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庄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2、体会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2、难点:
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学习《浑沌之死》
倏(shū):<书>极快地。如:倏地。
沌(dùn):混(浑)沌。
(1)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如:混沌初开。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时:常常,时常。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
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第二层(第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
第三层(第4句):浑沌之死。
(略)
1、如何理解《浑沌之死》?
明确: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这是最明显的启发。
2、“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首先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哲学道理,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杂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的必要性。(答案不必统一,提倡有新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把全文译成现代汉语。
浑沌之死
开端:浑沌待倏、忽甚善
发展:倏忽为报恩,为开七窍
结局: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
好心办坏事
学习《呆若木鸡》
1、生字
渻(shěng):古代人名用字。
恃(shì):依赖;倚仗。如:有恃无恐。
2、词语解释
方:正。恃:凭着,依靠。
犹:仍然。应:作出反应。
响:声响,这里指鸡的啼叫。影:影子,指别的鸡走近来。
疾视:怒目而视。无变:没有反应了。
德:指精神。异:别的。
应:应战。反走:转身逃跑。
德:恩,恩情。 已: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
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第6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
1、《呆若木鸡》如何理解?
明确:庄子在该文中表现的根本思想与《浑沌之死》一样,都可归结到“恬淡无为”的政治主张,这些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批批判的,也是积极的;同时我们又从文中体味到: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
2、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明确: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
3、你知道《庄子》中有哪些成语?
明确: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四、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螳臂挡车、东施效颦、扶摇直上、涸辙之鲋等等。
(1)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2)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浑沌之死》中,倏、忽、浑沌三个形象以及倏、忽为浑沌开窍的故事想象大胆,妙不可言,浑然天成。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庄子的很多寓言以他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写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呆若木鸡》在写法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浑沌之死》这篇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成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
《呆若木鸡》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比喻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
把全文译成现代汉语。
九、板书设计
呆若木鸡
开端→为王养斗鸡
方虚骄而恃气;犹应响影
发展→疾视而盛气
鸡虽有鸣,已无变
结局→呆若木鸡,德全,无敢应者
精神内敛
《庄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理解文意,把握故事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2.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义。
3.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把握故事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1、朗读法。 2、比较法。 3、拓展法
先秦时期,有一个人的才学和品质都非常出众,临死时,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师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
这个大师就是庄子!
1、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 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 》一书。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于是鸱得腐鼠 (6)鱼出游从容 (7)是鱼之乐也
3、翻译句子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于是鸱得腐鼠
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口赫我邪
4)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文中的鹓刍和鸱分别比喻怎样的人?庄子讲鹓鸱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3、《庄子与惠子游与濠梁》一文中,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矣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已教过三回了,这次是第四回,这一次我想颠覆一下过去的教法,把课上得简明一些,这就涉及到一个扬弃的问题。那些是该放弃的?我认为,在故事一中,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两个:文中的鹓刍和鸱分别比喻怎样的人;庄子讲鹓鸱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而故事二的核心问题也同样只有两个: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与惠子游与濠梁》一文中,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至于其他枝枝节节的问题,提多了反而淹没了文章的教学重点。从实践来看,我的想法是对的。
当然,这堂课下来,我觉得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首先,跳跃性大了一些,可能有部分学生听课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其次,照顾的面不全,尤其是少数学困生。第三,由于字词障碍上用时好多,学生对重点问题总结消化的时间不够充裕。
这些遗憾,都只有留待以后去弥补了。
《庄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4. 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对庄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一课里,庄子狠狠地嘲讽了惠子一番,相信大家的印象一定还非常深刻,这篇文章里,他们两个人又怎么了?现在,让我们来齐读课文,在朗朗读书声中,找出答案。(全班齐读课文)
读过课文,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用最简短的话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和惠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辩论)
说到辩论,相信同学们对上学期年级的辩论赛还记忆犹新,在辩论赛上,双方辩手雄辩生风的英姿让大家倾倒,而千年前的这一场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辩论"更有着说不尽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研究一下这一场辩论。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来源:学,科,网]
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2.辩论双方是谁?(庄子,惠子)[来源:z#xx#]
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反驳庄子的观点后,庄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句子中有哪些关键字词要提醒大家注意?(子,第二人称代词;安知,怎么知道,疑问词)
那惠子如何反击?(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一句有个一词多义的词,是哪个?(固,固然、本来;)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在问答提问中落实重点字词,理清文意)
相信大家现在对文意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当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还想要对文章有更深刻了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再次分析一下课文。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请注意语气。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双方的语气。
2.六人小组讨论双方观点,最后定出小组支持庄子和惠子哪一方的观点。
3.每小组派一位代表阐述小组观点。
4.正反双方自由辩论。
5.总结,初步归纳庄子的思想。(庄子崇尚自然,板书: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
1.讨论并自由发言
2.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庄子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鱼之乐",他回答"从濠桥上知道",实际上是答非所问,偷换概念)板书:我知之濠上(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问)安知:怎样知道(庄子),怎能知道(惠子)庄子--诡辩。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不过,我们先把这场千古争辩放一放,来关注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课后练习: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因为庄子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4.提问: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你更欣赏哪一种思想?为什么?
1.回应开头庄子的思想。
2.通过《郢人匠石》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加深对庄子思想理解。(看动画视频)[来源:z&xx&]
3.总结全文: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祸福、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也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一般,清爽怡人。
《庄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了解庄子其人其书及思想主张。
3、理解文章寓意,学习庄子善用寓言说明事理的方法。
4、比较庄子和惠子思想、气质、志趣、性格的异同。
5、正确理解庄子的“义”。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
1、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2、《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并划出不会翻译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所提的那些不会翻译的字、词、句。
3、译文
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庄子去见惠子,惠子却去搜捕他。庄子是怎么做的?
出乎意料,庄子只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
2、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希望惠子不要利欲熏心,要讲义气,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忘了友情;庄子是为了告诉他,自己对宰相的位置没有什么兴趣。
3、庄子是用什么方法讲这个故事的?这种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庄子用了几个比喻,即鹓,鸱,腐鼠。一个比喻庄子,一个比喻惠子,一个比作功名利禄。
庄子用比喻的方法讽刺并骂了惠子——庄子用这个故事做了比喻,既表明了自己的志趣,又讽刺了惠子的追求功名利禄。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4、你认为惠子和庄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5、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呢?
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所以作为朋友应该要心胸开阔。
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辩论争了很久了。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峰呢?
1)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锋。因为庄子是强词夺理;
2)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锋。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我们要关注一下这个字,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惠子那里,这个叫“怎么”?在庄子那里变成了“哪里”。庄子最后说了那句话,这时候庄子对“安”的理解,他把他理解为哪里。你在哪里知道?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他靠偷换概念取得了胜利。这里涉及到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但有一点大家一定能够听懂,庄子靠偷换概念取得了上锋。我们本来关注的焦点是人和鱼之间的信息如何传递。但在庄子那里变成了人是从哪里获得鱼的信息的。
其实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曹刿论战》。
《庄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①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②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有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知识,方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学习重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2、第二段,理清层次及运用两个对比写出庖丁高超的技巧。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著名诗人郭沫若曾说过:"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载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的,这绝无仅有的一个便是庄子。"先秦的诸子百家之中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莫过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学生回忆并介绍庄子后多媒体显示: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庄子,走进庄子的哲学,领略庄子哲学的魅力。
1、解题
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补充: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①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②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今天我们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得到一种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请大家认真听读课文。
2、听读正音
多媒体播放经典朗读,学生听读正音。
学生自由读:一字一词一句的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字词,理会文意。
3、把握内容
播放"庖丁解牛成语故事",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1、字音
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中音技盖至此乎
批大郤导大窾肯綮更刀大軱新发于硎謋然
2、一词多义
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教案《《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然
①奏刀騞然(拟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2、古今异义
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副词,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轻里说))
依乎天理(古:天然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因其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至于,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今: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族,古:(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今: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行为迟(古:动作因为;今:受思想支配表现的活动)
3、通假字
砉然向然(响)
技盖至此乎(盍)
批大郤(隙)
善刀而藏之(缮)
4、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
5、积累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关键。此语指能正好击中最重要的关键。
6、翻译句子
①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手之所触"等句均由指示代词"所"加动词"触"等形成名词性词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意为"接触的地方"。"手"为句中定语,"之"是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助词。)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尝,动词、试,这里可作"碰到"、"接触"之意。技经肯綮是"尝"的宾语,这里提到动词"尝"的前面,"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③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恢恢宽绰的样子;乎,形容词尾;"其",代词,代上文的"间"。)
③怵然为(之)戒。
怵然,害怕的样子,等到于说小心翼翼也。(戒,警惕;为(wèi)介词,后面肯略了宾语"之"字,下面"为止"、"为迟"皆同。)
1、欣赏"解牛之美"。
①划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明确: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教师提示:庖丁解牛的场面。
庖丁解牛,文惠君观看。作者以写动作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解、触、倚、履、踦,(总动作为"解";分别描写庖丁全身各部位的动作为触、倚、履、踦、)简直是一系列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并用两个拟声词:砉、騞,描摹他解牛进刀的声音,用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描绘出庖丁解牛的动作节奏感,刀锋所到异乎寻常。
这段描写引人入胜,对突出全文的中心,起到重要作用,是后面叙述抽象道理的依据。有之,才能使读者对庖丁的"经验之谈"心服,才有其感染力。
②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它符合《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的节奏?
明确: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2、探讨解牛经
学生读第三段,思考:庖丁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明确: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追求规律),不满足于技艺,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总的概述技艺高超的原因。(总说)
②长期的摸索,反复的实践,去了解牛的复杂的结构(必经之路)。
解牛的三种境界:始臣之解牛,所见无非牛者(不懂规律,目有全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懂得规律,目无全牛)→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运用规律,游刃有余)。
③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尊重规律(态度)。
教师提示:庖丁学解中的头三年,精力高度集中,达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文章所创造的第一境界。
庖丁动手解牛时而又"未尝见全牛也",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他已经完成了对必然王国的认识,行将踏进自由王国的境界了--第二境界。
十九年后,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进入了一个异乎前两个境界的崭新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时的庖丁依天理,因固然,完全靠精神活动批郤、导窾、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軱,游刃于彼节者之间,游刃有余,把又脏、又累、又笨重、又麻烦的解牛活计,干得漂亮极了、高级极了--第三境界。
庄周不愧为大思想家、文学家,他在几百字内写出了庖丁解牛的十九年的历程,写出了出语惊人的三个境界。用对话方式来写,从庖丁回答中得知。
3、知识拓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古之做学问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教师提示: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
4、探究:文中的良庖、族庖分别比喻哪两类人?
明确:不懂规律固执蛮干,容易受到伤害;遇到事情不知道变通,也容易受到伤害。
5、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
《庄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义。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1、朗读法: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人物的志趣。第二篇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争辩,表现二人的差异。
2、比较法:
比较惠子与庄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
拓宽阅读视野。多介绍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生平,思想。课外读庄子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帅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
这个大师就是庄子!2400年前,就有这样非凡的见识!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他们的语气。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
⑴ 惠子相梁
⑵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⑶ 非梧桐不止
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⑸ 于是鸱得腐鼠
⑹ 鱼出游从容
⑺ 是鱼之乐也
学生明确:
⑴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⑵ 国:国都、京城。
⑶ 止:栖息。
⑷ 安:疑问代词,怎么。
⑸ 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⑹ 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⑺ 是:这。
3、翻译句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注意国及语序倒的翻译)
于是鸱得腐鼠: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口赫我邪: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
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刍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3、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前一篇试作分析。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1、庄子与惠子的友情: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2、美文阅读,欣赏《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矣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
1、课外阅读《庄子》选段。
2、查找积累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生平。
《庄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情感与价值目标: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课文想像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文言词语的积累
2课时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整体感悟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1.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第二层(第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
第三层(第4句):浑沌之死。
《呆若木鸡》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第6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
2. .《浑沌之死》如何理解?
【明确】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这是最明显的启发。
3.《呆若木鸡》如何理解?
【明确】庄子在该文中表现的根本思想与《浑沌之死》一样,都可归结到“恬淡无为”的政治主张,这些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批批判的,也是积极的;同时我们又从文中体味到: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
三、问题探究
1.“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首先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哲学道理,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杂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的必要性。(答案不必统一,提倡有新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2. 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明确】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
3.你知道《庄子》中有哪些成语?
【明确】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四、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螳臂挡车、东施效颦、扶摇直上、涸辙之鲋等等。
4.写作特点分析
(1)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2)想像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浑沌之死》中,倏、忽、浑沌三个形象以及倏、忽为浑沌开窍的故事想像大胆,妙不可言,浑然天成。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庄子的很多寓言以他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写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呆若木鸡》在写法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课文翻译
《浑沌之死》
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他们非常殷勤。倏与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厚重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以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就死去了。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还虚浮骄矜,自大得不得了。” 又过了10天,王又来问,纪渻子回答说:“还不行, 它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又过了10天,周宣王又来问,纪渻子说:“还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来问,这回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在它面前打鸣,它也无动于衷,看上去呆头呆脑,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看见它掉头就跑。”
五、小结(揭示强调寓意)
《浑沌之死》这篇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成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
《呆若木鸡》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比喻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