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10篇(优质)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10篇(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6 14:53:57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10篇(优质)
时间:2023-04-06 14:53:57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一

奶奶总爱讲些过去的故事,好似她心里的那些尘封了的日子,一直都是刚记上去的,墨迹未干。

爷爷在服装社当裁缝,他常常是披星戴月。公社里挣工分的重担就压在了奶奶的肩膀上,奶奶得比别人干得多,得比别人做得快。

一个冬日的早晨,天未放晴,奶奶就背上粮食迈着坚定的步伐在蜿蜒的山路上“匍匐”着,脚下的小路像缎缎丝绸远远地铺着,白雾在她的肩头缭绕,凝聚在发丝,一滴滴水珠挂在发梢上,头发深深地垂下,伴着奶奶不断的喘气声,分不清那水珠是汗还是雾气了。这时突然从身后传来声音,“大妹子,帮我扶一把,行不?”是邻居家的孤寡老人,她向来和奶奶处的好,奶奶转过头,看到老人一手扶着腰,一手撑着脑袋,她看起来还没有那一袋粮食大,瑟瑟的冬风中,老人好像连站稳都很困难。

奶奶挥手抹了抹汗,瞅了一眼自己背的粮食,走到老人面前,慢慢的说:“大妈,看你那么困难,我帮你背一些,我也尽力了。”说罢,奶奶弯腰把老人的粮食分了写到自己的袋子里,老人在旁边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奶奶摆摆手,踏上了前行的路。

回来的路上,奶奶步伐轻快,太阳在她的身后缓缓升起,洒下的光芒,好像都耀着奶奶的心,想着爷爷今天会回来得早,奶奶嘴角浮上了笑意。

“不好了!不好了!你儿子掉到池塘里去啦!”大院里的人慌慌张张地来通知奶奶,奶奶腿一闪,手扶在了一棵树上,奶奶呆了好一会儿,拧着眉毛:“救上来了吗?”“还不知道。”奶奶跌跌撞撞地跑回去,这腿越跑越重,这山路也跑不到尽头,跑着跑着,奶奶的眼睛里蓄满了泪花。

这段山路,奶奶往日走了无数遍,背着重物虽说累,却也快乐,今日,这明媚的阳光好像晃痛了眼,茂盛的菜园好像焉了气儿,奶奶在这条路上跑了好久好久,一步好像就横跨了几个世纪。

“孩子救起来了!娃娃没事!”大院里的人站在院子里朝着奶奶招手,奶奶的心轻轻地落下了,院子里爸爸正吃着别家的馒头,衣服干干净净,头发也慵懒地蜷着,奶奶抱着爸爸一下子哭了出来,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流眼泪。后来奶奶才知道是另一户邻居在第一时间跳下水救起了爸爸。

日子一点点流逝过去,一栋栋高楼林立,虽然两扇门之隔不到3米,但人们连点头微笑都省去了。奶奶常常和小区里的老年人一起散步,但日子久了,才发现有时候两颗心的距离竟然能这么远。

奶奶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都互不理睬,深深的叹了口气,那些尘封的日子,真的已经尘封了吗?

“你的书落在学校了!”同学帮我把书送到单元楼下,我应了一声,便跑下楼,阳光下,奶奶好像笑地很灿烂……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二

“妈妈,你结婚的时候我在哪?”

“妈妈。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我?”

“爸爸你小时候挨打吗?”

据说如果我们的速度够快,超过光速,就能重温过去。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小孩,特别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假如真的能超过光速,孩子们更愿意看看父母过去的样子。

孩子们喜欢并不意味着父母愿意讲,谁没有一两件糗事,谁没有调皮过?孩子们的渴望一点都不能软化父母的心,偶尔心情愉快,兴奋之余也吐露一点半点,但是那一点半点也多是光辉事迹,什么时候获第一名,被老师表扬,在全校公演的时刻都是百讲不厌的光辉事迹。

给孩子讲过去的事情有时候很不容易,因为怕孩子们知道了自己的糗事以后有损家长的威严。但是孩子们跃跃欲试,急于打开时间宝盒,看一看当年。既然孩子这么好奇,与其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还不如大大方方跟孩子一起分享小时候优秀的事情和不光彩的事情,这不仅能丰满家长的形象,还能拉近和宝宝的距离。

好吧,今天晚上,躺在暖暖的被窝里面,孩子缠着你说故事,童话故事似乎已经听腻了,那么不妨来话当年。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三

“那个年代啊,我和你的奶奶过得很清苦呢!”悠长的常春藤架下,绿阴阴的,爷爷躺在一张摇椅上,轻轻摇摆,竹椅也老了,随着摇晃的幅度发出了“吱吱呀呀”的响声,我坐着小凳,靠着爷爷,静静听他讲着过去的故事……

奶奶离开我们已多年了,爷爷仿佛也沉默了多年,在我不多的记忆中,他似乎没讲过几句话,也执意不肯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只是一个人守在旧房子里,妈妈爸爸经长带着我去看他,而我很怕去那个地方。因为这座房子十分成就,家具似乎总泛着刺鼻的味道。墙角也更是十分阴冷潮湿,我总觉得它是那么得阴暗腐朽,还是个孩子的我,又怎么愿意呆在这背着阳光的地方呢?

模糊的记忆中,不知第几次看到爷爷笑了,他的嘴角在上扬时总不免会牵动脸上那些深深的皱纹,这时,他的脸就显得格外沧桑。也不只是何时起,爷爷好像变了,变得喜欢我了。总肯在我被迫去他那儿时给我几粒小糖,拉着我的小手卧在摇椅上,给我讲述过去的故事,他说:“我和你奶奶当时过得很辛苦。他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却读过许许多多的书,我只是一个在她家打长工的穷小子。我爱读书,但买不起书,所以总偷偷向她那间装满了书的房间望。不久,她发现了,于是打开门,给了我一个意料之外却又非常温柔的眼神,并请我一起进去看。我有些腼腆…......

听着他冗长而繁琐的故事,我都困了,而当时爷爷坚毅的眼神里透露出的柔弱,却因为我的年龄太小而被忽视。我无聊,我读不懂爷爷的故事,所以,倒对他那长长的胡子特别感兴趣……

每每到他讲完时,我早已失去了耐心,因而有几次甚至趴在他的腿上睡着了。也许他会看着我长长地叹一口气,也许他会慈祥地轻吟只有奶奶才会的歌谣……

长大了,懂事了,时间也少了。当我明白了爷爷深沉而不外露的情感,想为他做点什么时,他已变得又不说话了,我失去了替他排遣寂寞的机会,多想弥补,可错过机会了。

偶尔,当我百忙之中,终于能挤出一点空,而爷爷的心情也十分好时,便会耐着性子,拿着小板凳坐在他跟前,仔仔细细地听着他难得讲的过去的故事:

“……之后我与你奶奶相爱。可她父母却不愿意将她嫁给一个穷光蛋。于是我们逃了出来,一切从零开始。她从一个大千金一下变作任何家务事都得亲手做的人妇,受尽了痛苦与磨难。我很爱她,很心疼她,也很对不起她,可最终在她走的时候,我却连一声‘对不起’都没勇气说……”

抬头望着爷爷,那眼神随着故事流露出的悲伤与歉疚,一份深沉的爱……

我被打动了,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成了一种向往……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四

印象中,邻居阿姨虽然胖得难看,却是一个热情开朗,和蔼可亲的人。她家有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名叫秀,是我的好伙伴。

星期天,我经常去找秀聊天、玩耍。有一天,我刚做完作业,妈妈忽然说剪刀坏了,叫我向邻居阿姨借一把。

秀正在做作业。她皱着眉头,死捏着手中的笔,一脸愁容。见到我,她像看到了救星,轻松地笑了。秀的妈妈窝在沙发里,胖胖的,像只正在孵蛋的老母鸡。她拿着一本封面泛黄的杂志,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听见我的脚步声,胖阿姨抬起头,微眯着眼睛,露出了甜得发腻的微笑。只见她一边招呼我,一边慢腾腾地站起身。秀见了,不由欢呼一声,一下蹦了起来。忽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胖阿姨手里的杂志“啪”地一声摔到了地上,发出很响的声音。秀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她颓唐地坐下,继续埋头作业。

胖阿姨瞪了秀一眼,慢腾腾落坐。她拿起杂志举在眼前,不过,那目光却一直盯着我,好似侦探一般。我有些不自然,见秀一脸的茫然,便凑上前去,一探究竟。秀的笔尖戳向一道几何题,我一看,那道题我刚做过,马上替她解了围。秀开心极了,说了一声“谢谢”,又埋头做作业了。

“唉呀呀,你看人家小敏多聪明,一眨眼的功夫,就把一道难题搞定了。你可要向人家好好学习呢!”邻居阿姨的笑声骤然响起,是那样刺耳。抬头一看,她的脸虽拉得很长。却又堆满了笑。我有点窘迫,立即起身告辞。

“别忙走啊,吃糖,吃糖,你帮了秀的忙,我可真要好好谢谢你呢!”说完,她扭动腰肢,从抽屉里抓出一把牛奶糖,不容分说,一股脑儿地揣到我的衣袋里。

我不想多呆,一溜烟地出了门。走不多远,猛然想起妈妈的吩咐,只好返身回去。

门虚掩着,透过门缝朝里看,胖阿姨正在训斥秀,她那原本肥胖的身体更加浮胀,肉都挤到一块儿去了,几乎分不出哪里是眼睛,哪里是嘴巴。“你看你,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我算是白养你了。”说着,她一把夺过秀的作业本,狠狠地摔到了地上。秀把头转到一边,眼圈通红。我刚想进去劝说,突然听到胖阿姨在说:“那小敏是个什么样的人?哼,她是一个只知道看动画片,缺心眼,傻里傻气的丫头。你连这样的人都不如,真是气死我了!”

什么?刚才她不是还在夸我聪明,要秀向我学习吗?怎么一转眼的功夫,我竟变成了“缺心眼,傻里傻气的丫头”?那一刻,我呆住了。脸上火辣辣的,有一种要哭的冲动。我想冲进去,和她大吵一顿,但是腿却怎么也挪不动。

在我的眼里,胖阿姨一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长辈,然而,此时此刻,我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她。看来,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真的很难啊!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五

我是一个喜欢挑食的孩子,每次吃饭我总是挑肉吃,不爱理睬蔬菜,妈妈总会教育我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妈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的生活非常艰苦。那时候还住着平房,房子又矮又小,只开着几扇小窗,阳光终年难进入房间,里面潮湿昏暗,一家几口人都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三岁之前连电都没有,更别说是家用电器了,后来终于村上通上电了,爷爷奶奶努力挣钱,买上了村上最高级的14寸黑白电视机和一台电扇,邻居羡慕不已,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村上的小伙伴都会搬上小凳子排着队来看电视,虽然只有几个频道,而且图像的质量也很差,可是这已经是一件让大家乐不思蜀的事情了。现在,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低则几层,高则几十层。而我们家也由平房换成了楼房,又换成了高层,几十寸的彩色电视机又大又清晰,每天都播着我们喜欢的各种电视节目,现在电扇都用的少了,我们现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空调了,再也不用在高温天气的时候只能在树下乘凉,在小河里游泳了。

妈妈小时候没有可口的饭菜,也没有美味的零食,更没有丰富多样的水果。家里唯一有的就是咸菜,知道奶奶开垦了一块菜地,才吃上了新鲜的蔬菜,这已经是人间美味了,更别说吃肉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碗红烧肉,大家都还舍不得吃,听着听着我觉得真惭愧呀!那时候的水果品种也不多,而且还不好吃,比如说又酸又小的桔子,又涩又小的苹果……西瓜只有在夏天才会有哦。现在的我走进超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管在哪个季节,只要你想吃,都能买上自己喜欢的水果。水果都是又大又多汁,营养成分高,特别好吃。其他食品也是一应俱全,和妈妈小时候可真是天壤之别呀!

再看看妈妈那时候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布料粗糙,夏天的衣服闷热不透气,冬天的衣服粗重不保暖,我们现在穿的有全棉的t恤、真丝的连衣裙、轻便的羽绒服、羊绒衫……各种款式,每年都会换上几身新的呢!

小时候的妈妈只有一个人上学,没有马路,只有泥道,路面很窄,高低不平,特别是下雨天,泥路不好走,必须穿上雨鞋,一脚深一脚浅,有时候踩到软的地方还会陷下去,拔也拔不出来。后来建上了一条马路,算是好多了,可是靠两条腿走路(俗称11路公共汽车)还是很费劲,也很费时间。现在,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又进入了私家车的时代。我每天上学都有妈妈汽车接送,比妈妈幸福多了。

妈妈小时候的生活真苦,这3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妈妈小时的故事就能显而易见的发现我们国家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亲爱的祖国,希望你的明天更加美好,我要和你一起成长。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六

回老家的时候,爸爸开着车,我偎依在妈妈怀里,听着经典怀旧的老歌《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妈妈,你小时候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突然好奇地问。“在80年代,我们的生活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穷苦。”于是妈妈就开始讲起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小的时候啊,跟你一样看到冰淇淋就嘴馋,到了夏天,老远就能听到村子那头传来卖冰棒的叫喊声。然后,我就开始慌忙地数着家里的零钱:一分,两分……五分……四角五分……还差五分钱才能买到一根最便宜的棒冰。可是,我还是把四毛五分给了卖冰棒的,迫切的想得到一根吃,结果,卖冰棒的说明天凑足了钱再吃吧!就这样棒冰没吃成。”

我听了,暗暗想,再穷不会连五角钱的棒冰也买不起吧!再想想现在,我吃一根可爱多要四元钱,妈妈立马买给我吃!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吃很多零食,而且是专挑贵的吃,比如:德芙巧克力呀,可比克呀,有时不合胃口,刚进嘴里的“金钱”,马上就吐了出去。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啊!这就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样的幸福。

这时,爸爸边开着车边对我说:“菲菲,你现在生活的环境多么好呀!每天上学都是轿车接送。我那个时候上学的路都是泥路,到了下雨天更是坑坑洼洼。有时路上还能摔上几跤,身上摔的脏兮兮的,还得继续赶路上学。还记得有一次,家里农忙,我不想走路上学,吵着要爷爷骑自行车送,结果遭到爷爷奶奶的一顿狠打,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是自己上学了。那时放学回家,每天不像现在有丰盛的饭菜。我们那个时候,每逢过年过节时,桌上才会摆一碗咸菜炒的肥肉……”

我听了以后,觉得我们的生活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以前的小朋友没钱买棒冰,没钱吃肉,每天走泥路上学……而现在呢?我们满箱子的零食,饭桌上各种各样的肉,每天专车接送……

听着爸爸妈妈讲了那么多过去的事情,想想现在美好的生活,觉得自己很幸福……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七

岁月的长河沉淀了岁月的泥沙,时光荏苒催化了记忆的蓬松。——题记

正值盛夏,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我与奶奶坐在树下畅谈着。

忽觉得热了起来,直冒热汗,便即刻回到家中,搬了台大风扇来吹。搬完坐下后,却发现奶奶两只饱经风霜的眼睛呆呆地望着风扇,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顷刻,不解一问,奶奶便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起了过去的事。

“在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还不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交通不便。每逢夏季,屋里太热,只有扇子可驱热,但太过费力,期盼着有钱买风扇。哪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在以前,读书的孩子,每当到了夜晚,最是开心了,因为夜晚的徐徐清风能为他们带去舒适和凉爽。”

“那时,家家户户都挺贫穷的,没有几家可以买得起风扇。咱们家为买得起一台吊扇,不得已让只有十岁和八岁的你妈妈和你小姨一边干活,一边读书。有一次,他们在挑货物上山的返回路上,由于你妈妈脚上穿着的破草鞋烂到散开了的地步。她光着脚走在毫无遮掩,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石头路上,每走一步,脚底就像被剥了一层皮似的。你小姨看得不忍心,便脱了一只鞋子给你妈妈穿,让你妈妈的一只脚少受一些罪,她们各用一条腿跳着,好不容易跳到了下山的路前,准备下山回家了。却不料你小姨,脚下一滑,手也没抓稳,就在要掉下去的一瞬间,你妈妈抓住了你小姨的手。不过时间一长,你妈妈坚持不住了,两人就一起滚了下去,手脚都被尖利的山石划破了,鲜血慢慢的渗着。两人便只好一瘸一拐地扶着对方回去了。只见她们走过的路上血迹斑斑,不过他们终究是到了家……”

在奶奶讲完之后,我还意犹未尽……

真可谓手足情深啊!她们都冒着危险帮助对方,同甘共苦。虽然生在贫穷年代,但他们间的情谊,促使了他们有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家。

和美家庭不正是大家所憧憬的?即使在目前越发进步、富强的年代。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新中国已经成立70年了。爷爷一直说这70年,在历史长河里是短短一瞬,但对我们家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70年。

曾经听爷爷奶奶讲过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是物质生活匮乏,即使生活在城市,一星期一小荤也是不错的了。在星期天,当我们的曾祖辈把一小盆有一点点荤腥的炒菜端上来时,肯定是“引无数筷子竞折腰”,用老苏州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眼睛像闪电,筷子像雨点”,三五分钟后,哪怕是沾了一点点肉味儿的筷子,都被抿干净了。更别说像奶奶那样的农村了,不到过节,休想闻到肉味儿。

1987年以前,爷爷奶奶在青海工作,出行全靠“11路”,读到这里,你肯定要问了:这11路公交车怎么这么神奇呢?哪里都能去呢。其实啊,这“11路”并不是公交车,而是人们对走路的两条腿的戏称。幸好那时候城市不太大,上班路也不太远。可自从1987年调回苏州了以后,距离较远,所以托人买来了“飞鸽牌”和“永久牌”自行车各一辆。从此有了代步工具。但那时还需凭票供应,后来可以自由买卖了,爸爸又有了“阿米尼”自行车。再往后,家里也有了汽车。

爷爷他们刚调回苏州时,与太爷爷太奶奶住在一起,三代六人挤在一起。那景象真是“进门就上床,下了床就出门”。直到九十年代末爷爷奶奶才在虹桥小区买了一套九十多平米的房子,一家四口单独居住。过了几年又改善住房,搬到了一处面积更大、景色秀丽宜人的房子。

即使到了爸爸妈妈小的时候,衣服上打补丁也是常事,更别说爷爷奶奶的时候了。

大家再来看看现在的生活吧!吃得饱穿得暖早已成为了现实。季季有新衣穿。不说那些太奢侈的,但又有那个同学没有去过肯德基、必胜客和星巴克呢?而且很多同学都住上了大房子,坐上了私家车。

哇,爷爷、爸爸和我的童年生活,差别好大啊!事实上,大家对比一下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发展,就会发现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是真正的“高铁速度”,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为新中国建立打地基的先辈们,而我最欣赏的则是xxx爷爷,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速度更上一层楼,达到了中国发展的历史顶峰,并且还在加速,令人自豪。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九

“哎呀!妈妈,您把我蒙得已经无法呼吸了呢?”一座座群山的峰顶,拼命地摇头晃脑。

“不这样不行啊!气温下降,寒气袭人。恐怕你们着凉哦!”浓雾锁裹着山头。

事情是这样的,季节进入到深秋,凉风习习、寒意渐袭。

浓雾妈妈,生怕她的儿孙们——矗立着的群峰们着凉,用乳白色的纱巾,把他们包裹的严严实实,整个头部都全捂住了。

雾妈妈爱之心切,仅没怎么注意,把一座座山峰捂得太严实,以致于他们不免在嗔怪妈妈呢!

也确实,乳白色的纱巾,一层又一层的包裹住了所有山顶,不注意辨认,根本就看不到大山的原貌,就像是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给人以神秘莫测的幻影。

金色的太阳,从雾霭中一纵一纵地,像背着什么重负似得,如蜗牛一般爬行,缓缓地、渐渐地,好不容易才冲破了层层浓雾的重围,向下、向上、向四面八方投射出一缕一缕温情。雾妈妈,才慢慢地给她的孩子们渐渐松开纱巾。

“好舒服啊!”

“多惬意呀!”

……

凉凉的晨风,挟裹着草木的清香、花香的味儿,浸满了整个连绵起伏的群山,那草木的葱茏,那花香的气息,把整个乡村,不!是整个世界。浸染得是那么清新、明艳艳的一片。

“孩儿们,你们可不要太多的嗔怪妈妈。妈妈这可是为你们今后的成长着想呀!”雾妈妈,望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深情地说。

群山点头,如有所悟。

雾妈妈一一抚摸着这些孩儿们,给他们讲了一个久远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的地界上生长着一棵神奇的栎树,起码有上千年的历史,树冠遮天蔽日,能容上千人乘凉,树干壮若一座小山,足有十多丈粗,树梢高顶尽斜阳,一眼望不到头。每天前来膜拜烧香之人,络绎不绝,如同赶集似的,人们都把这棵树当做神一般敬仰。

一天,有师徒俩路过这儿,徒弟忍不住驻足停步,好奇地观赏着这棵栎树,心想,这么大一棵树,要是砍下来,不知可以造多少艘大船?多少间房子?多少套家俱?然而,面对这棵巨大的栎树,师傅只是随意地瞥了一眼,便匆匆地走开了。随后,徒弟一路小跑追上师傅,不解地问道:“从我跟师傅学艺那天起,还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大树,您为什么不屑一顾呢?”师傅听后淡淡地回答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不过是一棵毫无用途的树罢了。你别看它枝繁叶茂,粗大壮实,其实,质地非常差,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它之所以能存活上千年,并长得如此高大,完全是因为它对人们没有什么用处,这样的树在我们木匠的眼中,不过是一堆废物,又有何值得赞许的呢?’”

“与此同时,在宋国一个叫荆氏的地方,生长着许多的楸树,这种树的质地非常好,用途也十分广泛,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楸树的树干长到一两把粗时,做系猴子木桩的人便把它砍去了;当楸树的树干长到三四围粗时,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家寻求建屋的大梁,便把它砍去了;当楸树的树干长到七八围粗,达官贵人、富家商贾寻找整幅的棺木,又把它砍去了。所以楸树始终不能长寿,几乎都落得半道被伐的命运。

栎树因为无用,而成为神树,幸福地生活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楸树因为有用,而成为刀下之鬼,年复一年地遭受到无情的砍伐。这便是有用带来的不幸,无用带来的幸运。

树如此,你们做人亦如此,往往那些喜好表现、锋芒太露的人,不是受到别人的排挤和打压,就是遭到别人的陷害和污蔑,结果事事不顺,万事不成。而那些看似普普通通、对别人构不成威胁的人,常常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受到领导的青睐、同事的信任、下属的拥戴。低调和谦恭反而成了制胜的法宝、生存的武器。”

“你们也都知道,宋朝的岳飞武功盖世、用兵如神、功勋卓著,对皇帝忠心耿耿,可谓国之栋梁,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视,最后遭秦桧构陷而死。”

“这是为什么呢?”群山傲视妈妈,凝神屏气,专注的听妈妈给他们娓娓道来的故事。只是,还不明白雾妈妈的真实用意。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人都不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强大,至少表面上应该如此。”

“哦!我们明白了。妈妈。”

妈妈,在这里还要你们必须弄明白的一点。

“世上最秘而不宣的秘密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们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象疯狗一样对我们穷追不舍。”

……

“你们都听明白了么?”

“明白了。妈妈——”

峰峦叠嶂的群峰,听了雾妈妈的故事和话语,感慨良多。

他们高昂着头颅,笑傲苍穹,以崭新的姿态,准备去迎接人生之中的最新考验。

听长辈讲故事700字篇十

炎炎夏日转瞬即逝,伴随着丝丝凉意,姥姥又开始准备灌风干肠了。

风干肠的香料是从老家寄来的,那里寄托了太多太多的记忆,面对故乡,我们只是背井离乡偶而梦回的孩子。

有了香料,就要买肉,要买上好的精瘦肉。肉买回来要剁肉,剁得碎碎的。这时候,拿一个大大的盆,放上剁好的肉,加上香料,再加上盐、香油、酱油等调料。姥姥把双手洗净来拌肉,要慢慢地慢慢地拌,这和和面有很大的不一样,面有筋道,肉是软的,手法、手感都不相同。大约半小时后,姥姥拌完了肉,手上的裂痕中浸满了肉汁,飘出丝丝肉香,我又享受又心酸,摇摇头离开了。

这样的工作要做大半天,姥姥和姥爷轮流来做。

临近傍晚,姥爷从一个粘粘补补的小盒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灌肠机”——反正我是这么起名的。长辈们的老东西啊,好多我都不懂。这时候,容不得我多想,全家人都会围到桌前。姥姥会拿出泡得发软的肠衣,慢慢地套到“灌肠机”前面的孔上,肠衣很软很滑。套好了一个人往里面塞肉,一个人用力摇手柄,还有一个人向下剥肠衣,免得撑爆了。外人看来,这活儿难度极高,但在姥爷的指挥下,一切变得简单了。

“孩子他爸,去绞肉,这样。”姥爷边说边示范了一下摇手柄。

又吼道:“孩子他妈,来剥下肠衣,我歇一会儿。”

一家人早已全都通晓细节,无须多言,直接开工。我虽是懂得,却心不灵手不巧,往往弄得肠衣粗一截细一截。姥爷看得好笑,伸出熟练又稳重的大手,一点一点教我往下剥,时不时带着言语的喝斥:“懂吗?要这样,多简单呀,想好了再动手,你个小傻瓜!”说完用手指弹了一下我的头,又休息去了。

灌肠并不快,要慢慢地来。我很难想像家乡的秋天,几个东北大汉静手静脚地侍弄这东西。

姥爷经常聊起他年轻时候:“我跟你姥姥年轻那时候,我手就这么轻轻一碰,肉就流得满地都是,哎!”说着比了一个滑稽的动作,逗得我哈哈大笑。

接着,姥爷又娓娓道来,“你可知道,为啥做这风干肠吗?这东北的冬天可长了,大冬天的,没有新鲜肉吃,做了这肠就能吃上一个冬天呢!”

灌了一天的肠,接着又是串线、又是挂杆晾晒,忙到大半夜,直到晨曦微露时家人才匆忙睡去。

风干肠,顾名思义,最后要风吹上十多天进行风干,那时候才会迎来真正的盛宴。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在温暖的屋内吃着香喷喷的肉肠,听姥爷婉婉道来年轻时的故事,心里暖和。

这些年家里很少灌肠了,也许是长辈们老了吧,我多想趁着这时候多了解了解他们,读懂长辈的故事。终究长辈们也是被家乡抛弃的孩子,他们的故事已变成了淡淡的记忆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