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纸船—寄母亲精选(十二篇)

2023年纸船—寄母亲精选(十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0 15:33:44
2023年纸船—寄母亲精选(十二篇)
时间:2023-04-10 15:33:44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纸船—寄母亲篇一

1.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作者分别借纸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以纸船为凭借,进行习作练习。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主题和难点探究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游子对母亲深情的思念与依恋,培养学生爱母亲、爱祖国的感情。

·体会诗中童真雅趣,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精品细读,领悟诗情,理解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体验诗人思念之中的爱和悲哀。

·用多种方法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中的真挚情感,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诗句,理解体会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领会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童真雅趣、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设计理念:《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一往深情却又并不完美。

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也铸就了这节课的呈现方式――现场诗歌研讨会。

录音等音频资料、课件、作者相关背景材料,纸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孙,叫孙悟空。啊!错了,太紧张了!我叫孙莹,虽然不叫孙悟空,但我会孙悟空的72变,信吗?

第一次见面送你们个礼物。同学们,屏住呼吸,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同学们从桌堂里拿出纸船)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纸船—寄母亲》。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冰心的《纸船》。(配乐诗朗诵,动人的音乐萦绕教室)

(三)走进写作背景。

同学们,1923年,才二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这首小诗。让我们齐读课文,感受这份真挚的思念。

(四)以“万水千山”一词指导朗诵,深化情感。

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

对,最后一小节,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

(重点指导“万水千山”一词的朗读)

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

(指导朗读的技巧语速快慢。)

一起读一下这四个字。

二、诗歌研讨会,走进文本。

(一)一封信激活课堂。

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是一位儿童作家,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小桔灯》、《寄小读者》。冰心还给同学们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今天我把这封信也带来了,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信的内容?

(出示信的内容,让同学们推荐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来读)

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很高兴咱们能因为《纸船》有了这次交流的机会。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小桔灯》和《寄小读者》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研讨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们,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

最后,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二)冰心奶奶是世界上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大家怕不怕?好,现在就让我们四人为一小组,研讨《纸船》这首小诗,指出你认为好的地方并说说理由,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起交流。

(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解析“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每天”“总希望”“含着泪”“求”等这些词语,从中领悟作者的感情。

(三)如果冰心奶奶看见今天的研讨会一定会很开心,同学们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诗人叠纸船时为何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伤?

(诗人告诉母亲,这梦中的纸船是含着泪叠的,这是思乡的泪,念母的泪。诗人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的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希望母亲能感受到她此时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延伸,背诵全诗。

这只小船虽小,却载满了诗人对母亲后厚重的思念,思之越切,爱之愈深。也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所以能读懂诗人的爱。这首深情的小诗,不觉让我们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多年后,一首《纸船》驶进我们心灵深处,使我明白:母爱是盖在身上那暖暖的棉被;母爱是为我盛上热腾腾的.饭菜……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仿照老师的说话格式,说出你体会到的母爱还是什么呢?

(播放舒缓的音乐)

孩子们,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唠叨不再是罗嗦和多余了,老师提议:让我们在此向我们的妈妈大声说出:妈妈,我爱您!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纸船上,回家送给妈妈。

(课件显示“妈妈,我爱您”,音乐伴奏)

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打动了我,我忍不住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我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诗歌、感受爱的一颗真挚的童心。

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船儿,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如梦。这是你们亲爱的孙老师用爱与真诚的祝福叠的,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童年。

(课件显示上段文字,课堂在舒缓的音乐中结束)

纸船—寄母亲篇二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读课

一课时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纸船—寄母亲篇三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习、体会、把握诗歌情感;

2、理解、体会诗中的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体难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1、朗读训练;2、感悟诗情

理解诗中“悲哀”情感

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母亲节刚刚过去不久,那么,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呢?(学生:鲜花、贺卡、实际行动、好成绩……)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然而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却离开了自己20多年从未远离过的母亲,孤身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途,在茫茫的大海上,独坐舟中,她流下了思念的泪水,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折出一只一只很小的纸船,抛在苍茫的大海上,任凭风吹浪打……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中国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板书)

(二)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不仅说出了我国人民对于诗歌情有独衷,而且也指出了学习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

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的朗读一遍这首小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向小组同学请教,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2、感知反馈朗读指导

好,同学们读过一遍之后,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念、爱……)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有这样的感情,这首诗歌我们要用怎样的语速、怎样的.情感来读呢?(缓慢、深情、真诚的)

3、教师范读

好,我国的诗歌特别适合于朗读。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处理,用声音来再现诗人的丰富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请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课件:音乐)

4、学生练习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读。

5、学生个读

6、学生齐读

读着这首精美的小诗,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那真诚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全诗。与冰心一起走进这艘思念的小船吧!(教师起头)

(三)精读品析

1、有的是诗人喜欢用思想对别人说话,显得高深、玄奥;有的诗人愿意用心灵和我们交谈,冰心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诗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中都有哪些写得精彩的地方呢。先让我们看第一节诗,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一节诗中你认为那些词语用的非常好?说说你的理解。(总是、一只一只、很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思维、创造性地思考,互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教师指导、引导启发。)

2、涛声阵阵,天风吹卷,漫无边际的大海上,一艘颠簸的邮轮载着一颗孤独的心灵驶向陌生的国度。从此远离了祖国,从此远离了母亲,此刻,窗外虽有大海的壮美,虽有太平洋的浩瀚,而诗人都无心欣赏。她只是默默的叠着一只一只小小的纸船,然而这些用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叠成的小船,结果是什么呢?(请同学用诗句回答。)那么从这第二节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学生:心中永存希望)

3、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念的船儿呀,你漂洋过海,飞跃万水千山,流到母亲的梦中吧!“求他载着她的爱与悲哀归去”。多么巧妙的构思,多么巧妙的结局啊!那么,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一节诗与前两节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三节诗之间在内容上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小组讨论:第三节诗是想象、虚写。叠纸船、抛纸船是为了梦纸船作铺垫。)在这节诗中,同学们觉得那些地方写的非常精彩呢?(学生质疑讨论完成:无端、求他在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下面,让我们再齐读一遍全诗,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不清楚、不理解。(学生质疑讨论)

(四)美读欣赏

1、一艘小小的纸船飞跃重洋,从异乡女儿的心里流到故乡母亲的梦中,托起它的是女儿对母亲深深的爱,满载着的是女儿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李子,来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诗。让我们与李子老师一起再一次步入这艘满载着爱与思念的纸船吧!(课件)

2、首隽美的小诗,文情并茂,令人感动,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和着音乐练习两遍,然后请同学为我们配乐朗读。

3、学生配乐朗读。

4、这首小诗真是太美了,每一次朗读,都仿佛与这位“最具爱心、也一般温柔的”世纪老人作了一次倾心的交谈,都仿佛游历了一次丰富的情感旅程。下面,让我们用两分钟时间把这首小诗背下来,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好吗?

5、提问背诵。

6、齐背全诗。

(五)拓展延伸

1、冰心的诗歌,不仅书写母爱,有许多的小诗,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童心的热爱。她的这些小诗含义隽永,文词清雅,被称为“冰心体”,这些小诗,后来结成《繁星》、《春水》两部诗集。老师今天从中选取了几首小诗,请看屏幕。

2、冰心是世界上书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正如她所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用纸船,寄予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泰戈尔老先生也曾永金色花抒发对母亲的爱。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爱最无私、最伟大,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创造性的作业,给大家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机会。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模仿《纸船》写一段文字或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课件出示)

纸船—寄母亲篇四

1理解本诗内涵。

2掌握本文写作手法。

3体会母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通过课外材料的补充加深对母爱的体会。

赏析法 教学煤体 投影

情景切入:

人们都知道,母亲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纯洁、最不指望回报的感情,对母爱的感恩与歌颂,是人类最美好的共同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体会那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成的“纸船”。

(通过学生朗读,听范读,大家齐读的方式体会文意。)

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图景,你体会到了吗?请同学们依据材料,结合个人的体会,谈一谈对诗的理解?

分析:

诗人凭借叠纸船戏水这种孩提时常玩的游戏,遥寄了自己对母亲的怀恋,亲切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梦幻似的悱恻的意境,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诗人以纸穿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读吧《纸船》谁能不为诗人对母亲的笃情所动容呢!你还搜集到哪些冰心的有关母爱的诗歌。

冰心的小诗犹如平静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璀璨,却有耐人寻味,让我们也拿起手中的笔,仿照她的.这种三言两语的形式书写对亲人的爱好吗?

总结:

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祝福所有的母亲幸福。

纸船:

1、执著让人感动,对感情的执著,对爱的执著,即使纸船并没有流走,但仍然要叠。

2、对母亲的思念极深,很浓烈,找出具体的语句,并有感情的读出来。“一只一只”所叠纸船数量多,“从不肯”写对母亲思念之情由来已久。

3、叠纸船是诗人大胆、奇特的想象,纸船不一定要漂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要漂到母亲的梦里。

4、意境很美,在诗中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写出游子漂泊在外的寂寞,永远也不停止对家的思念。你会想到一个女孩儿坐在船上,正痴痴的盼望纸船能够带走她给母亲的心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会在叠着一只只纸船的。

5、你在诗中体会到一种忧郁,这种忧郁从何而来呢?

来源于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爱。尤其是,这时他背井离乡去美国求学,爱的更深切,更热烈。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冰心爱的三大主题。

从作品中读出了深深的母爱,母爱也会很快乐,也会很深沉,当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纸船上的时候,你会用一种什么形式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呢?

纸船—寄母亲篇五

1、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有表情的朗读诗歌,读出语气和节奏,读出感情。

3、斟酌诗中的字、词,体会诗情,仿写诗句。

1、导入:(在柔和的背景音乐中)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许多不显眼的一景一物也往往因为融合了这种深沉、伟大的爱而让我们多了一份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共同感受那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纸船。

2、介绍冰心及《纸船》的写作背景(可由学生搜集介绍)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和《寄小记者》。

《纸船》选自《繁星》,是作者1923年秋赴美留学途中所作,这是作者第一次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当她孤零零的随着航船在海上漂泊时,对亲人、对父母倍感思念,于是作者把自己复活的一颗童心寄托在小小的纸船上,写成了感人至深的不朽诗篇。

1、请用“轻声倾诉”的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能传达出诗的情感。

2、个别学生朗读,其它同学点评

(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划分重音、节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3、全班同学分男女角色,用“深情演读”的形式朗读课文。

方案如下:

(女领)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女合)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男领)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男合)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女领)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全班)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女领)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的入梦。

(女合)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全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感知、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赞歌。

学生四人小组自由讨论、提问,加深对诗中较难诗句的把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悟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可参与学生交流。

我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文中为什么连续用2个留着?

2、 作者为什么折的是很小的船儿?

3、 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4、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中,为什么要用求他?

5、 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6、 诗人为什么借纸船来抒情?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适当引导,同时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学生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对5、6两题参考如下:

(5)、思念之苦,难以摆脱。一直在母亲身边,一旦远行,与母亲远隔千山万水,想念母亲的滋味,最是难受,浓浓的爱与悲哀萦绕在诗人心中。

(6)、作者当时在太平洋的轮船上,无法与母亲通信,

惟有幻想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而纸船正符合身处海上的环境,也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以第一段为例,改动个别字词,体会表达效果)

我从来不肯丢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叠成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丢下在海里。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原诗字、句的含蓄、凝练,诗人借纸船托物言情,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思念之情和纯洁、美好的心愿。

《纸船》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

课后反思:

1、教学设计非常关注朗读感受的过程,从“轻声倾诉”式的自由朗读,到“个别朗读”到“深情演读”式全体朗读,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朗读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基本上能传达出作品的真情,能感受美、体验美,朗读气氛活跃。

2、改诗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感受了诗用词的精练,也进一步理解了诗中蕴含的感情。在此基础上的仿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写诗的热情,全班同学互相探讨,热情高涨,纷纷用纯真、童稚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我对好的作品整理修改后,专门编辑了一期《献给母亲的歌》的诗文,在班中阅览,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纸船—寄母亲篇六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2~3课时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导语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

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3、提问: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②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③诗以洁白无瑕而轻盈的纸船作为寄托物,有利于想像的展开。④诗是自由体,但感情的潮水自由翻腾,风格质朴、委婉。

1、课后练习一(1)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纸船——寄母亲

冰心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1、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纸船—寄母亲篇七

1、知识与技能: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学生热爱、孝敬父母的高尚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合作、自主探究。

教法:授导法、任务型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归纳法

教师:完成教学素材的收集整理。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内容。

活动1【导入】纸船-----寄母亲

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

活动2【讲授】纸船-----寄母亲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1、预习检查,抽学生回答。

2、探究内容:

导语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下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所在。

活动3【练习】纸船----寄母亲

《繁星》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你是那春光吗?思考题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活动4【作业】纸船---寄母亲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纸船—寄母亲篇八

1.了解新诗的特征 (认知目标)

2.掌握诗的内容(能力目标)

3.体验诗的意境(美育目标)

4.感悟作者的情感(德育目标)

1.情境烘托与熏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像;

2.读中求知的方式;

3.教师“启发式”、“讨论式”;

4.学生“自主、探究式”;

1.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中,《纸船——寄母亲》的朗诵响起(播放朗诵带);

2.同学们轻声附和;

3.朗诵结束,老师饱含深情的:同学们,世上有一种感情最深厚——这就是亲情;世上有一种爱最伟大——这就是——(学生回答“母爱”),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写信、唱歌、写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纪老人冰心的诗作《纸船—寄母亲》

板书:《纸船——寄母亲》

[初读]

1.学生自己初步划分节奏,标示重音;

2.学生自由读,圈点批画,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3.老师介绍背景(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思念母亲的诗。

纸船—寄母亲篇九

1、 能基本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3、 能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爱,领悟母女深情。

1、 能基本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能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爱,领悟母女深情。

1、 引入材料:《千纸鹤》。

2、 典型材料:《纸船》。

3、 延伸材料:艾青《我爱这土地》。

1、 导入知识点。

(播放邰正霄的《千纸鹤》,让学生感受歌手在歌曲中借反反复复叠千纸鹤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念。)叠千纸鹤可以寄托一个人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的《纸船》,诗人借叠纸船要给我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纸船》是冰心1923年考上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赴美留学的途中写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无限的思念和远离母亲的惆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纸船》。

(听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要求自由朗诵,注意:诵读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创设的意境;借助以前的诵读经验,试着划出节奏和重音。)

(请同学诵读,师生共做评价)

2、 知识点揭示。

(诗的知识)讲解:新诗就形式而言,在格律上约束不大,形式灵活;就内容而言,多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诗歌表情较含蓄,常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借助形象来抒情。

提问:这首诗共有三节,依次概括为:叠纸船——抛纸船——船入梦乡。在第1、第2诗节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怎样表达了对母亲思念的深沉而执着?第3诗节中诗人展开联想和想象,创设了怎样的情景?这一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在诗中标注,小组讨论)

讲解并板书:“从来不肯”、“总是”、“一只一只”、“仍是”、“每天”等词语写出了思念之深、之执着(具体分析略);第3诗节创设了一个感人场景:自己叠的纸船飘进了母亲的梦里。“含着泪”、“爱和悲哀”形象地抒写了思念之苦、之切、之强烈,将全诗的感情推向**。

讨论:诗题“纸船”有什么特殊含义?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纸船”来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纸船”形象有特殊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它象征了漂泊无依、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诗人美好的心愿。

创作此诗时,诗人身处邮轮,面对茫茫大海,无法与母亲联系,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可想而知。大海复苏了诗人的童心,在中国民间,又有以放纸船寄托希望的习俗,诗人幻想小小的纸船能载着沉沉的思念到母亲身边,因此选择“纸船”这个具体事物,比较自然。

3、 知识点强化。

出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请同学们欣赏,按照“感受——共鸣——再创”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体会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写出发言要点。

以每人选的诗歌为例,谈谈对诗的内容即形式的理解,请同学在全班作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冰心的诗,了解了新诗的形式和写法,学会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也被洋溢在其中的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深深打动。爱是相互的,母亲爱我们,我们更应该用心去报答母亲。

4、 知识点延伸及回归。

“诗言志”,它通过具体的形象、创设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饱含对母亲的爱背诵这首诗,再次体会诗人托船寄情的构思,体会那一只只用心良苦的纸船中盛满的无尽的爱与思念。

对抒情性较浓的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诗歌的赏析方法一样,都需要在阅读中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去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 知识点检测。

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本诗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爱,模仿这种形式,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也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抒发对母亲的爱。

纸船—寄母亲篇十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冰心生平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1、学生看注释了解冰心概况。

2、请同学根据收集的资料对冰心的情况加以补充并介绍背景。

1、过渡:本学期我们读过不少的现代诗,也学习了不少读诗的`方法,许多同学对

朗读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预习中,一些同学用心地自己录制了《纸船》的朗读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带二至三盒,学生欣赏。)

2、小黑板出示评价标准,请同学评价。

诗歌朗读评价标准:

(1)读音准确(2)停顿正确(3)语速适中

(4)重读恰当(5)语调适当(6)配乐和谐

3、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评价。

1、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2、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学生归纳总结)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四人小组细读诗歌,从不同角度提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三至五个并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纸船在这里有哪些象征意义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板书:

(见板书设计)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千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在生活中,我们大家其实也常常会借物抒情。亲人生日时,送上一串精心叠出的千纸鹤;朋友远行时,捧给一盒辛苦折成的幸运星,即使你什么话也不说,但纸鹤、星星已代表了你的心。我这里就珍藏着今年教师节,一位同学送我的一串美丽的千纸鹤。我还为此写了一首小诗。下面,我想读给同学们听听:

千纸鹤

伏在办公桌前

我匆忙批改着又一叠

小山一样高的作业

“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随之

一样东西递到眼前

抬起头

一个漏出洁白牙齿的笑脸闪过

随即

便消失在门外

打开纸包

呵,好美的一串千纸鹤

闪着熠熠的光辉

仿佛展翅欲飞

挂它在我的书桌前

疲惫时

抬起头

恍若看到了那纯洁美丽的笑脸

失落时

抬起头宛如有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眸子

闪着期待、鼓励的目光

于是

伸伸臂

捶捶酸痛的脖颈

我又低头

用心写出

一串串朱红的作文评语

现在,请同学们也选一个具体的形象来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感情吧。

(学生创作,交流)

背诵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纸船—寄母亲篇十一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的内容、主题和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主题和难点探究培养学生赏析诗歌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寻找诗眼、把握诗情;揣摩饰语、体验诗情;叩问意象,品赏艺术”,让学生学会阅读、品析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母亲、爱祖国的感情,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

理解诗的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体验诗人思念之中的爱和悲哀。会背诵部分诗分。

领会诗歌是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情境法、诵读品赏法、探究体验法

录音、千纸鹤相关背景材料

1、高尔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爱。谁能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母爱的诗歌、母爱的歌曲、母爱的名言等和大家分享。

学生口述,激励评价,适当点拨。

2、投影出示: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生齐诵〈游子吟〉。

启发:母爱就是那衣裳上密密的针脚,是那远行之前的一声声叮嘱,是那失意时鼓励的眼神,是那村口企盼的身影……做儿女的又会如何对等母亲呢?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出示课题:纸船——寄母亲

4、学生简介诗人的生平及代表作,及诗文的写作背景,最后投影出示加以补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8月17日她从上海乘船赴美国留学,本诗写于太平洋上的旅途之中。粼粼的波光,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水鸟让诗人亲近了大自然,只有母爱愈来愈远,无法亲近。在诗人的早期的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个要素:母爱、童心、自然。因此旅途之中诗人格外地思念母亲,甚至于因思念而得病,也因梦中见母亲而病愈。

(设想:“母爱话题的交流和古诗〈游子吟〉的为文章内容儿女对父母的爱蓄势。)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运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2)划出自己的`疑难词句

(3)划出诗句朗读的基本节奏和重音

2、穿插重点词语学习:妄弃无端至爱

3、教师有感情范读,学生对照给诗句划分节奏和停顿,及确定的重音情况。

4、学生有停顿、有节奏,有重音的读课文。注意关键重音确定及点拨。

启发:我们读得怎么样,在朗读技巧上我们有了停顿、节奏和重音,还缺少什么呢?

(情感)

过渡:(或课文用什么一个形象来表作者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用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1、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诗文中的点睛之笔是哪句?(你认为哪句最能体现诗人要表现的情感)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启发:你对这句话有疑问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用“为什么说这句是点睛之笔?诗句中有不懂的吗?诗中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作为补充启发的问题)

(关键启发学生探究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从而领悟诗情)

1、再读全诗,围绕中心意象各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诗歌每个小节的主要情节。

(叠纸船放纸船梦纸船)

2、设问:三个小节都是表现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爱,但具体程度上有何不同呢?我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索。

投影出示学习方法及示例:

探究主题:探究修饰语,品悟诗中情

1、寻找能表达情感的句子

2、寻找句子关键的修饰语

3、围绕关键词自我发问

4、自我解答

5、小组内交流(问题要精选、要有记录)

6、小组代表报告学习成果

1、找到句子: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2、确定诗句中关键的修饰语:为“从来不肯”

(1)“从来”什么意思?

(2)“从来不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在朗读中这个词应如何处理才能表现情感?

(1)从来是一直都这样,从不破例。

(2)“从来不肯”了体现诗人对母亲的深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时的冲动。

(3)这句话的重音也应放在“从来不肯”,“从来不肯”的语气要坚定而深沉。

自主探究:寻找一句诗,利用关键修饰语,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

总是留着——留着:(同例)一只一只:表明所叠纸船之多,对母亲思念之深。

每天、总希望:体现思念的执著、诚挚和永不改变

含着泪求:体现了思念之强烈已达顶点。

启发:三个小节在表达思念之情上有何不同?

讨论小结并板书:思念之深——执著诚挚——强烈。

1、诗人总喜欢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抒写爱情心理,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写自己博大的胸怀。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抒写自已亡国之恨,犹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

发现:你在这三句诗中的写法上有何发现?(借物抒情)

作者为什么选纸船作为抒情的凭借,而不选择千纸鹤、纸飞机呢?

(纸船可以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可以象征诗人的纯洁之心,符合当时海上的情境,纸船带着童稚气,适合儿女表达思念母亲之情。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结论:诗人往往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事物进行借物抒情。

2、体验情感:让我们用手中的千纸鹤、纸飞机等来表达一下对父母兄弟、亲朋好友的情感。在自己折的事物上写上一首诗、一句话、或一个能表达情感的词。

让学生说说送给谁?为什么选择这个事物?赠语有何有意思?

3、重读〈纸船〉加深体验。

冰心的〈繁星春水〉以一个充满爱心、充满童趣、充满和谐的文学世界,让以其为代表的小诗体盛为流行,使许多的读者爱不释手。究竟魅力何在?请读《繁星春水》下面我们先睹为快一下:

用小黑板出示: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繁星

一五九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背诵全诗

2、读〈繁星春水〉

3、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给将课堂上所写的心愿和祝语送给或寄给相关的对象,让他们知道你在想着他们。

结束语:爱情是自私的,友情是相互的,而亲情总是无私.

冰心

我纸船母亲

叠爱深沉

放和执著

入梦思强烈念.

纸船—寄母亲篇十二

学习过程:

诗歌导入:

(出示投影片)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学生回答:纸船)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只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专心致志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首诗歌——《纸船

寄母亲》,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同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简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

附:学生课堂交流资料摘录

学生一: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课后的《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

学生二:冰心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冰心自小是身着男装长大的。七八年的海边生活给冰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学生三:冰心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冰心”的笔名始于作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学生四:根据诗歌的创作年代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冰心年轻时代正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也和诸多爱国志士一样,选择了先外出求学,后回国拯救国民的救国道路。这首诗歌便是作者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学生五:我阅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还创作了另一首诗歌,名字叫做《乡愁》。我们可以结合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朗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寄给母亲最深沉的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学生根据银幕提示,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

(出示字幕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不灰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

(本节是作者的想象,全诗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

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学法指导:

教师导入: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分析重点字词来感悟诗歌独特的魅力。

(出示第一小节,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品味诗歌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教师总结:“从来”、“妄弃”“留着”这些词语说明冰心对母亲的爱由来已久;

“一只一只”、“抛”说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合作探究: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含着泪”:邮轮颠簸在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远离母亲,以前钝化了的对母亲的情感突然间变得鲜明起来;女性纤柔敏锐的心灵难堪重负,灵魂难以得到解脱等等;《惆怅》一诗可以印证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灵体验)

2、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洁,在儿童的游戏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爱的情感中介物)

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关于本首诗歌的疑难问题,由学生老师帮助共同进行解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