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设计方案精选(6篇)

最新设计方案精选(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19:00:21
最新设计方案精选(6篇)
时间:2023-04-03 19:00:21     小编:zdfb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篇一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写的字母“z”提示z的形。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s、si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格式。

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z、c、s的发音及zi、ci、si的整体认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z、c、s和zi、ci、si发音的录音带;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二)字母教学

学生发z、c、s的音有一定困难,可以利用图,借“字、刺、丝”来读准音。教师要讲清发音部位,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

教学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图,还可以用口诀记忆:“小2z,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三)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本课开始学习整体认读音节。教学zi、ci、si的读音时,告诉学生,把字母z、c、s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对比着发音:zzi,cci,ssi,体会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发音的相同和不同处。还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习要打乱顺序读、挑读,反复练习。结合四声练习,告诉学生i上标调时要去掉上面的点。

(四)拼音练习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拼音方法,自己练习拼读,然后指名拼读,同学评议,教师指点。

(五)书写指导

z、c、s三个声母都是一笔写成。着重指导写s,它是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半圆,再向右半圆,像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要写正,不能歪。

(六)扩展活动

1、学生回家做声母z、c、s的卡片,并读给家里人听。

2、读一读,比一比。

zziccissi

zizacicusise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z、c、s的发音方法发z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微放松,形成窄缝,让气流自然从窄缝中挤出。发c时,发音动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z、c、s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和上门齿背,发音时舌头是平的,叫平舌音,也叫舌尖音。

设计方案篇二

新小区一般都带有飘窗,没有飘窗的户型还真少了,那么飘窗的其实是个宝地,如果可以拆除那利用空间可大了,下面来看以下5个飘窗设计方案,保你都喜欢。

1.拆除原来的飘窗,窗户边上做了一个写字台,上侧面有个书架,下面有储物柜,一举多用,非常实用。

2.原飘窗不改动,在基层上加出一排的柜子,和写字的台面。这样就多了好多的储物柜,写字办公非常舒适。

3.完全当一个榻榻米打造的休闲空间,侧面还做了一个书柜,看上面吊柜空间,利用到了极致,非常实用。

4.假飘窗,没有飘窗的户型可以考虑这样设计,多了两个储物柜,和一排飘窗矮柜。

5.在原来飘窗上进行改造,也是加做了一排抽屉,刚好可以写字,也可以储物,很实用。

设计方案篇三

一、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针对目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课堂过于严肃,授课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互动受到限制,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我校数学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特举办形式多样、课题丰富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向外拓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题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三下午

2.活动地点:以教室为主(视具体活动项目灵活安排)

3.活动课题:口算、速算;思维开发;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5.活动分组: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小组

四、活动内容

各个不同兴趣小组中在以数学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各个兴趣小组课题的侧重点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奥妙、趣味游戏、生活指南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

五、活动措施

以数学教研组为核心,成立数学兴趣活动小组。小组活动应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科学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指导内容、课时安排、辅导教师安排等内容。每学期进行一次活动检测和活动总结,以便交流和提供借鉴。同时教研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各兴趣小组的活动检查,督促各兴趣小组正常规范地开展活动。

六、活动要点

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组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兴趣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每周的活动有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享受读报的快乐。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数学书籍,课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教师在学生开展阅读前都收集了一些书籍中的背景资料给学生。教材中的“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等内容教师都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组织学生阅读并指导,适当的介绍拓展些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七、活动目标

1.让学生对写作、阅读等语文知识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2.增强课堂互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在心里素质上,让学生更自信,并学会去欣赏。

5.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丰富,兴趣得到发展。

设计方案篇四

①提出问题

a.能够独立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进行科学探究的价值;b.能在老师同学协助下提出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c.能够提出问题,但问题没有太大科学探究的价值。

②问题猜想与探究结果的符合程度

a.完全符合;b.不完全符合;c.不是很符合。

③实验过程

a.实验方案新颖,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如实记录数据,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b.能够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能够分析处理数据;c.实验方案不成熟,实验操作不熟练,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粗心大意。④科学探究方法a.完全掌握;b.基本掌握;c.没有掌握。【评价标准】将四项的分加起来,a为5分,b为3分,c为2分。总分>15分,为优;11分≤总分≤15分,为良;8分≤总分<11分,为差。

①参与热情

a.积极配合分工,认真完成任务,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b.服从工作分配,完成任务,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c.在组员的提醒督促下基本完成任务,但不肯参加小组讨论。

②学习态度

a.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b.能在组员提示下或借助辅导书解决问题;c.不善于动脑,遇到问题总想依赖别人。

③合作意识

a.协调分工,坚持原则,尊重他人,善于与组员交流;b.能接受他人提出的合作要求,并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善于交流;c.只是完成分配的任务,不愿多做,也不愿和小组交流。【评价标准】将三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20分,为优;14分≤总分≤20分,为良;12分≤总分<14分,为差。

①提出问题

a.能认真思考,能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b.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c.提出的问题不具有科学探究价值。

②猜想与假设

a.能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b.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假设,但不能合理预测实验结果;c.对问题解决方式的假设与实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a.能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设计的探究方案新颖,能有目的地选择探究活动所需的器材;b.能在老师或组员的帮助下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过程,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c.照搬别人的探究计划与探究过程,不能合理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能按器材说明书进行操作,多次反复测量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b.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但实验做得不够精确;c.实验操作不熟练,记录数据不够完整,有时会编造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a.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能够正确解释与描述探究的结果;b.能够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能基本解释和描述实验结果;c.误差较大,实验的结果有些牵强,不能正确解释与描述实验结果。

⑥评估

a.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不断改进探究方案,能写出详细的探究报告;b.能发现一些新问题,但不能及时改进方案,探究报告不够详细;c.很少发现新问题,探究方案改进不足,探究报告写得太过简单。

⑦交流与合作

a.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发挥团队精神;b.基本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接受他人的合作要求,能听取他人的意见;c.不愿和他人合作与交流,固执己见。【评价标准】将七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48分,为优;40分≤总分≤48分,为良;28分≤总分<40分,为差。

【评价标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总成绩(将三种评价得出的分数相加)总分>83分,为优;65分≤总分≤83分,为良;总分<65分,为差。综合三方面的评价成绩给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总的评价等级。总之,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转为评价的主体,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以上评价方法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改进。

设计方案篇五

一、活动名称:

感谢有你——我的母亲

二、活动目的:

1、了解母亲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心血。

2、让学生感受母爱,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从而产生感恩之情。

3、学会向母亲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感激。

三、设计依据: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往往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而且由于独生子女能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爱,他们习惯于别人的关心和尊重,而忽视向关爱自己的人回馈关爱,表达感激。

针对这种情况,藉此母亲节,设计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母亲、感受母亲,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去感恩母亲。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母爱

1、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最亲最近的人,那就是--妈妈,回想一下,你们从呱呱落地长到现在这么大,你能说说妈妈为了你的长大付出了多少辛劳的劳动吗?我们首先来看一组图片(图一:妈妈在单位上聚精会神地工作。图二:妈妈在为家里人做饭。图三:妈妈在给幼小的孩子喂饭。图四:妈妈在看着孩子在游乐场玩耍。图五:妈妈在教孩子看图书。图六:孩子睡了,妈妈在为孩子洗衣服。)

【设计意图: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妈妈为了让孩子欢快的长大,她们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她们不求回报,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劳累着,但是她们还是那么幸福欢快。】

2、师:你能结合你的生活来说说你的妈妈为你做了什么?电脑屏幕依次出示有关的句子,学生说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

当我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够长这么大,是由于妈妈在一点点地教自己知识,对妈妈要心怀感激之情。】

二、感受母爱

1、师:妈妈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母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小组配乐朗诵散文《妈妈》。

【设计意图:渲染感人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3、过渡:孩子们,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你们欢快地长大着,母爱是最伟大的,最纯洁的。我们来看看有关伟大母爱的图片。(图:车祸中的母亲用身体保护着孩子,自己却被撞成了重伤。在打着吊瓶的时候还在为孩子喂奶。玉树大地震中的一位母亲同样用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挡住了砸下来的石板。火灾中的一位母亲想到自己的孩子还在失火的屋里,就不顾一切的冲到屋里,用身体护着孩子把孩子救出来了,自己却由于伤势过重而往世了。……)师:同学们,你想对这些母亲说什么?

【设计意图: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到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这种爱会感动天地,感动世界上所有的人,每一个还有母亲的孩子应该感到幸福,应该好好地爱自己的母亲。】

4、师小结:世界上每一个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母亲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多么无私的爱啊!

三、感恩母爱

1、师: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对母亲满怀感恩之情,都很孝顺自己的母亲,让我们读读这些格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世界上其它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惟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普列姆昌德

(3)为什么母亲的温柔会感人泪下呢?因为母亲对儿女的操劳是无代价的。---铃木健二

(4)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名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以情带情,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

2、小声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你们都有疼你爱你的好妈妈,就要珍惜妈妈对你们的爱,同时也要回报妈妈的爱,常怀感恩的心,让妈妈感受到你对她的爱。在即将到来的母亲节,你预备为妈妈做什么?(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孩子用行动来回报妈妈对自己的爱,把自己的爱化作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四、总结升华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就像一条不会呼吸的鱼儿,一刻也不能生存;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像花儿遇到蜜蜂,就像沙漠遇到绿洲,就像千里马遇到伯乐,世界如此美好!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着世界放声歌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全班齐唱《感恩的心》结束本次主题班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歌声中回味母爱,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自己那可敬可亲的妈妈。】

设计方案篇六

▲ 认识几和第几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版)第16页的例题,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 1、通过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 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运用

▲ 新授课(概念课)

▲ 课本投影,图画,道具

1、 出示排队买票图

过渡:王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到动物园去玩,但是在进入动物园之前,先得买票,你们看,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

2、 问答:

(1) 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5个人)

(2) 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第2)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呢?(第5)

(3) 反过来,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又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

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在第2个或第5个的那个人。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分析: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

(1) 问:小丽住在第几层?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 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谁愿意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3) 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

2、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动物园里有“点灯笼”的游戏,你想试一试吗?

(1) 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那如果从右边开始数呢?是第几个?

指出: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 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叫一位小朋友上老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

(3) 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本第16页第1题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来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分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不仅检验前面对新知的感悟,还着重对几和第几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帮助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3、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来的结果)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4、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动物园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2) 问: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分析:每个画面都引导学生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欢的动画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显得生动活泼。]

5、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山那边正举行什么比赛呢?

问:1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组讨论)

追问:前3名是哪些车?第2名是几号车?

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板书)

[分析:采用学生合作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互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想想做做”第5题

过渡:小动物们回家了,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号呢?如果竖着看有几层,就说是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说是几号。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一号,所以它家住5楼一号。

问:有谁能够告诉大家熊猫家住几楼几号?小猫呢?小象呢?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号等。

[分析: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2、发散练习

出示水果课件

说: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们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总结,布置作业《同步练习》下课

▲板书设计: 几和第几

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

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教学流程:本课分三步走:从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动画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戏的深化巩固,有易到难,层次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联系,丰富了学习内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