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 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大全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 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9 18:10:07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 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大全
时间:2023-04-19 18:10:07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篇一

系统掌握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片段阅读因其文字阅读量过大,考生应考时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时间的耗费以及大量文字处理的心理压力上,但难度相对并不高,考生在前期进行大量训练即可。

文章阅读这种题型融合了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全部题型,阅读量大,难度也大。因此,考生要多加练习,加强文章的阅读训练,同时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掌握一定阅读技巧。

对于选词填空部分,提升难度相对较大,考生可不断进行练习,加强语感,并适当总结对比近义实词的不同,以及一些高频成语。(可收听必胜公考订阅号每天推送的次条文章)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快速理解和解决算数问题的能力。数学推理部分10道题,以基本数列及其变式为主,强调作差和作商的应用。复习过程中需注重培养数字敏感性,了解数字推理的五大题型,精做题,归纳总结不同题型的对应解题方法。

数学运算的15题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技巧,一类公式,一类思想。所谓技巧,包括余数法、尾数法、整除法、弃九法、代入法、排除法等,容易掌握,便于上手,即使对数学不擅长的同学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谓公式,包括日期问题、牛吃草问题、格点面积问题等多种题型,有详尽的公式可以套用,应该着重理解和记忆。

在行测的考试中,要做到有取有舍,特别是数量这一块,所以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应该尽早地树立这样的意识。

常识判断: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其范围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多方面内容,但从今年试题的情况来看,侧重于考察法律知识运用的能力。此类试题取材广泛,重要的是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应考者逻辑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方式。其中逻辑判断和图形推理是大多数考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在这两个题型的复习中,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不断地得到解题的灵感。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和表格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综合分析的能力。资料分析部分只涉及四则运算,考生重点要复习的是如何提速。对于图形、文字、表格等类型的资料,则重点要复习不同资料快速提取信息的方法,以及速算的技巧,以便有效提速。

第二阶段

各个击破,把握考试题型、难度

第三,无论考生处于哪一个复习阶段都应有意识地对各科常识进行积累,在生活中多思考问题,多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国内外大事、政策等等,对法律常识更应多加重视。 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进行系统地复习,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这些问题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其中若发现了做题时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主要有做题时间问题、答题方法问题、某方面知识欠缺问题等等。

第三阶段

研读大纲,全真模拟

第一,认真研读考前公布的考试公告与大纲,其中会明确告诉应试者关于考试的具体情况,包括报考职位、报考方式、报考时间、考试科目、考试题型。考生对于考试题型尤其要认真分析和掌握,因为这代表着考试最准确的信息,若发现大纲中出现了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题型和问题,在这一阶段务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第二,进行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自我检测,以提高把握考试进度的能力。可以选择的试卷有国考、省考、各个省份的自主命题,还有预测卷等,都可以用来套卷练习。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篇二

1.语言类。关于逻辑填空,经验就是通过做题积累相关成语、词语的解释与区别,并每日看一部分,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完全能够实现“快、准、稳”地“秒杀”;关于阅读理解,关键是理顺解题思路,分清类型,多练习、善总结,培养精确流畅的语感。

2.数量关系可以通过梳理考点类型、考察频次,并结合自身情况决定备考复习的重点与顺序,并针对每一常规题型整理出通识性解题方法。数量关系关键在于牢记公式与运用。要注意的是,做题时,特别是考试时不应恋战,一时做不出来应先做下一题,数量关系不应该浪费时间,不建议放在前面做(数学学霸请随意),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善抓重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此部分的成绩。

3.逻辑判断考: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每一考点又可延展细化出诸多小类考点。建议考生在备考中首先建立系统的思维导图架构,以此对考点进行全面梳理;逻辑部分个人的复习经验是整理解题思路,在看到题目时,能很快判断该题型。

4.资料分析是“送分题型”,要尽量得满分。牢记几类常见参考的公式。特别关注数据的对应。注意出题人狡猾的陷阱就可以了。

5.常识。该部分内容多,范围广,须平时积累,同时建立“就题论题”的思维模式,综合应用排除法、倒推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篇三

文化广场上从左到右一共有5面旗子,分别代表中国、德国、美国、英国和韩国。如果将5面旗子从左到右分别记作a、b、c、d、e,那么从中国的旗子开始,按照abcdedcbabcdedcba……的顺序数,数到第313个字母时,是代表________的旗子。

a.英国b.德国c.中国d.韩国

【参考答案】c。

【解析】数的顺序是以abcdedcb,共8个字母为一个循环,313÷8=39……1,可知第313个字母时a,代表的是中国的旗子,c正确。

【盘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周期问题。题中的字母顺序让人眼花缭乱,稍不留神就会错将周期判断为5或者8,所以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莫要在简单的问题上失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篇四

佛教在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中国。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经由中亚细亚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这条陆路包括南北两道:南道指由敦煌越过沙漠,经鄯善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昆仑山北麓,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再向西北前进到达莎车;北道是指由敦煌北上到伊吾(今哈密),经由吐鲁番到龟兹(今库车),然后再到达疏勒。另一条是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即通过南海路线传入我国内地。

安世高:147年来到洛阳,是汉传佛教史上传播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

支楼迦谶:147年来到洛阳,第一位翻译大乘佛教经典的僧人,如《道行般若经》。

鸠摩罗什:公元401年冬至长安,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其余三人分别是:真谛、玄奘、不空)

真谛:印度人,546年,从扶南(柬埔寨)来到广州,译有《摄大乘论》。

不空:狮子国人(今斯里兰卡),唐开元八年(720年)至洛阳,密宗祖师之一。

二、何为“西天取经”?

朱士行:三国时期高僧,从今天的陕西西安出发,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得到大品《般若》的梵文本,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

竺佛念:撰写《名僧传》列入《寻法出经苦节传之首》。

法显:弘始元年(399),他从长安踏上西行之路。历史上第一位到达印度取经的僧人,并撰写了《佛国记》。

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唐贞观元年(627),关中一带发生灾荒,他夹杂在逃荒人流中离开长安,踏上西行长途。过敦煌城,出玉门关,经过中亚地区,到达古印度。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返回长安。

义净 (635~713):唐代第二位贡献巨大的求法僧人。高宗咸亨二年(671),义净从今天的广州乘波斯商船前往印度。回国后,先后在武则天、中宗、睿宗的支持下,来往于洛阳和长安两地翻译经典。

总之,“佛法东来”与“西天取经”是佛教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的佛教学者和广大僧人在封建国家政权的支持和制约下,通过翻译、注解等理论活动以及建造寺庙等实践活动,使佛教日益适应汉民族和其他有关少数民族的特点,逐渐变成中国式的佛教。佛教文化作为中国宗教文化的瑰宝之一,广大考生作为未来的公职人员,应当熟知并传承和发扬。

三、有关佛教文化的常识集锦

1.从基本理论和主张看,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是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后来流行于东南亚各国,称为“南传佛教”。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指斥传统的佛教只讲自我解脱,不讲普渡众生,认为自己是能把一切众生就出苦海运往幸福彼岸的“大乘”,还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十方世界有无数个佛,释迦牟尼只是其中之一。它后来流传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等,称为“北传佛教”。

2、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分别是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的道场。

3、佛教四大禅林指山东省长清县灵岩寺、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寺和南京市栖霞寺。

4、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省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

5、十大坐佛,指单独营造的石刻大佛。其中(1)中国第一大佛为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2)太原西山大佛,高约63米,环列126根石柱刻《华严经》,北齐天保二年开凿,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3)甘肃甘谷大佛,高38米,唐宋时开凿;(4)四川省屏山大佛,高37米,建造年代不详;(5)四川省荣县大佛,高36.67米,宋代开凿;(6)河南省浚县大佛,高27米,南北朝开凿;(7)重庆市潼南大佛,高27米,宋末开凿;(8)陕西省彬县大佛,高24米,南北朝时开凿;(9)重庆江津市石门大佛,高23米,明代开凿;(10)四川省资阳大佛,高21米,唐宋时开凿。十大坐佛,蜀占其六。

6、四大卧佛,多为岩石开凿,也有木胎泥塑。(1)重庆市潼南县马龙山,全长54米,露相36米,隐相18米,约1930年左右开凿;(2)甘肃省张掖市,长34.5米,木胎泥塑,西夏时的作品;(3)重庆市大足县,长31米,岩石雕刻,宋代作品;(4)四川省安岳县,长23米,岩石雕刻,约为民国时造。

7、两大木佛,一是河北省承德市普宁寺大佛,高22.23米,是一尊千眼千手观音像,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是我国最大的一尊木雕佛像;二是北京市雍和宫大佛,地上18米,地下8米,以整块白檀香木雕成,乾隆年间所雕。

8、我国最大的一尊铜佛是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未来佛,1914到1916年间铸造,耗铜23万斤。次之为河北正定县隆兴寺铜菩萨像,为千眼千手观音菩萨,宋开宝四年铸造,是现存最大的铜铸大佛之一。这是中国两大铜佛。

9、河北三大古迹是:“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城里的活菩萨。”

10、《大藏经》是以佛教经典为主,也包括了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我国从宋开宝四年开始刻印,最早在四川成都刻成,是为蜀版《大藏经》。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版本是金代在山西解州雕印的《大藏经》,称为金版《大藏经》。

11、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故名“石经山”。石刻佛经始于隋代静琬和尚。

12、1987年6月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内发现一枚佛指灵骨,这是迄今世界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唐代帝王曾多次从寺内迎佛骨进宫内供奉,韩愈为此曾向唐宪宗呈交《谏迎佛骨表》。明代帝王后妃也曾到寺内进香,因而产生一个戏剧曲目《法门寺》。

13、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灭佛事件,叫“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14、比较早的反佛思想家是南北朝时的范缜,是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唐朝的傅奕曾把魏晋以来的反佛人士编为一本书,叫《高士传》,以教育后人,后来失传了。狄仁杰也是唐代著名的反佛人士之一,曾上书武则天,指出佛教消耗社会才会给封建政权造成的巨大威胁。唐中宗时又有辛替否强烈反佛。中唐时期的反佛代表人物是韩愈,他是站在维护儒家传统的立场上反佛的,曾上《谏迎佛骨表》,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15、古印度的石窟艺术以犍陀罗和阿旃陀为代表,前者以雕塑著称,后者以壁画闻名。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篇五

如果选不正确的,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例1: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升值 b.欧元区经济低迷

c.巨额财政赤字 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协调

解析:纵观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a选项是正面信息,其余选项均为负面信息,因而选择a选项。

例2: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再贴现率 b.降低央行基准利率

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d.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解析:四个选项中c是个税起征点,其余三项均为率,说明实行该政策的主体不同,c排除,在剩余三个选项中,a、b项均为降低,只有d为提高,故选d。

二、找矛盾

观察四个选项,并对选项进行横向比较。如果出现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将其他选项排除,答案锁定在这两个自相矛盾的选项。同时,被排除的选项则可以用来辅助解题。

a.如果海鸥贴近海面飞行,那么未来的天气将是晴好的

b.海鸥常落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航海者可据此判断附近是否有暗礁

解析:通过观察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项和d项都是要飞向大海,a项是天气好,而d项是暴风雨即将来临,明显有矛盾。所以排除b项和c项。另外根据常理推断,暴风雨来临时海上的危险要高于海边陆地,海鸥应当在靠岸的地方躲避暴风雨,d选项的说法明显有违常理,所以不符合事实。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三、找程度

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特别是涉及一些法律题目的时候,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区矫正不适用于犯罪分子

b.给予外国政府官员财物可能构成犯罪

c.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应当减免处罚

d.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应判处死刑

解析:a项“不适用”、c项“应当”与d项“不应当”的说法都太绝对,所以说法错误。而b选项“可能”说法不绝对,因而当选。

例2:下列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有权实施行政处罚

c.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由行政机关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d.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解析:b项的“各级...都”,c项的“全部”,都是太绝对的选项,一般为错误选项,因而可以排除。对于a项和d项就需要有基本的常识了。我们都知道犯罪的人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而公务员被判处刑罚就可以说明公务员犯罪了,因而会被给予开除处分。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公务员行测常识积累篇六

四大奇女:薛涛、李师师、梁红玉、柳如是

四大美人图: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醉酒

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

四大女将:穆桂英、樊梨花、秦良玉、梁红玉

四大情女:白娘子、白娘子、虞姬、王宝钏

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聂政、荆轲

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四大才艺:琴、棋、书、画

四大韵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四大名剧: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四大游记: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周王游行记、马可波罗行纪

四大科学名著:梦溪笔谈、本草纲目、农政书、开工天物

春秋四君: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

花间四友:蝶、莺、燕、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