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节约粮食新闻稿200字 节约粮食新闻稿700字篇一
金秋时节,荆楚大地一派丰收胜景,粮食收割、清理、烘干、收购、入库……交织出充满希望的丰收交响。丰收来之不易,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都浸透着汗水。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湖北秋粮产量达到400多亿斤,如果减损一个百分点,就是多收了超过4亿斤粮食,相当于增加种植面积40多万亩。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浪费都不可忽视。近年来,全省粮食行业重点围绕收购、储存、加工等流通领域,细化举措,推动节粮减损工作落到实处。
在天门的庄品健公司,从清理收粮开始,到整理出库,粮食全程不落地。通过低温循环烘干设备,利用热风力进行低温循环烘干,将稻谷受热温度全程控制在35℃以内,能够有效提升粮食品质和出米率。
2020年秋粮收割上市期间,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高水分稻谷发霉变质会造成大量收获粮食受损,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应对灾情,全省烘干粮食达到150亿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是全省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效。2017年以来,省粮食局积极推动在全省 63 个主产县市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50个,粮食日烘干能力达到11万吨,每年清理烘干处理粮食百亿斤以上,有效减少潜在粮食损失,促进了粮农增收。2022年,我省印发《全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烘干能力,优化烘干布局,推广应用绿色智能烘干设备,力争2025年全省烘干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批次。
各级粮食部门通过建立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等方式引导多元主体入市,协调发挥托市收购兜底作用,入统企业年均收购粮食250亿斤以上,市场化收购率达到98%以上,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最大程度实现颗粒归仓。
在武汉一家国有粮库,其屋顶、墙身喷涂保温材料,普通门窗改为密闭保温仓门仓窗,仓房配空调……通过准低温改造,夏季高温期平均仓温同比降低6℃至7℃,仓内粮食温度保持在25℃以下,能有效保障库存原粮的储存品质,延长存储时间,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这得益于我省大力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的系列举措。2018年以来,省粮食局印发《湖北省准低温(低温)仓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支持全省国有粮库建设改造准低温(低温)仓63亿斤,实现了三级地方储备粮全覆盖。
省粮食局将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和节粮装备研发纳入《湖北省粮食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坚持“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适应国有粮食企业能力提升和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需要,升级改造粮食仓储设施,开展高标准粮仓建设,开发智能、高效、环保、节粮、节能粮食装备,提升仓储设施功能。
此外,我省充分依托“铁水公”多式联运优势,重点支持粮食专用码头、铁路专线、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深化粮食“不落地”工程,减少储运环节浪费现象。制定《“十四五”湖北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方案》,谋划仓储物流专项31个,开展沿江仓储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形成以武汉、黄石、荆州、宜昌、鄂州等为代表的长江中游粮食物流产业群和以十堰、襄阳、荆门等为代表的汉江沿线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提高全省粮食流通效益。
一颗颗烘干的金色稻谷,经过除杂、砻谷、碾米等流程,最终变成我们平常见到的一粒粒白色大米。
我省积极实施粮油产业技术改造,支持粮油加工企业购置关键设备,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从注重感观的过度加工向注重品质的适度加工转变,发展粮油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出粮率,减少了营养流失。
节粮减损,科技是硬支撑。2021年以来,我省探索实施粮食科技揭榜制,整合科研机构、粮机制造企业、粮油加工企业等各方力量,推动粮食智能加工综合利用、绿色仓储、高效物流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以适度加工、柔性加工为重点修订完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推广粮油适度加工技术成果。
将粮食原料吃干榨尽,提高附加值,提升价值链,是更高层次的节粮减损。在洪森集团,高品质的米糠油、米糠多肽等食品、保健品不断被成功研发,稻米副产品被精深加工后,价值提高了几十倍。禾丰米业生产线上,碎米被直接分离,经发酵等工序,变成甜度是普通白砂糖1.8倍的麦芽糖浆和果葡糖浆。
在襄阳市襄州区稻米加工厂中央控制区,一条条加工生产线除了能将稻谷研磨成20多种不同品相的大米,还可经过蒸煮、压片、油炸后,直接变成各种营养丰富的零食、副食,稻米农副产品加工也成为当地企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我省通过“五优联动”,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吃干榨尽“一粒谷”,炼成“一滴油”“一片药”“一罐饮料”“一包副食”“一种燃料”……切实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不断丰富“绿色效益”“金色产值”的内涵。
颗粒归仓、绿色储粮、适度加工,一粒粮食的节粮减损之路才走了一半。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环节的浪费不容小觑,舌尖上的浪费更是触目惊心。
《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新风尚。无论任何时候,珍惜粮食、敬畏粮食的理念不能改变,行动不能放松。
省粮食局将节粮减损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范围,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同时,开展国有粮库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着力培育节粮文化,大力弘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和“四无粮仓”精神,把节约粮食、爱惜粮食作为粮食行业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并在全省评定了43个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利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重要平台和时间节点,以在校学生和社会公众为重点加强宣传引导,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引领带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之一。该中心建设了近40人的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团队,既“走出去”,又“引进来”,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家爱惜和节约粮食的`意识。
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抓好粮食安全科普宣传的同时,还紧跟粮油标准和检验技术前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相关工作,于2022年7月确定为首批粮油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荆山楚水,粮食安全“奋进曲”激昂回荡,铿锵有力。
节约粮食新闻稿200字 节约粮食新闻稿700字篇二
民为国本,粮为民本。粮食安全关乎世界每一个人。然而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所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3.8%,价值4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去年全世界有6.8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会再增加1.32亿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尤其在新冠疫情令粮食安全更加脆弱的当下,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势在必行。
对于以勤俭为美德的日本来说,食品浪费主要不是出现在餐桌上,而是出现在商品流通环节。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官网介绍,2015年度日本产生食品废弃物2550万吨,其中本来可以食用却被丢弃的食品高达612万吨。日本食品流通业采取“三分之一规则”:即将食品制造日至保质期截止日这段时间均分为三段,制造商和批发商必须在第一阶段交货给零售商,错过日期零售商可以拒绝收货。这造成大批没有质量问题的食品遭废弃。
为解决这类问题,2019年5月,日本通过《减少食物浪费促进法案》。法案写明,政府有责任推进有关避免食物浪费的政策。此外,在农林水产省的支援下,日本食品厂商及零售商开始商讨修改业界惯例,以部分饮料、零食为对象,计划将交货时间期限从现行的三分之一保质期放宽到二分之一。
法国面临类似问题时,也采取了立法手段,并且惩罚措施更为明确。法国在2016年颁布《反食品浪费法》,要求各大超市将未能售出、但仍可食用的食品捐赠给非政府组织。从2019年10月开始,这项法令扩展至餐饮业和农业食品加工业,要求每天销售超过3000份饭食的餐厅和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欧元(1欧元约合1.17美元)的农业食品加工企业,都必须和慈善协会签订捐赠合同。违者将承受3750欧元的罚款,以及张贴处罚通知、被媒体曝光等其他处罚。
2020年,法国通过《为循环经济反对浪费法》,特别强化了与减少食物浪费相关的具体措施。比如,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欧元的食品批发商不得销毁未出售食物,并有义务捐赠食物;商家需要分清“最佳食用期限”与“最长食用期限”的区别,并在标签上明确标出。
在新加坡,来不及食用且即将过期的食物不用扔掉,可以“存”入“食物银行”,由“食物银行”提供给需要它们的人。
“食物银行”是新加坡一家慈善机构。该机构从食品生产商那里收集保质期至少为一周的食物,或者包装有误、稍有破损但仍能安全食用的食物,或者民众提供的未开封的和保质期至少为四周的食物,通过再循环的方式,捐赠给私人和公众救助机构。
在以色列,民众也自发发起类似行动。夕阳西下,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维夫的卡梅尔市场已临近关门时间,一些志愿者开始回收剩余的水果、蔬菜、面包等食物并分配给有需要的民众。
参与食物回收运动的组织拉泰特总裁兼创始人吉勒斯·达尔蒙说,以色列有大约25万个家庭的食物短缺情况比较严重,但另一方面,旅馆、公司食堂、军队基地等每日都会剩余大量的食物。该组织与以色列180个地方机构合作,为超过20万以色列人提供食物援助,其中绝大多数食物都是从餐厅、超市、农户手中直接回收的。
达尔蒙说,许多有食物浪费的地方都想捐赠食物,但通常缺少途径。他认为,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等技术解决方案,帮助有剩余食物者与需要接受援助者建立联系。
正如达尔蒙所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把新的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使用在食物节约方面,是一些国家正在进行的尝试。
据统计,2018年英国家庭产生的食物浪费总量达450万吨,价值140亿英镑(1英镑约合1.29美元)。而在超市一次购买过多食物是造成浪费的原因之一。一些食品科技公司为此开发应用程序,提醒消费者避免浪费食物。
在英国一家名为“它是新鲜的!”公司网站上,消费者可在登录后选择家庭成员人数,输入每月最常丢弃的蔬果种类及数量,便可计算出家庭一年食物浪费总量、价值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最后还会为使用者的消费行为打分,例如“做得很棒”“还可以”“应该更好”。
德国的食品浪费数字也不小。据统计,每个德国人一年扔掉的食品价值约235美元。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资深经理丹尼尔·林德尔日前对记者说,德国已经有不少非营利组织以及一些企业提出了避免食品浪费的相关倡议并开展实际行动。他建议,不断提高整个供应链数字化程度,借助诸如大数据之类的应用将有助于减少食物浪费。他同时希望这个领域成为外国公司在德投资的商机。
节约粮食新闻稿200字 节约粮食新闻稿700字篇三
“我现在可是‘光盘行动’的践行者!”太原市民李嘉欣告诉记者,不仅是她,她身边的朋友们也是如此。以前和朋友们吃饭,很少打包。现在不一样了,点菜时李嘉欣和朋友会少点一些,有剩余还会互相提醒打包。
如今,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餐饮企业等也都在认真落实爱粮节粮措施,纷纷推出节约新招。全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明显减少,逐渐形成爱粮节粮新风尚。
王师傅是一名餐饮从业者,在太原工作多年。据王师傅观察,以往饭店日常厨余垃圾中有不少是剩饭剩菜。有时候,会有客人因为嫌麻烦、面子“不好看”等原因,不愿意打包剩余饭菜,“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在点餐时会提醒消费者适度消费,从源头上避免产生浪费。如有剩余食物,工作人员也会主动提醒消费者打包,并鼓励他们打包。”王师傅说,相较之前,现在的厨余垃圾明显减少。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广大市民对爱粮惜粮的呼声很高,还有不少消费者给出食品浪费的破解之道。如餐饮企业应适当推出“小份菜”“半例”等规格,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打包费适当减免,鼓励消费者打包;正确合理处理剩饭剩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反对粮食浪费已成社会共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浪费行为依然存在。
“满29元减8元,您的订单已减8元,再买11元可再减7元……”正在用外卖软件购买午餐的太原市民罗媛媛瞟了一眼这些优惠信息,果断放弃“诱惑”,只选择自己需要的,动作麻利地点好了午餐。
山西贝尔律师事务所吕子超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最高可处1万元罚款。《山西省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规定》也指出,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误导、诱导消费者过量点餐。
吕子超说,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是美德,更是责任义务。拒绝粮食浪费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餐饮企业应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及时提醒消费者适度消费。消费者应认真评估消费需求,按需采买。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让爱粮惜粮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