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6篇)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17:15:27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6篇)
时间:2023-04-07 17:15:27     小编:zdfb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篇一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请大家将书本打开,一起读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但是老师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味道,你们觉得少了什么味道呢?

生:我觉得少了闲适自得的味道。

师:怎么能读出闲适自得的味道来呢?

生:我认为应该多读课文,了解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师:知其人才能读其文,请坐。这篇文章要读出闲适自得的味道,老师觉得有这样几个方法:一是读好四字短语的节拍,文章中有许多四字短语,读的时候中间注意一下停顿和延长,比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大家试一试好不好?

(生自读)

师:第二个注意点,有些句子的结尾要处理一些拖音,比如“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味道就出来了。我们看一看,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读拖音的?

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师:这个同学很聪明,我们朗读的时候节奏不要快。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的悟性真高,这一遍就读出了味道。接下来我们继续理解课文,请同学们先看一下这些词语的含义:

(屏显)

亲旧知其如此 曾不吝情去留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因以为号焉 亦不详其姓字

短褐穿结 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旧”这里是旧交、旧友。

生:“曾不吝情去留”的“去”是“离开”。

师:现在呢?

生:到某个地方。

生:“或置酒而招之”的“或”在这里是“有时”。

师:现在的“或”呢?

生:或者。

生:“造饮辄尽”的“造”意思是“往、到”,现在的意思是“制造”。

师:“制造”,请坐。

生:“因以为号焉”“以为”是“以之为”。

师:真不简单,把省略的部分补足了。“以之为”是什么意思呢?

生:用什么东西作为。

师:对吗?宅边有五棵柳树,把这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是“用”还是“把”?

生:把。

师:也就是“把……作为”,现在是什么意思?

生:认为。

生:“亦不详其姓字”的“详”是详细地知道。

师:“详”就是知道的意思,而现在的“详”是“详细”。谢谢!请坐。请这位女同学来说说。

生:“短褐穿结” 的“穿结”是衣服的补丁。

师:哪一个词是补丁?

生:“结”是“补丁”。

师: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最后一句的“不求甚解”就是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师:现在我如果表扬你,说你读书不求甚解,你高兴吗?

生:不高兴。现在可能是读书不严谨的意思吧。

师:读书浮光掠影,请坐。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语有一个共同点?

生:我认为应该是古今异义。

师:我们把这八个古今异义词弄清楚了,就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了解古今异义的知识。

(屏显)

古今异义指一个词语在文言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与在现代汉语中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语言的演变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形式。

(生齐读)

师:其实,这不是新的知识。同学们学过“长河落日圆”吗?“河”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生:黄河。

师:在古代汉语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的“河”呢?

生:河流。

师:词义扩大了。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是什么意思?

生:妻子和儿女。

师:现在的“妻子”就专指丈夫的配偶,词义缩小了。“涕泗横流”中“涕”是指什么?

生:眼泪。

师:现在呢?

生:鼻涕。

师:词义转移了。弄清楚古今异义的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语句。下面我们继续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注解来“说读”课文。就是看着原文,说出它的大意。比如: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字号。就像这样说下去,如果哪里说得不够有把握,请做好记号。下面请同学们自言自语地说起来。

(生说读,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问题吗?

生:有。

师:有问题才是真正地学习了。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大胆地提出来,好吗?

生:最后一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中的“欤”。

师:请你来帮助这位同学。

生:这个字在古代相当于“呢、吗”这种疑问性的词语,放在句子的末尾。

师:有同学追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他是在表示自己是在古代圣贤之王统治下的人民。

师:请坐。他希望自己是那样的子民,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这样:说的是无怀氏统治下的子民吗?

生:第一段“箪瓢屡空,宴如也”这两句的翻译前一句是“很贫困,难以吃饱”,然后是“安然自若的样子”,要用什么把他们连接起来呢?

师:一方面他很贫穷,很苦;一方面他又能够安然自若,你说这两者之间用什么词语连接比较好?

生:但是。

师:但是表示转折,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倒数第二句“以乐其志”。

师:请这位同学来帮助你。

生:我觉得这里是说五柳先生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以此来享受自己的志趣。

师:她把“乐”翻译成享受,在这种乐趣中感受到快乐,意译为“享受”,句子很通顺,请坐,谢谢你!

生:我不知道这个“黔娄之妻”它是不是可以翻译成:齐国勇士的妻子。

师:黔娄是一个人名。

生:那“之妻”是不是可以翻译成“黔娄的妻子”?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女子是没有发言权的,这里怎么又引用了他的妻子的话?

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啊,有没有哪个同学能够回答他?

(生沉默)

师:黔娄是古代的一个隐士,他拒绝高官厚禄的聘用,他的妻子非常理解他,赞美黔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引用他家人对他的赞美与他妻子的地位无关。懂他的人对他的赞美,那才是真赞美。

生:第一段的“闲静少言”是说他不善言谈还是什么?是不是贬义的意思呢?

师:这里不是贬义,因为在东晋时期,很多士大夫很多文人喜欢聚到一起清谈、空谈,而他却是“少言”,不怎么说话,没有贬义,是说他有自己的志趣。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些翻译中的问题,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五柳先生的特别之处。

(屏显)

说说五柳先生的特别之处

师:我感觉这个五柳先生很特别,闲静少言,别人都在夸夸其谈,他就不喜欢说话,性情很特别。还有其他特别之处吗?

生:他性情比较直率,去人家喝酒,想喝了就去,喝完了就走。

师:不是喝完了就走,好像是喝醉了就走吧?喝酒非得喝醉,而且喝酒的态度很好,不像我们现在还有人耍酒疯,还要推诿。从喝酒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啊?

生:直率。

师:在这里,全文172个字,花了六分之一的篇幅来写喝酒,那是有深意的,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他的率真。古代文人写到喝酒往往和什么东西有关啊?

生:愁。

师:李白说“举杯销愁愁更愁”,可是陶渊明有什么愁呢?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但是在现实社会却屡屡碰壁,最后归隐田园。即使归隐田园,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志向的涌动,社会现实又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志向,于是只能用喝酒来排解啊。这是喝酒的特别,还有什么特别呢?

生:五柳先生很贫困,他衣服上有洞有补丁,但是他却安然自若,一点也不慌张,我觉得这个很特别。

师:他的心态很特别,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依然安然自若。

生:在那个年代,别的人都追求功名利禄,五柳先生却不慕荣利,我觉得这点很特别。

师:你很敏锐。他的心境、志趣很特别。

生: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师:读书很特别。

生:我觉得他给自己取字号的方式很特别。没有刻意的雕饰,就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师:古代文人取字号的时候都追求高雅,追求深意,五柳先生不是的,柳树是农民宅旁种的,稀松平常,他就以五柳为字号了。貌似随意,其实有深意,他的自然恬淡的性情就表现出来了。还有特别之处吗?

生:他特别喜欢写文章,但是自娱自乐。

师: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呢?

生:他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一些爱好。

师:请坐。食不果腹,但是仍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当时很多文人写文章是献于公卿之家来博取功名的,五柳先生写文章是自娱自乐的,很特别。

同学们,就这样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个很特别的五柳先生,大家觉得这五柳先生是谁呢?

生:陶渊明。

师:为什么?

生:结合陶渊明写过的一些诗作,发现虽然写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都是追求那种平淡闲适的生活,不追求功名利禄,所以我认为这里说的就是陶渊明自己。

师:你能不能说一下他诗作中的某一句诗,来印证一下?

生:《饮酒》里面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请坐。悠然、恬淡,和这里所描绘的是一致的。还有吗?

生:我们以前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描述了陶渊明所向往的那种闲适恬淡的生活。

师:他期待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和《桃花源记》中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是一样的。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并且能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

《五柳先生传》说的就是陶渊明,所以这篇文章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师板书)。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特别的五柳先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也有许多特别的地方,比如文章花了很多篇幅来写喝酒,既写出他的率真自然,也写出他内心深处的壮志难酬的闲。那么,和其他文章相比,本文还有哪些语言表达上的特别之处呢?

生:这篇自传中没有写这个人的名字,而且没有交代这个人的生平事迹,只写了一些小事来显示他的志趣。

师:她说了两点,故意隐去他的姓名字号,含蓄之美;不写大事写小事,表现人物的生平特点。

生:我觉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没有太多的修饰,很自然,很率真。

师:我们要求的是语言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比如在这个自画像中,陶渊明有很多文字是哭穷的,能不能把他哭穷的文字读一读?

(生读“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

师:从哪些方面来写他穷?

生:吃、喝、穿、住。

师:还有一些地方也写他穷的。

生:家贫不能常得。

师:想喝点小酒家里没钱。从这些方面来极度渲染他的贫穷,他哭穷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用他物质上的贫乏来衬托他精神上的高尚。

师:他用了一个词:衬托。这里写“贫”,是为了突出他贫贱不改其志,愈贫,他的人格、他的坚守愈是高贵。(板书:写贫贱 安贫乐道)

课文里还提到了一个人——黔娄,陶渊明把自己比作黔娄这一类人,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都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

师: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还有别的原因吗?可以看课文注解。

生:都是隐士。

师:身份一样。但是我以为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请同学们看资料介绍。

(屏显)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聘他任宰相,黔娄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绝;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以无功不受禄而拒绝,他是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

黔娄贫困一生,死后停尸在破窗之下,身着旧袍,垫烂草席,盖的短衾竟不能蔽体。

(生齐读)

师:黔娄是这样的一个人,拒绝高官厚禄,贫穷一生,直到死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没有改变自己的操守。那么陶渊明自比黔娄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生:他可能为了表明自己也和黔娄一样,坚守自己的操守,淡泊名利。

师:陶渊明想表达的意识是说:我即使贫穷一生,也断然不会改变我的节操。所以在这里写黔娄表现诗人清高坚守的决心(板书:比黔娄 清高坚守)。

我们看,黔娄死的时候盖的短衾竟不能蔽体。黔娄死后,孔子的弟子曾参前去吊唁,发现这个被子太短了,黔娄的脚露在外面,这是不合古代礼仪的。曾参就建议把被子斜过来盖。黔娄之妻说:先生生前一直是很正的,我不能在他死后让他不正。黔娄之妻是真正懂黔娄的,这个“正”字特别有意味。所以我觉得陶渊明在这里表达一种清高自守的决心,他的内心其实是有一种正气的,不为世俗所左右,不为艰难所左右,因此《五柳先生传》还是一曲正气歌(师板书)。多少文人改变自己的操守去迎合,去附庸,但是他没有,因为内心有正气在。

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这篇文章有172个字,但是用了9个“不”字,请同学们把带“不”字的词语圈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你觉得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用了这么多“不”有什么用意吗?

生:我认为是为了表现他坚定的信念。

师:表现他坚定的信念就用“不”吗?好像不仅仅是如此。我们来看看把“不”去掉怎么理解。

(屏显)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师:慕荣利是指哪些人?

生:世人。

师:求甚解的是哪些人?那些好清谈、空谈的人,他们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吝情去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明想走又不走。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是当时社会的众生相,当时的人都在追求功名富贵,而五柳先生用这个“不”表达的是他的决心,这其实就是陶渊明在与恶俗的世风、糜烂的社会现实高声地说“不”。所以,文章用了那么多的“不”是有深意的,是为了表现他的特立独行,他与这个社会、世风、人情是不一样的(板书:用“不”字 特立独行)。

刚才有位同学说贫贱是衬托安贫乐道,比黔娄是衬托自己的清高坚守,前面是反衬,后面是正衬,用“不”也是反衬。所以衬托是本文的主要的表现手法(板书:衬托)。

(屏显)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表现手法叫“衬托”。用衬托手法来写自传,既起到了强调作用,又显得含蓄内敛。

(生齐读)

师:含蓄内敛表现在他用了那么多的“不”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又不显得疾言厉色。大家知道屈原也是一个与社会风俗格格不入的人,屈原选择的方式是什么?

生:投江。

师:这种行为让我们敬畏,但是我觉得陶渊明比他做的更好。陶渊明隐居以后追求自己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自己精神境界的超脱,所以陶渊明给我们后代的知识分子营建了一个精神家园(师板书:精神家园)。

当我们面对恶俗的社会风气的时候,我们固然需要出淤泥而不染,但是我们更需要有自己内心丰富的精神追求。所以,陶渊明对后代的诗人影响很大,比如杜甫、李白、苏轼……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做了四件事:

(屏显)

细读

析读

说读

吟读

我们通过吟读来感受文章的音韵,通过说读来理解文意,通过析读来走近人物,通过细读学会了衬托的手法,我们就这样一步步走近了陶渊明,走向了文章的深处。希望同学们像陶渊明一样拥有内心的人格坚守,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下课!

课后反思:

执教《五柳先生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文本细读”上进行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为什么要用“细读”的策略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呢?

全文172个字,字字珠玑,有必要将这些“纯度”非常高的文字“溶解”开来,细细品味;

课文虽为文言,但是在理解句子意思上并无太多的障碍,学习时间充裕,深入挖掘文本就成了一种可能;

对于陶渊明隐居时的心境,学生大多数都有思维定势,以为他必然是悠闲自得。其实不然,陶渊明当时的心境是很复杂的,是悠然而沉郁、自得且忧伤。要想深切感受这一点,就得循着文字,逐层探幽。

《五柳先生传》的文本细读活动,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课堂的结构是“逐层深入”的。从文本意义来看,自画像、正气歌、精神家园,呈现出明显的阶梯递进;整体布局来看,吟读、说读、析读、细读,步步推进,渐次走进文本的深处;从板块细节处理来看,“说说先生的特别之处”、“这位特立独行的先生是谁?”、“解说他的特别”,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言行而深入剖析精神实质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是“螺旋上升”的。这堂课,学生通过吟读感受声韵,通过说读理解文意,通过析读走近人物,通过细读揣摩手法。学生的思维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初步感受到深刻感悟的过程。

学习的指导是“细腻有致”的。教师细腻的指导,是学生文本细读活动的抓手。比如,朗读的指导,我就做了这样一些工作:关注读音和句读、读好句首的顿音、四字短语的节拍、特殊句式的语气语调,这样就使得朗读活动有立体感、有层次感,避免了机械重复和平面滑行。

通过文本细读,这堂课基本达到了短文深教的目的,作为教者,我以为,在实施文本细读策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细”不是“碎”,要对文本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在研读文本的时候发现,理解文言句意,如果采用传统的逐句翻译的方法,虽然在知识点的覆盖上可以更广一点,但是将导致形式呆板、鸡零狗碎的结果,于是,我就对本课的文言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和整合,用8个古今异义的词语翻译支撑起这个板块的学习,并且用课中小讲座的形式,将“古今异义”这种特殊文言现象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提升,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向就更集中更深入,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读,不宜“广积粮”,更宜“深挖洞”。

“细”是为了“深”,但是“深”要有度。比如,对于作者抒发的情感,我的研读,有这样一些收获:抒发了对醇厚朴实的上古社会风气的向往、对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的坚守,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壮志难酬的忧愤……再比如,对于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我的研读收获是:作者笔下的五柳先生,是忘怀得失、安贫乐道的隐士;是率真况放、特立独行的诗人;是正直清高、守节不移的大写的人……但在课堂学习中,我却并没有将自己如上的研读作为学生文本学习达成的目标,而是相机进行了调整。我觉得,作为教师,要力求文本研读的“深”,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前经验,尊重学生理解力现状,掌握好细读推进的“度”,浅了不好,过犹不及。

穿插资料是细读的有效推手,对引进资料要精心剪裁。在备课初期,我选择了八段资料,计6000余字,力图通过丰富的资料穿插,推进细读活动,后来不断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和提炼,选了三段:陶渊明归隐后的极度贫困、陶渊明的“饮酒”、黔娄的典故,作为文本细读的补充材料,这三段资料的穿插,对于学生的阅读实践,一方面起到了“点化”的作用,指明了思考的方向(比如写贫困与他的“穷且益坚”的关系);另一方面起到了“深化”的作用(比如写五柳先生对高贵人格的坚守)。

细读活动过程,要用艺术的追问去促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追问,就是在研读人物形象的时候,我问学生:“这个特立独行的五柳先生是谁呢?”,学生都回答说是陶渊明,我追问:“为什么说是陶渊明呢?”第一个学生说:“我是参照的教学参考书”,我问第二个学生,他还是说参照教参,我说:“翻阅教材是一个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么?”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有的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介绍,有的结合陶渊明的诗歌,有的回顾他写的《桃花源记》……可以说,这个追问,就让学生借着学习经验进入了文本深处。所以,我认为,追问对于文本的细读、深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需要我们老师捕捉瞬间的有效信息,迅速加工,机智发问。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篇二

《马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验预习,梳理文言字词

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2.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他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3.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1.自读课文,梳理字音。

邪(yé)骈死(pián)食马者(sì)槽枥(cáolì)外见(xiàn)

2.听朗读音频。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伯乐与千里马的辩证关系,对你有什么启发?文中的观点不难理解,教师应启发学生领悟:①机会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②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是相互依存的,得到赏识和重用也一样,需要其他一些条件的满足。

5.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托物寓意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主旨情感

(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明确: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遇不幸的处境。重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3.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文本借千里马不得伯乐,实际上是对人才流落不得赏识而鸣。因此,文中充满了受到不公对待的委屈与愤怒。请仔细品读下面五个“也”字句,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做出解说。

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④安求其能千里也?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明确:①表示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②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③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④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的愤慨之情;⑤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个性表达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篇三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学习五柳先生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德和情趣

⑴、破房、破衣、陋食——自得其乐。

⑵、文静而不多言谈——寻求真知。

⑶、嗜酒旷达——不矫情、不放肆。

2.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古人的性情品德

教学过程:

1.简介“传”文体的特点。

2.简介作者。

3.简介此文写作的背景。

4.教师范读课文。

5.应注意的字词

辄()吝情()

短褐穿结()

箪()晏()

黔()汲汲

()俦()衔

觞()欤()

6.分析课文结构

⑴、(1节)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家境、习性及其志趣。

⑵、(2节)用史传的结尾格式加了一个赞语,集中陈述了传主安贫守节的性格特征和卓尔不群的理想。

7.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应注意如下词语:

何许:何处

许,地方,处所。

详:详细地知道。

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

(依史传体例开头介绍传主的性字、籍贯。)

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性:人的本性。

嗜:喜爱,爱好。

旧: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置酒:准备酒。

招之:邀请他。

造:到……去。

辄:每每,总是。

尽:指喝完。

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

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芦。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自娱:使自己欢娱。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家境、习性、卓尔不群的志趣)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篇四

《塞下曲》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

二、品读古诗

1.板书课题、作者,指名读,齐读。

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

3.小组展示(达到目标:通顺无错误)

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达到目标:有清晰度、表现力。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关键词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

6.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配乐朗读)

7.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试背《塞下曲》

三、全诗整合。

1、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 师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

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

五、作业。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手抄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篇五

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五柳先生传》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请大家将书本打开,一起读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但是老师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味道,你们觉得少了什么味道呢?

生:我觉得少了闲适自得的味道。

师:怎么能读出闲适自得的味道来呢?

生:我认为应该多读课文,了解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师:知其人才能读其文,请坐。这篇文章要读出闲适自得的味道,老师觉得有这样几个方法:一是读好四字短语的节拍,文章中有许多四字短语,读的时候中间注意一下停顿和延长,比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大家试一试好不好?

(生自读)

师:第二个注意点,有些句子的结尾要处理一些拖音,比如“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味道就出来了。我们看一看,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读拖音的?

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师:这个同学很聪明,我们朗读的时候节奏不要快。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的悟性真高,这一遍就读出了味道。接下来我们继续理解课文,请同学们先看一下这些词语的含义:

(屏显)

亲旧知其如此 曾不吝情去留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因以为号焉 亦不详其姓字

短褐穿结 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旧”这里是旧交、旧友。

生:“曾不吝情去留”的“去”是“离开”。

师:现在呢?

生:到某个地方。

生:“或置酒而招之”的“或”在这里是“有时”。

师:现在的“或”呢?

生:或者。

生:“造饮辄尽”的“造”意思是“往、到”,现在的意思是“制造”。

师:“制造”,请坐。

生:“因以为号焉”“以为”是“以之为”。

师:真不简单,把省略的部分补足了。“以之为”是什么意思呢?

生:用什么东西作为。

师:对吗?宅边有五棵柳树,把这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是“用”还是“把”?

生:把。

师:也就是“把……作为”,现在是什么意思?

生:认为。

生:“亦不详其姓字”的“详”是详细地知道。

师:“详”就是知道的意思,而现在的“详”是“详细”。谢谢!请坐。请这位女同学来说说。

生:“短褐穿结” 的“穿结”是衣服的补丁。

师:哪一个词是补丁?

生:“结”是“补丁”。

师: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最后一句的“不求甚解”就是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师:现在我如果表扬你,说你读书不求甚解,你高兴吗?

生:不高兴。现在可能是读书不严谨的意思吧。

师:读书浮光掠影,请坐。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语有一个共同点?

生:我认为应该是古今异义。

师:我们把这八个古今异义词弄清楚了,就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了解古今异义的知识。

(屏显)

古今异义指一个词语在文言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与在现代汉语中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语言的演变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形式。

(生齐读)

师:其实,这不是新的知识。同学们学过“长河落日圆”吗?“河”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生:黄河。

师:在古代汉语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的“河”呢?

生:河流。

师:词义扩大了。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是什么意思?

生:妻子和儿女。

师:现在的“妻子”就专指丈夫的配偶,词义缩小了。“涕泗横流”中“涕”是指什么?

生:眼泪。

师:现在呢?

生:鼻涕。

师:词义转移了。弄清楚古今异义的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语句。下面我们继续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注解来“说读”课文。就是看着原文,说出它的大意。比如: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字号。就像这样说下去,如果哪里说得不够有把握,请做好记号。下面请同学们自言自语地说起来。

(生说读,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问题吗?

生:有。

师:有问题才是真正地学习了。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大胆地提出来,好吗?

生:最后一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中的“欤”。

师:请你来帮助这位同学。

生:这个字在古代相当于“呢、吗”这种疑问性的词语,放在句子的末尾。

师:有同学追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他是在表示自己是在古代圣贤之王统治下的人民。

师:请坐。他希望自己是那样的子民,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这样:说的是无怀氏统治下的子民吗?

生:第一段“箪瓢屡空,宴如也”这两句的翻译前一句是“很贫困,难以吃饱”,然后是“安然自若的样子”,要用什么把他们连接起来呢?

师:一方面他很贫穷,很苦;一方面他又能够安然自若,你说这两者之间用什么词语连接比较好?

生:但是。

师:但是表示转折,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倒数第二句“以乐其志”。

师:请这位同学来帮助你。

生:我觉得这里是说五柳先生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以此来享受自己的志趣。

师:她把“乐”翻译成享受,在这种乐趣中感受到快乐,意译为“享受”,句子很通顺,请坐,谢谢你!

生:我不知道这个“黔娄之妻”它是不是可以翻译成:齐国勇士的妻子。

师:黔娄是一个人名。

生:那“之妻”是不是可以翻译成“黔娄的妻子”?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女子是没有发言权的,这里怎么又引用了他的妻子的话?

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啊,有没有哪个同学能够回答他?

(生沉默)

师:黔娄是古代的一个隐士,他拒绝高官厚禄的聘用,他的妻子非常理解他,赞美黔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引用他家人对他的赞美与他妻子的地位无关。懂他的人对他的赞美,那才是真赞美。

生:第一段的“闲静少言”是说他不善言谈还是什么?是不是贬义的意思呢?

师:这里不是贬义,因为在东晋时期,很多士大夫很多文人喜欢聚到一起清谈、空谈,而他却是“少言”,不怎么说话,没有贬义,是说他有自己的志趣。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些翻译中的问题,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五柳先生的特别之处。

(屏显)

说说五柳先生的特别之处

师:我感觉这个五柳先生很特别,闲静少言,别人都在夸夸其谈,他就不喜欢说话,性情很特别。还有其他特别之处吗?

生:他性情比较直率,去人家喝酒,想喝了就去,喝完了就走。

师:不是喝完了就走,好像是喝醉了就走吧?喝酒非得喝醉,而且喝酒的态度很好,不像我们现在还有人耍酒疯,还要推诿。从喝酒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啊?

生:直率。

师:在这里,全文172个字,花了六分之一的篇幅来写喝酒,那是有深意的,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他的率真。古代文人写到喝酒往往和什么东西有关啊?

生:愁。

师:李白说“举杯销愁愁更愁”,可是陶渊明有什么愁呢?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但是在现实社会却屡屡碰壁,最后归隐田园。即使归隐田园,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志向的涌动,社会现实又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志向,于是只能用喝酒来排解啊。这是喝酒的特别,还有什么特别呢?

生:五柳先生很贫困,他衣服上有洞有补丁,但是他却安然自若,一点也不慌张,我觉得这个很特别。

师:他的心态很特别,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依然安然自若。

生:在那个年代,别的人都追求功名利禄,五柳先生却不慕荣利,我觉得这点很特别。

师:你很敏锐。他的心境、志趣很特别。

生: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师:读书很特别。

生:我觉得他给自己取字号的方式很特别。没有刻意的雕饰,就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师:古代文人取字号的时候都追求高雅,追求深意,五柳先生不是的,柳树是农民宅旁种的,稀松平常,他就以五柳为字号了。貌似随意,其实有深意,他的自然恬淡的性情就表现出来了。还有特别之处吗?

生:他特别喜欢写文章,但是自娱自乐。

师: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呢?

生:他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一些爱好。

师:请坐。食不果腹,但是仍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当时很多文人写文章是献于公卿之家来博取功名的,五柳先生写文章是自娱自乐的,很特别。

同学们,就这样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个很特别的五柳先生,大家觉得这五柳先生是谁呢?

生:陶渊明。

师:为什么?

生:结合陶渊明写过的一些诗作,发现虽然写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都是追求那种平淡闲适的生活,不追求功名利禄,所以我认为这里说的就是陶渊明自己。

师:你能不能说一下他诗作中的某一句诗,来印证一下?

生:《饮酒》里面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请坐。悠然、恬淡,和这里所描绘的是一致的。还有吗?

生:我们以前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描述了陶渊明所向往的那种闲适恬淡的生活。

师:他期待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和《桃花源记》中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是一样的。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并且能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

《五柳先生传》说的就是陶渊明,所以这篇文章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师板书)。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特别的五柳先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也有许多特别的地方,比如文章花了很多篇幅来写喝酒,既写出他的率真自然,也写出他内心深处的壮志难酬的闲。那么,和其他文章相比,本文还有哪些语言表达上的特别之处呢?

生:这篇自传中没有写这个人的名字,而且没有交代这个人的生平事迹,只写了一些小事来显示他的志趣。

师:她说了两点,故意隐去他的姓名字号,含蓄之美;不写大事写小事,表现人物的生平特点。

生:我觉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没有太多的修饰,很自然,很率真。

师:我们要求的是语言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比如在这个自画像中,陶渊明有很多文字是哭穷的,能不能把他哭穷的文字读一读?

(生读“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

师:从哪些方面来写他穷?

生:吃、喝、穿、住。

师:还有一些地方也写他穷的。

生:家贫不能常得。

师:想喝点小酒家里没钱。从这些方面来极度渲染他的贫穷,他哭穷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用他物质上的贫乏来衬托他精神上的高尚。

师:他用了一个词:衬托。这里写“贫”,是为了突出他贫贱不改其志,愈贫,他的人格、他的坚守愈是高贵。(板书:写贫贱 安贫乐道)

课文里还提到了一个人——黔娄,陶渊明把自己比作黔娄这一类人,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都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

师: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还有别的原因吗?可以看课文注解。

生:都是隐士。

师:身份一样。但是我以为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请同学们看资料介绍。

(屏显)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聘他任宰相,黔娄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绝;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以无功不受禄而拒绝,他是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

黔娄贫困一生,死后停尸在破窗之下,身着旧袍,垫烂草席,盖的短衾竟不能蔽体。

(生齐读)

师:黔娄是这样的一个人,拒绝高官厚禄,贫穷一生,直到死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没有改变自己的操守。那么陶渊明自比黔娄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生:他可能为了表明自己也和黔娄一样,坚守自己的操守,淡泊名利。

师:陶渊明想表达的意识是说:我即使贫穷一生,也断然不会改变我的节操。所以在这里写黔娄表现诗人清高坚守的决心(板书:比黔娄 清高坚守)。

我们看,黔娄死的时候盖的短衾竟不能蔽体。黔娄死后,孔子的弟子曾参前去吊唁,发现这个被子太短了,黔娄的脚露在外面,这是不合古代礼仪的。曾参就建议把被子斜过来盖。黔娄之妻说:先生生前一直是很正的,我不能在他死后让他不正。黔娄之妻是真正懂黔娄的,这个“正”字特别有意味。所以我觉得陶渊明在这里表达一种清高自守的决心,他的内心其实是有一种正气的,不为世俗所左右,不为艰难所左右,因此《五柳先生传》还是一曲正气歌(师板书)。多少文人改变自己的操守去迎合,去附庸,但是他没有,因为内心有正气在。

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这篇文章有172个字,但是用了9个“不”字,请同学们把带“不”字的词语圈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你觉得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用了这么多“不”有什么用意吗?

生:我认为是为了表现他坚定的信念。

师:表现他坚定的信念就用“不”吗?好像不仅仅是如此。我们来看看把“不”去掉怎么理解。

(屏显)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师:慕荣利是指哪些人?

生:世人。

师:求甚解的是哪些人?那些好清谈、空谈的人,他们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吝情去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明想走又不走。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是当时社会的众生相,当时的人都在追求功名富贵,而五柳先生用这个“不”表达的是他的决心,这其实就是陶渊明在与恶俗的世风、糜烂的社会现实高声地说“不”。所以,文章用了那么多的“不”是有深意的,是为了表现他的特立独行,他与这个社会、世风、人情是不一样的(板书:用“不”字 特立独行)。

刚才有位同学说贫贱是衬托安贫乐道,比黔娄是衬托自己的清高坚守,前面是反衬,后面是正衬,用“不”也是反衬。所以衬托是本文的主要的表现手法(板书:衬托)。

(屏显)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表现手法叫“衬托”。用衬托手法来写自传,既起到了强调作用,又显得含蓄内敛。

(生齐读)

师:含蓄内敛表现在他用了那么多的“不”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又不显得疾言厉色。大家知道屈原也是一个与社会风俗格格不入的人,屈原选择的方式是什么?

生:投江。

师:这种行为让我们敬畏,但是我觉得陶渊明比他做的更好。陶渊明隐居以后追求自己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自己精神境界的超脱,所以陶渊明给我们后代的知识分子营建了一个精神家园(师板书:精神家园)。

当我们面对恶俗的社会风气的时候,我们固然需要出淤泥而不染,但是我们更需要有自己内心丰富的精神追求。所以,陶渊明对后代的诗人影响很大,比如杜甫、李白、苏轼……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做了四件事:

(屏显)

细读

析读

说读

吟读

我们通过吟读来感受文章的音韵,通过说读来理解文意,通过析读来走近人物,通过细读学会了衬托的手法,我们就这样一步步走近了陶渊明,走向了文章的深处。希望同学们像陶渊明一样拥有内心的人格坚守,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下课!

课后反思:

执教《五柳先生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文本细读”上进行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为什么要用“细读”的策略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呢?

全文172个字,字字珠玑,有必要将这些“纯度”非常高的文字“溶解”开来,细细品味;

课文虽为文言,但是在理解句子意思上并无太多的障碍,学习时间充裕,深入挖掘文本就成了一种可能;

对于陶渊明隐居时的心境,学生大多数都有思维定势,以为他必然是悠闲自得。其实不然,陶渊明当时的心境是很复杂的,是悠然而沉郁、自得且忧伤。要想深切感受这一点,就得循着文字,逐层探幽。

《五柳先生传》的文本细读活动,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课堂的结构是“逐层深入”的。从文本意义来看,自画像、正气歌、精神家园,呈现出明显的阶梯递进;整体布局来看,吟读、说读、析读、细读,步步推进,渐次走进文本的深处;从板块细节处理来看,“说说先生的特别之处”、“这位特立独行的先生是谁?”、“解说他的特别”,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言行而深入剖析精神实质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是“螺旋上升”的。这堂课,学生通过吟读感受声韵,通过说读理解文意,通过析读走近人物,通过细读揣摩手法。学生的思维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初步感受到深刻感悟的过程。

学习的指导是“细腻有致”的。教师细腻的指导,是学生文本细读活动的抓手。比如,朗读的指导,我就做了这样一些工作:关注读音和句读、读好句首的顿音、四字短语的节拍、特殊句式的语气语调,这样就使得朗读活动有立体感、有层次感,避免了机械重复和平面滑行。

通过文本细读,这堂课基本达到了短文深教的目的,作为教者,我以为,在实施文本细读策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细”不是“碎”,要对文本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在研读文本的时候发现,理解文言句意,如果采用传统的逐句翻译的方法,虽然在知识点的覆盖上可以更广一点,但是将导致形式呆板、鸡零狗碎的结果,于是,我就对本课的文言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和整合,用8个古今异义的词语翻译支撑起这个板块的学习,并且用课中小讲座的形式,将“古今异义”这种特殊文言现象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提升,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向就更集中更深入,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读,不宜“广积粮”,更宜“深挖洞”。

“细”是为了“深”,但是“深”要有度。比如,对于作者抒发的情感,我的研读,有这样一些收获:抒发了对醇厚朴实的上古社会风气的向往、对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的坚守,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壮志难酬的忧愤……再比如,对于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我的研读收获是:作者笔下的五柳先生,是忘怀得失、安贫乐道的隐士;是率真况放、特立独行的诗人;是正直清高、守节不移的大写的人……但在课堂学习中,我却并没有将自己如上的研读作为学生文本学习达成的目标,而是相机进行了调整。我觉得,作为教师,要力求文本研读的“深”,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前经验,尊重学生理解力现状,掌握好细读推进的“度”,浅了不好,过犹不及。

穿插资料是细读的有效推手,对引进资料要精心剪裁。在备课初期,我选择了八段资料,计6000余字,力图通过丰富的资料穿插,推进细读活动,后来不断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和提炼,选了三段:陶渊明归隐后的极度贫困、陶渊明的“饮酒”、黔娄的典故,作为文本细读的补充材料,这三段资料的穿插,对于学生的阅读实践,一方面起到了“点化”的作用,指明了思考的方向(比如写贫困与他的“穷且益坚”的关系);另一方面起到了“深化”的作用(比如写五柳先生对高贵人格的坚守)。

细读活动过程,要用艺术的追问去促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追问,就是在研读人物形象的时候,我问学生:“这个特立独行的五柳先生是谁呢?”,学生都回答说是陶渊明,我追问:“为什么说是陶渊明呢?”第一个学生说:“我是参照的教学参考书”,我问第二个学生,他还是说参照教参,我说:“翻阅教材是一个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么?”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有的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介绍,有的结合陶渊明的诗歌,有的回顾他写的《桃花源记》……可以说,这个追问,就让学生借着学习经验进入了文本深处。所以,我认为,追问对于文本的细读、深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需要我们老师捕捉瞬间的有效信息,迅速加工,机智发问。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学习五柳先生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德和情趣

⑴、破房、破衣、陋食——自得其乐。

⑵、文静而不多言谈——寻求真知。

⑶、嗜酒旷达——不矫情、不放肆。

2.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古人的性情品德

教学过程:

1.简介“传”文体的特点。

2.简介作者。

3.简介此文写作的背景。

4.教师范读课文。

5.应注意的字词

辄()吝情()

短褐穿结()

箪()晏()

黔()汲汲

()俦()衔

觞()欤()

6.分析课文结构

⑴、(1节)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家境、习性及其志趣。

⑵、(2节)用史传的结尾格式加了一个赞语,集中陈述了传主安贫守节的性格特征和卓尔不群的理想。

7.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应注意如下词语:

何许:何处

许,地方,处所。

详:详细地知道。

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

(依史传体例开头介绍传主的性字、籍贯。)

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性:人的本性。

嗜:喜爱,爱好。

旧: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置酒:准备酒。

招之:邀请他。

造:到……去。

辄:每每,总是。

尽:指喝完。

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

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芦。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自娱:使自己欢娱。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家境、习性、卓尔不群的志趣)

《塞下曲》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

二、品读古诗

1.板书课题、作者,指名读,齐读。

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

3.小组展示(达到目标:通顺无错误)

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达到目标:有清晰度、表现力。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关键词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

6.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配乐朗读)

7.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试背《塞下曲》

三、全诗整合。

1、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 师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

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

五、作业。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手抄报。

《马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验预习,梳理文言字词

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2.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他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3.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1.自读课文,梳理字音。

邪(yé)骈死(pián)食马者(sì)槽枥(cáolì)外见(xiàn)

2.听朗读音频。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伯乐与千里马的辩证关系,对你有什么启发?文中的观点不难理解,教师应启发学生领悟:①机会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②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是相互依存的,得到赏识和重用也一样,需要其他一些条件的满足。

5.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托物寓意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主旨情感

(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明确: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遇不幸的处境。重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3.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文本借千里马不得伯乐,实际上是对人才流落不得赏识而鸣。因此,文中充满了受到不公对待的委屈与愤怒。请仔细品读下面五个“也”字句,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做出解说。

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④安求其能千里也?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明确:①表示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②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③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④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的愤慨之情;⑤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个性表达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礼记二则》

教学目标

第1课时: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

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新编电子版教案模板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新编文档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简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2021年新编备课教案设计五篇

新人教版初二的语文最新教案详案五篇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样板教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2021年新编教案解析五篇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参考范本五篇

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最新指南分享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篇六

《礼记二则》

教学目标

第1课时: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

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