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看了老版红楼梦之后的心得(三篇)

看了老版红楼梦之后的心得(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3 16:25:43
看了老版红楼梦之后的心得(三篇)
时间:2023-03-23 16:25:43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看了老版红楼梦之后的心得篇一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腐朽封建社会,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生来嘴衔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虽然她的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就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她诗情画意,聪慧灵秀。黛玉每次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居于首位。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唯一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

在一个封建社会里,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们总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情气质人人称赞,可到头来,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也样样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可是因为木石前盟,使她一人独守空房,误了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却嫁给孙绍祖,被丈夫折磨而死……

我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与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制度的人,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中,一边是封建社会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自由之身的追求始终不弃。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文学的真谛就在这里。

看了老版红楼梦之后的心得篇二

“假是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一开始,似乎便告诉我们,这是个真真假假的世界,而本性叛逆与这世界格格不入的宝玉,凄美而遗世独立的黛玉,愤世嫉俗的宝钗,蛮横毒辣的凤姐就生活在这幻虚世界里。

《红楼梦》一部寄予了曹雪芹对封建世界的腐朽落败的痛斥,而又写出了贾府必定落败的原因,指出了封建贵族大家的无耻,虚伪,贪婪,狡诈以及腐败,而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纠缠不清的关系,一个木石之盟,一个金玉良缘,也因贾母等人的干涉,气死了林黛玉,逼疯了贾宝玉,最后唯留下宝钗无奈独活。

而在感叹宝玉和黛玉的凄美爱情的时候,或许也该想想,宝玉本是含着玉出生的奇人,这也暗示了他不同于其他人的叛逆,与封建的制度相对的`性格,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而林黛玉本是得宝玉前身照顾的仙草,也说明了她与宝玉之间的缘分,所以两人在第一次见面时才觉得都见过对方,黛玉又因家庭的原因,养成了自命清高的性情,这两人的组合,无疑是在封建社会绝无仅有的。

最让人熟悉林黛玉的便是她葬花的一章,“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她因自己的自卑而发出的感叹,无奈在当时的社会没有人会理解她葬花的行为,因为她清高,因为她的自命不凡,使她与整个世界无法融合,也造就了她悲剧性的结局。

而城府颇深,善于攻心的薛宝钗,是典型封建的女子,她一直劝说宝玉要学会面对封建的礼教,要好好读书,按着封建的道路走,不要老是操着叛逆的心,她总是变着法子去劝说宝玉,此时,唯一支持宝玉与封建势力做斗争的黛玉,只是一味的哭,甚至哭红了双眼,这似乎便是她支持宝玉的一种方法。

无奈有情人难成眷属,宝黛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而又似乎是对于林黛玉的释然。最后黛玉在去世前,恰巧就是宝玉和宝钗大喜的日子,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婚礼也因为怕晦气而改到别处,一边是喜结良缘的热热闹闹,一边是伊人归去的凄凄惨惨,两人的对比,更让人心痛,痛的便是唯一一对封建的叛逆者得了如此结局。要怪就怪黛玉所追求的自由吧,她在这处处为敌的世界不能寻找到的,也只能在另一个地方得到安慰。

《红楼梦》的结局,是封建背景下王府的真实写照。无论宝黛故事多么让人悲哀,多么让人无奈,多么让人感叹,就像曹雪芹说的:“假是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切便像一场梦,一切没变,唯独多了两行热泪。

看了老版红楼梦之后的心得篇三

风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无无之乱。或许没有战三国的雄伟壮观,或许没有水浒汉的忠义情深,或许没有梦西游的虚幻迷人,但红楼有着一种千古不变的发人深思。

《红楼梦》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本书贯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过表面用心观测到曹雪芹先生极力反对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腐败。读红楼,令人叹为的可不仅仅是家族兴衰史,还有种种风流事,种种风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缘,勾出了一段段风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丧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少不得处处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贾宝玉又是个“只爱在女儿们身边的”。两人一见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琐事。她是一向娇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终爱女儿之洁的宝哥哥。他们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厌恶世俗。宝黛之恋缠绵辗转,可最后,也不过是“卿于新房花烛中,余则凄然焚稿末。”

身带金锁的薛宝钗是位极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宽厚,不得罪他人,脾气和顺。可也正因为与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剧。封建包办婚姻不仅没能为贾宝玉带来幸福,还让他经历了生死离别。薛宝钗从小灌溉封建妇女思想,时刻铭记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场所谓的婚姻,亦是悲剧。

有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红楼梦》前几十回是一场美轮美奂的精神盛宴。元妃省亲建大观园,何不宏伟?元宵众人同乐猜谜,何不愉悦?林黛玉等人起诗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从那最繁华的一瞬开始的。这一切都如一场梦,家族兴衰的梦,讲述封建礼教的梦。过眼云烟。烟消云散。最终,大观园的繁荣仅仅止步于过去。

张晓风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不仅是一本讲述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经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里她就是对某一个时代的回忆,能触发人心底的温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葬花,葬的不仅是桃花,还有她居人篱下的惆怅。红楼,梦一场,到头来,惹得那人憔悴。

辗转红楼,忘不了伊细泣独怜,忘不了伊焚稿断痴情,忘不了红楼一瞬却终究梦一场。红楼,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