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5篇)

2022年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5 16:12:03
2022年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23-04-05 16:12:03     小编:zdfb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篇一

减负“30条”是对之前曾经实施的减负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汇总,并把之前少数省区实行的减负做法,推向全国,如“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如何让减负“30条”切实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这是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落实减负“30条”时,必须令行禁止,并坚持标本兼治原则。

贯彻落实减负“30条”,首先需要防止的就是各地再把“30条”重新发布一次,这种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是做减负的表面文章。比如,“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是一个所有省市都必须落实的规定,各地再发类似的减负文件,或者有的地方发,有的地方不发,会让社会公众产生困惑,是不是有地方执行,有的地方不执行。

之前,针对国家已经确定的规范办学禁令,就存在国家层面已经发文要求各都地落实,但有的地方不马上执行,还再发文件的情形。

“30条”中,有很多明确的禁令,对于这些禁令,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严禁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将升学情况与考核、绩效和奖励挂钩”来说,这一禁令已经反复强调多年了,教育部每年都会发文禁止各地炒作、宣传“状元”、升学率,可是还是有不少地方政府、学校没有把禁令当一回事。有的地方政府给高中学校的升学指标,还不只是一本率达到多少,而是要有多少名学生考进北大、清华。原因在于,只有禁令,没有对应的严肃的问责机制。

对于不少地方政府来说,办基础教育的政绩,就是升学率、北清率(考进北大清华的人数),不改变这种教育政绩观,给学生减负,就会停留在表面,地方政府就会对学校违规办学睁只眼闭只眼,包庇纵容。而要转变地方政府部门的教育政绩观,就必须强化问责。

二、减负必须在“治本”上多下工夫

值得注意的是,这“30条”中,有“治标”的措施,也有“治本”的措施,诸如,“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这些措施是治标,明确学校的办学规范,但是,只“治标”,而不“治本”,就有可能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生实际负担、家长焦虑反而增加的问题。为此,必须在“治本”上多下工夫。

《通知》提到要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其中,关于高考部分,明确强化高考育人导向,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和高考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促进教、学、考相一致。创新试题形式,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加强情境设计,杜绝偏题怪题,注重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克服命题结构固化和学生机械刷题的倾向,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从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角度来强化高考育人作用,还必须意识到,考试内容改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改革,应是录取方式改革。如果只进行考试内容改革,而不进行录取方式改革,那学校办学、学生学习,就仍旧会关注考试分数、排名,即便进行考试内容改革,也难扭转应试倾向。

这也是过去几十年减负收效甚微的原因。当所有学生被纳入一个分数评价体系中进行排序评价时,基础教育就会形成升学教育模式,同学之间就会为升学而展开竞技。今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这是给学生减负的治本之举。

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篇二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这是今年3月份以来听到得最多的眼。云南省从今年3月1日开始全面施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真正给学生减去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之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针对这些问题,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减负体质管理方案,确保我县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将我县实施减负提质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办学,严格学校课程管理,全面实施“减负增效”工作

(一)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保证中小学生按规定全面修习国家课程,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二)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充分体现知识的综合、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过程的开放,以及学生对课程门类和研究内容的选择,务求实效。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提高学习实效。合理安排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

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合理配置学生的课业量,积极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决定每节课的质量和成败的关键者,要想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的效果,抓好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是关键之一。

(一)局领导注重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教务主任到昆明参加教学管理业务培训;派出高三教师参加省高考研讨会;初三教师参加州中考研讨会;安排6期中小学教师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提高我县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教研室深入课堂第一线,研究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今年从三月初开始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先后深入城区中小学、部分乡镇学校,深入教学第一线,听取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们共同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如何采取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实施减负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使广大教师迅速进入角色,确保“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

(三)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减负工作 ,及时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实施减负工作,确保减负不减质,开学初各级各类学校就采取分组备课 、互听互评,作业探究、采用网络资源改进课堂效果、增加教研组活动次数和内容等手段,使全县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师业务能力得到及时提高,确保了教学工作的质量稳中有升,__年,全县高考上线1237人,上线率77.51%,比__年上升14.06个百分点;全县参加中考4980人,600分以上有300人,500分以上有2035人;中小学各年级的期末水平测试成绩也比上年有所提高。

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篇三

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化课程改革,培育校园文化,努力彰显办学特色,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快乐健康的发展,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员工通过不懈的努力,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步实现着学校现代化的美好愿景。__年我校通过了第一轮现代化达标的评估验收。两年来,学校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在实践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这两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多措并举,抓好减负工作

要减轻课业负担需要多方面努力,而学校起着关键作用,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效益。基于对减负工作的思考,学校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用制度措施保障减负

学校认真落实市教委、区教育局关于减轻学生负担“两控一保”的有关规定,学校制定了“减负”制度和措施。

1、成立学校“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实行“减负”工作领导责任制,由校长任第一责任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2、召开学校全体教师会议,积极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各级领导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文件、规定等,宣布我校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奖惩制度。

3、学校对“减负”工作定期检查,并将结果存入资料档案,及时总结反馈。

4、成立学校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一次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5、法定开设的所有课程,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辅用书。严格控制学生的用书、练习资料,不得擅自增订和购置课外书本和练习提纲。

6、严禁节假日上课,或搞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不得要求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

7、严格执行清校制度,学生在校时间为每天6小时,早7:40到校,一二年级每周二和周五1:40放学,三至六年级除每周二1:40放学外,均3:30放学.

8、课内的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外的作业份量要适中,注意突出训练重点。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40分钟以内,五、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学校定期抽查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9、除学校组织的语、数、英期末质量检测外,各任课教师不得组织各类加重学生负担的书面考试,不以分数排名次。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登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待努力。

10、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上下午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在当前落实减负工作的形式下,学校将一直坚持学生社团和体育艺术2+1活动,开设绘画、合唱、舞蹈、体育等活动小组,希望给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成立了“减负”领导小组,实行“减负”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为“减负”工作第一负责人,人人签订责任书,每学期制定学科“减负”计划,学科组、办公室定期举行“减负”经验交流会,撰写案例,举办“减负”成果宣传等活动,行政人员对减负措施的落实和减负的成效进行督导,努力促进减负工作常态化,为扎实推进减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用高效课堂促成减负

1.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把课程关、课时关、质量关。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并进行整体规划,按年龄特点,将学段目标和地域文化结合,确定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为《礼仪读本》、三四年级《折纸》、五六年级《海河文化读本》。为了落实好校本课程的教学,学校自投资金印制教材,做到人手一份,确保了课程质量。

2. 强化校本研修,努力构建高效教学模式,稳步推进高效教学。推进高效教学是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的基础,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校坚持立足课堂,始终将追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作为核心内容,努力构建与学生学习规律相适应的学科教学模式,学校规定每周两次教研时间,加强集体备课与研课,共同研讨与交流。力求课堂教学40分钟效益的最大化。举办了四届“高效模式课”评比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级以上活动。语文聂__主任、数学赵__老师、英语赵__老师在今年7月份__举办的全国优质模式课赛课活动中均获得全国一等奖好成绩。赵__老师获区级英语高效模式课一等奖,区共同体“高效轻负”模式课一等奖,并做区汇报课。聂__老师获语文学科区三等奖、区“减负”论坛三等奖。韩__、李_等多名教师为区教师做专题讲座。英语学科获区高效校本研修优秀案例二等奖,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称号。

3.学科教师以市级课题研究为依托,注重高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两年来近20余篇科研论文在国家、市区级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一项科研成果获市第四届科研成果评选三等奖,20多人次参加全国高效模式课研讨与培训活动,5人获第12届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年度优质课二等奖。

4.启动“耕耘与青蓝”工程,充分发挥区名师、区112233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学科带头人辐射引领作用,现已形成骨干师徒对子8组,每学期开展“师傅上观摩课”,“徒弟上汇报课”,“领导听评课”等活动,努力增强教师领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范__与赵__老师获区教研室“双飞活动”优秀团队奖,区名师范__获教育部国培计划__优秀参训学员、优秀授课教师,做专题讲座两场,该教师优秀事迹被刊登在__教育一书中,李__等10名师徒分获市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素养大赛二、三等奖,2名徒弟获区双优课三等奖。

5.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减负保驾护航。学科素养评价强调给学生再次机会;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优势;家校共育评价机制强调形成教育的合力,助推学生发展。每学期各学科制定多元评价方案和评价措施,如语文学科古诗文朗诵、数学学科笔算竞赛、英语学科美文精读、美术学科科幻画、劳技学科的手工制作、体艺2+1等。学校还积极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主动认领德育作业或实践性作业,如家庭劳动反馈记录、主题手抄报的编辑等,引领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每年结合每位学生学科素养与德智体美综合表现,完成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活动。

(三)用活动载体辅助减负

在“健康快乐、文明向上”校训的指引下,我校积极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开设了“国学诵读班”“红蜻蜓灯谜社”“星星诗社”等17个社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定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校园读书节、艺术节、科技周、体育节等。两年间,孩子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可喜成绩。共计有100余名学生分获各级各类活动一二三等奖,学校荣获区艺术节、运动会、科技周、大课间评选优秀组织奖。在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在健康的成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家校联合巩固减负成果

加强“减负”工作宣传的力度,每学期召开校委会、家委会、家长学校,积极宣传减负工作的目的,具体要求,设立校长信箱,自觉接受监督;学校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发放“减负”调查问卷,及时分析、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每学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社会汇报“高效轻负”阶段成果,推广成功经验。

二、着眼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特征。在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水平提升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1.在区教育局的关怀下,学校信息技术教室设备得到了整体更新;每个教室都装备了电子白板;每位教师或者配备了台式机,或者笔记本,信息化装备得到全面提升。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得到普及

为了让每位教师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提升应用水平,学校强化了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学校制定并落实了“__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一方面分期安排45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局电教中心组织的培训,力争通过三年一个周期的培训使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信息化

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学校借助__区中小学学校平台,完成了校园网平台的建设,学校党务、校务、德育、教学、财务、人事等工作均实现了管理信息化,校园网实现了全覆盖;学校图书阅览室的书目、借阅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提升了图书阅览管理的效率;学校教学仪器统一使用了“天津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教学仪器管理的规范化。

4.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整合。首先在学校网站上加强了学校德育网页和班级网页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德育的育人功能;二是强化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丰富校园网的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提升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语文刘希艳老师、数学李__老师、英语赵__、吴__老师分获全国优质电教课全国二等奖。赵__、赵__教师获区优质电教课二、三等奖;三是学科教学实现电子备课,由学校提供统一的备课模版,并要求每课的教案配有相应的课件;四是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的专业网络空间,45岁以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也实现了电子化。

通过以上工作,我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为学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篇四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明确并强化政府、学校、家庭和校外培训机构等各方责任,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措施

1.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学校应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每学期将课程开设情况报上一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学生家长通报。

2.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根据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和教学能力合理均衡配备师资,确保每个班级师资力量大体相当。

3.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学校应建立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时间统筹控制机制,科学分配各学科作业量,保证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高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作业难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要求,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家庭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4.逐步推行“智慧作业”。省教育厅统一搭建中小学“智慧作业”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精准分析,为学生推送个性化优质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减负增效。

5.严格学校考试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可组织1次、其他年级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考试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

6.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7.实行弹性上学离校。学校要合理确定学生上午第一节课时间,保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个、9个和8个小时,不让学生因上学而过早起床。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合理确定学生离校时间。

8.指导学生实践锻炼。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教育学生坐立行读写姿势正确,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要加强劳动生活技能教育,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公益服务。

9.规范培训机构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严格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和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须对培训机构进行不少于2次的执法检查,对违法违规的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列入黑名单,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师资队伍,严禁聘用在职中小学校教师任教。

10.严禁超标超时培训。校外培训机构要将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名称、招生对象、培训进度、上课时间等报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各地要积极探索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校外培训进行实时了解,确保培训内容不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进度不超过当地中小学同期进度、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0:30,不留作业。

11.严查招生入学挂钩。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校外培训机构作出与升学考试相关的保证性承诺、违规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排名等行为。依法追究违规学校、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1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各级妇联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推动中小学、幼儿园,乡镇(街道),社区(村)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利用课余、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中小学、幼儿园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家长做好学生减负有关工作。

13.密切家庭学校合作。积极推动中小学校建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有效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注重言传身教,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和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现象。

14.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安排孩子每天进行户外锻炼,培育1—2项体育运动爱好,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沉迷网络游戏,不长时间看电视。

15.克服片面评价倾向。严禁市、县(区)人民政府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严禁教育部门和学校将升学情况与教师考核、绩效和奖励挂钩。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

16.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严禁各类新闻媒体炒作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率,或以任何形式宣传中高考状元;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7.严格活动竞赛管理。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基厅〔2021〕9号)要求,任何部门不得随意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随意要求学校增加专题教育内容,不得擅自组织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竞赛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面向中小学生活动竞赛的日常监管。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要对非法社会组织举办以盈利为目的的所谓赛事,依法依规坚决予以查处。

18.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坚持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将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70%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杜绝偏题怪题。

19.纳入学校综合督导。将学生减负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范畴,针对学校课程开设、均衡编班、学生作业量、考试次数、学生实践锻炼等开展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整改情况列入年度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范围。

20.建立监测公开制度。建立全省统一的网络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测,适时委托第三方开展学生减负工作评估,及时掌握各地学生负担情况并予以公布。

三、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市、县(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牵头,发改、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广电、妇联等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联动工作机制,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措施。

2.落实部门工作职责。教育部门负责牵头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公安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与行政执法。广电部门做好节目监管和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妇联组织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小学学生减负工作总结篇五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有利于中小学发展素质教育的制度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措施

(一)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

1.加强中小学校育人目标管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优化目标落实路径,强化学科、课程、活动、实践、环境育人综合功能。加强全面育人目标监测评估,为全面落实减负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正确导向。

2.加强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禁擅自调整教育部和我市制定的课程计划,严禁挤占品德、艺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国家要求开设的专题教育等课程。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小学只能组织期末考试(考查),初中只能组织期中、期末考试(考查)。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摒弃机械性、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高中要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的学习类app.科学安排学生作息,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学生上午上课时间小学不早于08:30、中学不早于08:00,学生下午上课时间不早于14:00(边远山区学校可酌情调整)。不得强制性要求走读生参加早、晚自习,严禁利用晚自习统一教学。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小时。

3.加强中小学校招生管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辖区内中小学招生入学统一管理,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原则,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开展招生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编班,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和实验班等。

4.加强中小学校师资管理。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技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处理办法,严禁组织学生有偿补课,严禁教师违规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资料及报刊杂志。完善中小学教师考评制度,将落实中小学生减负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均衡配备任课教师,促进教育公平。

5.加强中小学校活动管理。各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劳动生活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开展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禁止组织、动员学生参加未经市教委批准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6.加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管理。各区县要完善政策、加强保障,发挥义务教育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充分挖掘师资和校舍条件的潜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多种恰当方式,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为收费而_学生参加。人力社保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适当考虑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予以适当倾斜。

(二)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7.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依法依规实行属地化管理。未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市场主体不得以教育咨询、文化传播、艺体培训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文化教育培训业务。中小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

8.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教师聘用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学科知识培训工作,不得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校外培训机构应与所聘人员依法签订聘用(劳动)合同,聘用外籍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教学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办学许可证载明的培训项目及培训内容开设课程、组织教学,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进度不得超过当地中小学校同期进度,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学化”教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面向社会举办或参与举办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与升学或考试相关的学科及其延伸类竞赛活动或等级测试等变相竞赛活动。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任何方式介入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10.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招生宣传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应实事求是制订招生简章、制作招生广告,严禁虚假宣传和夸大培训效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作出与升学、考试相关的保证性承诺,不得以任何形式邀请相关考试机构或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培训,不得到中小学校内进行宣传或招生。

(三)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11.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促进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注重言传身教,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12.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天性,做到因材施教。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安排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劳动观念。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沉迷网络。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体育和艺术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避免盲目参加培训班。

13.推进家庭学校协同育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妇联以及民政、公安等部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按照职责密切配合,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小学要开拓共育资源,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家校共育渠道,用好用活校园网络、qq群、微信等各种共育媒介,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共育氛围,形成减负共识和合力。

(四)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14.科学评价学校。各区县要坚持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估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点,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市教委组织专门机构,加强对区县、学校办学评价的指导与管理,建立重庆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年度报告制度,促进中小学规范办学。

15.科学评价教师。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坚持执行不得给任课教师下达升学任务,不得片面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依据对教师进行评职评优、评先考核等规定。

16.科学评价学生。探索建立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义务教育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逐步建立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新模式。

三、保障措施

17.强化组织领导。各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管理的统筹领导,制定减负工作具体落实措施,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及教育管理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级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减负30条”工作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切实履行好对减负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的工作职责。

18.加强督导评估。建立督学责任区减负工作月报告制度,责任区督学每月至少要对辖区内1—2所学校的减负工作实行明察暗访,并向上级督导机构报告。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各区县开展减负工作督导,并作为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或违规的区县、学校、培训机构等,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消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并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19.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各区县、学区、学校要设立减负举报箱,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切实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为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