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一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集美鳌园景区,鳌园是我们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于1951年动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历时十年之长,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耗资65万元,主要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围墙石雕群组成,鳌园原是一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状似大鳌,鳌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称此园为鳌园。那现在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陈嘉庚先生耗尽十年时间完成的鳌园是什么样子!我们所游览的时间将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请看,鳌园门口设置了一个大圆盘,这儿每逢农历九月天文大潮时,海水便会从洞中灌入,迅速涨满圆盘四周,此时观鳌园犹如大鳌戏珠,而整个鳌园就像一朵洁白的睡莲静卧在海面上,富有情趣,这一含蓄的设计足见陈嘉庚先生的用心良苦。
在进入大门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大门上有一幅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世与相忘”上下联首两字相结合便正是“鳌园”,步入园门便是50米的长廊,左右两边镶着青石镂雕,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可谓是上乘之作。各位来宾请看,左边的这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主席的信赖和热爱。这些石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集美人民和陈嘉庚先生的族亲用泥巴将其封闭,这样这些石雕才得以保存下来!这围墙上共有二百多幅浮雕,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后损坏严重,后于1991年集美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来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艺术系的老师绘图,请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换成青石雕。
好了,各位来宾随我前行,走到长廊的尽头,可以看到颇具特色的石雕――影雕,这影雕是福建省惠安县近年来新开发的石雕新工艺,由于造型细腻、逼真,有如摄影图片,故名影雕。请各位来宾往上看,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纪念碑,这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陈嘉庚先生独具匠心,将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0xx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所走过的20xx年历程,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各位来宾,要登上纪念碑座的最高平台须经34级台阶,你们有没有发现这34级台阶都有一些不同?陈嘉庚先生把自己事业的兴衰与祖国荣辱深深地记载入每一级石阶之间,我们看这下面较宽的13级台阶,这象征着陈嘉庚1920xx年至1920xx年,20xx年间实业和办学顺利发展的最佳时间,第二部分比较窄的10级台阶,表示从1920xx年至1937年20xx年间陈嘉庚先生的实业由于遭受多种因素的冲击跌入低谷,第三部分是8级台阶,象征着八年的抗日战争,而最后的三级台阶则象征着三年解放战争。
各位来宾请看这“集美解放纪念碑”这几个苍劲有力、飘逸豪放的文字,谁能猜出这是哪位领袖所题吗?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所书的,再看这碑文,由284个文字组成,它是陈嘉庚先生于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书。
在碑的下方,有三幅石雕,分别记载了陈嘉庚先生参加国事活动的珍贵画面,中间这幅浮雕,是陈嘉庚先生与人民政协筹委会全体在北京的合影,左右两幅是1949年十月一日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和升国旗仪式,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新中国从此诞生,这一天陈嘉庚先生应毛泽东的热情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荣幸地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这一天,使陈嘉庚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作一个真正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各位来宾,大家请看,这纪念碑正对面的屏壁上,正中刻着“博物观”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有五幅地图,其中有一幅是《台湾省全图》这种雕塑形式称平雕或线雕,它倾注了陈嘉庚先生为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美好愿望,我们坚信,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在中国台湾的实施不会遥远,炎黄子孙大团聚的一天终会到来,这是陈嘉庚先生的愿望,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愿望!
转过屏壁右侧向前走,前面就是陈嘉庚墓,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集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终年88岁,周恩来亲自为其主持追悼会,1961年8月20日陈嘉庚先生的灵柩从北京抵达集美,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在其身体上覆盖着鲜红的国旗!整个墓呈龟形,龟在中国民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当年在陈嘉庚设计鳌园时并没有设计自己的墓,到1955年时,一位参加建设鳌园的雕刻家认真地向陈嘉庚建议,这块大石头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置,后来陈嘉庚先生经过多次勘察,认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视野开阔,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觉得,在他百年之后,能够安息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还认为,他逝世后骨肉融入故乡的大地,与父老乡亲朝夕相伴,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终老故乡”的夙愿。墓周围的石雕,描绘了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陈嘉庚生前曾说过,等鳌园完工后,要在其西北侧造一个公园,为了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于1992年9月动工建“嘉庚公园”,于1994年在陈嘉庚诞辰120xx年之际向游客开放,其公园中还有与鳌园同时期完工的鳌亭与命世亭。
各位来宾,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鳌园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艺术为一体,也是我们陈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强烈爱国情怀的丰碑,这一切不知给你们留下些什么印象呢?那么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谢谢!再见。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二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集美鳌园景区。鳌园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
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如果团友您是福建人,那您一定对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有所耳闻吧。如果不是,那也没有关系,在到达景点时,小林想先简单介绍下陈嘉庚先生的生平,这样游览起来会更有意义。 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21日诞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渔村一个侨商家庭。十七岁时,奉父命去新加坡,在其父自营的“顺安”米店学商。先生经商四十余年,是东南亚大规模种植橡胶最早之一人,被誉为树胶王国四功臣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经营实业,不谋私利,而是以振兴祖国,服务社会为职志。庚先生身羁异邦,心怀乡国。1920xx年(民国元年)先生回国,翌年2月即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校。此后陆续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设有图书馆、体育馆、医院等公用机构,统称集美学校。 1920xx年11月30日在筹办厦门大学的会上,他慷慨陈辞:愿尽出所有家财,以办教育,并亲自回国经营,以冀将来事或成功,使海外富侨有所感动。 1961年3月陈老在北京弥留之际遗嘱:“集美学校要继续办下去”、“中国台湾必须回归中国”。8月12日病逝,享年88岁。15日举行公祭,廖承志致悼词。公祭后起灵,由周恩来、朱德领先执绋,护送灵枢上灵车,用专列火车运载回集美。20日安葬在鳌园。
位于我们面前的鳌园,于1951年动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历时十年之长,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耗资65万元,主要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围墙石雕群组成,鳌园原是一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状似大鳌,鳌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称此园为鳌园。那现在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陈嘉庚先生耗尽十年时间完成的鳌园是什么样子的吧!
在进入大门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大门上有一幅楹联,写着“鳌载定教山尽
峙,园居宁世与相忘”, 上下联首两字相结合便正是“鳌园”, 步入园门 便是50米的长廊,左右两边镶着青石镂雕,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可谓是上乘之作。各 位团友请看,左边的这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主席的信赖和热爱。
团友们请随我前行,走到长廊的尽头,可以看到颇具特色的―影雕。这些―影雕是福建省惠安县近年来新开发的石雕新工艺,由于造型细腻、逼真,有如摄影图片,故名影雕。请各位来宾往上看,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纪念碑,这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陈嘉庚先生独具匠心,将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0xx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所走过的20xx年历程,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
各位团友请看这“集美解放纪念碑”这几个苍劲有力、飘逸豪放的文字,谁能猜出这是哪位领袖所题吗?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所书的,再看这碑文,由284个文字组成,它是陈嘉庚先生于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书。 转过屏壁右侧向前走,前面就是陈嘉庚墓,整个墓呈龟形,龟在中国民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当年在陈嘉庚设计鳌园时并没有设计自己的墓,到1955年时,一位参加建设鳌园的雕刻家认真地向陈嘉庚建议,这块大石头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臵,后来陈嘉庚先生经过多次勘察,认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视野开阔,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觉得,在他百年之后,能够安息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还认为,他逝世后骨肉融入故乡的大地,与父老乡亲朝夕相伴,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终老故乡”的夙愿。墓周围的石雕,描绘了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各位团友,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鳌园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艺术为一体,也是我们陈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强烈爱国情怀的丰碑,这一切不知给您们留下些什么印象呢?不知小林今天的讲解是否让您们满意呢?如果有机会,小林希望您们下次再带上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最后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三
今天,我们要游览景点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集美是厦门市的一个区,距厦门17.5公里,是出入厦门岛内的主要交通要道及“桥头堡”,也是厦门特区的“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基地之一。集美面积为203.47平方公里,人口有12万。集美景区包括集美学村、归来堂、陈嘉庚故居、陈嘉庚事迹纪念馆、延平故垒、鳌园等。集美原来是个小渔村,叫尽尾,意思就是大陆的尽头;也叫浔尾,因为它在浔江的尽头。到明朝,当时一位叫陈文瑞的进士,把尽尾、浔尾雅称为集美,意思就是集天下美之大成。但是从未通行,直到1920xx年,陈嘉庚先生兴学,创办“集美学校”,才通行于世。从此,“集美”闻名于中外。
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出生在集美。17岁那年,他随父亲到南洋经商。陈嘉庚先生经商前期主要经营商业--米店,后期为垦殖业(菠萝、橡胶)和工业--橡胶业(熟胶品制造业)。陈嘉庚先生虽然自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他对祖国、家乡的教育事业非常重视。他早年正值满清晚期,民国初期,亲眼目睹国家多难、民族落后,人民缺乏衣食与文化,明确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1894年,陈嘉庚先生回到故乡,花20xx大洋创办了惕斋学塾,这是他倾资办学的开始。1920xx年创办了集美小学,也就是集美学校的开端。集美学校是各类文化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专、本科等。陈嘉庚先生在创办了集美学校以后,到1920xx年又创办了厦门大学。他为祖国、家乡的教育事业总耗资达1亿美元,把毕生的财富和精力都投到了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充分地体现了他“倾资办学”的光辉典范。
好了,前面就是我们要参观的景点--鳌园。在鳌园我们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嘉庚公园。这是1994年建好的嘉庚公园的建成,不仅使集美学村这颗明珠更加璀璨绚丽,同时也寄托着我们对陈嘉庚先生光辉业绩的缅怀之情。嘉庚公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
这里正对的就是鳌园,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主体。鳌园最早是一片海边礁石自然形成的荒屿,因其三面临海,退潮时可见一条沙堤为陆地相连,像一只大海龟将头伸入海中,故叫鳌头屿。
走过门厅,就是长50米的游廊。两边的石壁,下部是陈嘉庚生平事适摄影图片展览,上部是一色精美的青石浮雕,雕刻着中国古今历史故事的幅画面。“文革”初期,集美人民为保护石雕,在石壁上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使这些凝聚了陈嘉庚先生心血和闽南工匠智慧技巧的艺术精品重见天日。
左右两边石壁最上边的石栏对联是:“功成唯三杰,至诚道前知。”
左边“至诚道前知”下面的石刻分三部份,前面是中国革命历史画面7幅。后面是7出传统戏曲画面。中间部分是“诸葛亮马前课”24幅画面。
“诸葛亮马前课”是左边雕廊的核心,也是陈嘉庚思想观念的生动体现。马前课是诸葛亮的预言,从占卦得之,自三国起每朝四句,清朝四句是:“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如宾”。根据陈嘉庚解释,“水月有主”指清朝,“古月”指胡人,即满族人。四句的意思是,满清入主中原,由皇太极到宣统皇帝,传至十世而之,但末代皇帝退位时并未遇到杀害,而是对他像宾客一般给以礼遇,满汉两族人民也和睦相处。民国四句是:“豕后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来无咎”。“豕”指辛亥年,即猪年。1920xx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一年为王子年,即猪年,正是猪年为猪年之间。“千人一口”指“和”字,“五二”倒置,指“七七”事变,小国欺凌大国,“朋来无咎”指联合世界各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四句的意思是,辛亥革命第二年即1920xx年,军阀伍庭芳到南京与孙中山讲和,“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同盟军的帮助,结果取得胜利。接下去四句“四门乍辟”指日寇攻陷南京,“突如其来”指珍珠港事件。“晨鸡一声,其道大衰”,是指日寇侵华战争以1945年的失败告终。“鸡”指猪年--1945年,“道”指日武士道。接下去四句“拯患救难,是惟圣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意思是圣人毛泽东把人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黑暗过去,光明到来。下面四句“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共产党邀集天下贤达,召开新政协筹备念,商议建国大事,有才能的人都能发挥所长,天下人民亲如一家。“无名无德”为老子所言,是说世界上如果人人都有人格有道德,就无所谓名德之人了,也就达到世界理想境界了。这晨指新中国领导人不计名利,甘当人民公仆,中国前程一片光明。最后四句“占得此课,易数乃终,前古后今,其道无穷”,乃全书结语,意为占卦至此已尽,前后古今,不复战争,即可保永久和平,世界大同。《诸葛亮马前课》这本书是怎样产生已经难以考究,但陈嘉庚对书中的预言所作的解释和深信不疑的态度,却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尊崇和信赖,充分表现了关注祖国命运的赤子情怀。
游廊右边“功成唯三杰”有20幅浮雕,全部是历史故事。
围墙是可以说是游廊的延续,同样反映了福建人民尤其是闽南人民的智慧。由于历经三十年风雨剥蚀,原来的水泥雕损坏严重。1991年全部更换,取而代之的是292块精美的青石雕像。其中影雕20块,沉雕42块,浮雕230块。
影雕是因雕刻效果似摄影故名。它是福建石雕的新品种。石雕艺人把青石切锯成一公厚石片,经磨光上灰,使石面呈黑色,然后用大小不同的钢针在石片上雕琢,凭借钻点的大小,深浅和疏密来表现山水、鸟兽、人物、花卉等,形象生动,雕刻精细,深受游客喜爱。这里共有近百幅画面。右边是我国各民族风情58幅;左边是国内风景名胜35幅,从北京故宫、颐和园到福建武夷山,厦门日光岩、中国台湾日月潭等,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流边忘返。
右侧围墙影雕过去有740幅浮雕,内容有木兰从军、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林则徐禁烟、郑成功等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还有现代生活、体育运动、各种机械、军事知识等,洋洋大观,琳琅满目。
左侧围墙影雕过去有280副之多,全部雕刻树木花卉、谷物药材等。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集美解放纪念碑,位于鳌园的中心,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自1920xx年成立,奋斗20xx年,终于在1949年取得胜利。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雄浑刚劲,流金溢彩。毛泽东并不是一个喜欢到处留墨的人,除了北京的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外,很少看到毛泽东为地方的纪念碑题写碑名,而为村镇一级的解放纪念碑题名,集美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处。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的碑文,纪念碑有两层台基,每层平台的周围都有青石围栏,围栏上都有栩栩如生的青石浮雕,每根栏柱都刻有联语,每层台基的墙上都嵌满青石浮雕,每块浮雕上方的楣刻都是标语口号,把政治思想教育和石雕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建筑宗旨。纪念碑台基的底层是13石阶,阶面较为宽阔,象征从1920xx年至1920xx年陈嘉庚公司的顺利发展,处于鼎盛时期,集美学校的飞速发展。第二层是10级台阶,阶面较窄,象征1920xx年至1936年间陈嘉庚因受帝国主义财团的倾轧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收盘,集美、厦大两校规模缩小。台基上面还有两层碑座,由台基上八级石阶,再上三级台阶,象征8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纪念碑的两层碑座墙面上也嵌满了石雕,集美解放纪念碑不仅是对集美师生和厦门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好场所,而且碑林、碑座、碑基、碑栏全身是宝,远看没有画,近看全是画,艺术价值无可估量。
纪念碑的南面,有一道影壁与陵墓隔开。从位置上看,他只是一道屏障,从影壁的文化艺术内容来看,它相当于一座微型博物馆,它是鳌园的缩影,也是陈嘉庚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的生动表现。影壁呈八字形,长大约为7米,宽约为30米,气势恢弘,颇为壮观。影壁的背面与纪念碑相对,左边12块浮雕内容是表现各项体育运动,中间从上而下有5排石雕,一、二排为地图,三排为从托儿所到大学的各级学校,四、五排为行为规范示意图。每幅画面都配有文字说明,与左右两边的24幅浮雕联系起来看,影壁背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一部材料丰富的教科书,教育青年从托儿所、幼儿园,到中小学、大学,要注重体育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说明陈嘉庚非常重视精神文明教育,他希望而却步青年一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最上方的世界地图两边配有“拥护世界和平,推行社会主义”的短联,下面排列着四幅地图:从右到左依次为:全国地图、福建省地图、台湾省地图、同安县地图。
影壁的正面似围似抱地呵护着陵墓,壁前立着两只石狮、两只独角兽,壁的上方横书“鳌园”二字,正中竖刻“博物观”三字,壁上除大量的动植物浮雕外,壁上还刻长城、太湖、岳阳楼、故宫等名胜古迹。
现在我们来参观一下陈嘉庚先生的陵墓。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身后受到极大哀荣,党支部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都送了花圈,表示吊唁。8月15日上午,首都各界举行隆重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由装有冷气设备的专列灵车运入厦门。沿途各站当地的省市领导均到站迎送,表达了对这位爱国侨领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陵墓座北朝南,寿龟形墓表由13块水磨辉绿岩镶成,光可鉴人。墓坊形似马蹄,周边用15块青石浮雕记录了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经历:“海地深物”、“扯取花生”、“削取海蛇”、“掘取地瓜”四幅是少年陈嘉庚勤劳生活的写照。“搭船出洋”、“米商服务”、“回梓完婚”三幅,刻的是陈嘉庚第一次出洋学习经商后回故乡完婚之事。“黄梨罐厂”、“栽黄梨园”、“栽树胶园”、“熟米机厂”4幅表现陈嘉庚在新加坡的奋斗业绩。“福建保安会”一幅刻的是:1920xx年辛亥革命后,福建光复,新加坡福建华侨组织“福建保安筹款委员会”商议筹款支援福建新政府和维持福建治安事宜。最后三幅“办集美学村”、“购三轮船”、“办厦门大学”,表现陈嘉庚倾资办学的情况。墓坊外侧还有4幅石雕,其内容分别是:“南轩私塾”--1882年陈嘉庚9岁时进的启蒙学校。“组织南侨会”--1938年为了支援国内的抗日战争,在新加坡召开南洋筹赈祖国代表大会,“南侨回忆录”--这幅石雕记载着陈嘉庚先生1942-1945避难印尼爪哇撰写《南侨回忆录》的情形。“新中国观感”--陈嘉庚回国参政后,曾访问东北、西北、西南16个省市,撰写了《新中国观感集》,介绍祖国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墓碑的底座上有3幅浮雕,中间一幅为“延安各界欢迎会”,刻记1940年陈嘉庚率南侨慰问团访问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及各界群众热烈欢迎的盛况。延安之行是陈嘉庚人生旅途的重要转折点、里程碑。左右两幅“新加坡欢迎安全会”和“重庆市庆祝安全会”,记载的是日寇占领新加坡,陈嘉庚被迫避难印尼爪哇。日寇投降后,陈嘉庚于1945年10月回到新加坡,新加坡500个社团联合如开欢迎会。11月,重庆十团体也联合举行“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毛泽东为大会送去条幅“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八个字清晰地刻在浮雕上。
陵前是长方形殿堂式拜亭。亭顶的四女飞天彩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亭顶屋檐内侧四周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22幅青石浮雕。这些浮雕生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为捍卫国独立、民族生存,反对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屋檐外侧四周的青石雕共32幅,有“陈胜吴广”、“岳飞”等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每逢清明节、校庆日,厦门各界人士和集美学校师生均要在拜亭举行祭奠仪式,向陈嘉庚先生表示深切哀思。陈嘉庚永远活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中。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四
今天,我们游览了梦寐以求的集美学村。他是由一生致力办学的陈嘉庚先生一手创办的。
我们先乘车到了陈嘉庚的故居。一下车,一幢高大古朴的房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红间黄的墙壁,灰色的屋顶,显现了陈嘉庚故居的朴素。
几间不同的房子给我们展示的是陈嘉庚的办学过程和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另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为了筹资办学,陈嘉庚先生一把伞用了十多年,一套衣服补了又补,自己从来舍不得铺张浪费。展示厅里陈放着一艘船模,这艘船模很大,大约有十来米长,我还让妈妈给我在船模边拍了个照留念呢!
接着我们步行去了鳌园。走进大门,里面是一条长廊,两边雕刻着许多石雕。石雕展现了历朝历代有名的故事,没有一幅石雕是相同的,上面镌刻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好像他们正在休息,一不小心,便会被我们吵醒从画上走下来似的。
走完长廊,眼前豁然开朗,一棵棵百年大榕树出现在眼前,和们巴金写的《鸟的天堂》一文留给我的感觉一模一样。树干是那么大,每一根枝干上又都分出许多根(导游告诉我们这叫气根),一根根立在地上,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伞,雄伟极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榕树的一角是几株三角梅,一朵朵粉色的三角梅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绽放,美不胜收。
又走过一条满是油嫩嫩小草的石子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像英雄一样屹立着。导游说这是惟一一座由毛主席题词的纪念碑,表彰了那些在对中国台湾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们。陈嘉庚的墓碑就在转弯处的地方,他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安放自己的墓碑,又在上面镇了一直无头的鳌,以表示自己不愿出头露面的决心。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集美学村参观完了,但陈嘉庚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造福人民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五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福建风景“十佳”之一的集美游览,集美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首先,让我向各位介绍集美区。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12万,是著名的侨乡和旅游风景区。现在我们进入集美学村,集美,俗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集美进士陈文瑞嫌“浔尾”不雅,改称“集美”,寓集天下之美,但未通行。至陈嘉庚先生1894年创办惕斋学塾,1913年办集美小学,1917年办女子小学,1918年办师范和中学,1919年办幼稚园,1920年办水产科和商科,1921年办女师以后,于1921年2月将这些学校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因军阀混战,给学校带来严重滋扰,经陈嘉庚先生和校长向南北军政府呼吁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宁静,要求规定为“永久和平学村”。得到南北双方承诺。1923年10月由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并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集美学村”才由此得名。陈嘉庚倾资兴学举世无双,他为保证学校费用,把国外所有不动产7000亩橡胶园和店屋货栈以及5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均出售作为集美学校的基金,他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民心不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之目的之一日。”1993年10月,农业部、交通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筹办集美大学,以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政专科学校、集美师专为基础,同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鳌园参观。鳌园是陈嘉庚先生年回乡定居后花10年时间亲自督建而成的,耗资65万元,占地近9000平方米。鳌园原为海边的一个小岛,形如蛰伏的大鳌,护卫着集美。1951年,陈嘉庚“不侵民田,辟置公园”,“于中立碑,纪念解放,名曰鳌园”。国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陈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容中外古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化等,无所不有,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也是新评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取名“鳌园春晖”。鳌园分为三部分,即门廊、解放纪念碑、陵墓。走进园门,就是50米的长廊,长廊两侧厢壁上镶嵌着58幅历史故事人物内容的青石镂雕,这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华部分。左边主要是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的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泽东的信赖和热爱。这些围墙上的浮雕共有291幅,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集美学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师绘图,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更换为青石雕,其中有浮雕229块、沉雕42块、影雕20块。影雕是石雕艺术的新发明,使世界叹服。法国等国家专门请惠安影雕师前去表演,倾倒了欧洲许多艺术家。
各位团友,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是陈嘉庚先生亲自精心设计的。纪念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终于取得胜利;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解放纪念碑是仅有的一次;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书的碑文。纪念碑台基的底层为13级,象征陈嘉庚事业顺利发展的鼎盛年月;第二层为10级,寓他的事业遇到困难,企业收盘的年月;再上面是8级和3级,象征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碑座还刻满了反映新中国建立的石雕。
纪念碑前有一高7米,宽30米的屏壁,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地图,反映了闽台密切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其下为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规范图。
转过屏壁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了。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为13块六角形青斗石镶成,墓碑上刻有陈先生生卒年月和担任过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务。墓圹为“凤”字壳,周边用15块青斗石浮雕介绍陈先生前半生的主要经历。墓圹四周的石雕,记录着他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光辉一生,可以说是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享年88岁。他身后备极哀荣,北京举行了公祭,并由周恩来、朱德委员长领头执绋,覆盖国旗的灵柩,沿途各省市迎送,在集美举行了国葬,最后安葬在鳌园。1988年,国务院将陈嘉庚陵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一拜亭,每逢清明节、集美学校校庆日,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师生均要到此祭奠,表示深切怀念。
各位团友,参观鳌园,看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平凡业绩,我们应该能够感到陈嘉庚先生人格的崇高,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陈嘉庚生前曾经说过,鳌园完工后,在其西北测要造一个公园。为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经过努力,于1992年9露?そㄉ琛凹胃啊保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年之际全部竣工。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解散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时后在园口集合吧,谢谢合作!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六
今天,我们游览了梦寐以求的集美学村。他是由一生致力办学的陈嘉庚先生一手创办的。
我们先乘车到了陈嘉庚的故居。一下车,一幢高大古朴的房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红间黄的墙壁,灰色的屋顶,显现了陈嘉庚故居的朴素。
几间不同的房子给我们展示的是陈嘉庚的办学过程和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另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为了筹资办学,陈嘉庚先生一把伞用了十多年,一套衣服补了又补,自己从来舍不得铺张浪费。展示厅里陈放着一艘船模,这艘船模很大,大约有十来米长,我还让妈妈给我在船模边拍了个照留念呢!
接着我们步行去了鳌园。走进大门,里面是一条长廊,两边雕刻着许多石雕。石雕展现了历朝历代有名的故事,没有一幅石雕是相同的,上面镌刻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好像他们正在休息,一不小心,便会被我们吵醒从画上走下来似的。
走完长廊,眼前豁然开朗,一棵棵百年大榕树出现在眼前,和们巴金写的《鸟的天堂》一文留给我的感觉一模一样。树干是那么大,每一根枝干上又都分出许多根(导游告诉我们这叫气根),一根根立在地上,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伞,雄伟极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榕树的一角是几株三角梅,一朵朵粉色的三角梅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绽放,美不胜收。
又走过一条满是油嫩嫩小草的石子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像英雄一样屹立着。导游说这是惟一一座由毛主席题词的纪念碑,表彰了那些在对中国台湾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们。陈嘉庚的墓碑就在转弯处的地方,他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安放自己的墓碑,又在上面镇了一直无头的鳌,以表示自己不愿出头露面的决心。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集美学村参观完了,但陈嘉庚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造福人民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七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福建风景“十佳”之一的集美游览,集美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首先,让我向各位介绍集美区。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12万,是著名的侨乡和旅游风景区。现在我们进入集美学村,集美,俗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集美进士陈文瑞嫌“浔尾”不雅,改称“集美”,寓集天下之美,但未通行。至陈嘉庚先生1894年创办惕斋学塾,1920xx年办集美小学,1920xx年办女子小学,1920xx年办师范和中学,1920xx年办幼稚园,1920xx年办水产科和商科,1920xx年办女师以后,于1920xx年2月将这些学校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因军阀混战,给学校带来严重滋扰,经陈嘉庚先生和校长向南北军政府呼吁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宁静,要求规定为“永久和平学村”。得到南北双方承诺。1920xx年10月由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并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集美学村”才由此得名。陈嘉庚倾资兴学举世无双,他为保证学校费用,把国外所有不动产7000亩橡胶园和店屋货栈以及5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均出售作为集美学校的基金,他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民心不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之目的之一日。”1993年10月,农业部、交通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筹办集美大学,以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政专科学校、集美师专为基础,同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鳌园参观。鳌园是陈嘉庚先生年回乡定居后花20xx年时间亲自督建而成的,耗资65万元,占地近9000平方米。鳌园原为海边的一个小岛,形如蛰伏的大鳌,护卫着集美。1951年,陈嘉庚“不侵民田,辟置公园”,“于中立碑,纪念解放,名曰鳌园”。国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陈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容中外古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化等,无所不有,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也是新评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取名“鳌园春晖”。鳌园分为三部分,即门廊、解放纪念碑、陵墓。走进园门,就是50米的长廊,长廊两侧厢壁上镶嵌着58幅历史故事人物内容的青石镂雕,这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华部分。左边主要是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的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泽东的信赖和热爱。这些围墙上的浮雕共有291幅,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集美学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师绘图,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更换为青石雕,其中有浮雕229块、沉雕42块、影雕20块。影雕是石雕艺术的新发明,使世界叹服。法国等国家专门请惠安影雕师前去表演,倾倒了欧洲许多艺术家。
各位团友,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是陈嘉庚先生亲自精心设计的。纪念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0xx年的奋斗,终于取得胜利;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解放纪念碑是仅有的一次;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书的碑文。纪念碑台基的底层为13级,象征陈嘉庚事业顺利发展的鼎盛年月;第二层为10级,寓他的事业遇到困难,企业收盘的年月;再上面是8级和3级,象征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碑座还刻满了反映新中国建立的石雕。
纪念碑前有一高7米,宽30米的屏壁,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地图,反映了闽台密切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其下为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规范图。
转过屏壁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了。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为13块六角形青斗石镶成,墓碑上刻有陈先生生卒年月和担任过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务。墓圹为“凤”字壳,周边用15块青斗石浮雕介绍陈先生前半生的主要经历。墓圹四周的石雕,记录着他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光辉一生,可以说是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病逝北京,享年88岁。他身后备极哀荣,北京举行了公祭,并由周恩来、朱德委员长领头执绋,覆盖国旗的灵柩,沿途各省市迎送,在集美举行了国葬,最后安葬在鳌园。1988年,国务院将陈嘉庚陵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有一拜亭,每逢清明节、集美学校校庆日,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师生均要到此祭奠,表示深切怀念。
各位团友,参观鳌园,看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平凡业绩,我们应该能够感到陈嘉庚先生人格的崇高,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陈嘉庚生前曾经说过,鳌园完工后,在其西北测要造一个公园。为完成他的遗愿,集美学校委员会经过努力,于1992年9露?そㄉ琛凹胃啊保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xx年之际全部竣工。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解散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时后在园口集合吧,谢谢合作!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八
集美镇位于厦门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面积为2.83平方公里,是爱国华 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镇有著名的集美学村、陈嘉庚故居、归来堂、鳌园及长达2212米的高集海堤。是中外闻名的文化教百区和侨乡,也是风光绮丽的游览胜地。
市区与集美之间有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火车通达。出集美站,经过大桥,有廖承志手书“集美学村”的牌坊式大门耸峙镇口。沿着花岗岩铺砌 的斜坡大道向前,集美学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均顺着山坡 筑于林荫之中。陈嘉庚先生从1920xx年起,以个人的资财,创办集美学村,前后耗资1亿多元,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拥有师生1万余人。由于集美学村的建筑集中西风格于一体,又濒临风景秀丽的海滨,鳞次栉比的楼房和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已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海滨游览区。
陈嘉庚故居位于集美镇后尾角,是一幢不高的两层浅灰色楼房,庭院里柏树翠绿,橘黄花红。横匾“陈嘉庚先生故居”系在1980年故居翻修时 请廖承志题写。一楼现为集美学校校务委员会所在地,二楼陈列着陈嘉庚 先生的遗物。二楼西侧耳房是办公室,老式的写字台,一对不同式样的沙发椅。卧室也极其简朴,旧式木床,就连两只旧皮箱,也是1950年归国时 从新加坡带回来的。与卫生室一板之隔的餐室,只放置一大圆木板桌,10 只小圆木凳。就在这里招待过中央领导和社会名流以及华侨人士。二楼正中是会议室,简单的长方形会议桌和10多个木靠背椅。墙上挂着陈嘉庚先生的遗像。故居西侧又建了一幢三层楼房,陈列着各种实物,照片和图表,生动地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爱国的一生。
归来堂坐落在故居前面,是一幢具有闽南风格的单层建筑,面积4000 平方米。“归来”之意,是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的象征,它将指引着成千 上万的海外赤子,为祖国的富强而归来。步入大厅,入门处置招式屏风, 刻着1961年8月15日首都各界公祭陈嘉庚先生的悼词。大厅正中端坐陈嘉 庚先生的青石雕像。两侧方柱上,挂着郭沫若撰写的楹联:“鳌园博物大 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东西墙上悬挂陈嘉庚先 生生前主要活动的像片。出厅堂大门即是拜亭。有条石铺成的庭院可达“归来堂”。园内有一尊陈嘉庚先生铜像,高2.3米,基座0.6米,铜像 后的花岗岩屏墙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归来堂于1962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建成,9月对外开放。
鳌园位于集美镇东南隅,占地面积近9000平方米,紧靠海边,风景优 美。因如鳌头伸入海中,故名。鳌园由陈嘉庚先生陵墓、集美解放纪念碑 和门廊三个部分组成。进入鳌园便是一条50米长的廊道,长廊两厢照壁上 青石浮雕我国古今历史人物故事画40余幅,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陈 嘉庚先生的陵墓为龟寿形,由13块水磨青石镶成。墓围屏壁有15幅陈嘉庚 先生的传记浮雕。集美解放纪念碑,碑心石上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集美 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的碑文。碑高28米,全部用花岗岩石砌成。碑座底层石阶8级,象征八年抗战;上层3级,象征三年 解放战争。鳌园内有许多国家领导人与各界名流题赠的诗文和对联的题刻。遍布全园的青石浮雕是鳌园的一大特色。被誉为福建省的一座石雕艺术宝 库。
集美与厦门中隔浔江。1954年集美通向厦门的高崎海堤筑成,紧接着通向杏林的海堤也峻工。于是10里双堤把大陆与厦门岛联在一起,集美南北交通枢纽。当你乘坐鹰厦列车驰过跨海长堤时,那一幢幢红墙绿楼大厦,亭谢碑塔,在绿树浓荫的掩映中显露。浔江东去,波光霭影。
集美鳌园名字的由来 集美鳌园景区门票篇九
集美镇位于厦门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面积为2.83平方公里,是爱国华 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镇有著名的集美学村、陈嘉庚故居、归来堂、鳌园及长达2212米的高集海堤。是中外闻名的文化教百区和侨乡,也是风光绮丽的游览胜地。
市区与集美之间有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火车通达。出集美站,经过大桥,有廖承志手书“集美学村”的牌坊式大门耸峙镇口。沿着花岗岩铺砌 的斜坡大道向前,集美学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均顺着山坡 筑于林荫之中。陈嘉庚先生从1913年起,以个人的资财,创办集美学村,前后耗资1亿多元,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拥有师生1万余人。由于集美学村的建筑集中西风格于一体,又濒临风景秀丽的海滨,鳞次栉比的楼房和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已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海滨游览区。
陈嘉庚故居位于集美镇后尾角,是一幢不高的两层浅灰色楼房,庭院里柏树翠绿,橘黄花红。横匾“陈嘉庚先生故居”系在1980年故居翻修时 请廖承志题写。一楼现为集美学校校务委员会所在地,二楼陈列着陈嘉庚 先生的遗物。二楼西侧耳房是办公室,老式的写字台,一对不同式样的沙发椅。卧室也极其简朴,旧式木床,就连两只旧皮箱,也是1950年归国时 从新加坡带回来的。与卫生室一板之隔的餐室,只放置一大圆木板桌,10 只小圆木凳。就在这里招待过中央领导和社会名流以及华侨人士。二楼正中是会议室,简单的长方形会议桌和10多个木靠背椅。墙上挂着陈嘉庚先生的遗像。故居西侧又建了一幢三层楼房,陈列着各种实物,照片和图表,生动地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爱国的一生。
归来堂坐落在故居前面,是一幢具有闽南风格的单层建筑,面积4000 平方米。“归来”之意,是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的象征,它将指引着成千 上万的海外赤子,为祖国的富强而归来。步入大厅,入门处置招式屏风, 刻着1961年8月15日首都各界公祭陈嘉庚先生的悼词。大厅正中端坐陈嘉 庚先生的青石雕像。两侧方柱上,挂着郭沫若撰写的楹联:“鳌园博物大 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东西墙上悬挂陈嘉庚先 生生前主要活动的像片。出厅堂大门即是拜亭。有条石铺成的庭院可达“归来堂”。园内有一尊陈嘉庚先生铜像,高2.3米,基座0.6米,铜像 后的花岗岩屏墙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归来堂于1962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建成,9月对外开放。
鳌园位于集美镇东南隅,占地面积近9000平方米,紧靠海边,风景优 美。因如鳌头伸入海中,故名。鳌园由陈嘉庚先生陵墓、集美解放纪念碑 和门廊三个部分组成。进入鳌园便是一条50米长的廊道,长廊两厢照壁上 青石浮雕我国古今历史人物故事画40余幅,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陈 嘉庚先生的陵墓为龟寿形,由13块水磨青石镶成。墓围屏壁有15幅陈嘉庚 先生的传记浮雕。集美解放纪念碑,碑心石上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集美 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的碑文。碑高28米,全部用花岗岩石砌成。碑座底层石阶8级,象征八年抗战;上层3级,象征三年 解放战争。鳌园内有许多国家领导人与各界名流题赠的诗文和对联的题刻。遍布全园的青石浮雕是鳌园的一大特色。被誉为福建省的一座石雕艺术宝 库。
集美与厦门中隔浔江。1954年集美通向厦门的高崎海堤筑成,紧接着通向杏林的海堤也峻工。于是10里双堤把大陆与厦门岛联在一起,集美南北交通枢纽。当你乘坐鹰厦列车驰过跨海长堤时,那一幢幢红墙绿楼大厦,亭谢碑塔,在绿树浓荫的掩映中显露。浔江东去,波光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