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来吧孩子电子书篇一
文字是池莉一贯的风格,很自我,很犀利,很感性。断断续续用两天的时间读完。默默不语,然后开始对自己的孩子不满,对自己不满,最后对迟莉不满。她的文字太强势了,虽然是一部温情的,记录母女奋斗历史的书,但读完并不让人感到很舒服。有种无形的炫耀在里面,好象只有自己的孩子最好,最优秀,她这个母亲最合格,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她写下过很多记录亦池成长的文字,每次都让我感到温馨,每每对着手里的书露出会心的微笑。可是这次,怎么会让我读完后产生了一种不喜欢的、抵制的感觉?绝对不是妒忌她孩子的优秀,是说不出的感觉。
书里配了一部分亦池从小到大的图片,用照片记录了她的成长。这些照片吸引了天天,她开始拿起书翻阅。于是向天天大概介绍了书的内容,鼓励她看。她看完了后,我故意对她感慨:“看人家孩子,多优秀”。她立刻大声叹气:看人家妈妈……然后大笑着逃开。后来她正式评论说:“我最佩服亦池可以用英语和别人交流,可以给外国人写很长的信,可以看英文网站”。她对池妈妈没有太多的评价。看来孩子是不敏感的,敏感的是妈妈们。
看着天天的笑脸,我想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吧。对她,我是无条件的、满满的爱,但在心底也藏着很多很多的期望、幻想……当她稍有懈怠,我就会很恼火,她表现越好,我要求越多……本来还会谴责自己贪心,觉得她已经很优秀,很懂事了,我不该要求的越来越高……但看完了《来吧孩子》,我又觉得不抓紧她是不行的,在大城市重点中学的班级十几名都不能保证考上好大学,那么这个小城市里,学校的前几名也是难说的。而考出去,是孩子将来唯一的出路。池莉可以把孩子从高中就送到国外去读书,我能吗?我能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教育环境?我曾经认为,不该给她太多的压力,在初中阶段,她能够轻松学习就可以了。所以任她自由学习,自由安排时间……但这本书又颠覆了我对她的教育理念。这本书里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抨击,人家不服,可以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咱平头老百姓,不服如此的教育体制又能怎么办?还不是得接受,还不是得乖乖的走那条高考的独木桥?况且,这条路还是唯一相对公平的一条路,是山旮旯里孩子出去的唯一有希望的一条路!所以,读完了这本书,紧迫感又深了些,对孩子的要求不自觉又提高了些!
写到这里,隐约知道自己读完书为什么不舒服了:池莉同志可以批评我国的教育制度,当她认为自己孩子很优秀,该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该做教育体制的殉葬品,就鼓励孩子到国外去上高中(虽然过程是孩子自己在申请并通过考试录取),实现孩子的愿望,孩子在国外上完高中就申报了国外最好的大学,并且被录取!她的孩子自然就不必受现在教育环境的限制!而我呢,我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无比优秀,应该接受最好的教育,但却不得不让孩子呆在这个小城市里,每天苦读,走那条艰难的高考之路!能考上国内的重点就应该庆幸!因为这个小城市的录取率会更低。
我为孩子感到不公平,可却无能为力。只能说,我实在是个没用的母亲。我给不了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可你看看人家!所以我很惭愧,所以我读了这本书会感觉不好。悲哀,但无奈。只好继续逼着孩子努力,自己也得努力……
来吧孩子电子书篇二
《来吧,孩子》是一本关于育儿的书籍,作者池莉是一个著名的作家。池莉老师作为家长,她的想法是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她从不强迫孩子从幼儿期就学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让她亲近大自然,在嬉戏玩耍中寻找快乐。现在人人都逼迫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学就会落后。池莉老师向当今的教育进行挑战,她选择培养一个善于体贴他人和富于合作精神的孩子。
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做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呢?”是呀,无论我们做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池莉的这段话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要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这就是池莉教育的全部,也是她自己人生经验的精髓。
对于孩子来说,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有些父母包括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会背这念那,学习这学习那,从小学得越多将来就会如何如何。其实不尽然,教育应当顺其自然,润物无声,让孩子热爱生活,而热爱生活能够启发心智。池莉教孩子下厨做菜,和女儿一起养狗、养花、打篮球、购物,这都是有意义的事。她还教育她的孩子在遭遇人生难题时,自救的一招就是看书。
作为一名老师和家长,我也深深感悟到几点:
1、让孩子快乐的生活学习。
2、把孩子当成生命中重要的人,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3、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认真地经历、感受和体会。希望我以后也能将孩子塑造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有用的人。
来吧孩子电子书篇三
记得是很早的时候在同事那里看到了池莉的这本《来吧,孩子》。她用一个母亲细腻的笔触,从女儿亦池出生前写起,记录下她与女儿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仔细想来,这本书也影响了我做母亲的观念。
像她一样期待孩子的到来。一个母亲是否是期待孩子到来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孩子是期待他到来的,那么当孩子到来时你就会看到哪哪都是好的,因为,你是用欣赏的目光在看孩子,如若珍宝。如果孩子的到来你是意外的,没有做好准备,那么孩子的到来,就会感到这个小人打乱了你的世界,你会手忙脚乱,你心情不好时,会嫌弃他的苦恼,会怪他带给你负担。孩子呢,为了没有足够的贴心照顾,总是会出状况,多数会走进一个恶性循环。
像她一样不要求孩子的成绩。池莉她从不要求女儿的成绩,但她更注重女儿能力的培养。她本身就是饱读诗书的妈妈,她又善于写作,她让女儿从小学会学会阅读,她教会女儿从快乐中学习。她有这样的能力。她懂得培养孩子是推出去的过程,除了阅读学习,她还特别注重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有这些能力做铺垫,孩子的成绩就是副产品。态度决定成败,眼界决定高度。正是妈妈的学识和眼界决定了亦池的成长和发展。
我的孩子从上小学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他的成绩,记得他上小学时,教孩子的同事普遍说我是“不负责任的家长。”想来也是因为受书中影响,我知道我的孩子上学早,一定会和那些上过学前班的有差距,不过我坚信这个差距是暂时的。我坚信,我的孩子二年三级会赶上一些,我们五六年级就会赶超上去。事实的确如此,不过不重视成绩,不代表我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我更关注的是保持他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关注的是他学习习惯。对于几个关键时期、关键事件的处理,现在看来还是很万幸,很庆幸。万幸,没有走偏路;庆幸我当时看到《来吧孩子》。
像她一样感恩孩子。池莉笔下处处充满着对女儿的感动乃至感恩,她认为“女儿的成长不只是简单的家庭教育,更是自己和女儿的共同成长,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一次自我教育历程。”
记得有一段我对孩子的良好发展也在沾沾自喜,一次说给一个大姐显摆时,大姐说了一句话:“你以为是你教育的好?是你儿子本身就很优秀。”这句话当时听的是有些刺耳,可是静心想来,真是这样。孩子的到来,不仅带给我做母亲的快乐,更是一个小镜子,时时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不得不自己约束自己。比如,孩子是认真守纪的,每次和他出行,从没有违反交通规则,他不时地提醒你。每一次手里有垃圾,我们还会偶尔随手一扔,可是孩子从来都是扔进垃圾桶,没有见垃圾桶,他能将垃圾拿回到家里。孩子是包容、宽厚的,那小小的年纪,却有着一颗大大的心,他从不会和爸爸妈妈记仇,他从没有说过一个老师的不好,他从没有妄加评价一个同学。他对生活总是有阳光般的态度,几乎没有见他生气或者情绪不好的样子。这些方面我做的真的不及孩子,我时不时地因人因事还有个小情绪,还会发牢骚。孩子身上有许多需要我学习的地方。
因此,面对孩子我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特别赞同有个说法:孩子的到来,是陪伴大人修行的。孩子有孩子的路程,孩子有孩子到这个世上的使命,不要以为自己是父母就可以教孩子,很多时候孩子是通透智慧的,他来到我们的身边也是在陪伴我们修行,促进我们自身的成长和提升。
像她一样接纳孩子。现在许多家长总是喜欢拿孩子去比较,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其他孩子强。可是孩子是独一无二,每个孩子就有每个孩子的不同,不能比较、不能攀比、不能过度地期待。池莉的女儿在她眼里也是有缺点的,她看到孩子胆小、怕人、隐忍。她先是接纳孩子,进而反思自己,她要求自己尽力改变急躁脾气。一个友爱、平等、快乐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同时,她让孩子尽情地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孩子的玩耍就是学习,学习如何适应环境,学习如何与人的相处,态度争取、方式适当,极大地改善了孩子的性格。
像她一样为孩子读书。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父母是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的,池莉自己就爱读书写作,无形中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记得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抱着他在书柜上挑书给他读,2岁生日的录像记录了他早晨睁眼就是:“读书!”每天入睡前总是要读书的,即使我心里再急着干家务,也会让孩子听上几段。在孩子不识字时,为了家务和读书两不误,还特有创意地给孩子录了两盒“十万个为什么”,让自己忙碌时还有“妈妈”在读书。这样的氛围真的造就了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试想当一个孩子说出:“你有一柜黄金,可我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作为家长该是何等的骄傲和幸福。
像她一样让孩子亲近自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自然是启迪孩子的宝藏,是滋养孩子智慧种子发芽的沃土。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就拿孩子幼时的玩水、玩土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的,水和土是孩子们母体里带来的天然喜爱,它们变幻莫测的状态,给了孩子无穷的想象,可以让孩子肆意地创造。
像她一样赞许孩子。这个赞许,确切地说是激励孩子,我们大人听到赞扬的话还会心花怒放,何况孩子呢?孩子都需要鼓励,有效的赞许需要家长精心寻找孩子的成绩。当大人赞许的准确,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向好的方面努力发展,还可以带给孩子快乐。这样的激励能发掘出孩子身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智能潜力,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收获了更加广泛的知识。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不容易,珍惜彼此的缘分,用心学习,像她一样做个推动孩子成长的妈妈,做个用自己的优秀带动孩子优秀的妈妈。
来吧孩子电子书篇四
第一次听说《来吧!孩子》是在学期初的学校培训,北京来的一位编者在台上侃侃而谈,听得昏昏欲睡之际蓦地被这个温馨、小女人式的名字吸引,捕捉住了一缕清新,由此记在了心上,在市图书馆高高的书架上,我找到了它。
诚如它的名字所表达的那样,这是一位母亲写的,和平凡母亲不同的是,这个母亲是我国著名作家池莉。我读过池莉文集《午夜起舞》,也读过她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的作品,只知道她文笔清新、细腻,看了《来吧,孩子》还发现“文如其人”,做母亲也像写文章一样,细腻、柔情、精彩。
文中池莉用真实的笔触把女儿的成长过程、教育历程,娓娓道来,她没有对我国现代教育弊端多加批驳,而是用邻家大姐般语气向你倾诉,虽然结果她和女儿选择了英国高中,但我却从她细说慢谈的故事中有了些许感悟:
从小,池莉就要求女儿要勤奋,不论做何事,不论在何时,都是勤。人至中年,我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我从周围的人观察,发现不论是何种社会角色,往往是那些勤奋努力的人才能真正作为一个生命本质意义上的“人”受人尊敬,哪怕他是一名清洁工。我们小区里原来那位胖大嫂扫地常常三扒两扒就完事了,引来大家的不满,我虽没发任何评论,可也不愿搭理她。两年前,胖大嫂换成了一位老大爷,路上从此见不到一片纸屑,渐渐地我发现小区里的人们常爱和大爷聊天,大爷也喜欢坐在我家门前晒晒太阳、歇歇力,和大家一起聊聊,走出走进的人不断和老人打着招呼,邻居们发自内心地尊重老人,只因他的努力,他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此书中,我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同为母亲,我也和儿子谈到:你可以没有好的成绩,你也可以不够出色,但你不能偷懒,你没有理由偷懒,一个人所谓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如果你懒惰了,会让人嫌弃,得不到他人肯定的人是难以收获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池莉在女儿读高一时,看到在班上排名女儿并不靠前,这样的名次是难以进人中国一流大学的,于是她们选择了国外的高中。我们在生活中的名次是第几呢?我们能选择逃避吗?回答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只能适应所处的环境,如何来适应呢?据说现在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挺严重的。自觉做事麻利的我这两年也感到了工作之累,如何让自己快乐一些,让自己以一个放松的心情来面对纯真的孩子呢?孩子太需要一个无邪的老师了,我由此学会了拒绝,拒绝让我烦恼的各种诱惑,脚踏实地地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并在这尽力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提高中我收获到了快乐。作为母亲,我也经常给要强的儿子减负:科目太多,你不可能门门都名列前茅,别把自己折腾得太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你会其乐无穷;作为老师,我也给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减减压,让孩子们度过唯一的快乐童年,别总想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早早地让孩子们学这学那。
一边看着《来吧!孩子》,一边品味着,不知不觉,还书期限到了,不舍得放弃,就去图书馆续借,就这样,整整一学期,我把它读了三遍,续借了四次,连图书馆工作人员都笑了:“这本书有这么好看?”我哑然。我心安静:快乐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