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学札记(三篇)

2023年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学札记(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8 19:38:03
2023年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学札记(三篇)
时间:2023-04-18 19:38:03     小编:zxfb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学札记篇一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1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哪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那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 图2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哪么细胞内呢?

【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教师讲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设问】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

【学生讨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

【教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设问】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哪么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很多其他细胞,哪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展示课本p3 图1—1)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管这些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由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如果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教师讲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教师讲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教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 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设问】细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资料分析 血浆的化学组成)

【思考讨论】p4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研究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设问】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我们没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哪么细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质?

【学生阅读】p5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师生共同总结】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 人的ph为7.35~7.45。ph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讲过了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又是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

(展示课本p5 思考与讨论)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展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师强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2、内环境中不含 ( )

a 血红蛋白 b 尿素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

3、血浆中的水来自 ( )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

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 a d a d c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学札记篇二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通过脱水缩合而成。由于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因而脱氧核苷酸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具体为:由两条dna反向平行的dna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c与g通过三个氢键相连),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dna链:由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与另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5号碳原子端的磷酸基团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脂键,由磷酸二脂键将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

⑵5端和3端:由于dna链中的游离磷酸基团连接在5号碳原子上,称5端;另一端的的3号碳原子端称为3端。

⑶反向平行:指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总是一条链的5端与另一条链的3端相对,即一条链是3~5,另一条为5~~3。

⑷碱基配对原则: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时,a与t配对、c与g配对。双链dna分子中,a=t,c=g(指数目),a%=t%,c%=g%,可据此得出:

①a+g=t+c:即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②a+c(g)=t+g(c):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的数目相等;

③a%+c%=t%+g%=a%+g%=t%+c%=50%: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含量之和相等,占碱基总数的50%;

④(a1+t1)/(c1+g1)=(a2+t2)/(c2+g2)=(a+t)/(c+g)=a/c=t/g:即双链dna及其任一条链的(a+t)/(c+g)为一定值;

⑤(a1+c1)/(t1+g1)=(t2+g2)/(a2+c2)=1/[(a2+c2)/(t2+g2)]: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c)/(t+g)互为倒数;双链dna分子的(a+c)/(t+g)=1。

根据以上推论,结合已知条件可方便的计算dna分子中某种碱基的数量和含量。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练习

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2.某生物细胞的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占38%,则c和g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

a.76%b.62%c.24%d.12%

3.将标记的。dna分子放在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的dna占总数是( )

a.1/16b.l/8c.1/4d.1/2

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

a.g与cb.a与cc.g与ad.g与t

5.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

a.l:2:3:4b.3:4:l:2

c.4:3:2:1d.1:3:2:4

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c.模板,原料,温度和酶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分子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原因是( )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的半保留复制

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

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学札记篇三

除了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上有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仁:由染色体片段构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基质。

染色质是粗或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两者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趣味思考:把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然后单独培养,结果都不能成活;把另一种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该变形虫的去核的细胞质中,继续培养,变形虫能够分裂增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原核细胞结构

(1)拟核: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拟核。

(2)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真核细胞中的其他复杂细胞器。

(3)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起着保护并维持细胞形状的作用。

(4)其他:荚膜、鞭毛。

2、种类:细菌、蓝藻(蓝细菌)等。

3、生理: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膜是细胞呼吸的场所;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膜内折叠,上面有光合色素。

1、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不同时期”指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或不再进行分裂的细胞所处的时期。其关系可归纳如下:

特别提醒

染色质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它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内)遗传物质仅单独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在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说,原核细胞内没有染色体。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判别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