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九篇)

最新《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4:43:53
最新《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九篇)
时间:2023-04-01 14:43:53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习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上并不是硬邦邦的去讲书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有系统的整理知识。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学前,我就让学生把口诀表先填写完整,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探究规律。我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策略。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先横着看口诀表有什么发现?竖着呢?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教学结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当场记忆整张口诀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提高。乘法口诀是学习乘除法笔算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而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积极主动是关键。课堂的练习设计是关键,要力求改革单一、呆板的机械重复操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游戏性练习。如:“小红买了一种东西,正好用完18元,说一说她买了哪种东西,买了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案,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乘法口诀。“如果选一种鲜花,可以怎样买?”既能巩固乘法口诀,又能探究、应用规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还为今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值得高兴的是今天的课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其中不乏几句特有意思的话:“你是怎样知道乘法口诀表一共有45句?”“老师:我看过一个故事,里面1+2+3+4+5+6+7+8+9+10=55,用55—10=45,就是1+2+3+4+5+6+7+8+9的得数。”你看,学生多聪明;“老师为什么有1~9的口诀,却没有十的乘法口诀?”多天真可爱的问题,可为课堂添了很多的乐趣呢。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

前天上了一节整理乘法口诀公开课,感触颇多,下面简要分析如下:

梳理这段时间所学1到9的乘法口诀,整理出乘法口诀表: 发现乘法口诀表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顺序美,简洁美。

(一)教师谈话,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什么数学知识?乘法口诀,1到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对口诀,游戏导入。这么多的乘法口诀,不容易记住,今天我们就像加法减法表一样按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整理一下,看看这个乘法口诀表中蕴含着哪些规律?

(三)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收获,发现规律,组内交流,解决疑问。

(四)展示交流,发现了哪些规律?

(五)第二个表,旨在让学生发现表内乘法积的规律,对乘法口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渗透了大九九表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这个表纯数学语言更简洁,更美观,更容易发现规律,学生发现了对角线上的数就是乘数相同的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对角线将这个表分成了两个大的直角三角形。学生也学会了观察表格的顺序,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去发现规律。上到这里就下课了,本来后面还有巩固练习等内容,因为时间关系放到第二节课处理。

通过这几天上课和对一些教育专著的研读,我感悟到:

(一)我们的课堂要给学生发现的机会。这节课,针对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结果,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发现乘法口诀表中蕴藏的数学规律,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良好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第二个表格,我还引导学生发现了,上三角和下三角中积排列的对称性规律,结合自然界中事物对称美的特征,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的孩子竟然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每个积的个位和十位相加等于9,从上往下看,个位上987654321递减,十位012345678递增,从9*2开始,将积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就是另外一道9的乘法算式的积(18,81;27,72;36,63;54,45)……非常有意思,这都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设到的。

发现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发现是创造的基石。在第二节课上对练一练第三题,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绽放,五组气球,前四组每组七个,最后一组五个,问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学生一、7+7+7+7+5=33学生二、4*7+5=33学生三、8*4+1=33学生四、7*5-2=33学生五、6*4+9=33等。

(二)对问题的处理。当我们在一节课的最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齐声回答没有的时候,这节课不一定是一节成功的课,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带有启发性的,有的问题我们需要课堂上处理,有的问题,如:与本节课无关的但是又非常有数学趣味性的,与课堂有关但是却需要查找资料或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留给学生课下思考也未尝不可,在我看来,这还是一件好事,因为课堂上的学习是被动的,带有盲从性,课下孩子们的思考是积极的,自发的,是带求真意识,带有内驱力的自主思考,这样的思考,更易内化为学生真正的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孩子们,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热情,使孩子们感受数学的奇妙,源源不断的产生新想法,这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如这节课上,关于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我做了简单的引导,学生回答各不相同,我没有给出正确答案,因为这个问题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的基本素养。有的同学一个一个数,有的凭感觉不假思索81个,有的1+2+3+4+5+6+7+8+9=45计算,有的1+9,2+8,3+7,4+6,5凑十计算……等等,一旦学生养成这种探究的习惯,对问题思考的习惯,和他人交流的习惯,那么数学学习将焕发出它的生机与活力,学生便会在自我成就感中培养起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需改进之处,

1、呈现乘法口诀表的过程浪费时间,耽误了孩子们后面探索规律的时间。

2、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教学语言吸引力不强,需注重教学语言的鼓励作用,需强加锻炼。

3、教学时间把握不准,没有时间意识。课堂整体时间把控不好,总是在一些问题上浪费很多时间,学生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这是老毛病了,需改进。

4、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太过贫乏,课堂组织方式单一,亟待丰富。

5、整堂课,只有一些学生的积极回答问题,其他学生没有勇气,没有欲望,展示自己,我在教学中没有兼顾到这些学生,需思考应对之策。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们积极的展示自我,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想这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教育智慧的问题。请各位老师指点。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三

一晃学期已过大半,这学期教的1—9的乘法口诀已经全部教授结束,这周对所有的乘法口诀进行了有系统的梳理,学习了《乘法口诀表》感触良多。

(1) 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2)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简单规律并记忆。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习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上并不是硬邦邦的去讲书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有系统的整理知识。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学前,我就让学生把口诀表先填写完整,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探究规律。我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策略。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先横着看口诀表有什么发现?竖着呢?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教学结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当场记忆整张口诀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提高。乘法口诀是学习乘除法笔算的重要基

础,必须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而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积极主动是关键。课堂的练习设计是关键,要力求改革单一、呆板的机械重复操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游戏性练习。如:“小红买了一种东西,正好用完18元,说一说她买了哪种东西,买了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案,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乘法口诀。“如果选一种鲜花,可以怎样买?”既能巩固乘法口诀,又能探究、应用规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还为今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对于他们择优学习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到了几种方法,我没有指定,但是我相信他们收获都不小。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先回忆所学乘法口诀,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来发现规律,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

第三个环节: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相关知识的回顾和新知探究,结合数字卡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个环节:做相关的习题,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巩固。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1、在教学中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在这里,所提到的“在发现”“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训练,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

2、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五

九九乘法表是对孩子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有些是上课时就有所接触的,有些是全新的,上课前我真的有些担心,担心孩子们说不出其中的规律,上完课后,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相信孩子们的发现,必定收获惊喜。

经过昨天的预习,孩子们汇报了《乘法口诀表》中的很多规律:横着看,第一个数字逐渐增大,第二个数字不变;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竖着看,第一列第一个数字1,第二个数字逐渐增大,得数也逐渐增大1,接着又说第二列,第三列(我接着引导孩子概括出第几列口诀里的第一个数字就是几,得数也逐渐增大几);从左往右看,口诀逐渐减少1;口诀有几句,最后一句的口诀的积的个位就是几(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虽然这个发现对孩子记忆口诀似乎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规律);斜着看,第一行口诀的前两个数都一样;第二行前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后面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第三行后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都比前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大1,下面的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其实第二行也是这样的规律,只不过凑巧像接龙一样。)……

孩子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让我惊喜万分。但是因为想发言的孩子太多,看着他们那个着急的样子,我又不能不请他,最后时间说的多了,背的时间就少了,他们发现了那么多规律,却没有用来记忆口诀,我觉得是自己没有处理好。

二年级的孩子们都还具有爱质疑的珍贵品质,往往他们的质疑经常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的预设之外。面对孩子们的质疑,我的感触是千万别回避,也别急于回答,而是想办法和孩子们一起解决。这样既可以保持孩子们爱提问的好习惯,也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老师为什么有1~9的口诀,却没有十的乘法口诀?”面对这样的提问,我让孩子们用前面整理1~9的口诀的经验来自行编十的口诀。“一十得一十,二十二十,三十三十……八十八十,九十九十。”当编完这“十的口诀”,就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没有必要编口诀来记十的口诀,因为几个十连加就等于几十。” “几个十就是几十,没必要记口诀。”……就这样孩子们的疑问由他们自行解诀了。看到孩子们自行解决了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既培养他们质疑的习惯,也没有让他们依赖我的回答,而是让他们从尝试中找到答案。相信他们今后再遇到问题时,会有人也用尝试的办法来处理。

现在的孩子们自我意识很强,对于同伴的发言有些孩子还不大虚心听,对于此,我在班级中常提“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自己更棒!”在教学中对于孩子们不同层次的发言要善待,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孩子们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关于“你是怎样知道乘法口诀表一共有45句?”,我们班的孩子各有精彩的发言。

学生1:“老师我数了一遍,是真的有45 句。”

我问:“有谁和他用的方法相同?”

班上56人中有十几人举手。

我肯定这些孩子用准确的点数的方法知道了答案,方法简单,容易。

学生2:“老师,我是算出来的,1+2=3,3+3=6,6+4=10,10+5=15,15+6=21,21+7=28,28+8=36,36+9=45。”

粗略地统计了一下,班上也有十几人用了计算的方法。我表扬用这样计算的办法的孩子们,说明他们懂得了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3:“老师,我和他的算法不一样。”他激动地上到讲台用粉笔对全班讲解: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45。

这时班上多数学生赞同,还有人说这是用了一年级的“凑十法”。我赞同道:“对!这个‘凑十法’用得真巧妙,使我们的计算好算了很多。”

学生4:“老师,我从算式里看到有5个9。”她也跑上讲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5×9=45

当这个学生回答完后,班上的孩子们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哦,还可以凑成5个9。”顺着孩子们的回答,我称赞这个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运用刚学过的乘法解决问题。

当我的表扬还没说够时,班上的孟勇攀把手高举,他说:“老师:我看过一个故事,里面1+2+3+4+5+6+7+8+9+10=55,用55-10=45,就是1+2+3+4+5+6+7+8+9的得数。”

这真是让我惊叹,我们班的孩子不但爱看书,而且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我的喜悦溢于言表,又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六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我在教学《乘法口诀表》一课时,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先回忆所学乘法口诀,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共有多少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现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第三个环节: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教学乘法口算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向以下几方面努力:

1、在教学中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在这里,我们所提到的“在发现”“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训练,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不以正确答案为止步。真正实现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2、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4、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但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教学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树立“终身学习”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学者型,钻研型”的教师靠拢。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七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是在计算新授课后,伴随着一次次计算练习课逐步熟练化、程序化直至自动化。因此,在计算练习课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有关计算训练的教学活动。

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有序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利用自己的发现,展开记忆。既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也为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提供了抓手。同时,在大九九表的练习中,从某个积出现了几次为切入点,发现仍然依据乘法口诀,想出相关乘法算式,就能很快找到结论。在感悟学习方法的同时,体现了乘法口诀的价值,也唤起学生巩固乘法口诀的热情。

在梳理乘法口诀表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口诀间的联系,利用这些也能有效记忆某句口诀。当学生指出借助五七三十五再加一个七或者七七四十九再减去一个七来记忆六七四十二时,他们不仅仅记住了多道口诀,而且更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游戏是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字火车的初次出现,让孩子们发现规律从而得到游戏规则;再次出现时孩子们在享受游戏的快乐中继续巩固了乘法口诀;最终的火车尾倒开这一开放性的设计,既促进学生熟记口诀,也可以引导他们有序思考,开拓他们的思维。

可见,在计算练习课中,把学生从单一的计算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寻找策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计算练习课中,教师只要确立现代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就能留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为学生提供一方沃土,我们的学生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八

今天教学《乘法口诀表》整理课,这是对孩子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有些是上课时就有所接触的,有些是全新的,但是有一点不变,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出示完整个表后我让孩子自主观察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规律,比一比哪个小组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组1:横着看,第一个数字逐渐增大,第二个数字不变;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

组2:竖着看,第一列第一个数字1,第二个数字逐渐增大,得数也逐渐增大1,接着又说第二列,第三列。

(我接着引导孩子概括出第几列口诀里的第一个数字就是几,得数也逐渐增大几)

组3:从左往右看,口诀逐渐减少1;口诀有几句,最后一句的口诀的积的个位就是几。

(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虽然这组发现对孩子记忆口诀似乎没有什么帮助,但确是也是乘法口诀中的一个规律)

组4:斜着看,第一行口诀的前两个数都一样;第二行前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后面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第三行后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都比前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大1,下面的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其实第二行也是这样的规律,只不过凑巧像接龙一样。)

接着我让学生拐弯看,虽然前面接触过,但是只有特别好的孩子才记得怎样看,在我提示下,看着知道怎样看,也找到了都是跟几有关的口诀。

孩子的眼光总是那么独特的,心生佩服!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九

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乘法口诀卡片、乘法口诀表。

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口诀?闭上眼睛想一想,1~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口诀,你能把它说完整吗?

一般题:( )八得三十二 三五( ) 二( )得十八开放题:( )十二 ()十八 ( )三十六

1、出示不规格的杂乱乘法口诀挂图说:你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怎么整理? 让学生课前准备的卡片进行整理。(板书:“整理乘法口诀表”)。整理完后到前面展示。提问:你喜欢这个乘法口诀表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贴一贴“四六二十四”的口诀?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朋友,好细心,认真负责做得对。

2、看了这张表,你想说些什么?横看看发现了什么?竖着看有什

么规律?乘数有什么规律?斜着看有什么规律?小朋友的观察那么丰富,真棒,比老师想的还多。

3、小朋友把口诀记在心里了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提问:你们准备怎么去背口诀。横背、竖背、斜背。说说:横、竖、斜背的方法。学生自由背口诀。

4、出示一表格(想想做做第1题),同时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师巡视辅导。出示填满的表格。提问:第一行横着有什么规律?竖着呢?师:第二行呢?猜一猜第三行呢?

1、刚才小朋友说,乘法口诀的作用很大,那你能说说每一句乘法口诀能算哪些乘法算式吗?同桌用乘法口诀卡片合作练说。练习计算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2题)。教师巡视。

2、谁填得多(想想做做第3题)

告诉妈妈背的方法,并跟妈妈比一比,谁先背出来。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在整理出乘法口诀表之后,我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进而帮助记忆乘法口诀,培养探究能力。加上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记忆口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