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生如何助力脱贫攻坚战篇一
到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所以,这堂级别的“网课”要求我们必须抓紧再落实,压茬再推动,各负其责,直奔现场,把现场当考场,直奔乡村、直奔社区、直奔困难群众院里屋里、田间地头,拿出真招,付出真情,使出浑身解数干!干出党员干部的好样子,干出新时代中国的好样子!
什么是干部?干部不是身份,是责任,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人。什么是党员?党员不是光环,党员是担当,党员就是走在前面的人。党员干部,就要用实干换来贫困群众的笑脸,带领困难群众一起干出自己的幸福生活,用全身心投入的现场感换来千家万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考中,越到交卷时刻,越要保持定力,保持决断力,保持果敢的行动力,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既要统筹疫情防控,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千斤重担挑在肩,风雨无阻向前冲。
赢得这场大考,困难群众在盼着,海内外人们在看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卷子答到现在,每一道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越是艰险越向前,惟有精准答好每一道题,抓紧抓实抓细,才能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满意。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写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是这一代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也是无上的光荣。
我们要用意气风发的干劲,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的拼劲,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向世界看着这场大考的人们亮出中国之治的鲜明答案: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大学生如何助力脱贫攻坚战篇二
念好扶贫干部的“三字诀”
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建设村第一书记 李旭东
20__年,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两年多的风雨兼程,终于要迎来开花结果的时刻。这段时间里,最忙最累的是千千万万俯身基层的扶贫干部。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会有今天的丰收在望。如何再接再厉、持续发力,将扶贫事业进行到底,关键要念好扶贫干部的“三字诀”。
要有“融”的意识,学会“入乡随俗”。立根原在群众中。“融”的意识是开展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掌握真实数据,扶贫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因此要学会融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有些时候,个别扶贫干部或多或少带着一点儿官本位思想。认为到这里,我是来做指导的,一切应该以我为中心。在一线,我们的角色是勤务兵、服务员,是直接将党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实一线的执行者。本是一项温暖的工作,就应该采用温暖的方式。主观生硬地开展工作,必然会处处碰壁,停滞不前。应该像交朋友一样,来对待基层群众。用情感化,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要学会用群众的视角和思维考虑问题,“入乡随俗”不仅仅指的是行为举动,更多时候指的是一种发自内心、主动靠近的意识。只有获得了人民的信任,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下一步开展工作才会得心应手,一呼百应。
要有“钻”的劲头,学会“砥志研思”。功夫不负有心人。“钻”的劲头是保证扶贫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只有把工作做实做细,我们才能够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计划,才能够依托本地资源,寻找出最为适宜的扶贫产业。前期的调研要“钻”。不要认为扶贫只是扶持经济,其实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搜集数据阶段,一定要钻而又钻,细之又细。立体化的数据模型,才能构筑出全方位的发展规划。中期的执行要“钻”。分形数学中有这样一个典故:只要使用的单位长度够短,英国的海岸线长度就会大得惊人。我们也应该秉持这样的思维,不断细化工作,这样必定能让困难群众尝到甜头。后期的经营要“钻”。现代管理学的精髓就是过程控制,粗枝大叶的管理必定会降低利润率。只有带领群众实现产业经营的精细化、信息化、时效化才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要有“笃”的心态,学会“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笃”的心态是推动扶贫事业稳定运行的动力。三年之期是摆脱贫困的冲刺,也是巩固成果的前奏。我们不是要在一段时间内消除贫困,而是要永久性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意味着从20__年到20__年,甚至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必须保持当初的战略目标不动摇,笃定当初的心态不改变。服务基层的三年,笃定与坚守是对基层最长情的告白,也是对扶贫事业最纯粹的奉献。开展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只有“笃”的心态才能换来人民的安心,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必然会辜负上级的嘱托和群众的信任。也只有切实拥有“笃”的心态,扶贫事业的硕果才是踏实圆满的。我们不仅仅要在三年内笃定前行,更应该在三年之后持之以恒。一入扶贫门,一生扶贫人。把深深的牵挂留在基层,也是我们共产党人该有的初心和使命。
千百年来,贫困一直是阻碍民族复兴的最大内因。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步骤,所以扶贫干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三字诀”,亦或是“万字诀”,归根到底是共产党人服务群中的宗旨践行。其实,我们只要念好“初心诀”“使命诀”,扶贫攻坚就必定能够如期取胜。
大学生如何助力脱贫攻坚战篇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一个万紫千红、生机勃发的春天已经到来,一段波澜壮阔、充满希望的新征程已经开启。犹记习总书记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众。”他质朴话语,映照的是人民领袖的赤子之心,展现的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面对战胜贫困这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该如何吹响打赢脱贫攻坚的号角?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阳基村扶贫干部丁永华说,“没有谁不惜命,唯有共产党人不怕死”,的确如此,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脱贫攻坚决战中去真刀真枪干。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伟大中国梦想、即将画上历史性句号的脱贫事业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在百年大党的周密谋划和领导下,靠人民群众的务实努力,拼出来、干出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党带领着国家、人民攻坚克难,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不屈和智慧,兑现一句句豪情壮志的脱贫誓言,正如贵州边远大山里老支书黄大发所说,“水过不去、拿命来铺”,他带领群众抹去了祖祖辈辈“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饥饿艰苦的记忆。脱贫事业走过千山万水,目前正处决胜关键时期,仍需跋山涉水,奋勇前行,我们绝不能有半丁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历史永远选择性的湮没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犹豫不决、徘徊彷徨的失败者,而时刻铭记勇立潮头、奋勇搏击的斗士,如广西百色扶贫干部黄文秀、退伍老兵王新法千里扶贫的先进事迹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所作所为悄无声息的打上新时代的精神烙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使其斗志昂扬,拼搏前进,让其明白统揽脱贫事业这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意义所在——为世界贡献我们的减贫脱贫的中国智慧,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靠个别因素或者单枪匹马的力量,脱贫攻坚的胜利亦是如此,我们拥有无数个为脱贫事业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是退伍老兵、大学生村官、大学教授、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乡村医生、普通党员干部、朴实无华的百姓……,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奏响脱贫事业胜利的乐章,铸造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岁月已逝,年轮如歌,一页页一篇篇刻骨铭心的画面,一幅幅一帧帧不能忘却的画卷,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他们高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旗,矢志不渝的跟着党的步伐,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前进、再前进,他们用生命谱写着人世间的大爱无疆、大道无垠,他们造就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书写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雷锋精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面对脱贫事业,不仅仅靠的是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担当。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
万里路遥,这是赋予我们的担与责。
大学生如何助力脱贫攻坚战篇四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三天,“铸梦青春扶贫普法实践团”一行人深入石泉县新联村分三组进行乡村基层扶贫工作调研。烈阳高照,山路曲折,但同学们对扶贫调研工作的激情却丝毫未减。在上午的实践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因生活所迫,当地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挣钱,因此留守的人员一般以中年人、老人和儿童为主。如何有效地针对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开展脱贫工作便成了新联村脱贫攻坚中的一大难题。精准扶贫的道路漫长而艰辛,脱贫的重点在于“彻底”而非满足一时所需,据此,新联村村委会提出了“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在确保村民具备基本劳动力的前提下,通过提供部分基本扶贫资金并传授一至两门生活技能,例如养蚕、种植食用菌、放牛等,以此来保证扶贫对象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来维持生活所需,实现自给自足。
“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不但给当地的村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技能保证,同时更是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生存斗志,使他们明白了自我奋斗,自我脱贫,自我致富的重要性,以自主劳动实现长期、永久性的脱贫,而非一味地被动等待国家的扶贫补贴,脱贫一时。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老师常常强调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授人以‘渔’”反馈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其第一要义便是自主学习。本科教育是为了树立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大学生今后的社会就职做准备。然而迫于教学任务及课程的安排,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抓重点,抓要点来进行授课,对于细节上的知识往往只能是粗略地进行介绍而不能够一点一滴地进行讲解,同时,仅凭每周一两节的专业教师授课,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均不足以巩固好大学生的知识基础。这就意味着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谨记并坚持做到自我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下浏览相关书籍的方式来巩固并拓宽自己的知识系统,真真正正地形成完固的知识体系。
在下午的村委会座谈会上,同学们站在不同的视角,带着自己的疑惑、不解向村支书等前辈们讨教基层扶贫的实践工作技巧。当问及如何解决当地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时,村支书们道出了实践工作的无奈。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工作不定、担心追究、对扶贫工作了解不清等原因,他们往往都不说出具体情况或者直接拒绝上报自己的外出务工情况。这一方面阻碍了劳动力外出调查表的填写,给村干部的扶贫档案建设工作带来了麻烦,另一方面,当外出人员的劳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又因为缺少相关信息资料的证明而致使劳工合同无法生效,使得原本已经贫困不堪的家庭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失去资金支持,雪上加霜。
此问题反映出了部分村民对于村干部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戒备心理,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对子女安全的保护。受限于文化层次低等因素的影响,村民们害怕如果如实汇报子女的去向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便采用模棱两可的答案来应对档案的建立,给基层工作建设带来了阻碍。
在过去的两年里,新联村共帮助123户村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其扶贫成绩之显著,令人敬佩!然而,做事容易,结事难。新联村今年的奋斗目标是帮助余下的45户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而这余下的45户贫困户恰恰皆是关键性的硬骨头。如何去啃硬骨头,如何在三个扶贫层次的基础下完成好扶贫的收尾工作,对于新联村的精准扶贫建设而言依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