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读书活动计划篇一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2、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4、通过学生、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书香班级的建设。
读书,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开展读书活动伊始,广泛发动全体同学来读书,大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勤奋学习之风。倡导人人参加,并进行广泛宣传。同时,积极开展小组读书活动,写书评或读后感、召开演讲会、故事会、主题班会等,使读书活动深入人心。
1、创造阅读空间,搭建读书平台
(1)设立“图书角”
在班上建设“读书角”,专门配备了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教师从中搜集挑选出一部分精品书籍和班内学生优秀作文放于专门书橱作为“可心阅览区”,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效率。为实现资源共享,同学与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扩大了同学们的读书范围。
(2)建立家庭图书架号召每个家庭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文化氛围,倡导他们建立“家庭图书架”,建议家长挤出时间多和孩子一起阅读书报,诵读诗文。同时,向每位家长推荐适合少儿阅读的优秀书目,以便有针对性地借书、购书。开展“家长伴我读”和“评选书香家庭”活动,激励家长和学生的购书、读书热情。
2、推荐适宜读物,重视读书方法指导社会上的课外读物浩如烟海,良莠并存,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缺乏社会经验和鉴别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形象生动的名篇名著,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要达到真正的读书目的,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教师利用阅读课这一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时间,掌握一般读书程序,领悟读书要求等。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如圈点勾画、做批注、写读书笔记等。通过阅读,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书水平和鉴赏能力。
3、抓好“三个”结合,提高读书质量(1)课内课外相结合在阅读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在课内学到的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会有明显地提高。同时,教师每上完一篇新课文,会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既能扩大学生阅读面,又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两者相得益彰。
(2)赏读经典与阅读时文相结合中外经典名著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是人文精神的结晶、民族艺术的瑰宝。指导学生赏读经典,不仅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而且对他们的文化积淀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故我会积极向学生推荐中外名著、古今诗词、名人札记等优秀书目。同时,时代书籍语言新鲜活泼,时代性强,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如《汤姆叔叔的小屋》、《窗边的小豆豆》、《当代小学生》等书籍,也不失为读书积累的好途径。
(3)读书与实践相结合为了能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起,巩固读书成果,我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如: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手抄报评比,读书征文比赛及报刊剪辑等实践活动,既可以调动同学们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利用课前三分钟举办“读书博览会”,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课后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及获奖情况等在“读书成长册”中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希望“爱读书、会读书”这颗即将播下的种子,会在同学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让读书活动成为班级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逐渐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和乐趣,使他们在溢满书香的班级中快乐地成长、进步。
学校读书活动计划篇二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阅读科技作品和议论文,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和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一)"好书大家读活动"。
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年级每学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各班充分利用早读、阅读课或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如:好书推介、课前3—5分钟"说"名著活动(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等均可)、经典回味、美文共享、心得交流、诗文诵读、读书方法大擂台等,此项活动须长期坚持,形成制度,形成特色。
(二)"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
1。环境布置
(1)充分利用各班的壁报、墙报,张贴宣传标语、名人名言、名人读书故事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2)搞好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在各班教室后方放置统一的图书柜,鼓励学生捐书,同时选出几名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入库、编号、登记、出借、整理等工作。
2.开展阅读活动。
① 设立"校园读书月"。学校每学期要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每个读书月有明确的阅读主题。
② 开好"班级读书会"。学校要组织各班每周或间周开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 开展其它各类读书活动。学校要根据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三)"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读后感,通过文字,描写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叙述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读书的体会收获以及读书对自己成长所产生的影响等。届时学校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优秀征文选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四)"书香校园"创建活动。
1。教师读书
(1)学期初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管理,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
(3)读书网络。要求教师定期去阅览室阅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阅读、做笔记;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促进网络阅读,为教师提供一个开放的"图书馆"。
(4)本学期每位教师必读一本教育专著,同时认真做好教育理论读书笔记,本学期将开展两次读书论坛活动。
2。学生读书
(1)营造读书氛围。本学期,继续加强班级建立图书角建设(学生推荐好书供全班学生共同阅读),学校图书室全天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有书可读。
(2)大力推进课外阅读行动。本学期各班要求每位学生购买一本好书(参见《推荐小学生阅读书目》),每位学生至少读10个成语故事,10个神话故事,10个寓言故事,10个童话故事,10个历史故事,写10篇读书笔记,将指导读书落实到每位教师。
(3)精心策划每月一次的校读书交流会。力争做到主题响亮,全员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学期,拟订在11月下旬开展"我读书 我成长 我快乐""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比赛,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平时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读书实践活动(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擂台赛、读书笔记评选、读书小报评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确定一天为"图书交换日",学生在这天相互交换自己的藏书,共同分享书中的乐趣;本学期全校范围内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学期结束表彰"读书小明星"。
(4)加强书香校园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重视学生的读书成果的积累。本学期,将组织开展一次书香校园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向社会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推进书香校园活动不断深入。
4。家庭读书活动
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建议家长将每周周日一小时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
(五)"书本跳蚤市场"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在班内、校园内设置换书摊或售书摊位(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建议以书籍的交换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图书的借阅、交流和售卖。
各班级可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开展活动,每月一次,分班级或小组轮流主办。主办方当天将准备交换的书籍摆放在学校或班级指定的地点(如果参加的人数较多,可选在操场上),其余同学则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中自由选择想要交换的书籍进行交换,主办方要做好书籍的交换登记。
(六)"我的读书格言"征集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格言,书写自己的读书格言并以此立志。学校借此机会举行"优秀读书格言"的评选活动,将获选的格言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方式向全校学生推广,以此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勤动手、多动脑。
1。启动阶段(每年9月)
(1)根据《小学生读书活动实施意见》,从本校实际出发,坚持把读书活动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制定具体的年度读书活动方案
(2)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3)学校在搞好图书室、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建设的同时,依据推荐书目,添置图书,为读书活动的全面启动做好准备。
(4)学校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开辟读书专栏,每周宣读一些短小的名家名篇及学生的读书心得,介绍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的熏陶。
(5)利用国旗下讲话,政教处和少先队员代表向学生发出倡议,积极宣传"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2。实施阶段(每年10月—第二年5月)
围绕学校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1)保证读书时间:各教学级部、班级要科学安排,保证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学生在校和家庭的课外阅读时间均不少于30分钟)和阅读量。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要相对集中和固定,并排入课程表。
①每学期班主任、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读书计划;
②每班上好每周的阅读课,语文、阅读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
③坚持"一诵三读"活动。"一诵"即每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名言格言、成语积累、美文的背诵活动;"三读"(即早读、午读、晚读),"早读"时间为学生到校后到预备前,"午读"时间为下午预备前,"晚读"时间为放学后写完作业的课余时间。各项读书活动均与"阳光团队"评比相结合,各班要选好小助手,组织好班级晨间、午间的阅读活动,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与奖励办法规范学生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养成走进教室就读书的习惯。
(2)营造书香班级氛围: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制定相应的制度、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督促、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①倡导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校提供专用书柜,书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捐一点,向学校图书馆借一点,每班藏书量至少达到人手一册。
②每班选出两名图书管理员,并做好班级图书出借、登记、归还等工作。
③建立好书交换站,在班内同学之间,同年级各班之间,乃至各年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明确读书内容和要求: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根据推荐阅读书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分段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和建立学生阅读卡,并交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确保读书数量和质量。
低年级要求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要求学生摘抄精美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阅读内容;高年级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要求教师不仅把这项任务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而且要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4)狠抓读书效果:各教学级部、班级要加强对读书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做到计划有落实、过程有记载、活动由主体、结束有总结。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读书班会活动、读书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书香班级"和"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确保读书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读书活动计划篇三
每年12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为响应中宣部、教育部等九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号召,培养升达学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营造学院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和谐书香校园建设,按照崔院长指示,图书馆和院读书会经研究于今年12月在全院开展“读书月”活动。
多读书 读好书 共建书香校园
20xx年12月
1.在全院学生范围内选出07年度优秀读者名单。
2.制作展板进行“全民读书月”活动宣传。内容包括推荐大学生读书书目、介绍读书方法、优秀读者读书感想选登等。
3.11月29日晚上7点在图书馆三楼团体报告厅举行读书月活动开幕式。由院领导、高校图工委领导、图书馆馆长、院团委书记向07年优秀读者颁奖会后,由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张怀涛教授作学术报告。
4.12月由求知书店在我院图书馆中厅举行为期两天的新书优惠展销活动。
学校读书活动计划篇四
本学期,学校将本着全员参与、寓教于乐的原则,以“品书香、润情操”为主题,制定了两个落实、三条原则、四项措施的工作思路,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一是时间落实。每周的语文实践课、每周三、五中午1:30—1:40为集中诵读时间。二、四中午1:30—1:40为集中习字时间。
二是内容落实。内容既有必读的语文课本、《国学启蒙经典》《古诗词》各年级推荐的书目,也有学生自己喜欢的书籍。
一不重形式重过程;
二不求深解熟读成诵;
三不讲数量要兴趣。
一、建立“三级图书网络”,保证学校有图书室、班级有书吧、家庭有书架。
二、建立个人读书小档案。
三、成立诵读指导评估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班级进行指导、测评。
四、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每月举行一次主题读书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成果展示。
九月:
1“品书香、润情操”读书节启动仪式。向全校家长、学生发出倡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交朋友,让阅读的快乐伴随我们每一个人,度过快乐的每一天。各班以不同形式响应。
2建立“诚信书吧”,筹备“流动书库”。
3各班制定读书活动方案。
十月:
1“品书香、润情操”节徽设计评选
2“走进金秋,采撷硕果”实践作业
3“奥运知多少”手抄报评选
十一月:
1“书香班级”评选。
2“书海扬帆,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
十二月:
1“红领巾义卖”活动
2“品书香、润情操”成果展示。
届时将展出教师语文实践夹、各班读书成果,还将展示诵读、故事、课本剧等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学校读书活动计划篇五
小学生读书活动实施计划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阅读科技作品和议论文,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和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并学出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二、活动内容
(一)“好书大家读活动”。
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年级每学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各班充分利用早读、阅读课或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如:好书推介、课前3—5分钟“说”名著活动(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等均可)、经典回味、美文共享、心得交流、诗文诵读、读书方法大擂台等,此项活动须长期坚持,形成制度,形成特色。
(二)“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
1.环境布置
(1)充分利用各班的壁报、墙报,张贴宣传标语、名人名言、名人读书故事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2)搞好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在各班教室后方放置统一的图书柜,鼓励学生捐书,同时选出几名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入库、编号、登记、出借、整理等工作。
2.开展阅读活动。
① 设立“校园读书月”。学校每学期要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每个读书月有明确的阅读主题。
② 开好“班级读书会”。学校要组织各班每周或间周开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 开展其它各类读书活动。学校要根据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三)“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读后感,通过文字,描写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叙述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读书的体会收获以及读书对自己成长所产生的影响等。届时学校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优秀征文选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四)“书香校园”创建活动。
1.教师读书
(1)学期初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管理,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
(3)读书网络。要求教师定期去阅览室阅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阅读、做笔记;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促进网络阅读,为教师提供一个开放的“图书馆”。
(4)本学期每位教师必读一本教育专著,同时认真做好教育理论读书笔记,本学期将开展两次读书论坛活动。
2.学生读书
(1)营造读书氛围。本学期,继续加强班级建立图书角建设(学生推荐好书供全班学生共同阅读),学校图书室全天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有书可读。
(2)大力推进课外阅读行动。本学期各班要求每位学生购买一本好书。
(3)精心策划每月一次的校读书交流会。力争做到主题响亮,全员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学期,拟订在11月下旬开展“我读书 我成长 我快乐”“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比赛,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平时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读书实践活动(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擂台赛、读书笔记评选、读书小报评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确定一天为“图书交换日”,学生在这天相互交换自己的藏书,共同分享书中的乐趣;本学期全校范围内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学期结束表彰“读书小明星”。
(4)加强书香校园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重视学生的读书成果的积累。本学期,将组织开展一次书香校园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向社会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推进书香校园活动不断深入。
4.家庭读书活动
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建议家长将每周周日一小时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
三、读后感写作要求
读后感或观后感,既要写“读”或“观”的内容,如读某篇文章、某本书等,又要写读后或观后的“感想”,重点不是读或观,应该是“感”。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往往抓不住这种文章的写作重点,一写起读后感或观后感来,就把读的内容、看的情景写得很多,到了“感”的时候,就没有话可说了。例如,有一篇《养花》的读后感,全文都是关于《养花》这篇文章内容的介绍和复述,直到结尾还是这样,很少写到“感”。结尾这样写道: “ 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养花的乐趣,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文章读完了,我的感想太深了。”可是,感想是什么呢?没有写,只有“感想太深了”一句话,更谈不上感想深刻了。要克服这种毛病,只有把“读”的内容少写,“感”的内容多写,写深写透,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才有说服力。请看下面另一段写读《养花》的感想文字: “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了知识和乐趣,并从中引出了一个哲理———‘不劳动,连
棵花也养不活。’是的,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给人带来幸福、欢乐。我们的学习钻研是在进行脑力劳动,如果不劳动,做懒汉,整天贪玩,学习成绩会从天上掉下来吗?当然不会,因为你没有劳动嘛!这就是真理。” 这段文字也出自习作的末尾,显然是以感想为主,而且“感”得深透,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就是抓住了“感”这一重点。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