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稀缺读后感500字 稀缺读后感总结篇一
稀缺会带来带宽负担,而带宽负担会导致认知和执行能力下降。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其中有些例子我也有亲身体验。在我们做需要动脑子的工作时,需要带宽资源,当肚子饿了时也会占用部分带宽,有时候思考的时候正好肚子饿了,就很难进行专心的思考,即使硬着头皮思考,也会比不饿的时候持续的思考时间短。当我们缺钱或者缺时间的时候,会占用我们的带宽资源,总的带宽资源不变,因而可使用的带宽就会减少,进而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作者用一个医院住院病床举例的。一个床位紧张的医院,平时急诊数也很多,急诊总是占用计划中的床位,医院总是处于床位不够用的状态。而提出空出一个床位的方案后,留出余闲,可以专门应对急诊的情况,这样大大提高了医院的住院效率。
稀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利用我们的理性思维去应对稀缺。作者提出的方案中有几个印象深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第一,留一些余闲。如果把时间排的太近,一个事情紧接着另一个事情,中间没有空余时间,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将会使整体的计划打乱。比如路上堵车,第一个会议不能按时参加,延长会议时间,而第一个和第二个会议中间又没有余闲时间,导致第二个会议也受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平时做计划或者工作的时候要留有一些空余时间,不需要把事情安排的太紧,人也需要放松下,有松有驰,任何事情都不要要求太“满”,这样才能有个好的状态。
第二,少占用带宽资源。平时会有体会,在心里有什么事情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做其他的事情会心不在焉,不能全力以赴,专心致志,这就是因为我们部分带宽资源被没有解决的事情占用了。如果事情可以解决,则要尽早的解决,不让它占用我们的带宽,如果事情不容易解决,暂且放下,以后有了条件再解决。还有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可以在一开始设置一个自动提醒之类的,如健身,有时候我们会忘记或者偷懒,如果设置提醒,会增大我们坚持健身的概率。同样的,信用卡还款可能会忘记,也设置提醒,这样就不用每到还款日自己主动去想这件事情,节省我们的带宽。
第三,化整为零。我们在接近截止日期的时候,效率会更高,而在有截止日期前的很长时间,会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效率。如果我们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一个截止日期,分阶段完成,这样会大大提高效率。
稀缺读后感500字 稀缺读后感总结篇二
首先,能读到这本书是一种滑稽的缘分。自告奋勇又自不量力。自告奋勇的是参加了农经1班的读书会,自不量力的是读不通《稀缺》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我以为还读《活着》诸如此类的书呢。所以当拿到老师拿来这本崭新的《稀缺》时,我真的吓了一跳。不是失望,是惊吓,我怕我读不好,对不起书。
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逼真的环境描写,我会沉醉吗?我会激动吗?读完《稀缺》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没有触人心动的文学描写,一本书它也是可以充满着人文情怀,它同样可以给你感动,给你热泪。
当我看见作者研究“稀缺”是想解决贫困问题时,当我跟着作者走进那些穷的人愚昧无地陷入稀缺心态死循环时,当我看见作者真诚地发出“改变心态,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时;我不在自卑于自己对“稀缺”的理解有多深,我不在纠结到底在读书会上会不会丢人,我更多的是沉醉在一种新的看事情的角度,沉思在为什么他们就这么无知。
结果,我开始彷徨,我也是一个无知的人,我也有着稀缺心态,我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入稀缺陷阱,我即将变得贫穷,荒废我的人生。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我好像是这样啊!我好像总是觉得时间不够没有满足我自己想做去的事,我好像总在埋怨各种无聊的会议,各种繁杂的社团活动,然后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后知后知觉地明白,我有稀缺心态,稀缺俘获了我的注意力,在改变着我的思维方式,在改变我的决策和行为方式,在俘获我的大脑!我过于专注那一两场的会议,那一两个活动,我忘记了自己在宿舍无聊抠脚打游戏,然后当事情扎堆,我开始抱怨没有时间!正应了一个朋友说的那样,穷人活该受穷,我活该平庸。
长沙地下通道买袜子的穷人就和书里印度卖菜的穷人是一样的,他们总是专注于今天多买点就好了,却总是没有发现这样改变不了现状。就好像我总是在抱怨,却总不去改变一样。所以看见作者说:“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影单只;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
如果这种说法让你觉得太过残酷,那么就来看看这个观点: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缺乏技能;孤独者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不受人欢迎;节食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意志力;繁忙之人之所以整天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过上井井有条的生活。这种观点认为,稀缺是深层次个人问题引发的后果,很难改变。”我就在想我也就是这后一种观点的心态,然后前一种观点的结果,说白了就是在逃避,不敢面对。
想起了千年前孟子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其实和作者指出的那样,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自身创造的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就看我们能不能动心忍性,改变心态,曾益其所不能,逃离稀缺陷阱。我在路上,你呢?
稀缺读后感500字 稀缺读后感总结篇三
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的小标题所吸引。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似乎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安排满满的行程计划,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开始学习各种理财知识,在生活中精打细算,依然觉得钱包不够鼓,因此时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幸福,那造成贫穷和忙碌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我希望能够从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按以往我们对于稀缺的理解,大多倾向于经济学的观点,即资源方面的稀缺。而本书的作者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这里所指的稀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由于时间、金钱等资源的稀缺而引起的心态问题。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即想要的太多,拥有的太少,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首先,稀缺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决策方式,它导致的结果就像是硬币的两面,有利有弊。比如,当时间稀缺时,有利的一面是人们可以获得短期的专注红利,在临近截止日期的一段时间内专注高效地完成任务。比如一场临近饭点的会议,论文送审前的挑灯夜战,都生动形象地诠释了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不利的一面是这种“专心致志”会令我们忽略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这种负面后果称为管窥负担。管窥心态会使视野变窄,使我们只关注那些紧迫的事情。比如消防员赶赴火灾现场时不系安全带,职员忙于工作耽误了身体锻炼。由于存在稀缺,人会有管窥心态。管窥心态会导致短视,导致忽视未来。
其次,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带宽在本书中指的是心智容量,它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就像人的精力一样,带宽也是有限的`。带宽支撑着我们的各种行为,不论是读书、学习新技能、控制情绪或是产生富有创意的想法。几乎人类所有高级活动都需要带宽。带宽减少,进而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的下降。在工作中,带宽不足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工作成效和工作质量的下降。稀缺会增加带宽负担,例如穷人的大部分带宽都用于打理生计,便无法像富人一样,有余力进行理财和投资,创造更多的收益。
当作者探索稀缺的根源时,他发现,稀缺的本质是没有余闲。具体表现可能是没有余闲的时间、金钱或者是心智资源。稀缺来自于资源相对宽裕阶段所犯下的错误,比如,拖延症就是典型的由于浪费时间而导致余闲不足的现象。余闲的不足,进而会产生借用行为。借用包括借用时间和借用金钱,这类行为实际上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依然会造成新的稀缺。当我们了解了稀缺的根源和稀缺心态的利弊,是否就有了应对之法?作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了留有余闲、节省带宽、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中、保持警觉等方法帮助我们从稀缺走向富足。其中,留有余闲和节省带宽是有效摆脱稀缺陷阱最重要的方法。
这本书在我眼里,并不是一本方法论。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帮助我们看待生活中困扰着每个人的疑难杂症,由稀缺心态其实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我们正在关注和思考的话题,比如拖延症、自控力和冲动消费等等。看完这本书再回过头来观察我们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决策方式和行为,或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