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节日随笔450篇一
晚饭吃了一份六元的套餐,要了一碗绿豆粥,没有吃月饼。虽然这一餐算不上丰盛,但是享用着饭堂难得的清静,耳边飘散着沁心的音乐,还可以看到窗外的天色依然蓝,风依然凉,所以,也觉得这一餐吃的也还舒心,用的也还开心。
吃饭的时候,在想,节日意味着什么?一样的二十四个小时,相同的一个地方,同样的你我他,这和平日里有何区别?其实,时间本身没有区别,区别的是人们赋予了同样的时间不同的期望和心想,从而在自我的期望和心想中构建着本是寻常的不寻常。过了那么多的节日,走过了那么多地方,节日随着时光在年复一年的轮转中交替来往着,过了那年的中秋节,依然有来年的中秋节,过了来年的新年,依然会又再年的新年在等待。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节日更迭和往复中,渐渐长大,渐渐远离过往。如今,对于节日,已然没有了过往里的那种期望和心想,只是觉得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逐渐回复到寻常,没了期望和心想的情动,一切便归向浮云清风。
晚饭后,为了寻得一处可以打电话的地方,从学校的东区走到了西区,从校园里走到校园外,从西门口走到西门外的路东和路西,可惜的是,当走回学校的时候,依然没有电话可打。此刻的校园里和校园外,都是车人渐少,平素里的喧嚣隐退很多,路边不少的店铺已经关门停业,昏黄的街灯下,路人愈加形单影只。这里的节日和北京的节日不一样,节日的这里是安静人少的.,节日的北京是热闹喧嚣的,或许这也是这里和北京的一个差别。只是,走了这里久,去了这么远,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打公用电话的地方,心中浮出了些许的失望甚至失落,这,也使自己在这个节日的傍晚更加怀念北京,因为,在那里不会找不到公用电话。
走在车人稀少的街上,夜风渐凉。一辆载东西的自行车从身后擦然而过,分明感到车过后衣服的飘动,这让轻松散步的自己不再轻松,庆幸的是自己躲过了。在如是的时候,也只好自我安慰一下。过路口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捡破烂的老人,手里拿着装满了饮料瓶的袋子,背有些弯,肩上还扛着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大袋子,猜想那里应该是他捡了一天积聚起来的瓶子。老人从昏暗的楼隙走出来,小心翼翼地穿过马路,走到街的另一边。不知他是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还是趁着夜晚的秋风不甚凉,早早回家,因为,今天是家人团圆的时刻,他的家人是否也在家里等他回来,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晚饭......
走回学校的路上,偶尔可以听到不远处传来烟花的爆破声......
走在安静的校园里,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行人,有晚饭后带着孩子出来散步的母亲,也有开始锻炼身体的老人,也有或单或双的年轻人。在这里,人看去都是安逸的,都是轻松的,在他们的身上可以呼吸到节日的气息。一个园子的距离,隔断的却是两个迥然的世界。
节日的校园空了,节日的城市也空了。在空的节日里,自己没空,有些人,也没有空。
节日随笔450篇二
小时候,端午节时,几个伙伴事先约好,早晨早起去山坡捋艾蒿,每次天还没亮,便相互叫喊起来,提上竹篮子或小筐往山坡上跑。等到大人们起炕时,我们已经提着满载艾蒿的竹篮或小筐跑回家中。大人们把艾蒿分成一把一把的,放到家中的每个门口,我母亲还要把用彩纸随手剪出的小葫芦,用浆糊贴到门上。并为我们姐弟几个每人手腕上系一圈五彩线。每年端午都是如此。
当我们问妈妈为何为我们姐弟系这好看的线圈时,妈妈说:“避邪,解温灾”问为何门口放艾蒿贴葫芦时,妈妈说:“从前,有个叫黄巢的,杀人八百万。一天,他决定去屠杀一个村庄,但想起那个村子有个人曾救过他的命,于是,他来到这个村子,找到他的救命恩人,让他在自家门口挂个葫芦放一把艾蒿做标记,他回去告诉手下,门口挂葫芦放艾蒿这家不能杀,其余全杀。黄巢走后,他的这位救命恩人,告诉村子所有人家在门口放上一把艾蒿挂上葫芦。待黄巢的人来后,看到村中家家门口都放着一把艾蒿挂着葫芦,按着黄巢的吩咐,这些人只得离开村子,村中人因此避去了血洗之祸。从那时起,每年端五节早晨,家家门口都放一把艾蒿,挂个葫芦。以驱灾避难,迎吉祥。现在是新社会,天下太平了,但这习俗却仍沿续着。”妈妈的话,让我们明白了端五挂葫芦放艾蒿的含意,那时,便以为黄巢是个恶魔是个坏蛋,后来上初中后读了些历史,了解到:黄巢是唐末那场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之初,黄巢和他的军队爱民如子,因此获得“率土大将军”的美称,后来,黄巢称帝,定国号为“大齐”,自此以后,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变质,开始像强盗一样杀人越货,抢男霸女,明火执仗,肆意妄为。在黄巢的统治下,老百姓连基本的农耕作业都无法进行下去,于是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景象。公元884年,黄巢在众叛亲离中为部下所杀。自公元775年起义至黄巢被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据说,有八百万人死在黄巢和他的起义军的屠刀下。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庆幸自己生在了新社会,没有了那种因乱世而无辜被伤之风险。我们写作文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说这话是自豪的,因为那是有福的标志。那时不像现在这样物质非常丰富,端五光卖葫芦的满大街都是,且花样繁多。那时,我奶奶和我妈妈有空且有大的彩纸时,便抽一个大葫挂门上,没空又没有大的彩纸时,便用剪刀剪一个小葫芦贴在门上。尽管那时生活不富裕,但节日里的那份美好,那份平安祥和,那份浓浓的亲情都含在了那把艾蒿,那个小小的纸葫芦还有那只五彩线的手环上。
五年前,因工作,我们来到滦平,滦平虽距丰宁很近,可端午节的过法却不一样。这里,阴历五月初一捋艾蒿挂葫芦,而不是五月初五。刚来时,我不知道这区别,看到初一这天人家门口的艾蒿和葫芦时,很是诧异,当问明白时,还是我行我俗,过初五。这样,五月初一这天,于有意无意间便被忽略了。直至某一天早晨,推开门时,一股艾蒿的`清香忽一下顠进屋来,低头一看,楼门口放了一把艾蒿,“谁为我家门口放的艾蒿?”看来,今天是五月初一。我们忘记了,别人却没忘记,好心的她们给自家迎吉祥的同时,也没忘了给我家放上把艾蒿。我和家人都很感动。但这种感动情结并没终止,这几年,每年的五月初一都有一把艾蒿放到家门口。但却不知这位好心人是谁。去年的一天,我和崔老师闲聊,她说:有次五月节时,她和刘老师俩口子登山,刘老师捋一把艾蒿递给媳妇,说“这给咱家”又捋一把说“这个给明耀家。”此时我才明白:原来,每年五月初一的艾蒿是我们邻居刘老师俩口子放的。之后,我上街买葫芦时也买两个,一个给自家挂,一个给邻居挂。去年我买两个大葫芦准备初一时挂,初一早晨推开门时,门口同样放了把艾蒿,这回,艾蒿上还挂了个小巧精致的红葫芦。一看对门也是这样子,我明白肯定又是刘老师俩口子做的好事。
今年五月初一,我推门时,艾香又飘了进来,我赶紧取出前两天就买回的两枚小红葫芦,递给儿子,儿子把它们分别挂在了我家和邻居家的大红福字上面。
这代表吉祥的一个小葫芦和一把艾蒿,传送出的是美好的祝愿和祝福。每天上下班到这里,便觉喜庆、吉祥。心情一下子便美好起来。
端午节飘香的艾蒿,小小的葫芦,代表的不只是平安符和传统节日,它传出的是真挚的关爱,美好的祝福,还有那份永远不老的人间真情。
自嘲三首
一
花甲之年始转文,寻词觅句笑煞人。
移来野草园中养,当作香花浇灌勤。
二
拈花惹草脑发昏,打肿颊儿做胖人。
刮肚搜肠寻丽句,纵然无病也呻吟。
三
吾乃天空一朵云,飘忽至此六十春。
他年散去无踪迹,摄像留于隐处存。
节日随笔450篇三
元月二日,新的一年的第二天,我们本该很快乐、很幸福的生活着才是,却意外的被一些未曾料到的人和事所打乱了,依然简单的过着,却与我们的初衷有了点点的不同。
回到家,十一点都过了,肚子很饿,忙着在厨房里做吃的。他还睡着,接了一个电话,是他堂姐家的儿子打来的,说他的亲舅舅,也就是老公的堂兄,做房子时摔下来了,头疼,要到我们这来,要老公带他看病。等他直接和堂兄说话时,那边却始终没有声音。
我就有点纳闷了,为什么不要自己的亲外甥带着看病,非要要他带着去看病呢。当下很是郁闷,对即将面临的麻烦也是颇有微词,怪他不在电话里及时说清楚,看看吧,心总是太善,对别人总是太好,麻烦自动找上门来了吧。
他说总会有这样的麻烦事的,关键是怕他们钱带着不够,若不够咋办。我说,要我拿钱出来门都没有。虽然很郁闷烦躁,但他的不算太亲的外甥正和外甥的亲舅舅及舅妈就坐在门口车里等着。对他一个人前去我不放心,我怕他的心慈手软会进一步的将麻烦弄到自己身上,还有那个叫学的外甥他到底什么意思,他自己带自己亲舅舅到医院看不就得了,干吗要到这来呢?
一出门,街旁停着一辆黑色轿车,里面坐着人,但看了一眼,又不是等我们的人,它的外甥说在水利厅门口等着,谁知去了,却没有人,电话联系,才知那门口的车子就是他外甥的。多么滑稽的人,看着我与他一步步爬上天桥,他的外甥却在下面看着,也不叫我们一声。
他的堂哥堂嫂今早坐亲外甥的车子从洪湖赶来,点名的要老公带他去医院看病。瘦高的个头,戴着黑色的`并不太干净的老头帽,而堂嫂紧闭着眼睛,样子很不舒服,她晕车。略略知道了一些情况,看着眼前的两个苦楚的人,心头点点的不满暂时都压制了下去。决定先回家休息,吃点,然后去人民医院看看。
很晚到家,堂嫂的电话也来得仓促,家里有鱼头还有骨头、瘦肉等,但来不及做,最好到街上买了几碗牛肉面对付了一餐。那堂兄整饬自己厨房时不小心从上面摔下来,头疼,心发慌,想呕吐的感觉,一抖起来浑身像筛糠。阵发性的头就疼了,心慌了,连背部都跟着不舒服了。他着急自己的病情,记着要快点去医院,挂号,检查。那堂嫂不是病人,也成了病人,到家就开始在卫生间吐起来,刚坐上去医院的的士,又开始吐了,从窗户里吐到马路上,都把的士的车门搞脏了。年轻的司机通过后视镜看到了,没办法下车,又帮他弄了一下。
平时看到的人都好好的,健健康康的,为什么一到医院,这里怎么那么多的人生病了呢?脑神经外科,一个很年轻的医生,他说不是脑震荡,脑震荡的症状是头晕,而堂哥的症状更偏向于植物神经的破坏或什么其他情况。在老家医院做过ct,这次做了核磁共振及t3\t4一系列的血液化验。结果明天下午三点才有。查完血,又去到放射科,墙上到处张贴着射线有害的图片及话语,一看到这些,我的心就开始发麻,都不想往里面走了,而那里偏偏都坐满了等待检查或等待拿结果的人。
医院,医院,这就是医院,到处是病痛,到处是痛苦不安,到处是满脸张皇或难过的人。单子递进去,被告知,晚上七点至八点间作检查。这样的时间段,只有不回家了,于是决定,他们在那等着,我回家或者直接回到租屋那边。临走前,与他一起找医院食堂,我有大致印象,可惜没找到,问候才知,食堂拆了,新的食堂还没开业。回来,他送我回租屋那边,看见对面就有一家小餐馆,决定晚饭时分就在碗面解决算了。
时间已不是很早,就这样傻傻呆着,还不如走掉算了。最终决定不回家,香肠就晚一天晾出去吧。顺着路走着,问了两个人,找到首义广场,然后回到了胭脂路的租屋里。而五点多钟他打来电话,说核磁共振以做,他们准备回家了。再后来他又打来电话,说堂哥堂嫂他们死活不肯到外面吃饭,他查了点饭,炒了一个青菜,就着剩菜吃了。
没办法了,只能如此了,他不会做,我又不在,又能如何。后来打电话又问家里还有没多的被子?要他自己到柜子里拿。随后那边再没有电话来了。
那两个苦楚的人,一副典型的从乡下来的畏缩的又有些卑微的堂哥与堂嫂,明天或许还要在家过一夜了。而我中午必定要回家做饭,吃了,他们就可以再去医院拿结果、开药了。,应该住院调养,可他哪有这样的条件,如这样,于我们是不是更麻烦更不堪了呢。
生命太脆薄,生老病死无时不刻紧紧跟随着,它的堂兄堂嫂尚且可以找到我们带他去看病,若我们哪天也这样了,又有谁会对我们如此呢?前往放射科时,在路上与他说起这些,他说他会照顾我。只有乞求永远健康,没有疾病痛苦的袭来。可是世上的事,谁又能说的清呢。
今天,新年的第二天,上午,太阳露出了一会笑脸,后来慢慢隐去,就再也没有出来。今天的风真大,呼啦啦的吹在脸上,好冷,好冷。
节日随笔450篇四
xx多年前,我们也曾有几多痛苦,几多屈辱,几多仇恨南京的大屠杀,夺去了30万同胞的生命,那一箱箱的x片,摧残着中华儿女。
痛苦啊!悲苦啊!愤怒啊!只要是有骨气、有良知的中国人,谁能忍受?谁还不拍案而起?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的序幕。它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不可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经成为历史。xx多年的奋斗,祖国变得更加强大,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如今的祖国是高高的楼房,宽阔的高速公路,美丽的公园,长长的商业街,还有那些勤劳善良的人们。如今祖国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的旗帜插遍大江南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有古城新貌的北京和亚洲最高的建筑之一—上海东方明珠。香港澳门的回归,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华民族更显得无比自豪。
还记得上高中的第一节历史课和地理课,我都是在惊喜和兴奋中度过,老师告诉我,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有三山五岳的壮丽河山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美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有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xx年的磨砺,祖国已经成为世界的蛟龙,是屹立的巨人,双臂拥抱着我们的大好河山。
我们是建设新中国的接班人,祖国的未来将有我们顶上,让我们努力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节日随笔450篇五
他曾经教过我做数学题,煮过饭给我吃,接过我放学,带我去买过衣服,也朝我吼过,敲过我脑袋。
他曾经很严肃。
我不喜欢他当我的数学老师,因为在课堂上,他对我的要求总是要比别人高,还会当场甩我的作业,完全不给我面子。
但是,很无奈,我肯定会是在他教的班上,谁让他是校长,想把我安排在哪儿就安排哪儿。我认了,毫无反抗之力。
而无论是我的哥哥姐姐们,还是弟弟妹妹们,几乎都曾经当过他的学生,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也会细数他的严厉。
不用说一句话,只要他出现,便觉得气场冷了下来。单是一个眼神,就让人起鸡皮疙瘩。更别说那种要被检查作业的忐忑。
他终究没当我几年的老师,我去了别的学校,就是放飞的鸟儿,再也不受他的控制了,而此后,我离那片生活的土地,也越来越远。
如今,他已经年过半百,还是在那个地方,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再过十年,估计他都可以当那些学生的爷爷了吧。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他老了,再也不像是以前那么严厉了,再也不让人那么畏惧了?
或许是在我和他就某些问题争论时,他已经不再处于上风。
或许是在他在开始用智能手机时,却还得求助于我们这些他眼里的年轻人。
在我帮他用电脑编辑出一些文档后,他说,我用几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东西,他之前自己用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还没能做得比我好。
或许是他开始戴上了老花镜。
或许是在小姑的葬礼上看到从没有流过眼泪的他,默默地擦眼泪。
而他也总是喜欢说自己老了,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啦!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要反驳他,才五十出头就说自己老了,让那些六十多岁的怎么办?
他无言以对。
虽然我嘴上这样反驳着,但是我知道,他也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
高中的时候放假在家,他去别人家做客。
晚上姑姑急匆匆地到我家,告诉我赶紧跟她一起去医院,说他出车祸了。
姑姑说不清楚现场车祸的情况。
我只能在去医院的路上想了无数种可能,想到他连动都不能动,想到他满身是血,又想到他可能幸运没受什么伤。
当我们到了医院,才看到被人搀扶着的他,一边脸上都是血,眼睛周边肿起来,一只眼睛已经完全睁不开,胳膊也没法动。
他看到我之后,轻声地唤了一下我,很虚弱,又似乎还要对我笑,却又比哭还难看。陪他一起做完了身体检查,他躺在病床上,已经完全睁不开眼睛。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了精神。
那个受伤被搀扶着不再年轻的他竟让我印象那么深刻。他不再是那个严厉呵斥我们,不怒而威的老师。那一刻,竟觉得他开始变得苍老。
就像是朱自清的《背影》里面写的那样,你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觉得,他再不是那个高大如山的父亲,他曾经担负整个家庭责任的肩膀也会留下斑斑伤痕,他的皱纹加深,头发变白。
尽管不愿去承认,但这又是必须接受的事实。而时光时光,却无法变慢,让他们慢些变老。
他并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是把生活过成了细水长流,一点一滴。
我时常觉得,到现在还没有比他对我更好的人了吧。
知道我喜欢吃的食物,我无意中说想要吃的,很快就会在家里的餐桌上出现。夏天里说特想吃西瓜,在家的时间,他让家里没有断过西瓜。连我自己都不怎么放在心上的话,他却总是记得很清楚。
黄女士也常说,也只有我回家的时候,沾我的光,她才能吃上他做的饭。
每次回家,他都会去车站接我,就像是上学时,总是会在放假时去学校门口等着接我一样。他一直都是那个接我回家的人,然后又送我走的人。
我和他的'观念不一致,特别是在毕业之后,这种分歧就更加显著。这样的观念代沟已经不能轻易的被拉到同一条线上,除非有一方能够妥协,而年轻气盛的我们都已经不再是妥协的那一方。
他尽管不是很赞同我们的选择,但是在我们决定了要做什么事情,他也无法改变时,却又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他似乎一下子从严厉的老师变成了慈爱的父亲。
又或者其实他一直都是那个慈爱的父亲,而这一面,总是要等到他们开始老去了,我们才渐渐明白。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只愿你慢些老去吧,无论我走多远,你都能是那个接我回家的人。
亲爱的老爸,生日快乐!
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节日随笔450篇六
前几天接族叔电话,约我们回老家王岭做清明,并说,这次大家都回来。
星期六,我和才德、庐生、晓阳几个弟兄及弟媳,一清早便往回赶。车子爬上蜈蚣嘴,只见大门楼前,已停了好几辆车子了。
来不及寒暄,还是先做正事——祭扫私坟。我们先去王山祭扫祖父祖母等的坟墓,再经沙塘埂去祭扫我父亲的坟墓。
沙塘埂是个引起我无数回想的塘埂。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大人们就把凉床搬到塘埂上来纳凉,我们小孩就坐在长满草皮的塘埂上。大人们躺在凉床上,一边摇着破巴掌叶,一边张家山前李家山后的聊着。特别是矮个子长和大爷,一肚子的故事。他讲故事的时候,非常投入。有一次,我父亲下队回来得晚,路过沙塘埂时,见他一个人躺在凉床上叽里咕噜的不停说着,便问他:“你讲些什么?”
“我在讲书呢。”
“你讲给哪个听?”
这时他从凉床上坐起来一看,塘埂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了。
不大工夫,我们就来到父亲的坟前。父亲的坟头已长满了荆条和杂树苗,冷清得让我心酸。今年冬至,说什么也要提前回来,把父亲的坟前墓后好好整理整理。摆好茶点,我一边给父亲斟酒,一边念起我前几天写的“回忆我的父亲”的结尾一段话:
有人说,一个村庄是一个地方的伤口。王岭,我的故乡,它便是关庙冲的伤口。多少次花开,多少载风雨,我的痛还在那深处。因为那里曾有我患病父亲的痛苦,那里有我无法报恩的遗憾,那里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思念。让泪化雨,清明时节,纷纷扬扬,洒向王岭东边的那片山坳。那里长眠着我的父亲……
读着读着,我泪如泉涌,哽咽得无法读下去。我相信,地下的父亲他一定能看到,他的儿子一边给他烧纸钱,一边伤心流泪的样子。
十一点左右,大家聚齐在村头,简单的寒暄几句,车队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大约二十几分钟,我们便从黄山寨东面转到黄山寨的西边——东凹。
东凹,是我们的祖坟园。这里葬着我们的八世祖黄官禄老人。据祖辈讲,我们王岭的山场地皮,就是他的夫人夏老太太用娘家带来的私房钱从王姓家买来的。从此黄姓分支的那一脉得以在王岭扎下根来。怪不得一窝黄姓,村名却叫王岭。
官禄老人的坟墓,背靠着巍峨的黄山寨,颇得“冈峦之体势”,坟前一口小池塘,接水色天光之灵气。这小池塘现今还摆在那里,仿佛一只酒杯。王岭人个个擅饮,渊源原在这里。看坟颈处的墓碑,知其立于咸丰六年,距今已有一百五六十年了。这一百几十年什么事不能出呢?动乱,能毁它;开荒种地,能毁它,且坟冢前就连着良田旱地呢。而它偏偏完好无损地立在那树木从中,你说,这不是个奇迹?
站在老人坟前,我和族弟子良先生不经意间目光碰到了一起,也许我们的心里都有着许多的.感慨。我们在一起议论着这这件事。两百年了,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如今,村子里的年轻弟兄们下辈们,他们天南地北的读书求学、创业谋生,难得一聚交流一下。有的纵使碰面,互不相识,这样下去,大家便再也找不着自己根在何处了。要知道我们都是一棵藤上结的瓜呢。哪能让这种传承毁在我们这辈人的手里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创设一些平台,让大家走到一起来,相识,相知,相容,相亲,像这次的清明扫墓,就非常有意义,这无疑是凝聚亲情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在祖坟园里,也有两处让我们感到有些奇怪和不解。一处是我的四辈祖宗和他的堂弟兄合墓。见过夫妻合墓的,没见过堂兄弟合墓的。想必这也是非同一般的手足情深。另一处是我的七辈祖宗的合墓。据祖辈们说,我的先祖学锦大人,娶过三房太太。而合墓只是他和二房三房的合墓。大房因为没有生养,便葬在别处了。看着坟前的墓碑,我似乎看到了它后面的冷酷。既然生前三女同侍一夫,岂能只因为没有生养,就让大太太孤单寂寞的飘零在外呢?
下午二时,我们的车子又一齐开回王岭。午宴早已摆好,摆了五桌。大家先后落座,不分年龄,不分辈分,不分职业,不分穷富,不分尊卑。久违的叔伯弟兄姊妹,久违的血缘朋亲,久违的故园、土菜家做,一切都是那么亲切。晓阳弟见厨房里山粉圆子出锅,拿筷子就夹。我便笑他:“你当局长,在单位能这样吗?什么是家?这就是家。”他一边吃,一边弯弯腰,是圆子烫人呢,还是他认为我说得对呢,不得而知。
酒筵中,连平时滴酒不沾的省公安厅贾处,竟也端起酒杯,一桌一桌的敬酒。贾处在王岭这个小山村度过了他的童年。几十年的辛苦劳碌,难得轻松一下。他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便遇上这等山村盛事。前尘影事,眼前的欢乐海洋,相互更迭相互融汇,也许这些正在他的心里掀起感情的狂澜呢。酒不醉人人自醉,冷面的老公安也架不住山村欢乐气氛的汹涌波涛,仿佛醉在儿时的光阴中。
这一桌走来,那一桌走去,来来往往。这个久已沉寂的小山村,醉倒在一张张笑脸前,醉倒在一声声乡音中,醉倒在别样的节日里。
节日随笔450篇七
一过大年初五,陕北的大街小巷,沟沟峁峁里的大小村庄,凡是人员密集处,便到处扭起了秧歌。整个陕北,呈现出一片更加热闹、红火的节日气氛。
提起陕北秧歌,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听人们说过。可是,当你亲自目睹了那宏大的场面,真正置身于唢呐声声、彩绸飘舞、欢声笑语之中的时候。你才能强烈的被吸引、被感染、被震撼。
正是这道节日大餐的吸引、感染和震撼,使我不止一次地走上大街、进入村庄,一遍遍地享受和品味它的浓香、厚重和甜美。尤其是今年正月十五晚上刚刚观看的那场绥德县城广场秧歌,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欢跳、闪现和回味。
观看之前,我就听当地的老人说:陕北秧歌全国文明,而绥德,更陕北秧歌的中心。每年从腊月开始,各村秧歌队就着手排练起了秧歌。过完大年初五,秧歌队便纷纷的上街扭开了。而正月十五的晚上,就是绥德县城秧歌表演场面最大、人数最多、喜庆气氛最浓的一次。有这么强烈的诱惑力,吃完晚饭,我们便早早的感到了县城。
正如那位老人说的,今晚的绥德县城确实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整个县城的大街小巷、河岸广场聚满了前来观看的男女老少和穿红着绿的秧歌表演者。我们来的正是时候,只见近百人秧歌队,在伞头的率领下,个个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尽情的扭着、摆着、走着、跳着、转着。而扭腰则是整个动作的主要部分。所以,把秧歌又称为“扭秧歌”。在扭腰的同时,头和上体都随着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则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再合着红红绿绿的秧歌服和男的头包毛巾、女的手持彩肩、汉巾装束,伴着欢快的歌唱,更显得上下谐协,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整个街道、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之中。
我们一边看着、欣赏着,旁边的当地朋友一边不停的给我们介绍着。比如那个站在最前面,一手撑个大花伞,一手拿着丝绸扇,扭得最起劲起统帅作用领头人叫伞头。何谓“伞头”。过去这个领头人由于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的名字便由此而来。他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
当你沉浸在这动作丰富、豪迈粗扩、潇洒大方的欢快舞蹈之中的时候,你会忘记了一天的烦恼和疲劳,你会一群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所感染,你的整个神经也会情不自禁跟着这欢快的舞曲活跃起来,沸腾起来。
是啊,在这块有着厚重地域文化的陕北,秧歌无疑是一道丰盛的节日大餐。节日里,尤其是春节,如果没有秧歌舞助兴,节日将不再热闹,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就不能完全的表达。如果说燃放烟花炮竹为陕北春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那么,到处锣鼓喧天、唢呐声声、欢声笑语的陕北秧歌舞就更使这节日气氛达到了鲜花着锦、烈火喷油的'高峰。难怪老一辈延安文艺工作者那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为这支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秧歌舞增添了新的丰富的内容。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而其中的“翻身秧歌”、“胜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国得到普及,深受群众欢迎。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你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月上中天。此时,舞已停、歌已息、人将散。但不时升起的烟花依然把天空照的如同白昼一般。我们踏着皎洁的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总有一种心难静、意难平、血在涌感觉。
多么有意义的一个元宵佳夜。
多么回味无穷的节日大餐!
节日随笔450篇八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
“通!”
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
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
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
节日随笔450篇九
又是一个中秋在我们的嘘唏声中度过。虽然有些伤怀——毕竟没有人愿意在中秋节远离家人坐在寂静的教室里考试,可还是默默地接受了,因为这是我的生活,我的天空,必须要去面对。那些对节日期盼的心情早已随时间的流逝磨灭了,只依稀记得那些曾经的愉悦,记得家人温暖的笑容。
恍然间才发现自己已经七年没有在家过节了,虽然对家有着很特殊的感情,但总觉得它更像一个旅店,疏离、陌生,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这七年里对家人的歉疚与日俱增,自己从未帮他们分担过些什么,没有在他们疲惫的时候为他们端过一杯热茶;没有在他们生病的日子里照顾他们;更没有在他们面对风雨的时候坚定的与他们站在一起。我像一个局外人,看着他们承受一切。
至于那些陪在他们身边的日子,我就像一个刁蛮的孩子,任性、不可理喻,一次又一次用尖锐的言语刺痛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划下一条条伤痕。那时的我在他们眼中是陌生的,不再是他们心中可爱的小女儿。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刽子手,为一些无端的理由将他们逼到悬崖边仍不罢休。那些日子里浸透了妈妈的眼泪,萦绕着父亲的叹息。那些叛逆的年代里,我像一只刺猬,刺痛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可庆幸的'是,他们毫无厌言的忍受着我的任性与不可理喻,包容了我所有的过错。
高三的日子里,繁重的学业让我应接不暇,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位置,思考自己的方向。学习取代了一切事物摆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头发开始大把大把的掉落,却始终不敢告诉家人。
我总是害怕见到他们的眼神,那里充满期待、希望以及很多复杂的东西;耳旁总是响起他们的叮嘱,让人压抑。有多少次,希望一直呆在父母的身边,不去面对一切事物,永远地躲在那个宁静幸福的港湾里,可望着他们的面容,却说出话,只得收拾行囊去面对一切属于我的生活里的挑战。我的天空始终需要我去面对,父母只是我暂时停泊的港湾,我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我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找寻那些高远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家人是放在我心底最温暖的太阳,也是我力量的源泉;而我的天空里有我的生活,我的梦想,它追逐的理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