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12篇(模板)

2023年《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12篇(模板)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5 08:25:52
2023年《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12篇(模板)
时间:2023-04-05 08:25:52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一

达利欧的原生家庭并没有给他事业成功的助力。达利欧是在长岛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父亲是一名职业爵士乐手,母亲是家庭主妇。他就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普通孩子,并且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

达利欧从小对自己的个性很清楚,他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优缺点。

我最显著的缺点是机?械记忆能力很差。直到现在,我一直记不住没有内在逻辑的东西(如?电话号码),而且我不喜欢听从别人的指示。同时,我的好奇心很强,?喜欢自己把事情弄清楚,不过当时我并不像现在这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我不喜欢上学,不只是因为上学需要背很多东西,也是因为我对?多数教师认为重要的事都不感兴趣。我一直都不明白,除了能得到?亲的认可之外,上学上得好还能带给我什么?

从达利欧的描述可以看出,达利欧小时候并不热爱学习,他不是学霸,也不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和大多数普通孩子一样,从小并未看出有成功的潜质。

“当我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抗拒,而当我乐于做什么的时候,什么都阻挡不了我”。

童年时代的达利欧虽然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在家做杂务,但却喜欢在外边积极地打零工赚钱。从8岁起,开始送报纸,给别人家的车道铲雪,做球童,在一家本地餐馆擦桌子、洗碗碟,在附近的一家百?货商店做理货员。

达利欧说,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有这些?工作,并有一些可以独立支配的钱,教给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无法通过上学和玩耍学到的。

达利欧从12岁起开?始做球童,并且拿做球童挣的钱炒股,第一笔投资?投给了东北航空。买这个公司的股票,是因为在他听说过的所有公?司里,只有这家公司发行的股票低于5美元一股。

童年时代的达利欧竟然和巴菲特有着相同的爱好,都热衷于炒股。达利欧大概12岁涉足股市,而巴菲特则更早些,两个投资界成功人士的经历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达利欧并没有说明第一次的股市经历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对于股市,他最初用的粗浅的策略是是,买足够便宜公司的股票,买的股票越多,赚的钱就越多。用这种策略进入股市,他投资的钱增长了两倍。但其实东北航空快破产了,被另一家公司收购了。作为12岁的孩子,达利欧并不知道这些信息,股市给他最初的认知就是股市里赚钱很容易,并由此热衷于股市。

童年时代的达利欧为什么初次在股市投资就那么轻松地赚到了钱。其实不是因为他的选股策略,他也并不是神童,而是因为他凑巧赶上了美国的牛市,在牛市中投资股市似乎很简单,随便买只股票就上涨了。牛市顶点过后,他才发现,几乎所有对股市的认识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投资这件事,牛市盈利只是运气,在熊市中能赢利那才是水平,在熊市中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熊市是锻炼投资者心智的绝好角斗场。

童年时的达利欧认为,与失败比起来,乏味和平庸要更糟糕,很好的事早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童年甚至青年时代的达利欧竟然有这种独特的领悟,确实不一般,他从小就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从小就尝试做别人看起来很糟糕的事,这为他以后的工作创业经历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二

近日终于看完了这本刷爆朋友圈的书——《原则》。诗人告诉我们:“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而这本书,则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这种预言可以相信以及到底该怎么做。

本书的作者瑞?达利欧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桥水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600亿美元,瑞?达利欧本人也被媒体称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这种力挽狂澜、跌宕起伏的英雄传说,在资本市场其实并不罕见,为什么是瑞?达利欧做成了全球第一?答案还是在书中找吧。

这位传奇人士的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人生历程、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浓缩成五百多条标题,分享给世人。但这并不是一本“走向成功指南”。一如作者在书里反复强调的:“我的目的不是推销这些原则,而是与你分享在我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吸取的宝贵经验。我的目标是让你认真思索,在很多情况下如何进行艰难取舍。在思考原则背后的取舍时,你就能得出自己的结论,究竟哪些原则最适合你。”非常有趣,一个符合普世价值观的成功者,将凝结自己智慧和人生经验的思考结果分享于众,却不会说,“这就是真理,听我的!”这个投资教父似乎没有当意见领袖的野心;他的野心更大,他说,要辅助他人发掘真相。福勒说:“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不在乎真相”。

在看书过程中,我总是一直想到我的一个朋友。我们小到日常为人处事,大到时政热点新闻,都会讨论。我们可以说是互相帮助打造各自的原则指南。有一次,我们在旅游回程的车站候车室,由于对当时一个热点新闻聊得太过慷慨激昂,引得旁边一对老年夫妻也加入探讨。老两口拿着退休工资炒炒股,手拉手到处旅游,出发前买的股票,回家后涨了就卖、跌了就持有。最后聊得开心了,大爷还给我们推荐代码。最后我们谁也没有说服谁,却理解了对方的思考逻辑,开心挥手道别。

这也是《原则》这本书最令我喜欢的地方,达利欧没有说“跟我学你就能成功”。他说,“找到适合你的”。

在看似复杂的现实情境里:历史总会重演,不同事件背后发生的逻辑可能相同。在这些重复类似的事件中,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整体进化的脚步从未停止——这是作者揭示的真相。在踽踽独行的一路,从年少时见山是山,到现在见山有时不是山,追求意义和进步似乎是唯一能抚平焦虑的方法。因而,作者推崇这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将复杂问题分类,读书笔记在这些原则的警醒下,做出理性思考并让决策更高效,避开走过的失败选择,最终实现人生快速的进化。投资教父在书里树立的感觉也是一副教父的形象,我仿佛看见他字里行间平静的隐藏代码在说:“不要纠结,要进化。”

世间的成功有各种定义,达成事业成就和拥有积极的人际关系,都是令人艳羡的成功。浪漫如艾米丽狄金森也说,“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我的一生就不算白活。”这些人生成就都很迷人,但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要的是哪一种。

最后分享书里作者反复提倡的五步流程实现愿望法,希望大家都能实现求仁得仁、梦想成真的一生:“有明确目标;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三

《法律的原则》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哲学和法学教授迈克尔·贝勒斯的一部力作。作者从对法律原则的一般分析入手,运用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以简明的语言,概括和评论了程序法、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刑法等主要法律领域的基本原则。这本书对于希望全面了解方法律制度、特别是英美法系的法律原则体系、价值基础、立法宗旨和运作程序的中国读者来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观点;对于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来说,作者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法律的原则》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规范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的运用体现为,本书作者在每一章节的叙述前都在引言里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其次在引言后作者都会写明该法的目的。例如第六章刑法,在目的中作者说明了刑法的较为重要的目的是使人们不敢实施犯罪行为(威慑),报复犯罪行为(报复),改造罪犯(改造或复归),以及谴责违背社会价值的教育(谴责)。再如作者在论述刑法中的罪过原则时,从心理的角度,轻率和疏忽往往难以分辨,故它不具备刑法的谴责目的所包括的可谴责性和伦理罪过。

另一个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在本书也是普遍运用。例如在程序法中对抗制的论述中,作者用富有的当事人和贫穷的当事人对比,论证对抗性程序并不能断言是发现真相的最佳程序,在确认事实问题而言,它也许是相当糟糕的。再如第五章救济中,作者以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法院判予惩罚性赔偿方面作对比,说明惩罚性赔偿不是基于原告所受的损失。

总的来说本书理论性并不是很强,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本书首先是对没有广泛法律背景的法律哲学家和法学学生写就的。对法理学感兴趣的法律哲学家和法学学生会在书中发现许多论题的有益的初级探索,并且对这些论题还可以以更详细的研究。对于我这样的非法学专业学生,也是能够理解书中所谈及的内容。

《法律的原则》这本书的目的是确定对于当代普通法社会来说可以证成的法律原则,也因此作出了必要的限制,只考虑程序法、财产法、契约法、侵权法、和刑法五个领域,许多复杂问题和细节也没有考察。

通过贝勒斯的论述,读者能够了解到五大法律领域中所适用的法律原则,也加深了对五大法律领域的理解。同时本书的最后一章还对渗透在之前论述中的三个一般主题即用来分析法律问题的方法、法院的制度性以及它对法律程序和实体法的影响、实体法中利益和价值的地位做出了详细论述,也能让读者更易理解本书所论述的内容。

法律原则直接地反映出法的内容、法的本质以及社会生活的趋势、要求和规律性。研究法律的原则对当代法律体系的建设和法治社会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让我想到了发生在美国的里格斯诉帕尔玛一案。针对受遗嘱人(遗嘱继承人)帕尔玛在杀害遗嘱人(自己的祖父)之后还有无继承权的问题,形成了多种完全相左的意见。其中一种意见是:如果按照纽约市《遗嘱法》的一般规定,似乎即使继承人杀害了遗嘱人,除了承担相关刑事责任之外,并不应当剥夺其继承权。

然而,在法律规则的背后存在着更为重要的法律原则:“法院说,在‘必须遵守合同约定’的条文的背后,可以发现‘诚实信用’的原则,在‘不得伤害他人’的条文的背后,可以发现‘保护个人权利’的原则。同样,继承遗产的条文也依赖‘不得有过错’的原则。试想,《遗嘱法》怎能容忍继承人谋杀被继承人而获得遗产!因此,法律包括了原则,违反了原则当然是违反了法律。”此案最终的判决结果是帕尔玛败诉,并因此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任何人不得因其过错而获益”。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四

《原则》这本书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瑞·达利欧的历程,算是他的投资生涯回顾,第二部分是生活原则,第三部分是工作原则。

我认真地读完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选读了第三部分。之所以选读,是因为我调整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将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模式,改变为先了解大致内容,再读有兴趣的部分,其他内容可以忽略不赌。

新的读书方法,来自于辉哥的推荐,我将在实践后详细介绍。

回到本书,书中讲到的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全是干货,然而我欣喜地发现,里面的道理至少80%我都懂,10%的内容将我模糊的概念理清了,剩余不到10%是我以前不掌握的。

本篇读书笔记重点在于后面的20%,其余内容欢迎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原书。

1.从错误中总结原则

作者的原则,是从他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对错误和失败的反思,让他不断修正自己的原则。

原则的重要性在我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就认识到了,当时也试着建立了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大部分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实践验证,所以在生活中运用和修正比较少。可以说,我的原则的初版都没有成型,更别说更新迭代了。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投入时间整理我的原则1.0版本,计划本周完成。其次要丰富阅历,只有多经历、多遇事、多犯错,才能优化原则。第三点,以目前情况来看,不可能一下子拥有丰富的经历,那么就要抓住每一次犯错的机会进行反思,同样能逐步优化原则。

2.五步流程实现人生愿望

这是作者总结的取得成功的五个步骤,我用自己的语言精简了一下。

(1)设立明确目标

(2)找到阻碍问题

(3)分析问题根源

(4)制定解决方案

(5)坚决执行

每一步骤单拿出来,都明白,只是从来没有系统地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闭环。现在,即使知道了这五步法,但认真分析起来,想做好每一步都不容易。

设立明确目标,难就难在“明确”二字。如果只是设立一个模糊的目标,或者不切实际的目标,就很难进入下一步。同时,明确的目标意味着放弃一些不重要的目标,将注意力全部集中。

找到阻碍问题,首先要认清当前所处的现实情况,而认清现实其实是特别困难的。我们习惯于盲目乐观,这会使我们找到的问题不是太小、就是太少,影响客观地分析根源。

分析问题根源,这要求我们对社会和人性有深刻的洞察,否则只能陷于表面,很难挖掘到根源。

制定解决方案,这步更需要丰富的经验了,对于我来说只能从小目标入手来练习。

坚决执行,难在坚决。如果前面四步中的任何一步出现问题,那么无论怎么执行都无法达到目标。所以执行过程中一直没有进展,就会让我们怀疑前面四步出现问题,进而放弃执行。可是很多时候,面对困难目标,即使前面正确,也会存在努力半天依然进展缓慢的情况,如果放弃,就彻底失败了。所以执行的难处就在于不知道前面对不对,进而产生怀疑,最终放弃。解决执行问题,就必须把前面四步做好,无条件执行。

归根结底,道理都懂,但是做好每一步都很难,全部做好更是难上加难。也正因为如此,成功的人才是少数。

3.对决策和意见进行可信度加权

什么是可信度加权?就是对不同人给出的意见,要根据这个人的见识、能力和相关经验打分,根据加权分数综合考虑所有意见。

比如恋爱对象适不适合结婚的问题,一个婚姻破裂的人的意见,与一个家庭美满的人的意见,肯定不能同日而语。

再如投资理财建议,是参考一个穷光蛋的意见,还是一个富翁的意见,也不可相提并论。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富翁是依靠运气暴富,还是依靠聪明才智长期积累的财富。

这条原则简化一下,就是参考高人的意见,不要被同等水平甚至水平不如自己的人意见左右。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五

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条,影响我们合理决策的最大障碍是你的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这会让我们难以看到客观事实。例如:我们的潜意识与意识。潜意识有很多防卫机制,比如需要被爱,需要认同感,难以接受自己的缺点和批评,害怕自己不能成功等等。它们在你行事的过程中,不断的操控你,甚至你也很难有任何觉知。

不过我们还有更高层次的意识,就是有逻辑和理性的“前额皮层”。这也是为何有些人更情绪化,而有些人更理性。书中认为: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这两大障碍就是人的致命缺陷。导致聪颖勤奋的人无法发挥自身的全部潜力。

而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那就是保持大脑的极度开放。你知道并承认自己有盲点,你就可以找到一种解决方法。但假如你不知道,你将持续不断的栽在同样的问题上。

极度开放是一种能力,让你有效的探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让自我意识或思维盲点阻碍你。你始终在自我观察,并作出最佳选择。这让我想起了关于意识的认识:人类最终幸福的源泉在于自我意识的提升(对自己的意识和对他人的理解意识)。

要做到极度开放,你必须:

a、相信你不知掉最好的解决之道是什么,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最重要的。

b、认识到决策应当分成两步:先分析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做出决定。

c、不要担心自己的想象(或面子),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

简而言之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头脑思维惯性的盲点,谦虚及广泛地吸纳意见和信息,以便作出最佳选择。

我们总是有一种过度自信,觉得自己推理出来的东西是绝对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的盲目自信,很多时候是占大多数的。

看到一种不能理解的行为,觉得很奇怪。看到和自己价值观不符的事情和人,难以接受。看到一种商业行为,觉得是错误的,结果等大家都赚钱了,自己才后知后觉。这就是我们过度自信(相信过往的经验和惯性的判断),从而忽略了最本真最现实的情况。所以,遇到新事物的时候,抱着“我什么都不知道”的心态是尤为重要的。吸收所有的客观经验,给自己的大脑程序更新。不断的质疑自己,打破自己的思维常规,往往可以得出最客观的答案。

作者达利欧在前言和介绍中就阐述了:每个人都是依据自己的原则作出最客观的选择。而原则的形成就是在不断的经验,失败和反思当中得出来的。

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展示和总结他自己的原则,让我们由此思考属于我们自己独有的原则。因为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性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目标和性格的原则。

而找到这些原则又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的,因为每个人都会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情况,假如我们没有原则,我们就会被迫针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出孤立反应,但是我们有一系统的原则,就会分类处理不同类型的情况,也会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因此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想要什么以及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并依此指定你的“原则”。

如果你想达到目标,你得明白这个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等待)。这至关重要。

你发现的每个问题都是一次改进机器的机会。发现问题而不容忍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不为人所喜欢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麻烦,从而掩盖问题。因为觉得解决问题过于艰难。而不解决问题就像温水煮青蛙,过程中虽然不痛苦,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惨痛的。

诊断问题,探究根源是我们每个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必须审视的,为了我们更加美好的人生。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六

书分三个部分:我的历程、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最吸引我的是“我的历程”部分,瑞用119页粗略但深刻地总结了他的前半生,非常精彩,不时闪着哲思。

可以从“我的历程”里看到80年代的中国,这种体验很奇妙,一个你不熟悉的`人,讲着你最熟悉的国家里你所不熟悉的事。

从书里,我接受了一些观点,或者说,我本来模糊地有这些想法,瑞很好地写了出来。关于如何选择人生的目标,如何追求卓越,如何调和生活和工作,如何选择自己的伙伴。

对本书一句话总结是:清晰地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目标,勇敢坚定地向前,让生活工作有效结合,关心家人。

值得花时间读一读。当然,文字的可读性并不强,可能是翻译的原因,也可能是写作本身的原因。毕竟这不是文学作品,这是一本类似于个人成功秘籍之类的操作指南。如果时间不多,可以就读第一部分“我的历程”。牛逼哄哄的人自己略带谦虚写下的简历还是有看头的。

我的书摘如下,可以节约你看书的时间(如此贴心的老妈妈,呵呵)。

书摘

梭罗的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和同伴的步调不一致,也许因为他听到的是不同的鼓点,让他跟着他听到的音乐前行吧,不管节奏是迟缓还是激越。”

那年秋天入学哈佛大学商学院时,对于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绝顶聪明的人做同学,我感到很兴奋。我的期望值很高,而真实体验更是超出预料。

尽管回头来看,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必然和符合逻辑的,但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看,就绝不是这么清晰明了了。

想象一下,为了拥有美好的生活,你必须穿越一片危险的丛林。你可以安全地留在原地,过着普通的生活;你也可以冒险穿越丛林,过着绝妙的生活。你将如何面对这一选择?花点时间想想这件事,因为无论其形式如何,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出的一个选择。

成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有内心深处的需求,所以每个人都要决定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成功。你想成为宇宙的主宰还是成天吃零食看电视,还是想要追求别的东西,我并不关心。我真的不关心。一些人想要改变世界,而另一些人只想与世无争地简单生活,享受生活。二者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需要判断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并选择实现它的路径。

我发现,想要追求卓越,你就必须挑战自己的极限。

几乎总是存在着一条你还没有发现的有利的道路,所以你需要不断找下去,直到找到它,而不是满足于最初对你显而易见的那种选择。

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

如果你以勤奋和有创造力的方式工作,你几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东西。成熟意味着你可以放弃一些好的选择,从而追求更好的选择。

我一直希望过上一种充满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生活(也希望和拥有相同愿望的人作伴),对我而言,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指开放诚恳的关系,人们彼此坦诚相待。

在弱点呈现时就对其失去信心时一种常见的错误,就像在其有效时对其过于迷恋一样。

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是可以改变的。

而美国的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我不能说一种充满成就的紧张人生就一定比充满享受的轻松人生更好,但是我敢说,坚强比软弱好,而拼搏让人坚强。

大多数习惯的改变通常需要18个月。

自然会走向整体的最优化,而不是个体的最优化,但多数人只是根据事物对自身的影响判断好坏。

爱与工作是人性的基石。

你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取决于你在这些痛苦时刻做出的抉择。一个人妥善适应的能力越强越好。

不要为喜不喜欢自己的处境担忧。生活根本不关心你喜欢什么。你必须根据自己的愿望找到实现愿望的途径,然后鼓起勇气坚持下去。

人一生中最好的机会大多数来自苦拼的经历。

面对自身缺点,你有4种选择:1)你可以否认缺点(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2)你可以承认缺点并应对缺点,努力把缺点转化为优势(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你的自我改变能力);3)你可以承认缺点并找到绕过缺点的方法;4)活着,你可以改变你的目标。

5项选择:1)不要混淆你的愿望和事实;2)不要为自身形象担心,只需关心能不能实现你的目标;3)不要过于重视直接结果而忽视后续、再后续的结果;4)不要让痛苦妨碍进补;5)不要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任何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经过为期8周的冥想课程后,大脑会发生物理变化。

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1)你能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决定问谁;2)不要听到什么信什么;3)所有东西都是放在眼前看最大;4)不要夸大新东西的好处;5)不要过度分析细节。

始终记住改善事物的速度和水平,以及两者的关系。当你要确定某个事物可以接受的改善速度时,你要注意的是事物水平相对于改善速度的关系,确保其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超过平均水平。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需要以足够快的速度不断改善。

不要做完美主义者。产生的边际效益也是有限的。

有时即使你押错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押错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押对的概率虽然小,奖励却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试一下仍然是明智的。

不要把概率当作可能性。能够准确区分概率和可能性大人通常善于“务实思考”。

每个傻子都能把事情复杂化,只有天才才能把事情简单化。

“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的一场会议。

如果有人对发展这种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不感兴趣,而只想一味工作,取得出色业绩而得到公平的薪酬,这样可以吗?当然可以。不参与集体活动是完全可以的。我们都予以尊重。但这些人通常不能给团队带来有力承诺,这种承诺是在长期考验中创造非凡所应必备的。

不要为自己的错误而懊恼,要珍爱它!当你每犯一个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就会使你在未来免于再犯几千个类似的错误。

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成败,要放眼于达成目标。

拥抱你自己的失败,直面给你和他人造成的痛苦,这是实现真正改进的第一步。人们都把忏悔作为宽恕的前提。心理学家把这称为“触底”。

珍惜志同道合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在所有事情上都与你看法一致,所以既然有人与你在最重要的方面价值观相同,也与你有实践价值观的相同做法,那就要确保与这些人为伍。

如果你发现无法与某人就价值观方面达成一致,就应考虑是否还与此人来往。价值观不同,会导致很多痛苦的经历和不好的结局,最终还是会让你们疏离。一旦你发现此种情形,最好尽快分道扬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通常不是什么好点子。很多观点都是一无是处甚至有害的。

每个领导人都要在如下两种情况中选一:1)辞掉能力不足的好人,从而获得成功;2)留下能力不足的好人,等待失败。

用不了一年时间,你就能了解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否适合其岗位。经过6-12个月的密切接触、大量测试和求取共识后,你就能大体了解一个人的能力。更有信心的评估可能需要18个月。

不要对所有人等同视之,要合理对待、有所区别。人们常说,对人区别对待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但是,合理对待人就必须有所区别,这是因为人和环境都不一样。如果你是你一个裁缝,你不会为顾客剪裁缝制同样的衣服。

领导有一件事不应该做,那就是操纵。有时候领导者会操纵员工情绪来促使员工做事,而如果员工明白过来,他一般是不会这么做的。你是在与聪明人打交道,你一定要按理性思维行事,而非基于本能和情绪。

要知道几乎做每件事所花费的时间和资金都比你预期的要多。几乎没有一件事能够完全按计划进行,这是因为先前的计划并未考虑过失败的情况。每件事与计划相比实际都要花费一倍半的时间和一倍半的金钱。你的预期将取决于你及你管理的人员如何表现。

怎样尽可能做更多的事,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除了更努力、工作更长时间以外,还有三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1)通过优先排序或直接拒绝来减少工作量;2)授权给合适的人去做;3)提高工作效率。

有些人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而另一些人却在同样时间里做了很多事。导致差别的,主要在于创造力、品行和智慧。

与他人合作可得三大益处:1)共同努力比单打独斗能更强、更好地完成既定使命;2)出色的人际关系造就优秀的团队;3)积累财富以实现和满足我们及他人生活所需。

总之,我对你的祝愿是:1)你能将工作和激情有机结合在一起;2)你能与同事为了共同的使命而奋斗,收获成果;3)你能尽情享受奋斗和成果带来的欢乐;4)你将迅速改善和进化,成就斐然。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七

另外要格式明确,符号统一

目前来说,读书笔记的做法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可以由读者自己来规定,但必须做到格式明确,符号统一。

记载的内容要有条有理,不能不分主次,密密麻麻写成一大片。要格式清楚、明确。一般来说,重要的论点、论据、事实、数字、公式等应各占一行;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色笔;相同的问题应尽量分段;不同的问题之间要空若干行等等。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符号,这些符号自己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前后要一致,保证日后能够顺利地辨认。

写读书笔记要求简明扼要,抓住问题,无关紧要的词句省略掉,便于日后的使用。

写笔记要便于自己阅读,就是说,可以使用一些缩写体。但要注意使用的缩写体必须是那些自己相当熟悉的。这样做的笔记即自己清楚,又相当完整。

作读书笔记时,要写明笔记的时间,日后把不同时期的笔记做一比较,会有收效。

除去写明笔记的时间之外,还要注明所记录资料的出处,目的是便于日后查找、核对。

读书笔记的分类,就是将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把相同的集中在一处,把不同的区分开来。

(1)以笔记的内容为主,必要时再按时间、出处、笔记形式分类。

(2)按笔记学科属性分类。

(3)按专题研究的问题分类。

通过经常复习笔记可以不断理解,消化所读到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坚持写读书笔记,做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必须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不能凭兴趣出发,高兴就写,不高兴就不写。要想长期地坚持下来,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写读书笔记的意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写读书笔记,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把读书笔记作为读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严格执行。

(3)经常检查自己的读书笔记,看哪些笔记对自己的帮助大,哪些对学习有益,哪些做得还不够,以提高写读书笔记的兴趣,促进写读书笔记习惯的形成。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便也有它必须遵守的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对读书笔记的总的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八

这本书是瑞达利欧根据自身犯错和反思错误得到的总结,称为“原则”,被写入这本书中。

书中给出成功生活的重要公式:梦想+现实+决心=成功的生活。

这个公式在各类烂大街的书中已经老生常谈了,其中就决心和梦想展开叙述的往往是鸡汤文。而瑞达利欧对现实的叙述有深刻见解。我们都知道:把握现实的实际情况是取得良好结果最根本的原则,瑞达利欧根据自己错误估计经济形势导致破产的亲生经历说明了把握现实情况时会遇到的两大障碍是”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区障碍“,简单而言就是”自以为是“和”片面的思考“。这两个错误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自以为是"会将"片面思考"的结果视为最终真理。(瑞达利欧最惨痛的失败就来自上述两点)

针对上诉两个问题障碍,瑞达利欧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头脑极度开发和极度透明原则。

头脑极度开发原则要求摒除先入为主,并将”我是对”这一认知改为“我存在盲点”。

书籍简介到此为止,下面是我的理解:

首先,要完成这一转变并不容易,因为不利的思维方式之所以能存在,要么是因为它提供了便利,要么是因为它是天性的一部分。

“自我意识障碍”源于自我认同,它与人的自信密不可分,例如:相比于真实照片,人更喜欢美颜相机拍出的照片,如今几乎不会有人把素颜的传统照片放在朋友圈。同时,大多数人对自身外貌的评价是“中等偏上”这点也是不符合统计学规律的。此时屏幕前的你,是否也“外貌中等偏上”?

“思维盲点障碍”则是天生的,就像人天生的视力,味觉的敏感程度就不一样。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天生差异。

我的启发:采用“集思广益原则”能避开上诉两个障碍,达到认识到真实的现实。

“集思广益”之所以与两大障碍相抵触,是因为:

集思,是汇聚众人的智慧,它与“刚愎自用”相反,能解决“思维盲点”障碍的问题。

广益,是广泛采纳有益的观点,它与固执己见相反,能解决消除“自我意识障碍”的问题。

集思广益的最佳体现就是“头脑风暴”。

(不允许立即对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意味着不能有自我意识。)

如何将“集思广益原则”用到更多的场景?

最重要的是建立并维持住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必须具有如下若干特点:

1、拥有共同的目标(但不能是挣钱,否则将貌合神离)。

2、成员之间彼此认识(这点限制了团体的规模,约15个人)。

团体的建立要根据具体情境,当我要完成一个目标时,我会召集和我有共同目标的人。这些人可能来自贴吧,或者其他论坛,通过逐个认识这些人并拉群介绍他们相互认识,可以形成一个小圈子。当小圈子形成之后,信息会在我不参与的情况下在成员之间流动。我作为这个小团体的组织者,拥有最大的号召力,同时是小圈子中人际网络的枢纽,能获得最大的信息量。这有助于我收集信息和广泛征求意见。

这个启发也是来自于20xx年的考研历程,我犯的错误在于错误高估自己数学的水平,这是“自我意识障碍的一种”,它导致我没调整当前的学习阶段。如果我是在一个团体中,可以获得不同成员的参考意见,我就能即使调整了!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九

其实《原则》这本书的“原则”部分其实比较难吸收,raydalio也认为即使是桥水公司的员工也需要18-24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桥水的文化和原则,所以原则清单可以采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态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性地学习吸收;倒是瑞·达里奥的生平和桥水的发展是非常好的故事,值得一读。

瑞·达里奥出生于1949年,在长岛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父亲是爵士乐歌手、母亲是家庭妇女。长岛是纽约富人们的后花园,瑞·达里奥从小在地区高尔夫场当球童为富人服务并拓宽了见识,12岁便开始投资股票,并且通过财富杂志背后的赠券集齐了所有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年报仔细阅读。此时美国正处于战后黄金的经济极盛期,美国股市也经历了长期繁荣直至1966年的阶段性顶峰。

瑞·达里奥在长达大学c.w.波斯特校区读完本科,主修金融学,以几乎完美的gpa从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商学院录取。期间他也在纽交所得到一份大厅交易员的工作,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开始在希尔森公司负责期货对冲业务,包括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尽管工作业绩出色,但是瑞·达里奥的“野性”的风格并不适合在华尔街公司工作,很快他被解雇,并于1975年创办了桥水公司,重点提供牲畜、肉类、粮食和油料种子相关的期货市场咨询服务。

70年代末桥水开始发布《每日观察》,至今已持续近40年,累计接近1万篇,最初主要覆盖客户感兴趣的“谷物和油料种子”、“牲畜与肉类”、“经济和金融市场”等话题。除了向客户提供观察和建议以外,桥水也开始代理他们的交易管理他们的风险敞口。不过在1982年,桥水押注美国经济将出现恶性通胀和经济衰退,买入大量黄金和国债期货但出现致命错误,导致公司几乎破产,员工也一度只剩下瑞·达里奥一个人。

对此,达里奥进行了反思,并得出另一组原则:

1、找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够努力理解他们的思维;

2、直到自己在什么时候不能够有明确的意见,不急于下结论;

3、逐步归纳永恒和普世的原则,对其进行测试,将其系统化;

4、通过平衡风险来保持较大回报,并降低下行波动。

在逆境中达里奥开始依托于计算机,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回归,透视经济/市场数据在历史上如何运行,并进行下注,由此产生了桥水最初的利率、股票、外汇和贵金属系统。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五”发生时,桥水是不多几个做空股票的机构之一,并且获得了22%的业绩成长,从而一战成名。

而在早期的失败经历中,达里奥意识到无论在押注时多有信心都有可能犯错,要降低风险而不降低收益,合理的多样化是关键。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哈里·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和桥水内部研究,达里奥发现如果有拥有15-20个良好的、互不相关的会保留,投资能够大幅降低投资风险而不减少预期收益。这被达里奥成为“投资的圣杯”。

基于这一理论,桥水开发了“纯粹阿尔法”投资策略,投资者不仅可以得到他们选择的资产类别(如标普500指数、债券指数或大宗商品指数)带来的受益,还能从桥水在所在资产中挑选和押注资产产生额外受益。这一策略在超过26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接近300%的累积受益。20xx年金融危机期间,桥水的旗舰基金业绩增长超过14%。

截止20xx年,桥水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700名员工,共有1247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拥有“纯粹阿尔法”、“全天候资产组合”和“纯粹阿尔法主要市场”等旗舰产品。并且是多个重要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的投资咨询顾问。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十

首先,就整本书来说。花十天时间,终于完成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特别开心。

说实话,刚开始发现自己用十天时间读完一本40万字的书的时候,挺挫败的。因为我总觉得,按照我的半吊子水平,40万字应该是4天的工作量。但是,考虑到这本书的内容是精华中的精华,甚至对我个人来说,它会作为一本圣经一直陪伴我。想到这里,我觉得花十天将它读完,不仅没有挫败感,反而感觉是暴殄天物。

本书共分三部分:“我的经历”、“生活原则”、“工作原则”。

期间,我花了不少于六成的时间和精力在第三部分“工作原则”。因为整个“第三部分”跟天书一样,读的过程中,中断了很多次,终于还是硬着头皮把它读完,并且勉强写出感悟。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没有工作经历,没有管理学基础,没有直接牵扯利害关系的管理经验……当然,与我而言,这一part也算是偏管理类的启蒙读物。

还是就整本书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一句话,“你是谁,决定了你能和谁在一起”,更更重要的是,“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你可能会疑惑,整本书,从来没有这两句话,也没有表达出这两层意思,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收获?并且,这两句话在逻辑上好像还有些相互冲突,我为什么得出这样两个相冲突的结论?

其实这两句话并不冲突。

作者很大篇幅都在谈论有关“团队”,有关“用人”的问题——比干出一个牛逼事儿更重要的是,找一帮牛逼的人。而作为牛逼的人,他凭什么找你?首先你得是牛逼的人,或者你未来有很大的成为牛逼人的潜质,不然你们的关系可能只是你向他的“寻租”关系。这就是“你是谁,决定了你能和谁在一起”的意思。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数次膝盖发软,无数次有跪着读的冲动,因为我觉得作者就是有着第一流智慧的那一波人。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时间久了之后,我潜移默化就受到作者的影响,成为更聪明的人。这就是读好书的好处,这就是“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和谁在一起”真正的意思。

这本书我会终生收藏。与理论性强的书籍不同,本书的作者瑞·达利欧作为桥水基金的创始人,并且掌管桥水基金40余年,让桥水40年在国际商业舞台上屹立不倒,绝非等闲之辈。他将世界超一线的实操经历凝练成的一系列方法论,值得我终生学习。书中的原则可以作为做人做事的一条金线,在以后征战沙场的过程中,我会经常拿出来,当做查阅工具。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十一

最近读了《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我对新闻工作者身上的责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真实,独立,公众这三个词在我脑海中盘旋。

正如书中所言,希望得到真实信息是人的基本欲求,而新闻所追求的真实是一种操作性的或实用的真实。就像老师曾说过的"永远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对事件所呈现的真实,对被采访者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对已掌握的信息,都要时刻保持怀疑。但在我们追求真实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事情。因此我们应当把新闻真实理解为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目标。虽然难以把握但我们仍信奉它。

新闻工作者应当保持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受任何人或事的影响,独立于报道对象,并成为独立的权利监督者,要按良心行事。

新闻工作者要为公众服务。要对公众负责,更要学会如何吸引公众。要有产品意识,就像书中写的"新闻就是有目的地讲故事"要知道公众喜欢看什么,什么会吸引公众,要使"大事"接地气,与读者息息相关,同时也要保证报道的新闻全面均衡。

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心,要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做有道德的新闻人。但我想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良心都应当放在首位,当然新闻不仅有良心,但它绝对不能丢弃。不论是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在新闻写作中都应该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原则》读书笔记3000字篇十二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观念。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深受启发。

陈老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儿童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在园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儿童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好动”是儿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儿童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儿童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儿童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儿童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儿童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儿童“做”,儿童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儿童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儿童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儿童的操作活动即 “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儿童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儿童智力的。

儿童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给儿童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原则之一。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儿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读书笔记。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儿童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儿童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儿童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儿童喜欢受称赞,容易受暗示,所以对儿童消极的制裁不仅不能收到实效,而且会伤害到儿童的心灵。所以积极的鼓励、暗示是软性的教育,虽然比较难做,但收效很大。消极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彻底的、暂时的。积极的鼓励可以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求知欲。积极鼓励对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教师并要注意不要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任意申斥、挖苦、单纯的禁止,甚至体罚。可见,“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的原则,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儿童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教育原则》,觉得里面闪光的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改观,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