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一
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买新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连除和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本学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知道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用三个环节处理这个问题,首先采用看图找信息、根据信息提问、读题、找关键句子等过程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上;其次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汇报思路想法,教师点拨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很多有关应用题的问题,如:比多比少问题、连乘法问题等;也曾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计算。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最大的困难不是计算的问题,而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学生由于个性的影响,遇到解决问题的题型,个别学生没有搞清题意就着急动手计算;再有部分学生不分析数量关系,因此理解题意不够准确。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解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运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一:管理图书室的刘老师在整理图书时,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板书: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根据这几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适时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刚才的问题完整的描述一遍。
(先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题目。)
4、师: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有思路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5、汇报:找不同的写法到黑板板书。
(1)20xx=100(本);1004=25(本)。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请结合这道题的信息,给大家讲讲。
(2)20024=1004=25(本)。
师:这样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1)这种想法一样吗?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算式的写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第一种方法(一)。
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连除的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
(3)24=8(层);20xx =25(本)。
师:这样列式的同学请起立。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200(24)=20xx =25(本)
师:观察综合算式,思考: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必须先算2个书架有多少层,如果不加小括号,就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就不符合题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这两种算式的思路也是一样的,就叫第二种方法(二)。
师: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样不一样,分别先求什么?
师:观察两种思路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
[在此环节采用让同学互问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解决问题的办法,澄清模糊的认识,进而达到解决的目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
6、练一练:1题
要求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
问题二:看完书我们得运动运动了。(练一练2题)
1、学生自己读题目,理解题意。
2、这道题中,哪句话你不明白?(请理解题意的学生讲讲他自己的理解。)
3、师:那你能不能解决?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吧。(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4、汇报: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师:谁和他的思路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
在亚东会来临之际,学校把做240朵花的任务,交给了三年级的2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做多少朵花?
本道题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用乘法、除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怎样来分析数量关系,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整个教学中,时间安排较适中,教学目标很明确。我在教学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会分析有关连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独立解决现实的问题。知识点比较全面,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学生也能学以智用。
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多种汇报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学生自己讲解每个算式的意义,记忆非常深刻。从而观察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进一步对比两种思路的异同点,学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较流畅的,教学中我很关注对学生的评价,亲近学生。能够看出,学生对所学的解决问题掌握的比较好,并能够通过用自己的话解释题中的内容。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类似的实际应用问题。
在本节课教学方式中,采用了同学之间交流互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自己能够及时的解开疑问,从而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算式,提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二
1、说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页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这一节课的学习的平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乘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要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算理。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算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因此在教法、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2)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3)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今天我们再去街心公园看一看”这一情境: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很多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
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使教材与
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发的关系。让学生既认识了自身,又大胆而自然地提出猜想。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怎样列式?
1、学生列式。27×23=
2、学生尝试计算。
3、组织交流,展示算法。
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上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索方法:
一种是口算,23×3=69,69×9=621。
一种是直接用竖式计算。(因为也许有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同时也可让学生板演27×23=的竖式,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去,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笔算方法的简洁和便利,从而促使学生更为自觉的学好笔算。在这一环节中重点强调这一竖式与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重点说出不同的是本节课的笔算乘法要进位,前面的没有进位。这时教师要强调计算两位乘两位数的连续进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数。由此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此部分设计,充分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重点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种是估算,因为27接近与30,23接近于20由此估算出结果为600,教师要给与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
4、师生评议。
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冲突,教师在旁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估一估,算一算。自主练习1题,让学生交流说出估算、笔算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2题,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自主练习第3题(出示课件)。让学生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评价总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了街心公园,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不仅使其回顾和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还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下列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27×23=的各种算法的展示
俗话说教是为学服务的,通过我的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三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数学》第五册第146—14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我们已经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现在复习,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什么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
[挂出小黑板,上面画有一个长方形。教师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6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出来的。
假如有一个很大的正方形的操场,要想知道它的面积,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量麻烦吗?
麻烦。
假如有一个长方形的养鱼池,要想知道它的占地面积,能把面积单位摆到水面上去量吗?[边说边用抽拉幻灯片演示水面波动的养鱼池]
不能。
这说明用面积单位直接量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不仅麻烦,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无法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学一种计算面积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好方法,爱学吗?
爱学!
[出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我们首先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长方形纸板,这是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请你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看看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操作完毕]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清楚,我把这个长方形放大了[贴在黑板上]。
这个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学生说,教师摆]
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几排?
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3排。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见图14)
很好!想一想,一排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了这样的3排,一共有多少平方厘米呢?
一共有15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算的?
5×3=15(平方厘米)
对,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又出示一个长方形](见图15)
[看图]谁知道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你没有摆,怎么知道能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呢?
因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
对!
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几排?
沿着宽边可以摆这样的两排。
你没有摆,怎么知道能摆两排呢?
因为宽是2厘米。
对!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面积是12平方厘米。6×2=12(平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四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2.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3.由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后演变成长与宽同样长。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知识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
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里我安排了3道题,第1题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面积。
第2题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积。第3题出是一道既难数有难量面积单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课,这样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欢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2.反馈交流。
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初步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长与宽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抓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发现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再来做第二实验。
请各小组测量例2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
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完后小组交流
1、交流测量结果
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
2、交流测量方法。你是怎样去测量的?
(①每排摆4个,摆3排,共有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②可以沿着长摆一排,共可以摆4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3行.说明每行4个面积单位,可以摆3行,一共有12个面积单位,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果没有第二种测量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出第二种测量方法。
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这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法。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不同策略的能力。)
在出示例2的第二个长方形,要求学生量出长和宽后用简便的测量方法测量它的面积,并说出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用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乘宽是不是也等于它的面积
第四个环节
(四)归纳
评价,
总结方法
(1)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随后老师介绍用字母表示公式。
接下来老师出示两道题,用刚刚学到的新知来解决。
1、第82页的试一试
2、解决一开始出现的求游泳池的面积题目。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办法求出面积吗?
练习完毕后就进入第五个环节.
(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7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3分米、宽3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
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紧接着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出示书第83的第1题。
2、出示书第83的第2题。
本节课采用实验—发现—验证-归纳
总结的教学模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
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40×20xx×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六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编排了“认识24时计时法和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再编排“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知之甚少,再加上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上午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
由于概念不能简单植入学生的头脑,学生要将概念内化,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才能使数学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课堂上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中,加强对钟面认识;在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中探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在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时间观念,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2、学生经历认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3、学生在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定为学习重点,把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定为学习难点。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创设生活情景,形成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安阳市新华书店门口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冬9:00——19:00、夏9:00——20:00,如果你想去书店买书,你可以几点到书店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到:上午10时,上午11时,下午1时,下午2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到:因为20时就是晚上8时,所以只要在晚上8时之前到都可以。
我首先肯定个别同学的生活经验很丰富,同时揭示出:像我们平常说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这是普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而像19时、20时是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经常会用这两种计时法的互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为揭示12时计时法或普通计时法提供物质基础。而学生在思考“为什么”过程中,引出“19时、20时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时”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样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探索任务,而且符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2、交流信息,激发浓厚的探究兴趣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哪位同学先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收集到:手机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的时间;火车票上、公共汽车站牌上的发车时间;超市门口、药店门口的营业时间;电视报上节目播出时间等等。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并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个时间你会在做什么呢?这些时间你能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数学教育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给学生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经历了收集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全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与思考,不仅加深了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而且尝试了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激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1、动手操作,促进感知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钟表来帮忙,好吗?一天有24个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能表示24小时的钟面,你会设计成什么样子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设计一个钟面。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充分利用“一日有24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这一显性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动手设计的强烈欲望。纸上得来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钟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
2、交流讨论,优化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设计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圆形或类似于圆形的大钟面,上面标有24个大格,从1到24;二是仍是12个大格的钟面,不过有两圈,内圈是从1到12,外圈是从13到24;三是其他画法。
师:“比较一下,哪种设计方法比较好?好在哪?”
学生会发现大圆钟面可以明确看出一日有24小时,但看着钟面要想说出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比较困难;而双圈钟面上能突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个钟面很快找到黑板上的24时计时法所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间。
(设计意图:知识因交流而增值,思维因交流而碰撞,情感因交流而互融。学生在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比较、分析钟面的特点时,经历了深层次的思考,体验到数学的优化思想;最后依托钟面的对应关系,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积累了直观转化的数学经验。)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课件展示,强化两种计时法的对应。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播放课件:时针从0时开始,慢慢走动2圈,第一圈,依次从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上依次出现13到24。配合演示相应时间的动画画面。
(设计意图: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演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2、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方法
师问:“同学们看着钟面,能很快找到了两种计时法对应的时间,那没有了钟面,你能发现他们之间互换方法吗?”
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普通计时法前面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下午、晚上,而24时计时法却没有这些;经过思考总结出由普通计时法向24时计时法转化时要去掉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加上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加,反之由24时计时法向普通计时法转化时,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减去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减。
(设计意图:数学因抽象、概括而被赋于了简约美的化身。学生脱离了钟面这一形象、具体的实物载体后,对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关系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使学生思维达到一次质的飞跃)
3、巩固训练
1)、填空
(1)一天有()时,从钟面上看,时针正好走()圈。
(2)17时是下午()时,21时40分,晚上()时()分
(3)晚上12时是今天的()时,也是第二天的()时。
2)、连线:
3:408:20xx:3017:0015:40
下午5:00下午3:40凌晨3:40上午8:20晚上8:20
3)、师生互问
(1)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不同的计时法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计时法。
(2)由学生写在黑板上一个时刻,让教师写出相应的计时法。
(设计意图:教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为了巩固本课新知,我设计填空、连线、师生互问三个练习题。在练习中有意让学生认识多种表
示时间的词语,增强对普通计时法的认识。让学生出题考老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四)当堂检测,拓展应用
1、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在下课前引导学生从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本课的小结。不仅是一个回顾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2、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时间用24时计时法,还是12时计时法。
下午6:0623:38凌晨18:06
取信时间:
第一次:8:00
第二次:14:00
第三次:18:30
中午12:301:20
2)第二次取信时间是下午()时,
第三次取信是晚上()时()分。
3)把下列时刻改写为12时计时法。
18:0023:0010:005:30
4)用24时记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小明早晨6时30分起床:()
中午12时用餐:()
下午2时10分上课:()
下午4时50分放学:()
下午6时看动画片:()
晚上7时30分做作业:()
晚上9时睡觉:()
5)把下列时刻按一日里的先后进行排序
(1)上午10时0时下午1时30分18时13时
(2)傍晚凌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
(设计意图:为了更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依据本课的学习重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5道不同层次检测题目,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拓展运用(二选一)
1)课外查阅:钟表发明发前,人们是怎样计时的?
2)用24时计时法记录自己或家人一天的作息时间。
(设计意图:好的一节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让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后,在拓展运用中我设计了二选一的题目,达到“课虽止而意犹存”的效应)
最后,我简单说明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课题是课堂的眼睛,板书是课堂的靓相。采用数学化的板书方式,以简明、整洁的节奏,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符号化、对称化、比较化、分类化和过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