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简史读后感200字篇一
举几个小例子。
印象最深的两个讽刺:
一、一位名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的犹太化学家在1908年发现可以用空气制备出氨。而战时的德国人靠着空气当原料,制作爆炸物。而且,这项发现还让哈伯赢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奖,但可以想见他得的是化学奖,可不是和平奖。
二、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alamogordo),1945年7月16日,早上5点29分53秒。地球上第一颗原引爆。核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在看到这场爆炸之后,引述了《薄伽梵歌》:“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原子弹的成功引爆标志着人类从此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恰恰因为这种能力,人类实现了自1945年至今,74年的相对和平,没有再出现二战那样大规模的全面战争。
给我触动最大的是:面对流水线上的猪牛羊鸡,人类无视它们的情感和主观需求,冷漠的把它们看成了机器,产奶的机器、产蛋的机器、产肉的机器......
人类简史读后感200字篇二
人类简史的全名是《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其简称:《人类简史》或许并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冒号后面的内容才是作者对人类进化史的真实定位:从动物到上帝!而让人惊讶的是,人类这一发展历程,竟然经历了上百万年,直到今天才摸到了上帝的门槛。但当我们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作者却在警醒世人:一场灾难或将开启。这场灾难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人类自身。
然而要弄清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早在上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猿人便已问世。而人类真正的历史恐怕要追溯到几万年前的一场认知革命。但要把这段历史给写全了,绝对是一部长篇巨制。可在作者眼中,纵横几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也只不过经历了三场大的变革,它们是:认知革命(7万年前),农业革命(12000年前),科学革命(500年前),每一次革命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却是越来越惊人!
比如,你可以假想这样一个场景:距今1千多年的唐朝人穿越回距今2千多年的秦朝,他们并不会感到太大不同;而换做今人,即便只穿越回30年前,你也无法忍受没有手机和网络的一天。
更加惊人的是,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不断演化着,以致今天的我们在面向未来,思考未来的时候,莫名产生了一种彷徨和无措,就好像你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却不知目的为何方时,内心所感到的那种颠簸和忐忑不安。那么,何以解忧呢?以史为鉴: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将来。
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学著作,总是让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但《人类简史》这本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以极简的方式,一窥人类发展史的全貌。读后感·因为,在汗牛充栋人类历史学著作中,《人类简史》胜在一个“简”字,相比于卷帙浩繁的历史书,他真的可以算的上很轻薄了,但它简明却不简单,视角独特,见解犀利,内容丰富如百科全书。书中,作者将其广博的学识和对历史深入的思考竟皆融入其中,让每一个深入阅读的读者皆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200字篇三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我从来没想过的充满想象力的观点,这些有趣的观点成为我把这本厚厚的书看下去的动力,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同于其他枯燥无味的专业科普书籍的科普类历史哲学读物。
书的架构非常的简单,按照时间顺序,用严谨专业的文字记录了从有人类出现开始之后的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的历史,其中插入一个作者自己关于人类融合趋势的原因的探讨,从金融、帝国、宗教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向所有的读者提出了这本书最终的问题:从7万年前的智人发展到现在,我们人类确实已经逐渐成为这个地球上的主宰,但是人类不断的发展最终我们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我之所以说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历史书,是因为《人类简史》是从人类辛福感的角度去看人类发展史,我们是否因为时代的前进、科学的进步而比以前更幸福?
解决历史问题的现代方法就是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每一年各种疾病的人数年龄,去判断人类的发展是否使得健康更有保障,然而到底统计什么样的数据可以体现出幸福感呢?
这个问题留待科学家们去研究解答,幸福感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所以我甚至把这本书列入哲学的范畴。
书里有提出许多我认为是存在争议的观点,比如到底是我们驯服了水稻还是水稻驯服了我们、正义只是我们人类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于大自然来说不存在正义、罗伯特?奥本海默才是人类和平的英雄。
对于这些观点我不置可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读完整本书,我有一个感觉,人类也许有一天真的能成神,但是在成神之前,请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保持谦逊,善待这个世界也善待自己。最后引用比尔布莱森的话:几万亿个游离的的原子以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又以复杂的方式创造了你。所以我们与万物融为一体。
总之这本书可读性特别高,强烈推荐。了解人类发展的前世今生。没有写总结,就是因为一切总结都显得很苍白。做了很多标注,值得细细品读。ps:汉源汇,还是蛮适合读书的。
人类简史读后感200字篇四
本周要说的是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未来简史》一书,这本书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和激发想象。去年时候我看了这位作者的《人类简史》一书,看了两遍,很有意思,观点独到,论述鲜明,作者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但是知识非常渊博,并带有人文关怀来看人类的历史。他的这本新书一知道是他写的我就肯定会看,更不用说话题还是我喜欢的科幻、未来。
本书虽然叫做未来简史,不过却有大段的篇幅在谈历史,它的英文名为“神人”,副标题才是未来简史,简单说本书的内容应该是追溯人类的历史来探究人类的未来发展趋势,书名也可以概括为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实在很多,我就只有挑启发我,我认为有趣的地方来写了,毕竟我选择写读书报告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回溯我看的书,把书中的观点和知识结构和我自己本身的知识结构拼接、缝补起来。
首先,作者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科技、政治和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恐惧和梦想。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这种看待历史的角度很有趣。作者从人类的历史来看,为什么是智人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呢?为什么是人类能拥有这么大的力量、征服世界,对整个生态发挥如此大的影响?为什么在众多人类种群中是我们现代智人脱颖而出,而不是我们其他的人属兄弟姐妹,比如尼安德特人等其他人类种属。这个问题一种困扰着我,也是我当初选择人类学的好奇点之一。不要说什么人类更聪明、人类有意识之类的原因,为什么其他动物发展的途径不是朝着智力更高的方向发展,为什么我们智人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等人类脑容量更大胜出的还是我们,凭什么说其他动物就没有意识。大部分时候我都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人类称霸地球的原因很多,其中本书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是我现在很信服的观点,他在《人类简史》中也有提到,这本书也更加详尽阐释了,智人获胜的原因在于比其他物种能够更大规模和灵活的合作。我们智人的亲戚其他那些被我们消灭的人类物种或许比我们聪明,但是他们组织不了大规模的合作,超150人的群体就是上限了,而我们人类在很早时候就能凭借想象的祖先、图腾、神灵等组织起大规模陌生人的合作,现在我们这个能力更是突飞猛进。为什么是我们智人而不是其他人类呢?可能就是因为大约7万年前的以此基因突变我们拥有了想象不存在事物的能力,凭着这样那样虚构的故事组织起大规模的陌生人合作,这可以叫认知革命。但是受限于狩猎采集的生产方式组织的人力不算太多,但是到了一万多年前的农业革命再加上文字的发明,人类能养活的人越来越多,能凭借文字传播和记录虚构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强,文字也能组织更过的人。这个时候我们人类可以说已经称霸地球了,但是人类的力量有限,公元500年和公元前500年人类的生产能力差别能有多大呢。这时候人类相信未来是停滞不前的,过去或许还比现在好,人类是某个神灵或某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直到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开始,科学和人文主义才开始真正赐予人力量,这个时候人类逐渐相信要或许知识应该去做实验、积累数据,探索世界的规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认为知识保存在某些神圣的经典当中,只要再三研读这些前人纂写的经典就可以获得所有的知识了。人文主义把人从某个神圣计划的一部分中拉扯下来,声称上帝已死,人类才是所有意义的来源和中心,人真正为万物立法,而科学也真正给予人类改变世界的力量。纵观世界来看,人类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推动下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改变世界的力量,而且比以往的力量大得多。在以前,饥荒、战争和瘟疫是人类最大的敌人,现在据统计数据来看全世界自杀的人数比因战争暴力死亡的人数还要多,人类对待饥荒和瘟疫也不像以前那样只是以为是来自神的惩罚,我们人类无力改变,现在如果出了饥荒和瘟疫几乎每个人都相信我们是有能力解决的,这只是技术问题。
人类从科学那里相信我们有能力改变世界,相信经济增长能解决几乎所有问题。在现代世界人类和科学的交易可以概括为“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在前现代世界几乎所有的民族、文化都相信人类是生活在某个神明的指导之下,相信人类是某个宇宙大戏的重要一部分,从而赋予我们生活、生命以某个伟大的意义。但是科学带来的确实发现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盲目的实体,没有意义,人类的存在也没有意义,我们并没有生活在某个神明或是某个伟大的宇宙计划之下。但是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崩溃,因为取代以前宗教的是现在的人文主义宗教,相信人就是一切意义的本源,生活的意义应该从你的内心去探寻,你觉得有意义的就是有意义的。在人文主义的大旗下,人类努力用科学的力量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但是人文主义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一是进化人文主义,认为有些人的体验就是比某些人的体验更有价值,我们应该更推崇优秀的人、超人,代表国家是法西斯的德国,二是社会人文主义,相信应该用尊重和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和体验,比如社会主义的苏联和中国,三是自由人文主义,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和体验,相信每个人的生命和体验都是有价值的。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现在世界上主流的还是自由人文主义。但是自由人文主义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也越来暴露其弊端,逐渐要被其他主义所取代。
如果说过去我们智人的目标是消灭战争、饥饿和瘟疫,那么在科学为我们带来越来越强的信心和力量的同时,我们智人呈现出三种未来发展趋势:追求幸福、探求长生和进化成神,不是说我们以前没有这些追求,而是这三种追求将为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并且很有可能成为现实。当饥饿、健康等问题解决后经济需要新的增长极,现代性绝不会说:“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吃饱了,也很健康了,停下来休息休息吧。”这场现代化的进程在短时间内都是看不到停止的,我们很可能已经停不下来,需要一直发展科技、追求经济增长。吃饱了后我们想要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健康长寿了我们还不够,我们想要长生不老,这是阻挡不了资本朝这些方向流动的。而在新兴科技的帮助下那些本来是帮助弱势群体来生活更好的科技也会变成有钱人用来进行进化升级的科技,能够治疗记忆力下降的技术也可以用来增加普通人的记忆力,用来修改致病基因的技术也能让普通人的后代做相关的变得更聪明、更漂亮的修改,特别是在最新生物和基因以及互联网的技术下,人类升级的趋势非常之明显,用来帮助残疾人用意识操控的假肢也能让普通人多一条腿来执行任务。最新的生物学研究还发现连人类的欲望也可以改变,人类的意识情绪也能影响。在这样的科技背景下,原来相信每个人的体验都是有价值和平等的自由人文主义就会受到挑战,挑战之一来自科技人文主义,相信可以用科技、激素等手段改变人类,比如未来的生化人、改造人,以及在各种能力上超越普通人的神人,神人可不仅是能力。神人和普通人不仅在能力上有所不同,他们的体验更是千差万别,我们普通人能想象自己能记得从出身到现在的所有事情的全部记忆吗?或者能看到超过我们现在光谱的东西,听到超过现在赫兹的声音,拥有几十双腿几十双眼睛的体验吗。那时候再谈人人平等的自由人文主义肯定没有生物基础,大部分人将变成无用的人。挑战之二来自数据主义,在未来可能计算机和可穿戴式设备时刻监视我们,获取更多的关于我们的各种信息,我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分析之下,它们可能会变得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自己。要了解自己不如去做基因测试,比如看看你的人工智能怎么说,你可不一定记得这么多年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大数据主义近些年来发展迅猛,相信所有数据应该分享、传播、分析,数据本身就想要获得自由,没有分享到网络的体验是没有意义的,这个主义越来越统合各个学科,它也会给人类存在赋予意义。摘抄文中的一段原文:“传统宗教向你保证,你说的每一个字、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某个伟大宇宙计划的一部分,上帝一直看着你,也在意你的所以想法和感受。至于现在的数据宗教说,你说的每一个字、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伟大数据流的一部分,算法一直看着你,也在意你的所以想法和感受。”
特别是最后两个要取代自由人文主义的趋势概括的非常精炼,现在都看得到,把各种东西都接入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便利。书中描述的各种趋势和可能性很大地满足了我这个科幻爱好者对近未来的各种想象。
人类简史读后感200字篇五
作者视角宏大,不拘泥于一国一土一时代,而是类似于外太空史学家,对人类的历程进行复盘。
1.认知革命开启了历史,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人类的语言不仅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根本不存在的事务信息,即虚构的能力。而虚构,不只让人类能够想象,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一起”想象,从而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照作者的观点,国家、宗教、公司、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所有这些概念其实都是虚构的,而正是因为这些虚构,使智人能够灵活合作,并且创造出“文化”。
2.农业革命加速了改变,农业革命的影响,意义深远。告别了狩猎与采集时代,人们开始固定安居下来,有了村庄、城市等。动物的命运也跟着改变,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个固定房子也开始有了我们与你们的边界,在推动建筑学发展的同时人的心理也在演变。生产力的提升培养了社会的精英阶层:国王、战士、宗教人士等等。
3.科学革命创新了局面。基于作者的观点,金钱、帝国、宗教是凝聚人群的三种力量。有限责任公司的产生是人类很重要的发明,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做有效的互信系统。
4.历史是二级混沌系统,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永远无法预测。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永远无从假设。了解历史,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拓展视野,了解更多的可能性。
5.科学革命是无知的革命。科学革命之所以产生在欧洲,根源在于当时欧洲人巨大的好奇心。承认自己的无知,即留白,并付诸于行动去探索。
6.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
7.现代经济之所以能够成长,是因为我们原因信任未来,资本家也愿意将利润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