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一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会写方、半、巴。
3、通过课文的朗读,知道雨水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用不同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在上这一节课之前呢?老师要给你们出一个谜语,看看我们班上哪些同学能够一下子说出来,那么谁就是我们猜谜语的
小冠军哦!听好了:“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小朋友们真棒,来,我们大家都用掌声来鼓励下自己吧~~~~
2、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见到些什么雨呢?(毛毛雨、小雨、大雨、雷阵雨、暴雨)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12课《雨点儿》,你们可以想一想: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1、教师示范读课文,再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在读的时候呢,可以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3、小朋友你们读得真好,看,老师手上有很多字宝宝,你们都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读准字音。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滴,空气托不住,落了下来,就变成了雨。你们明白了吗?
(学习第一句)
1、我来找一个好听的声音读一读,谁愿意来读?把你们的小手举好。
2、第一句里面是说什么多的数不清啊?(雨)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多的数不清的呢?出示课件星星多的数不清,雪花多的数不清。
3、小朋友们,你们在书上找到“数不清”“飘落”这两个词,你们还可以用它们来说一句话吗?
天上的星星多的数不清。
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
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学习第二、三、四句)
1、这三句话采用的是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那么从这几句话中你知道它们都去哪里了吗?
(小雨点儿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2、你们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刘老师来请你们来当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角色扮演下对话,你们谁想来试试呀?
3、教师重点指导读疑问句的语气。
(学习第五句)
1、下面,你们自己来读一读第五句话,来想想:雨到底有什么作用?
2、雨水给花草补充了水分,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地里的种子吸收水分后,生根、发芽、开花。
3、恩,回答的真不错!你们想不想来看下这神奇的过程呀?
出示课件,播放小雨点儿落在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落在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种子生根了、发芽了、开花了。是多么的漂亮啊!
1、雨点儿是这么的`可爱,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希望自己是到哪里去呢?
2、你能把这篇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吗?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最后,老师来教你们唱一首关于雨点儿的儿歌吧~~~~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呀呀,我要长大,
哎呀呀,我要发芽。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小朋友,有位神秘人物,叫老师带句话给你们,他说很想你们,你们想知道这位神秘人物是谁吗?
对了,就是生字宝宝,你们想它吗?
2、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巧记生字。引导学生可用这样的方法来记生字。
点:上面是“十”不要左边那一横,中间是“口”,下面是四点。组词:雨点儿。
数: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上面是个“米”,下面是个“女”,右边是反文旁。组词:数不清、数学。
清: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青山的“青”。组词:清楚。
彩:左边上面是爪子头,下面是木字,但是捺要变点,右边是三撇。组词:彩色。
飘:左右结构,左上是“西”,左下是“示”,右边是“风”。组词:飘扬。
落: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各”。组词:降落。
空:工字上面加上穴宝盖儿。组词:天空。
问:“门”字里面一个“口”。组词:问题。
回:大口包住小口。组词:回家。
答: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组词:回答。
方:“房”上面的户字旁去掉。组词:方向。
1、这些生字宝宝已经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了,但是刚刚有几个生字宝宝偷偷的告诉老师,说是要到小朋友本子上的田字格里去玩玩。出示生字:方、半、巴。
2、方、半、巴它们都是独体字。
方:“点”写在上半格竖中线上,“横”要从横中线上起笔,再从田字格第三小格写“撇”,在写“横折钩”。
半:在田字格上半格竖中线左右各一点,再在横中线上线各一“横”上面横短,下面横长,最后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巴:在田字格上半格竖中线旁写“横折”,再在“横折”里写“竖”在横中线上写“横”,最后“竖弯钩”。
板书设计:
花更红
/小雨点儿——有花有草——草更绿
雨点儿
大雨点儿——没有花草——长出——红的花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二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探秘天启大爆炸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用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天启大爆炸的历史背景,确立一条科学的研究路线。
第二阶段:总结分类,系统剖析天启大爆炸的历史影响,完成论文。
爆炸介绍:
王恭厂大爆炸,史称“天启大爆炸”或“王恭厂灾”,是公元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王恭厂大爆炸与印度“死丘”事件、19xx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灾难之谜。
爆炸经过:
王恭厂所在位置,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以南、宣武门西大街以北、闹市口南街以东、佟麟阁路以西的永宁胡同与光彩胡同一带。自明代永乐(1403年—1424年)年间起火器制造就有了很大发展,驻守京城的京军所设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中神机营是明军主力部队,配备有最先进的火器和最强的兵力,为此明末的北京城内先后设立过6处火药厂局,凡是京营火器所需的铅子、火药都是由王恭厂预造,以备京营来领用。
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即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一次离奇的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据估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为1万至2万吨当量的黄色炸药(tnt)。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三
研究报告主要可以分为题目,摘要,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讨论(或小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几部分来写。
1、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2、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3、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5、说明研究的意义。
4、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5、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6、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参考文献。
9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四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化名族,成语就是文化民族的结晶之一,老师说每个成语都有名人故事。于 是,我就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做了一次研究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成语中名人故事的书籍,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3、阅读报刊,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成语 名人 主要内容
书籍 入木三分 王羲之 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相传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 木板已有三分了。
报刊 草船借箭 诸葛亮 东汉末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 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后挫败周瑜。
四、结论:
成语里的确有名人故事,是有名人故事演变出来的。这些成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上和生 活中都会运用到。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中还有许多名人的品质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五
《风景优美的地方》习作教学课例分析
【教材分析】
《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最想去的地方,体现其吸引人之处。
能力目标:尝试完成一篇写景作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有条理的介绍。
【教学难点】
描写有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景物之美。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图片或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景物美在哪?
2.课件出示好词、好句。
刚刚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这里有很多描写景物的好词送给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引导归纳:
1.回忆课文的写作方法:
(1)师:这节课,我们要要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那大家想想,怎样写能让人读着像看到了一样美呢?我们先回忆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想一想那些句子写的好吗?用了什么方法?
(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段落)
(2)师小结:
写特点(板书):
颜色: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形状:一块块,一条条,互相交错。
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龙虾
用方法(板书):
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写一处景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观察、讨论、修改、学以致用。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图片。
(1)出示图片(桂林漓江象鼻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想到哪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这样的美景?
(2)师:有一位同学也去过桂林漓江象鼻山,他写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句子)我们来看看,你觉得这段话写得美不美?能不能让它更美,吸引其他游客呢?运用什么方法,你觉得怎么加句子会更生动?
请你和同桌说一说。讨论后指名答。
(3)老师请同学们帮他改一改。(课件出示段落)
(4)师指导和讲解。
(5)挑选一篇改得好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
(6)师总结:用上合适的好词、好句,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指导写作:
1.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许多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你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学生自由说)
2.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师:那大家想想,写好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1)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2)抓住特点来写。
(3)运用好词好句和修辞手法。
3.学生构思,自主写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课件出示景点图片)
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段话介绍一处自己去过的地方。把看到的景物的颜色、样子、动态写出来,别忘了刚才我们发现的如何吸引人的好方法,相信你们写的一定比说的好!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四、欣赏佳作:
1.投影好习作,引导欣赏。
2.找出习作的优点,也可以提出更好的补充意见。
3.最后,引导学生将习作写完整:
(1)旅游时你和谁一起去的呢?还游览了哪些景点?可以再写一段。游览后的心情怎么样?
(2)给你的文章写一个美丽的题目,使人看了也想去。
(3)开头和结尾都点一点题更好!
[案例分析与反思]
《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一篇习作的教学设计,我是遵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理念而设计的。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六
成都市西北中学研究性学习表册填写说明
使用范围(1班、3班、5班、6班、7班、8班)
1、请各班班长将本班同学分成小组,根据班级情况每小组人数为5—10人;
2、每个小组选一个课题研究(即,同一个小组的填写研究课题为同一个课题);
4、每个班借一本上届学生填写的研究性学习手册。进行传阅,不得损坏,责任为本班班长。
5、每个班限定在元旦节前,即12月31日(星期二)将其填写完毕,待收!
6、每个小组可以借鉴附件一的题目,也可以为自己设计题目。
7、附件一内容,另附。
附件一:
成都市西北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目录
一、根据研究性学习学科分类为:
(1)自然环境类:主要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七
本人参加工作也有好几年了,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工作。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课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师把文本分析得再细,再清楚,练习题还是有学生不会写;还有的学生即便会说了,可是写在作业本上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有时,同样的回答,你换一种说法,有不少学生又不会了。同样的主题文章,换一篇来练习,不少学生又不会了,教师还得重新解析文本内涵。所以平时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时,似乎总有讲不完的内容,除了把课文解析完,还要解析练习册上的阅读,否则学生做出的题不尽如意。针对这种现象,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制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第一步:每位老师用自己常规的方法上一堂阅读课。(在上课之前,要集体说课、备课,大家一致通过具有可行性,该老师方可上课)。
第二步:每上完一节课,大家一起评议这节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节课有哪些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哪些方法有待讨论,哪些方法运用不妥当等。教研组长把每位教师的发言及时记录下来,再整理成资料保存下来。
第三步: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上完课了之后,组长把所有可取的方法进行汇总,然后集体备一堂阅读课,把这些好方法备进去,最后由一位大家公认的课讲得精彩的老师,再进行试讲,看看教学效果如何。
来自小学语文s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21课《詹天佑》。
第一步: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年级不同制定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我教六年级语文,所以,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涵咏能力;二是学习阅读的方法;三是提高理解文本内涵的能力。
第二步:我以本学期的课文为内容,确定一篇文章作为公开课来解析。我选的是《詹天佑》。
第三步:我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查阅其他优秀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如下教案:
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竣工、隧道、勘测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突破方法: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詹天佑像
“人”字形的线路图
师生共同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和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詹天佑像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指名说)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互相补充,扩大知识面。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指名说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一些印象,那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他。(师出示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生自由读
2.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测生字掌握的情况并及时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的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4.此时,詹天佑在你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由说
5.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生找到句子标注下来并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句话在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那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
(应该在文中的第2──6自然段中找句子。一、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受到帝国主义国家地阻挠、要挟。詹天佑顶住压力,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遭到帝国主义的嘲笑。
6.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或提出不懂的地方。
指名说。学生谈感受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根据句中的重点词谈,做到言之有理。
7.细读了这些句子,此时,你最想对詹天佑说什么?
8.带着自己独有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二、三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识记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二、三自然段中自己感受深的部分。
2.听写词语
勘测、坠落、要挟、轻蔑、竣工、开凿、隧道、庸俗、阻挠、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二、细读四──六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
1.默读这三个段的重点句,想想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和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引导:我们可把这些句子分为两部分,一是修路遇到的困难,二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言、行、想法。请同学们抓住这两个部分体会。
2.小组派代表汇报
(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塞外环境恶劣,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而詹天佑……,体会到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志气的爱国之心。)
(在开凿隧道的时候,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又采用了中部凿井法。用看线路图或画示意图的方式理解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和中部凿井法,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用演示方法体会“人”字形线路的巧妙、设计的大胆,让我们感悟到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从以上的句子和词语,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小结:爱国主义精神是詹天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新设计是他杰出才能的体现。詹天佑不愧是(齐答)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自主感情朗诵重点句想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4.交流这部分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试着背一背。
三、教师总结
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就竣工了,这件事给了帝国主义有利地回击。请试想帝国主义国家的记者们会怎样评论此事?(指名说)虽然,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件快过去很久了,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设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让我们永久地记住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答)詹天佑)。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关于中华爱国儿女的故事。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詹天佑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青龙桥线路
杰出爱国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八
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具有知识性、综合性、过去性、思维性等特点。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以往的历史学习,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深层次的质疑,学生很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根据历史学科的功能与特点,开展历史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应有自身的特色。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1、开放性内容:历史知识范围广泛,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可以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跨学科综合内容开展研究。
2、问题性。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与阐释。史实需要不断丰富、鉴别,历史认识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这就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3、社会性和实践性。历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更要关注现实,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服务。现实社会是过去的延续,存在着许多物化的历史遗迹、文物。透过这些遗迹和文物,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历史图像研究报告篇九
语言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最根本,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学习语言而设计,让同学们可以运用现在的知识可以充分体会到文字的魅力。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课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师把文本分析得再细,再清楚,练习题还是有学生不会写;还有的学生即便会说了,可是写在作业本上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有时,同样的回答,你换一种说法,有不少学生又不会了。同样的主题文章,换一篇来练习,不少学生又不会了,教师还得重新解析文本内涵。所以平时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时,似乎总有讲不完的内容,除了把课文解析完,还要解析练习册上的阅读,否则学生做出的题不尽如意。
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课,学习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时候,如果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更有积极性,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一)课例选择:《木兰从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评价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心理活动。
2.了解文章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体会木兰从军前后的心理活动,感悟木兰对家人深厚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写作手法,目标明确,重难点醒目,能抓住教材,拓展延伸,以点带面,感悟人生。
1.朗读法
通过朗读内化了的语言,培养同学们的语感,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情感,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审美和朗读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法,这也是创新的主要途径,在品味木兰心理活动的句子时,在交流学完此文的感受时,充分运用此种学习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复习部首检字法,能熟悉应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段落,体会花木兰深深的爱国精神以及爱家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应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也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如何说服家人的,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首先引入主题,以历史上的爱国爱家英雄事例展开,如岳飞,戚继光等,然后突出巾帼英雄的事例,开篇引入花木兰这位女英雄。学生小组讨论有关花木兰的资料,互相补充,扩大知识面,然后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资料,说说花木兰的形象。了解之后,教师展示出课题,第一节课时与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走进课文,了解这位巾帼英雄。
1.借助拼音,把文章读通读顺。
2.老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不同的学生,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测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主要描写了花木兰的什么事件。
4.此时,花木兰的形象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
5.文中是如何描写花木兰的,找出对应的语段并标注。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指名读生字词
2、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学们注意听他们读得怎么样?读后师生评议。
3.精读课文二段。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讨论: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板书:战事不断)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引导学生体会木兰内心焦急担忧的情感。木兰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情感。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交流木兰会是怎样说服他们的呢?学生分角色扮演木兰的爸爸、妈妈以及弟弟,他们又会如何劝阻木兰呢?
4.学习第三段
教师朗诵第三段,学生边听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观察图,说说你想象中的花木兰的形象,威武、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等。花木兰在多年的征战中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大家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好好体会一下花将军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飒爽英姿。
5.学习第四段
过渡,这样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女英雄胜利回乡后的样子?同学们想象一下她回乡后变回女儿身的样子,看课本中第二幅插图,说说将士们得知昔日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学之间讨论,大家是更喜欢这位女英雄英勇善战的一面还是文静俊美的一面?花木兰这样的女性,美的不仅仅是外表,更有一种内在的英雄气魄的美感。
(四)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语文本位的复归,主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在教学课程中的认识和实践教师无法代替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我认为教师要大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这一轮授课总体上来说还比较成功,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主题开展得比较扎实,尤其是解决了阅读的重点问题,而且,学生参与很积极,在交流环节表现良好。自主解决问题的部分,真正把读书的权利给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的雏形,在议答过程中形成问题的实质,基本上能自主解决。
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课,学习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时候,如果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更有积极性,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通过本次课例研究,明确了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即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过程中培养能力。当前阅读教学需要把握住两大任务:一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读懂别人写文章时所运用的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二是要通过阅读教学,领悟文章的谋篇布局,借鉴他人好的写作方法,尝试灵活应用于自己的文章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写作方法的关注,再靠单纯的习作指导去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阅读中需要留心积累。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定要有所体现,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允许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不同的见解,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有丰富大胆的想象,用于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