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教学本文时,我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在引导学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通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来进一步理解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挖掘本文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对语文高度的感悟、理解能力。
本文是20xx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五课《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散文,或写人记事,如朱自清的《背影》;或写景状物,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或议论抒情,如《散文二篇》。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前面的几篇文章的学习,也为《永久的生命》这篇这里散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虽然本班有尖子生,但是中等生和中等偏下学生依然是全班学生的主力军,因此,对于此类哲理散文的理解上,会存在些许的障碍。上课时,不仅要培养尖子生的,树立榜样作用,还要重视中等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参与课堂,愿意走进文本,愿意探索他们未知的新领域。
1、简单了解作者,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感受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及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重点: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难点: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ppt课件、投影仪
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诗歌简析:《有的人》
本诗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所以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生谈感受)
(二)、导入
宗璞曾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这样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此,大家是如何理解的?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当代作家严文井也有他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走进《永久的生命》!
(板书: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三)、初读感知
1、作者简介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检查预习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生注音,诵读并注意字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在此基础上理解识记,为后面理解课文做准备。
3、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1)我们都非常可怜!
(2)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3)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生反复诵读,体会其感情,并总结。
4、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思考并理解作者面对生命,所书法的情感。进而教会学生这种不一样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层层推进,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完成教学目标。
(四)、细读赏析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谈这篇散文是如何体现严老的语言风格的(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1、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2、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很多富有哲理且意味深长的语句,学生可四人一组,讨论、探究,并形成文字性的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在寻找语句的同时,会思考,会讨论,会分辨,进而组织语言,形成文字性的结论。不仅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了培养,也对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合作性学习方式进行了再训练。
(五)、主题探究
关于本文的主题,有以下几种理解,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最倾向于哪一种?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文本,组织语言,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本所蕴含的主题,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不同的理解,重点在于,怎么样才能结合文本,回归教材,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理有据的表达出来,这是设置本环节的主要意图。
(六)、拓展延伸
请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写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提示:对联、小诗、横幅或一句话,等等。)
(联系学生写这方面的能力)
设计意图:前面训练了学生读的能力,说的能力,本环节主要是训练其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能够看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也能够看出学生对于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现。
(七)、小结
冰心在《谈生命》一文中这样说过: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八)、作业
(九)、板书:
生命的易逝 可怜
永久的生命 生命的永久 感动 欲扬先抑
生命的赞歌 赞美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二
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反复诵读古诗,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
1、录音机、范读带。(正字正音,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投影仪、胶片。(显示内容:生字注音、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精美插图、相关诗词等。)
3、课件。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性简傲,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还讲究平仄。
王绩《野望》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东皋(gāo)薄(bó)暮徙(xǐ)倚犊(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品析诗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美丽的秋景,恬淡和平的生活,却让诗人发出了“相顾无相识”的感慨,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颔联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
2、借景抒情。用美丽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野望秋野图萧瑟衰败正衬暮归图宁静安详反衬孤独无依
背诵王绩《野望》,由律诗引出《黄鹤楼》的学习。
崔颢《黄鹤楼》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引导,理解诗句含义。
品读,体味诗中的情感。
(1)前两联由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寻常江楼构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的怅然若失的情绪表露出来。
(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一棵棵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诗人“愁”该如何理解?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1、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的开头从黄鹤楼美丽的传说写起,仙人、黄鹤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写到“黄鹤一去”,写到“白云千载”,意境开阔,引人遐思。
2、风景如画,情真意切。诗的颈联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所见到的空明悠远的画面,融情于景,眼前景虽美,何处是乡关?景中蕴含诗人浓浓的乡愁。
黄鹤楼首联引传说颔联发感慨以景衬情思乡思亲颈联绘美景情景交融尾联抒乡情
王维《使至塞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节度使崔希逸打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感知诗的内容。
(1)理解诗句的内容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颈联:千古名句,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表达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
(1)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虽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漂泊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挤出京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2)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家国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孤寂和抑郁之情。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画中有情赞叹赞美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四川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3)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1)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炼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渡荆门送别动景随入渡荆门之景静景飞天镜结海楼送别之情依依不舍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朗读
①把握诗歌节奏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②把握诗歌感情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品味诗句,把握内容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四句,莺燕争春光。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新到谁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早莺尚少,只在“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起来了。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5)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西湖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人描写了西湖早春莺飞燕舞、花乱草浅、柳树成荫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1)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描写西湖美景。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最后到湖东的白堤,使整首诗结构严密。
(2)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中寄寓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钱塘湖春行(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春之景赞赏西湖、热爱自然
本课的五首诗都是唐代律诗,格律工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每首诗题眼设问,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找、画、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三
1、新闻两则三课时√√(二课时) √(会员)
2、芦花荡√ √(原创 四课时)√ √(长、详)
3、蜡烛√详案 √√(原创) √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简) √ √探索型√
5、亲爱的爸爸妈妈√① √② √
6、阿长与《山海经》√ √三则
7、背影√ √ √
8、台阶√(doc版,一课时) √ √二则
9、老王√简案 √(详) √
10、信客√(简)(详)各一份 √ √
11、中国石拱桥√简案 √ √二则
12、桥之美√两则 √(创新研究) √
13、苏州园林√ √
14、故宫博物院√ √ √
15、说“屏”√(简) √ 名师√
16、大自然的语言√简详各一则 √ √
17、奇妙的克隆√ √ √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
19、生物入侵者√(简) √
20、你一定会听见的√ √ √
21、桃花源记√ √ √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优秀√√ √ √√陋室铭2课时
23、核舟记√详案√(详)第二课时 √ √
24、大道之行也√优化教学方案 √ √(简)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 √
26、 三峡√①√珍藏版 √ √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
28、观潮√(2课时) √详略各一则√(名师)
29、湖心亭看雪√① √② √ √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登岳阳楼√√ (名校资料)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四
1 、通过缩写小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
3 、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
1 、通过缩写小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
一 、导入
有句幽默的小品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品”,今天课前我们就来谈谈这句话。(引导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举例子;并且说说怎样“浓缩”)其实文章也一样能够浓缩,这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把这些文学大餐“浓缩一下”,来进行今天的作文训练“缩写小说”。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写成较短的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 、写作准备
主要针对“缩写”与“小说”的特点分别来进行。
1 、缩写:找同学就小学学过的知识中说说缩写的要求等。 概括大意,不改原意
2 、小说:三要素及情节发展的结构
三、 指导:
1、摘录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2、删除法
原文叙述或说明具体而细致,缩写时将这些删除,剪掉枝叶,留下主干。缩写句子,保留强调的分句。段落缩写可以抓住段中主句,其余的字句适当保留。如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将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议论性的文字,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
3、概括法
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原文的意思。记叙文,细致描写的部分可压缩成粗略的描写,详尽叙述的部分可压缩为概括叙述,详细的对话可以改为简略的对话等。说明文,可概括那些对特征、本质解释的文字。议论文,可将理论论据由具体引用压缩成概括引用,事实论据可由具体详细叙述变成概括略述,有的论据还可以一语带过。也可以把几段文字压缩成一段文字。还可以把段缩成句,长句缩成短句,以及把抒情性的句子缩成一般的陈述句。
以上三种方法可能结合使用,务必使缩写后的文章尽量保留原文精彩的句子或中心句,做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特别要使保留的部分和变更的部分衔接自然吻合。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打乱原文的顺序,另起炉灶,重新组织材料,更不能随意发挥,添枝加叶。
四 、写作训练
(一)回到原文分小组活动,每小组以本单元的一篇课文为例
1 、分别概括“三要素,情节结构,主题”;
2 、复述每篇课文;
3 、肯定学生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缩写的主要原则及方法(教材148页写作训练)
(二)分项练习
1、人物:围绕人物让学生从原文中概括出相关的内容,例如人物特点,事件等;
2 、情节发展:小组内分工,分别缩写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老师到小组内进行指导; 念学生的范文,互相交流。
五 、谈体会
学生通过一节课的训练,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收获。
六 、作业:
连段成篇 学生动笔进行小说缩写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五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朝代】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一、文学常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是屈原之后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或称“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二、问题探究
1、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乐观开朗的胸怀。
2、简要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飞下的天镜;浮云在江面凝聚,形成海市蜃楼般的美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一幅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3、赏析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中一个“送”字表达巧妙,本来是“我”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送”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或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三、诗歌主旨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六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群体的崇高品质。
体会列宁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与人格的高贵。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我们远离战争、饥饿和寒冷,战争的残酷、恐怖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你们知道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吗?今天我们走进《列宁格勒的树》,去看看被围困了九百天的列宁格勒城的人们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刻,宁愿冻死也不砍伐一棵树的壮举,让我们的灵魂接受一次洗礼,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辉吧。
(二)时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出动70万大军、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和12000门火炮妄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却受到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德军迅速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化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严密封锁该城,企图以断水、断粮等手段征服列宁格勒,从而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期。面对险恶的处境,300多万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开辟的“生命之路”,传奇般地战胜了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的罪恶计划。
列宁格勒保卫战紧紧拖住并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辉煌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残酷的战争也使列宁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材料记载,列宁格勒在围困期因饥寒交迫致死的人多达64万人,死于德军炮火空袭的有2.1万余人。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用线画出你不认识的字,用……线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用画出你喜爱的句子。
1、学生读完以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
踉跄(liàngqiàng)冻馁(něi)
2、需要积累的词语:
不堪回首战云密布阴云惨淡魔剑高悬座无虚席
(四)探究课文。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最使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讨论交流:哪些细节、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
2.重点讨论分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请一位学生朗读一遍。
本段写了悲惨的一幕,但作者没有对这一情节进行过多地描写、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触进行了简洁地叙述,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是哪三个细节呢?
明确:小棺材、冻馁而死的孩子、旧铺板。
作者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既没有女士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寒冷对她脸色和躯体的效果,也看不出作者感情的特殊性,他追求的不是煽情,而是以叙述来说明问题,我们同样被打动了。看来,打动人心不光靠描写、渲染的手法,叙述同样能产生感动的效果,这真是“殊途同归”啊!
3.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
4.作者一边进行冷静地叙述,一边又在叙述中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说说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一方面是如此严酷的饥寒,“人们卖房屋,变卖首饰,变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只为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和棉毯”;另一方面却是:“在最艰苦的900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生火取暖。”
5.光有这样的对比似乎还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议论、抒情的手法加以补充,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起了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6.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点,作者又例举了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列宁格勒的人们的一些生活状况: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
多么坚强高贵的人们啊,在厄运、苦难面前,他们仍从容地、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群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精神强健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树一样的坚韧挺拔的精神,才有了不让侵略者前进一步的辉煌。
7.能用《日历》里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他们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
8.900多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生命是是无价的,但并不代表它是最宝贵的,正如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树的绿色是被围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一片绿支撑着他们熬过900个苦难的日子。
9.请同学们结合《每天诞生一次》的内容,想象一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从烟雾里透出的曙光中醒来时,看到这片绿,他们会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他们在醒来的一刹那可能有一种陌生感,也有一丝庆幸的心理———“我又活过来了?”我还活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明天还能扑向崭新的太阳,还有见到下一个黎明的希望。对他们来说,生命即绿,假使有一天见不着绿了,那么,死亡也就来临了。
10.同学们知道老山兰的故事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钢铁战士血洒南疆,誓守国土,在炮火硝烟中,日夜陪伴我们战士的,就是绿色的兰花,战士们取名“老山兰”,他们把从阵地上采撷来的兰花栽在废弃的空罐头盆里或栽在阵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钢盔里。战士们精心呵护着它们,那墨绿色的叶片给炮火硝烟中的战士们带来丝丝生活的慰藉,绿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绿而挺身而出。
和平年代,我们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绿,人类与绿色应和谐相处。想想战争年代的那些人们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摧残眼前的这片绿呢?请爱护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们将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
五.阅读比较、探究
如果以《列宁格勒的树》为材料,你会如何接着写《每天诞生一次》或《日历》呢?试动笔写写看。
〔参考答案:在《列宁格勒的树》的故事里,可以找到上述两篇文章的种种影子,包括共同的、不同的方面。如果与《日历》接,可以放在保存岁月的方式是把岁月变成永久的诗篇之后,或者放在书写每一天的日历那段之后。如果与《每天诞生一次》接,可以接到扑向崭新的太阳那句之后,也可以接到篇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写方式,比如也放到《日历》的篇末。〕
此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解读这几篇课文,并不在一定要写成完全融为一体的一篇文章。还有,可以引用故事的基本素材,也可以只引用片断,还可以打乱顺序,比如从剧院天天开演说起。还要指导学生在叙述故事时不是原文照抄,内容要适度,文字要与主篇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