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历年真题(3篇)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历年真题(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8 10:12:02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历年真题(3篇)
时间:2024-06-08 10:12:02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历年真题篇一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一)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

2.单轨制

3.分支制

(二)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始了中国现代学制改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4.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了我国学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1995年颁布《教育法》

1995年《教育法》对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历年真题篇二

报考条件

报考考生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符合我市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见《2021年下半年天津市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

(二)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规定的各科笔试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考生防疫与安全须知

为确保全体考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请考生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所有考生均须至少于考前14天(12月25日前)返津,考前14天内有天津市外旅居史的考生,不得在津参加考试。

(二)认真阅读并遵照执行《2021年下半年天津市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生防疫与安全须知》。

(三)如实填写《2021年下半年天津市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健康卡与安全考试书》和《流行病学调查表》。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历年真题篇三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教材选修部分提供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没有运用互文的是( )。

a.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b.《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c.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d.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1.【答案】b。解析:a、c、d采用了互文的修辞;b项是起兴托物,未采用互文的修辞。

2.在学习孟浩然的诗歌《春晓》的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辨下列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与其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c.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答案】d。解析:a项是朱熹的《春日》,b项是唐代和凝的《春光好》;c项是李珣的《渔歌子》。前三项反映了春日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春天的色喜爱。d项是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祖国破碎的凄凉的景色,与题目中展现的欢快的气氛不同。

3.课堂上同学们针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展开了讨论,下面哪位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师”。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完”,“结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欣赏”。

3.【答案】d。解析:d项“鉴”字是意动用法,“以……为鉴”。

4.高考冲刺时期,语文老师为了鼓舞学生的学习士气,写了几句诗句,下列不合语境的诗句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4.【答案】d。解析:d项表达的是消极悲观的思想,与题目不符。

5.某教师在跟学生讲授作品作品对应时,举了这样几个例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错误的一项是( )。

a.《旅夜书怀》—杜甫—唐代

b.《呼兰河传》—萧红—现代

c.《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

d.《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法国

5.【答案】d。解析:d项,简奥斯汀是英国小说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