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八篇)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6 21:46:29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八篇)
时间:2023-03-16 21:46:29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一

客观上,由于我在课程安排不当,导致浮力从开讲到测验,仅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而浮力算是整册课本的难点。学生的理解需要时间,全部吃透至少还需要三个课时。因而,在测验中,浮力部分的题目答的普遍不好。主观上,也就是我个人的原因:

首先,从平时课堂来看,我上课是比较随意的。有些时候,知识的讲解形式比较幽默,课堂的气氛过于简便。让学生有种懒散的感觉,或者说,他们光顾着听“笑话”了,而忽略了“笑话”背后的知识点,对于这一点,我打算用重复多次强调知识点来弥补,让学生的认知重点转移到知识上。

其次,从备课来看,正课备课没的说——必须严格备好。而一些习题课,往往备的不大好,不是说习题讲不明白,而是把握不了分寸。此刻,我大脑中的物理知识已经将初中、高中的物理知识全部结合在一齐了,而这样却让我在讲习题时,不自觉的讲深了、超纲了。而学生没有到达那样的思维要求,学习起来自然就觉得很累,并且还会有厌学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我要多去看看往年的试题,体会下初三物理的难度。教学方法

再次,我对学生不够负责。过去,我总觉得学生不想学习就不学吧,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就能够了。而此刻我发现自我错了,因为前几天我批评“a”同学时,她回了一句:“b”同学你都不管,为什么要管我我当时很吃惊。学生学习反面榜样往往要比正面榜样要快很多。“b”同学在课堂不大学习,也不大影响其他同学,而他的“反面”效果却在影响着全体同学。这让我认识到,不能让课堂上任何一个学生偷懒不学习。

最终,落实不到位。时间紧,课程乱是一方面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我,我没有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落实方案,象“瞎子摸鱼”一样,抓不住该抓的学生。我此刻尝试着一种新的方法在落实,就是想办法让学生问我问题,就当是当天的课外任务。不明白效果会怎样,如果不够有效,继续改善。

我此刻想到的大体有这些,对于这些不足,我在下半学期会努力改正。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二

昨日进行了期中考试,试卷没有课外阅读,古诗词填空仅有一句古诗,试题稀稀拉拉,看起来简单明了,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

今日对试题进行了讲解。一年级有道看拼音写词语的题目“音色”,很多平常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写对了,而我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却写错了。我分别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填写?一个说:“我只记得‘音乐’的‘音’字,所以填音色’。”一个学生说:“我读课外书读过‘音色’这个词语。”另一个说:“我记得有三个字因、音、阴,我在演草纸上写了‘因色、音色、阴色’比较了一下,色是颜色,阴天没有太阳,是不是阴色更正确。”呵呵,我心里想认识太多字有时候选择起来更困难呀!

其实,看起来学生真不明白“音色”的意思。我之后跟同学们讲了“色”不光指颜色,也指特色,比如“我们枣庄特色美食‘枣庄辣子鸡’、‘枣庄菜煎饼’等,其他地方没有。”声音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声音也不一样,一个学生在门口喊你,你一听就明白是谁喊的,这就是每个人的音色不一样,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人的嗓子音色很美,或音色沙哑。

虽然同学们最终都听明白了,可是也不由得引起了我对试题的反思。一年级的孩子,是学过了音乐的“音”,颜色的“色”,可是把学过的熟字组成新词来考,对学生来说是不是有点难度;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同音字辨别不清,教师要多进行比较讲解。另外,还是要让学生多阅读,有些词语可能会在课外读物中遇到。

的确如此,十几年前,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上有一道猜谜语“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又能写,又能画。”此刻看来很简单,一猜就明白是“手”。当时来说,往年都没有考过猜谜语,那年试卷上是第一次出现猜谜语的试题,真的很难。我记得很清楚,一年级级部6个班,猜对的不多,我班只五个学生猜对了,其中一个有我女儿,女儿考了98分第一名。我也没有教过她,我问她怎样猜对的,女儿告诉我家里有本我给她买的猜谜语的书,她自我看到过。

总之,多阅读提高语文成绩!下一步让学生们很多读写!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文!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三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怎么写?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1、试题概况;

2、试卷基本特点;

二、考试情况分析

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系统*不够;

(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少;

(4)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整体不高;

(5)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三、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四

这次考试的成绩发下来了,我120分的卷子,我才考了80多分,主要失分的,还是基础知识。

第一题是选择读音正确的一组,这个,我是能够写对的。

第二题是让我自己用读音来写词语的,这个不用说,我是错了一个,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词语,我竟然没有记起来,把这个词语给忘了,“适合”的“适”没有写上去,这么好写的字,突然我怎么就忘了呢?唉,错的太可惜了。

第三题,这是一个成语题,有的我应该可以写对的,我也给忘了,只是不知道,我是不是有健忘症啊。“xxx”的“邪”,这么好写的字,我为什么没有写上去呢?这是为什么?还有积累成语的题,我有的还空着,加上这几个冤枉分的话,我还能在上七十分呢。还有一个修改题,我竟然一个错误都没有找出来,太冤枉了,我对基础知识上错的题实在是太无语了。

第二部分的是综合运用,这个就是添格言、谚语和歇后语的题错的比较狠。

错的再狠一点的就是冀教版的积累背诵了,错的空最多的也就是《鸟是树的花朵》了,四个空全错了。这次的阅读题和作文扣的分都不多,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一扣就是十来分。

根据我的错误,我就发现了,不管是学没有学过,什么都是要好好的复习,如果不复习的话,一考试,照样白搭。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五

昨天,我们做了四单元的语文试卷,今天上午,张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对大家说:“你们昨天的试卷考得很糟糕,考到九十分的人很少,只有几个,很多成绩好的人也只考了八十几分!”张老师说的话让我倒吸一口凉气,伤心地想:哎,我肯定只考了八十几分,哎。张老师说:“下一节课我们集体讲卷子!好,下面请翻到第84页。”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要下课的时候,张老师把卷子发给了我们。张老师说:“我先念考到九十分的同学吧!杨国庆--92.5分,张涵秋--96.5分......”。我慌慌张张地将手握在一起,在心里默默地祷告:神啊,主啊,财神爷啊,请你们保佑我吧,我一定要考到九十几分啊,如果我考不到,那可是要写不少于1000个字的说明书啊!当我看见张老师手上只剩不到五张卷子时,我彻底绝望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张老师念到:“郑诗女--93分!”我惊得张大了嘴巴,愣在座位上足有好几秒钟,还是黄彦霖喊我去拿试卷。试卷拿下来以后,我高兴地忘乎所以,再加上考到了个好分数,更是得意忘形了!

试卷发下来后,我开始分析错题:

一、喜欢写错别字。

打开试卷,我发现我写错别字丢的分足有1.5分,我很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地把错别字检查出来。算了算,加上这1.5分,我就有94.5分了,哎,要是世上真有后悔药就好了。

二、做题不认真。

在试卷上的快乐阅读一题中,第二个阅读短文中,解释毫不犹豫一词,本来不能用原来词语中的词来解释词语,而我却偏偏犯了这个错误,让来之不易的宝贵的两分丢了。

三、理解不来也不联系生活实际。

就在卷子的第一页上,有一道题是倾注(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没什么反应,后来才发现我根本就没看见过这个词。可我连想都不想一下,空着就是空着。结果张老师给我们讲卷子的时候,告诉我们是父母给我们倾注了心血,我又叹了口气。

这样一加起来,我该得多少分呀!唉,都是粗心惹的祸!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六

1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

2008年浙江语文卷的试卷形式与2007年基本保持一致,试卷内容、考点分布也与2007年大体相当,但难度明显加大。

2008年,浙江省步入高考自主命题的第5个年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考改革”的命题方向,试卷体现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以稳为主,变化较小

2008年浙江语文卷的试卷形式与2007年基本保持一致,试卷内容、考点分布也与2007年大体相当,但难度明显加大。

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样式与2007年基本相同。这一方面是对浙江省4年来自主命题的经验与成果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持稳定:2008年是浙江省高考老方案实施的最后一年,过大的变化不利于保障中学正常的复习迎考秩序,也不利于保持考生应考心态的平衡,甚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较小的变化体现在试卷结构中部分板块的考点、考查方式的细微调整:将字形字音综合题分拆为两题,符合中学教学实际,还与今年的考试大纲中加大对错别字的处罚力度有关;去掉了原有的实词和虚词使用选择题;将名句名篇考查由选择题“还原”为补写题,分值也恢复为原来的4分;古诗鉴赏题由原来的三首诗歌比较鉴赏“回归”

到对一首诗的鉴赏,大大降低了难度;改变沿用了4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改为命题作文,弥补了话题作文过于宽泛的不足,引导语不仅显得比较人性化,可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其中“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与去年的作文话题“行走在消逝中”保持着联系。

命题者在阐述“命题思路”时,声明“难度也与2007年大体相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2007年和2008年的难度系数分别为和。

贴近生活,接轨时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命题者称,2008浙江语文卷力图传递这样一种理念:语文在生活中,生活即语文的源泉。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七

这一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读音、书写、标点符号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对联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这与学业考试全部考课外的不一致,但也是很有必要,有利于提醒老师用好教材,避免出现老师中“学业考试不考课内,课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课外的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古诗文阅读

主要考的是课内,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与中考考试的古诗文阅读题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对语文教学很有指导性。

(四)作文:端午那天(富有情趣)

试卷分析语文例文篇八

一考完试心里就感觉考砸了。第二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境等着发试卷,可过了好久也不见念到我的名字,这时却叫了我同桌的名字,可我同桌桌上已有了一份试卷,再定睛一看原先他那张是我的。唉,他前几十秒白高兴了呢。

来说说这张试卷吧,虽然没有之前想的一塌糊涂,但也并没有到达目标,虽然教师说上八十分很难,但班也也有上八十分的,我认为只要我再努力点,考试仔细些,八十分是轻而易举的事。

我几乎每个大题都有扣分,但每题扣的都不多,但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计起来也是够吓人的!

第一大题的选择题是我懊恼不已的题目,也是证明了虽然我复习了,但却没有记在脑子里,课内的题目都能错,我当时简直傻眼了,恨不得打自我两巴掌。

二、三题考得是古诗和文言文,这也是我错得比较多的地方,经过这次考试,让我明白了这点还有待提高。

鲁迅的《朝花夕拾》那题,也只能是侥幸罢,虽然我看过,但也是随便翻翻并没有细看,的以才会导致今日的扣分。

阅读比我想得要好一点,可是最简单的题扣的分却很多,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并没有认真读题,比如说用了什么手法,我却写了修辞手法。当时看到才明白,可是都已经晚了。

下次考试要吸取这次考试的经验,考试前要吃透教师的笔记和课本的资料。还有要多阅读、多做题、多积累古诗。下次考试必须会取得梦想的成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