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四篇)

最新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5 19:44:32
最新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四篇)
时间:2022-11-25 19:44:32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篇一

阿毛效应;审美疲劳;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

灾难性信息由于其重大性、突发性、紧迫性特点,对民众生活影响很大,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阿毛效应”现象。不论是激励性信息、伤悲性信息还是警示性信息,如果传播策略失当,强度、角度、频度不能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因而,在信息本身的真实可信前提下。媒体体应分析受众心理,转变报道思路。提高报道技巧,避免无休止重复传播而产生“阿毛效应”现象。

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经受了重大考验。灾情发生后,媒体能迅速反应,透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透过第一时间信息权威发布,消除民众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阻止了谣言传播;不回避问题,对灾情的严重程度予以客观、真实、及时报道,呼吁和感谢社会各界的鼎力援助,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宏扬社会正气和民族精神,将大灾面前良好的国民形象向全球传播,赢得了世界的肯定和赞扬。在民族灾难面前,正是媒体的快速反应、有职责感的权威报道,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信息传播要到达良好效果,要有—个量的积累过程,同时要营造出有利的舆论氛围,从这一方面来看,几次灾难性事件报道做得较为到位。但是,从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规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灾难性信息传播的强度、角度、频度就应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出现“阿毛效应”现象。

“阿毛效应”的说法,来源于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在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以后,使她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撑,到处向别人诉说。刚开始,还能得到人们同情的眼泪和安慰,她的心灵也得到抚慰,慢慢地,人们厌烦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之后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的头痛。”读者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对鲁镇人的麻木冷酷感到痛心。看起来,祥林嫂的痛苦经历已经成为人们的笑资,同情被消解,自己的苦楚在别人看来是寡味无聊而且一文不值。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有一些新的发现。鲁镇的人一开始并不是麻木的。“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男人们听到那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人们的厌烦是由于故事重复得太多,人们已经失去新颖感。“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当她一开口:“我真傻,真的。”他们便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这种现象可称之为“阿毛效应”。

笔者认为,“阿毛效应”是指同一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次数的增加而传播效果逐渐降低的现象。即使高信度的信源和信息,经过单一形式的高频度传播,也会使正效果下降,甚至带来负效果。着名传播学者霍夫兰等人透过实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一种较有力的解释是人脑的忘却机制在起作用。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大于信息资料本身的说服力,而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怀有不信任感,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小于资料本身的说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资料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不见,资料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完全地发挥出来。但资料本身如果是对受众感性刺激的话,这种刺激也会随频度的增强而效果下降。

激励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激励性。同样,伤悲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也会减弱伤悲性。激励是透过正面引导,促使受众感情的瞬间进发,对诉求现象产生良好感受,进而向其靠拢,诸如在战争年代,大战之前先放映一些凸显英雄形象的影片,使士兵在很短时间内构成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敌人的仇恨,使其在即将应对的战争中奋勇杀敌,增强其爆发力。众所周知,能量是守恒的,爆发力越强,持续时问越短。就如同抗震救灾宣传一样,刚开始,民众会从民族大义出发,出现一系列用心反应,比如争当志愿者、捐款捐物。但当热情过后,就会出现身体与心理的疲惫,而对持续不断的激励性信息反应迟钝,甚至抵触和抱怨。伤悲性信息也一样,刚开始,出于人的善良本性和人道主义舆论环境,会表现同情和不安,但久而久之,伤悲会削减,出现对“阿毛事件”一样的态度。

同样的道理,警示性信息,传播次数过频,也会降低警示效果,甚至出现娱乐化倾向。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必须方向变化,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首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资料的接触;其次,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透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必须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要寻找产生“阿毛效应”的原因,务必从美学、传播学中的几个关键词来分析和探讨,如“审美疲劳”、“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等。

在经典的文艺美学着作中,与“审美疲劳”这个词好处相近的一个词是“审美反感”,“审美反感”是“对丑的作否定评价”的审美体验。在上世纪90年代的几篇文章中,有人把“审美”和“疲劳”相结合成“审美疲劳”,并把它运用到美学论述中作为美学词汇来使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由于大众媒介传播信息具有批量化、杂糅化特点,加上大众文化的诉诸感官的特点,如果感觉上的官能刺激过剩且得不到有效地舒解(情感升华),那么,就会由于心理上的厌倦而产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它的目的在于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体验,这主要是获得一种感官或者生理上的满足。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数码和网络时代,互联网、电视、电影、手机都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淹没在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中,这使得我们的感官始终处在官能的兴奋状态,当代大众传媒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感觉的需求。然而,当声光色影等那种人与环境直接而直觉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的官能需要时,令人回味的“文字增强人的逻辑分析和留有余地的思维空间”也随之断裂,这势必会造成感觉上的官能刺激过剩造成人的感官的忙乱。正如麦克卢汉把声光色影构成的场景比喻为“一场芭蕾”,透过电子媒介进行阅读是一个使眼睛和耳朵构成交互穿梭的过程。“眼睛耳朵和口语的复杂的穿梭关系一旦参与这一场芭蕾,那就必然要重塑整个的摄取生活,包括内心和外在的生恬。就要创造那种当代艺术重新发现的‘意识流’,但是同时它必然要产生感知和回忆活动的多重障碍”。“人体的感官”毕竟不同于“技术的感官”,人类在单位时间内对信息的理解量是有限的,即便不会像电脑那样当信息量增大时会“死机”,但也会因“应接不暇”而疲劳!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女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诺依曼强调人的社会天性,为防止交往中的孤立,人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样,就构成一种“沉默的螺旋”现象: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可能是一种新的意见,或者是一种业已存在的意见)属于“多数”处于“优势”时,便趋向于用心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持续“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构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介,由于它们本身具有必须的权威性,传播的资料具有公开性、显着性,传播几乎无处不在,加之报道资料的类同,传播在时间上的持续和造成的信息积累,它们所提示的和强调的意见很容易被视为主流意见,或者是未来有发展前途的意见,这些意见能够从容表达而不会受到孤立。于是,“沉默的螺旋”现象最超多地出现于公众理解大众媒介之时,这种认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或对安全感的需求,使得多数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念,并产生决定和行为上的连锁反应。但同时也会因压抑寻找途径发泄,正如此次地震发生后出现的“范跑跑事件”,在凤凰卫视讨论和网上调查时,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赞同的声音。这就说明,舆论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少数人的“沉默”会从另外的方向爆发出来,产生非正向的效果。

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efect)理论是最近十多年来西方传播学者极为重视研究的范畴之一。最早提出第三人效果的学者是美国人戴维森(davison),在1983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则故事:那时,日本人透过侦察获知,在一个太平洋小岛上的美国驻军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便向该岛空投大批传单,传单上写道:“这是白人挑起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因此黑人弟兄们“不要为白人送死,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结果,在空投传单的第二天,该岛上的美军竟然全部撤退了。之后发现,传单其实对岛上的黑人士兵并没有产生影响,而是白人军官担心士兵们真的会逃亡。因此造成了这批美军的退却。同样的道理,在一些传播效果的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搞笑的现象:大多数人会认为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力较小。换句话说,人们会倾向于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也会由于第三人效果原因而出现相互之间的消极依靠,比如救灾的行动,很多人会认为这样大的民族灾难,肯定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在乎一两个人的力量,有那么多的人捐款,而不少我这几个小钱,结论很明显,都这样想就会出现大难面前无人伸手的尴尬。

首先,信息本身的真实可信是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信息传播者务必从事实出发,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我们的官方媒体表现值得肯定。第一时间权威发布,消除民众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阻止了谣言传播。但应当承认,“非典”时期,我们的大众媒体并非如此。就“非典”本身而言。它有危害性,威胁到人的生命和生存;它有破坏性,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它有不可预料性,难以估计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更可怕的是它有难控性。事实上,任何灾难性事件都具有以上特点。而“非典”信息报道并不是及时而且真实,在网络背景下,加上民众间人际传播,出现了令官方和大众媒体尴尬的境遇,最后不得不真实报道,才遏止住了谣言传播和大众的恐慌。但毕竟后果很严重,尤其是媒体公信力受到重大挑战,直到当下,重构媒体公信力仍然是热门话题。这样看来,立足事实的真实报道仍显重要。

其次,就应避免无休止重复传播。虽然说重复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信息需要重复,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去了。从更深一个层次来看,出现审美疲劳的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刺激会变得迟钝,当真正重要的信息出现时,也不会有明显反应。当下很多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精心策划并播放一些弱势群体或者急需帮忙的人与事,拨动受众善良而敏感的心弦,刚开始,民众的本真与善良会使一部人得到帮忙,但慢慢地,民众会出现审美疲劳,见怪不怪了。而当真正需要帮忙的信息出现时,民众会不为所动,最终被视为善良的泯灭。同时还会出现第三人效果,很多人会认为对别人影响不断增强而对自己影响不明显;会出现“沉默的螺旋”效果,声音被压制而得不到有效释放,最终会出现反感情绪甚至走向反面。这样看来,就应负更大职责的是传播者的过度重复传播。如同“阿毛效应”一样,不能怪“阿毛”,更不能怪周围的民众,而只能怪传播次数过多和频度过高。要避免重复传播,能够丰富素材,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一方面,信息的丰富能够缓解受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能够消解一个声音的枯燥,两面诉求能够避免一面诉求的绝对。同时适当调整报道频度,拉长间隔能够修复过高频度带来的心理抵触。

最后,分析受众心理,转变报道思路,提高报道技巧。前文提到,激励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激励性;伤悲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伤悲性;警示性信息。传播次数过频,会降低警示效果,甚至出现娱乐化倾向。周作人说过,人毕竟是人,人只有人的力量。如果过分宣传英雄,会拉远普通人与英雄之间的距离,感觉这仅仅是一部分人能做到。跟自己关系不大,显得遥不可及;如果伤悲被消解,会使民众失去同情心,感觉见怪不怪了;更为可怕的是警示被消解,会减低民众的警惕意识,“狼来了”心理作祟,防范意识不见,灾难来临时会措手不及,人为增强灾难的破坏性。就应打破一味说教的传统思路,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比如对话讨论、文艺作品再现真实存在,增强新颖性和可读性。

总之,正确应对灾难,最大程度减少灾难损失,持续保护民众关注灾难,同情弱者,共同伸出援助之手,展现社会正义,众志成城共度难关,需要全社会努力,更要求主流媒体树立公信力,提升传播水平,避免产生“阿毛效应”。

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篇二

重建电视新闻传播时空体系,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在传播新闻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时间上,强调迅速及时,随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而采制、播报新闻,力求电视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甚至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同步(如直播);在空间上,强调借助传播技术手段和平台(如互联网)广泛覆盖,追求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可以使电视新闻传播更为丰富、更加广泛,让受众在立体化的新闻报道中,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认识新闻事件及其本质,从而力求新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达到最佳状态,相得益彰,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最佳预期,增强其有效性,影响受众的言行,发挥“有力引导”的作用。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开办了时长为15分钟的《新闻联播》。1984年后,中央电视台相继开办了《午间新闻》、《晚间新闻》。1993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新闻节目播出频次由4次增加到13次,全天新闻节目播出时间由过去的65分钟增加到165分钟,并提出“把任何一次新闻节目播出时间,都作为新闻的首发窗口,以最快速度把刚刚收到的消息传送出去”。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中央电视台一套一些新闻节目划转(或并机直播)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早晨6点到晚上24点,这一时段有《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午夜新闻》、《24小时》,还有《东方时空》、《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法治在线》等19档新闻节目,实现了“您就可以随时浏览世界风云,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在构筑全天候播出新闻及节目大格局的同时,中央电视台还注重重要新闻联播和直播。其中就有两档节目引人注目,一是有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节目《朝闻天下》,二是穿插于固定时段播出节目之间的直播节目《新闻直播间》。《新闻直播间》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到傍晚17点55分,随时在各固定时间段播出新闻节目之间播出(或直播)。正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时所言“无论凌晨还是午夜,每天24小时,只要您打开电视机,选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您就可以看到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听到最权威的评论,触摸到这个世界跳动不息的脉搏”。这也就是电视新闻联播、直播所追求的“同步看见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实时看着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目标。虽说我国电视新闻频道出现迟于国外电视新闻频道19年之久,但是,有专家还是欣喜地给予了高度评价:“既中国新闻改革是阶段性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体改革下一步动向的风向标。应该说不仅对各类媒体影响巨大,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总结这一发展过程,笔者发现有这样一些特点:

1.从《新闻联播》一开始仅有15分钟播出时间

后又增加到30分钟,再到各类新闻节目24小时全天候的播出时间,新闻节目传播时空是随着新闻节目增加而不断扩展。电视新闻节目时空扩展,是满足新闻节目增加需要的必然选择。

2.电视新闻节目由固定长度编排

固定时段播出,到高频率、大时段的播出或直播,电视新闻节目摆脱了“固定长度编排、固定时段播出”的桎梏,新闻节目的内容、形态更为丰富和多元。这是一个可喜的变革!让我们明白“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的今天来说,探讨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膨胀的原因已经不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跟上这种需求,满足这种需求”。

3.电视新闻节目直播量的增加或常态化

不仅可以让受众在时间维度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态的丰富与多元,为电视新闻传播创造了良好空间。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清晰地得出这样一种观点:以电视新闻传播时空拓展为基点进行的探索创新,新闻频道经历了“新闻联播化—联播频道化—频道直播化”三个阶段。新闻联播化:为满足受众收视需求,重要新闻、突发新闻在不同时段新闻节目重复播报、跟踪或深度报道。如此联播方式,促使新闻节目增加;联播频道化:新闻节目增加,特别是整点新闻节目的增加,整个频道逐渐成为新闻节目播出平台。频道直播化:新闻直播是电视新闻人追求的终极目标。随着新闻直播常态化,频道24小时的时空可让受众更多地“同步看见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实时看着新闻事件发展过程”。“新闻联播化、联播频道化、频道直播化”,可以说就是电视新闻传播时空重建的三大要素。电视新闻传播时空重建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也是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坚持遵循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规律,并以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为努力目标。二是要打破现有的电视新闻节目设置架构,建立因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而动,随时可以播发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框架。

1)增加整点新闻节目播出频次,以作为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等新闻播发的守候平台和首发窗口。

2)以整点新闻节目为串联点,打造全天候播发新闻的通道,为新闻联播化创造有利条件。

3)因时(早、中、晚)制宜、分门别类培育、塑造品牌新闻节目,使其成为能够支撑频道的骨架,防止新闻联播频道化过程中“断档”、“停车”。三是建立以新闻“进口”为重点的新闻采编组织机构和保障体系或管理机制。新闻的采集是随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动的。客观上要求新闻制作、播出要与新闻采集相适应,形成前后期相衔接,保障新闻能够及时制作、播出的平台或通道。这就需要新闻采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新闻“进口”,而不是围绕某些重点新闻节目或固定新闻节目建立的管理机构,各自为战。新闻采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新闻“进口”不仅仅是电视新闻采制播工作“关口”的前移,而是电视新闻采制播工作重点的科学有效的掌控,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统筹电视新闻采制播工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走向,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付。同时,以新闻“进口”为重点的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拓展新闻报道视野、丰富新闻节目内容,有利于为新闻直播常态化搭建平台。“新闻直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只在新闻合成和演播室播报这两个环节上实现直播;还有一种是新闻事件的发生于播出之间的直播。它是以新闻现场为主体,综合背景资料、演播室串联、评述、现场采访及多个现场之间交流为一体的系统化传播方式。”只有建立新闻“进口”为重点的管理机制,才能满足直播的种种需求。随着电视新闻传播时空重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有效性将会大大增强,与因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新媒体融合的优势也会愈加凸显,最终的结果就是电视新闻与其紧密结合形成超强的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等其他电视媒体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篇三

首先,与以往历史资料的大量浪费不同,在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管理的时候,我们能够实现数字信息的重复利用,并通过多媒体检索和统计功能,完善素材积累和应用工作。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今时代的电视新闻制作日益摆脱了机器设备的束缚,尤其是多媒体的数字化编辑系统,它通过将新闻节目的资料素材存储在计算机当中,让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修改和调整电视新闻的整体效果,却不会对新闻的信号造成任何损失。

正如上文所述,网络多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的制作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我国电视新闻制作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对提高电视新闻制作质量十分必要。但除了观察在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提高的电视新闻制作水平以外,对当前电视新闻制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必须有清醒、理性的认识。

1、前期准备阶段——新闻选题和新闻内容缺乏新意诚如我们所知,广义的电视新闻制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选题。然而,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却无法迎合社会大众的需求,虽然新闻节目制作人不断创新自己的节目形式,但是在节目内容和新闻选题上却千篇一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既没有选择正确的切入点,确定自己的新闻选题和报道方向,更没有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观点、新事实,在新闻内容上并没有吸引之处,更多是对其它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内容的简单总结和复制。而新闻选题和新闻内容作为电视新闻制作的基础,内容的创新不足和质量低下,直接阻碍新闻制作水平的提高。

2、中后期阶段——新闻制作时效性和新闻策划能力不强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时效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及时发现并把握热点新闻,更要将这些热点新闻经过新闻编辑加工后,及时高效地传递给观众。然而,当前电视新闻制作不仅遭受到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的双重冲击和挑战。同时自身在时效性上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电视新闻的整个制作流程复杂,从挖掘热点、整理资料到后期制作,到最后报道新闻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而言十分不利。另一方面,从狭义上来讲,电视新闻制作就是后期的编辑与制作,这个阶段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制作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电视新闻的策划能力并不强。在如何更好地找到新闻的切入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展现电视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的特色,避免由于口述播报和静态描述导致的沉闷情况;如何运用新闻评论、新闻花絮、新闻的现场采访素材来弥补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的缺陷,尤其是追踪类、回顾类新闻如何更好地切换新闻画面等问题上,新闻策划工作都没有探寻出较好的对策。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在新闻传递过程中的缺陷,已经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大大降低。而新闻策划能力的不足更是会直接导致电视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新闻主持人的评论、描述与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结合)丧失。

1.充分做好新闻选题和内容编辑工作,提高新闻播报质量

如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新闻选题和内容的质量对新闻整体制作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做好新闻选题和内容编辑工作,提高新闻播报的整体质量。具体说来,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以及电视台特有的消息来源渠道,时刻关注和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政治大事件、社会热点新闻、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和修改等信息。同时,在种类繁多的新闻信息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客观、理性地考察新闻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从中截取社会公众最为关注和重视、社会影响和播报价值较大的热点新闻。在此基础上,记者要恰当地选取新闻的切入点,从细节入手,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及能够引起观众反思、感悟的内容,进而开展相关的新闻采访和录影摄像活动,为电视新闻制作提供原始的、基础的制作材料。

2.充分发挥电视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结合的优势,完善新闻策划工作

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在推动电视新闻制作水平和制作能力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给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网络新闻媒体由于时效性强、网民互动频繁的优势,已然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竞争对手。因此,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时效性和现场感相结合的重要优势。具体说来,电视新闻制作可以通过归集新闻采访视频、新闻主持人的评论互动以及相关的文字图像,更好地还原新闻现场和新闻真相。例如,对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的报道,电视新闻制作人应该增加对灾害现场的环境报道和视频资料展示的播放时间,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和灾害现场的工作人员,更真实地还原灾害现场,让观众对灾区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并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灾害的爱心救助活动当中。另一方面,诚如上文所述,想要提高电视新闻的竞争力,除了协调时效性和现场播报的关系以外,如何更好地通过新闻策划工作,归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完善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常规性新闻而言,例如关于社会民生、国家政策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国内外政治交流访谈等方面的新闻,时效性的特征并不十分明显。而且,由于这些新闻或多或少与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存在联系,因此,观众普遍希望能够从更多的渠道了解这些新闻。而电视新闻制作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大众的需求,通过制定完备的新闻策划,明确相关新闻的播报重点和剪辑方式,通过记者和摄像提供的相关文稿资料和视频、音频资料,结合新闻主持人对相关新闻的观点阐述以及相互之间的评论互动,理清播报顺序,进而开展剪辑工作,确保在有效的时间内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新闻消息,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讨论。对于偶发性新闻,电视新闻就要充分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力量,将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及时地传递到电视台,并运用更为简易的数字化编辑技术将这些资料归集整理,第一时间将完整的电视新闻节目展现给观众。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新闻平台的进一步完善,电视新闻节目应该与其进行更好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资源和资料的共享,扩宽电视新闻的新闻获取渠道。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资料数据库,增加素材积累

诚如我们所知,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需要处理和归集各种各样的视频、音频和文字图像资料,而其中一些资料随着新闻的播放而失去价值,而不少资料仍然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和播放价值。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资料数据库,增加日常新闻播报的素材积累。具体说来,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统计技术,我们可以为同一系列、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的新闻资料建立资料数据库。通过相应的归集技术,将有价值的采访资料(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归集到储存系统当中,以防止资料的丢失,提高调配和提取新闻资料的速度和效率。例如,在新闻评论类节目里,电视新闻制作就十分注重对历史资料的引用和对比,因此,在资料数据库当中积累足够的素材,新闻制作组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能够大大减低。综上所述,在充分认识网络多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作用、以及当前电视新闻制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探寻提高电视新闻制作质量的对策,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电视新闻制作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在制作资金、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加大投资和建设,相关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引进和培训也必不可少。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仍需不断地提出新的策略、新的措施,以促进电视新闻制作事业的新发展、新飞跃。

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篇四

1.节目定位

节目定位限定了电视新闻的叙事特征。任何新闻都源于一个特定的新闻栏目,而这个新闻栏目的理想与追求就是节目的定位。节目定位涉及到功能定位和形态定位,功能定位注重电视节目的功能效用,形态定位配合于功能定位。比如为了及时传播信息,节目形态就可以是短消息或“读报”形式。

(1)宣教功能定位。宣教类节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联播类新闻节目,主要有仪式功能、成果展示以及树立典型,报道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此类报道事件主要是各级党政机构领导人的活动、建设中取得的成果等,特殊的定位决定了事件类别必须在严格的要求下报道,新闻事件中的对象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新闻事件中主要涉及国家或地区的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即使会有个别的个体故事报道,也是由于这些个体中能够体现出更为宏观的思想内容。叙事素材以仪式化场景为主,新闻现场比较少见,偶见的一些现场也是先期策划的典型环境,缺少时空、逻辑联系。叙事结构虽然已有很多直播方式,不过仍然以封闭式结构为主。在联播类电视新闻的叙事中,操作者与发言人都是叙事活动的客体,两者都是功能的体现,仅仅是叙事代言人,叙事的主体为国家和政党意志。这类新闻节目协调和规范着社会的发展,定位于宣教功能的电视新闻的叙事具有保守、规范及模式化的特征。

(2)舆论监督定位。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定位于“舆论监督”。例如《焦点访谈》,以电视语言来揭示违法的社会丑恶现象,通过舆论监督来塑造自身形象,扩大栏目的影响力。此类定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要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叙事模式,以事实带评论。叙述主体往往是现场采访、调查的记者与演播室播报评论的主持人两部分构成。记者既代表了一个现场符号,也是对新闻事件的询问与质疑者。舆论监督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受到多方关注,因此,叙述事件的选题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叙事以述多评少为主。一般情况下,舆论监督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结构以电视语言来进行表述一个逻辑结构的问题,强调理性推进。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秩序,还可以宣泄社会的不满情绪。

(3)观点与思想沟通定位。主持人在叙事中起到提问与引导的关键作用。访谈类节目以观众最熟悉的人际交流为叙述方式,以现场主持人和受访者的对话内容为叙事素材。目前访谈类节目的叙事空间已经摆脱了演播室空间的限制,将电话、网络引入谈话中,实现了多空间互动。

2.电视新闻的叙事主体

在电视新闻叙事主体中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叙事者的主持人、编导等,另一个层面是叙事主体,也就是决定节目是否播出的把关人总编辑、新闻评论部的负责人等。在节目播出之前,这些人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决定着节目的结构、素材的去留以及语气态度和立场等。因此,叙事主体的个体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叙事文本的形成。叙事主体的专业素养和价值取向对新闻叙事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对电视摄制技术和视听语言的熟练程度,决定着电视新闻叙事主体意愿的实现程度,电视新闻叙事主体的叙事理念决定着栏目的叙事方式。其次,新闻工作者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因此,道德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这些会使他们有着不同的判断与理解,尽管新闻报道应该客观中立,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抛开个人的价值取向,而叙事主体的价值取向会间接影响新闻叙事活动的话语权限,影响新闻的品质与倾向。

电视新闻的外部生态环境是指电视新闻叙事活动的宏观背景,重要体现在传媒体制、新闻叙事和社会背景等。外部生态环境虽然不直接影响叙事活动,但是电视新闻叙事活动构成的平台和背景,对电视新闻叙事起到宏观层面的作用。在新闻体制制约的条件下,电视制播技术与电视新闻理念存在一定的错位。

1.传媒体制

传媒体制是国家管理新闻的制度,是对境内传媒资源和新闻传媒日常运作的制度性安排。我国的电视传媒兼具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最为明了的表述就是事业单位及企业化管理。这种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宣传和产业两个功能。

(1)政治属性。新闻传媒关键是完成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这决定了其“事业单位”的基本性质。新闻媒体的功能主要为宣传、教育和监督,在电视新闻的具体叙事活动中这些功能都会产生间接影响,并且在新闻叙事文本中得到体现。首先,制播技术的叙事潜能没有得到深入挖掘,电视新闻叙事与电视纪实语言存在很大的出入,新闻体制对电视新闻叙事活动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力。其次,电视新闻叙事存在话语的一元化与话语权的层级性,竭力谋求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在叙事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话语权与其所处的行政级别相应。再次,电视新闻报道中对于某种精神往往给予过度诠释。

(2)经济属性。电视是传媒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也无法规避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化与收视率两个方面。广告资金的注入使电视处于一个“以收视率赢得资金,以资金创造收视率”的循环。“成本”是电视新闻叙事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是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完成收视率的指标任务,在叙事方面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2.政策规制及叙事制约

新闻体制并不会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的叙事活动,但却有着宏观层面的影响。传媒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是传媒的主要形式。在传媒体制中,媒介所有制和国家对媒介的规制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两者是对媒介控制和制约的主要规范。其对新闻叙事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所有内部因素的作用。新闻的叙事主体必须以政府的规范作为基础,外部的制约能力与国家制度为新闻叙事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空间范围,这个范围是不可逾越的。

在电视新闻领域中,制播技术、节目定位等内部生态因素与外部生态因素相互制约。新闻体制影响着技术和理念的结合,反过来技术和理念的更新也促进了新闻体制的改革,新闻传媒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