,亲子间相处的时间和机会较少。
小雪的爸爸妈妈因为两个人个性都很强,工作也都很忙,夫妻沟通变得困难,感情慢慢变淡。在小雪八岁的时候,小雪的妈妈发现小雪的爸爸跟他公司的一个女同事走的比较近,一年以后小雪的爸爸告诉小雪妈妈他爱上了那个女同事,半年前小雪的爸爸明确告诉小雪的妈妈两个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提出离婚。由于一些财产和其他原因小雪父母并没有及时去办理离婚手续,但他们好像陌生人生活在一个屋檐底下,就在三个月前他们终于办理了离婚手续。父母离婚后,小雪的爸爸搬出他们的家,小雪的奶奶也跟爸爸一起搬走。根据离婚协议,小雪的爸爸会两周跟小雪见一次面,带她出去玩,但他们去玩的时候爸爸也会带上他的女朋友(那个女同事),小雪回来后会高兴地跟妈妈讲述爸爸带她出去玩的情景,非常开心;但是提到爸爸带的那个阿姨,小雪会表现出很不高兴,告诉妈妈她不喜欢那个女的。自从奶奶搬走后,小雪再也没见过奶奶,小雪有时候跟妈妈说想奶奶,要给奶奶打电话,但奶奶换了电话号码,回老家去了,跟奶奶联系不上,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小雪都非常伤心,说奶奶不要她了,爸爸也不要她了。
父母的离异,在她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诸多的阴影。原本无忧无虑的她一度变得敏感、忧郁、孤单、不相信人,不爱说话,尤其怕与同学交往。如与同学发生摩擦,则显得极易悲伤,爱猜疑,说同学欺负她。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如遇老师提问,则或沉默不语,或简单敷衍。在家里如果妈妈大声对她说话,她则哭泣并说妈妈也不要她了。案主的妈妈杨女士非常担心女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但她自己又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引导案主,而且杨女士本人对于自己的婚姻状况也存在适应的问题,她对于女儿目前的状况心有余而力不足,遂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2.2问题诊断
1、人们面对重大生活变故时的心理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3、案主本身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不善言谈;
5、案主父母离婚后,短时间内案主的爸爸带案主出去玩的时候,案主看到了爸爸出轨对象,心理受到冲击。
根据案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咨询师采取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家庭系统理论开展工作。选取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它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心理分析理论”。案主目前的状况跟她童年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案主在最需要安全感的年龄被强制带回老家给奶奶带,父母没有带给她足够的安全感;而她习惯了跟奶奶的亲近后,父母的离异使奶奶又离开她,而且一走就再也没有联系。案主早年生活经历导致的安全感的缺失在父母离婚和奶奶搬走这件事情上被重新唤醒。
其次,选取家庭系统理论进行辅导主要考虑它里面的“整体论”和“家人关系”两个基本观点跟案主的问题密切相关。系统理论的第一个原则是整体论,也就是相信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这表示所有的部分相加在一起并不产生整体,因为整体系统来自于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如果没有互动关系,及没有所谓的系统。
系统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关系,任何家庭系统都是由连接家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每两个家庭成员之间都有关系存在,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等。研究家庭系统时,我们必须注意各成员之间不同的关联,以及他们互动的方式,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互动网络。每个人既是整体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受到整个家庭的影响,他既代表个人,也代表着家庭整体。
本案例中案主小雪的问题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全家人的努力,需要在情境中进行解决。咨询师不只是把案主小雪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考虑,主要是把她放在整个家庭系统里面去看待,引导整个家庭及她周围的人都参与到个案中来,相互影响,多层次全方位地帮助小雪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使她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2.3服务计划
服务总目标:案主适应父母离异的生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阶段性目标、策略:
通过沙盘游戏了解案主的变化;同时通过跟案主身边的人,包括案主妈妈、老师交流,了解案主的改变。
2.4推进服务进程
2.4.1介入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家庭系统理论(为什么选用心理治疗模式和家庭系统理论已在前面论述过)。
2.4.2咨询过程
2.4.2.1第一次面谈
咨询师首先通过引导案主小雪完成以“我的家”为主题的沙盘游戏,探索小雪内心的想法和因父母离异带来的心理受伤害的程度。从沙盘结果来看,小雪的内心对“家”非常向往,里面摆放着爸爸妈妈和自己,一家人很开心地生活在一起,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小雪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家庭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所以她才更渴望家庭的温暖;接着咨询师跟案主母亲单独面谈,了解案主生活中的心理敏感、脆弱的具体表现,同时了解杨女士是如何跟女儿解释自己的婚姻状况的,杨女士告诉咨询师她并没有直接告诉小雪“离婚”二字,而是告诉小雪:“爸爸妈妈已经不是朋友了,爸爸不跟我们住在一起了。”而小雪的反应也并不是很不能接受,但杨女士也不能确定小雪到底懂不懂“离婚”的意思,咨询师建议杨女士下次面谈时她跟小雪一起完成一个“沙盘游戏”,带着小雪共同探讨目前家庭的状况;最后咨询师把小雪刚才完成的“沙盘游戏”的结果转告给杨女士,评估个案需求。
2.4.2.2第二次面谈
咨询师首先与小雪单独沟通,把上次她所完成的“沙盘游戏”结果解释给她听,探索她心里对于“家”的想法,了解她对于父亲的看法和对于“離婚”二字的感想;其次咨询师与小雪的妈妈单独沟通,把跟小雪的沟通状况状告给杨女士;接着咨询师引导小雪跟妈妈杨女士一起完成主题沙盘“我的家”,通过小雪母女的沙盘看出小雪已经知道父母离异的现状,而也了解到杨女士也存在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压力较大的现状;最后咨询师给杨女士提出建议,希望她多关注自身的心理压力的调节,她的情绪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小雪,杨女士接受咨询师的建议;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杨女士和小雪跟咨询师一起制定了个案目标和辅导计划。
2.4.2.3第三次面谈
视频家访。咨询师通过跟小雪爸爸妈妈视频通过话,进行家访,运用家庭系统理论跟小雪的爸爸妈妈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小雪适应目前的单亲家庭生活现状;同时咨询师协助小雪的爸爸妈妈制定“家庭规则”,引导小雪的爸爸对小雪表达虽然不跟小雪住在一起,但对小雪的父爱没有任何减少,平时跟女朋友相处的时候多关注小雪的情绪,小雪的父亲接受咨询师的建议,表示会努力做到一个父亲该做的,尽力保护小雪的心灵不受到伤害。
2.4.2.4第四次面谈
电话家访。咨询师通过小雪的妈妈打电话跟小雪的奶奶沟通,把小雪的现状告诉小雪奶奶,并向小雪奶奶表达她对小雪的态度和关爱程度对小雪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希望她能多关注小雪,虽然她跟小雪不住在一起,但她仍是小雪日思夜想的奶奶。小雪奶奶表示理解咨询师的意思,她也非常想念孙女,但就是也怕孙女伤心。咨询师建议她尽量还能经常跟孙女联系,给孙女一个适应的过程,毕竟孩子的接受能力没有那么快。即使不常见面,也可以多打打电话,让小雪感觉到奶奶还很关心她,没有不管她,没有抛弃她。小雪奶奶答应以后会多关注孙女,有机会就会跟孙女联系,如果孙女愿意的话,也欢迎小雪有时间回老家看看。
2.4.2.5第五次面谈
咨询师通过案主妈妈打电话给案主的班主任,了解案主在学校的现状,寻求班主任的帮助,建议案主的班主任平时多关注和鼓励案主,使小雪感受到学校这个集体的快乐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温暖。小雪的班主任非常赞同咨询师的建议,她以后会多关注小雪的情绪和人际交往情况,也会及时反馈给小雪妈妈和心理咨询师;小雪班主任还表示下个月有个校级的绘画比赛,她会推荐小雪参加,引导小雪多关注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情。
2.4.2.6第六次面谈
咨询师通过链接资源邀请案主母女参加社区的亲子活动,引导他们多跟其他人交流,而不是封闭自己;同时咨询师通过联系社区社工,帮助小雪母女引荐社区内同样是离异单亲家庭的亲子,帮助他们搭建交流平台,扩大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使他们得到心理支持,互相学习适应离异单亲生活的经验。
2.4.2.7第七次面谈
咨询师引导杨女士和小雪一起完成以“我未来的家”为主题的沙盘游戏,通过沙盘游戏可以看出:小雪对未来的家充满期待和想象,她未来的家不但环境好,而且充满温暖,家庭和谐;小雪的妈妈杨女士对未来的家则充满向往和希望,她也告诉咨询师她仍然相信男人,相信爱情。同时,咨询师还跟小雪的班主任钟老师沟通,了解小雪在学校的表现,钟老师告诉咨询师小雪的变化很明显,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课下也主动跟同学讲话了,有时候还可以看到她跟要好的同学有说有笑,比个案开展前开朗多了;而小雪妈妈也表示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带着小雪一起去看电影,有时候会约上另外一家单亲亲子郊游,总之想办法让自己和女儿开心起来;小雪则告诉咨询师现在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就画画或写书法,投入进去心情就好多了。
2.5结案评估
通过七次个案辅导,案主小雪的情绪状态有所改善,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学习到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愿意跟同学沟通,在学习上积极主动,个案目标达到。个案辅导后与个案辅导前相比小雪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改变,除了小雪个人的努力外,主要的还是她周围人对她的关心和鼓励以及她的社交网络增强的原因,比如:小雪妈妈的坚强对她的影响,小雪爸爸对她关爱的增强,小雪奶奶对她态度的改变,小雪班主任对她的鼓励,其他单亲家庭对他们的心理支持等等。
综上可知,该个案是个比较敏感问题的案例,而案主又是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女孩,因此本个案跟进过程中咨询师不但要达到个案目标,还要保护案主的心灵不受到伤害,因此难度较大。在接案最初,案主小雪对咨询师有些阻抗, 不跟咨询师说话,后来咨询师运用“沙盘游戏”引导小雪开口说话并表达内心的想法;为了个案顺利进行,咨询师又想办法跟小雪的爸爸和奶奶联系,虽然曾遭到拒绝,但在咨询师的真诚和坚持下,小雪的爸爸愿意一起商讨小雪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最终小雪的爸爸也按照约定的去关心小雪,小雪的奶奶也重新跟小雪联络起来;为了全方位地帮助小雪调整心态,咨询师还跟小雪班主任沟通,寻求班主任的帮助,共同帮助小雪的健康成长;最后,咨询师还链接社区资源,为小雪母女引荐其他离异单亲家庭的亲子,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增强他们的社交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总之,为了该个案的顺利开展,能想到的办法,咨询师都去尝试了,虽然过程中有艰辛和委屈,但最终个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之前的一切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致谢:本案例的发表获得来访者的知情同意,并采用化名。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相关热词搜索:;开在心中的花篇三
;摘 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使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实习人员中选取40例参与本组研究,其中20例为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20例为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检验2组实习生的各项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评分、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接诊能力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较高,2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使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使实习生的理论、操作、接诊能力均提升,并提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心内科;护理带教
对医院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技能等进行培养十分重要,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带教方法的缺点,实习生的方向感和积极性均较差,进而使实习期间和效果不合人意。临床实习属于每个医学生的必要科目,实习主要帮助实习生将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在临床上。心理素质过硬、专业的态度、扎实的操作技术均为一个医疗人员必需的专业素养。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对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实习人员中选取40例参与本组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0例。实验组:男性实习生2例,女性实习生18例,年龄最低为18岁,年龄最高为23岁,中位年龄为(20.12±0.35)岁;参照组:男性实习生1例,女性实习生19例,年龄最低为19岁,年龄最高为23岁,中位年龄为(20.34±0.35)岁;以上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中,并对其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让实习生和带教老师一起值班,对其病床不能进行单独看管,实施以往“一对一”带教方法。
对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主要包含:制定统一的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案,将教学干事作为组长。根据心内科实习教学大纲、常见疾病治疗手册、实际情况等,让实习生充分掌握心内科最常见的各种疾病,并对其相关特点予以掌握,制定相应的心内科实习路径表。疾病理论要点、问诊要点、查体内容、诊断思路、治疗方法、医嘱、考核成绩等均填写在实习路径表中。当实习生进入科室实习后,带教老师将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步骤、特点、操作方法等予以告知,让实习生自行书写病历,将临床路径表发放给实习生。当实习生熟悉路径表后,将常见的疾病知识和特点告知实习生。带教老师需为每个实习生分配病床,每个实习生针对一种疾病的患者其人数需在4例之上,每次接诊时需采取临床路径知识对其进行诊断并开处医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帮助其进行改正。培养患者的基础技能,让实习生掌握医学知识,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每周五带教老师和实习生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帮助实习生进行举一反三,并对其考核情况进行评估。对整个实习流程进行监督,将相关内容向实习生进行详细讲解,告知其正确规范使用的路径表。
1.3 判定指标
检验2组实习生的各项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现为(x±s),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为(%)率,采取卡方检验;其p值0.05,证实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2.1 检验2组实习生的各项考核成绩
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评分为89.35±5.12,操作考核评分为87.93±4.53,接诊能力评分89.58±5.32,相比于参照组的理论考核评分81.15±5.54,操作考核评分80.32±4.38,接诊能力评分82.31±6.48均较高,t值为4.8612、5.4010、3.8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检验2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为95.00%(19/20)相比于参照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为60.00%(12/20)较高,经比较卡方值=7.0251,2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式带教模式的实施可弥补以往带教方法的缺点,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系统性,使带教效率提升,在短时间让实习生获得较多的临床经验,让实习生保证清晰的思路,并高效的完成相关工作。有利于实习生更好的进行临床工作。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使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使实习生的理论、操作、接诊能力均提升,并提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