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寻访家乡文化表(通用26篇)

最新寻访家乡文化表(通用2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20:33:27
最新寻访家乡文化表(通用26篇)
时间:2024-03-20 20:33:27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一

在桥头,出名的不仅是莲湖的荷花与油菜花,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家拳。莫家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属于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传说创自莫达士。发源地是广东伙岗村。明末清初,南方两广地区拢乱60多年始息。莫达士父亲莫福田时当13岁,因兵乱由火岗村避难寄迹今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伙岗村(现为仲恺区沥林镇伙岗村),娶何氏为妻,生莫硕士、莫达士二子。传言莫达士曾学艺于少林寺,技成后返回火岗村,因火岗村全为莫氏族人,于是开宗创派称为xxx发源地伙岗村莫家拳xxx。

莫家拳被誉为xxx广东五大名拳xxx之一,原称xxx六度阴阳掌xxx,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xxx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xxx现今,莫家拳主要流传在惠州、东莞、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并已流传于香港、澳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英国和美国等地。

今天,我来到了桥头镇青少年莫家拳培训基地,参观了中华武术文化长廊、传统南拳和莫家拳武术馆,了解到了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魅力,也正是因为文化,每年的假期都会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开到桥头,观赏我们的名花和文化艺术。同时,我明白到莫家拳的意义来源,莫家拳是用来防身健体的拳法,不适于打架。一些老年人为什么会去学打太极,正是为了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不健康,可以快乐的生活吗?所以,这几年来莫家拳的名声大振,是因为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如今,莫家拳已经发展到了小学,几代莫家拳传人研发出了适宜中小学生的拳法。特别是五至六年级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不能挑食,多做莫家拳,有助长高。

同学们,是不是明白到了桥头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意义存在呢?单单莫家拳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我国各地的武术与名胜古迹啦!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热热闹闹的春节等等。当然在我的第二家乡:茂名也有自己的节日和风俗,那是茂名的节日,渔民的节日,也是大海的节日——开渔节。

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南临南海。由于靠着南海,许多人都靠打鱼为生。但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这样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就叫“休渔期”。每年各海区的休渔期时间长短不定。

现在国家实行“休渔期”。“休渔”结束为“开渔”。博贺的政府和旅游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在开渔节前一天,庆祝活动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在码头舞台上表演。而且,所有的船都会被停放的很整齐,每条船上都会装上彩灯和大红灯笼。码头也会好好布置一番。

在开渔节当天,上午会有隆重的游行和祭海活动。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在下午,渔民们会在码头摆开酒席,其实是老板请家人和员工们吃饭,为的是让员工们在开渔后好好工作。

开渔节时候,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瞬间成为汽笛长鸣的活跃场景。送别的码头人头涌动,鼓乐喧天,大家都希望渔船能平安归来。晚上,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一派壮观的景象!

啊!这是多么隆重的盛典,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相信你也很想亲身体验一下。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这个独一无二的风俗!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三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一年中有我喜欢的热热闹闹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还是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影儿了。

在我的家里头,每个人都会包粽子。妈妈告诉我:“烨,长大了,要学会包粽子哩!来,我来教你包饺子。”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场了。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妈妈对我说。我想想,这不是很简单吗?便开始动手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妈妈亲切地对我说。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还是做不好。没办法,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来手把手的叫我,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在我手上诞生了。

我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耶,我终于会包粽子啦!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春节,众所周知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日子。但是各地又有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盐城这里的风俗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在年前,大家是要祭拜祖先的,我们通常称它为“送压岁钱”,其实呢,就是烧纸。大人们总会在送压岁钱的时候对着祖先的墓碑多多念叨几句,希望他们泉下有知,保佑自己及家人们身体健康。对了,从外公口中,我还听说到,外公的爷爷曾经也是考过状元的人,朝廷已将官服派发,而他却因为身体虚弱去世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动身回老家。那天下午,我们在老家贴春联,有种东西叫浆糊。我觉得这玩意儿很神奇,用它糊在对联背面,春联就可以被牢牢黏在门上,整整一年都不会松动。贴完春联,爷爷奶奶就开始搓汤圆啦,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吃汤圆。别看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但是他们的手可灵活着呢。只见他们取一小块面团,搓圆,压成饼状,向中间添馅,再将四周的汤圆皮捏起来,再搓成球状,一个带馅的汤圆就完成了。接着再重复上述步骤,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白胖子就接连出世了。

除夕夜过得很充实,却又少了一番乐趣,少了烟花爆竹!少了那一份久违的天真与童趣。忆往昔,过年图的就是燃放些许“花里胡哨”的小爆竹。各色的烟花映衬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脸庞,而今年没有烟花,没有爆竹,但是这小小的愉快影响不了孩子们跃动的心,一起看春晚吧!一起守岁!只是可惜,我这脑袋瓜子不太争气,早早地就被周公吸引过去下棋了。

“姐姐。”“嘘,别说话,先吃点东西,吃完再说。”大年初一的早上说话前是要吃大糕的,吃完就可以开口讲话了。“快穿新衣服咯!”小小的人喊出了大大的声音。洗漱过后,有几位小朋友过来拜年,家里的长辈们笑意盈盈地抓了一把又一把糖给他们。“我也想去拜年”,妹妹怯生生地告诉爸爸她的小想法,那些小朋友听了忙停下来等她一起,还将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她。妹妹说他们还约定好明年还要一起拜年呢。也许,这就是小孩子们的快乐吧。

新的一年,就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自己和小朋友们学业有成吧!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件事写了中国人民过节的主要传统,虽然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民俗,但是,每个家庭不能少的就是……

爆竹,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放爆竹烟花的习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不管你还在城市里,乡村里,还是等等地方,都能听到爆竹的声音。我的故乡广东,就和所说的一样,每天都有爆竹的声音,虽然这个声音吵得人睡不着觉,但是这也是一种民俗习惯。

爆竹有很多种类,比如有:联排放的小连续放的有冒烟的,有没烟的,有彩色的,又有没颜色的。

小孩子们都争吵着要去放爆竹,大人们也喜欢放爆竹,有调皮的小孩子,喜欢把爆竹点着了之后再跑,十分可爱。

除了放爆竹,过年还有一个不能少的环节,就是发红包。大人们发红包,小孩子们收红包,这种习惯,一直从古至今传承下去。孩子们,到各个亲朋好友家里拜年。虽说要到处奔波,但孩子们也很兴奋,毕竟那个亲威不会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呢?孩子们一个个拿着红包,吃着糖果,双脚再累,脸上的笑容也是甜的。真是“只要肯给‘压岁钱’,‘加班加点’无所谓。”恐怕这一天才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如今的春节,虽然少了几分代代相传的古老“年味”,却多了一分当代社会的气息,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六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可是一个新兴的节日,来到家乡亦不过只是短短五个年头。可就是这个新颖的节日,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古朴古韵的无限情感。

“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啊——”,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注: 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注: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注: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注: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

如今的我们渴望一切物质,但殊不知一种更加伟大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遗产。我想,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七

在我的家乡里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美丽小城——扬州。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大概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要算起了,那时候已经充分感觉新年的脚步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掸尘,用鸡毛做的掸子将屋里的所有旮旯角落的灰尘都要打扫干净,然后给灶王爷上好香,帖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对联,送灶王爷上天,禀明今年在我家一年的待遇情况,和我们家的大小事情。记得那时在家给灶王爷上香帖对联要相当严肃的,要诚心诚意的,这样灶王爷才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保我家平安。接着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二十五这天就要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间就可以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现在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现在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别人一来,爸妈都会对别人炫耀那是我儿写的对联,自己好不得意。因此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晚上会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然后我们打牌,爸妈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

第二天早上,我们兄妹几个都会起得很早,去放自来水,也叫抢财神水,谁第一个抢到谁今年就会行大运。然后开大门,看见木材,要说发财,讨得吉利,看见芝麻要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好运。然后放鞭炮,拿吉礼。就是每人一个托盘,托盘里有一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一个桔子,寓意运气好,一条糕,寓意甜甜蜜蜜,一个红包,寓意红红火火。

然后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二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八

在我眼中,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历久弥香。而在我的心中,家乡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博大精深!

说起我的家乡——段村,真有一点儿自豪!它被国家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段村名字的由来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段村始建于西汉文帝元年,初名印驹城,隶属晋阳县。交城素产良马,为朝廷所严管。印驹城专为进入交城牧苑之马匹打印火记。后汾水泛滥,汾河出岸穿城而过,将城冲为二段,东日东城,西日西城。汉代之后城废遂为民居,得名段村。

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经常萦绕在梦里的是家乡正月十五闹“红火”的场景。我的家乡是个大村子,三千多人,文化活动也是轰轰烈烈。正月十五闹“红火”是我最盼望、最高兴、最自豪的事。无论是抬铁棍、扭秧歌还是放焰火,都能够吸引相邻几十里的人前来观看。

看那于人头攒动之上挥袖起舞的,是最具吸引力的铁棍表演。铁棍是富有地方特色并别具一格的杂耍之一,只有我们满溢着乡土气息的农村才有。它需要十二名年轻力壮并有丰富经验的汉子才能抬好。铁棍上站着四个小孩子扮演的人物。有的是各种古代名人,有的是各种戏剧人物。随着各自的配合,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等到夜幕降临时,便见烟花满天,争相绽放。家乡段村的焰火表演久负盛名,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焰火助兴。这些焰火其实也蕴含着传统,是寓意吉祥的。有“金钱落地”“满天星”“鸿运当头”等等,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我家乡,若说起其它民俗文化,就要数每年四月初十的古会活动了。传说它是人们为了祈求下雨而产生的。而这种活动人们也将继续传承下去。他们组织市场交易,并会唱戏助兴,而对于我们这些懵懂少年来说,其实也就是一场有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的“盛会”罢了,但在我们心底,也悄悄埋下了一颗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的种子。

家乡的民俗文化真是丰富多彩!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来保护这些美好的民俗文化,让它们能够永久地被传承下去,不断地滋润我们的文化生活!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九

夏季的青岛,更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城市。

沿着海岸边的小路,漫步在那曲曲折折的石径上,倾听一声声的海浪,吹来的微风中捎带腥味,别提有多么舒服。走在这里,心中的烦恼忘得一干二净。

沙滩上,成群结对的游人在这里嬉戏、玩耍。我走在这沙滩上,捧起一些细沙子轻轻往上一抛,呀!他们像小小的星星,又像黄色的细雨,纷纷扬扬地落下来,美极了!躺在柔柔的细沙上,既暖和又舒服。瞧!沙滩上有人在打排球,他们高声呼喊,热闹非凡;有人在堆堡垒,他们专心致志,兴致勃勃;有人在比赛跑步,努力向前,笑声一片;还有的挖地道、捡贝壳……。人们的玩法各不相同,但他们一个比一个快乐。

刚走进海水,就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当我把双脚放进水里后,啊!一种清凉的感觉传遍全身,灵魂就像被净化了一样,全身清爽无比。透过清澈的海水,水底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有五彩缤纷的贝壳、活蹦乱跳的.小虾、东躲西藏的小鱼……。突然,我的脚疼了一下。一看,哦!原来是一只调皮的小虾咬住了我的脚。只见它摇头晃脑,摆弄触须,神采飞扬。呵呵,活像一位大将军。可我用手一握,这位“大将军”就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夏季的青岛就像一个神奇的世界,给我带来许多乐趣。

我爱我的家乡——青岛!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

我的家乡是湖南,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那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里面有许多鱼,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像是在和小石头捉迷藏呀。最有趣的是乌龟了,它藏在石头后面,当有一些小鱼游到乌龟身边时,乌龟就立刻伸出头,把小鱼吓得大喊:“怪物啊!有石头会生长出头呀!”

春天,雪变成小溪,农民让大黄牛来耕地,溪水流到了稻田,禾苗苗高兴地跳起来说:“谢谢小溪!谢谢农民伯伯是你们的关爱才能让我长大!”森林里一个个竹笋儿伸伸懒腰,被雷公公呼唤着慢慢地钻出来。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的,密密麻麻的枝叶像伸长着的手擘,欢迎我们在树荫下乘凉休息。早晨山谷里泡在一片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照在我们的脸上,中午太阳高照热得鸡在拍翅膀,狗在拼命地吐舌头,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停地扇风,还是满头大汗,湖南的夏天真是个“火炉子呀!”

秋天,果树成熟了,农民伯伯们高兴得跳起来,他们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收摘着果子。禾苗也成熟了,一片片谷子连在一起就像金色的海洋。他们即将要举行一次丰收大会,看看谁家收的果子、谷子多?谁家收的果子、谷子少?假如收的多的人家就会得到勤劳的颁奖。

冬天,雪花在林间飞舞,我和姐姐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做雪堆、盖冰房。还用冰房的冰块做成冰麻将,可好玩了。

我爱我的家乡,我喜欢我的家乡,我觉得我的家乡最美丽,我觉得的的家乡最可爱——湖南!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一

我的家乡在陕西西乡,这里不但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而且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山歌、小调、戏曲、小吃、民乐、花轿、彩船、舞龙、舞狮、传统节日习俗,还有对联、书法、国画、灯谜、歇后语、方言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就要数西乡的茶文化了!西乡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最美的茶乡”。

在古时候,西乡就有饮茶、制茶、售茶的传统。西乡茶叶以天然、纯绿色、无污染、富含天然锌硒,“香高、味浓、耐冲泡”的独特品质而闻名全国,远销国内外许多地方,成为“中国著名茶乡”之一。午子绿茶、午子仙毫被评为全国名茶。

喝茶是有讲究的,冲泡第一次时要把水倒掉,这是清洗茶叶上的灰尘。第二次用开水泡,茶叶进入水里,颜色由深变浅,逐渐变成了翠绿。然后,就能闻到一阵阵浓郁的茶香味了!尝一口,味道清香无比。

在西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茶。客人来到西乡,热情好客的主人,准会拿出最好的茶叶,给你倒一杯香气喷鼻的茶水,让你品尝。在每年的“茶叶节”上,都会举行赛茶会和茶艺表演,那时候观众真是人山人海,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云集西乡,都会来茶市上选茶、品茶、买茶。

茶对身体十分有益。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提神醒脑,让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还可以健胃,清新口气,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今天,我们西乡提出“秦巴水城,魅力茶乡”、“缘结西乡,茶和天下”就是把西乡的茶文化介绍给“明天是月圆的时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院子里,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第二天,后羿照嫦娥的吩咐做,果然夫妻团圆。因此中秋节用月饼祭祀嫦娥的习俗便传了下来。今年的中秋节我与家人共同坐在阳台上吃月饼的事情还让我记忆犹新。这就听我慢慢道来:

今天是中秋节,妈妈从外面买了整整一篮子的月饼。有豆沙馅的、莲蓉馅的、五仁馅的、双黄馅的、鲜肉馅的……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垂涎三尺。开始吃月饼了,大家都拿起放在自己面前的塑料刀开始小心翼翼的切起来了,我看着大家那熟练的动作,不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轮到我切了,我先把左手按在离刀一厘米的地方,右手拿着刀小心翼翼的切着。然而,由于紧张,我的手一直在发抖,那刀仿佛偏要与我作对,我要它往前,它却老往旁边倾斜。呼!总算切好了,可是一抬头,我便又傻眼了,我切的月饼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只是勉强能吃,而别人切得整整齐齐,十分好看。于是,第二次我切时,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不再紧张,使手不再发抖,果然这回我切得整齐多了。我们都高兴地吃着自己切的月饼,边吃还边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这就是我喜欢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你呢?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二

我爱鲜花、我爱大海、我爱草原,但我更爱我的家乡——全南。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我家乡的三色文化,分别是古色、绿色、红色文化。

我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古色文化。我的家乡的雅溪围屋、天龙山寺都是古色文化的代表。围屋它是在龙源坝镇雅溪村里面的古屋,一共有两座,一座是石头做的,一座是土做的,它们俩都是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那座土围屋是先做好的,而石围是后来做的。它们不但可以居住,还可以用来抵挡外敌。

天龙山寺,它位于天龙山上。是因为山形似一条龙腾飞,而得名。寺庙建在山崖边,现在山梁之间建立了一座玻璃桥,在上面可以看见整座全南县城。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绿色文化。在我们全南,有很多绿色文化的代表,比如葡萄,葡萄是我们全南最有名的钥匙。烧斗的葡萄,它个个硕大饱满、酸甜可口,比如说公园有梅子山公园,它的树就十分茂盛。晚上,梅子山公园上的百盛塔,就会五光十色,非常美丽。

最后,我来给大家介绍红色文化,我们全南可是红军的经过地。在全南,近段时间有一部电影《八子》,讲了红军的故事。梅子山公园可是革命胜地,因为那里有烈士纪念碑,无数烈士葬身在这里。

家乡啊!你是美丽的、富饶的,我要高声赞美你!我爱你,家乡!你的文化让我们着迷,我深信家乡的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家乡,不管是柔情似水的江南,还是粗犷豪迈的东北,不同地方都有不同民俗民风,傣族有泼水节,彝族、白族有火把节。而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小县城,它就是具有千年古县和三圣之乡之称的汤阴县。

可能大家并没有听说过这座小县城,没关系,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去感受一下我们家乡的乡风乡俗吧!

说起庙会大家都并不陌生,相信每个地方都有新年庙会,而我们家乡每年都会为了纪念岳飞在岳庙街,举办热闹非凡的庙会。在这一天整条街上都会热闹非凡,这么热闹当然不会少了民俗节目,跑帷子、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背阁、抬阁、小车旱船等各种民俗表演活动让你眼花缭乱。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也会携亲伴友走上街头品美食,观赏节目,在充满快乐的节日氛围中感受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

最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当属汤阴帷子舞。它是活跃在豫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舞蹈表演,又称经纬舞,家里人都叫它跑帷子。听家里老人讲,跑帷子是春秋战国时代将士为纪念齐桓公的爱妃长卫女而举办的祭祀活动,这一王室祭祀活动不断发展而演变为模仿排兵布阵的娱乐活动,而后又被发展为宽泛的乡民求神拜庙,欢庆节日的娱乐性活动。

跑帷子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表演者会手持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杆,顶端扎上帷帽,周围挂上五彩缤纷的彩带及铜铃,100名舞者随着鼓声不断变换出百余种阵势,气势磅礴。舞蹈表演时,帷子手踏着鼓点屈膝、微蹲做小步跑,有节奏的来回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彩带河铜铃就会颤动一下,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舞前龙头开道,舞后凤尾告终,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呈祥不谋而合。2000年以来,汤阴县加大了对帷子舞的保护力度,并且于2008年2月帷子舞被河南省政府批准成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便是我家乡具有特色的民俗节目,只是听我讲大家肯定无法感受到它的魅力,如果有时间,希望大家能够走进我的家乡,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四

广东潮汕,几乎每家每户都隐居着一位美食鉴赏家乃至厨神。这样的家乡,每每让我流连忘返,深陷其特色美食中。喜甜的我最不能忘的还是家乡的糖水海石花。

潮汕人的夏天一定浸没在一碗清凉沁脾、晶莹剔透的海石花中。大口地喝一碗海石花,条条银丝、口感近似果冻的海石花带着蜂蜜的柔顺在舌尖上滑过,专属它的海洋味儿在口中悄悄蔓延,扩散开的凉爽让人回味无穷……

犹记七岁那年间,我还是第一回瞧见生长在海边礁石上的,那样不一样的海石花。七岁的女娃娃手抓一把铁丝耙子便跟着父亲出海,寻觅海石花。越过散落在海面上的岩石,等海水退去后,我们挤进石缝,被海水侵蚀得不成样子的珊瑚坑坑洼洼,呈气泡状,迎面扑来的海水的腥味让我有些不适。父亲用耙子熟练地反复耙打着珊瑚,呈红棕色的、羽状的海石花便脱落,落进簸箕中。这丛生的藻类竟是海石花?!我细细地揉搓着藻体,却有粘腻的触感。细细看来,依附在珊瑚上,直立生长的海石花在海水的浸泡中与盛开的花朵的确相似。

新鲜的海石花采摘回来,就被奶奶晾晒在阳台,并且洒水五到六次,这时,大股的海腥味散发。奶奶重复了几天这样的做法后,原本呈红棕的海石花,此时脱了水后,却是金黄色通透的海石花干。错综杂乱的羽状枝条缠绕,凑近观察好似白鹿之角。

奶奶将晒干了的海石花浸泡,同时清洗干净。水中的海石花就如其名,向外伸展的剔透的藤枝有如白玉藤蔓,随着水纹的拨动而荡漾起来,蜿蜒舞动。将海石花熬煮,水的用量也是十分讲究。一两海石花一般放十八到二十碗水。海石花的熬煮除了不断的搅拌,一点点拿捏到位的白醋即能去腥,还能让口感变得不一样,奶奶一边搅拌,一边不断地教我制作海石花冻的工序秘诀,至今我仍然记得十分清晰。

“米醋放了进去,海石花才能散发出胶质……”奶奶又说了许多。溶煮成胶需要三个小时,奶奶将煮成的浑液舀出,我帮着她一起将其倒入纱布中,用纱布滤渣,再将滤出的清汤装进容器中,嫩黄的滤液此时全然没了先前的腥臭,这是成功的前兆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冷却,自然凝固后呈啫喱状,外状q弹神似果冻,晶莹的海石花冻惹人怜爱,透亮清澈使我迫不及待想将它吞入腹中。

有些店家想要让口感更佳,便会买了水果、坚果碎等加入其中。但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将海石花冻加工成条条粉丝状后,加入糖水或蜂蜜才能留住海石花的天然口感。一碗海石花便是我夏天的全部,潮汕人的盛夏亦是如此,在没有空调的年代,沁人心脾的海石花伴着海洋的味儿,犹如夏至凉风,掠过人家的屋房,拨动家乡人的心弦,捎走一天的燥热。

简单的调味——糖水海石花,不仅是海洋与礁石的碰撞,更是潮汕百姓淳朴与智慧的结合。

如今再吃到海石花,心中只剩无尽感叹;再品一口,家乡这道特色美食永驻心中。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五

我的家乡在建瓯,有着与众不同的民俗:每逢节日到来之际,人们都要举行挑幡活动。

我很早就听过过挑幡。传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了夺回宝岛台湾,在建瓯这一带地区招兵。最后,战争胜利了,将士们回到了建瓯,家家都办喜宴迎接,还搭台表演,将带回来的军旗放在高高的竹竿上摇摆,来纪念牺牲的战友,这就是挑幡的原型。

今天来到了江滨公园,终于要近距离接触真正的挑幡了!我看到了三根巨大的竹子,底面的直径起码都有30厘米,幡的顶上有着很美丽的立体图案,是一根一根的小木头拼成的,再用一层一层透明的幡布黏上去,还有一面红色的小旗,随风舞动,真精致!每一个幡下面都有一个老人扶着它,准备表演。

我心想:“这些幡,至少都有米高,又那么粗,这些老人不要说表演,我怀疑他们连举起来都很困难。”

突然,一阵悠扬的歌声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表演开始了!伴着歌声,那位金发的老人,一下子举起了幡,那姿势,那力度,一点都不像老人,甚至比二三十岁的壮小伙更有力!他将幡的顶部放在脚背上,突然,用力一顶,整个幡悬了起来,台下瞬间想起了掌声,完了,要倒了!我想错了,转眼间,幡已经停在了他的手上,如果是我,哪怕是一根细细的,小小的扫把棍子,也会歪来歪去,马上就倒,可是这个七八米高的幡在他的手上,却像定型了一样,不管老爷爷做什么动作,幡都稳稳地立在他手上,一动不动,真像一棵长在地里的巨大竹子。

高难度动作来了,他行云流水,像乾坤大挪移一样,手十分柔软,仿佛没有骨头一样,一下转到后面,转眼间又到了另一只手上,让我们这些观众眼花缭乱。虽然老爷爷目不转睛地盯着幡的顶部,但他丝毫不紧张,左右手不停地交换着,而幡却纹丝不倒,小红旗也迎风飘动。

然后,两个老奶奶上场,老奶奶们和老爷爷们比起来丝毫不逊色。只见老奶奶们一手接过巨大的幡,和她们瘦小身体比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奶奶将幡放在脚上,用力一顶,瞬间,幡已经稳稳地停在了肩膀上,同学们鼓起了响亮的掌声。

还有更高难度的!只见后面的老爷爷们掏出了手绢,放到了老奶奶手上,手绢像一个伞一样旋转了起来,腰上也转起了呼啦圈,我以为老奶奶坚持不住了,可那个幡仍然一动不动地立在老奶奶额头上。

此时没有掌声,并不是因为表演得不好,而是观众们惊呆了,呆得连掌声都忘了。表演,最后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谢幕了。

后来,我去试着扶了一下那根巨大的幡,一开始,我将它抱了起来,正要说不重时,突然顶上的重心倒了,我赶紧用力地抵抗它,可是太重了,要不是被老爷爷扶住就要倒了,这可真是太重了!可他们却能撑住,还表演类似杂技的挑幡,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在背后洒下了无限的汗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他们之所以创造了奇迹,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努力。在年少时,可能别的孩子在那里玩耍,他们在那里练习;别的孩子在享受父母们带来的浓浓的爱,而他们,还是在练习;别的孩子摔倒了,有人扶起,而他们在练习中受伤、摔倒,要自己忍受,自己爬起,不断地练习,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今天的奇迹!在他们这一辈的努力下,才让我们这个传统民俗入选了吉尼斯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家乡的艺术——挑幡,不仅是高难度的艺术代表,还是一种精神。我对家乡的独特民俗文化感到无比自豪!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六

山西省是拥有着中国名胜古迹众多的省份,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晋商大院都是知名度很高,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我的家乡位于山西晋中榆次,它是一座省会太原旁边的小城,富有着浓郁的北方气息。

你要问我榆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景点或者是精神文化?那我要说的就是常家庄园了,这里能体现晋商文化、精神,那就是吃苦耐劳和诚信。

常家庄园是一位名叫常万达的晋商,赚钱发家之后修建的。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个足球场那么大。建筑结构是前院落,后园林的结构。

记得我第一次到常家庄园时,大概只有三四岁,当时的认识并不清晰,见到那里漂亮的园林,还以为是一个公园呢!但是没有游乐设施的公园并不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第二次到常家庄园是五年级的时候参加研学一日游,其中的活动十分丰富。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体验推独轮车,两人为一组,一前一后站,一拉一推走,当我们使出浑身力气才把装有5袋子土的独轮推车,从城门送到院尾,其实直线距离也不过200米。浑身疲惫,大汗淋漓的我第一次知道了晋商的辛苦。第三次到常家庄园则是和我班十几位同学一起,这一回我们随着一位导游走遍了庄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了解晋商的发家、发展和衰落。知道了常家很多商人都是儒商,奉行学而优则贾的观念,专门建造杏坛并供奉孔子;知道了常万达推着小车翻越大山,骑着骆驼穿越大漠,把武夷山的茶叶运到俄罗斯,这条路就是著名的万里茶路。因为山高路长,载运茶叶的过程中茶叶常常会脱水,一斤的茶叶就只剩下九两了,所以常万达给每个客户多补一两茶叶,被叫做“一斤一两茶”。正因为如此,常家才能发家致富,才能建起这个巨大的庄园。

在这次活动之后,我真正领悟到了晋商文化、精神——就是要克服千难万险、不达目标不放弃;就是要待人宽厚,把客人都不在意的事情做好,不亏待客人。这是吃苦耐劳和诚信。

如果你问我的家乡特别之处是什么?我认为比香飘海内外的老陈醋、刀削面更有韵味的,是这里的民风民俗——淳朴善良,是这里的精神风尚——晋商文化。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七

美不美,家乡的水;亲不亲,家乡的人。是家乡的山水,滋养了我们,是家乡的亲人哺育了我们,更是家乡的文化熏陶了我们。家乡在我们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它濒临黄河,背依太行,这里没有桂林甲天下的山水,也没有北京多不胜数的文化古迹,但这个城市却孕育出了她独有的文化。她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司马懿的故里、四大怀药的产地——河南温县。

一提起温县,大家首先会想起太极拳吧!因为太极拳既能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大多数人都认为太极拳很简单,只要记住招式就可以了,但我却想说:“不完全是这样的!”。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看见街上每天三五成堆的人在练太极拳,便非常好奇,一时兴起,便让爸爸教我打。刚开始还兴趣盎然,但到了一星期之后,我便觉得非常苦,非常乏味,便不想继续练下去了。爸爸见我这个样子,便生气地说:“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与顽强的信念,不只是打太极拳,做其他事也是这样。”我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太极拳教了我做人的精神。

在我们温县也有许多的名人,司马懿就是其中人尽皆知的一位,他是三国时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他成功的两次率军对抗诸葛亮北。

伐和远征平定辽东。至今,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尤其是他留传给我们的司马得胜鼓,每当逢年过节时,街头巷尾的鼓声总是震天的响,把农民们丰收的喜悦挥洒的淋漓尽致。

温县还有远近闻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我国最早的药物经典《神农本草经》中把四大怀药都列为“华药瑰宝”呢!它们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我们的铁棍山药更是现代家庭保健营养的佳品,有着“补肾之王”的美誉!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温县,了解温县文化。我作为家乡的儿女,我爱我的家乡,我更期待着家乡的文化能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八

晚霞已大半消散,远处的路灯陆陆续续的亮起,暗灰色的旷野中蜿蜒向深黑色剪影一般的连绵群山。公园门口灯火辉煌,高高的戏台搭起,锣鼓声似乎震得公园深处竹影摇曳,拖得长长的尾腔在湖面上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妈妈拽着我站到戏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边缘。我不耐烦地撇撇嘴:有什么好听的呀?

妈妈叹口气,带我往公园里走去。走了几步,妈妈回头看看,像是不经意,又有几分惋惜地说:小时候,你的黄梅戏唱得可好了。

小时候?

是呀,你不记得吗?你唱得可好了,你往一群人中间一站,就吆喝开始啦,开始啦,开始唱戏喽

一轮新月斜挂在云间,拱桥在湖面上映出模糊影子披了一层轻纱般的月光。我回想着,记忆里似乎确实有那么一团隐隐约约的光影在晃动,却总是看不真切;闭上眼细寻,灯火通明的戏台、车水马龙的街道一下子隐去,淡淡月光中,熟悉又陌生的调子汩汩流过。

小时候,我确实学过几曲黄梅戏,在大人面前字正腔圆地唱起,长长的一曲终了,不少人会笑着拍手叫好。

傍晚走在行人寥落的街道上,无事可做时,也会低声吟唱一段。到别人家玩,不少年轻的阿姨也会黄梅戏,于是互相唱和日子在流水一般柔和的黄梅戏中流去。

后来呢?

我渐渐长大了,和长辈们在戏台下一坐几个小时的兴致越来越少。校园里的歌声都是标准的普通话,轻快而吐字清晰,宛若一大群轻盈灵巧的小燕子;黄梅戏却像是连绵不绝的雁群,唱起来格格不入。崭新的光影太多,渐渐地,那悠长的腔韵也被遗忘在心底

作业上却经常出现关于黄梅戏的填空题,像是要极力勾起那蒙了一层灰尘的童年的零散记忆;我填上黄梅戏的经典曲目、唱腔特点。可童年时烂熟于心的唱词和曲调却日益模糊苍白。那是需要生动流畅的歌声来滋养的记忆。怎能被几行平淡的介绍保存呢?

我也不是再没有听过黄梅戏:学校组织的演出,地方电视台上的节日,旅游景点的演出可大多时候,台上演员的唱曲总是合不上我心底的节拍。今年我们县的春节晚会也有一个唱黄梅戏的节目。约摸30分钟,从各首经典的黄梅戏里挑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唱段排在一起。唱腔确实优美动听,演员的表演也娴熟生动。可那些每首黄梅戏中最出彩的部分被剔出来展示,总少了一些浑然天成水里的水草,拿出来看就不美了。我更喜欢一曲从头至尾的黄梅戏,虽然内容不够多,可一曲唱毕,真能余音绕梁呢。戏台上的黄梅戏如果太过华丽,是会很别扭的。据说黄梅戏,又称采茶戏,起源于采茶女在茶香袅袅的山坡上唱和。采采苤菅,薄言有之的风韵,岂是繁艳熙攘所能装饰的?

前些天,妈妈带我到一个曾经教过我黄梅戏的阿姨家玩。妈妈半开玩笑地叫我唱上几句。可那曲调和唱词却像是风吹散的花瓣般,再也找不到,拼不起了。阿姨半是安慰半是惋惜的,冲我笑笑。眉间不知什么时候已有了几道浅浅的皱纹。

回首而望,戏台依旧灯火通明。看演员服饰,似乎演的是经典曲目《天仙配》里年轻美丽的仙女。只是鬓已星星也,是再华美的衣饰也掩盖不住的啊!台下的听众也大多是老人,有的手里还牵着抱着小娃娃在听呢。可再大些的孩子就坐不住了,不耐烦地跑开

行得有些远了,侧耳听时,风儿送来几声若有若无的长长尾腔。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十九

踩高跷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热闹的东北二人转,绚丽的舞狮,甚至东北特有的大秧歌中,都多多少少会有高跷的影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房间铺了一层垫子,就像拼图一样的,在那里我最早接触到的高跷。

我们看着老师踩着高跷后,仿佛跳一下就能触碰到天花板。心中便按耐不住,纷纷想玩儿高跷。老师分给每一个同学,一个高跷。想到舞台上的演员踩着一人高的高跷。在普通的木地板上,行云流水的走来走去,来去自如。好像步子再大一点,不就可以从舞台一边一直迈到另一头,便迫不及待地迈开步子。

虽说高跷但也差不多只有三十公分,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也够困难的了。手抓住上面的把手,脚在下面走,感觉步子沉重了许多。如果手与脚配合不好,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左边和右边配合不好,双脚就会拌在一起;如果同学之间配合不好,两个人的高跷碰在一起,两个人就会同时摔在软垫上,可是我们仍然玩得不亦乐乎。

而舞台上的演员就不一样了。几个踩高跷的人走在舞台,各式各样的衣着各有不同。高跷高矮不同,但都只有一个特点——很高,简直无法估计。如果像我们那样总摔倒,那就会摔得很惨吧,然而他们走起来却毫不费力。人们抬头看他们,他们有的走的很滑稽,有的很严肃,有的走起来很沉重,有的带着轻快的步伐,清了清嗓子,每一个演员都唱出了自己的台词。他们配合的也很默契,完全没有瑕疵。那些踩着高跷的人,从高跷上向台下看,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吗?

但是现在会踩高跷的人也并不多了,高跷渐渐退出了舞台,不再受人们的欢迎,却永远都是我的家乡的民俗。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十

我的家乡在赣县,它位于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赣江河畔,也有着许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黄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极品了,它的制作有的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然后将这一大团的黄糯米放在一个类似于碗状的石器中,由几个人用木槌轮流敲打。完成上面的工作后,再用一根细绳来分解成一块一块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再把这些米果放进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可随时取出来吃。那味道,简直是回味无穷啊!每当过年时有客人来了,总会送几块美味的黄元米果作为礼物。

还有一种美食――米粉鱼,是我们赣南的特产。那味道,简直是一流的,绝对让品尝者赞不绝口。米粉鱼的做法也是简单的。先将用米粉拌好的鱼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粉干上,再将它们放进一个蒸笼即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作文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作文。待蒸好以后,一笼香喷喷的米粉鱼便出炉了。不论是粉干还是粉干上的鱼块,都是十分美味的。

这就是我家乡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我们赣县虽是一个小城市,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民俗文化,从而胜过其他的大城市。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了。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民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十一

按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每到这时,大街上总会挂满红红的灯笼,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有这样独特的风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扫尘房,腊月二十六,蒸枣饽饽。除夕夜,吃团圆饭,正月十五过元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蒸枣饽饽了。每年我都会参与。蒸枣饽饽的面,需要提前一天的晚上准备好,放在温暖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来,面就已经发得白白胖胖,轻轻用手一戳,面软软的,像一块橡皮泥。

把做枣饽饽的材料,便可以开始做枣饽饽了。先揉好一块儿面,再找到它的中央,开始插第一颗枣,再顺次把枣插在第一个枣的上下左右,每一边为四颗。

看着妈妈手上那娴熟的动作,一个又一个的枣饽饽从她手中诞生了。我看着这些挺简单的,于是便想尝试一下。先揉面,我好像是没有劲儿怎么的,面揉了好长的时间,却一直没有变的光滑,只好求助于妈妈,妈妈帮我揉好了面,我又犯难了,我不会插枣儿,刚把面提起来,还没来得及插枣儿面便瘫了下去,这时姥姥就会对我说:“阿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要轻轻松松享一辈子的福哦。”

蒸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用来做小猪,小猪的耳朵和鼻子,我们用了红糖面,把红糖放进面里揉,便成了红糖面,用大豆做小猪的眼睛,那样子,还真是可爱。

做完大枣饽饽剩下的面,我们还做了元宝,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

一个个白胖的枣饽饽出锅了,这些可爱的饽饽里包含着对家人的祝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传承,却包含着每一个人的爱,我想将来我一定要传承家乡的传统风俗。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十二

说起我们家乡的西湖龙井,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清晨,太阳公公起床了,阳光照耀在美丽的茶山上,每一棵茶叶好像都被唤醒了,舒展着碧绿的叶子,伸着懒腰在风中起舞。

随着采茶工手指的跳跃,像在演奏动听的歌曲,一棵棵小茶叶像音符果实一样跳到茶蒌里。采茶工“弹琴弹完后”满载而归。

茶叶的采摘期为3月底、4月初,此时的茶为明前茶。它经过了一年的营养储存,里面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等营养成份,对人体起到抗辐射、抗癌等功效。

将采来的茶叶放入炒茶机里,使茶叶里的水分蒸发,这一道工序叫“杀青”。只见机器发出哧哧的声音,小嫩茶们在机器里调皮地跳跃着,翻着跟斗,顿时传来一阵阵清香,五彩缤纷的蝴蝶和歌唱家小鸟也飞过来了,似乎也想品尝一下这美味的茶叶。

把第一道炒好的茶叶放进手动炒茶锅里定型,叫“辉锅”。只见小嫩茶们翻完了跟斗又在爷爷的手掌之间优雅地跳起了芭蕾舞,你看,它们的舞姿是多么得优美呀!为了定型使茶叶的外观漂亮,爷爷的手抓着茶叶贴着锅子上下摆动,小嫩茶们好像又荡起了秋千。爷爷一边炒着一边不断地用手摸一把茶叶,仔细观察着它的色泽和形状的变化。好像是一位老科学家在仔细研究学问似的。不一会儿,经过爷爷的细心制作,一颗颗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嫩茶新鲜出炉啦!真香!

我们杭州最正宗的西湖龙井茶产地在杨梅岭、翁家山,满觉陇、龙井村这一带。炒出来的茶叶形状一定要扁,颜色要绿。采得越早,茶叶就越新鲜。

看着那片宽阔的茶地,闻着这清香的茶叶,我不禁吟诵道:

茶香一飘十里香,

游人驻足争品尝。

疲倦烦恼忘干净,

沁人心脾爽心情。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十三

艾草在舟山叫青,是一种长在田边的青草。艾草制成的糕点叫青饼,它是舟山的传统食品,一般在清明前后制作。这里的人们祭拜祖宗时,青饼必不可少,它又叫“清明饼”。

今年清明节前,妈妈带我们兄妹俩采艾草。一到田野里,我们就手忙脚乱地采摘起来。可没过多长时间,妈妈就叫我们停下了,把我们叫到了身边。原来,我们采的不是真的艾草,而是假艾草。

妈妈告诉我们,艾草的叶子有点椭圆形,背面还有白白的绒毛,闻起来带有一种香味,轻轻咀嚼,苦中带甜。而假的艾草,叶子长而尖,背面没有绒毛,闻起来是青草的气息,嚼一下,带点苦味。我们连忙倒出自己采摘的艾草,果然,有假艾草混在里面。我们还发现,假的艾草颜色更深。小小的艾草还有这么多学问,实践出真知啊!我们又开始仔细地采起来,边采边闻一闻,还不时请教妈妈。经过2个小时的劳动,我们提着满满一篮艾草来到了家里,准备制作青饼。

一回到家,妈妈叫我们把艾草倒在地上,把一些黄叶摘掉,把粗粗的茎剪掉。这下子,满满一篮子艾草只剩下半篮子了。接着,我们把艾草倒进盆里,清洗干净。看似干净的艾草原来也很脏,不知洗了多少遍,水才变得干净。

这时,锅里的水已经开了。我拎起篮子把艾草倒进了锅里,又拿起锅铲上下翻动。妈妈还在水里倒了些小苏打,她说,这是为了软化茎叶。还告诉我们,只要艾草瘪下去就行,大概焯5、6分钟就够了。时间过长,艾草会烂,颜色会变黄。原来,焯艾草也是门学问啊!没一会儿,整间屋子充满了艾草的清香。

我们把焯好的艾草又倒进篮子里,目的是沥干水分。随后,我们开始和面(一半是糯米粉,一半是面粉)。没一会儿,我的两只手又酸又涨。但是看看妈妈和妹妹高涨的干劲,我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接着开始剁青,我们把沥干水分的艾草放在砧板上,用菜刀使劲剁。艾草要剁得很细很细,剁成浆糊状,这样才能和面粉完美融合在一起,吃起来细腻光滑。我使出了洪荒之力才把所有的艾草剁好,累得直喘粗气。随后,妈妈把剁好的艾草和和过的面混合在一起,开始捣面了。妈妈用手使劲地揉搓,妹妹用擀面杖使劲搅拌。妈妈告诉我们,面团要揉搓得有弹性,不软也不硬。

终于到了做青饼的关键时刻,我们围坐在桌边,我和妹妹用月饼磨具压青饼,妈妈用手把面团搓成圆形再压扁。看着一个个青饼在我们手中诞生,累点也是快乐的。

最后,我们把做好的青饼放进蒸笼里蒸。十多分钟后,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我用力地咬上一口,啊,又香又糯,还不粘牙,真让人回味无穷!一口气可以吃四五个,而且不用担心会胀气。

我拿着自己亲手做的青饼往外跑,轻轻吸口气,各家各户都飘出了青饼的香甜味,还不时传出小伙伴们清脆的笑声。

衢山的美食有很多,可是回家做客的人,回去时总爱拎一袋自家做的青饼,大概是青饼寄托着人们浓浓的乡情吧!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十四

元宵节,是一个温馨,充满爱的节日。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有些特别的习俗,这也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正月十五是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之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汤圆、赏灯、猜灯谜等许多习俗。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做汤圆是元宵节最让人兴奋的事情了吧!开始,我认为做汤圆太容易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还挺难的。让我来说一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吧!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糯米粉,些许芝麻,一点面粉,适量的水,还有猪油。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里磨成芝麻粉,加少许糖,再把大块的猪油放入慢慢搅拌均匀。真没想到,磨了十分钟,我就感觉手臂酸得就快断了。接下来,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个大大的球,再发酵30分钟……

哈哈,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要开始最关键的包汤圆的环节!这可是最难,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们把芝麻馅放入摊平的汤圆皮上,一边转一边将汤圆皮裹起来,最后变成了一个圆子。我连试了三次,都失败了。我问奶奶怎么办?奶奶说:“是你包的芝麻馅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没问题啦!”我恍然大悟。看来奶奶做汤圆的经验已经炉火纯青了。这下子我连续成功做了五个,一个个堪称完美。最后,我们把做完的汤圆放到锅子里煮十分钟。煮熟后,我们一起开心地品尝起来,真的太美味了啊!

这就我们家乡的元宵风俗。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让我学习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经验,也让我们一家人在元宵佳节,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十五

我的家乡在大别山北麓之下,是个名为霍邱的县城,它可能没有北京、上海那种大城市无与伦比的魅力,但它却有着充满魔力的“吃”文化。

霍邱虽是个不起眼的县城,可其人口不容小觑,面积也在同类县城中名列前茅,但一提到霍邱,人家要不就是压根不知道,要不第一个反应就是:“嗯,贫困县嘛,知道的。”啧,这还真反驳不了,咱霍邱水特产有沣虾、银鱼和芡实,还有远销世界的柳编,可这一切的一切,都改变不了霍邱“穷”的本质。在我看来,倒不是霍邱自己不想富,而是霍邱人民一直在吃吃吃,直接把恩格尔系数给吃了下去。

霍邱第一大“吃”文化,就是喝酒。好歹也是个人口大县,这酒量必须得好啊!人家东北大汉喝酒用碗,咱霍邱直接用酒瓶炸罍子,嘿,就是这么爽快!那么喝什么酒呢?茅台?不不不,那可跟不上霍邱城的主流,霍邱人喝临水,迎驾贡酒或是古井贡酒,反正都是安徽的,喝着也有更感觉。每每跟着老爸去饭馆,总能闻到一股飘逸而又典雅的酒香。饭桌上大家也十分畅快,就四个字:不醉不归。有些人想偷懒,故意喝少,那他最后肯定会喝的不省人事,毕竟大家都是老司机。

霍邱的第二大“吃”文化,则是卤菜了。请不要去刻意幻想霍邱卤菜的味道,因为你根本想象不出来,它自上而下都透露出一股十分正宗的“卤”味,永不会给人一种特意包装的感觉,完全本色出演。由于霍邱经营饭馆这行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业内竞争压力巨大,因而对于卤菜这种开胃菜更是精益求精。这就比如我学校前面的一家店面,大致估摸一下应该已经换六七家了。当夕阳渐渐落下之时,你将会闻到整条街上都是卤味,却各个有特点。如果有耐心吃完整条街,那我想你对别的地方的卤菜可能就感觉没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了,毕竟我这样试过。

霍邱的第三大“吃”文化,可不是实物,而是霍邱的夜晚。每当黑夜如布带般渐渐覆盖在霍邱的天空,霍邱的夜生活也就无声无息的展开了。在这种情境下,你可以约几个好友随便找个摊子坐下,点几盘卤菜,再拿几瓶冰啤,尤其在夏季,享受那冰凉对嗓子和神经带来的刺激,怎能不爽?若是坐不住,没事,霍邱哪里没个吃东西的地方。你可以边走边和伙伴们撸撸串,吃完了再买,炸鸡柳、炸鸡翅什么的尽管选,反正不缺摊子,甚至走时还可以顺便观赏一下这霍邱城美丽的夜景。像我,对撸串可是十分热衷的。

霍邱的“吃”文化接受来自各方的兄弟姐妹们,既然来了,那都是客,就应该好好感受一下霍邱专属的美味。不管是客人还是朋友,相信绝不会留下半点遗憾。如果开心,就多吃;如果伤心,就狠狠地吃!

寻访家乡文化表篇二十六

我家住在西南一个偏远的农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山清水秀,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过着幸福快乐无比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山乡田园生活,有着山里人宽宏、热情。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也有滋有味,累了就会有一些风俗节日让大家欢声笑语、心情舒畅。

我生长在山野里,喜欢农村,喜欢山里的生活,更喜欢家乡的风俗节日。我庆幸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家乡的习俗让我快乐、童趣无限。

我就拿两个不同的例子给大家讲讲家乡的民风习俗吧!

去年我们家办了一场喜事-------哥哥结婚。这天天气特别好,一大早太阳从云缝里探出了脑袋,好像也来看热闹,家里也来了很多客人,是来喝喜酒的,我也格外高兴哼着小调东瞧瞧西看看。我听长辈们跟我说,你去给哥哥打洗脸水,他会给我红包的。我想这怎么回事呢?但我没有这样做,觉得都是自家人了,没必要吧。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家乡的风俗。

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大人们快活地忙碌了一上午,到下午了,我又跟着哥哥嫂嫂背了一块肉到嫂嫂的娘家去,听长辈们说这叫做“回门”。哥哥看我忙活了大半天,怕我累着了,就找来了一辆摩托车,带着我和嫂嫂“回门”去了,来到嫂的娘家我左等右等,天快要黑了,已经“虚着了眼”哥嫂们才办完事,哥又带我和嫂嫂回家去。这天我过得即高兴又劳累。

家乡的习俗除了婚娶,还有丧葬出殡独具风味。记得前几天我们村子有人过世了,人们也来悼丧。死去的人停放在堂屋的中央的棺材里,我当时状着胆子去看了一眼呢。

到了出殡那天下午,“灵人”上山抬出去了,走了以后有人在堂屋里放了一串鞭炮,据说这样做就是把死人的“灵魂”赶出去。路上还要一边洒灵纸一边放鞭炮。把尸体抬上山盖好棺木,儿子们要跪在棺盖上用锄头挖三锄土,以表示亲手把亲人埋葬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唉!多有趣呀!欢迎到我家乡来欣赏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