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冤家路就窄篇一
冤家就一定路窄吗?我看未必。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至今不见秦始皇。”七尺巷的故事我们小学老师就跟我们说过,目的是让我们学会宽容,懂得感恩。话说康熙年间,桐城张英老家的邻居和他家之间有一条一尺宽的小巷,邻居要扩建占用这条小巷,张家不同意,于是争吵起来,张家写信给张英,张英就回了这首诗,于是家里人就主动让出三尺,邻居感到惭愧,就也让出了三尺,就形成了现在的“七尺巷”这应该是诠释“冤家也能路宽”最好的典例了吧。
诸葛亮是我最崇拜的军事家、政治家,但还有与司马懿与他齐名,不分伯仲。他俩一个为蜀效力,一个为魏效力,所以他俩注定是“冤家”,但他俩给我的感觉就是“相爱相杀”:他俩都盼着对方死,又舍不得对方死,因为不论他俩谁先死,另一个都会非常孤独,因为再也没有人跟他斗了,他们都是为了对方而生,他们斗了几十年,他们都因为对方不停的进步。司马懿被气吐血了,但最后他还是抱着诸葛亮的尸体哭了好久,让我来揣测一下他当时在想什么吧,是喜极而泣?应该不是,多的应是一种放下,一种感恩,一种宽容,和一种不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将相和”的故事想必是家喻户晓了。廉颇认为自己在前方打仗,而蔺相如在后方指挥,功却大于自己,心里很不平衡,就处处刁难蔺相如,好在蔺相如并没有与他计较,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他俩之间的矛盾,很有可能就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亡,再后来的某个巧合,让廉颇重新认识了蔺相如,知道他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危,好在廉颇也是个知错就改的人,又有了后来流传至今的“负荆请罪”的佳话。这也是“冤家也能路宽”的一个典例,两个“冤家”让一个国家的未来越走越宽。
说起国家,就不得不说说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关系。虽说早已经济全球化,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还是时有发生,像我国与日本、美国、菲律宾等国就有一些矛盾,虽称不上是冤家,但是向来不合,但我们和他们一直都有合作,谁都离不开谁,世上哪来永远的敌人,合作共赢才是出路。
依我看,冤家也能把路走宽,但前提是你的心得够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