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教学反思论文摘要(11篇)

2023年教学反思论文摘要(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9 06:01:03
2023年教学反思论文摘要(11篇)
时间:2023-04-19 06:01:03     小编:zx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一

2.“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如:月考后质量分析。

4.“期末思”:即通行的期末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末考核,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原本是我教学中的一种随笔,自己坚持写了多年。那时并没有谁来要求我,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即时灵感。

在那些灵感中,我曾经记录了孩子们课堂上闪光的身影,留下了我心中许多的不自禁的感动;那里有我教学经验的精彩描绘,也有我工作不慎时捅下的漏洞;在那里,我曾经不断地刷新一个真实的自我,也曾经轻轻地汲取营养为自身内需做补充;那里有我的忧虑和困惑,那里也有我的欢歌和笑语;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里记载着我尝尽了酸甜苦辣后的欣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成功。我曾经在内心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真心地感谢吧――教学反思。它给了我一个工作反省的机会,给了我一方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给了我一片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帮助我一天天变得成熟、变得聪明。我永远会对它有一份钟情。 (本网网 )

后来,教学反思不再为我所有,却衍生成教学备课中的一种规定。它要求我们写出东和西,写出南和北。有些方面俱细之极很不容易被接受。尤其是教学中没有什么触动而无病呻吟时的反思,简直叫人觉得是一种难受。

我常想,教学反思毕竟是一种促进教学提高的手段或方式。它需要执笔者的用心,也需要执教中的细心,更需要过程中的真心。它不是靠规定就能生发出来的灵性。

1月15日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二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一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记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如:月考后质量分析。

4.“期末思”:即通行的期末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末考核,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原本是我教学中的一种随笔,自己坚持写了多年。那时并没有谁来要求我,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即时灵感。

在那些灵感中,我曾经记录了孩子们课堂上闪光的身影,留下了我心中许多的不自禁的感动;那里有我教学经验的精彩描绘,也有我工作不慎时捅下的漏洞;在那里,我曾经不断地刷新一个真实的自我,也曾经轻轻地汲取营养为自身内需做补充;那里有我的忧虑和困惑,那里也有我的欢歌和笑语;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里记载着我尝尽了酸甜苦辣后的欣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成功。我曾经在内心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真心地感谢吧——教学反思。它给了我一个工作反省的机会,给了我一方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给了我一片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帮助我一天天变得成熟、变得聪明。我永远会对它有一份钟情。 ( )

后来,教学反思不再为我所有,却衍生成教学备课中的一种规定。它要求我们写出东和西,写出南和北。有些方面俱细之极很不容易被接受。尤其是教学中没有什么触动而无病呻吟时的反思,简直叫人觉得是一种难受。

我常想,教学反思毕竟是一种促进教学提高的手段或方式。它需要执笔者的用心,也需要执教中的细心,更需要过程中的真心。它不是靠规定就能生发出来的灵性。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三

初中化学论文教学反思:优化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的世纪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既完成学科的双基教学,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从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课堂的提问,习题的设计,实验的探究,课外活动的开展,研究了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优化,化学,教学,培养,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的世纪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学生是思想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最富想象力的群体。中学时期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而课堂教学是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能否得到开发和开发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本人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研究作了如下探讨: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创新基础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学生只有听从老师的话才是好学生,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关系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关系上探讨化学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培养的。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习惯。

如在教学过程我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显得亲切感人“他回答的很好,大家给他鼓掌。”“他的想法很有创意,谁能帮他解决?”“错了没关系,大胆说出来,重在参与!”简单的话语恰到好处地给了学生鼓励、肯定与安慰,使学生充满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有一道题是如何除去nacl中的naco?有学生提出了用cacl,我用鼓励的语气问他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有的学生回答可用hcl,有的回答可用hso,也有的回答用bacl还有的说用ba(oh)等,我不指出谁对谁错,让他们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产物,根据除杂时不增、不减、易分离的原则,让他们自己判断,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二、分层提问、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育学认为,学生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方法等因素造成的。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保障每一个学生平等学习的权利。”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个性差异,要关注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个性化的理解问题、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支持鼓励他们探索学习。教学时面向全体同学,分层次提问,既要照顾到点又要关注到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达到共同提高。课堂上针对优等生的提问,设置问题时要有适当的难度,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跳一跳,摘得着果实”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效果。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设置问题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即可,可使大部分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理解的目的。

如学生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后我给出下面几个方程式

①cao+ho=ca(oh),②2h+o====(点燃)2ho,③caco==(△)cao+co↑④2ho2ho+o↑

⑤fe+cu=fe+cu⑥nacl+agno=agcl+nano,设置了以下提问(1)你能判断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你是如何判断的?(3)你能否归纳出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4)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有化合价的变化?(5)你能否把上述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什么做电极?什么做电解液?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其中前四问针对大多数同学提问,第(5)个问题是针对优生设计的。这样通过分层次提问培养了学生非智力因素,消除学生学习中的自卑、骄傲等心理,使所有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成功的喜悦,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又使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三、设计多样化的习题,培养思维创新

习题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单一的题型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对已有习题进行改造,重视习题的创新。设计一些探究题、开放题与实践题、一题多解等多种题型,形成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如我把人教版104页的第10题如何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改为实验题,课堂上我拿来了两瓶100ml的浓硫酸和稀硫酸以及一些相关的仪器、药品,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当堂试验,看看谁的方法最多、谁的方法最简单、谁的方法最有创意,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举手说方案、做试验,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列出了十多种鉴别方法,学生的创造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再如:有一道题是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将产生的h进行比较,按常规用方程式求解。但如果将题目改为: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要产生的等质量的h,其质量比为多少?经这么一改,题目难度加大,解答此题可归纳出金属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h→m+n↑。这样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立性,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四、立足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法国生理学家贝而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是指要真正给予学生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从而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同样只凭教师讲授,找方抓药式的实验教学无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当把化学实验教学改为探究性的问题解决时,化学实验的创造性变会显现出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实验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设想或方案,对实验的某些环节、步骤做出的每一点改进,设计出的每一种实验装置,所有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创新,都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在实验探究中的体现。

如在学习原电池构成条件时,我先让学生展示收集的各种电池,然后提出问题这些电池是由什么构成的?让学生拆开电池观察,清楚了电池的构造后,我又提出你能否设计出原电池,学生设计了由锌、碳棒稀硫酸等构成的原电池,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原电池能否产生电流,当小灯泡发光时学生别提有多高兴,我又提出如果①把锌换成铁,②把碳棒换成锌,③把锌换成铜,④把稀硫酸换成酒精⑤把锌、碳棒断开能否形成原电池,通过实验验证,归纳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后,我又提出能否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设计出原电池呢?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调动了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五、组织课外活动,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化学课堂的学习毕竟只占有限的时间,因此必须重视课外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开展课外活动,把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又有一定化学基础的学生组成化学科技创新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实验,验证课堂中学到的化学知识,去发现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用课堂中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兴趣实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如学习了原电池原理后我组织学生调查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写出调查报告,办墙报或展板向全班展示。再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辩论原电池的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讨论学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些趣味性强而且有意义的实验,如在化学科技周上化学科技小组的同学表演了魔术,“玻璃棒生烟”,“滴水生火”,“吹气起火”,还有的同学将硫氰化钾溶液和氯化铵溶液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水槽里,用脱脂棉蘸氯化铁溶液涂于手心,待干,表演时,将双手在硫氰化钾溶液中搓洗,当双手“鲜血淋漓“时,故作痛苦状,使观众大惊,这时再将双手放到氯化铵溶液中洗涤,又变成无色。通过科技小组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确,只要我们教师能为学生的创新萌芽培一片沃土,多一些阳光雨露,中学生这一时代之花,就会在创新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并结出丰硕之果——造就一代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促进“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毕华林; 崔素芳中学化学教学参考-08-10

2、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物质微粒观的培养黄琼山东师范大学-04-08

初中化学论文教学反思二:对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文导读::通过近几年对电脑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的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使用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整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化学教学效率问题进行了思考。

论文关键词: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社会教育不再是“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模式,而是“传统+现代”的多形式的教学模式。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已悄然进入化学课堂。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对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没有理性认识,盲目追求化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因而也产生了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现从电脑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功能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进行探讨,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及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几点我的认识。

一、电脑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功能:

1.电脑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并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2.电脑多媒体可以把静态事物动态化,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它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化学研究领域中物质运动的规律,对于某些物质的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而借助电脑多媒体的动画模拟手段,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

3.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电脑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的应用,使得化学教学过程图、文、声并茂,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形象、直观而富感染力,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各种声像素材的感染下,与教育者达到情感共鸣,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它还使各种风格的教师都有可能优化自己的教学系统的途径,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拥有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在通过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化学教师对“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的“辅助”认识不够,导致产生了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

1、大材小用

我们知道电脑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它具有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再依据媒体的功能制作出来的课件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谈得上是多媒体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用电脑多媒体来放一段录像或放投影片,这样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其它媒体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高,同时也浪费了教学资源。

2、使用不当。

在教学实际中,不恰当地使用电脑多媒体的典型表现为:①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精心的设计,只是盲目使用。②对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辅助”认识不深刻,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鉴于以上两点主要原因,导致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在化学教学中不但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而且有时还造成了教学与教学手段的脱节。在这样教学过程中,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3、设计欠佳。

学生易对未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较易分散,兴趣难以持久,这就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考虑怎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但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仍然以展示知识为主,忽视对能力的培养;突出主导,以人机交互为主,忽视了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课件的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一堂课下来,就是放了一场“电影”,以致学生对电脑多媒体的教学产生这样的评价:“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产生的印象不深,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4、屏幕当黑板

有些化学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教学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电脑,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获取知识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而且,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电脑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初中化学论文教学反思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把握好“三性”。

为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从把握好“三个性”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性。

应用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借助其形象性、直观性,将那些看似独立的、静止的事物变得活动起来。因此,在利用电脑多媒体进行辅助化学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这堂课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何在,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收、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流程,并综合考虑如何充分发挥电脑多种媒体的作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强化交互性。

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交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人机之间的“交互”。

师生之间的“交互”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多设计问题,提问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人机之间的“交互”是指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电脑的关系,电脑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图形于一体,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就要在设计过程中强化这种交互性,使操作者能利用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注重反馈性。

在电脑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如果没有反馈设计就不是完整的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要求教师重视如何教,更重视学生如何学。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或帮助。所以,教师在课件设计过程中,要努力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反馈及时、准确的特长,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正确地调整教学程序。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探讨,真正理解和认识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感受到多媒体的神奇和巨大的潜力,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就能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四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论文

在反思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文/张正玉

在语文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教师及时补救的依据以及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通过课后反思能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是否善于思考、探索和总结。可见,写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什么是教学反思呢?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即在教中学,学中教。

怎样写好语文教学反思呢?从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坚持做教学反思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环节的设置、知识点的落实、学生掌握的情况,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没有过关,没有过关问题是什么原因,采取哪些措施补救,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中的教训,为以后教学更上一层楼做好铺垫。

三、写教学机制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不期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及时归纳总结,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写同伴反思

教研离不开团体互助,教学反思也不例外。除教师独立的自我反思之外,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同样也很重要,教师之间要通过对话与交流,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与得失,做到时时反思,处处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疏漏,及时补救,以防微杜渐、治病救人为最终目的,实实在在,()防止假、大、空,通过同伴(年级组)反思明白知道自己的管理缺陷,借鉴别人的长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失与同伴分享,同时吸纳同伴成功的精华、失败的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丰富材料养分。

七、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充分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发展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勒内・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我们培养学生多多反思吧!

八、反思学生的内心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通过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深切感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起他们培养诚实、善良品质的自觉性。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只要我们将教学反思根植于课堂,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就能实现专业素养的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五

美术教学反思论文

美术教学反思论文

【摘 要】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为学生服务,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

然而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是:教师要黑板上绘画并进行解说--学生记忆绘画步骤及过程--学生“复制”图画。

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想像力,创造力及动手实践能力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所以,要不断地进行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反思,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至关重要。

【关 键 词】教学反思;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当前“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老师必谈之话题,写案例必写之内容。

如此铺天盖地盛行的反思之风,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若静心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现在老师们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尽管教学反思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特别是不少教师把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

主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

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

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

所以进行教学反思时,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的内容。

因此说:有志于教学反思的老师们,除了反思自身的教学能力外,还应该多为学生考虑,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

那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呢?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创造能力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反思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的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喜欢各种各样富于乐趣的“游戏活动”,可以说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

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寓教于乐,常常采用游戏教学法,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贴五官等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心情舒畅地即兴作画,对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内在的潜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反思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学生不再是“接受器”,被动的接受知识。

通常以这种“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代替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是当今最热门的学习方式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反思教学中要重视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考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

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看看各式各样的草儿、美丽的花儿,摸摸树皮上斑驳陆离的花纹,观察小动物们的行走姿态,倾听鸟儿婉转动听的声音等将孩子放归大自然,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

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

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也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利于他们思考和探究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在绘画天地自由驰骋。

听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到胜利实施。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在纸筒互相“打”等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来说,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幻想,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课程标准》

[2]李彦花《我国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六

初中教学反思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教师及时补救的依据以及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通过课后反思能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是否善于思考、探索和总结。可见,写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什么是教学反思呢?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即在教中学,学中教。

怎样写好语文教学反思呢?从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坚持做教学反思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环节的设置、知识点的落实、学生掌握的情况,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没有过关,没有过关问题是什么原因,采取哪些措施补救,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中的教训,为以后教学更上一层楼做好铺垫。

三、写教学机制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不期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及时归纳总结,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写同伴反思

教研离不开团体互助,教学反思也不例外。除教师独立的自我反思之外,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同样也很重要,教师之间要通过对话与交流,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与得失,做到时时反思,处处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疏漏,及时补救,以防微杜渐、治病救人为最终目的,实实在在,防止假、大、空,通过同伴(年级组)反思明白知道自己的管理缺陷,借鉴别人的长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失与同伴分享,同时吸纳同伴成功的精华、失败的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丰富材料养分。

七、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充分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发展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勒内·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我们培养学生多多反思吧!

八、反思学生的内心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通过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深切感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起他们培养诚实、善良品质的自觉性。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只要我们将教学反思根植于课堂,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就能实现专业素养的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七

小学是一个人的知识大厦的地基,并且语文对于人生至堪重要,语文学习成绩好,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强,不论学习什么,都驾轻就熟,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及主体发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1.基本功的牢固掌握。牢固的基本功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小学阶段语文基本功包括学生对于字、词、句的书写、学习和理解以及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处理问题的能力,规范、整齐而娴熟的书写是小学生应该达到的最基本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标准地书写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来完成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的记载和交流,并且逐渐运用口语交际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写、读、说以及初步的理解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具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2.注重积累。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对于他们来说,大量积累语言、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做到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并重。

3.培养语感。培养语感,也是由语文学科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决定的。语感,既包括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括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培养语感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1)反复诵读,感悟语言。我们既要保证诵读量足质高,又不能过度;既要在“书读百遍”的基础上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又不能把语文的学习当作玄学,对感悟的内容不加区分。(2)对比揣摩,培养语感。有些词语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一琢磨,就能感受领悟到其中精妙传神之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词语、句子进行揣摩,以体会蕴涵在文字里面的深层含义。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实质是人文教育。多媒体形象逼真,活泼生动,学生感到其乐融融;多媒体有声有色,绘声绘影,学生津津乐道,趣味浓厚。多媒体情景交融,突破时空,活灵活现,十分适合小学课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具体意义如下。

1.多媒体满足求知欲,添点快乐。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难有持久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个特点,给予所需,“投其所好”。多媒体画面逼真,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不要说引导学生,就是一播放生动的画面,学生早已经安安静静、聚精会神、不错眼珠地注视着画面了。

2.多媒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讲授有关毛泽东的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毛主席在花山》等,如果教师单纯把书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学生理解不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教师便实现不了教学目标,课堂上也不会有精彩生成。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学这一单元之前都能详细了解红军长征时的历史背景及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抗战的光荣历史,认识毛泽东文学作品的特点,则会帮助师生深入理解文本。

3.模拟配音,训练能力。多媒体声色俱佳,十分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尤其是诵读诗文,感觉极佳,播放课文录像,背景是高山流水,古筝乐曲音乐柔和悦耳,学生跟读,字幕清晰播放全文,简直就是艺术享受。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有利的条件,我在教学《第十二块纱布》时,把里面的人物设计成动画,很精彩,先声情并茂地再现课文内容,然后只出现动画和音乐,借助这些有力的提示,让学生给动画中的人配音,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堪称热情高涨,乐此不疲。

总之,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教学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要触摸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学习起来不感觉枯燥,从而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八

论文的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教这些年以来,我自己上了不少的文言文,也听了同校不少教师上的有关文言文的优质课。尽管如此,但对于文言文的把握,我仍然觉得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我做得不是很好。

1. 在教《论语》时,让学生能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几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十二则》了。

2. 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学习文言文,我认为不仅仅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积累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我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通过了解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方法。答案不管正确与否,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理解。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的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

在上这一课时,虽然我让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有些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最后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九

申继亮,刘加霞认为教学反思的含义: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2因此,我们可以从此定义中看出教学反思要求教学主体主动的、审慎的、积极的、持续的、深入的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强化反思意识

舍恩理论证明,既然人们不可能在每种情况下都重新设计自身的行动,那么,个人必须掌握一种能在任何情况都有效的行动理论,而这种行动理论来自目的明确的个人意识。人们的行动理论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名义理论,即人们宣称自己的行为所遵循的支撑理论,通常是以一种固定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甚至自己也信以为然,这即是反思意识的培养;第二种则是应用理论,即人们实际运用的行动理论,这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才能够推断出来,此即是对反思意识的良好运用。笔者认为,关于反思意识的强化,莫过于投入自主性,增强责任感,二者相辅相成,能共同作用于意识。

1.自主性

幼儿园与教师践行教学反思之初,便是名义理论向行动理论逐渐演化的体现,由自治转变至他治,而此过程稍有偏差即能导致两者的相互对立,不一致性,这就是缺乏自主性意识,承诺与行动相悖,而成功的教学反思就是要使得教师意识到这种不一致的差距。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促成这种转变的正确性,一致性,扮演教学反思的真正主导者,收效方能明显。

2.责任心

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是经过设计的,习惯的力量非常巨大,要想改变人们的习惯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部分人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应用理论是什么,所以,当要求人们去想一想自己的应用理论时,不仅不合乎常理,也有违人们一直以来所熟悉的行为模式。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人们缺乏对某件事情的责任感,便不能在长期的践行中形成习惯并一路坚持。教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以创造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己任,辅之合理的奖惩机制,培养自身对教学反思的责任心。这样接下来就可以思考改善和发展它们的能力,剔除阻碍这些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的因素。责任感可以帮助组织中的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以何种推理为基础来行动的,使员工之间的互动沟通更有效率,组织的运行管理更有成效。

二、提升反思能力

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目标主体回归到教师本身,此时仅仅依靠之前所提到的幼儿园外部制度刺激已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自身还需要有足够的提升意愿及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谋求优化。

1.端品行,重实践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第一步,是立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德行,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充当学生楷模,从根本上做到教书育人。自古云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为师,为师者不可不重自身的.道德节操,上行下效,尤其对心智尚在发展塑性时期的幼儿学生,做到了德行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展露德行,才可谈反思能力的提升,才可谈教育的成功。

2.深挖掘,精储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书本、大纲、教育理念的“传道者”,将最基础的素养授予潺潺学步中的幼儿,能于平淡无奇的点点滴滴发现新的视角,新的变化,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精而广的世界,才称得上成功的教学。视角和变化的求新,不仅要求教师能够顺利将教学任务当中的知识授予学生,更注重激发教师自身对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不惟立言制行,不盲从权威,不一叶障目,随时检点,“传道中”随时充电,丰富自己的素养和储备,如此,才能真正升华自身的反思能力。

3.疑经验,纠偏差

管理学讲究将工作的实际执行结果与之前的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反馈控制,又称成果控制,是对既定的目标或期望值加以调整和影响的行为。

三、总结

教师切不可经验主义,一切盲从以往个人甚至他人的经验成果,实际教学成果与过往经验时时对比,找出两者反映出的偏差和不匹配,及时调整,重建经验,使其“迎合”当下目标值,为下一步的工作实施总结新的经验。

作者:柳月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

[2]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0).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十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论文

研究教学交互的纪律对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以人文化成为宗旨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鼎新要求语文教学适应新时代的特点,而语文教学中实施交互式教学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交互式教学是一种围绕“意义”所停止的全面的立体的交互。既包括课堂组织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包括进修过程中的师本互动、生本互动;既包括显性互动,也包括隐性互动;它应当体现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综合性实践活动等诸多方面。语文交互式教学以生态学的共生论、哲学的主体间性、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另外,我国古代理论中也孕育了交互的萌芽,为当前语文教育的鼎新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进进新世纪以来,语文教学鼎新进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宗旨、教学方法等诸多领域都停止了大胆的探索,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一方面对语文交互式教学的历史与研究现状停止了全面的纵向梳理,另一方面还运用横向比力的方法对语文交互式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进探讨;在对语文交互式教学的理论内涵进行纵深探究的同时,我还联络余映潮、李镇西等教学名家的教学实录以及我个人的教学体验对语文交互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语文交互式教学的理论认识,主要探讨“交互式教学”及“语文交互式教学”的内涵,并多角度地探讨了语文交互式教学的作用与价值。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语文交互式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交互式教学理念虽属新生事物,但在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先哲们对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从来没有中断过,其中不乏交互式教学智慧的闪光。在“历史扫描”一节,我们总结了古代语文教育在凸显“交互”特征方面的三个主要特点:

1.古代语文教育夸大触及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

2.古代语文教育注重人文化成,构建完丽人格,

3.古代语文教育教学强调物我交融,追求理想境界,

除此以外,本文还对语文交互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细致探讨。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语文交互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语文交互式教学在形成过程中,吸取了哲学、生态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结果,使其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加深和完善。从哲学、生态学、心理学、教育学透视语文交互式教学,站在更高的理论层面关照它,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给它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的共生论、哲学的主体间性、建构主义三个角度对语文交互式教学作出全新的理论阐释。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语文交互式教学的教学特征,我们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的特征:1.自主体验性;2.平等对话性;3.日生日成性;4.非预设性。在本论文的第五部分,从教学实例入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交互式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探索。语文教学中运用交互式,就能激活语文教学内容,化静态的客观知识传授为动态的主观精神建构,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感和创造力,使其能够触及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唤醒师生的精神和灵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过程性与生成性,使语文教学释放

差异测量——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反思改进”的步骤组织教学。为了验证所建构模式的有效性,笔者以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高一·六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证。研究过程分为三步:前测分析、教学实验、后测评估。主要实验工具有:进修风格问卷、化学进修问卷、进修兴趣问卷、教师访谈提纲。根据前测信息与具体教学内容,笔者与执教教师拟定差异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时教学设计。执教教师按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笔者进行课堂视察并记载。通过课堂视察、教师访谈、作业分析、问卷处理等进行评估得知,实施差异教学对于增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具涌?极作用。当然,模式运用尚存不足之处,有待后继研究解决。要将差异教学进一步深化,并在大范围内实施,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注重差异教学的创新与拓展、加强差异教学的领导与管理。

教学反思论文摘要篇十一

教学反思实践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作者三年来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实践,简要提出了教学反思的主要环节,教学反思对自我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教学反思实践中出现的困难与对策。

关键词:教师 教学 教学反思 自我提升

从9月到9月,笔者尝试着对自己所上的课进行反思。通过具体实践,笔者归纳出教学反思的四个环节,包括行动实践、行动回顾、分析与评价和重建。

行动实践。作为教师反思对象的行动,可以是某一堂具体课的教学,也可以是一个模块,一个学期甚至数年的教学。不仅包括外显的行动本身,也包括行为背后行动者的观念或知识基础。

行动回顾。行动者即教师收集自身教育实践的资料,如教案、课堂实录、学生反馈、他人评价等。

分析与评价。行动者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作出判断。评价时,不仅对教育观念或教育实践中“有问题”的部分作出评价,也要对“好”的部分作出判断,并将优秀的部分保存下来,确定为教师的个人理论。

重建。重建包括深层的教师观念的重建和技术层面上对教学设计的重建。重建的成果既可以是更自觉地对原则性知识的厘清和概念化,也可以是对下一步实践中技术层面上的改进。

下面谈谈笔者是如何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反思的。

一、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由于对教材处理不当,或对学生实际把握得不准确,或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而造成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当,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或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地进行反思,就可以找出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教学设计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we need to protect animals(初二上)一课中,按现有教材的编排,先让学生根据一个句子猜测这是什幺动物,再让学生听一段材料,简要回答which animals are in danger?然后直接进入一段较长的对话,学生听一遍就回答五个问题。按这个教学设计来操作,学生普遍感到有难度,有沮丧情绪。课后我马上进行反思,征求学生意见,认为没有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原因就是学生虽然事先预习过生字词,但遗忘率很高,抓不住句子,自然就回答不出问题。在上另一个班的时候,笔者及时改进教学思路,在听答这两个环节前,增加了与学生讨论的环节,讨论内容紧紧围绕对话,刻意增强学生对生字词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听完对话内容后,很快就能找出课后题的答案。

二、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反思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往往需要各种理论原理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经验,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并非易事,所以进行反思不仅要凭借自己的经验,还要凭借别人的经验。

有一次笔者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初一上),笔者把课设计得非常花俏热闹,设计了很多诸如拍卖、填新词唱老歌等学生活动,自认为这节课一定会气氛活跃,高潮迭起。在课后反思环节中一位资深老教师毫不客气地指出,教师说课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但具体操作起来,凭初一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词汇量,能顺利地完成这些高难度的活动吗?笔者从沾沾自喜中惊觉,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并不是哗众取宠的表演,教师应始终注重开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最终学生学到了什幺,方法手段不是主角,而是为目的服务的。

如果提倡在教师间进行合作反思,如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讨论交流、师徒结对等,帮助对方发现问题,尤其是通过观摩专家的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必将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传统的教师只是教书匠,而现在的教师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与研究,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应是一名学习者与研究者。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理论头脑。笔者坚持做到每学期系统地读一本科学教育理论专着,坚持加大教改信息吞吐量。教师还要善于养成研究的头脑。教师所做的研究是教师对学校的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我们要把工作岗位当作研究岗位,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都要十分敏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从现象中找出本质,总结规律。反思性实践是教师研究的最好的方式,教师要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初一学生学英语的困惑,初三学生学英语的消极心理,撰写相关论文,在理论上得到提升。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深感要进行有效的反思是个艰难的过程,教师在反思时通常会遇到如下困难:

1.教师缺乏足够的清晰的材料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回顾

教师本人将自己的“印象”或“感悟”记录下来,这只是一个侧面。教师完全依赖它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难免有所缺失,时间久了,很难跳出“自我”。因此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间的零距离合作,鼓励听课教师将自己的听课笔记借给上课教师用,这样就可以为上课教师提供更好的了解“别人眼中的我”的机会。如果有条件,学校可为教师提供日常教学的录像服务,这样教师就有了更全面完整的自我反思的素材。

2.教师缺乏教育评价素养,因而难以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作出正确深刻的判断

教师的反思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评价能力,没有较深刻的评价,就谈不上有价值的重建。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界对于评价的理解还比较狭隘,这种狭隘的评价观使我国教师的评价素养普遍低下。学校管理者应该考虑在这一方面给教师多创造些继续教育的机会。

3.教师不习惯将反思日常化,并使之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一部分

人都有惰性,教师也不例外。因此教学反思贵在坚持,而不仅仅是某个时期或为某个特定目的而采取的一次性措施。学校管理者应努力促成教师反思日常化,营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合作的反思氛围,鼓励教师个人或教师之间合作收集自身实践的资料,使之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

结语

尽管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坚持教学反思,必然会让一个教师个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乃至教学水平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种提升不仅是教师个体的自我提升,从宏观来看,也是整个教师群体的素质提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