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追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篇1
最近读了一本书,小巫老师的《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选择这本书来丰富自己是因为自己既是妈妈又是老师。从哪特方面讲这本书都是很值得去读的。这本书延续了小巫的一贯风格——透彻的分析、严密的论证、大量的引用和深厚的心理学背景。
有一段文字我颇喜欢:儿童从父母那里最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认可和接纳。他们在青春期前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父母无条件的爱、认可和接纳,赋予孩子足够的内心力量,让他无条件的爱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建立真面的、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坚实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长大后,坦然地面对他人和自己的不同之处,坦然地接受环境与自己的差异,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矛盾,与“社会”这个庞大的概念和平相处。
当儿童天性与所处的环境产生矛盾的时候,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举足轻重。
如果父母接纳、支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我们相信你是优秀的,我们相信这不是你的错,我们永远爱你。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孩子就不会否认自我、压抑自我,他依然快乐地接受自己,自由的发展自己,健康地成长。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无能的,不必被动地任人宰割,只要积极地想办法,就能摆脱困境。将来他遇到困难和阻碍,也会对自己负责,一方面平静地看待自己和环境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主动着手改变现状,而不是盲目怨天尤人。
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而是站在“社会”这一方,批评、指责、纠正孩子。对孩子说。“人家都那么好,怎么就你不行?你怎么这么差劲?你让我们丢脸!你给我们找麻烦!”并且强迫孩子去“适应”环境,孩子就会觉得“这都是我的`错,我是一个坏孩子,我不值得生存!”强行的压制和修理,会让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也会让他们积存愤怒和怨恨,导致他们将来仇视社会,做出更加叛逆的举动。由于父母强迫他们压抑自己的天性、放弃个性、顺从环境、变得跟其他人一样,将来他们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要么认为“这都是我的错”要么认为“这都是别人的错”,要么怀才不遇、愤愤不平,要么感觉无能为力,不能对自己负责。
这本书给我的收获是,在大人可以控制的范围里,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让她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做父母是这样,做老师也要尽力而为才是!
我想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是长大以后拥有的一笔最好的财富了。
追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篇2
读了小巫的《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感慨颇多,儿子在跟同伴玩耍的时候,总喜欢拍打或者拉扯人家。每当这时,我总是立即制止,关键是怕别人家长不高兴。我感到奇怪,为什么儿子变成这样了?
看了她的书,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正常的。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中,无论是哪种国家、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攻击性行为在社交游玩当中浮现,越是能打架的孩子,越具备社交能力,也越精明强干。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男孩子们在游玩时可能出现很多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友好挑逗、追逐,友好扭打,工具性进攻行为,友好竞赛争斗,敌意进攻行为,恶意伤害。不管是友好的,还是恶意的,这些进攻性行为背后都隐藏着这个孩子的心理成分,有的是表示友好,有的是在发泄,所以需要我们注意观察分辨,不同的行为不同地对待,千万别“一棍子打死”,看不得孩子扭在一起的表现。
看到这儿,我的一颗焦虑的心,总算平静下来了。能理解儿子的表现,也会尝试着静静观察,看他的行为是恶意的还是友好的,而不是一味的制止。
追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篇3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感谢家长提供的这本书,就像是我们一位老师所说的,看了这本书,发现班里所有孩子身上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发现一切都自然的,都是有例可循的,发现自己有了一个特别平和的心态,发现自己再看以前的那些事忽然能完全释怀了。
感谢家长提供这样的好书,刚拿到书,只见书名还没见其真容就被一位老师借走了,说是先看下,2天后说是看完了,不过班里的另一老师又错阅了,如此这般,两周后这本只闻其名的书终于到了我的手里。简直是一刻都不敢担搁,又特别去买了笔把自己感兴趣的划下来。哇!看了之后感觉茅塞顿开,原来还可以这样子!本来有些东西自己只是懵懵懂懂的,在这里都找到了答案。
这是我刚刚读完此书的感觉,突然觉得心中有些东西想要抒发一下,就有了上面这篇有些语无伦次的观后感。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把这本书也推荐给正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辛勤摸索的家长们。如果您对此书也感兴趣的话,可以到园里来借阅。如果您也有特别喜欢的书也请推荐给我们。我们愿意与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追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篇4
“孩子在长大,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做父母的,只有赶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只是,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文章最后的论点,我还真的深有同感。
小女儿璐璐自从被医生诊断为早产儿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把她捧在手里,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几乎没和小朋友接触,在犹犹豫豫之中让她上了幼儿园,我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女儿跟不上同龄人,以至于产生再复读一年小班的念头。通过老师的沟通指导,才发现女儿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弱小。是啊,女儿已经慢慢在成长了,记得有一天,小女儿站在阳台上,看见太阳下山了,问我:妈妈,太阳公公有没有爸爸妈妈小宝,他一个人回家会不会伤心?我说不会啊,太阳公公是没有爸爸妈妈,但是有朋友陪伴,你看,那么多的白云妹妹在他旁边跳舞,太阳公公好开心!小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情绪和喜怒哀乐,而我的思想却停留在最初级,跟不上她成长的脚步。
读了幼儿教育《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这篇文章后,我也适当地调整了自己。现在女儿基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在学习方面碰到困难,她都会告诉我,比如不会画人的脸,我就教她先画一个大圆圈,然后画两个小圆圈,再画两个小眼珠,最后画上小嘴巴,开始时把眼睛嘴巴画在一块,我就自己当了一回模特,女儿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看她一脸的开心,我觉得和女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才能及时调整我的思路和做法。
女儿已在成长了,路上遇到熟人她会礼貌地打招呼,上课时会举手回答问题,进餐时速度也变快了,每一点点的进步,都凝聚了老师的努力,父母的配合以及她自己的用心。相信不久的将来,女儿会越来越棒!
追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篇5
看到有网友留言说“你真是个伟大的母亲!”真是惭愧,我所做的,是每个平凡母亲都能做到的,而真正伟大优秀的母亲,却是我不能企及的。
这几天读小巫的《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一书,尚未读完,已是受益匪浅。芊芊小时,我所读的无非就是《为了孩子》、《父母必读》等几本杂志,真正系统的育儿论著,却不曾读过一本。所以现在,我常有恐慌感、焦虑感,觉得自己的育儿观念原来是这么的落后,孩子的识字敏感期都被我错过了。越这么想,越是自责,以至于不停地钻牛角尖,自寻了不少的烦恼。读这本书,让我重新反思了自己。尤其是作者引用老子的观点“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思是踮着脚尖无法长久站立,迈着大步无法长远行走),引发了我长时间的思考。给孩子爱和自由,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读书惯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是个很大的弊病。所以,也该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孩子,不良习惯,得改。
昨天晚上,芊芊所在的班召开了家长会。芊芊爸爸参加,我则带芊芊参加了一个同事聚会。按我的“指示”,芊芊老爸带去纸笔,记得非常详细认真。回来时近9点,芊芊已经睡了。芊芊老爸掏出记录,开始向我“汇报”(哈哈)。家长会分为两部分,第一校长讲话,第二班主任老师讲话(我原以为会有家校交流的)。应该说,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我的一些观点是不谋而合的,这让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当然在实行过程中,肯定有“跑调”和“变味”的地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新事物在推行过程中总要遇到挫折和抵抗。我们不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余地并不多。再说,就算在北京上海,不也是一样有妈妈为孩子的择校伤透了脑筋吗?
就象小巫,她为儿子SAM择园时,也是前后换过四所学校。想当初,芊芊入园时为了进不进蒙氏班,也是让我大费心思。从心底,我接受蒙氏理念,我读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儿童教育大秘密》,虽不是大彻大悟,却也对蒙氏理念有了个大体的了解。但真拿上不菲的学费让芊芊读了蒙氏班才发现,所谓的蒙氏班,不过就是多了些供摆设的教具而已。教还是那样教,只是多了个“蒙台梭利”的噱头。芊芊进学前班后,我一度非常失望,那个表面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老师,所习惯的是通过大吼大叫震摄住孩子,然后造就木偶似的乖孩子。后来学校运动会时我观察了一下,芊芊这个班的学生看起来整体显得要木讷一些,当时我非常担心,可我也没别的办法,不可能转学、换班。
想想就这一年,熬吧。不过昨天跟芊芊提起她这个女老师,我问,如果现在再让你跟S老师上学,你乐意吗?芊芊点头说,乐意。小孩子真的是不记仇,不开心的事,她早就忘了,记得的只是让她感到温暖的记忆。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