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高考历史重难点解析 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汇总(4篇)

2023年高考历史重难点解析 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汇总(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17:15:33
2023年高考历史重难点解析 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汇总(4篇)
时间:2023-04-07 17:15:33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历史重难点解析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篇一

2.幕府统治下的社会和经济状况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幕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3.黑船来航的冲击(西方列强的侵略)

(二)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1.“王政复古”(“尊王攘夷”运动)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武装倒幕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68年初,改革派在首都京都发动政变,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经过一年多的内战,幕府势力被彻底消灭,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从此结束。

(三)明治维新

1.废藩置县(废除旧体制)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政府建立后,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臵都、道、府、县,把地方臵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

2.殖产兴业(发展经济)

在经济领域,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

2.“文明开化”(文化教育、社会生活)

日本在从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近代化工业国家的过程中,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习俗。

(四)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1889年宪法)

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规定天皇依据宪法总揽统治权;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只有审议国家预算案的权力;内阁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承认国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权利,但被称为天皇统治下的“臣民”;天皇拥有军队的统率权,内阁无权过问。

选举法规定,拥有相当财产、25岁以上的男子才有选举权,有选举权的人数量极少。

宪法的颁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中。

(五)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经过殖产兴业,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热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倒幕运动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改革措施的颁布和实施。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在改革中,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被打破,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1911年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约。

日本是一个受到西方冲击后经过改革,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高考历史重难点解析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篇二

2016全国各高中高考成绩

2016年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

2016年全国各省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状元名单

2016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入口汇总

2016年全国高考录取查询时间及入口安排表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高考历史重难点解析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篇三

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填报真正的好专业,必须看懂新闻联播:文科大类专业就业质量高、厚积薄发,但就业形势严峻,分高就报财经类;理工科就业迅速,但就业质量低,后劲不足,分低才报理工科。如果新闻联播连续一年总在报道某个行业正面新闻不断,那么,不要犹豫,这个专业一定是好专业,绝对有前途!


高考历史重难点解析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篇四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贴近北京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关注高考改革新趋势,突出历史学科特色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整套试题稳中求新,布局合理,材料新颖,视角多元,难易适中,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 发掘学科思想内涵

试题从学科特点出发,发掘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和思想内涵,从历史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弘扬时代主旋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7题通过考查晋察冀抗日根椐地,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第18题以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思想的形成为主线,考查考生对新中国重要政治制度的认知与历史源流的理解,既考查考生对统一战线政策的掌握,又追溯了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独特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在建国70年之际追昔抚今,不忘初心。第19题则从中国加入联合国后思考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法理入手,考查考生对新中国70年来外交理念及实践的理解与掌握,揭示了港澳问题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一个中国”含义的理解,坚定祖国统一的决心。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试题发挥学科优势,既追根溯源,又展示流变,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第12题以丝路考古成果为例,考查中国古代文明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传播及影响。第13题从文献学角度入手,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37题第(1)问展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揭示出中华民族形成的内在合理性和民族团结的历史必然性。第(2)问则以清末民初的中国为背景依托,涉及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成果在此背景下的复兴与传承,以及面对时代使命,仁人志士的探索与实践。37题这两小题既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意在增进考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时代使命感。41题第(2)问以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为切入点,引导考生从园林建筑视角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和内涵。

3. 考查学科思维品质

试题全方位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的思维水平,注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而问题意识是一个重要表现。考查考生的问题意识,引导考生提出好问题,以此检验考生的历史思维的高阶能力。这突出体现在第37题第(3)问,该题以“教材中的思考题”为切入点,将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结合起来,要求考生就“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联邦政府的建立”设计思考题,既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归纳、提炼能力,又考查考生综括、思辨与设计能力。本小题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旨在引导中学历史教学重视教材,重视素质教育,提倡真正的探究式学习。

4. 注重社会、人文关怀

对现实的关怀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关注历史学科内在的现实性,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理解社会。对历史的理解有助于加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认识。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创设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历史情境,既考查考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又引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例如第16、21、22、23、40(1)等题分别涉及到京津冀一体化、社会改革、世界政治与经济等当今中国与世界的重大议题,第20题和41(2)题则关注了重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培养历史使命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