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00字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0字篇一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开头,简单有序的描写,却没有任何苍白无力的表现。一步一步走近,满载敦煌文化的车队留下深深的车辙,道士塔旁凄艳的晚霞印入我的眼帘。刹那间,原本乏力瘫软的身躯随着灵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专属的味道。这是我耳熟能详的交响乐,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无尽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获了我那颗即将热血沸腾的心。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枝干虬曲苍劲的腊梅、飘渺冷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
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这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把瑕疵与光泽一并展现,一切都未经雕琢,一切都回归它本来的面目。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听着花鸟虫鱼的歌声小憩一会,心中却泛起一阵不可名状的惆怅。或许我也感受到了历史气压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诱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读到发人深省的句子,思绪就不经意间地游离开去,整个人便瘫软下来,脑中一片空白,无力再读。总要反反复复地从开头连到结尾,然后继续让某句话引发的联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经中游荡。慢慢地迷恋上这种感觉,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亲也曾踏上过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而今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脚印,深浅不一;一句一句,是几百年踉跄的路程,弯曲绵长;一页一页,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浓厚的热茶,而我便是极干渴的旅人。慢慢品尝,总有那么几句话值得去反复回味,让我心中的情感为之翻腾,有一种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爱。
那些隐于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踪迹,流传于千家万户的盛世传奇,有着我们不曾了解的模样。在他所描述的秀丽绝美风光之后,对民族,对历史,对生命的探讨,对不羁的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动着人心。
无需华丽的辞藻来凸显出文章的深度,听他娓娓道来,感受到那深邃苍凉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深深的依恋。总是有无尽的柔情,总是有磅礴的气势,总有那份使人身临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间,可以让我感知到怎样咆哮的狂风在我指间游走,怎样绵长的细雨带给旅人无尽的乡愁,怎样回旋的流水唱着抑扬有致的曲调。的确,余秋雨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直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00字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0字篇二
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还是在高中的时候。因为看到其中有两个字与我的名相近,一直认为是莫大的缘分,所以对它还有些印象,但也只记得这曾经是语文老师强力推荐过的一本读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们在课余时间能够多读些书,了解一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遗憾的是当时的我性情极为浮躁,实在很难静下心,觉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种浪费,之后不久就把那本书抛在了脑后,不再理会。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的我已经踏进了大学的门槛。想着买些书打发在大学里的闲暇时光,一进书店,此书便映入眼帘,只是书架上摆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旧迹难寻,而又想着应该是融入了更多的精华,于是立即买下,并且趁着寒假认真看完。
在谈我对这本书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余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钦佩的作家之一。当然,我并没有像时下流行的“追星”一样了解过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爱好等的细枝末节,只是通过看书中对作者的简单介绍和个人对书中文字的联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许这样也还很肤浅,因此我仅从我个人方面表达对他的崇敬。我钦佩他,不因为他拥有渊博的学识;不因为他拥有响亮的名声;不因为他拥有显赫的地位,只因为他有放下这一切的决心;只因为他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只因为他有容纳是非的胸怀;只因为他就是他,而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的别人!
《文化苦旅》这本书主要由“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组成。在“中国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国文化的一条条天地之线,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串联起来,带给我们一场异彩缤纷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胁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址后汇编而成,其中对当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而最后的“人生之旅”尤其发人深思。作者通过谢晋、巴金、黄佐临、陈逸飞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何谓“苦旅”。语言感染,使人深切体味到那些文学巨人们所要面对的心酸而荡然的人生。只是我依旧不知结束本书的那简短一句“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对过去人生的一次总结,还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说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我想借用一下黄佐临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极好,写了一本好书。可惜的是拿着这本书的我却称不上是个好读者。举个事实说明:记得两年前曾看过作者写的另外一本书《山居笔记》其中同样也有对山西商人从发展壮大到衰落破败的描写,只是当时我还暗自笑话,觉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自发形成的作用于通商贸易的队伍,何必费如此笔墨,竟完全没有深想!如今再看,着实汗颜。周国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浅谈过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的特征。他说了三点: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味,自知以上三点未能有一点达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说一些书中让我感想较多之处了。
在第一部分“中国之旅”中作者将中国各个地区相连接,记录了中国的许多文化遗址,无论是山水如画的南方还是壮美旷达的西北,都深藏着他那厚重而冗长的脚印,都蕴含着他那对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与追求。值得一谈的是,在作者的众多遗址记录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竟是两个人——苏东坡与王圆箓,他们都曾为中国的文化尽过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晓苏东坡与黄州赤壁,却极少人会知道王圆箓,但是如果说起莫高窟我想就应该没人会感到陌生了。王圆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却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以见到的一个中国平民。他的普通越显他的高贵,作为一个道士的他竟能为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说发现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机缘巧合,那么更可以说是他辛勤努力之后的意外收获。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我对他有无限的赞叹,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我却如鲠在喉,张口难言。毕竟,莫高窟“生”于他,“死”于他。莫高窟虽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却是他第一个发现,没有占为己有而让它暴露于阳光之下,是他让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间接让莫高窟走向了深渊,与天一阁一般进入了难逃的时代浩劫。但认真想想我这种观点也是自私的,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设想过一种可能:拦截下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掠夺。可是,即使拦下来,在中国动荡的近代社会里又有何处容得下文化的自由发展,也只是迟一步的浩劫,来得更深,更彻底,最终能存留的也只会是一如往初的叹惋。所以更加准确的说法是,莫高窟是生于那个时代,死于那个时代,文化浩劫的来临不是人错了,而是那个时代本身的错。作为文科生的我一直以来都并不喜欢学习中国的近代史,但有应该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诫:历史就像一件旧家具,抽掉一个重要环扣就会全盘散架。这应该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苏东坡也算是历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官场上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上的巅峰,只是我想说的却是苏东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东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看到这里之时我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心底里有一个疑问:我,成熟了吗?
“世界之旅”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风靡一时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动还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辉煌灿烂的一刻“盛极必衰”的契机也好像已经到来,就犹如在天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那样绚丽,那样美好,但又太过短暂,留不住永恒。而今,我想说说的是作者在欧洲考察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险事件:西班牙北部昼夜频繁的凄厉警笛,在巴黎与阿姆斯特丹发生的重大失窃,以及在法国图卢兹这座“最平静”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欧洲文明为坐标来寻找中华文明短处的同时也明确说出了欧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烦,而对于我们这新一代的年轻人而言在追赶当今时下所谓潮流的过程中也能否拒绝一味抱歆羡和追慕的态度作一些更深入的总体思考?
谈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来。“苦”并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创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书中所谈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历经家庭的苦痛,有些则是历经社会的苦痛,而作者本人,两者都有。可能我被此书如此打动的原因就在这吧,有经历才会有情感,有情感才会有感动。或许此刻会有人不解:文化与人生会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为何作者会选择在最后从文化过渡到人生来结束本书?我想现在我已经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个答案,或许也可以成为其他人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提示。文化在发达之后,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迹,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那么多古迹都是无数高贵的生命在支撑,而只有将“人生之旅”写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质吧!只是一个人究竟要承担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这份责任?谢晋的哽咽,巴金的忧郁,黄佐临的沉默,那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气息,那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呐喊与彷徨,究竟在他们的身后有着怎样的无奈?究竟在他们的身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光辉?我不敢也不愿再说下去,未曾经历又怎能评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似乎对自己没有什么期许,只希望自己在这嬉闹的时代,不说了解,至少明白这人生之“苦”吧!
看完这本书之后回顾作者所写的全书内容,又对作者多了一份赞叹。虽然作者是以文化为主线,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文化与生态紧密的结合。尤其喜欢作者所写的杭州宣言——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我不知道现在中国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多少中国人的关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没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华;水中已是重度污染,再不见往日之清澈,再不见鱼儿的嬉戏;天空好似乌云遮蔽,再难有书中的蓝天白云;雾霾已经席卷全国,白天也看不见周围的人群,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应该关心些什么。如果一定是这样,那么文化末日也将来临。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动。我内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谢恩!正中进步成长。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00字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0字篇三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芜,黄河文明的盛衰,清丽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情万种的古城风貌与历史渊流,余秋雨先生在心灵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壮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内涵,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00字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0字篇四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锈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数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00字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0字篇五
太多的赏析都不讲,只管在字里行间去体会与思考。
一、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初遇这本书,是在大二的现当代文学课上。书上是这样写的:
“……将自然山水置于人文山水的层面,从中再现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挖掘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
这不是一般的文化评述,而是在知性与感性的双重作用下,抒发审美文化的人文意义。当山水风物的文化内涵在余秋雨的“启封”下奔泻而出,人们领略到的是与山水风物铸融在一起的中国文明的历史和中国文人的命运。”
“旅”,便是身体力行。“苦旅”,作为动宾短语讲,苦是形容词作动词,使旅途变苦;作为偏正短语讲,就是苦的旅途。
我喜欢前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其中的文化,让我们面对山水风物时,能够感受到它的形成与变迁,和文人的命运与理想,都带着波折与心酸。文化,使创造它的人与物变得苦涩。
文化,本身就带了一点儿苦涩。
二、
《文化苦旅》最先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余秋雨先生。 要进行苦旅,余秋雨先生排除万难辞掉了工作,放下了世人赋予他的一切荣誉,转身去探求中国文化的人文意义。且不说结果如何,古今中外的文化学者,亲身到众多文化古迹中考察,却不花一分经费的,实属不多,也实属不易。
至今《文化苦旅》我只看过一遍,很惭愧,因为我始终认为,好书应该时常拿出来读一读,随着自己的成长,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三、
新版的《文化苦旅》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也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整本书都是在讲中国,对于我来说,也只有中国之旅的部分,印象最深刻,理解得最透彻。
中国之旅中,作者把目光放在了文化中最容易被人遗忘的那一部分。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考察的地方,大多是不广为人知的,像天一阁、宁古塔,或者是知名的人、物中,不广为称道的一部分,像苏轼的黄州和我国山西平遥的晋商。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都江堰》,在整本书中的篇幅不算长,但却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没有成为考古学家们的难题,而是直到今天还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这就是都江堰。
就像我在课本中学到的,这不是简单的文化评述,它写自然,写人文,把中国的山水风物和文人融合到一起,抒发自然山水的人文意义。
四、
世界之旅较中国之旅相比,就危险得多了。车子被砸,东西被盗,经常发生在作者这一支考察队的身上。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北欧人民生活方式的描绘,饭后,人们坐在街边,手握着一杯咖啡,或与人交谈,或独自看着当日的报纸。那里的人们并不热衷于工作、攒钱和买房,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好好的休息,好好的享受生活。这和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反,每个月几天的假期,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要是问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答案是为了他们的孩子。可是,孩子们长大后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仍旧努力的工作,为了以后他们的孩子,他们似乎并没有享受到过去父母为他们辛苦工作带来的任何好处。
这便是文化的差异。
世界是广袤的宇宙,文化便是星辰。文化没有高低,但都独一无二,不论对于民族还是世界,都是最伟大的财富。
五、
人生之旅是最后一部分。也许是我涉世未深,文中蕴含的一些人生之道,并不是都能看懂,都能理解。变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而不变的,是同为中国人永恒的精神:爱国、坚韧、勇敢,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