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黄山奇松》教案篇一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学习“迎客松”。
⑴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迎客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插图说话) (板书:迎客松)
指名回答、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说明什么?谁来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说饱经风霜的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奇松?(学生回答后板书:虽然……却…)
“如同”相当于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想象迎客松的样子,做做动作。
再读这句话,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因为他的姿态很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
(3)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名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边读边想想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
(4)看图试背诵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和体会。
●学习“陪客松”
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上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
(1)自由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里把陪客松比作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没有如“绿色的巨人”,效果有什么不同?(板书:……如同……)
(3)再读句子,说说陪客松的样子,它与迎客松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试背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学习“送客松”
过渡: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送客松)
(1)指名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看插图)
(2)比较描写送客松的第一句和迎客松的第一句,说说这两棵松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
想想这里的“好象”可以换成哪些词(板书:……好象……)
说说送客松名字的由来。
指导背诵。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松“奇”在哪里?边看图边朗诵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词句,再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5、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6、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观赏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配乐朗诵课文第二部分。
四、引读课文,移步赏景。
1、引读:黄山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或……远看或……或……或……从整体上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理解“千姿百态”一词,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师生引读,生生引读,指名引读。
(板书:千姿百态)
2、这里写出了黄山松的什么?谁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体验情感。
1、黄山松树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闻名天下,此时你对黄山奇松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朗读文章的精彩语句、可以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可以画一幅画,也许你还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更好了。
2、交流展示。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黄山奇松》教案篇二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
本班为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件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具备上网浏览的能力、简单的文字输入、编辑能力和网上绘画能力,为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4、观察图片,任选一种松树,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1、提炼主线。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2、创设情境。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旅游境地,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
3、朗读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联想,感受黄山松树的潇洒、挺秀。
4、化语为画。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浮现语言形象,用电脑绘制名松形象。
5、读写结合。仿照课文写法,自选一种松树试着写一写。
在网络教室,教师设计网页放在学校服务器上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黄山)打开网页,进入黄山旅游
观看录象和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细观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
[据题提出阅读专题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以此为主线,展开自主学习系列活动。]
4、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结合上下文初步领会生字词的意思,不能解决的加下划线。
(2)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自学课文
3、读后检测交流
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1)默读第一节,想想黄山松奇在哪儿?
(2)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有困难的可以访问说文解字。
[访问说文解字,可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指点帮助,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2、学生返回首页自学
3、同桌讨论
4、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学生读第二句,抓住潇洒、挺秀体会,并点击第二句话,出现黄山全景图,展示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语文姓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同样十分注重语意的领悟和把握。]
(2)读好第二句
(3)学生点击第一句话,联系说文解字,展示黄山四绝的图片,理解四绝的词意。
(4)打开说文解字,理解情有独钟的意思。
(5)读好第一句话,读出人们的喜爱之情。
5、齐读第一节,再次完整地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1、进入阅读指南的第二节导读,呈现:
(1)读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想想从哪些重点词语中感受到名松的奇特呢?加上下划线,并说说是怎么体会到的。
(2)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过想象任选一种名松,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吗?你可以进入创造天地试一试。
[利用网络优势,给学生创设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学生自渎自悟,感受三大名松潇洒、挺秀的身影,语感得到培养。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电脑绘画这一学生极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学生自学,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3、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并点击这句话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优秀的画作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画好的陪客松的画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c、读好这句话。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并点击这段话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进一步体会。
b、学生把画好的送客松的图片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
[展示是最好的学习。为了展示,学生会以自己最大的负责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发布自己作品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欲望,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c、读好这段话
(4)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5)看图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学生把造的句子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1、进入阅读指南之第三节导读,呈现: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松树,学习第二节的写法,给它配上几句话吗?
[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写一写,并发布到网上,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实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2、学生自学
3、学生打开网页交流
[利用网页,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
(1)展示图片理解千姿百态、屹立、斜出、仰、俯等词,,体会松树姿态之奇。
(2)部分学生把写好的片段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3)读好这一节。
1、读了《黄山奇松》,请你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读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你是否觉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如果是,请你浏览全文,举例说说。
[整体感知部分精读———回归整体,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则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读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进入人文地理和推荐网站查阅相关资料。
《黄山奇松》教案篇三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课件
美丽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它以什么闻名于世?(课件出示“四绝”),是因为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奇松)。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
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观赏点在哪呢?
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课件:玉屏楼)
2、是啊!玉屏楼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你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喜欢哪棵松,就多读几遍,品味品味,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课件出示要求)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5、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样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一奇在姿态
姿态优美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二奇在生命力强
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
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它还那么潇洒、挺秀,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读“饱经风霜”这个词时,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沧桑感。
连起来把整个句子读一读
三奇热情好客
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5、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这两大奇松的句子。感受一下它们的奇特。
6、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松?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再读课文,准备一下,将理由说得更充分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2)交流:相机理解“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所在。
朗读指导: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得名,是人们赋予它的。
7、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黄山奇松。
8、指导学生说话: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试着说两三句话。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
板书设计: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出示黄山全景图课件。
同学们,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出示徐霞客诗句
2、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我们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哪四绝呢?(学生回答)
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理解。
3、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松树特别偏爱呢?(指名回答)
用因为所以说话
这就叫情有独钟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欣赏黄山奇松吧。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出示玉屏楼图课件。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己读读课文第2小节。
出示学习提纲课件。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
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
3、交流学习成果
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过度:这三棵松到底奇在哪呢?我们一一来学习
板书:奇?
学习迎客松部分
1、出示迎客松图片
瞧,迎客松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课文里是怎样来描写迎客松的呢?迎客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找出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
(出示句子)
2、听了朗读之后,你觉得迎客松奇在哪里(指名说)
(1)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结合图片说说(枝干苍劲有力)
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之奇
指名读,齐读
(2)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想象一下: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千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
*
请做下列的填空:
狂风来了,迎客松()
暴雨来了,迎客松()
电闪雷鸣,迎客松()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饱经风霜)
请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
虽然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
多少风吹雨打,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
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生命力之顽强
指名读,齐读
(3)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把()比作()。(把斜伸出去一丛青翠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
同学们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段文字。
指名读,齐读
(学生做动作、读课文)
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
是啊,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
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
想象:如果现在老师是宾客,在座的各位同学来演一演迎客松,说说在宾客到来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
3、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
,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4、朗读课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让我们怀着赞叹,喜爱之情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陪客松部分
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陪客松)
1、出示图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陪客松又奇在哪呢?
2、绿色的巨人说明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过度:是呀,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正在陪同客人欣赏黄山风光呢!所以给它取名叫陪客松。
3、指名读,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棵松,介绍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
齐读
学习送客松部分
当游人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送客松)
1、指名读送客松的句子,想想送客松奇在哪里?
出示送客松图文课件,
(1)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刚才学习的迎客松,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从中不难发现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抓住枝干的特点来写,我们读读送客松的句子。
(2)理解天然盆景
为什么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
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
(3)指名回答:谁来说说为什么叫他送客松?
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配乐朗读第二小节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小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三棵奇松,好吗?
出示描写三松的文字课件
配乐齐读
总结:黄山松真是很神奇!(板书:?改!)
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文中描写的三种松树,其中迎客松写得比较具体,而陪客松、送客松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迎客松长得好呢?
(习作时有详有略,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其实黄山松数量成千上万,形态不一,用一个词那就叫千姿百态。
出示第3自然段课件。
这样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齐读
2、黄山奇松的姿态仅仅是课文里介绍的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
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课件,
3、发挥你的想象,仔细观察它们的姿态,试着给这些松树取名字,并说说理由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全文围绕一个奇字,为我们具体介绍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作者用词贴切,比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之情,来赞美一下黄山奇松!
五、布置作业,总结延伸。出示作业课件。
1、记一记把奇特的黄山松记在脑海里。
2、找一找收集更多的关于黄山资料。
(可以是黄山的来历;
关于黄山的传说;有关黄山的诗词;有关黄山的名言;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
板书设计:
迎客松
陪客松
奇?(!)
送客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卧龙松的腾云驾雾,有凤凰松的展翅高翔,有团结松的簇拥相抱,有扇子松的娇小玲珑,有贴壁松的攀龙附凤,有蒲团松的厚重稳健,有黑虎松的虎虎生威它们有的倚岸而立,有的独钓寒江,有的悬空绝壁;它们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尖削似剑,有的迎风展翅它们在风雨中碧如大海,在阳光下颜如翠玉,在大雪中状若珊瑚每一棵黄山松都是一处独立的风景,以各自独有的本色展示其个性的魅力。
《黄山奇松》教案篇五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黄山去游览一番。高兴吗?谁先说说课外搜集到的关于黄山的资料?
师结:黄山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它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丽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了黄山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四绝中最奇的要数黄山松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黄山奇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松之奇美。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里哪个词最能体现人们对黄山松的喜爱?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情有独钟的意思吗?
过渡: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登上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观赏奇松吧。
2、出示小组讨论,按要求学习。
3、交流。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出示)谁来读读写迎客松的句子?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迎客松的美?(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迎客松不光美,更奇的是(生:更奇的是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说得真好。
(出示投影)同学们看图,你想象中的迎客松是不是这样的?(指图)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来,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多么热情好客啊!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生齐:迎客松)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其实,岂只是黄山的象征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陈列着巨幅铁画《迎客松》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真是国之瑰宝啊!你能用读来表现它的奇吗?
请同学们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多练习读几遍。指名朗读,学生评价,可让同一生再读比较。
4、你把迎客松给读活了,老师觉得他好像在朝我们招手呢!迎客松的热情好客,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陪客松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读读写陪客松的句子。(出示投影)
师:同学们,当你登上黄山欣赏着这美丽的黄山风光时,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你旁边,陪伴着你,保护着你,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想想这儿应该怎么读?生:(自由练读。)
师:(指一生读)观赏完美丽的黄山风光,天也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这时,你会发现,还有人在送你呢!谁呀?(生答:迎客松)你能找出送客松与迎客松的不同之处吗?
生:(看书后回答)迎客松姿态优美,送客松姿态独特。
生:迎客松枝干遒劲,送客松枝干蟠曲。
生:虽然都是伸出手臂,但迎客松是欢迎游客的到来,而送客松是向游客告别。
师:你看的真细,找得多准。要想把写送客松的句子读好,就要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词语读好,特别是把最后一句写送客松与游客依依惜别的样子读出来。
生:(练读后,指名读)
5、师: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了。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迹!读了这段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下面让我们再次去黄山领略一下这三大奇松的风采。
生:(全神贯注地欣赏)(看录像,听老师配乐背诵)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老师也给他配上音乐。
6、师:黄山处处有松树,棵棵有奇态,作者不可能把每一棵松树都一一详细地描述一番。但是不写又不能体现黄山松的奇,所以,作者在最后一段概括地写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板:千姿百态)怎样才能读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呢?自己练习读一读。(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一生读)
(生齐读)
四、作业设计。(投影出示)
教后记:不读书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我在教《黄山奇松》一课时,读书成了重头戏。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欣赏,引导学生探求美、学习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读,贯穿本课教学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很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美。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以文章之情动学生之心,使学生在动情、动心、入情、入境的状态下受到感染,水到渠成的感情朗读。从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我再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黄山奇松》教案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图片。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板书)。只要你来到黄山上,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那么黄山奇松“奇”在哪?(板书:“奇”下加着重号)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黄山。
(二)感受名松,学习第二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去寻找一个最妙的观松处,你会选择什么位置?(玉屏楼)请你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指读第二节第一句(出示句子)。
看,这就是玉屏楼,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也是大家公认的理想的观松处,你能把这种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出来吗?
2、举目四望,在玉屏楼前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描写顺序能不能颠倒?
4、这些松树究竟奇在哪里?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
(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感受特点)
5、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一个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姿态奇
a、相机理解“遒劲”并读好这个词。
b、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同学们起立,请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手臂?
你看,它好像正在热情地欢迎客人,它会怎么说?
(在人们的眼里迎客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热情好客的黄山人。)
由此可见,称它为迎客松那是名副其实的,让我们一齐来读出迎客松的热情。
(2)精神奇
a、除了这种姿态奇你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理解“饱经风霜”
b、那么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生长环境,谁能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
(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c请大家想象迎客松在1600多米高的悬崖上生长,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暴雨如注,雷电交加的时候迎客松——;寒风呼啸,飞雪压顶的时候迎客松——)
据说它已经生长了800多年,得经历多少的风吹雨打,这不正如课文中所说——饱经风霜,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
d好,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顽强,读出它的活力!
(“饱经风霜”这个词稍慢些,读出它的沧桑感)
过渡: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强、旺盛,姿态是那样的奇特,所以——齐读“如今,这棵——”,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棵迎客松也象征了什么?(热情好客的黄山人民)
(3)正如有一首诗这样称赞它(范读、齐读)
(出示)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这就是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的生动写照啊。
6、猜图品读“陪客送”
(1)学到这儿,我们不妨轻松一下,来做个猜图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那棵松树?说出你的理由。
a交流“陪客松”,出示句子,奇在哪里?
(把陪客松比作了绿色巨人,在你眼中,陪客松成了亲密的朋友了),齐读句子。
b“送客松”
再来看看这是什么松?(送客松)
送客松有奇在哪里?(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盆景同学们都见过,它是园丁精心制作出来的装饰品,为的是追求它姿态的优美,而制作送客松这盆“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黄山、大自然)
送客松似乎在向游客道别,它好像在说什么?谁来做一做送客松?(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
c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了吗?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送客松”。
7、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玉屏楼前欣赏了黄山的三大名松,现在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三大松奇特的风采!
8、争做小导游
(1)同学们,黄山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口齿清楚,表达流利,落落大方,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准备交流(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
(3)学生介绍(出示名松图)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有代表性,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松树,齐读弟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2、你们想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吗?不过看时老师还想请你们给它取个名,再用几句话把它的奇特之处介绍给游客听。
3、出示各种松树图。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完成填空:
想象说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6、这么多的松一棵有一棵的姿态,每一棵都不同,真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秀美。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指板书)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此时老师又不由得想起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玩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可见黄山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今天我们感受了松之奇特,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么们能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去查找、搜集、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去介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课后做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3、收集资料,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