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不懂就要问》教案4篇(实用)

2023年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不懂就要问》教案4篇(实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6:05:06
2023年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不懂就要问》教案4篇(实用)
时间:2023-04-09 16:05:06     小编:zdfb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不懂就要问教案篇一

1、学会“要、先、思、很、少、讲、于、气”8个字,会认“那、背、跟、着、答、怕、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1.学会1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生字词卡片。

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孙中山是我国的国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他小时侯上学的事情。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

三、学习1-2段。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

2.同座互相交流。

3.指名回答。

4.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卡。

二.学习3-4自然段。

过渡:面对不懂的问题,孙中山会怎么去做呢?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同座交流各自学习的情况。

3.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

重点指导:孙中山为什么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能做到“不懂就问”?

4 指导朗读孙中山的话。

5.拓展训练: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三.朗读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四个生字。

3.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4.重点字师范写。

5.生描写。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道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特别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像他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同就要大胆的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很积极性。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不懂就要问教案篇二

今天执教了选读教材《不懂就要问》,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道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我们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教师有时候,由于工作方法的不到位,或者有时候工作繁忙的时候,会无意间损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比如有一次,刚刚布置完作业,就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写哪一课啊?”老师会说“不是刚讲完啊”这样学生下次就不敢再提问题了。所以,我们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一颗爱问问题的心。

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课文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本节课上,为了鼓励孩子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学伊始,我和他们亲切谈话:“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孩子们小手如林,个个举手争先恐后回答:“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是好习惯。”“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好习惯。”“早睡早起,早晚刷牙是好习惯。”“每天坚持早锻炼是好习惯。”“不懂的问题主动问别人是好习惯”……

“是呀,不懂就问也是一个好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一个故事。”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课堂上,我们通过抓住“壮着胆子”等词理解孙中山的质疑精神;抓住“吓呆”“鸦雀无声”等词理解同学们面对孙中山对先生的提问的惊讶、害怕心理;抓住“拿着戒尺”“厉声”体会先生的严厉;并通过朗读体会孙中山乐、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也从中懂得了学习要有“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不懂就要问的理解

不懂就要问答案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不懂就要问教案篇三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生字词卡片。

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光学不问,构不成完整的“学问”。问是学的手段,学是问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发“问”,是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

1、是鼓励学生“敢问”。现实中,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问:有的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对问题发表新看法、新见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问,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敢提出异议,努力为学生发问创造宽松的条件。

2、要鼓励学生“勤问”、圣人孔子,堪称勤问的楷模。他向苌弘问乐、向老聃问礼。在日常生活中,逢事必问一个所以然,以至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毛泽东曾号召国人“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作为教育者,我们何不也教学生“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凡事问个水落石出,弄得个清楚明白。

3、要鼓励学生“下问”。“下问”即不耻下问。要使学生懂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要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向自己的老师、家长和学问多的人学习,而且还要向比自己学问少的人学习。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发奋进取的求知精神。

4、要鼓励学生“追问”。就是要培养学生一问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克服学生对事、对物不求甚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坏习惯,做到剖根问底,而不浅尝辄止,在问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要鼓励学生“善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学生多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加思索地乱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多思的基础上勤问,思考后再问,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问到点子上,在问中长进、在问中释疑、解惑。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不懂就要问教案篇四

;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1个汉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先生勤奋好学的可贵精神。

【教学流程】 一、依案自学,互动交流 1.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孙中山的资料或图片. 2.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关孙中山的那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中山小时侯是怎样学习的?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桌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1)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内容说清楚。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孙中山 )小时候在私垫里读书。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 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 不讲 )。( 孙中山 )不怕挨打,向先生(请教书中的道理)。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文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二、聚焦重点,品读提升 (一)交流有新鲜感的词语 出示词语:私塾 戒尺 咿咿呀呀 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糊里糊涂 连连点头 壮着胆子 (二)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他是怎样提问的? (1)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2)课件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2.“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 3.小结: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

4.当他提出问题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呢? (抓住关键词: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结合插图理解,引导学生抓住”拿着戒尺”“厉声问道”体会先生的严厉。) 5.既然孙中山也害怕挨打,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 (1)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能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生读句子,交流感悟。

6.小结: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类文整合,迁移运用 阅读语文主题图书中《月亮为何有圆缺》《列宁在学校里》,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小组交流。

2.小祖冲之从一首儿歌中受到启发,后来成为伟大的数学家,你能说说他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吗? 3.列宁在学校是怎样读书,选择书籍的,由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四、回扣主题,扩展延伸 1.孙中山小时候是在私塾里读书的,学生上课摇头晃脑,咿咿呀呀;
先生手拿戒尺,不苟言笑。联系生活实际,画一画你的校园学习生活,用几句话写下来。

2.推荐阅读主题图书中《做好学问》章节的其他文章,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相关热词搜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