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看见读书心得800字(10篇)

2023年看见读书心得800字(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1 14:20:08
2023年看见读书心得800字(10篇)
时间:2023-04-11 14:20:08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一

前段时间也同媒体一起在关注几大电影,大概记得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天夜里,刘震云、冯小刚等吃完饭后走在伦敦(记不清地点了)的路上,刘震云突然间停下来,说了句(大意):泉灵抓住了实质!于是,我翻找到了张泉灵的微博:“刚看了场「1942」的试映会,两半小时,心在油里煎着,大石头底压着,叫不出痛来。那几个笑点像是油锅里再淋进几滴热水。直到片尾曲响起,一滴眼泪从我眼眶里溢出。几分钟长的片尾字幕,没有掌声、没有交谈,一片静默。散时,大家轻轻鼓掌道别,平日里舌灿如花的影评人们也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很好。”为什么引述这么一段呢?因为,可能程度深浅不同,但不管是柴姑娘的的节目,还是柴姑娘的这书,给我的都是类似的感觉。

我曾经对初涉作家的朋友的日志评论:“把深的东西通过很多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描写出来,可能最终就是为了说一个道理,但通篇的文字都在与读者建立共鸣,或曰‘谈判’”。我愈感这两个字用得妥:谈判。不管读白哥的书,还是读柴姑娘的书,我认为,比较好的状态,并不是一味地点头称赞,而是他(她)和你在谈判,你也在和他(她)谈判,这事儿这么想妥不妥?这事儿这么做妥不妥?而结果可能正如柴姑娘在书中所说:教科书不教这个。反过来想,教科书装得下吗?意思是,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在和书上的思考甚至隔空对话的谈判中,你来我往。既是谈判,自有妥协。妥协之中,自会思考。既有思考,自然收获。

不太谦虚地说,上面的道理我懂。不过,该是对这本书期待值太高了,看第一节非常兴奋,但慢慢地到第四章左右的时候,感觉兴趣淡了,我停下了。粗略地感觉,第一章在用力上也挺猛地,到第二三章慢慢地没有那么“刺激”了,兴趣下来了。不过,我对自己说,这是我的问题。于是,调整状态,不再仰视,与柴姑娘平等地坐下来“谈判”。通过前十章,能够读出柴姑娘的点滴进步,有个感觉,以前稚嫩的时候,大概柴姑娘也是有意为之,她讲得多是稚嫩的话,多是从别人那里吸取养分,而到了后来,她已经开始有能力讲出比较深刻的道理了。

这本书并不是柴姑娘的个人传记,但在故事群里,也有她的故事,粗略勾勒,或许也能有个模子,不过,我更关心对她有“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事,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就着她。感觉我和柴姑娘有个相像的地方,我也对有些话有些场景的印象尤为深刻,不过,我的不如她多。我感觉她也是这样的,有些话,有些场景,不会刻意去记忆或记录,但,它们会自动保存,然后,活着,过着,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蹦出来。当然,那些话,那些场景,在当时,必是有些触动的,也就是柴姑娘所谓的“强烈生命印象”。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有很多。而我想,好像有点自夸的嫌疑,该是有心的人会自动保存得更多吧。那些话,那些场景,因为有些触动,不过当时并没有想太明白,所以就自动保存了,而在日后遇到类似状态时,会回想起它们,再来咀嚼、回味,方知其中劲道,进而对己对人对事都有反思。而在某种程度上,自动保存的,是何,也决定着这个人。

第一章,用现在同在畅销榜上的书名来概括的话,就是《谁的青春不迷茫》,即使有梦,咋走,也是问题,即使知道咋走,如何走好,也是问题;用柴姑娘记住的白哥的话就是“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如果说第一节末两个小故事中的“我什么也说不出口”和“我心里抽动,一时问不出下一句来”让这个初生牛犊“做回了人”,那第二章就标志着这个有了人味儿的找到了些感觉的记者变得更职业了,或说,非典报道让柴姑娘完成了成人礼,因为,她明白了“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也有了“欲望”。当然,成年,不代表青春结束了。

不知道后面十章里是什么样的,前十章里,只有第二章和第三章都只讲了一个故事,如果说第二章是成人礼,那么第三章的故事则标志着柴静的风格初步形成了,包括过程,包括结尾。如果说整个第三章是“油锅”,关于宣传部负责人“云”的玩笑就是其中一滴“热水”。我一直认定柴静是个不好玩儿的人,至今依然。不过,酷爱文字游戏的我在第四章里看到了她的一点儿好玩儿,至少是文字上的:从开头引出自己被评价为“做不了对抗性采访”到慢慢证明自己能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甚至被评价为“一个姑娘家这么厉害,谁敢娶”,不仅如此,还反过来从根本上否定这个说法,并提出“理论成果”:是对峙,不是对抗。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了,第四章的最后来个“痛痛快快”。

第五章整体有点儿与社会对峙的意思,在面对“节目就堕落到了去拍网站新闻的最底下一行”以及题目太边缘的“批评”时,逆势而上。不过,虽然如今社会的很多人对同性恋等依然不能正视,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慢慢接受,也可见新闻人们的努力。“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假如你自己的孩子就喜欢同性,怎么办?再追加句孟非在《非诚勿扰》节目中引述过的一句话(孩子问父母):你们是要我结婚,还是要我幸福?柴静这章中的一句“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让我最有共鸣。不知道的时候,无知是我们的挡箭牌,以至拿无知当资本;知道的时候,也或与无知无异。

第六章中一句“没有完,完不了”,看上去,怎么着都有些无奈的感觉,而无奈不代表放弃,成为了柴姑娘再一次出发的动力,第六章也就延续着第五章对边缘的关注。柴姑娘也从这一章开始,很正式地很有力度地聊一些大的话题,比如制度,比如人性。文章最后的“径直”不再是固执抑或执拗,而是坚定。这一章提到了李阳的家暴,当时我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家暴也疯狂,李阳也是人》,在当时,那么多人理直气壮地去指责李阳,我特别想请所有人先问下自己。读这一章时,我想到了自己童年时的一些见闻,我童年在农村成长,就不止一次看到过丈夫在大街上,在大庭广众之下连打带踹自己的妻子,旁边的人也会劝架,越劝丈夫打得越厉害。21世纪了,进步到了什么程度呢?本章最后部分提到,柴姑娘曾专门去找过两会中的一个男代表委员,他说:“如果男性对女性造成人身伤害,那就按现有的法条来判,为什么要为了家庭暴力再去立法?”......

第七章,题目“山西,山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京!南京!》,只不过标点符号不一样。山西是柴姑娘的家乡,但她说,“我不想再回山西了”。矿难、职业病、环境污染、土地塌陷夹杂着柴姑娘美丽的童年记忆,而这也就更像中国发展的浓缩写照,只不过比平均水平严重些。“我不想再回山西了”,不是不爱了,是不想再给爱减分了,而父亲与她不同,有对女儿的“分担”,怕是也有对故土的实在不舍。所以,本章最开始海子的一句诗“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更像是对故土的质问:你呢?“山西,山西”,告急似的语气让她近乎绝望,绝望地是,我对山谷喊,山谷都还有回音,但老头儿面对市长的打赌有力地说明着:“先发展再治理”是做梦,但市长没有接,既然没有,就不是山谷而是远古了,柴姑娘最后道出心声,“我的家乡”,如果还能回去,她当然想回去。

第八章太应景了,简直就是在声援《南方周末》。昨天我写了一篇《“南先生风波”随记》,里面就曾引用过@石述思用来与同仁共勉的分享:“一个男人不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悲壮地献身,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卑贱地活着。——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章的小故事都能很好地来驳倒其前半句话。陈丹青的一句“这是让我最难过的——所有人都认了”听起来很无奈,我打心眼儿里同意丹青先生的判断。有人劝柴姑娘们“不要往下做了吧,中国乱不起啊”,这句话听起来其实特别有意思,除去柴姑娘用事实做的回答,我有几个思考:1.梁文道先生曾说,有些老百姓太为政府着想了;2.这本是某些官员的思维:提意见=揭乱;3.动不动就引入“外敌”,生怕外敌不进来。那些反对的人们,不要装不明白,为什么《南方周末》能够掀起微博的地震?究竟是什么使得乱起来了?是《南方周末》吗?不解决,才会大乱。本章,柴姑娘还不忘提了句王勇平,他说“是刺头,但是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似乎有点点儿伸冤,这纯属我“捏造”。本章最后一句则成为“声援《南方周末》”的点睛之笔:“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也才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基础,要达到,自然需要公民。

第九章我尤为喜欢。柴静两会观察,到了第四年,她“才开始想最简单的问题:代表是谁?代表谁?两会要干嘛?”可以联想到两句极为经典的话:1.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2.走得太远,不要忘了当初是为什么而出发。我大概唯一一次给柴姑娘的博客里留言是说了这样一段话:“柴姑娘,你好!近来我反思自己,发现,有时候很喜欢用些色彩过浓的词汇,用的时候确有快感,但是,感觉戾气有些重,你也多次用‘一剑封喉’形容新闻报道的某个状态,你是否感觉话语间该少些这类词汇,更深说些,人该再心平气和些。不知你有何评论?”在读这一章时,也愈加感到,柴姑娘很多词语都可看出她借住词语的情绪发泄,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特定情境中的“...多牛啊”,我只能找出本章中这样一句来安慰自己:“人性是这样,光靠自己靠不住”。再有个感触颇深的也是极为应景的,柴姑娘的现场导演评价她:“其实你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你就是平常说话。”也让我想起在大学期间听过的演讲,大学生们每个人都讨厌官话套话,几乎每个人一到正式场合就说着套话,尤为令我感触的还是那次,班级在介绍班级志愿服务活动时,居然好几个班在活动介绍中都介绍“冒雨”组织、参加,这就属于,没有雨,制造雨,才能上!说它应景,是因为习的第一次讲话,如“春风拂面”般,其实,只是回归正常。

第十章探讨真实。突然觉得,我居然把“真实”也想简单了,连“真实”都那么不“真实”。有个领导告诉柴姑娘:“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可是,情绪本身也是种事实啊!也不要忘了,情绪激动状态下,有些话更是深藏心底的心里话,虽然偏激,虽然可能受到环境影响,但那同样真实,不是只有冷静状态下才是真实。于是,我只好自己总结:要完整,要准确。再有个柴姑娘的思考就是关于预判。与经济学中“假设人性是自私的”不一样,如果记者也擅长假设,谓之预判,那么剩下的就仅是求证了,不过,记者其实也要假设,假设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些信息,而没有道德判断。还有段非常经典的话:“做调查记者最容易戴上‘正义’、‘良知’、‘为民请命’的帽子,这里面有虚荣心,也有真诚,但确是记者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现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风雨时也许无可蔽头。”在需要的时候,戴上,毕竟,本就是无形的。

把另一句经典置于此,作为读书笔记上篇的结束语:“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这句话来自柴姑娘的同事,也是通过“新闻眼”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二

我看见了一个铁骨铮铮的侠骨女子,我看见了一个欣欣向荣又奄奄一息的社会,我看见了自己

对柴静,之前的印象有:老罗喜欢拿她开玩笑,长的很清秀,央视主持人。断断续续有些印象,是因为柴静是个好读书之人,她身边也有些人文社科领域的文艺青年。比较深刻的印象是她有次说到某朋友好读书,常常一天读数本书,然后向她推荐,于是她汗颜。

从大学开始,便没怎么看过电视了,所以柴静辛辛苦苦剪的片子,辛苦做的采访与报道,我竟然都闻所未闻,反而都是从书中第一次知道那些幕后故事。想来真是汗颜,人生中最精彩的几年,即没能接触到有思想与深度的东西,也没通过网络获得最新的自由的知识——好多时间都在快餐小说、支离破碎的新闻和游戏中悄然而逝了。不过网络本身也只是种平台和媒介,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关注领域和深度呢?也许很多东西,在孩提时,在少年时,便被埋在了骨头里,之后便懵懵懂懂随波逐流,也许在偶然中打开一扇窗口,破窗而入,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是在窗口外短短一瞥,发现里面的东西自己不理解,不关心,便又庸庸碌碌的又随着这社会奔流而去了。这就是滚滚红尘,大千世界。

当我们身不由己,或在不知不觉中从窗外溜过时,柴静停下,驻足,凝视,看见。她并没有多聪明,也没有多博闻强识,只是她安静的看见,记录,思考。渐渐的,便见的越多,所得便越多,破茧成蝶。

在时而平淡时而冰冷刺骨的笔触下,我看到了这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可怜,或可恨,或可叹,究其原因,种.种皆源于无知无奈无为。

第一种无知,我看到了学校的风气是如此愚昧保守,几个小姐妹相约同年同月死,竟真的就一个接一个的自杀,而这源头,则来自于几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感情的无知。我很难想象父母对子女不闻不问,但在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它发生了。我倒是可以想象学生之间的感情纠葛偏激,毕竟小学和初中,我都在镇上,看多了课桌三八线导致的“战争”和大家对早恋这一话题的小心翼翼和男女之间的夸张恶作剧。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世人对婚姻的无知,同性恋的无知,对环境保护的无知,对健康的无知。然而,更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奈。记得柴静采访一个官员,官员振振有词:难道我做的是错的吗?虽然环境出了一些问题,但如果不是经济发展了,那些窝在村里的年轻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你能够想象吗?在很多问题上,没有绝对的答案。如果经济不发展,年轻人可能一辈子都待在村里,思想禁锢而保守,如果我是这个官员,我想我也应该“经济发展优先”吧。说到这里,又联想到--时代的波澜壮阔:他很清楚潘多拉魔盒打开的后果,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最壮阔的一次改革。

无知,无奈,都不如“无为”来的令人叹息。每个人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中国人信奉的哲学,也是我父母告诫我的道理——年轻人,你还不懂这社会的险恶。而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想改变的力量总是会被抵制,被扼杀,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服从潜规则。在采访一个警察时,柴静问了很多让人下不来台的问题。而最后,这个警察私下里告诉柴静,他很佩服她,也认同她,只不过自己不能站出来。是啊,站出来的后果是什么,历史上有太多的例子。于是便有了各种推诿各种借口,各种懒惰各种官僚。于是便有了柴静镜头下的一个被错误关押几十年的犯人——没人想到他,没人帮助他。

如果说看完书后自己有些敬佩柴静,那我仰慕的不是她的人品才学,也不是美丽优雅。而是那份沉甸甸的较真,那份追求改变的坚持。

做事情最怕较真,看似简单的问题深究下去往往会带来一团无法解答的问题,但只有较真,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是柴静的坚持,也许会有更多女生因此自杀。

成功来源于细节和偏执,也许如果柴静自己中庸,不甘进取不去改变,那么也许中国的两会新闻到现在还是一团死水,奥运报道也不会那么精彩,非典也不会有真实的一线报告。

历史总是由英雄人物推动的,而成为英雄的,是一个个用于改变和坚持的小人物,当小人物们的努力逐渐被理解,被证明和接受,人民便狂呼着托起他,并加入到浪潮中,于是,历史产生了。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三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四

《看见》这本书是在高中毕业后买的。暑假期间,时断时续,看得很慢。每天看一小点,不敢读多,会痛。总是微微的鼻酸泪泛,但也不大哭。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与往事里行走、成长、看见。

这本《看见》你看不到大量的排比句,你看不到各种青春文学里细如牛毛的心理描写,你甚至看不到任何时下文艺作品里流行的词汇,以至于你会怀疑这还是那个在电台节目中的文艺女青年柴静所写的作品吗?这本书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细读它,你就会像我一般无可救药的爱上它!爱上它不带修饰的文字下潜藏着的思想波涛,激荡掉生活表面的装饰,直抵内核的粗粝,甘愿随它沉浮摆荡,不断去看见,又不断去经过。

柴静说,一个人的生命由无数他人构成。她如你我一样,没有多高的起点,是繁茂大树上不起眼的枝桠,从头做起,一步步,没有辗转翻腾的技巧,下的都是笨功夫,不断犯错,不断改正,只是每走一步,她会停下来想一想,看看走过的路,望望前方,想想为什么出发,将要去向何方,不疾不徐,走得再远,她有一股自省在里面,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大概每一次溃败都是成长前的蜕壳。在这本书里,你有很多次机会,看到她这样蜕,蜕了又蜕,总以为已经很好了。不,还得接着蜕。没有完的时候。

我曾几度徘徊于第十七章——卢安克。在这一章,你会发现,一切既有的答案,都被推翻。一切已经成熟的逻辑,又被消灭。原来有一种无能,比“能”要强大一百倍,让许多人难以启齿。当我们面对命运塌陷、绚烂、惊骇,一心想着去建设,去争取,去抗争,去努力,原来不一定对。原来还有一种人的活法,“是把自己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原来一直以为像地球绕着太阳转如真理般存在的我以为,竟被替代得体无完肤。

对于卢安克,对于那群孩子,我觉得都不陌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是了解他们,懂得他们的。但看了这章,我才知道,远远没有。而且,了解与理解,再与真正的践行,其间的距离,简直比从地球去月球还要远。

常常在想我真的很赞同阅读的意义也在于,即使我们终生无法到达某地,但若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或理解某一处、某一人,便是我们的人生得以拓展,和延长了。所以柴静写道:”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中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接着是药家鑫那章。在未看书中内容前,我都是本能对这个残忍向无辜的张妙连刺数刀的男子贴以丧心病狂的标志。但读完,我体会到的心酸及震动。

“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药家鑫的父亲说。柴静给了他说出这句话的机会,也给了我们观看与思考这种救赎的机会。在那个被人肉的踩猫女一案,和药家鑫这一章里,我最深刻的获得是,如果我们愿意更耐心地看看那些我们觉得有资格唾骂和诅咒的人与事,愿意更深入地去对话和倾听,可能会颤抖着发现,罪恶与苦难的种子,也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而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如何发现,看见,面对这些种子,甚至是恶开出的花。

看完这本书,竟猛然想到了《相信未来》那首诗。是的,读着的时候看到的是落魄,体会到的是酸楚,读完之后会有相信未来的一种柳暗花明,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自省是看见自己看见世界的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我们总喜欢舒舒服服地活着。

有时候不是我们看不见,或许只是我们不想看见。

即使再艰难卓绝再历时弥久,我定与你一起,去看见,看见自己,看见世界!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五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二、《看见》读书报告

看柴静的这本书是出于偶然,一个朋友推荐了《看见》这本书的视频推广会,觉得不错,就想买本书来看看。恰巧有个朋友买了,就借过来拜读一下。

书里的主线是以柴静十年采访的主要人和事为主线,有她的同事、工作伙伴以及她的成长。文章有堆砌的感觉,主线不是很清晰,有的时候她的感受会莫名其妙的插入进来,让读者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句话是讲得采访的人物还是她自己的感受,还是同事什么的,有点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过安顿的采访,是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看柴静的这本书跟安顿之前的书有点类似,吸引我的是里面的新闻人物,不是柴静这个人。

两个人物很打动我,一个是卢安克,一个是药家鑫。卢安克是个德国人,在中国的大山里待了十年还是个没有资质的教育者,跟留守儿童混在一起,为了什么呢?从我的角度来说不好说,他也许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在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响作用吧!之后我去了卢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个人觉得他太理想主义了。教育是个太大的话题,留守儿童更是个不小的社会问题。一个问题有社会、有家庭,孩子成长的问题却在这之间变得无人理会了,而卢安克想做点什么,也许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后淹没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孤儿问题、有一些类似于卢安克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同时他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不是他们这个层面可以解决的,但是他们尽力了,努力过着每一天试图去改变或者影响着孩子的命运。他们一定放弃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例如在大城市里发展而买房、买车的机会,他们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们在大城市里混日子的人高,但是这个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是的,也许你会说:“那他们至少做了,他们过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里天天混日子要有意义的多了!”但比起盖茨对慈善事业的捐助,他可能能影响的人是更多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盖茨!世界上也只有一个盖茨!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这次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三、《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柴静的《看见》,我喜欢,语言可以朴实到可爱的程度。

我从《看见》中感受到的是温情、温暖、人性、关怀。如果有人看着这个说这是“表演”,那么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这样的“表演”修养,好好修养一下自己,在私下里练好了,这样就可以到关键时候自然地“表演”出来。

也许是社会冷漠的程度太深,让我们中有的人真的对现实中的温暖也不那么相信了,仿佛只有电影电视剧中的温暖才是我们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赏的,生活中的真实可感的温暖,却变成了“表演”。这难道要去责怪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温暖的人么?你表达出那么多的温暖,是想让我们这些惯于冷漠的人显得太冷酷吗?这难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静的错?

我喜欢柴静,她的《看见》,让我对现实的温暖充满信心,为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对柴静的认识是遥远的,可以肯定她不认识我。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想我会关注柴静,她也许会因为名声在外多了些客观的压力,不过我相信她的内心是坚韧和勇敢的,所以她当得起任何的评论。

我祝福她。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六

《看见》作者柴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美女记者,特别是有一张照片,是她刚进中央电视台工作时拍得,剪了一个比齐肩短的发型,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较小的瓜子脸型,甜甜的微笑,一下子吸引了我,对她产生了好感。

1976年1月1日出生于盛产煤老板的山西临汾,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过《新青年》节目。20--年到央视工作,担任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做过十年《新闻调查》记者,20--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年从央视离职,20--年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的《穹顶之下》。

20--年出版了带有自传性的作品《看见》,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经陈虻介绍,进入央视,没有学过新闻的新人,经过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成长成为央视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

它也是中国社会十年发展的一个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雾霾、华南虎照事件等等,在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

这本书,也是柴静对自己的一个小总结,是她个人的一个思考。她在经历事件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反躬自省,不停的反思和追问,这也是柴静之所以能成为柴静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见》中的所有事件,没有刻意选择影响国家、世界的重大事件,也没有选择改为写历史的重大人物,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在于,让我看到更多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人一出生,就决定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看起来很自由,却像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住不在枷锁之中。就是生活在一座围城中,我们被牢牢的锁定在一个叫肉身的东西上,我们的目光所到之处,就是我们监狱的围墙。

把自己形容为井底之蛙一点都不为过,其实我们能看见的东西很少,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可能不会超过一个拇指长度。而柴静的《看见》恰恰让我看见了,许多以前我没有看见的,也没有认真思考的现象和事件。还有一些如非典、华南虎照,当时就存在许许多多的问号,但苦于一个小老百姓,那能知道这么多的事实真相,所以在心中一直存留着一连串的逗号。通过她在新闻第一线的真实记录,可以更真切的了解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就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人和事,知道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发生,解决了我多年的迷团,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所以对柴静报于感谢的感叹号。

而发生的这些人和事,各色各样的人,无论是英雄、罪犯、贩毒等,作为这个社会发展的一员,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看到了一个个人的内心世界,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在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这过程中认识自己。

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也恰恰在于真实。我们的媒体宣传、评价制度、或者历史教科书,习惯于非黑即白,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上没有百分百的好人和坏人。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人性中既有好的成分也有坏的成分,如果一定要说好人、坏人,只能说此时此该,他是好人的成分多还是坏人的成分多,这一刻是好人,下一时可能就是坏人。

哪怕是看起来是低贱的人,还是罪犯分子,《看见》给了我一个机会。不管好的,坏的,她都写给我们看了。她观察的实质就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而已。她没有强加评论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她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真相后,自己评论。比如虐猫事件中一系列的人,她们要的并不是同情,只要求得到公正,这个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归根结底,柴静在追求真实,她要明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她还要建立真实——真实的从容的自我,不为了煽情而煽情。真相常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也不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将人还原为人,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某种符号,以最谦卑的心态去了解、理解,去掉装饰,关注细节,看见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那个看不见的纽带。

《看见》对于我最大的改变,可能在于,我去看一件事情的角度、态度和方式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每个人都带有偏见和傲慢,总是孤立的以自己为圆点,来看待周边的人。我们也充满了无知和狭隘,以为世界就是我所看到的那样,应该就是我认为的那样。总以”我“出发,去随意评断他人。

妓女、同性恋、踩猫女,如果在以前,我会用愤怒、鄙夷、不耻、震惊来表达,虽然现在我也不支持,但至少我理解,理解他的不得以,理解他的难处,或者是他的苦衷,甚至于尊重他的选择。

我选择脑力工作,她选择用身体赚钱,都是一份工作;我异性,他同性,不同性取向;她选择踩死猫,我选择用网络语言愤怒地踩死她,当初她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是错了,既然他都错了,为什么我还要跟着她一起错呢。所以我跟她的本质是一样一样一样的,没有谁比谁在道德上一定就高尚多少。

我们一直以一个道德的标准来要求或衡量一个人,一件事,道德天然有攻击性。

我记得有记者采访一位香港演员,他是gay,问他为什么选择同志关系,他回答说:原来他吃咖喱饭,后来吃了牛肉饭,发现牛肉饭也很好吃,于是他就吃牛肉饭了。他的理由我不见得认同。但我们要理解或原谅一个人,一定要把他还原到最初的状态。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深刻体会,我小孩子上幼儿园期间,在家里经常要给我们上课,拿出小板凳,要我们规规矩矩地坐好,脚要并拢,手要放平,她自己站在沙发上,出题目让我们回答,回答问题还要举手,举手还要求标准,答对答错还要点评,答对能得一张小红花。一遍又一遍,给她弄得烦恼,一点脾气没有。有一次,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体验学校生活,发现老师就是这么教学生的,在学校里她做学生,回到家,她也要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了解了,再发现她这样做,心态都不一样,反而会认为她的可爱之处、聪明能干呢。

《看见》中提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郝劲松,他在学生时代,一次坐北京地铁,上了一趟厕所,收费5角,他认为不合理,把北京地铁告上了法院。

几年前,他坐火车,买了一瓶1.5元的矿泉水,顺便要发票,列车员很奇怪,以为来了一个外星人,笑了起来:“火车上从来没有发票的”,郝劲松不信邪,于是把铁道部告上了法院。

为何要为5角钱、1.5元钱这么斤斤计较,甚至很多时候,地上掉着一元钱,我们都不肯弯腰去捡。郝劲松的一句话做出了回答:“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拆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或许就会落在你的身上!”

郝劲松的那句话:“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只是一张纸!”这名话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我就掏出手机,打了杭州市长热线,投诉了杭州市政府。投诉它,g20之前可以很方便的行走和购买商品,为什么g20,把市民中心的主楼与裙楼之间的通道拦住,底下一层的便利店也不允许外人进入购买,为什么g20过去了,它还不撤走,给有需求的我们造成许多方面的不便利。我非常不理解,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凭什么就这样做?为了安全还是不自信?为什么不能学学台北市大楼,没有围墙,不设警卫,普通老百姓甚至于游客都能随意进入参观。给我造成了不方便,我很困惑,也不理解,表达自己的愤怒。

从《看见》中也看见了,世界比我们每一个个体看到的都要更丰富,社会也比我们个体看到得更立体,人的内心也比我们个人体会的更复杂。我们不能简单的非彼即彼,非对即错的二元思维来看待人和事。

再如最近闹得地球人都知道的王宝强和马蓉事件,换成以前一定是指责马蓉,死不要脸,网络上也是一边倒地批判马蓉。但现在会想一想,我怎么知道夫妻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对谁错?我只是听到了一些相关信息而已,这些信息是否有目的性?是否有各自的利益点在?不知道。

娱乐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它的复杂不在于,圈内的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他们走出那个光环、走下那个戏坛,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它的复杂性在于娱乐界有一句话,好名声比坏名声好,但没有名声绝对不行。好名声是可遇而不得求的,所以在娱乐新闻中看到的,很多臭事、恶心事,是谁发布的,恰恰是自己人,自己的经纪人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因为信息太多,我们普通大众,已经不记得这个人是好名还是坏名而出名的,只知道这个家伙很出名。这就达到了相关人员的目的了。

一件事情发生了,真相就已经是不可获知的。就如日本导演黑泽民的电影《罗生门》,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立场,而使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所以真相永远不可能抵达,只能被无限接近。我们无法去看清全部,但我们却不能忘记这样一种世界观,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七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八

第一次听见柴静这个名字是通过《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这么多年过去了,节目的内容早已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她那短发、冷酷的屏幕印象却让我一直印象深刻。

《看见》也算是当年比较火的一本书,地位大概类似于当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般。在没有读之前,我一直把它想象成一本鸡汤书,直到今年意外发现它的评分竟然高达8.8分,才下定决心要把它买回来读读看

初看书名,“看见”,总觉得透漏出一股话没说完的劲。读完之后,我慢慢体会到了柴静对“看见”这两个字的理解,以及希望表达的含义。

不是听到、感到、觉得等等,而是看见。这两个字代表了客观、独立性以及真实,保持对真相的追求,而不只是浅显的评判,尽管这条道路是崎岖以及充满矛盾的。

文中所选的众多案例,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已经不存在太多还值得被发掘或发现的新闻价值,是早已能够盖棺定论的事情。但是柴静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事件之后被普罗大众所忽视的细节,像剥洋葱般不断揭开事件的真相。

用我在文中给我印象最强烈的三段话作为本次的读书小结吧:

一、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索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就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探索”

二、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时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三、采访不是用来评判,只是用来了解;不用来改变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九

老话儿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还真是真理。《看见》老早就想看,一直不愿意买,电子图书都不全,去好朋友家发现她买了,虽然她还没看完,毫不犹豫拿走了。鉴于她还要看,我抓紧时间用了一周看完了。我很少把散文从头看完,很少看一本书用这么长时间,我学法律,因此大多一目十行。但是对待《看见》是这样的,厕所时间,上班时间,中午休息时间,晚上睡觉时间,挤掉了专业课复习时间,终于看完了。首先想说,非常值得一读。接下来,慢慢分析内容。

先宏观上来评价这本书,我认为:散文+议论文+小小说。说是散文,因为到处可见感想、随笔;说是议论文,通篇你都能感受到一个女子的犀利;说是小小说,每个章节都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触动心灵的现实的故事。编排上,宏观上是按照主人公的20xx年职场生涯来写,但每个章节又有自己的时间顺序,作者写的很自由,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大的主题,跳跃性很强,但是并没有超出主题。我读的书不多,不敢评价作者的文字功底,但是我想说每个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真实感情,让人总是在看的时候反思自己,并感叹作者的坚毅,乐观,还有桀骜不驯。这个充满了铜臭味的社会,真正真的做记者的已经不多了。柴静,我结结实实的老乡,我很钦佩。

再说书的内容,就是柴静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采访的经过,我再重复没有意义,我只想说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关于见识。在北京这些年,我自己认为比老家的人见识的要多,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很多我不知道而且我应该为之研究和奋斗的事情,并且还是多角度。比如说,关于农村征地,我一般都会去根据法规对这个事件本身来做判断,而柴静是从立法背景、社会现状、农民的反馈、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农民和国家未来因此立法需要承担的后果,各个方面去分析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新闻和法律本身的不同,但是我小农的觉得,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同样生在临汾,同样在北京工作,同样怀揣着梦想,人家是央视名人而我确实公司一个小小的法务的原因。我想人是需要在反思中成长的。

第二、关于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现实在为梦想让步,我们为了生存怎样怎样,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从柴静的书中,我看到一个智慧者,她不服输、她勇敢、她有梦想、她敢于向权威挑战、她敢于跟死亡叫板,她也曾经被威胁过,她也曾经被领导劈头盖脸骂过,她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她是名人,她生活的很好,没有在生存的边缘上挣扎,也在做公益,也在伸张正义。柴静在智慧的通过变化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甚至想,如果我是一个记者,我未必敢去报道非典、未必敢去地震现场反应现实、未必不会在大势力的影响下低头。柴静,无疑是一个智慧的人,她也怕,但是她用她的方式去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我想这种东西,只能体会,无法复制。与我,我想对自己说,生活不是苦逼的应对,而是积极的面对;与大众,我想说,面对梦想和现实,真正的智者,是双赢。

第三、感触颇深的章节。看柴静的书,有愤慨,有感动,有揪心,有不舍,还有冲锋陷阵的冲动。阴暗面我不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我只对我感触最深的章节稍作评价。

第一块是报道山西环境污染的内容,看的过程中,我脑中浮现的是我小时候的蓝天,我家附近的菜园,和上高中时到处的房子和昏蒙蒙的天气,和上大学后每次回家都感觉嗓子里被呛到了的难过,和被同学嘲笑临汾人都是“钢心铁胃”的画面。。。这些结结实实的存在,现在仍在存在,我家里人的反应跟柴静描写的一样,政府还给发钱呢,污染一下有怕什么。自从工作之后,家里开始环境治理了,扩建,绿化,空气中的昏沉少了很多。我甚至现在感叹,北京的空气现在都比不上临汾。可是接踵而至的是,我妈跟我说很多村里的年轻叔叔们,五十来岁就得癌症死了。这在我小时候是没有的事情,人们在接受者环境恶化的报复,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政府做了什么事情,到底环境治理知否真的在扎扎实实的做,这些都不得而知,政府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小时候我家里的水是甜的,我家的豆腐都卖的很火,因为水好,现在我回去水是苦的,我不再留恋。但无乱如何,还是在改变着。

第二块是药家鑫的案子,我看的流泪了。因为药家鑫的死并没有对这个事件背后的真像起到任何作用。我又想到了马加爵,当然书中没有写这个案例。我从这块看到的是现在的教育,还有现在的法治。教育上,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一味的追求成绩,追求脸面,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后孩子成绩好了,但是内心确畸形,从而引发社会惨案,很多报道,但实际上并没有写到任何作用。我想这是父母和政府都应该反思的,不是让当事人一死了之,而是从根儿上去发现,去改变。我想起来我家的教育上,两个姐姐都是生意人,就我一个知识分子还是经常看到黑暗面的法律工作者。姐姐跟我说:“儿子学习不好,他爸就使劲打,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结果小外甥8岁了还尿裤子,往裤子里拉,该怎么办。”我这个知识分子这么说的:“父母学习一塌糊涂,你指望你儿子学成什么样子,你们凭什么要求人家,他只要尽全力健康成长就行了,学习不好也能对社会有用,你最后打成傻子,我看你怎么办,我姐夫的爸爸倒是打他们长大的,还不是卖豆腐的。”最后不打孩子了,孩子的症状没有了,还会跟我沟通:“我说,你只要尽全力就行,实在学不会的咱不强求。”现在一切都很好,孩子的学习中等偏上,很有爱心,懂得照顾人。我不相信他会成为药家鑫那样的孩子。所以说有感。另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法律了,我想这也是我这辈子比较后悔的事情,学了法律确发现,它不是伸张正义的,而是为权贵谋福利,为国家谋福利的资本。但是我做了,我认了,我会为之付出终生。我认为我们的法律不指望公平正义了,但最起码请起到教导作用,而不是杀之以绝后患,现在我们国家的犯罪就像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就是心灵的感悟了。有几句话我抄了下来,我想对每个人都会有触动,书中说:“进步就是幸福,我现在最想做的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别生气,别生闲气,比起身体,都是浮云;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也作为结束语吧。

送上看完书后的祝愿:愿大国昌盛,黎民安康,小家幸福,父母健在,自己能开心成长!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篇十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