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家风讲话稿十八篇(精选)

2023年家风讲话稿十八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1 08:38:42
2023年家风讲话稿十八篇(精选)
时间:2023-03-31 08:38:42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风讲话稿篇一

刚记事时,我家生活窘迫,父亲从部队退伍后便在家乡的农机厂当了一名司机,月收入不足30元。即便如此,父亲总说自己在享受国家和党带给他的福。

父亲是单县一中的优秀毕业生,在村里算是最有文化的。再加上父亲在部队时一直没停止过学习,所以,学习的重要性父亲非常清楚。他非常支持我们兄妹上学。

我7岁那年,父亲花了1.2元从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和小林谈作文》。在那个衣食紧张的年代,1.2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亲却将它用在了我的学习上。当年的我,有种负罪感,唯有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来回报父亲的爱。在父亲的鼓励声中,我的学习名列前茅。11岁那年,我的作文发表在了《中国儿童报》上,这让父亲着实欢喜了好几天。

我上初二那年,父亲因工左胳膊粉碎性骨折,肋骨也断了7根,死里逃生的父亲面对挫折与巨痛,表现出了军人和党员特有的品格——像青松一样顽强。父亲从北京医治回来,我看到满身伤口的父亲,竟然哭了。母亲说,父亲的左臂内有大小三十多个铆钉,还失去了两根肋骨和一块髋骨。想着父亲的坚强,我顶住了生活中所有的艰难。

第二年,县里供销社招收合同制工人,每月工资40块。同村的姐妹都招工走了。无论别人如何说服父母,都没能阻断我上学的路。能够上学真好!我的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校,父亲很高兴,亲自送我到学校。父亲将我安顿好,心里似乎轻松了许多,“我走了,常给家写信。”我送父亲到宿舍楼下,父亲走几步,回头说:“进去吧,不用送。”然后转身走去,那一刻,我的眼睛模糊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又何尝不是呢?听妹妹说,我每次写回家的信,父亲都要放在床头上,没人时偷偷看几眼。可父亲从不给我写回信。其实,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在部队里还获得过硬笔书法奖呢。

转眼间,我工作了,作为党员的父亲,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工作”。

岁月无情。父亲老了,身体每况愈下。等我有能力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时,却没有了机会。“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听听你的叮嘱,我接过了自信,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我的老父亲,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生真实的写照。

父亲走了,父亲的点点滴滴在我的生活中不断地延续着……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会挺身而出;当有人需要援手时,我会自告奋勇;当单位上有了重任时,我会站在最前头;当奖励摆在面前时,我会主动让给别人。

因为,我的父亲是党员,我是党员父亲的女儿!

家风讲话稿篇二

一年前,80多岁一直身体健康、平时还自己洗衣做饭的母亲,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厉害连走路都变得困难,我们赶紧将母亲送到了县里的医院,医生简单地做了检查,马上诊断出母亲是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抢救。几乎未住过医院的母亲,这次一下子住了近一个月。庆幸的是,经过医生们的全力抢救最终保住了母亲的性命。尽管如此,母亲在出院的时候,医生还是再三叮嘱,母亲是80多岁的老人了,又患的是心肌梗死的重病,时时都有生命的危险,需要我们做子女的精心照应。

果然,母亲出院回到家还没到两个月,身上就开始出现水肿,稍微一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我们兄弟姐妹商量,还是将母亲送到县医院去治疗。亲戚和邻居们却说,你们的母亲都80多岁了,还去看什么病呢?反正也是治不好了,这不是把钱往水里扔吗?我们没有听这样的话,马上找来了轿车又将母亲送到县里的医院。经过医院的几天治疗,母亲身上的水肿渐渐地消了,身体又渐渐地好转起来。我们兄弟姐妹曾经说过,一定要好好地照应母亲,决不能做出对不起母亲的事情,决不能做不孝顺的事情。因为母亲一辈子勤劳辛苦不说,她还是一个克尽孝道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就说母亲侍候奶奶的事。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在世上了,奶奶的吃饭住宿都在我们家。那时,奶奶的身体还健康,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许正因为这,大婶二婶经常将奶奶叫去为他们家做事,扫地、做饭、收谷子、晒场样样做。奶奶为他们干完活,就回到我们家吃饭睡觉。

奶奶75岁那年的一天,奶奶给大婶家拣黄豆,不小心脚下一滑,摔断了腿。因年龄大了,奶奶从此成了残疾。大多数时间,奶奶都睡在床上。这样,母亲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了起来,一边要下地干活,一边要照料奶奶。每天,母亲做好三餐饭端到奶奶的床边,还尽量满足奶奶的口味。过去大米紧张,母亲每次做饭总单独给奶奶做个米口袋放锅里。最不好办的是大小便了,母亲每天要好几次抱奶奶坐上马桶,常常累得满头是汗。

尽管母亲精心照料奶奶,但并没有感动大婶二婶。他们没给奶奶送过一次好吃的饭菜,反而讥笑母亲,说什么奶奶一年到头住在我家,帮我家做了很多事,队里分给奶奶的粮食都被我们家吃掉了。他们还说奶奶给了我家多少多少钱,奶奶就应该由我们家供养。母亲虽然受着很大的委屈,却从来没和大婶二婶吵过架,生怕伤了奶奶的心。

有一年,我的一位姐姐身患重病住院,母亲要去照料姐姐,请求大婶二婶将奶奶接到她们家照料几天,大婶二婶都摇头摆手不愿接受。她们还说;“我们家哪有闲饭供给闲人吃呢!”最后,母亲差点给大婶跪下磕头,再三央求大婶,大婶才将大婶接回家去。大婶还狠狠地对母亲说:“你要快点回来,一回来就将奶奶接回去!”

姐姐住院一个月才转危为安。母亲从医院回来就去看望奶奶。奶奶一见母亲就痛哭流涕,诉说她在大婶家过了怎样的日子。奶奶告诉母亲最严重的一件事是,到大婶家的第二天,大婶就感到厌烦了,竟一天没给她饭吃。奶奶跟大婶要饭吃,大婶竟突然抱住她的头往墙上撞。奶奶边说边将撞肿的疙瘩给母亲看。母亲边流泪边说:“从今往后除了我死了,都不会将您送到她们家的!”

从此,奶奶就再也没去过大婶二婶家。奶奶一直在我们家幸福地生活着,活到91岁。奶奶临死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得亏了小三媳妇(父亲排行第三)啊!”母亲孝敬奶奶的事情在村里村外传为佳话。

母亲尽心尽力地孝敬奶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父亲去世后,我们就不让母亲再下地劳动了,她吃的粮食、穿的衣服、平时的零花钱都有我们子女供给。平时母亲有个头疼伤风的小毛病,只要有个电话,我们马上就会来到母亲身边或是买药或是请医生到家看病。就说这次,母亲一去医院我们兄弟姐妹就立即行动起来。大哥在县城工作,那天夜里大哥接到我的电话马上就联系了县医院的急诊室。我们的车子一进入县医院,我就看到大哥站在急诊室门前焦急地左望右看,一看到我们的车子立即奔过来接母亲。母亲入院抢救后不久,其他的兄弟姐妹也连夜赶到了医院。大家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二哥是镇小学的一位老师,平时很少向学校请假,请假还要扣工资,但二哥二话没说跟别的老师调了课程请了几天假。而三哥和我在农村种地空闲时间多,既然能有更多的时间照应母亲,别人没有空我们就心甘情愿地没有理由地多花点时间。反正,大家的心都是一致的,就是能把母亲的病治好。

母亲出院后,因为住自己的家习惯,母亲先是还要住原来的家里,我们兄弟就轮流住到母亲的家里,晚上跟母亲睡在一个房间,以便随时给母亲端水、倒大小便。这样做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母亲的身体也渐渐地好转了一些。因为天天有跑路的劳顿,再加上母亲住的房间条件不好,生活设施又不太全,我们都希望母亲能搬到我们的家里居住,那样照应也更方便些,生活条件也能更好些。在我们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了。母亲习惯在农村生活,既然不愿意到城里的大哥家居住。经过权衡利弊,母亲选择搬到三哥家。日常生活照应主要由三哥家人负责。其他兄弟愿意拿出钱来给三哥家,作为给三哥一家人照应母亲的酬劳。如果哪天母亲不愿意住三哥家了,也可以到其他子女家生活。母亲平时看病吃药以及其他的开支费用,由我们兄弟几个共同承担。我们兄弟姐妹还约定,只要大家一有空,不管是谁一定要去看看母亲,跟母亲聊聊天。

现在,母亲的生活正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身体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恢复到生病之前那样的状态,但也不算太坏。重要的是,母亲的精神状态还真的不错,生病后容易健忘的记忆力竟然还有了不小程度的恢复。我们的心愿就是母亲能活一百岁。

家风讲话稿篇三

记得有部电影的台词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共产党员,的确,在母亲眼里这父子俩和常人就是不一样:特别爱多管闲事。

我家门前是一条马路,路中央有个坑,起初很小,但是由于无人问津,长年累月,车碾雨淘,最终小坑成了让过往司机头疼的大坑,特别是那些拉着易碎物品的司机更提心吊胆。拉酒糟的车经常会颠簸下一堆堆的酒糟,这时那些会过日子的大娘大婶们便立刻操起扫帚、搓斗,连扫拾地上的稍带从车上再扒下来些,有这些酒糟喂家畜可以省些粮食了;那些拉着重货的大货车,由于车身重经常侧歪,这时便有村民们一哄而抢,冬天,坑里的水结了冰,大车一走到这里就打滑,爬不出去,司机气得骂爹骂娘,请求邻路而居的后生帮忙,他们便乘机向司机要推车费,这个坑成了坑人的地方。

父亲留意了这大坑,他开始每天用柳箕筐运土填坑,母亲抱怨:“有时间帮我做做家务多好,你填坑断了人家的财路,多管那闲事干吗?人家一定烦你!”父亲说:“别看他们眼前得到一点好处,那是损人利己,以后都把小辈教坏了,那损失才叫大!我是共产党员,不能不管!”

的确,自从父亲填大坑以后,那些后生见了父亲也不像以前“大爷”长“大爷”短地打招呼了,父亲却偏不知趣,不识别人的脸色,人家不理他,他却主动找人家说话,还给人家上起了政治课:“孩儿,那昧良心的钱咱不能挣啊!”那些大娘大婶也在母亲面前指责父亲,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父亲仍然继续他的义务修路,一月、二月……寒暑易节不曾间断,真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不知什么时候有个后生加入进来、两个、三个……渐渐地填坑的队伍壮大起来,他们有的用三轮、四轮车拉土,有的用铁锹平土。有人调侃那些后生:“把这些坑填了,可断了你们的财路哦!”那些后生离开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说:“别提那事了,这不,今天正改过自新呢!”

路,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铺平了,那些经常路过的司机感激地向父亲点头打招呼,父亲笑了,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路没修好几天,嫂子打来电话说哥哥抓小偷负伤住院了,父亲和母亲慌忙赶到县城医院,母亲看脑袋缠着绷带的哥哥,心疼地直掉泪:“傻孩子,抓小偷,有警察呢,你拼那个命干啥?”嫂子也附和着说:“就是嘛!妈说的对,商场那么多人,人家见小偷都不管,你偏要逞强!”哥哥淡淡一笑说:“我没事,别人可以不管,我做不到,谁让我是共产党员呢!”“孩子说的对”,就知道父亲要赞同哥哥的做法,“咱家的共产党员就要像共产党员的样子,遇事要第一个上。我们家的,只要是共产党员一定要将这个家风延续下去。”“你是他亲爹吗?孩子的安危也不顾,还支持他,将来要是有什么后遗症,怎么办?”母亲说。父亲笑了“我问过医生了,没有什么大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哥哥出院后没几天,父亲拿着一份报纸如获至宝,兴奋地找到母亲:“孩他妈,你快看,咱那臭小子上报纸了!”说着父亲戴上老花镜给母亲念起来:“党员赵某勇擒小偷……”母亲美滋滋地听着,心里乐开了花。父亲自豪地对母亲说:“看,我教育的孩子咋样!以后还阻挡我们爷俩管闲事吗?”母亲佯装生气:“以后不管你们了,爱管闲事就去管吧。”“我得让大家都看看,我儿子上报纸了。”父亲说完,直奔邻居家炫耀去了。

不几天,一条街上的邻居们都知道赵家的小子不仅是一个党员,而且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家风讲话稿篇四

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已退休赋闲多年。说起她的入党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一言难尽。

上世纪30年代母亲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到了上学的年纪却一直未能上学读书,只是跟着我大舅认了点字。新中国成立后,母亲看到村里一些小孩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非常羡慕,也想去上学,可外公外婆不同意,而我大舅却很支持,极力说服二老,母亲终于到县城小学报了名。其时母亲已17岁,上一年级不合适,学校让母亲考五年级的试卷,母亲居然考及格了,这样她就成了一个五年级的插班生。后来母亲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母亲感慨万千,她说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败了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才给了她求学和走上工作岗位的机会,她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因此她对党、对国家感情特别深厚,并将这种感情化作了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由于工作勤恳,成绩卓著,上世纪50年代末,她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也就是在那时她萌生了向党靠拢的想法,并虔诚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而由于家庭出身,她没能入党。她把对党的深厚感情深藏心底,一如既往地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教育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面对全新的政治经济局面和喜人的发展形势,母亲第二次郑重地向党组织交上了入党申请书。虽然还是没有被接收,但她说,组织上入不了党,但思想上、行动上一定要入党。她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在课堂里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在三尺讲台前书写着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一批批学子从她的课堂走向大江南北,走向长城内外,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一本本通红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忠实地记录了母亲在教育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所结下的累累硕果。

母亲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在退休的前一年,党组织向她敞开了大门,母亲终于圆了一生孜孜以求的入党梦。那天夜里睡在床上,她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激动得彻夜未眠。

母亲退休前夕加入党组织一些人不理解。有人说:“一般人都是年轻时入党,然后想着提干,而你退休时入党图点啥?”还有人说:“您是不是生怕退休工资花不掉,准备交党费?”在母亲心里,是党把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女孩培养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党对她恩重如山。加入党组织,实现了自己一辈子梦寐以求的愿望,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快乐?

母亲对党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赤诚的感情和对工作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她馈赠给我们子女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常盘点这笔财富,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更不会误入歧路。

家风讲话稿篇五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健康发展的根基,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得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个关于家风家训专题的采访,被采访的多位普通百姓,有的说重学懂道,百善孝为先;有的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人讲兄弟相亲,善待朋友……质朴的话语包涵了深刻的为人之道。这期节目之所以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些道理父母都曾身体力行地向我传达过。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小时家境贫寒,未能上学识字,这成了母亲终身的遗憾,所以母亲非常重视我们姐弟三人的教育。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辈子,日子却过得非常拮据,时常要向邻居熟人借钱来缴纳我们姐弟三人的教育费用。我们不忍心父母如此辛苦,曾提出要退学打工改善家境。母亲断然拒绝,用母亲的话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上学。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我们全家由山东老家转来农场,我们姐弟就近入读分场小学,由于户口没有迁入本地,刚刚开学就要每人缴纳300元的借读费,那时父母两人的工资加起来还没有400元,缴费当天大清早父母顾不上做早饭,急匆匆分头出去借钱。不知借了多少家,终于赶在我们上课之前将钱凑齐。这样的情景在我们上学的期间发生过多次。后来我们姐弟先后毕业上班,家境才渐渐宽松。回想起那段日子,我们打趣父母,半辈子举债过活。这段艰难的日子,让我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死半缕,恒念物为维艰。也真心感谢当日借钱给我们的好心人。施恩勿念,受恩莫忘。

即使自家日子过得如此艰难,父母仍竭尽全力帮助他人。父亲在村上是一名赤脚医生,母亲总说别人开诊所挣钱,咱家却老亏本。父亲听之总是宽容呵呵一笑,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要钱。谁谁家丈夫有病,日子一直不好过;谁谁家小孩肚子痛,一片打虫药不值多少钱……总之,十人看病九人免费送医送药,年底结账,自然亏损不少。父亲自20岁开诊所,近40年来,没赢过利。也很少能睡囫囵觉,每次半夜有人来看病,父亲总是有求必应,急速前往。赶上严重时,还要陪送医院。这些善举为父亲赢得了好人缘。

我家的家风在父母的一举一动中,在日常的生活中,美好的品质随着岁月潜入心田,融入血液。

家风讲话稿篇六

我的母亲已故那年,59岁。每每脑海中想起慈祥的眼神、苦口婆心的唠叨,是一种莫大的内心安慰。送我去县城第一中学读书时,说的“与同学相处好,珍惜读书机会,多识几个字”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我为有母亲的疼爱而幸福,也为有母亲的教育而无比欣慰。母亲给了我困难面前坚强应对的信心,还有勇往直前的冲劲儿,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脚踏实地工作”的教诲,时时刻刻敲打着我,给我走入社会的成功意识一步步加注,一点点拓展。

寒窗苦读忘不了家里母亲佝偻的身影。母亲是个农民,靠种菜养活这个家,供我和姐姐读书。菜卖了、猪换成钱了,自己却连猪油味儿都没尝到,为了我和姐姐读好书,能成为文化人,她苦了一辈子。

聚在一起的时候,母亲不多说话,健康烦恼问完了,总是一个人默默下厨,做好每一顿饭菜。时不时,叫我过来看一下,学一学。母亲包粽子、做甜酒等功夫,细腻而快捷,坐在她的旁边说一些工作、生活上的事,聆听她和气的教导。

还记得,母亲在送我和姐姐从教的第一天,说了同一句话:“一定要记住,不管做什么,绝不能多拿一分,一定要老实本分地做事,知道吗?”有了母亲“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和老实工作”的嘱咐,让我20xx年教学生涯,对学生言传身教点滴于心。

我敬重母亲与人为善的胸襟。我和姐姐不到20岁就做了教师,母亲总教我谦虚、和气,叔伯兄弟、邻里邻舍要处好关系,给家乡的亲人树立好形象。

我敬佩母亲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坚韧。母亲不甘于现状,种田养殖费心费力,进城做生意从无到有;母亲一辈子生活简朴,勤苦劳作。

母亲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给了我无价的信念。

家风讲话稿篇七

我父亲今年60多岁了,从20岁时起,他就当上了农村生产队的队长。生产队是上世纪80年代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平时,他主要的工作是督促生产队社员开工,记工分,考勤,分配物质等。每天,他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却从来没有给自己多计一个工分,也没拿公家一点好处。

他为人正直,喜欢说公道话。不管湾里哪家发生吵嘴闹纠纷的事,他都会上前去说理劝架,作调解。很多人遇到难解的事,就会找他说理。他不怕得罪人,哪怕是自己兄弟有错,他也会帮理不帮亲。

父亲心地善良,不管是过路的还是讨饭的上门来,都必定把自家锅里的米饭和菜端上一大碗来给别人吃,哪怕自己还没有吃。

前几年,村里搞建设,铺路、通电、安装水管。由于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妇女。对于铺路通电之事,不但要出工出力,还要出钱。父亲召集人力去帮忙出路基、抬水泥、拌泥土、抬电线杆、拉电线,上山下河,跑上跑下,在烈日炎炎的太阳底下,累得腰酸背痛,汗流浃背。我们都说他傻,自己年纪大了就聪明一点,把重活留给别人做嘛!他却说,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着想,那怎么能办成事?对于搞村建设集资,是最难办的事,要家家户户找人凑钱。有的人不在家,钱凑不齐,就不能办事。于是,父亲就想尽方法,哪怕自己垫出来也要把这个事办成。

我们那里山多树多,每到冬季或清明时节,由于上山砍柴和祭祖的人多,所以容易引发火灾。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父亲经常破开嗓门召集人上山扑火救树苗,每次弄得一身黑灰,鞋子都破了好几双。有些人去扑了几次火,没有好处,就不愿意再去。父亲最后花钱给每人买了一双布鞋,算作鼓励。

20xx年的时候村里还每年发几十元的工资,可没发两年,这钱就没了。据说是村里想节省这笔开销。可是父亲仍然继续为村里的人办实事做好事。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我也经常帮助别人。当听到别人冲我微笑地说谢谢的时候,我领会到父亲为什么喜欢做好事了,因为做好事真的能收获快乐和人生的意义。所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觉得父亲傻了。

家风讲话稿篇八

红榴根,是老家红沙土中长岀的石榴树留下的根。红色的土,红色的树和长出的红色的石榴果,与家乡满山遍野的红叶,满天的红霞,组成的红色记忆,从小到老,一直镌刻在脑海深处,永远不会忘怀。因为,其情其景,一直连着我们祖孙数代人。

世代居住在巴山深处老家,林多地少,到处都是城里人说的美丽的风景。当年,如果有照相机,以蓝天、白云、青山流水和茅屋老家为背景,春夏春天,都有迷人的美照。春天,可透过挑李花丛,摄一张“春暖农家”,但别漏了懒睡在春光里的花狗和黑毋鸡啄食喂一群绒毛小仔;夏天,雨过天晴,樱挑花满树时,摄-张“夏日山庄”,但别漏了笑泉绕屋;秋天,在石榴树果实压弯树腰时,摄一张“山村秋景”,但别漏了母亲采摘的笑脸和长串包谷挂满屋檐;冬天,白雪皑皑,江山一宠统,可摄-张“雪源山民”, 别忘了屋顶的烟窗总是在冒烟。屋内不时有巴山民歌传出——高高山上二斗平/包谷汤汤涨死人/穷人为啥穷人命/要吃干饭不得行。其实,这歌词也只是山民们历史的回忆,在我知事记事时,父辈们的日子好多了。如果是一幅冬景国画,可用蝇头行书,将民歌词写于一角,以添其内涵。但是,因条件有所限,加之过早阔别,失去了留照的机会,只是数年后回乡留下屋前那株与几棵腊梅簇生的石榴树簇生的照片,它们是红榴根的后代。

新中国成立后,刚满30岁的父亲因读过两年私塾,便当了互助组组长。有一天,父亲从村公所回家,像小孩子一样,跳跳蹦蹦地,不时举起右手,嘴里念念有词,说些什么。刚上小学的我,总想知道父亲心中的秘密,便扭着父亲问究竟。父亲抱起我,抚着我胸前的红领巾说:“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拉长了声音一字一字地说。“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入党?” “就是为穷人、为全中国人民谋福利的党,我入党,也是为更多人谋福利。”“我长大了也要入党。”从那以后,父亲要按月缴纳党费,每月5分钱。当农民,当时一分钱也来之不易,吃盐,灯油,子女学费,都得精打细算。比如每学期开学,要卖两、三百斤红薯,买条红领巾,要卖二、三十斤,因为每十斤红薯,只值五、六分钱。所以,屋前屋后的果树的收入,都在计划内。那一树石榴每年结果五、六十个,总共收入不到一元钱,家庭会议定,便作为父亲交党费专款专用,决不准挪用。有一年春节,父亲对母亲大发脾气:“为什么要动我的党费?一点组织观念都没有!”“节前没有钱,买东西用了,我去借钱来还你不行吗?”从此,再困难,母亲再也不敢动用父亲卖石榴留存的党费专款。打这不久,父亲被招工,到大巴山中的万福钢铁厂的矿区当了工人,不久,当了工区工会主席、区长、书记,二十年后,到一个镇银行营业所当政治指导员,其实,是以一个中心镇金融、工商、税务、供销等几十名党员的支部书记为主。但是,无论在什么岗位,总是按时缴党费。父亲进厂后,母亲和子女还在老家,那石榴费的用场却没有变。由于爷爷奶奶去逝早,父亲与叔叔分家时,姑姑分在我们家,解放时,她十七、八岁,不久,当了村的妇女主任,培养入了党,1954年就当了老家所在的淸坪乡乡长,在没有工资收入的几年时间里,毎年卖石榴的钱又成了姑姑的党费专用。

在父亲进厂几年后,母亲带着弟妹进了离老家三百里外的工厂。那株老石榴树渐渐干枯了,但粗壮的主干还挺拔着,昂首苍天。我挖起石榴树根,有一处像父亲粗壮的手,举起一面旗,较大的根系显出不规则的两个汉字“七一”。于是,将其去粗取精,寄放在叔叔家中,并在信上告诉远方的父亲,得到父亲的表扬。信上说,物通人性,表达人心,红榴根,忠诚之根,但愿永存。我还和红榴根一起照了像,留在身边,成为我永久的怀恋之物。我带着红榴根照,到重庆就读,后又随同参军,驻守云南边防。1962年8月16日,戍边刚满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来信说,我非常高兴,因为看到党和我们家的红榴根在续传、延伸!

父亲去世后,根据父亲的遗愿,将其骨灰和红榴根,一起埋在四面山上一棵大枫树下。这里是红军时期万源保卫战的主战场。父亲在弥留之际说过,和红军的忠骨在同一座山上,永远光荣。

在我做70岁大寿时,携儿带孙去给父亲扫墓。我、妻子和儿子、儿媳四个党员,献上一面党旗,我的孙子则献上他心爱的红领巾,真诚地说:“向祖爷、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学习,我长大了也要入党!”坟上青草茵茵,其间点缀着五彩的花朵,用摇曳怍欢迎;墓四周,松柏、山枣、山桃,高耸着、簇拥着;最醒目的是,几棵石榴树,蓬着墓碑,繁花吐艳,展示生机。红榴根,根深蒂固,固本溯源,在故土里,在心灵深处,定会代代枝繁叶茂花儿红,永世不会消逝。信仰产生力量,力量坚定信仰;信仰的力量和根源,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中,紧系着千百万人乃至个民族的灵魂,催生岀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

家风讲话稿篇九

亲爱的老妈:

昨天,孤陋寡闻的我才从花牌上得知,学校花圃里那种粉的、紫的像小塔一样的美丽花儿叫鲁冰花,于是就想起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首歌——《鲁冰花》。鲁冰花和康乃馨一样,是母爱的象征。今天,接受硕士新生健康教育时,老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恕我长了这么大,第一次给您写下较长篇幅的字句。

从小到大,作为大学教授的您对我很严格,鼓励我做事要坚持。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钢琴家,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吵着闹着要您给我买钢琴,但那时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直到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学钢琴。不过上了小学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作文、数学、美术……于是我便不再想好好学琴了。学琴几年来,您每次都陪着我到老师家做“旁听生”。我最感谢我您的就是,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学琴的小孩到了初中就半途而废了,那时我也一直担心弹琴会不会影响我的学业,尤其是考级。但您一直鼓励我,既然当初是凭兴趣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我做到了,所以我深深地感谢您。

您是个很有主见的知性女性,常常教育我要有自己的思想。您不爱化妆也不爱赶时髦,但气质好是您的学生们公认的,您永远知道什么是永恒的美。您烧得一手好菜,家里装修也是您一人设计的。我最爱您的地方就是,您充分信任我。上学的时候,我是个和男生女生都打成一片的人,因此经常有男生打电话到我家,问我数学题怎么做,有时还会到我家和我一起看《足球小子》,玩游戏“超级玛丽”,您总是热情地招待我的同学们,让我的那帮死党赞不绝口。有个同事对您说:“你就这么放心你女儿和男生一起玩啊,我接我女儿的电话时可都要问清楚那男生是谁,家里什么情况。”您说:“我相信我的女儿有自己的思考力,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尊重孩子,你越管制,孩子的反叛性就越强,反而以后孩子处处会和你对着干。”哈哈,开明的老妈啊!

您很节俭,但您始终认为该花的钱一定得花。我和同学出去旅游,您说,没关系,不要怕花这钱,学中文的就应该出去走走,这样视野才会宽。您劝我别吃那么一点东西,食堂里有营养的东西就应该买来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其实在学习上,您过问得比较少,您对我唠叨最多的就是“要真诚待人”,我们小院里的人都很喜欢您,做卫生的大娘、卖黄瓜的大叔都认为您是一个特别容易相处的人。有一次,我们院里扫地的苏阿姨刚拖完楼道的地,二楼的一户人家就把垃圾堆在门口,烂菜叶、肉骨头掉得满地都是,您看见后就主动帮苏阿姨打扫。我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您常常告诉我,有的时候,在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情况下,说话不可伤害到别人,如果对方错了,你也不应该骂人,而应该以理服人。

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铭记在心,而最让我骄傲的是,您言传身教,乐于助人。一个在爱的阳光下长大的孩子,永远懂得如何去回报,如何去宽容,虽然她拙于言语和文辞。

祝您永远幸福健康年轻!

家风讲话稿篇十

父亲是村小学的一名老师,当老师已经有30多年了。当初,高中毕业的父亲在村里种地,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学习,有时还向报刊电台投稿,偶尔会有文章发表。正因这样,后来村小学缺少老师上课,学校就找到了父亲去代课。

村小学离家有几里路,父亲每天拎着他的黑手提包起早贪黑。虽然父亲是代课老师,但父亲教学十分认真。学校让他教语文课。父亲在课上常常讲故事,学生们就喜欢他上课。过去,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全乡甚至全县的各个学校之间还要进行比赛,看哪个学校的学生成绩好。父亲所代课的那个班级语文成绩几乎年年排在全乡前三名。因为教学成绩突出,父亲加入了共产党,并且转成了民办教师。

父亲教学的劲头更大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有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的政策,就是说,民办教师如果教学成绩优秀,再通过培训、考试达到公办教师的标准的话,可以转变成公办教师(正式的公职人员)。为了实现做一名公办老师的理想,父亲刻苦地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各种书籍,还到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学习了两年。最后,经过教育部门的综合考核,父亲所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各门课程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父亲终于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成了一名公办教师。

父亲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仅教学成绩一如既往的好,也保持着良好的道德品格。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会给老师送钱送物,希望老师在平时多教育辅导自己的孩子。一些老师见钱眼开,收了礼,或是给学生调个很好的位置,或是单独地给学生上辅导课。可是父亲就不这样,父亲从不收学生家长送的礼。

父亲班上有个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就跟爷爷奶奶过。由于孩子在家里没有人管教学习成绩很不好。有一次,孩子的家长送给父亲500块钱,请父亲多照顾他的孩子。父亲很是生气,对送钱的孩子家长说:“孩子的成绩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一个老师,我肯定会对自己的学生负责,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你给我送礼就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你们做家长的常年在外,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孩子缺少学习兴趣,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你们把孩子带在身边比给我送礼好很多。”在父亲的劝说下,这位孩子的母亲放弃了打工,回到家里一心照看孩子饮食起居,孩子的学习成绩渐渐地好转起来。

父亲时常帮助班上有困难的学生。班里有个女学生患有先天性的糖尿病,由于父母离婚母亲改嫁,父亲又患有肝炎等疾病,导致家里很贫穷。这个学生天天要自己给自己打胰岛素针,经济上是不小一笔开销。有一天,父亲发现这学生这天没有打胰岛素,就问她怎么不打针了?学生说没有了胰岛素药水,家里没有钱给她买。父亲二话没说就去了医院,买来了胰岛素让学生赶紧打针。父亲平时还经常买好酒精棉球等消毒物品送给这学生,教她打针要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父亲说:“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不仅要把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学生们面前端正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才是真正地对学生负责,才能引导学生走好未来的人生路啊。”

父亲爱学习爱工作,真诚善良清正廉洁的良好品行深深地影响了我,平时我十分喜欢读书学习,工作上总是勤勤恳恳。我不羡慕别人有多少财富,我要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去浇灌幸福的花朵。

家风讲话稿篇十一

我是一个节俭到骨子里的人。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做“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作为出生在物质匮乏年代的农家子弟,我深知“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的道理。

在贫困的年代,红色的高粱米粥,黄色的玉米窝窝头,用山药面和榆面(用榆树根的皮磨制而成)做的黑乎乎的“饸饹面”,还有榆钱、槐花、杨树叶,这些食物恐怕是90后们闻所未闻的。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天白面馒头。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如今经济条件已大大改善,但勤俭之风不能丢。受父辈的影响,我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不嗜烟酒,很少下馆子,衣着简朴、得体。坚持骑车或者步行上班。途中路过一家菜市场,我可以在拥挤的车辆中自由地穿行。

行文至此,也许您会以为我是一个了无生活情趣,花钱就像割肉的吝啬鬼、守财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节俭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节衣缩食”,而是一种不为物质所羁绊的也最为简约的生活方式。节俭不但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反而使我们的生活更温馨、更时尚、更健康。

当别人沉浸于聚会上的狂欢时,我喜欢走进自家的厨房。自制的酸奶、自酿的红酒,还有亲手熬制的山楂酱,每一道用心做的菜,都有家的味道。不但练就了厨艺,为家里节约了开支,还提升了生活质量。炊烟袅袅,其乐融融。试想,有什么比一家人团聚在餐桌旁更加温馨呢?

我和妻子常年在健身中心锻炼。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或许觉得这有点太奢侈了。公园、广场在那里摆着,为什么要花钱去“买”锻炼呢?我却恰恰认为这也是一种“节俭”。我们每天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盒烟钱,却得到了专业的器材、场地,可以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有时间读读书,比用购物、聚餐、搓麻将来填补空虚划算得多。读书可以开阔眼界、怡养性情,让你的精神世界更加宁静、更加充盈。偶有灵感造访,只管尽情涂鸦。稿费也许微不足道,用来买书还是绰绰有余的。

节俭、简单的生活,会真正打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富足和快乐!

家风讲话稿篇十二

“我家四口人,个个爱读书;都是教书匠,人人都写书。”这四句讲的是我家与“书”结缘。如何与书结缘呢?

先从两个女儿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期,孩提时代的两个女儿,正是学知识的最佳年龄,却没有学上。我的夫人东书兰,当时是中学英语教师,她很有主见,认为时光如流水,逝去不再来。决定自己来教两个女儿。我既高兴,又担心:家中没有学校的气氛,能学好吗?时间漫长能坚持吗?可她说干就干起来了。除了教语文、数学之外,还教她们英语口语。利用身边的场景,看到什么,教什么。口语练到一定程度,就教她们认、写英语单词。规定每天学习2—3个小时,晚上检查作业。一年四季不间断。

这样坚持在家学习了两三年,1977年学校复课了,我的两个女儿也上学了。由于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她们都喜欢上了英语,而且与书结了良缘,养成了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的好习惯。所以她们在学校读书不感到吃力,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后来两个女儿先后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先后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独立出版了几部专著,晋升为正教授、博士生导师。二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留武汉理工大学任教,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现旅居加拿大,仍教授英语。

我的夫人东书兰,更是与书结厚缘。请看她的《自画像》:

家父起名东书兰,

从此与书结厚缘。

苦读诗书十六载,

欣然选择教书班;

刻苦钻研勤执教,

喜得教学两俱欢。

知识经验多积累,

昼夜写书乐不倦。

年老退休无暇日,

义务辅导歌舞团。

教歌教舞教英语,

大家快乐我欣然。

老年大学诚相邀,

甘把余热献讲坛!

我也与书有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在县市党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撰写公文20xx年,处处不离书。我看到“公文”这门学问有数千年的实践,尚缺系统的理论,决定弃政从教,投身研究。1985年我辞去政府公职,与夫人一起到大学教书。那几年我们非常辛苦,熬更守夜,索典寻源,终于有收获,出版多种专著和主编著作,为“公文学”的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受到公文学界的肯定,也遂了我写书的心愿。

家风讲话稿篇十三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邻村的一个砖瓦厂做苦工,经常很晚才回家,母亲总是做好了晚饭等父亲。我不乐意,脚前脚后地嘟囔着说肚子饿,母亲就安慰我再等等,或者找几块馒头干让我先垫垫肚皮,然后牵着我的手去村头等着父亲。

等父亲回了家,母亲乐呵呵地为他打水洗脸洗手,而后,我们家才开始吃晚饭,尽管饭菜非常简单,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很温馨。

后来我上学了,有时候被老师留在学校做功课,放学到了家,便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找吃的,发现父母亲也还没吃晚饭,次数多了,我疑惑不解地问母亲,父亲回家了为什么不早点吃晚饭呢?母亲笑而不答,父亲则说,我母亲一定要等我回家,才能吃个安安稳稳的晚饭。

时光流逝,现如今,我已经成家立业,父母偶尔随着我们到城里住住,母亲仍然操劳着我们的起居生活。那天单位晚上聚餐,中午在上班之前,我就告诉母亲晚上不要等我吃饭了,母亲应了一声。可是,当酒足饭饱的我回到家时,一家人都在看电视,见我回来了,父亲高呼一声:“开饭了!”我一下子懵了,一家人都还在等我吃晚饭?我责怪母亲:“中午我不是说过不要等我吃晚饭了吗?”

母亲似乎想起了什么,连说自己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将我交代的事情给忘了,她还说,等全家人都到齐了,吃个团团圆圆的晚饭,这已经是快一辈子的习惯了。我说,为什么不打我的手机问问呢?妻子说,她曾经提议过打手机,可我母亲坚持不让打,她怕我在骑摩托车时接电话不安全。我沉默许久。

那天的晚饭,尽管已经很饱了,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再吃了一点,不为别的,我不能让母亲感到失望。母亲这个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一辈子的好习惯,其实就是一种期盼和祈祷,全家人的平安是她最大的心愿,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晚饭,才是她最好的心理慰藉,不苛求饭菜的丰盛与否。

家风讲话稿篇十四

“外公,开蛋碗啰!”10岁的女儿,乖乖地把蒸蛋端到父亲的面前,等他拿汤勺挖了一小勺入口,自己才开始自在地吃起蒸蛋来。从小的培养和灌输,她早已对这一必要的程序谙熟在心。

由年纪最大的长辈开蛋碗,夹第一口好菜,这是我们家自老祖宗传下来的家风。据父亲说,他也不知道传了多少年多少代,只记得极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诫他:“小孩子不能开蛋碗,否则男的娶不上老婆,女的嫁不出去。”后来他长大懂事一些,明白这只是教育小孩子的一种说辞。但敬老尊长的家风,其实早已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的确,在那衣食不丰的年代,饥饿是生活的常态,人们对荤腥的渴求更是达到了极致。穷人家里,能吃上一碗蒸蛋,不啻于一场盛宴。如若孩子不懂得孝道,待得长辈上桌,极有可能已经丝毫不剩了。但在我们这个家族,这种现象从未发生过。因为一代又一代人,都严格地遵循着祖上的家训:长辈没有上桌,孩子不能抢先吃饭;长辈没有夹菜,孩子不能伸出筷子;长辈没有开蛋碗,孩子不能先行舀蛋……这是家风,是对长辈的敬重,更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物资又匮乏,家里养的母鸡生的蛋都要拿去卖了换钱用。母亲只有在农忙时节才会蒸几个蛋,以犒劳大家辛苦的劳作。往往在清早割稻归来,我们兄妹早已筋疲力尽、饥肠辘辘,恨不得马上来一顿饕餮大餐。此时掀开锅盖,望见热气腾腾的米饭上方,平放着一大盆色泽金黄的蒸蛋,上面还薄薄地铺着一层碧绿的韭菜叶。那诱人的香味,传入五脏六腑,令人不能不垂涎欲滴。但是我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还没开蛋碗呢。

终于等到妈妈把蒸蛋端上桌,猴急的我第一个催促奶奶:“奶奶,快来开蛋碗呀。”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规矩,奶奶没动手,我们就不能开吃。奶奶明白我们的心思,她总是笑模笑样地走过来,拿起勺子轻轻地舀一点儿,咂咂嘴巴,好像陶醉在世间最美的滋味中。我和哥哥这才像下山的饿虎,你一勺,我一勺地将蛋拌进饭里,吃得肚儿圆圆。其实,奶奶和父母,都是象征性地吃一些,更多的,还是让给我们兄妹吃了。直到最后剩下一丁点,按规矩也要给年纪最小的孩子拌蛋碗。当然了,我是最大的受益人,一直拌了十多年的蛋碗,直到外出念书。我想其实在我们的家风里,尊老和爱幼原是相辅相成的。

如今,我们全家早已告别了缺吃少穿的岁月,蒸蛋更是想吃就吃。但是长辈开蛋碗这种传统仍然一直沿袭下来,直到我的孩子这一辈。我相信,将来它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因为尊老敬老的家风,永不过时。

家风讲话稿篇十五

我的爷爷是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什么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他正直,淳朴,善良。他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平时教我懂礼节,对人要礼貌,要做个厚道的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有一回天还没有亮,我因为好奇,与小伙伴到邻村偷瓜,不料人家在瓜田守着。一个伙伴不小心碰到他脚,把他碰醒了。那人一个鹞子翻身,抄起一根棍子向我们扫来。我们赶紧逃跑,飞也似的逃回家中。爷爷知道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提醒我为人要做到“三贵气”,就是嘴贵气、手贵气、脚贵气。“嘴贵气”是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手贵气”是不能乱拿人家东西,“脚贵气”是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我那时似懂非懂,却也记下了这几句话。从这之后,我再没有跟小伙伴去胡来。

我的父亲继承了我爷爷的好传统,很乐意帮助人。那时候,村里无论谁请他帮忙,他都答应,从未犹豫过。他说,能帮到别人是一种快乐。

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请一个乞讨的人在我家吃饭。那天,我们正在吃午饭,突然门口出现一个影子,仔细一看,是一个乞丐。父亲起身,盛了一碗米给他,还叫他过来跟我们一起吃饭。那乞丐感动地连连说“好人好人”。

父亲用他自己的行为感染着我们兄妹几个,让我们明白: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希望。

父亲的另一个鲜明品质是公正无私。有一次正是生产队花生收获的季节,几个伙伴趁大中午的无人看守,把晒在竹答里的花生偷抓了好几把,邀我一起在树荫处慢慢消受。不料还是被发现了,处罚的时候本来没有我的份,但作为生产队长的父亲得知我也吃了,就主动加罚了自己,跟其他家长一样,扣了一天的工分。我极力申辩,告诉他我根本没有去偷,是人家给的,而且我压根就不知道那花生是从生产队偷来的。但是父亲认为,无论怎样,我总归是吃了,身为生产队长,自己不处罚,如何去服人。虽然当时我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亲教育我们从来不用打骂的方式,而是温和地跟我们讲道理。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父亲突然把我叫到外面。我不知道有什么事,心里很是忐忑。他很平静地问我,前天下午是不是到水库洗冷水澡。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事还是被他发现了。那是我永生难忘的一个下午,那次洗冷水澡的时候,因为逞能,我游到了水库中离岸边较远的地方,不料突然体力下降,无法游回来,身体不由自主地下沉。要不是同游的伙伴奋力相救,我恐怕要与这个世界告别了。上了岸后,我还心有余悸,紧张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叮嘱伙伴,千万别把这次洗澡的事说出去。要是被我父亲知道了还不知道有什么暴风雨呢,因为他曾反复告诫过我,不可以到水库去洗冷水澡。面对父亲的询问,我小声地回答了他“是”。我以为接下来是一场狂风暴雨。可是,父亲的语气依然平静,平静中满是慈爱。他不是责备,而是安抚我,叫我以后注意安全。经过这次惊吓,我哪还敢再去逞能。父亲后来打了一碗面条去感谢那个曾经救我的伙伴。

我的父亲是如此平常,他没有出色的口才,但却有疼爱儿女的心,温暖着我们的一生。

如今,爷爷和父亲都已离去,我已身为人父。我要做一个好传统的传承者,让良好家风一代代传递下去。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更有义务,把后代培养好,使他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家风讲话稿篇十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常常听到父亲吟诵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父亲的目的是要我们知道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他在青平中学读书的时候,家庭困难,有一次一个亲戚送给他三毛钱的咸鱼,他吃了一个星期。父亲不但节约粮食,而且事事处处上他都体现出厉行节约的作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摆设酒席的人越来越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大红请柬满天飞,人们疲于应付。父亲一贯以来都反对摆酒席的,他认为那是铺张浪费。

人生一世,结婚大事。记得堂兄结婚的时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婚礼也办得风风光光,那情景依旧清晰如新。伯父家杀猪宰鸡摆了几十桌酒席,空中飘着诱人的香气,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鞭炮声震得惊天动地,好不热闹。

我与妻子登记结婚时,已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在乡镇机关供职,那时候父亲是镇的主要领导,所以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认为,这么大的事必须大摆酒席隆重庆贺!已有不少的亲友在帮我们择好佳期了,说哪天哪天是好日子。谁知道,恰恰在这个充满喜庆时段的一天傍晚,对于是否要摆酒席,父亲在征求我的意见后,温和地点拨迷津:“我们和亲友们都不富裕,干吗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再说,在时间上也安排不过来,不要麻烦大家啦。”父亲的开导,我和妻子都乐意接受。就这样,我们按照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宰了一个鸡,买了两斤猪肉,回到弘农堂祭拜了祖宗,然后炒了几个青菜,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举办了结婚仪式。

“两朵红花一线牵,勤劳致富两相连,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这是客家人世代流传的一首民歌,在父亲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下,我们精打细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父亲真的是小气吗?不是,他有着一副热心肠,待人宽厚,对远亲近邻,都极尽相助,至今依然有许多借出的款项成了呆账,他却极少提及。只是父亲认为,摆酒席无论于公于私,都是极大的浪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儿子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也是一件值得亲人们骄傲的开心事。正在这时候,妻子接到一个摆大学酒的请柬,她征询我们是否为儿子的入学摆酒席。谁知道,正为孙子考上大学舒坦欢笑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摆酒席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作为长辈的我们要作表率,教会孩子勤俭节约。”20xx年,我们家搬进新楼房,当提及摆酒席时,他说,连中央都行文不要摆酒席,你们身为基层干部,应该执行党和国家的规定。自然这酒席是摆不成了。

父亲以他的实际行动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深深地影响到我们子孙后代。愿这种传统传承下去。

家风讲话稿篇十七

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阅读。我认为读书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时间分配好把握好,有计划地读书;二是读书要动笔,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阅读体会等,若坚持下来,几年后就是一座很好的个人精神家园,其间心路历程也就清晰可见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家蒋子龙说得好:“书的作用: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

我在想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在工作后20xx年间每天都抽时间读书?这跟幼时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父亲在农村写得一手好字,刻章也刻得好,是村里的农民书法家,他拼命干活供我们兄弟姐妹上学读书。母亲虽然不识字,但爱听收音机里的传统评书,比如《杨家将》《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我也在听评书中获得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历史知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如天下为公、家国天下、仁义礼智信等等。20xx年7月我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怀着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来到云南省孟连县进行志愿服务。

20xx年开始,我开始陪同幼儿园大班的女儿读书,我读,她听。有时候,她听着我的读书声就入睡了。开始用了大约4个月读完600多页《格林童话》,后来接着读完《伊索寓言》。20xx年开始读《西游记》,女儿觉得这本书故事性强,好听。众所周知,《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文中多古白话当然还有诗词。若不预习、不备课,读起来也有困难,女儿也听不懂。我每天读的时候要把这些诗词、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白话,这正好考验我离开大学近20xx年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

20xx年,按照这种方式我又给女儿读完了《木偶奇遇记》、《十万个为什么》的历史部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

每天晚上,不论家里有什么事,不间断的是睡前我读故事给女儿听,我不在时就由妻子读。女儿也爱上了听书。

莫言先生说过,用耳朵阅读。听故事书,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亲子的交流,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家风讲话稿篇十八

我的外婆生于1920xx年,享年96岁。

外婆是一个非常能干又节俭的女人,她常教导我们,做人贵在自立。以外婆为例,她从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报。她一个人养大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老年还去做保姆赚钱。

外婆身上有许多美丽的品质,常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善良、正直、孝顺的好人。外婆还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教育我们的方式也很特别,她脑子里总有许多故事。虽然,外婆没有读什么书,但却帮你悟出人生中的各种道理。

那些简单玄幻的故事,在千百次的重复之后,也融入了我的血液。融入的不仅是故事,还有故事中传递出的正能量。长大的孩子,会怀念小时候父母亲人的督导。好在我喜欢读书,已经养成广博的阅读兴趣。外婆对子女的教育是开放式、启发性的,希望我们自立,靠自己的努力拥有自己的人生。

外婆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我相信外婆并没有离开我,一直在我身边的某一个角落看着我,保护着我。

每次看到书架上的书和照片,我都会感念外婆给我的一切。这些美好的回忆,还有外婆的教诲,会随着我的足迹而延续、存在,这是我对外婆的怀念。

因为怀念,所以幸福;因为感恩,所以值得。外婆的教诲,一直存在我的心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