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一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八册p53
1. 使学生经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2. 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
1.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现在我就想考考同学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
2.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3. 我们先看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00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20×15=300)
你的根据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再把它从一边移动另一边,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4. 那么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呢?(36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12×6÷2=36)
你的根据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将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再沿边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5. 出示转化过程并小结: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的!
(一)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1. 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图形,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出示梯形)
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 提出质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我们是否可以仿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和剪刀,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3. 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展示成果。
(1)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再沿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
(3)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沿梯形一腰中点和对角顶点对折,再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这样就拼成了一个三角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没有变,面积也没有变。)
4. 我们用很多方法计算出了梯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象钢板等等是不能这样剪开来拼拼的,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计算梯形的面积规律。请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你能从你的方法中得出什么计算的规律吗?
5. 你是怎么得出这个规律的?
6. 揭示规律并板书: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要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写什么条件呢?(上底、下底、高)
现在我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用a、b、h表示上底、下底和高,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s=(a+b)h÷2)
7.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梯形面积计算的一个方法,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1):一个零件,横截面是梯形。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26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 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并计算面积。(单位:厘米)
2. 量出自己准备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求出它的面积。
从这个梯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怎么剪?剩下的图形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你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二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的。
重点: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有等腰、直角、一般梯形)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也就是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也就是s=ah÷2。
2、指名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所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二、探究
1、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这些梯形有什么特点?
生:各种梯形,每种两个。
提出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梯形把它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2)想一想,拼成怎样的图形,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拼成的?
(3)它们的高与梯形的高有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着怎样的联系?
2、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转化前后的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准。
3、师:(出示课件)现在画面展示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重叠在一起,哪个小组能说一说刚才你们将其拼成了什么图形?是怎样拼的?
各小组推选1人向全班汇报过程与结果。(教师逐一配以课件演示)
三、汇报
四、总结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经历了梯形的转化过程,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三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小学制数学第九册第74—75页。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旋转和平移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探索合作,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体验创新的乐趣。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
各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对。
一、复习导入:
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面积公式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回答,cai依次出现相应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提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是用底×高÷2?
2.教师设疑:cai出示一个梯形,想一想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二、教学新课:
(一)、引入课题:那我们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做实验,共同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实验探究:
1.猜一猜: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能拼成什么图形?
② 梯形的面积会跟梯形的什么有关呢?
2.小组合作实验,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利用手里的学具(标出上底、下底和高),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试着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思考: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怎么拼?
② 拼成的这个图形的面积跟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 你觉得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3)小组合作,学生实验。
3. 实验汇报。
4. 引导学生看图并提问:这个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现在给你一个任意梯形,你都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怎么求?为什么?
5.概括总结、归纳公式。
教师提问:
①为什么计算梯形的面积要用(上底+下底)×高÷2?
②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三、练习:
(一).基本练习:
(二)解决问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能详细的说说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吗?
五、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
s = (a+b)×h÷2
教学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动手操作 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梯形与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再让学生用一个梯形,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两次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发散验证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对学生的五花八门的想法不急于评价,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一理,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移”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推导验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晰,对于推导的过程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四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
2、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各是多少厘米,并画出它的高。
3、教师导语: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面的形状是梯形,(出示一辆汽车侧面图)如汽车玻璃就是梯形的,那梯形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推导公式
(1)猜想:
让学生先猜测一下梯形的面积可能和哪些量相关。
(2)操作学具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学生预设:
方法一: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方法三: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利用这些方法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下面我们先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共同推导梯形的面积。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拿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重合,再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使一个梯形逆时针旋转180度,使梯形上、下底成一条走线,然后把第一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问: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上底+下底)×高”求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除以2?
③在小组内尝试上面另外几种不同的转化方法,如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方法一: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二: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上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2个梯形上底+三角形底)×高÷2
=(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
④字母表示公式。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第二层次,公式应用。
(1)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题。同学们知道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哪个吗?下面是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
(2)学生尝试解答。
(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
(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强调计算时不要忘记除以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2和3题。
(2)讨论完成练习十七第4和6题。
四、全课小结。(略)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例3s=(a+b)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36+120)×135÷2
s=(a+b)h÷2=156×135÷2
=10530(平方米)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五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剪下书后的梯形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另见《补充习题》、《当堂反馈》相关练习,有记号标明)
1、按算式画出相应的图形,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算式:4×34×3÷2
2、复习梯形的有关知识:举一梯形。
说说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学情预判:学生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上可能会困惑不解,要加强引道。
二.交流共享
■后教预设:充分利用图形的可视化特性,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板块一】学习例6:
(1)出示例6:
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3)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
成一个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所以梯形的面积=
(4)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公式:
三、反馈完善
1、试一试:一块梯形的麦田,上底是36米,下底是54米,高是40米。求这块麦田的面积。
2、完成p15练一练
一个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p5动手做
四、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平行四边形,学习目标,计算方法,自信心,教学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六
1、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确地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投影、小黑板、若干个梯形图片(其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2、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3、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
启发谈话:同学们能依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展开
1、操作探索
⑴拼一拼,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
提问: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演示一遍。
⑵看一看,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提问: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了吗?
出示小黑板: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⑶想一想: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师板书。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⑷做一做:计算“前面出示的梯形”的面积。
2、扩散思维
师: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想出别的计算方法推导它的公式?下面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生1:做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如下图⑴:
生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上图⑵。
生3: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上图⑶。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好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抽象概括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你会表示吗?
生:s=(a+b)h÷2
4、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p81做一做(一人板演)
三、应用深化
出示例子: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释:举例说明“横截面”的含义。学生尝试计算:
(2.8+1.4)×1.2÷2
=4.2×1.2÷2
=5.04÷2
=2.52(平方米)
答: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2.52平方米。
2、反馈练习:完成p82第1题
四、巩固练习:p82第2题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p82第3、4题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积极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获得感性材料,为概括出新概念、总结新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学是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七
(1)探究梯形面积计算,理解公式的推 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
教师用多媒体课出示:王大爷家有一块果园地(梯形地上底300米,下底200米,高100米),如果每棵桃树占地10平方米,那么王大爷家这块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问:同学们这块地是什么图形啊?
生1:这是一个梯形。
问:要想求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必须先知道什么呢?
生2:必须先知道梯形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
(1)、铺垫孕伏。
组织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及过程,
重点突出旋转、平移、割补的数学思想。
(2)、协作研讨,探求方法
1、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至6名学生,每个小组发给若干张梯形纸(上底3厘米,下底5厘米,高4厘米)。
师: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梯形?
生3:这个梯形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
师:下面我们各小组利用手中的工具来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哪个小组协作能力最强!
2、教师用课件出示探究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师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要求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把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小组汇报给同学听,把计算过程写在本子上,最后推荐代表进行汇报。每一次汇报,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小结。)
生4: (3+5)42=16(平方厘米)
生5: 542+342=16(平方厘米)
生6: (5+3)42=16(平方厘米)
生7: (5-3)42+34=16(平方厘米)
生8: (5+3)(42)=16(平方厘米)
生9: (3+5)24=16(平方厘米)
生10: 34+(5-3)42=16(平方厘米)
师生交流、点评……
3、总结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师: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11:结果都是16平方厘米。
生12: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中都用到3、4、5、2这几个数字。
师:这几个数字和梯形有什么关系吗?
生13:梯形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
师:现在谁能猜一猜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生14: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梯形的面积,a表示梯形的上底,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15:s=(a+b)h2
1、回到课堂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帮王大爷计算果园地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生16:(300+200)100210=2500(棵)
2、学生完成基础变式练习:“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的1~3题。
3、提高能力练习:共同探讨练习十八的第四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有成功,也有一些不足: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缺少学生之间的互动。数学课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更重要的还应该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上。反思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向全班汇报了转化过程及计算方法后,急于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学与老师展开了一对一的交流,老师忽视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这样不利于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提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不利于形成了生生交流的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再有这节课在把梯形转化成各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方法很多,学生的很多想法出乎我的预设,问题就是在黑板上展示多种方案中,从原先的设计中,是将重点放在“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案上,并让学生多多互动交流;然而,从试教的实际效果上看,学生还是最喜欢的并不是这种方案。那么,到底将学生全员参与的活动安排在哪里呢?
我觉得课堂中反问和追问的艺术很值得研究,从教学语言可以窥出一个教师调控课堂有效展开的功力,然而,我却发现现在的我却在教学语言上显得贫瘠繁琐,尤其是这些空间图形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展开往往会成为评定一堂课是否精彩的重要筹码。纵观整堂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活动探究得更加有效?活动的时间如何控制?这些还是我要亟待改造的地方。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八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小黑板上画下面复习题中的两个三角形图和教科书第80页上面的插图。
2、用厚纸做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其中一个梯形涂成红色。
3、学生将教科书第147页上面的两个梯形剪下来。
出示三角形图。
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怎样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拼一拼。教师再边说边演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梯形面积的计算)
1.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出示教科书第80页上面的梯形图。
问:这个图形是什么形?(梯形)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刚才我们回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问:谁能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每人都拼一拼,摆一摆。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摆一摆。)
教师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个涂成红色),边说边演示:先把两个梯形重叠,把红色的梯形放在上面,以梯形右下角的顶点为中心,把红色的梯形旋转180度,再把红色的梯形的左边沿着白色的梯形的右边向上移动,使红色梯形的上底和白色梯形的下底同在三条直线上。然后,再带学生一起拼摆。
问: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经过旋转、平移,两个梯形组成了一个新的图形,是什么形?(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什么?(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它的底等于3+5=8,高是4,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一个梯形的面积怎样算?(提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3+5)×4÷2
=8×4÷2
=32÷2
=16(平方厘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刚才我们已经看到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算的?(底×高)
问:在这里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什么?(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什么?(就是梯形的高)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s=(a+b)×h÷2
问:为什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中要除以2?(提问学生重申说明:我们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把梯形转化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而由两个梯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正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上底加下底再乘以高,梯形的面积就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2.应用出的梯形面积公式计算梯形面积。
(1)出示第81页例题。
指名读题,教师出示水渠的教具,再指出它的横截面,让学生看清它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再让学生看书。
问: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下底呢?
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2)完成教科书第8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独立计算(说明:四边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就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练习十九第1、2题。
练习十九第3、4题。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九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梯形的面积,数学教案-梯形面积计算。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课件。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指名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课件出示公式)并讲讲怎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2、练习(出示)
口答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前不久,我们学校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四年级同学要在劳动实践基地的一块空地里种桃树,你们看看这块地的形状近似于那种平面图形呢?(课件显示图)
师:谁能指出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指名回答)
师:如果每棵桔树占地4平方米,那么这块地里能种多少棵桔树呢?(让学生思考一下)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指名说说,引入新课。)
(三)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师: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呢?它是不是也有公式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想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看一下合作要求:(课件出示)
合作要求:
(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2)试一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任选一种)
(3)比一比:转化成的图形的各部分跟梯形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4)写一写:把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写下来。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用课件演示转化及推导过程。
教师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并让学生讲讲为什么要“÷2”。)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a表示梯形的上底,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b)h÷2)
师: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四年级同学解决问题了。
课件出示:四年级同学要在一块梯形地里种树,如图,如果每棵树占地4平方米,那么这块地里能种多少棵树?
让学生独立计算,在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你们帮助四年级同学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代表他们感谢你们。
(四)应用拓展,巩固知识。
师:下面我们来做练习吧。
1、一☆练习
a.课件出示:p75例1,指名读题,教师出示渠道模型说明“横截面”的意思,再由学生解答,完成后集体订正。
b.课件出示:p75做一做,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c.课件出示:判断
1)两个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让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2、二☆练习
a.课件出示: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9厘米,比下底短3厘米,高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小组计算,集体交流。
b.课件出示:
我们经常见到圆木,钢管等堆成如图的形状,通常用下面的算法求总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想一想是什么道理,并算出图中圆木的总根数。
3、三☆练习
课件出示:用篱笆围成一块养鸡场(如图),一边靠墙,篱笆总长65米,求养鸡场的面积。
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
(五)小结全课,结束教学
让学生讲讲这节课的收获,并布置作业。
有时间的话做“思考”
在下图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十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结合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假设、试验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并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运用转化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一般梯形两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剪刀等。
一、自由操作联想,作好新课孕伏。
师:对于梯形,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发表)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还能发现些什么?(学生独立操作,在此基础上,在同桌或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
生2: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象三角形那样,通过重叠、旋转、平移,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生3:我们发现将一个梯形沿着它的两条高剪开,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生4:我们发现梯形可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5:还可以将梯形先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剪下的小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的方法和剩下的图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生6:我们认为还可以将梯形从中间剪开,分成两个梯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梯形通过旋转、平移,和另一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略)
生7:在梯形的下面剪去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到上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8:将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剪开后所得的两个小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师: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才给同学们带来如此丰富的发现,真了不得!
[点评:引导自由操作,有利于在宽松环境中激活原有数学经验,为随后有目的的尝试、实验和验证做好铺垫。]
二、“假设——验证——交流”,体验数学再创造乐趣
1、假设
师:请大家再想一想,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看出来了吗?
生:都是将梯形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师:同学们将转化后的新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能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谈谈你的来推导?
生2:可不可以象三角形那样,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再进行推导?
……
[点评:交流对问题的初步设想是准确把握学生已有数学现实的关键,这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随后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
2、验证:
师: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能不能经得住实验的验证。请大家借助手头的材料,小组互相合作,大胆试试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转化,教师深入倾听,对有困难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和启发。)
[点评:对数学材料实现“再创造”,不仅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也需要组员间的相互启发和教师的及时点拨与引导。]
3、汇报、交流、:
师:不少同学已经成功对自己的假设进行了验证,请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验证的结果和方法?(学生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各自的方法和结论)
生1:我们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而梯形的面积只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掌声)教师表扬。
生2:我们组将梯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因为:小三角形的面积=上底×高÷2,大三角形的面积=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 = (上底+下底)×高÷2。
生3:我们小组认为:将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剪开后所得的两个小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梯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学,尽在天下教!]
生4:我们小组沿着梯形的两条高,将梯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求出,但三角形的面积无法求出,因为三角形的底不知道。
生5:我认为可以求出,但不知是否正确?
师:说说看,说错了也没问题。
生5继续:单独求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较困难,能不能将这两个三角形合并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呢?因为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而且高又相等。
师:你很爱动脑筋,想法也很好,请同学们按照这位同学的思路去剪一剪,拼一拼,看看三角形的底与梯形有没有关系?
生6:我发现了,这个三角形的底应该等于梯形的下底与上底的差。这样,长方形的面积为“上底×高”,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为“(下底-上底)×高÷2”,合起来再化简即得“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7:我们小组将梯形右下方的小三角形剪下,再翻转上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下底和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2×高”。
……
师:现在我们来一下,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比较,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师:会用字母表示吗?
生:s=(a+b)h÷2
师:说一说各字母的意义。
[点评: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及时交流,展示个性化的研究思路与成果,整个引导过程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操作、观察、”的过程,经历了一个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既品尝了成功的体验,又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欲望和创新能力。]
三、在实践中拓展、延伸
1、生尝试练习,帮助理解“横截面”的意义。
2、说一说计算梯形的面积应注意什么?
3、想一想,算一算:
出示圆木图,求圆木的根树。
4、计算:1+2+3+4+5+6+7+8+9= (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点评:有层次、有坡度、有趣味的练习,既能巩固所学的新知,又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很大收获,谈谈你的收获。
2、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五、作业:(略)
探索新型情感性课堂教学,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多处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一个,从课开始的自由操作联想,到公式推导的全过程,到公式的应用,自始至终都能将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上。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交流,让学生构建梯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正确的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灵活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十一
1、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对公式中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中“÷2”的理解。
课件、两个完全一样的普通梯形、两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普通梯形一个。
每小组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个普通梯形和剪刀。
(一)复习:
1、复习已学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师述:“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2、复习这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步骤:
师述“想一想你们是分几步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 步骤:
1、转化
2、找关系
3、推导公式
4、所用方法
(二)新授:
1、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师边出示图边叙述:“我们学校打算在操场南侧建一块绿地,算一算 这块绿地需要铺草坪多少平方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答:“求梯形的面积”。 出示课题:梯形的面积
(2)引出转化法
师边叙述边板书:“梯形的面积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知识,我们要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板书:转 化),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计算公式的推导)”
板书为: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转化
(3)布置动手操作要求:
师述:“以组为单位按步骤利用学具一起想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合理的分工、合作,操作学具要麻利。”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行间巡视和学生一起探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关系
割补法中: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2”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出现困难。
3、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师给予适当补充。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普通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1、转化:
梯形平行四边形
2、找关系:
平行四边形面积=2个梯形面积
底=上底+下底
高=高
3、推导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高
‖ ‖ ‖
2个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方法:
拼摆法
师问:“其他同学哪儿不懂?”
师问:“为什么要除以 2?”
(2)将两个直角梯形转化为长方形
1、转化:
梯形长方形
2、找关系:
长方形面积=2个梯形面积
长=上底+下底
宽=高
3、推导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 ‖ ‖
2个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 方法:
拼摆法
(3)将两个直角梯形转化为正方形
1、转化:
梯形正方形
2、找关系:
正方形面积=2个梯形面积
边长=上底+下底
边长=高
3、推导公式:
正方形面积 = 边 长× 边长
‖ ‖‖
2个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 方法:
拼摆法
(4)将普通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沿一腰中点和左上角顶点之间的连线剪开,将梯形分成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以一腰中点为轴顺时针转动小三角形,最后转化为三角形。)
1、转化:
梯形三角形
2、找关系:
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
底=上底+下底
高=高
3、推导公式:
三角形面积 =底× 高÷ 2
‖ ‖‖‖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高 ÷ 2
4、 方法:
旋转法
师问:“其他同学哪儿不懂?”
师问:“为什么要除以 2?”
(5)将普通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沿高的中点做上底的平行线,沿平行线剪开,将两部分图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1、转化:
梯形平行四边形
2、找关系:
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
底=上底+下底
高=高 ÷ 2
3、推导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高
‖ ‖ ‖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高 ÷ 2)
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4、方法:
割补法
师问:“其他同学哪儿不懂?”
师问:“(高 ÷ 2)高 ÷ 2,为什么可以去括号? ”
师问:“为什么要除以 2?”
4、小结公式及字母表示
(1)师述:“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合作想办法自己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一起告诉老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生边说师边板书: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2)介绍字母表示形式
师述:“如果面积用字母s表示,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生边回答师边板书:↓↓ ↓ ↓
s =( a + b )× h ÷ 2
板书为: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 2
↓ ↓ ↓↓
s =( a + b ) × h ÷ 2
(三)、练习
1、反馈练习
师述:“算一算 这块绿地需要铺草坪多少平方米?要求梯形面积得知道什么?”
生答:“上底、下底、高分别是多少?”
给出:下底=50米上底=34米 高=10米
学生计算
2、巩固练习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80分米
30分米
15厘米 25厘米
40分米
14厘米
(四)总结:
师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应回答到的知识点:
1、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字母表示形式
2、推导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思路及方法步骤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困难,你们要善于用转化的思想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新困难。当遇到不会、不懂的地方还要学会和同学、朋友一起合作解决。”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转化
长方形面积=长×宽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 步骤: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 ↓ ↓ 1、转化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 =( a + b )×h÷22、找关系
三角形面积=底×高÷23、推导公式
4、所用方法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十二
1、使学生发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形成,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2、通过对面积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转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
发现、理解和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计算机软、硬件一套;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的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标有上、下底和高及数据的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各一个。
: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剪刀。
一、迁移诱导,激发参与兴趣
1、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实验操作,引导参与探究
1、转化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
独立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梯形,拼成学过的图形。
学生拼摆,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点拨和鼓励。
2、观察
学生分组,结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板书如下:梯形面积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是上底+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 梯形的高
3、推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注意点拨。
学生反馈,教师注意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调控。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
梯 形 的 面 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提问:计算梯形的面积为什么除以2?
三、反馈调节,巩固参与成果
1、引导实际应用,巩固梯形面积公式
2、分层训练,培养能力
3、发展提高,深化知识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十三
⒈通过混合练习,理清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熟练地运用公式求面积和解答有关的应用问题。
⒉在复习与梳理中学会联系,进而提高综合分析解题能力。
⒈公式的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谁来说说这些公式各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生共同进行:边回顾、边画图、边讨论;
⒉教师指出: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互相联系,彼此相关的,我们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重点,清楚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同在联系和区别。
⒈独立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2题--看谁正确率最高!
要求:开列已知条件;写出相应的面积公式;列式解答。
⒉完成第14题
先议:⑴左图是什么图形?求面积需要哪些条件?怎么取得?⑵右图是什么图形?为什么?求它的面积需要量几个量?把它们分别量出来。
⒊完成第13和15题
在求得面积之后,怎样选择算法求解。
讨论:
⑴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不变,面积怎样变化?如果高也扩大2倍呢?
⑵三角形的底不变,高缩小2倍,面积怎样变化?如果高缩小2倍,底扩大2倍,情况又怎样呢?
⑶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面积,那么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一定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为什么?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理解与熟练,同时在选用公式时,尤其注意哪些图形求面积时要÷2。
梯形面积的计算
2、应用题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十四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高计算面积的熟练程度。
将复习题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画在小黑板上。用厚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一、复习这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出示下列图形:
问:这3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一学生说推导过程,教师边听边演示)
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2)
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演示用两个三角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量出求这3个图形面积所需要的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到黑板前量一量,并标在图上。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出这3个图形的面积,算完后,集体核对答案)
二、做练习十九中的题目。
1、第1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图形各是什么形,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注意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核对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第13题和第15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第18题,学生做完后,可以提问:在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你是怎样剪的?
这个最大的三角形是唯一的吗?为什么?(不是唯一的,因为以梯形的下底为三角形的底,顶点在梯形的上底上的三角形有无数个,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4、练习十九后面的思考题,学生自己试做。教师提示:这道题可以用梯形面积减去以4厘米为底,以12厘米为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来计算;也可以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计算。
三、作业。
练习十九第11题和第14题。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篇十五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梯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1、指名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课件出示公式)并讲讲怎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2、练习(出示)
口答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师:前不久,我们学校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四年级同学要在劳动实践基地的一块空地里种桃树,你们看看这块地的形状近似于那种平面图形呢?(课件显示图)
师:谁能指出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指名回答)
师:如果每棵桔树占地4平方米,那么这块地里能种多少棵桔树呢?(让学生思考一下)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指名说说,引入新课。)
师: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呢?它是不是也有公式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想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看一下合作要求:(课件出示)
(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2)试一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任选一种)
(3)比一比:转化成的图形的各部分跟梯形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