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精选三篇)

2023年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精选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11:06:48
2023年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精选三篇)
时间:2023-03-29 11:06:48     小编:zdfb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一

去过不少的地方,对于名胜古迹,我倒是没有什么欣赏水平,对于各大山,更是不得其乐,读了《文化苦旅》我才知道,原来旅游的意义,是如此的深刻而深远。我们需要心的宁静,更是向往心的宁静,那个远离喧嚣,远离灯红酒绿的地方。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性情。其中,《道士塔》《阳光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的荒芜和黄河文明的衰盛,历史由此变得苍老而深邃。《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以柔美的小桥流水作背景,把清新的江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雨天一阁》直接写出中国各代文人的藏书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守护着这灵魂,生动形象写出这些文人艰辛的心理路程。《上海人》等更是直接指出上海人的特点与古代乃至现代的联系。

《文化苦旅》让我领悟到旅游的真谛,读之更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只有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蹋。在行走中,真正走得远,看得多了,也会产生一些超拔的念头,就像我们在高处看蚂蚁搬家总能发现他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世间的种种定位毕竟都还有一些选择的余地,始终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或者说大一点,决定着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生命潜能和更新可能。事实上,即便是在一种近似先天的定位中,往往也能追寻到前人徘徊的身影。我们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惑,去追逐那无家可归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年华一丝丝地逝去,我们稚气的眼神也会因此而深邃沉稳,随着脚上的茧越来越厚,我们也会学会领略那大好河山的壮丽,懂得唐宋元明清的风情。我们会逐渐地老去,逐渐放慢动作,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那,仅属自己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中华文人用自己的腿,自己的笔,写出如此具有灵魂的篇章。我们深深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遍千山万水,越水沟,翻雪山……一切的一切,都有我们深深的足迹。

文化苦旅,是一位老者对生命的领悟,更是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启发。

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二

《夜航船》是《文化苦旅》中的一文,作者余秋雨。

“夜航船”在那个年代,就像是一条纽带上的一颗珠子。将大山里的人们,通过这个活动的点儿,输送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去。

在作者幼小的心里,夜航船有着几分神秘的色彩。每晚夜深人静时,透过木头房子薄薄的墙壁,可以听到江里“夜航船”汩汩的划水声。似乎这就是航行的信号,呼唤着需要远行的人们,赶快到码头集合……

脱离这番宁静与淳朴,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大千世界的精彩。去感受一种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那时的划船人,是村子里最见多识广的人儿。每次回到村里,他总能捎回些“稀罕物”。这是山里少见到的物件儿,所以村子里的大家在见识到外面世界的物件时,总是投来艳羡的目光。

后来有人从山外的世界回来了,发了财,致了富,有了回馈大山的心思。他在村里建起了学校,请来了先生,专门教授村里的孩子们,外面世界的'知识。

同时,他在自家门前建起了码头,夜航船夜夜都会在他家门口停靠。经常可以看到那人带着一二随从,登船、运货、远行,利用着夜航船的便利,经营起了自家的生意。

小小的航船,也在不经意间起了变化。它少了当初的淳朴,多了如“包厢”般的奢华。因为生意人的关系,“夜航船”已不再是当年淳朴的那颗“珠子”了。

后来,阅读本书的后一个篇章,才晓得作者小时候并没有生长在大山里的村子里,也不曾每晚闻得江面上的汩汩声入眠。

只是,作者在青年时才有过一次坐航船的经历。但此文读来,确有一股淳朴的风味儿。也许作者与自己一样也让这大山小村前的那汩汩之声所感染到,也被这番纯朴的民风所吸引了。

似乎在文字的品味中,自己的心,可以沉下来,可以静下来,可以享受到当年那股淳朴的风貌了!

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三

近日来,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细细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去读,但慢慢地,我却醉情于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余先生身居高位,被推举为中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却突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址。正是这万里之行 ,才凝聚出这一篇篇流传千古的散文。

手捧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和世界。合上书本,旅行结束,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心头一些疑问不禁释然,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却又有一些新的疑惑萦绕在心头。

这书里写的,不仅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还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还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而文人的作用,大概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并让其感染千万代炎黄子孙。这一点,余秋雨做到了。

至少他的《道士塔》,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接管,他的名字是王圆箓。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的身上,但它带来的痛苦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