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一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习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着。我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班的综合实践教学工作,五(1)班学生有47人,男生有22人,女生有25人。在本学期学生没有课本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调查、走访、讨论等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在确立主题阶段,教师注意抓住契机,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5——6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所以我便抽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参与调查,在调查中及时发现关键之处,提醒他们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们便能在体会中记录出一些重要细节。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地方:
1、基于学生的需要,目的,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 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日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精英奠定基础.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教学工作我受益匪浅!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三
在一年级安排了两节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下册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经历下棋游戏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做事情要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在下棋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调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感受梳理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归纳整理知识的好处。
4、初步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好倾听习惯。
其内容安排的特点是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进行了重新编写。活动以下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调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游戏中一共有23个题目,包含了前6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数的认识及加减计算,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位置和立体图形的认识。
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安排内容多,文字的信息量大,对教师的课堂监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当2个学生在一起做游戏答题的时候,有时没有辨别正确与否的能力,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1、认真分析题目的难易程度以有效的调控学习过程。教师逐一对23个题目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难度比较大,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题目制作课件,及时给学生指导。
2、设计并制作好学具和教具。
3、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及时解决生字问题,让学生理解游戏的规则。有必要的时候叫停游戏,维持课堂纪律。
总之,要让课堂的连续性,要在井井有条中进行,并且有很有趣。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同时,让学生有所发现,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此外,在活动中还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活动综合性强,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活动内容的层次明显,由易到难。注重用直观形式让学生感受数位及位值的概念。注重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教学。
总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很突出,教师要很好的把握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四
学生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不会听讲,如此众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此,为了培养和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习惯及学习的能力,顺利的度过幼小衔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特此举行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名字为“数学之星、群星闪耀”,采用过3关及能力提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位置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等知识。
每班出9名家长,两人为一组分配到各个关卡做评委,一人为总管。
猜一猜,从一个漂亮的袋子里拿出家长指名的物体。(袋子里放了些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如:家长说:“从袋子里拿出长方体。”学生伸手从袋子里摸出一个长方体。如果拿对就在过关书签卡第一关上贴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家长在桌子上任意的摆出10以内的物体,出题考查学生的数数、左右、基数和序数的应用。如:请你先数数这些物体有几个?请拿出从左边数的第4个物体?请拿出从右边数的4个物体?如果全答对了在过关书签卡第二关上贴上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如果有瑕疵的就贴上一颗星星。
用我们熟知的扑克牌进行这项操作,家长拿出1——10这10张扑克牌,让学生任意抽出两张牌,先比较一下这两张牌的大小、再根据这两牌的数字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如:抽出的两张牌是4和2,那么学生就要说出4>2,2<4,4+2=6、4-2=2。如果抽出的牌有进位的,那么答对的可以加上2颗星星,如果是没有进位的就加上1颗星星。
各显神通、超越自我:需要学生发现和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从生活出发,提出一个有关加法或减法或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如果自己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并解答对了,也同样能得到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本次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学生在闯关得星星中,谁都不想落到后面,都想得到更多的星星。从竞争中、游戏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习的习惯,加强了学习的能力。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在准备阶段,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所以活动是以家长参与为主要形式,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关卡,可以在家长及老师的带领下组织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
本次活动的评价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评价,一种是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因为学生太小了,评价只让学生对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或是画一个鼓励自己的简笔画。如:我真棒!我要加油!画一个大拇指,画一个笑脸等,都是对自己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也是这样的方式,可以写一句对孩子激励的话,也可以是一幅激励的简笔画。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举行还是很成功的,在活动中,虽然学生年龄比较小但他们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主题的确定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活动,从生活中找数学知识并进行编题及解决,成果展示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我只是进行了必要的指导,给了他们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并不以星星数论英雄,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发现与体验,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成功。
1、在实践主题上应该更加的灵活一些,比如在“精挑细选”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来操作,可以让他自己摆出自己想摆的学具个数,(以免后面的学生知道学具的个数,就不动小手数数了)再说说从右数的第几个是什么形状?从左数几个都是什么形状?在“各显神通,超越自我”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发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但他们编的题要么是吃的,要么是玩的,编题的内涵稍有些低了,应该引导学生在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来编题,能更有些正能量的题来。
2、在活动的组织上应该在细化一些,比如:因为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排队参加活动的时候有些学生会乱跑,会乱说话,在前一个同学参加活动的时候,他在后面有些调皮了。再举行活动的时候应该多多考虑学生的天性。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五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矗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六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我不断努力、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实自己,让综合实践课生根、发芽。下面总结一下这学期的工作。让学生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初步的自主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往,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要采用弹性课时制,即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用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所以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对一些公众现象,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 时事热点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这学期的各种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对社会的宝贵经验,更享受到了无限的快乐。因此我们觉得,不管是稚嫩还是精彩,是参与还是观看,每一次活动过程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脚印、一片风景、一道痕迹、一次体验!这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已经成为是我任教学生这一学期中最开心的日子,将会永远存留在他们心中。 下学期在社会调查上多下功夫,尽量让任教的班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利用调查访问等探究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七
我校自建校以来,努力实施新课改,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市区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我校积极与郑州市科技馆建立手拉手和谐共建单位,把科学课搬到科技馆来上。充分利用科技馆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由科学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前往科技馆参观学习。看着学生们在各项科学仪器前兴致勃勃地研究、思考,在科技馆的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明白某个科学小知识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近驻扎的解放军某炮兵基地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洁净整齐的营队大院、整齐划一的队列表演、严格的军事化训练,整洁的内务,不时引发学生的啧啧赞叹。
为使学生了解地质结构,我校组织二、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许多地质方面的实物,包括亿万年前的生物化石和全国各地的地貌介绍,巨大的恐龙化石、几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珍贵展品、地理风貌等。整个博物馆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地球演变史画卷,是学生了解地球历史、生物进化、倡导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大课堂。此次活动为小学生们探索深奥的地质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促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一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开设了“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近三年以来的入住率的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商务区的住宅小区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个小区入住率的迅猛增长和小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东区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腾飞中的郑东新区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郑东新区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水域靓城的蓝图,颇有新意。
五二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的交通设施的安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与交警六大队取得联系,在交警六大队民警的帮助下,学生们走上交警工作岗,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当了解到由于缺少交通信号灯,每年都有几百甚至上千起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看到交警叔叔拍摄到得事故现场惨状的照片时,同学们不禁发出了惊叹,更坚定了要把 “关于交通设施安装情况的调查统计”这一活动做到底的决心。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详细调查与统计,学生们拍摄了大量图片,做了近万字的活动汇报册,还自发组织给河南省公安局的黄保卫局长写了建议信,建议尽快在东区没有安装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安装上安全标志,以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出行安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深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做优秀交通小卫士!
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爱东区美丽的桥”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东区大大小小近百座桥前,实地考察桥的外观、构造,了解桥名的由来及传说,拍下了几百张美丽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东区桥韵”大型摄影展,将东区美丽的桥展示在师生面前,再一次掀起学生热爱东区的热潮!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八
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九
本学期,综合学科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开展着。回顾本学期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我们五年级开展了以“早餐研究、秋天的节日、电的游戏、谚语”等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通过上网、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总结汇报,了解了生活中的常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
我十分尊重学生的分组选择,他们有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希望一个人单打独斗,有的喜欢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研究,有的喜欢混在人多的队伍中混混。当他们分好组后,我并未直接进行调整,而是要求他们按照分好的小组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小组分配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么调整。这,体现了生本教学的理念,也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存在的不足:因受学校周围环境影响,我们在开展实践性课程中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因素而限制我们活动的类型及范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深思如何利用有限的地域为学生创造更多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必须用心思考,解决的问题。不能因周围环境的限制而使学生活动受到限制。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十
综合实践活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突显了它的价值与地位。它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活动时间的灵活性、学习环境的扩大化等方面都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其课程资源开发与组织实施的复杂性、艰巨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协调性等,导致这门亮点课程在多数农村小学只是课程表上的一张标签而已。不久之前,我校也是这样的现状,在农村小学真正的实施综合实践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很遥远也很高深的课程,它的要求之高,操作之复杂及灵活多变性造成我们一直不敢也觉得没有能力去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所谓“教书育人”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而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则恰恰能够较好地发挥这一功能,所以我认为在农村小学实实在在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20xx年以前只能说是空有摆设,每到学期末,老师们就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以应付学校的要求,而并没有真正的走进过这门课程。20xx年9月起,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规划,我们将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切实的提到了日常教学中来,主题开发、教师培训、过程实施、成果形成等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长期扎实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第一、观念的转变问题。
尽管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教师及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不考综合实践课程,怕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影响学科课程”这种应试心态的制约。尽管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其成效的“外显性”远不及学科课程,显现的速度也远不及学科课程快,因而造成对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流于形式而失去实质的内涵。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采用了以下对策:
1、营造课程氛围,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课程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实施这门课程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然而农村小学的教师及学生外出学习和受训机会较少,接触面窄,所以我们采取了以校为本的多种培训,以解决老师、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师当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综合实践理论的学习活动,先用理论武装老师们的头脑,为开展活动打下理论基础。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方式向学生们宣传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决心及活动方案,并专门举行了综合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这一系列的动作只为了营造浓烈的课程氛围,提高师生的综合实践课程意识,也拉开了我校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帷幕。
2、走出去、请进来。
我校地处农村,虽然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但与城市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师与综合实践活动直接接触的机会非常少,为解决这一现状,我们尽可能多的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并通过外出教师向我校其他老师传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观念、好做法。通过多种渠道邀请我区综合实践课程的专家或具有成熟经验的一线综合实践教师来到我校,针对我们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指导和引领,这一做法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并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3、以点带面,全校推动。
活动开展初期,若想全校开展,难度极大,因此,我们融会贯通,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先注重在此方面领悟较快,对综合实践有自己想法和思路的年轻教师,在一部分班级先行开展,待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后再向全校推动,这样既可以加快活动实施的进程,也给了所有老师均衡发展的机会。
4.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长是学生的家庭教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和培训,在学生家长的头脑中建立新的人才观,较大程度地统一了家长们的思想,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家庭环境支撑。
第二、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课程资源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成效。在20xx年以前,学校的校本课程是美文诵读,后来提倡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相整合,于是就出现了将诵读作为综合实践的学校主题而造成了教师觉得无活动而搞,无内容可挖的局面,指导老师不知道怎样将校本课与实践课区别开来,更不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往往就把综合实践课上成了美文赏析课或诵读课,与语文学习一般无二了。由此看出因为主题设定的不合适,课程资源开发的不到位,盲目跟风,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可以说我们在最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存在着非常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没有兴趣,老师没有动力。
本学期,我校经过多方面调研,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结合我们特色学校的建设,秉承开放性、全面性、灵活性、自主性及实效性的原则,拟定了学校的综合实践大主题“科学就在身边”,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并以此为基点,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各种能力着手,延展出“科学饮食”,“科学生活”,“科学学习”,“科学做事”四大版块,为班级课程资源开发及主题的确立明确了方向和范围。而各个班级又确立了如水果、早餐、牙齿、眼睛、背诵、种植等各个学生既感兴趣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主题。 如“科学做事”版块在本学期主要集中在科学种植活动上,依托我校的地理环境和现有条件,在学校院内开辟了“种植园”供学生种植和活动,学生们在种植园中既可以种植具有地域特色的花生、棉花等农作物,也可以选择培育自己感兴趣的水果类、蔬菜类。主题一出,学生们兴致高昂,跃跃欲试,这为进一步开展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打下了充分的人文基础。种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独特优势,
所以说,在农村有比大城市更优越的自然条件,只要我们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充分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并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条件,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即选择适合于小学生所感兴趣的具有体验性的学习内容;注重内容的综合性,使学生具有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时应关注知识内容的整合性,充分体现综合性,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我们的综合实践课才会有活动可做,有内容可讲,有收获可体验。
第三、实践活动的实施问题。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它是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学习环境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活动方式。因此,它在实施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上存在天壤之别。
在我们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综合实践课不知从何处入手。我个人认为综合实践课作为新课改提出的一门新型课程,我们何不遵循别人现有的程式而逐渐开创具有自己个性的实践模式呢?事实上实践活动课重要的不在于具体的模式,而是在你的活动中是否真正体现了自主探究的原则,是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是否把传统意义上的“要我学”变成真正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交流、感知知识的魅力。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困难重重,进程缓慢,这让主持这项工作的我心急如焚,寝食难安。老师们不敢放手,引导能力极其欠缺,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去活动, 各种能力极待提高……这一切都让我原来对于这门课程过于理想化的工作设想化为泡影,应该说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一度陷入僵局,难以持继。
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翻了原来的工作设想,从源头上入手,不贪多,不贪快,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功课。
1、综合实践课程理论学习贯穿始终,为活动实施寻求理论支撑。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开展的时间短,虽然经过一系列对教师的培训,使其从理论层面认识到了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但是教师在长期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一时很难适应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要求,加之综合实践课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即“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不忘理论知识学习,为设计及组织活动寻求理论支撑,使每一步活动的设想都有其设计意图,让综合实践理论支撑我们的活动。
2、制定方案,观看课例,初步模仿。
在活动实施的初期,我校教师对综合实践课应该怎样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无从入手、毫无头绪等就是老师们最真实的感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多次进行校本主题研讨,集思广益,制定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其间又经历了制定—修改—再修改—定稿这样的反复过程,力求活动方案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并具有可操作性。接着我们组织三至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老师上网或到外校观摩课例,并请来综合实践专家为我们深入剖析活动课的每个环节,详细讲解,允许老师初期有模仿,再逐步开创。为此,我们组织了全校范围的开题课活动,虽然还是有许多不足,但我们的课程实施终于迈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第一步。
3、注重网络研讨和问题反馈,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
网络在现代老师们的工作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提倡各位老师课余时间利用人教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随时随地的进行研讨交流,遇到问题和困惑及时反馈,依靠其他同仁的力量来解决自身的难题,这一做法收到了极好的成效,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更好地促进老师的角色转换和专业发展。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虽然这些资料不完美甚至很简陋很平凡,但它却能够最真实的反映出老师及学生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为日后的反思与沉淀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4、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农村生活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倡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社会、家庭和学校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们农村小学新开展的一门新型科目,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和尝试,并不断的将这一经验加以总结完善,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发现很多不足,但是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在这条道路上坚持的走下去,就像一位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老师曾经说过“做不到完美,但我可以做到完整。”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十一
回顾第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根据实际制定各项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难易结合,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学得愉快、
学得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对这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信息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讲为辅,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学会如何使用电脑,改变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呆板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开学时,学生大多数刚接触电脑,对电脑有着一种神秘感,对学习电脑也有着一种极大的兴趣感,作为教师要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继续保持下去呢?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先问学生什么是电脑,电脑有什么作用,然后根据书本讲了许多有关电脑方面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到电脑原来是这样一回事,使他们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打破了不敢
碰电脑的神秘感。接着讲解了电脑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对于最基础的学习内容——学习指法。这个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就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
机的热情。
在教学鼠标的使用时,有些学生不敢握鼠标,或是操作不灵活,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采取的是游戏结合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鼠标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安排一些拖箱子(训练拖动)、纸牌(单击、双击)和扫雷等游戏,通过游戏,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序掌握得好快。
由于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深厚的兴趣,他们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很多,有的家庭有条件从小接受计算机教育,在操作技能方面水平很高,可以说是"小专家",而有的学生在校外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在本学期只是第一次接触,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于是,在开始的时候,我将每一个班按每列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有6个人,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在教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监督检查。水平相当的能一起探索、实践,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得到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深厚学生的帮助,这样发挥了优秀学生"小老师"的作用,激励其更加努力。这样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例如在学习时,老师布置好一个任务,通过小组学习,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发展。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掌握指法的击键方法。因为指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又是枯燥的,所以有必要开展一些活动以维持学生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每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比赛活动,由每小组先进行,然后由组内评出最好的,再由评出的进行互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用枯燥无味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活动,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个个都想争着做个打字高手,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另外,
本学期在校内开展了“打字小能手”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竞技水平。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十二
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
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十三
本次活动的意义:
学生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不会听讲,如此众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此,为了培养和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习惯及学习的能力,顺利的度过幼小衔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特此举行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开展情况:
本次活动的名字为“数学之星、群星闪耀”,采用过3关及能力提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位置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等知识。
考查形式为:每班出9名家长,两人为一组分配到各个关卡做评委,一人为总管。
第一关大海捞针:猜一猜,从一个漂亮的袋子里拿出家长指名的物体。(袋子里放了些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如:家长说:“从袋子里拿出长方体。”学生伸手从袋子里摸出一个长方体。如果拿对就在过关书签卡第一关上贴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第二关精挑细选:家长在桌子上任意的摆出10以内的物体,出题考查学生的数数、左右、基数和序数的应用。如:请你先数数这些物体有几个?请拿出从左边数的第4个物体?请拿出从右边数的4个物体?如果全答对了在过关书签卡第二关上贴上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如果有瑕疵的就贴上一颗星星。
第三关大展身手:用我们熟知的扑克牌进行这项操作,家长拿出1——10这10张扑克牌,让学生任意抽出两张牌,先比较一下这两张牌的大小、再根据这两牌的数字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如:抽出的两张牌是4和2,那么学生就要说出4>2,2<4,4+2=6、4-2=2。如果抽出的牌有进位的,那么答对的可以加上2颗星星,如果是没有进位的就加上1颗星星。
各显神通、超越自我:需要学生发现和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从生活出发,提出一个有关加法或减法或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如果自己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并解答对了,也同样能得到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本次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学生在闯关得星星中,谁都不想落到后面,都想得到更多的星星。从竞争中、游戏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习的习惯,加强了学习的能力。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在准备阶段,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所以活动是以家长参与为主要形式,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关卡,可以在家长及老师的带领下组织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
活动自我评价:
本次活动的评价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评价,一种是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因为学生太小了,评价只让学生对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或是画一个鼓励自己的简笔画。如:我真棒!我要加油!画一个大拇指,画一个笑脸等,都是对自己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也是这样的方式,可以写一句对孩子激励的话,也可以是一幅激励的简笔画。
活动结果及反思: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举行还是很成功的,在活动中,虽然学生年龄比较小但他们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主题的确定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活动,从生活中找数学知识并进行编题及解决,成果展示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我只是进行了必要的指导,给了他们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并不以星星数论英雄,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发现与体验,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这次活动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1、在实践主题上应该更加的灵活一些,比如在“精挑细选”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来操作,可以让他自己摆出自己想摆的学具个数,(以免后面的学生知道学具的个数,就不动小手数数了)再说说从右数的第几个是什么形状?从左数几个都是什么形状?在“各显神通,超越自我”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发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但他们编的题要么是吃的,要么是玩的,编题的内涵稍有些低了,应该引导学生在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来编题,能更有些正能量的题来。
2、在活动的组织上应该在细化一些,比如:因为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排队参加活动的时候有些学生会乱跑,会乱说话,在前一个同学参加活动的时候,他在后面有些调皮了。再举行活动的时候应该多多考虑学生的天性。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十四
一个学期紧张繁忙的课题研究、教学教研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四个多月120多个日日夜夜,可谓一路探索、一路艰辛、一路欣喜、一路收获。本学期,我继续主持实施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的综合与渗透研究”课题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有机整合目标设计有效性的实验研究”,采取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理论研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总体规划与个别指导、集中研修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组织本校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8次,为本校课题组成员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专题讲座两场;
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泉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晋江市进修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议(两次)、东石中心小学的课题研讨活动,在本校主办的课题研讨活动中为全体与会者展示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公开课;加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xxxx年秋季远程研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团队,负责对山东省济南、济宁两地200名学员的研修,实践持续4个月。下面,将本学期课题研究和教学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二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两课时。该年级同学均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该班同学特点: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纪律不好、不爱动脑筋、兴趣转移快、做事虎头蛇尾。鉴于该班同学实际状况,第一个学期的入门指导、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决定着今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该班是否能够长期有效的实施。
走入社会,认识社会环境,探究社会问题,引导同学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融入集体,具有合作品质;启发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亲身实践,尝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运用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和处置信息,运用写作、绘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表达想法、创意和探究结果。
(一)目标分解、任务明确
我把自身制定的学期总目标分层次渗透于活动主题的每个环节中,体现目标的结构性与个别化、具体化、情景化,追求目标设计的有效性,以活动主题为载体来达成目标。
本学期初,我通过创设情景,和同学一起讨论,生成了活动主题“走进动画片”,然后指导同学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确定了三个活动专题:一、好看的动画片;二、动画片知多少;三、制作我的动画片。
“走进动画片”活动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同学留意身边的事物,能通过观察自主提出问题;针对自身的问题,设计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运用观察、调查访问、上网等等方法收集与自身的问题相关的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整理;能客观、具体地描述活动过程、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效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乐意与同伴合作。
(二)过程清晰、环节紧扣
本学期已完成一、二两个活动专题的教学计划。第一个活动专题《好看的动画片》,用了8周的时间,基本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归纳问题,确定三个活动专题——实施第一个活动专题——指导同学设计简单的活动方案——交流、评价,改进活动方案——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实践并写出实践的过程——各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参与全班交流展示——评出5个奖项——结合档案袋和阶段效果评出最佳组员,写出活动心得(偏重同学的表示、评价、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活动专题《动画片知多少》,用了8周的时间,基本流程:同学针对动画片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单——学习、运用合适的发解决问题——汇报交流、梳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继续解决问题单的问题——汇报交流——动手制作手抄报——手抄报效果展示(偏重同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情景指导同学学习运用收集信息的方法,提高同学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关注细节、有效指导
本学期,我紧紧围绕目标,密切关注同学学习活动过程的每个细节,在同学真正需要指导时和时给予到位的指导。
活动专题一的评出5个奖项的活动环节中,我发现8位同学评审员的评价规范不一致,原因是没掌握每个奖项的评价要点(例如“最佳创意奖”的评价要点是同学扮演时所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意,这些创意可以从语言和道具等方面来考虑)。我没有急于对同学评审员进行纠正,而是引导全班同学深入分析每个奖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学很快发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原因是他们起先没有真正理解每个奖项的实质,忽视了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导致评价的不公正;在各小组选最佳组员时,我发现同学不懂得观察和比较,就连对两份作业质量进行比较也不会,甚至有一两个小组还知道要做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和时在班上进行集中指导,再次指导同学对比自身设计的评价表,根据评价的各个要素,搞清楚究竟从哪几个方面来评,怎么评,比方我建议每个组员轮流看相互的作业,一起观察和比较,然后一起讨论和商定该份作业应该得几颗星。
各小组推荐出最佳组员的环节共进行了两节课,相对充沛的小组评比有助于同学通过组员之间作品的观察、对比,了解和学习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的反思和改进自身的缺乏,认识自身的缺乏,进而改进自身的作业。两节课结束后,我发现有10几个同学重新修改完善了自身的作业,说明交流合作的目标达到了。
在讨论同学提出的“动画与漫画有关系吗?”时,同学说上网查不到这方面的资料,我发现根本原因是同学不会分析问题。于是,我引导同学对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先上网查“什么是动画?”“什么是漫画?”,然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找出相互间的关系,得出最后的结论,使同学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同学从刚开始的淡漠到喜欢到最后的欲罢不能,经历了过程,丰富了体验,掌握了方法,获得了发展,同学的各种能力出现螺旋式的上升,再次验证了我的理念———因为老师的用心,同学是幸福的;看到自家小朋友的生长,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充沛的认可。
(四)规范管理、科学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是制约这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瓶颈,特别是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又是瓶颈中的瓶颈。我把评价贯穿于每个环节中,依照班级公约,每节课都评出5名纪律星,教学秩序越来越好,使得同学也越来越注意认真倾听了;我还结合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示评出5个奖项,结合档案袋和阶段效果评出最佳组员,10个星星可以晋级为一个月亮,10个月亮可以晋级为一个太阳;通过多次的激励和矫正,同学在自信、热情、人际、考虑问题的方式、反思的意识、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等方面得到多次的锻炼,于是,良好的意识、习惯、能力便形成了(引用课程团队高启山老师的话);学期终结时我采用期终评价表来进行评价,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同学、同学、家长、老师回答,引导同学对整个学期进行反思和总结,也为本学期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赢得更多家长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和支持;最后,评选出20名优秀组员进行奖励。这些管理和评价的落实,有效的激发了同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有力地促进这门课程的持续发展。
80%的同学能初步懂得运用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能合理运用采访调查、上网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初步设计简单的活动方案,能和同学分享效果,能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缺乏和优点,并进行评价,能通过评价逐步约束自身的行为。
(一)同学方面
1、有形效果本学期共完成两个活动专题;每位同学完成实践作业13份;全班共完成调查方案40份、手抄报35份、问题单80张、活动感受100篇、过程性评价70份、学期评价40份。
2、无形效果70%的同学每周都能完成作业;90%的同学喜欢这门课程;同学越来越喜欢考虑问题,胆量变大了,逐步能倾听他人的发言,课堂变得有序了。
(二)教师方面
对教师有效指导战略的体会:
1、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同学,这是活动胜利的基础,同时让老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2、根据年龄灵活制定学期目标和活动主题目标
3、根据同学的年龄和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对活动方法进行分层设计,体现能力的递进上升
4、坚持活动过程的连续,注重时间上的连续,追踪同学的活动进程
5、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争取家长的更多的支持。本学期初聘请一些热心的家长当课外辅导员,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在班上展示同学的效果,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这门课程,把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相关的内容打印贴在班级的墙上;从期末的评价表中,95%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活动,5%的家长还不了解这门课程,有疑问“开展活动对学习有协助吗?”家长们写道:“小朋友的胆量变大了;较以前喜欢考虑问题;动手能力提高了;对写作水平有协助;会观察事物了;这种课要坚持上…、、”同时更为感动的是张美棋同学的家长提出了珍贵的意见:“老师应多提供方法指导,比方印发资料,告诉家长应该提供哪些支持和协助…、”
张薪同学的妈妈自告奋勇帮班级打印期终评价表,帮班级拍课堂实录…、、有这样坚强的后盾,我们还有理由说家长不支持吗?还有理由不踏踏实实去实施吗?我们还会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吗?其实一切都是“你做了,才知道”,一切回到本真的状态,一切以小朋友的发展为宗旨,让我们的小朋友吸收着阳光,快乐地呼吸和生长。
1、汇报的形式比较单调,同学的对于阶段汇报的思路还不能考虑周全,如何让汇报形式多样,又不增加同学很多负担,不占用同学的很多课余时间?
2、同学在活动中获取的信息不够不科学、不够严谨
3、同学分析问题能力、筛选整理问题的能力不好。
4、局部同学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注意力不够集中。
1、活动中注意培养同学的倾听习惯。
2、加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活动方法的设计目标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篇十五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区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中心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区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漫话交通工具”和“与书为友”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本学期,在区中心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与书为友——学会读书”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了综合实践网站。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落实课程标准,仅仅在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收益,这要有阅读的方法,才能产生量和质的突破,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升华。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这样一个设计意图,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1、学生在“热爱中华文化,博览群书,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主题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亲历亲为中丰富知识,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质量。2、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安排了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读书调查、摘抄欣赏、名人读书、读书名言、、课文资料、读书心得、实践体会),认真地落实活动实施的每一步。比如,学生全部注册,经历了近一个学期的过程。
通过建立的综合实践网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学生还自发的上网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阅读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区综合实践网站评比中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区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