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五篇)

最新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0 14:29:04
最新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五篇)
时间:2023-04-10 14:29:04     小编:zx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篇一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返回上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5)

(6)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涌课文第1段。

2 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折·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题五。

2.“理解·积累”题六。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篇二

第六单元“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古代诗文。三篇古代散文有叙有议,学习时要抓

住议论的成分,这样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大意;四首诗都是年代久远

的古代民歌,(诗经)全是四字句,(陌上桑)全是五字句,学习时要注意

把握诗的思想感情,体会它们在语言上的特点。

学习古代诗文要重视诵读,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句子的层次和节

奏,以增强对文言文的语感,还要重视词语的积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

文言词语。

·教学设计·

26.曹刿论战

(左 传)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重点难点

l.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难点: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刿(gui4)孚(fu2) 辙(zhe2) 轼(shi4

遂(sui4)盈(ying2 ) 靡(mi3) 玉帛(bo2) 鄙(bi3)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

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l止于鲁悼公四年

(前453年人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j

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

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

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长勺之战的背景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

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

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

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

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qian2时(地

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

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语音,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流畅,有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

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伐】攻打。【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请]请求。【见]接见。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间]jian4,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安】有“养生”的意思。

【弗]不。【专1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人,这里

指的是一些臣子。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

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i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一)明察,弄清楚。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

事。属,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请]请让我。[从]跟随,跟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乘】乘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

[鼓]动词,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5.请学生全文翻译。

6.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四、小结

1.古今词语

伐(

古义:讨伐,攻打 齐师伐我

今义:砍伐

古义:参与 又何间焉

今义:中间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今义。卑鄙

牺牲(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 牺牲玉帛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弗敢加也

今义:增加

古义:信实,诚实 必以信

今义:书信

古义:案件 小大之狱

今义:监狱

古义;即使 虽不能察

今义:虽然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古义:尽力做的本分的事 思之属也

今义:忠诚

2.词性活用

福 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神弗福也

鼓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进军 公将鼓之

3.通假字

编 同“遍”,遍及 小惠未偏

4.一词多义

请求 曹刿请见

请让我 战则请从

跟随 战则请从

服从 民弗从也

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

所以 故克之

5.虚词

凭 何以战

把 必以分人

代词 指这件事 肉食者谋之

助词 的 小大之狱

代词 他,指曹刿 公与之乘

6.句式

1)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2)省略句

再而衰 第二次(击鼓进军x土气)衰弱了。

3)倒装句

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曹(gui4) 又何(jian4)焉

肉食者(bi3)(fu2)敢专也

小惠未(bian4) 大大之(yu4)

小信未(fu2) 下视其(zhe2)

二、指 出下面加点字古今意义的区别。

1.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4.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三、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何以战b.必以情

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

四、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题。

3.就课文大意和写作特色质疑。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义。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

究文章大意。

三、正课

l.期读课文,尽量背诵。

2提问: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概括一下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3,提问:第一段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4.提问: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的对话有几问几答?重点说明了什

么?

讨论并归纳:共三问三答。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

件。

5.提问: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剑曰:‘可

矣”’?

讨论并归纳:因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

6.提问: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

讨论并归纳: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

旗靡,故逐之。”

7.提问:‘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1)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2)“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

3)“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8.提问: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1)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

9.提问: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

“人和”因素。

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

利”因素。

1)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2)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

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10.提问: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判战前、战中、

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11.提问: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讨论并归纳: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

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

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

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

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

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

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1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

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四小结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

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

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一类文章

的代表作。它以曹剑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对长勺之战问题的对

话,阐明弱国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

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等。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列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问焉个’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

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

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1.本语段选自课文( )相传作者是——。

2.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写在文中的括号内。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问焉(2)肉食者鄙

(3)、惠未偏(4)神弗福也

4.跟“何以战”中的“以”意思不相同的是

a必以情b.可以一战c.必以分人

5.本语段论述的能体现取信于民的是

6.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附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

列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

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

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于’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

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判说:“这种小恩小

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

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判说:“这点诚

意难以使人信眼,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

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

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

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

“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判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

(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

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

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人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

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第六单元

26.曹刿论战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刿 间 鄙 弗 徧 狱

孚 辙 二1.参与 间隙2.案件 监狱3.虚

夸 增加4.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或利益 三c 四1.当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上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就

衰弱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1.曹刿论战 左丘明 4 bo2

3.(1)参与 (2)目光短浅 (3)同“遍”,遍及 (4)赐福4.b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

一类(事情入可以凭着 这一点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

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篇三

12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2.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2.理解和掌握一些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并能够准确翻译。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导入示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左传》,它的作者是写战争的能手,《左传》中留下了许多文学性很强的场景和细节。但是,在这里的战争,好像没有流血的样子,也没有悬念和转危为安。前面一句“可矣”,下决心出击了,下面一句就是“齐师败绩”。这不是太轻松了吗?前面写战争前动员和政治上的调整和落实,花了那么多篇幅,都是为战争;可真正到了打仗,却好像还没有开打就赢了。再说,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经九合诸候,一匡天下,齐国的军队绝不是豆腐渣,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败绩”了呢?

这样的处理,透露出作者的匠心:文章的重点,不在战争,不在战争如何取胜,而在战争为什么取得了胜利。文章的中心,不是战争,而是决定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人。而且也不是这个人的一切,而是这个人的思想,他的战争理论。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他的理论吧。

[导入示例二]

本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篇议论文。其实不是。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从《左传》中节选出来的。《左传》据说是对孔子所编《春秋》的注解和阐释。孔子编《春秋》,按年月日顺序,提纲挈领,很简明,于是后来就有人作“传”,也就是加以注解和补充丰富。现在读的这一节,就是左氏对《春秋》所记载的鲁庄公十年时的大事所作的一个注解和补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乃入见:(曹刿)于是就入朝见鲁庄公。

(2)问何以战:(曹刿)询问凭什么来打战。何以,宾语前置。

(3)民弗从也: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4)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等。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信用、信服;福: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

(6)忠之属也: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注意句子的判断句式。

(7)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注意与“曹刿请战”的“请”的区别。

(8)乘(shènɡ):战车。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方法如上。

重点词句:

(1)战于长勺:(两军)在长勺开战。介词词组(于长勺)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的前面。

(2)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攻。鼓:击鼓;名词作动词。之:语气助词,不译。

(3)驰之:驱车追赶。之:语气助词,不译。

(4)下视其辙:(曹刿)下车查看了齐国部队的车痕。

(5)既克:打败齐师之后。

(6)夫战,勇气也:打战,靠的是勇气。夫,句首语气词;本句是判断句。

三、布置作业。

诵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判断准确吗?请根据课文说出你的判断。

[参考答案及板书设计]

鲁庄公的意见                曹刿的判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①②国内政治方面;③④军事方面。

可见曹刿的判断是准确的。

问题二:曹刿的“论”战,除了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细心观察和准确判断。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问题三:本文主要体现的是曹刿的“论”还是“战”?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论。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写曹刿的询问、对战斗过程的分析判断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的解说。而真正表现“战”的只有第二自然段的几个句子。

问题四:本文与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各有何特点?

本文特点:1,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2,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3,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4、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前篇特点:1,也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2,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3,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层层递进;4,以上两点以及文中的排比句式,都构成铺张排比的风格,体现了《战国策》的文风(下篇《唐且不辱使命》类同)。

问题五: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肉食者鄙”的代表还是一个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君王?

这一切,都可以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与曹刿的几个“未可”和“可矣”中去分析其中的“微言大义”:鲁庄公应该属于前者。这种非常含蓄的手法,后来就成了史学写作的传统,叫做“春秋笔法”。这个办法太厉害了,不管是国君还是大臣,都免不了要受到当世和后来的检验,所以有孔夫子订《春秋》而“乱贼臣子惧”之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既可。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参考答案]

1.(1)谋划/参与(2)信用、信服/赐福、保佑(3)车子压出的痕迹/倒下2.(1)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可以凭这个打仗。(2)那齐国是个大国,很难意料,我担心它埋有伏兵。

四、总结

文章记载的是一次规模并不太大的战争。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结果弱国却取得了胜利。这在鲁国历史上当然是要大书特书一番的。对于历史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事实。在这里就是战争的过程,尤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的史实。但是,我们看到的文章,对于战争取胜的过程写得相当简洁,就是人家进攻了,军鼓打起来了,鲁国军队不动声色。待到人家打了三通战鼓,这才出击。从道理上说,齐鲁两国军队一番恶战,是免不了的。但是在本文中,从决定“可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战斗的描述,没有惊心动魄的搏斗,就一下子“齐师败绩”了。可见,作者写作的重心不在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曹刿对战争的判断,也就是他的战争理论。

文章是讲战争理论的,但是又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是挺生动的,理论中充满了智慧。文章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智慧的趣味。

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借助曹刿的口,揭示了制胜之道。

首先,战胜之道,不完全在战争之中,而在战前。要调整、落实政策,以拉拢民心和“神心”(在当时,是十分虔诚的),特别要提起小大之狱,“必以情”,即使有处罚,也要合情合理,感情上沟通,也就是把内部矛盾从物质的到精神的降低到最大限度。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一要领:民心。

其次,在战场上,敌强我弱。特别是在对方士气正旺之时,要沉住气,不能硬冲硬撞。等到他士气衰竭了,“彼竭我盈”,在士气对比上我方由弱转强,才可以反击。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二要领:士气。也就是“蓄气(士气)”为上。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还不是一般的勇气,而是“一鼓作气”。也就是第一鼓的勇气。第一鼓没有激发出来,再来第二鼓,就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是“衰”了,弱了。看到勇气“衰”了,再以第三鼓来提气,可能恰恰相反。把所气都鼓光,鼓可能泄气了。这可以说是曹刿的战争心理学。文章对于这种心理规律的概括也很精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数千年来,在现代汉语书面和日常口语中,被广泛运用,说明这种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说明他把抽象的理论,概括得很精炼尖锐,鼓气次数与质量成反比。这样的说法,与一般日常经验形成反差,因而具有思维的冲击力。

“齐师败绩”了,曹刿却并没有立即追赶,而是仔细拿准了齐国“辙乱、旗靡”,才下令追逐。这说明曹刿不但是理论家,而且很懂得战争的实践,不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很冷静,很从容地收集信息,不到有充分的把握,不下决心追赶。

这样的军事理论,本来是很简明的,如我们所指出的,就是一,民心,二士气,三细心。但如果直接把这些理论说出来,可能是很粗浅,很干巴的。本文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的经典,就是因为用了一些文学的笔法来讲述这段史实。因为有了故事,而且曲折悬念还挺多的,这样的行文,容易让读者产生期待。例如,曹刿问及战争的准备,一共问了三次,前两次,他都表示不满意;第三次,他的回答也是“忠之属也”,该做的都做到了,马马虎虎,可以打了。后来到了战场上,他一共只说了四句话,极其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第一句是鲁庄公想打了。他否定:“未可。”第二句,齐人三鼓了,他认为:“可矣。”齐人打败了,鲁庄公要追,他又说了:“未可。”等到他有把握断定齐人是真败,不是假逃。又说了两个字“可矣!”这真是太精炼了。想像一下,在当时的战争中,应该是战鼓喧天,人声鼎沸,血肉横飞的。在这样的氛围中讲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表情、语气、姿态全都省略了。为什么这么大幅度地省略呢?这是因为,全文的目的,就是讲曹刿的“战争论”,而这个战争论,又是要以战争的胜利来论证的。因而,与战争胜利有关的思想,都留在文章中;而与战争获得胜利无关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则一概删除。

[一点说明]

如果条件许可,本文还可以有另一种教学方式,即课文的标点符号去掉,并制作成课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逐段进行断句。这样除了理解内容的意思,一些文言知识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习。如果担心学生文言知识掌握不牢靠,可以另外设计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相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来攻打我国。庄公决定迎战。曹刿要去求见庄公。他的同乡说:“这是官老爷的事,你参予进去干什么?”曹刿说:“官老爷眼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就去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去作战?”庄公说:“穿的吃的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回答道:“小恩小惠不能使人民都得到,人民是不会听您的。”庄公说:“祭神用的三牲、玉器和绸缎,祷告时一定老老实实,决不敢虚报。”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会得到信任,神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明是非,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曹刿说:“这是尽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这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庄公和曹刿坐在同一辆战车上,在长勺作战。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已经击过三次进军鼓了,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军大败。庄公要命令军队追击,曹刿说:“不行。”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望着远处的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便追逐齐军。

战斗胜利了,庄公向曹刿询问战时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勇气振作;第二次击鼓时,勇气便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衰竭了。他们的勇气消耗尽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能打胜。大国,很难估计它的底细,怕他们留下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的轮迹混乱,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

(二)“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重在“论”。以叙述为主。

第二题

第1小题:“既克,公问其故。”

第2小题:曹刿头头是道的分析,使鲁庄公对其智慧和能力产生了信任感。虽然从总体而言,“春秋无义战”(孟子语),但在具体战役、局部问题上,还是有诸如诚信与否、民心向背等方面的“得道”与“失道”之分的。曹刿善于审时度势,其战前的分析,基本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尤其是最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语,充分肯定了鲁庄公应战的正义性和可行性,赢得了鲁庄公的认同和信任(或者说,迎合了鲁庄公的欲战心理),因此在战斗中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

第3小题:主要有三大好处:第一,给读者造成悬念;第二,更能体现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第三,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

第4小题:一般而言,曹刿的分析有道理,一是抓住了交战方的心理特点,二是避强敌锋芒。第一鼓如果没有把勇气激发出来,第二鼓就难了,第三鼓反而会把气都鼓泄了。这讲的就是战争心理学。以鲁国之弱,对付强大的齐国,主张避其锋芒,后发制人,这个战术是正确的。当然曹刿的分析,只是一种常规常理,对于一场具体的战役来说,可能有简单化的缺陷。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多方面的,并非单纯的“勇气也”。另外,兵不厌诈,战场上往往不按常规用兵。比方说,“一鼓”未必就是“作气”,也可能是佯攻,或虚张声势,等等。

但要说明的是,《左传》记事很简约,许多实际的细节、过程、复杂情况,可能都略去了。同时,记叙战争,也多带有主观性、倾向性,或事先加强某些情节或言论以预示结果,或从结果中引出“原因”以“证实”其观点,所以往往强调一点,不及其余。课文中曹刿的言论,以及战役的过程,都未必是完全真实的记录,其中多有《左传》作者的臆度或发挥。所以,我们读《曹刿论战》,一方面应把握它表达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不应机械教条地去理解套用。

以上各题,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强调诚信、民心,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具体战役的胜负,主要是取决于实力和谋略。毛泽东的评论,说的主要就是谋略。)

春秋时代,民本思想流行,曹刿的分析,强调了诚信、民心等道义因素,顺应时代潮流,也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与上一题同样,也不应机械地理解。因为对于具体的一场战役而言,并非得了民心就一定能取胜,其中更具决定性意义的,恐怕还在于军事实力的较量,以及在谋略和战术方面的对策(尤其是当我方实力较弱时)。而曹刿的分析,却对此只字不提。事实上,鲁国的最后取胜,恰恰就在谋略和战术的运用上,至于民心的作用,反倒是不怎么体现的。

毛泽东的话,严格说来,并非对“曹刿论战”的专门评述,而主要是取“长勺之战”这一战例中的战略和战术的运用,并联系历史上其他类似战例,来论证其“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这一“战略防御原则”的,因此重在战例的过程和结果,而对于本文重点的曹刿之论,他没有作更全面深入的分析评论。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四题

1.何:何必。间:这里作动词,读去声,意为参与。现代一般作名词,读阴平,多表示两者之中或其相互的关系。

2.牺牲:祭祀所用牲口。现代引申为动词,舍弃,捐弃。加:夸大,虚报。现代一般不用此义。

3.狱:讼事,案件。现代指监禁罪犯的地方。以:介词,根据,按照。

4.以:介词,凭借。何以,即“以何”,凭借什么。

5.可以:意为“可以凭借……”,二字分别独立使用,“可”是“可以”,“以”是介词,其宾语承前省略。现在“可以”二字连用,表示肯定或允诺。

6.败绩:军队溃败。

7.作气:振作士气。再:第二次。在上古汉语中,“再”只表示“二”或“第二”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行为的重复。

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篇四

.

.

.

.

.

.

.

.

.

.

.

.

.

.

.

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出自哪本书篇五

学习第一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学习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学习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人物塑造、课文情节安排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既紧扣标题“论战”,又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4.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理解词义,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望其旗靡——所向披靡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四、指导背诵课文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完成《生态课堂》上的相关练习

附:板书设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