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8篇)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9:27:32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8篇)
时间:2024-03-20 19:27:32     小编:zdfb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一

1、合作设计和建造一座桥,同时需要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 状、结构等因素。

2、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3、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重点: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难点: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 教学准备

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双面胶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

它薄不薄?(薄)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张小小的报纸,今天我们就要利用它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比赛造一座桥呢!

1、明确任务

师:各位桥梁设计师们,为了赢得比赛,我们先来认真地看看比赛规则: ①每组所用的材料为一张报纸。(当然,我们可以使用剪刀、尺子、双面胶等工 具。)

②所建的桥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不需要桥墩。(注意我们所造的桥长度 和宽度是有要求的,待会儿老师把你们的桥架在这两叠书上,然后在桥的各个部 分放钩码来测定它的稳定性。)

③比赛将评出美观奖、省料奖和最佳作品奖。(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材料只有一张 报纸,这个省料奖看的就是哪组所用的透明胶或双面胶最少。最佳作品奖就是集 各个优点于一身。)

2、交流怎样加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师:我们知道,一张纸不做任何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是很差的。谁能利用我们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怎样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如:把纸折成瓦楞形;可以把纸卷成粗细不同的圆管;把纸弯成拱形的。) 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是想通过增加它的厚度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3、交流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

(1)师:我们说,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那各式各样的桥会带给我们无限的灵感。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桥。(出示:直板桥、拱桥、钢索桥)

(2)小组讨论

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想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注意要考虑到我们的材料只有一张报纸。

(3)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

师:现在来画画你们的设计图,在作业本的19页,这里还要求我们写说明,这个说明写的就是你们小组是如何增强桥的稳定性?如你们使用了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你们怎样改变纸的形状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1、师:你们的设计图都画好了吗?老师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你们的作品,并给你们的桥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时间一到,请各个小组将你们的作品放到讲台进行参展。老师把比赛规则也打在屏幕上了。现在请各个小组派代表上来领取报纸。

2、学生分组合作做桥,教师巡回指导。

1、逐一测试承重能力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小组的作品,你们给这座桥取了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来测

测它的稳定性。(放钩码)

2、师:刚刚哪个小组设计的桥最稳?你们派个代表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做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的?

3、师:请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获得美观奖的小组为哪一组?

老师看看,哪个小组所用的材料最省?

今天同学们都当了一回桥梁设计师。这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感 想吗?

(设计和建造一座桥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的特、 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虽然这节课我们造的桥还不是很牢固。但是老师看到了大家的积极思考和团 结合作,这是我们科学课上难能可贵的。说不定,将来在我们班就会出现一位桥 梁专家呢!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二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小孩子却很乐于接受,本次活动《小熊过桥》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念起来又很有节奏,朗朗上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1、理解童谣内容 ,学习有节奏的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律美。

2、通过学念童谣,感受小熊在过桥过程情感变化过程,教育幼儿生活中要有乐于助人和勇敢独立的性格。

幼儿有走独木桥的经历。幻灯片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小熊的外婆生病了,小熊要去看他,在去的路上要走过一座竹子做成的独木桥,你们猜在过桥是小熊会遇到什么是呢?

2、出示ppt,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小竹桥,摇摇摇,你们说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了?小熊在听到乌鸦和流水的嘲笑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了?他害怕的怎么说啊?

(3)小熊在喊妈妈的时候谁听见了?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4)那小熊过桥了吗?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乐的怎么样?

3、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完整观看ppt画面,边学习朗诵诗歌。

4、集体念童谣,并感知童谣的韵律美。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童谣好听吗?老师告诉你们这首童谣啊念起来很有节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所以非常的好听,我们还可以配上身体的动作很有节奏的把它念出来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5、你们喜欢诗歌中谁?,为什么小朋友都都喜欢乌鸦和流水啊?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如果你看见别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

小熊过桥是害怕的喊妈妈了,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啊?

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6、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想到怎么过桥了,现在我们再一起去玩过桥的游戏吧。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三

1.理解作者列举了对方哪些“新解”,又怎样逐一加以反驳的。

2.学会如何欣赏诗歌。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总计3课时

一、导入。

1.解释下列词语。

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脍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炙:烤熟的肉。脍:切得很细的肉。招徕:招揽。

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址在一起。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2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中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

1.速读全文,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诗歌提出反驳的对象(枫桥夜泊)新解,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而在于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第二部分(3~7段):分别对“乌啼”“江枫”“愁眠”的新解进行反驳。

第三部分(8段):总结,认为这样的“新解”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希望文学研究者不要这样做。

2提问:课文第里段提出反驳的对象后,为什么写“初听觉得很新鲜,同时也对自己过去望文生义的理解感到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自己的疑问?

[明确]:因为考证的内容是前人未说过的所以觉得很新鲜,同时,因为别人能提出新观点,对古代的诗进行考证而自己却未能做到感到很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质疑,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3提问:第1段连用了3个问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连用3个问句引起读者的深思。

4.提问: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对诗歌意境的描述吗?为什么?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四

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本文的教学步骤 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突出连句成段的训练重点。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双轨。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有10孔钢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为128米外,其余均为160米。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两岸公路引桥由富于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它连接津浦、沪宁两铁路以及苏南苏北的公路,加强了我国南北的交通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课时。

一、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南京在什么地方?你到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你见到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

3.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介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连贯。同时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想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检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正音、正读。

(2)回答:

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事。)

②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写了从远处看长江大桥,后写了在桥上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后写了“我”的感受。)

(3)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4)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的概括。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回答。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4.议论——引导。

(7句话:①时间、地点;②天气;③大桥壮丽;④桥墩;⑤正桥连接着引桥;⑥大桥分两层;⑦公路上行人车辆多。)

议论每句话的意思,要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理解有关词语,再结合词语理解句子;对两个比喻句,要着重引导理解。万里碧空:碧空,浅蓝色的天空。形容天气非常晴朗。明媚:鲜明可爱。

显得:表现出。

壮丽:雄壮而美丽。

稳稳地:结合插图理解,说明桥墩的巨大、坚固。仿佛……巨龙……:结合插图引导想象,体会大桥宏伟的气势。

双轨:可供两列火车同时运行。

穿梭似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形容来往行人车辆很多。

5.默读课文,思考:这7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6.议论——引导——练习。

(1)议论7句话的顺序。(先写参观的时间、地点、天气,再总写大桥的壮丽,接着从下到上写桥墩、正桥与引桥、下层与上层、公路上。)

(2)引导的重点是第3句与以后各句的关系(总分)。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7.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议论。

(3)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从远处看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十分壮丽。

四、练习。

熟读并背诵课文。

一、复习。

1.背诵第1自然段。

2.说说第1自然段的大意。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回答。

(3)课文中写“我”的观察点是一处吗?请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我”在走近正桥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5)议论——引导。

工农兵塑像、桥头堡、红旗、玉兰花灯柱,联系插图让学生认识;对比喻句要认真引导理解。

挺立、耸立:都有高高地立着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直”,后者侧重于“高”。

检阅:高级首长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的仪式。

(6)你从这几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大桥雄伟壮观。)

(7)这几个句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按照“我”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

(8)指名朗读第5句。思考: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9)议论——引导。

(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大桥雄伟。)

扁舟:小船。

时起时伏:一会儿升起来,一会儿落下去。

侧耳倾听:形容集中注意力听的样子。

呼啸而过:本课指火车发出长而高的声音迅速通过。(10)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在桥上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南京长江大桥既雄伟又壮观。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我”的感受)

(2)议与导。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

通途:畅通无阻的大道。

引导的重点:“我们”指谁?水势浩大的长江自古被称作天堑,结果被我们征服,变天堑为通途,说明了什么?(“我们”指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说明“我们”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看了南京长江大桥后的感受,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感到高兴和自豪。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回想各自然段大意。

2.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答,但务必真实。)

一、熟读课文。思考:以一个自然段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怎样把句子连接起来的。

在议论中引导学生认识: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写的顺序就是观察事物的顺序。如:第1自然段的第3至7句,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第2自然段的前4句,是由近及远的顺序。二、指导写字。

可重点指导“卧、塑、阅、滔”等字。注意是先分析字形结构,再指导难写或易错部件的写法。

三、读写词语。

《思考·练习》第5题。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五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初读—美读—欣赏—感悟

教学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出示个中桥的图片,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发稼在桥上的思考。

出示课题:桥之思

二、初读课文

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遇到的难认的字写下来,并把课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导语: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开始。

学生合作完成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导语:你们刚才通过合作学习都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做点拨。

导语: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读比赛,谁愿意首先站起来接受考验?

请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是纠正发音。

这一环至少要3名同学。

导语:既然大家课文读得这么棒,生字一定也没问题。

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导语:课文清晰的为我们分了三个小节,这三个小节中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呢?课文会有满意的答案。

三、美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认为第一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写了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

你是从那里读到的?

学生交流。

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

学生交流。

导语: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桥,生活就更加的方便、美观。

再次播放桥的各种图片。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会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评价朗读情况。

说一说第二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桥都引发了你的那些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

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四、。总结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校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下节课交流。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讲的是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桥。)

(理解“幽静”“碧波粼粼”“回旋别致”“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的意思,从而进一步了解桥的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收集的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对“幽”“粼”“魅”“叉”“巍”等字做重点指导。

导语:在本课的生字中,你认为那几个字的书写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学生们自由交流。

指导书写。

三、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

四、全班交流

比一比谁建造的桥最有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写会生字,修改小习作。

作业设置

学写生字

读课文

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桥之思

功能、材料、形式

方便

心桥

课后小结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六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学案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 )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家》。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读顺课文,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的特点:

流水:美丽、自然

小桥

人家:优闲、恬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⑴ 小溪潺潺 柳枝婀娜 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⑵ 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⑴ 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⑵ 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⑴ 抓鱼、虾、蟹。

⑵ 丢野花。

⑶ 摘茶叶。

⑷ 赏野花。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七

1、能设计合理方案,画出桥的设计图。

2、实际运用形状和结构的知识,能发现设计和制作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表述和评价的能力。

课前最好让学生自学课文,引导学生能带来一些生活中常见易得的建桥材料,教师提供一些吸管、较硬的纸。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一起研究了桥,今天带来了做桥用的材料了吗?你们想做一座自己喜欢的桥吗?

2、提出制作要求:

(1)主要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

(2)制作的桥要能承载一定的重量,能让一辆玩具小车通过。

(二)、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1、 讨论:制作桥必须先设计建桥方案,设计桥要考虑哪些问题?2、 学生汇报交流。

3、适时补充考虑设计需要什么材料,材料有什么性质,怎么用好这些材料;桥要选用怎样的结构,做成什么形状;小组怎么分工等等。

(三)、开始设计吧1、经过考虑后,我们就可动手制定设计方案了。出示桥的设计方案表。

2、说明“桥结构的说明”一栏要写选用哪些结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结构。

3、引导学生去制定方案,内容包括“结构说明”“需用材料”“简图”“步骤”等。

(四)动手制作桥

1、提示要把两张纸平整地粘贴在一起,必须在两张纸上均匀地刷上胶水。

2、示范连接吸管的方法。

3、在做桥时你觉得哪些方面我们要注意的?特别补充安全要求。

4、学生分组合作做桥,教师巡回指导。

(五)介绍评价我们的桥

1、展示桥模

把各小组合作的设计方案和制作的桥摆出来,组织同学们有序地观摩。

2、全班汇报交流

(1)下面各小组要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的桥了,你们准备怎样介绍呢?课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介绍的内容,你们选择哪些来介绍呢?

(2)提示抓住重点介绍,每组介绍时限定统一的时间。

(3)小组交流准备介绍提纲。

(4)各组上台介绍自己的桥,可采用互动形式,让下面学生对他们介绍进行提问,直接答辩。

3、让学生自我评价制作的桥,星级制。

(六)拓展

1、同学们对自己制作的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使桥更精致、承重能力更强?

2、去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桥,说说它们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篇八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渗透学生的课外生活,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这一训练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1.布置学生课前实地观察枝城长江大桥、白水桥(石拱桥)以及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桥。仔细回忆自己见过的各种桥。

2.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桥的特点并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师:前面我们布置大家观察了桥(教师板书,加点词为板书内容,下同),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哪些类型的桥。

生:独木桥、水泥预制桥、钢梁桥、石拱桥、铁索桥等等……

师:大家见过的桥确实不少,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桥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钢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长江大桥。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以查词典,看看词典是怎样说的。

生:(查词典)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

生:不够准确。前面已经说过,立交桥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师:看来时代在发展,词的含义也在发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来连接两端的建筑物。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讲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实上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点;桥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连通两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是“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的重要特点,能力训练即从此开始。]

师: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石拱桥。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桥的特征,看看石拱桥有什么共同点。

师:说得较好,不过同学们所看到的还只是桥的外部特点,事实上我们在分析事物特征时,并不像这样显而易见,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再缩小来研究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征,可能难度就会增大。请同学们翻开课文《中国石拱桥》,先看课文写到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学生浏览课文,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说说《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点。

生:形式优美。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最好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生: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写赵州桥的时候这样写:“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师:说得不错,中国石拱桥除了形式优美以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特点?

生:有,那就是结构坚固。

师:(板书结构坚固)何以见得?

生:书中说这种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生:书中还说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师: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课文中看到中国石拱桥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历史悠久。

师:(板书历史悠久)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1)形式优美;(2)结构坚固;(3)历史悠久。那么怎样说明才能把这些特点说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如何选择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例子。

生: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师: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例子,用这两个例子能说清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

生: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间。这两座桥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在它们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选择这两座桥作例子,就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师: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生:简洁是简洁了,但是那样就不够全面。

师:此话怎讲?

生:赵州桥是单拱,卢沟桥是联拱,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概貌。

师:看来选例子除了典型以外,还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证主要方面有代表。选例子很重要,选准了例子把例子写好,通过它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们看课文是如何写例子的。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

生:第4、5段写赵州桥,第6~8段写卢沟桥。

师: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4、5段,读后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赵州桥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先总写桥的外形和使用情况,给人以总体印象,再详细地写这座桥的四个方面的特点,给人以具体的形象。

师:我仔细阅读了课文,作者写赵州桥用了这样一些字眼:“横跨在河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非常雄伟”。(示图)就书上的插图来看,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的白水桥差不多,但比起枝城长江大桥来只不过是“小鸟”中的“小鸟”,作者说它“雄伟”准确吗?

生(笑):赵州桥是不及枝城长江大桥高大,但我们说一个建筑物雄伟主要不只看它的体积如何大。

师:那还要看什么?

生:还要看它的气魄和声势。比如我们说雄伟的天安门,并不是说天安门就有几十层上百层楼那样高,我们从电视上见过天安门,还没有我们的教学楼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气势,见过天安门的人没有一个怀疑“雄伟的天安门”,“雄伟”一词用得不准确吗?(众生笑)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再看卢沟桥的情况。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6~8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写卢沟桥与写赵州桥有什么不同。

(学生朗读)

生:相同点是也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不同点是侧重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笔法上多采用生动说明,如柱头上的石狮作者说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师:请稍等,你能不能说说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生:当然是描写。

师(笑问):你是否意识到这种描写与一般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有所不同。(生默然)其他同学呢?(也默然)不要紧,我们先来研究几个问题。这些石刻狮子能“母子相抱”“交头接耳”“倾听水声”吗?

生:狮子是石刻的,当然不能。

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很像是母子相抱,很像是在交头接耳,很像是在倾听水声。

师:也就是说作者把那些石刻狮子的样子写出来了。你见过卢沟桥吗?

生:没有!

师:你脑海中有那些石刻狮子的形象吗?

生:有了,而且非常清晰。

师:这正是说明文中描写的功劳,说明文中的描写重在摹写事物的样子——摹状貌,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更清晰、更准确、更形象的了解。与一般记叙文中的描写有所区别,请同学们体会。

师:好,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作者写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确实同中有异,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这样处理于大同中存小异,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更有魅力。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请大家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思考: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特征,怎样写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写特征一般要精选例子来说明,所选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面。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上述方法来操练这种技能。

(出示笔)笔,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笔?

生: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彩笔、蜡笔、铁笔等等……

师:谁能说说笔的共同点?

生:尽管笔的结构千差万别,不管什么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用来写字;二是用来作图画画。它是写字画图的用具。

师: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笔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选例子来说明,如果选例子应该选哪些例子?

生:钢笔。

生:毛笔。

师:为什么?

生:钢笔在硬笔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毛笔不但是软笔中的一绝,而且和古老的书法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说笔自然少不了毛笔。

师:好,我们就来讨论钢笔和钢笔书法有哪些具体特点。从形象方面,从使用方法方面,从书写效果方面着眼,发挥大家的创造性,看谁说得准确生动。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写出字来。

生:能写小而好看、笔画整齐的字。

生:墨水吞进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吐,早晚随身带,最易作记录。

生:胸中墨万点,下笔成千言。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很生动,本节课就练习到这里。课外请大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说说中国的笔”吧。好,现在下课。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