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篇一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2.导语。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这是其一;结果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一定很苦,这是其二。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
三、正课
1.朗读《咏雪》。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
讨论并归纳: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讨论并归纳: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6.探究质疑:“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喻而“笑乐”。
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7.探究质疑: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8.探究质疑: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 讨论并归纳:可自由发言。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像鹅毛漫天飞舞像蒲公英子
四、小结
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第二课时
一、预习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这个才女,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陈元方这个神童。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中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个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个朋友就发怒了,骂道:“真不是人啊!跟人家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个朋友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想讨好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3.探究质疑: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讨论并归纳:
(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4.探究质疑: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看法。(1)如探究质疑3、(2)。
(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
5.当堂朗诵这两篇文言文。
四、小结
五、作业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篇二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
1、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学会翻译古文,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语句通顺忠实原意。
一课时
一、预习
阅读三则短文,查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当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逸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2、导语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三、正课
1、朗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时李元礼有盛名:时,当时。有盛名,名气很大。
(2)诣门者:诣,前往,到。
(3)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先君,祖先。师资,老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孔融也按陈韪的话推理,你现在不怎么样,推想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用反过来推理,批驳了陈韪对他的评价,讨回了自己的尊严,并使对方难堪。表现了孔融少年时的聪明机智。
3、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陈太丘与友期:期,约会,约定时间。
(2)太丘舍去: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
(3)尊君在不:尊君,令尊,你父亲。不同“否”,没有。
(4)非人哉:不是人哪。
(5)下车引之:引,拉,表示好感。
(6)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4、提问: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5、朗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自以形陋:以,认为。形,外表。陋,丑陋。
(2)不足雄远国:雄,称雄,这里指震服别人。
(3)帝自捉刀立床头:捉刀,握着刀。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4)魏王雅望非常:雅望,高雅的风采。非常,不同一般。
6、提问:魏武为什么让崔秀珪代替自己?后来为什么要追杀匈奴使节?
讨论并归纳:魏武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自己认为长得丑陋,不足以震服别人。所以让相貌清朗而威重的崔秀珪代替自己接见匈奴的使节。
7、提问:这件事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奸诈狡猾,残忍的性格。
四、小结
三则短文,故事简短而意深,很值得玩味。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篇三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几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之才”等典故。
1、复习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
2、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似”“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讨论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课时安排:1课时。
多媒体。
布置预习:
1、熟读《咏雪》,掌握作家作品;
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引入新课学习。
1、出示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
(2)疏通文意。
(3)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自学:
(1)检查预习
(2)朗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
节奏。
③学生齐读
④分组读
⑤指名读
(3)研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并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强调的问题:积累重点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因”等。
2、用“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哪一个更好?
3、文章末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1、作家作品
2、比喻修辞的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笺疏()
(2)太傅()
(3)俄而()
(4)雪骤()
(5)差可拟()
(6)无奕()
(7)柳絮()
(8)谢道韫()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
(3)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
(5)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
3、写两句与雪有关的诗句
1、背诵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相关习题课后反思本节公开课,有诸多不足之处:
1、课前布置预习要求不明确,致使学生预习不扎实,影响课堂进度及效果。
2、课堂引导学生做的不到位,自己紧张,学生也紧张,课堂气氛明显不好。
3、备课不充分认真,课件中出现了重复性的错误。
4、驾驭课堂能力还须提高,课堂时间把握不好,练习时间过短,没有真正检测出课堂学习效果。
5、对于重点探究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给学生讨论探究的时间,最终还是让课堂成为了“满堂灌”,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时时谨记,吧课堂归还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
6、没有布置作业。
总之,本节课教学中有太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努力站稳三尺讲台。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篇四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
2.借助注释和课堂补充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
2.翻译文章。
一、导入:同学们在小学应该学过一些古代少年儿童聪慧机敏的故事,例如司马光砸缸等,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故事。
二、释题: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
1、注意字音
骤差奕谢道韫
2、理解字词,注意停顿,翻译文章(朗读原文加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补充:古今异义词“儿女”)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点“公”指谁;补充“欣然”)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点“兄”与“兄子”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差”)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点“兄”与“兄女”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因”)
(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点“大兄”指谁)
四、悟读课文,自主探究
1、理解特殊句式(读下面句子,感受它们与别的句子的不同之处)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与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主语,……也)
2、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五、小结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篇五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播放刀朗的《20xx年的第一场雪》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
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以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以点评。
3、扫除字词上的障碍,请同学们借助注解,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含义。
4、用学过的“加字法”和“换字法”翻译课文,并试背诵课文。
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教师适时点评,自然过渡。
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
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