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文化振兴研讨发言材料(3篇)

最新文化振兴研讨发言材料(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0:07:58
最新文化振兴研讨发言材料(3篇)
时间:2023-03-19 10:07:58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文化振兴研讨发言材料篇一

xx村自打造“美丽乡村”以来,取得了重要成果,路更净、水更清、天更蓝了。

(二)经济空间有效拓展

一是进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使原来种粮食发展到现在成规模的种植各类经济作物、现有“三木”药材5000亩,茶叶2586亩,魔芋4500亩,直接经济收入与xx年相比翻了一番。二是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旅游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乡养生庄园及乡村旅游农家接待点的从业人员已达到200余人。通过发展旅游业,农民不再开荒种药材,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收入也明显提高。

(三)生态旅游业发展喜人

一是7户养生庄园自5月试营业以来,共计接待5000余人,增收约20万元,二是28户小规模零散农家接待点自7月竣工以来,每户均接待50人左右。增收约10万余元。

文化振兴研讨发言材料篇二

乡党委政府坚持统一建设方向,统编建设规划,统排建设项目,统筹建设要素,统抓建设管理,从基础抓起、整体推进,着力塑造规划科学、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形象。

(一)、围绕一个规划,全面落实“五好标准”

在试点建设中,白泉乡紧紧围绕“生态白泉〃养生休闲”定位,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两年计划和五年规划,坚持好住、好吃、好看、好玩、好购“五好建设标准”,统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和生态环保四大要素,依托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突出“山”的特色和灵魂,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为中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规模经营带动要素聚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将xx村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避暑养生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村落。

(二)突出两大重点,全面整治农村环境

1、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全面覆盖

一是明确责任。与居民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环境卫生长期维护责任。该村乡财政出资添设活动密闭垃圾桶80个。采取“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全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该村达96%。

二是保障有力。乡财政从有限的财力中每年切出2万3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其中5000元用于xx村。乡政府投入20余万元新购置1台垃圾清运车,1台洒水车,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

三是强化管理。一方面:采取低保户轮流出义工定期对三不管地带进行清扫保洁,邀请离退休村干部及优秀xxx员充当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定期巡查督促,加强保洁及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季度巡查评比制度,提升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坚持狠抓管理不放松,确保卫生状况不反弹,保持了干净、整洁的常态。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一是大力推行“一池三改”,新修化粪池250余口,彻底根除污水及粪水直排现象;二是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新建沼气池150余口。

(三)推进三大建设,全面打造美丽乡村

1、村庄环境建设

一是重抓基础,整体提升。既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愿望最强烈的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又注重整体形象和内涵提升,使自然生态与人文建筑相映成趣,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二是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以好住为目标对农房改造升级,紧紧围绕“以旧村改造为实质,以生产相对集中和土地相对集中为关键,以土地合作、就地置换为保证”为要领,大力实施风貌改造工程,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农户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优化配置、高端设计,采取农户自筹资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筑风貌打造。政府出资金约200万元,完成公路沿线82户农房的美化改造;对边远吊散户、无房户、危旧房统一规划建设进行集中安置、新建点子坪、大屋基、火焰坪四处居民点,预计安置160户800余人。

2、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持续改善农村面貌,按照“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优化的标准,从整体上改善农村形象。二是基础设施工程。充分利用县级相关“三农”项目的实施,按照总体规划,打捆使用有限资金,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运作方式,以项目的`建设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3、主导产业建设

围绕打造旅游观光、经济高效型农业,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培育。目前,依靠业主已发展板角山羊、宝山绿源土鸡、雪宝山中蜂特色养殖基地各500亩。同时,以7户养生庄园为载体,突出产业亮点。

文化振兴研讨发言材料篇三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提振群众精气神、培育农村好风尚、凝聚社会正能量,现就2022年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xxxxxx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xxx实施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按照“巩固强项、提升弱项、补齐缺项、提质增效”的原则,立足农村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实施“铸魂、守根、塑形”行动,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二、重点任务

(一)深入实施“铸魂”行动

1.强化政策理论宣传普及。采取编印农民实用口袋书、编写地方小曲、微信微博抖音推送、领导干部讲党课以及云课堂、大喇叭、小板凳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进农村活动。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xxx精神,组建巾帼、青年、百姓以及先进模范宣讲团常态化开展“炕头院落宣讲”“田间地头宣讲”“文艺宣讲”等理论宣传宣讲活动。在村镇楼栋廊道、院场等适宜位置打造“学习走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随处可见、盈耳入脑。持续开展xxxxxx金句热词主题宣传街(墙)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筑牢理想信念,坚定信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2.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良善法治立规明矩。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场所,推广普及红白理事服务礼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组织村民集中举办婚丧宴席,倡导简办文明新风。充分发挥“两约四会”和“孝善基金”“道德信贷”“道德银行”等乡村德治平台作用,破除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组织开展邻里互帮互助道德评议、民事直说、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各类活动,引导群众明辨是非、规范行为,远离封建迷信、算命赌博等恶习,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推动科普街、科普宣传栏建设,广泛宣传普及反对xxx迷信、健康生活、安全常识、应急避险、种植养殖技术等知识。

3.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以文明村镇创建评比活动促进乡村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不断提升。以“德润、德治”为目标,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美丽庭院”“五星级文明户”“向上向善好青年”“青年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评选表彰,打造“德者传理”“德者聚力”“德者诚信”“德者荣耀”“德者有得”“德者积分”等“×德者”特色文明活动品牌链,叫响荣誉、弘扬正气,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持续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推动“分餐夹走进千万餐桌”向农村延伸,培育良好就餐新风尚。扎实推进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素质提升行动,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以传说、故事、歌谣、说唱、小戏、谚语、俗语等文艺方式生动活泼宣传阐释主流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发挥好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组建成立组织灵活、便捷高效、精准精致、常态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关爱老人儿童、文明交通劝导、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辐射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实施“巾帼助力乡风文明”行动,推进“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设,带动妇女参与农村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家风、民风、社风全面提升。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面向农村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推动提升农民科学素养。

(二)深入实施“守根”行动

1.加强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争取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风貌提升、文物本体修缮、展示展览、研学体验等项目,以项目带动文保单位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村一级差异化建设乡村记忆馆,开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作。做好传统村落摸底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村落申报为省级传统村落,纳入国家保护名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农房修缮加固、村容村貌整治等乡村建设行动相结合,改变农村破旧面貌。加强对历史建筑的普查摸底,持续公布符合条件的历史建筑,做好挂牌、测绘、建档、修缮等相关工作。

2.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深入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公布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落实非遗传承人补助政策,支持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支持各村建设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着力提升展陈水平,培育非遗旅游线路。促进手工地毯、手工制醋等传统工艺项目提高传承技艺,实现生产性转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端午节、中秋、“四月八”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永昌曲子、金川小戏等曲艺类项目传习展示活动和民俗文化展演体验活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