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一
电影精彩画面重现:
十面埋伏电影讲述了唐朝官府捕快与江湖门派飞刀门之间一场惊险刺激、扑朔迷离的追捕与反追捕的故事。而最经典的莫过于竹林打斗这一场景了。“小妹”(章子怡饰)在一片竹海中遭到官府的追杀,在危机时刻,“金捕头”(金城武饰)出现了。在竹林逃命一幕中,小妹和金捕头在官府追兵的追杀下寸步难行,上有在树梢间穿梭的捕头,下有尖竹阵拦路,腹背受敌。在被锋利的竹筒架在中间后,眼前两人不能再活,必死无疑。千钧一发之际,终于!飞刀门的人出来了,居然是“阿母”(宋丹丹饰),于是两人获救。画面赏析:
2004年,在张艺谋的这部《十面埋伏》的电影中,布置了一场非常诗意唯美的竹林打斗场面,而这个打斗场面的发生地就在重庆永川茶山竹海。
http:///view/?fr=ala0_1)在《十面埋伏》的这场竹林一战中,可以说色彩非常明丽,气韵很独特,整个画面满满的全是一片翠绿,即使是画面的几个人物也是着深绿色服装,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舒服很清新,独具有一种诗化的东方美,特别是通过电影手段的放大和强化,使这一场景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妙享受。或许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可能更多的是忽略电影的具体情节,而被唯美的画面所迷住,在看完之后,电影画面还深深地留在人的大脑中,许久以后还会历历在目,细细回味时感叹画面精致之余,更是产生了对茶山竹海的神往之情。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到底讲的是什么,现在我也记不清楚了,也并不重要了,但对于这个竹林打斗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大脑中,无论何时提到《十面埋伏》,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这个画面。同样的,对于国外西方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也同样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东方美景与古老文化的好奇和想象,使他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美。我自认为,这个电影片段充分体现了导演张艺谋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应该是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中难得的精彩片段。古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素来有着极高的地位,它被赋予了刚正之节、虚心之德、柔韧之力和孝义之情等等美好的意义,似乎已经成为东方中国的代表词汇,具有一种神秘的图腾力量。而在电影《十面埋伏》对竹子的使用重点没有单单放在竹子本身的柔韧性,对竹本身的描写上面,而是在竹林间安排了几组人物错落的位置关系,并着力营造了这种微妙关系所带来的气氛和情调。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子已不再局限于个体的利用,它不再为打斗而打斗,而更有了在电影中的群像演出。通过精心、独到的场景设计,在这个场景中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的神韵。
人们常说美的体现并不是单单通过几个“漂亮”、“绚丽”、“迷人”等形容词就能做到的。的确如此,真正的美不是源自外表,而更多的是要我们内心去细细品味、感受。《十面埋伏》中是这场竹林打斗画面美,然而其内在的那种神韵、气质却需要我们以细细去品味。或许我们就会被这秀美风景所深深牵引。
《十面埋伏》剧照
导演:张艺谋
主演:章子怡、刘德华、金城武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二
摘 要:中西绘画交流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而清初的郎世宁则是公认的传入西画技法的第一人。郎世宁带来的西方绘画美学思想独特的魅力在于融合了传统宫廷画思想,成就了郎世宁特殊的作品风貌。
giuseppe castiglione,汉名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生于1688年7月19日,是18世纪以西法作中国画最有成就的画家。由于对东方文化极度热忱,促使他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中国传教。最初以传播教义为目的他为了获取传播天主教的便利和权益入职内廷,为帝王作画,并逐渐受到赏识和器重,至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十日在北京病逝,他在中国的艺术生涯长达五十年。他的作品为了迎合当时封建君主的喜好,不断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成熟,对当时的宫廷绘画产生了一定影响。因其画风受中西方绘画的共同影响,所以采用中西掺和的画法,纵观郎世宁的作品绘画风格特点可从以下几类作品中比较与传统宫廷画的差异。
郎世宁在人物肖像画方面,以当时先进于中国的解剖学作为造型依据,加之擅长运用逼真画法描绘人物,体现出较强的写实能力,因而受到好奇西方学术、艺术和科技的清朝皇帝的器重。郎世宁的肖像作品追求立体感、准确性、比例合理、晕染精细、凹凸分明。这一类作品的特点可以从他几幅比较重要的作品当中如体现出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乾隆朝服像》《乾隆大阅图》《孝贤纯皇后像》《平安春信图》等。他的肖像作品最具特点之处在于对光源的处理方面,他采用正面光源,抛弃西画过强的光影对比,迎合传统中国画,这样的革新使人物面部整体感觉更柔和更清晰,这是郎世宁欧洲画法融合中国传统技法的再创造。
郎世宁的纪实画作品主要有《马术图》《万树园赐宴图》《平定西域战图》《平定西域回部战图》《丛薄行诗意图》《哈萨克贡马图》等。
这些大型纪实画不仅抛弃了纪实画常用的长卷形式,也抛弃了传统中国画因封建等级制度而过度夸大帝王地位的画法,改为适当的人物比例,但在构图中将主要人物置于显著位置或者加强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来强调君主或主要人物的身份特殊性。其特点表现在主要人物具有肖像特征,对人物服装以及背景描绘具体而细致,层层渲染。郎世宁的纪实画不仅在绘画风格技法上有所改变,最重要的是在构图上都有别于传统中国画。
郎世宁纪实画的构图中将人马、聚散、景物处理的富有节奏感,体现了画面的虚实、物象的繁复,但又融洽和谐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欧洲画风。同时,他在绘画中也尝试从创作中争得自由,尽量避免把近景远景结合在同一个画面中,纪实画多采用宏观远视的方法,不仅使整个画面感觉有纵深感,还使人物和周围的环境符合实际比例,同时兼顾了中国人的视觉习惯又不违背西方人的作画习惯。
在花鸟走兽类绘画作品中,《嵩献英芝图》《聚瑞图》《孔雀开屏图》《九犬图》《百骏图》《五马图》《柳荫双骏图》《万卉同春图》《仙萼长春册》等是其主要代表作。在绘制这一类作品时,郎世宁发挥了他高超的写生技法,用笔精到,宛然若生,利用西方透视和明暗作水墨画。不管是马匹、树木、水流、土坡,还是花枝、鸟雀等,都非常注重质感的细腻表现。
他在运用西方写生技法画蕴含传统中国元素的作品过程中适当添加了光影处理和明暗交界线的运用,使得花鸟走兽有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感觉。
在郎世宁的这类作品中,他更多的是来塑造形体,减弱了笔墨线条独立的审美意义,然而笔墨线条是中国绘画和书法造型的基础,对于受西方绘画影响较深的郎世宁自然难以体会笔墨线条的微妙乐趣,更多的是在意形体结构的把握,所以笔法全无。虽然如此,但是也给予了这个外国人改变中国传统中国画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作画方式使他的画体积感和真实感以及空间感更强。这种有别于传统的绘画技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冲击,在画坛中开拓了崭新的艺术天地。
郎世宁在进入中国前学到的西方绘画特点是写实、写生、忠于自然、忠于光源、忠于黄金分割、忠于人体解剖,力求再现生活;同时,他也被中国画所体现的意境所吸引。因此,他尝试着适应中国的欣赏习惯和宫廷的需要用西法画中国画,郎世宁学习中国画技巧并不断用中西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改造传统中国画。
总之,他致力于中西画法的变通与折衷,对传统中国画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突破和尝试。虽然我们可以站在中国传统绘画或西方传统绘画各自的角度来评价郎世宁的绘画,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他的作品所呈现出的这种特殊面貌中中西碰撞的艺术价值。
他的中国画中和了中西方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因此要将他的作品放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研究,郎世宁的画代表着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和一个新的画派,对后人在中国画探索新的技法或表达形式上有所启迪并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另外,郎世宁曾与中国士大夫年希尧探讨西法透视,并用年之笔撰写了《视学》,这也是一部详细介绍郎世宁西法绘画技巧的理论著作,也是最早介绍西方透视法的著作。而且,郎世宁的油画功底深厚,还给中国宫廷培养了一批学习油画的宫廷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技法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三
高中美术鉴赏课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自由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多彩的个性。教师如何呈现这样的课堂给学生呢?在设计教学时要从学生兴趣角度、认识角度去寻找有效方案。课堂场景的设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唤起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浓厚的兴趣,更主动的去了解、探索作品中折射出的相关知识。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有效果比较好的,也有一些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甚至把现在流行但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引入课堂,得到学生暂时的兴趣和笑声,给人哗众取宠的感觉,与教学内容链接的牵强附会。只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相呼应的场景,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学生在场景中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大胆参与,身临其境,感悟美术作品独具魅力的视觉空间和思维空间,自由的发挥想象,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其实高中美术鉴赏湘版教材每一堂课都给了一个鲜明的主标题,对于选择怎样的场景给了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把握好教学目的,寻找恰当的场景主题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教材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主题内容是“生活”,和教学目的“解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各种方式”是一致的。根据这一主题,为其选择一个场景形式——“剧情式”,把学生近段时间比较喜爱的穿越剧情境作为本课的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时空穿越到唐朝宫廷、五代贵族家庭、宋代市井、南宋乡村,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场景、穿着打扮、风俗习惯等。整堂课学生一直充满好奇,跟着这一场景思路,认真的观察、思考、想象,学习热情高涨,主动研究画面内容,主动思考作者表现人们生活场景的意义。场景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找准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还就可以确立几个相关的场景形式。比如教材三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视线”,不同美术家的视线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所表现出的画面各有奇趣。与该课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视线”可作为场景主题,有很多种设计方案,第一种,设计一个小活动场景,《我爱我班》摄影比赛,让学生用手机拍摄班级一角,并谈一谈自己的构思、构图、及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充分发挥想象,尽量展示独特的取景视角。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分析,逐步引入到对艺术家作品的鉴赏中去。摄影比赛的场景设计,让学生从摄影比赛的参与者到摄影作品的分析者,再到对艺术家作品的鉴赏者,学生随着角色的不断变化,理解的层次也不断提升。第二种,给学生设计不同情绪的场景,利用一个主题的画面烟“雨朦胧的小径”,当情绪低落时,看见这样的景色,是怎样的心情。愉快的心情看这幅画,又是怎样的感受。只要找准场景主题,场景形式各种各样,课堂的变化也会多姿多彩,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场景。让课堂更贴近学生,学生也会喜欢这样的课。
课堂教学场可景千变万化,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课是学生的天堂,他们可以自由的讨论,自由的展现才华。把教学课设计成活动课的模式,创设相应的活动课场景,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第二单元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有一个争论的问题:原始美术起源说。运用活动课中辩论赛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场景设计程序为:
1.根据题目进行正反方分组。
2.让学生用十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课内容或查找课外知识,在作品鉴赏中提炼出有利于自己辩论观点的相关内容。
3.辩论赛三十分钟。
4.最后五分钟教师进行问题的阐述。这样的教学场景设计,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中的主导者,他们更有兴趣在一起讨论问题,促进了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场景活动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转入对美术作品的解读,师生在互动中逐渐完成学生的学习目的。《时代的脉搏》这一课,出现的作品如:《门神》《一辈子第一回》《大批判》等,离现代学生太远了,欣赏这些作品没有多大兴趣,对当时社会也不太了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活动课场景主题设计为“年代秀”,将学生分成六个组,代表六个不同的年代。课堂前十分钟学生用手机上网查阅自己所代表的年代信息。教师利用美术作品中含有的形式、内容、风格与作品社会背景相联系起来,设置问题,让六个组的学生进行“年代大比拼”竞赛。原本生硬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巩固了学生用语言表达视觉艺术独能力,强化了视觉感受。
在教学场景设计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其设定角色,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如:在第三单元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这课场景设计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一个热爱民风民俗,热衷于民间工艺品收藏的旅行者。学生的角色则成了各个地区导游,教师背着行囊从本地出发,每到一处学生导游就要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间工艺品。针对许多充满职业幻想的高中生,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还有了激烈的竞争场面。学生在这样的角色中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角色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学生能把美术知识与其他的知识相互渗透,在自己的角色中释放,这也是抽象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学场景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情感体验,在特定的场景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提高了美术作品的鉴赏效率,学生有了了解美术作品的热情,更加主动去探索、研究抽象的美术知识。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四
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都是形象思维过程,欣赏偏重于单纯的审美愉悦享受,鉴赏更多的是理性的认识。鉴赏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获得美的感受,并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来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理解。欣赏是感性的,鉴赏是理性的。
欣赏;鉴赏;感性与理性;精神活动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享受,美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是供人们观赏的,但由于观赏者所受的教育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观赏态度和方法也不同,整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
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观赏者面前时,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对作品产生的直观反映不同,许多观赏者凭着自己的直觉,直观地接受美术作品中与自己审美情趣相似的艺术形象,所以多是感性的,表面的,这种偏于感性和带有主观喜爱的随意性的观赏,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即美术欣赏。由于作品的可视性,欣赏者也会自然进行某种联想和想象,但都是从自身的喜好出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欣赏只是审美活动的初级阶段。
鉴赏过程中感性、理性相互渗透,鉴赏者对作品产生的感性美是瞬间的,随反复多次的观赏进入冷静思考阶段,把自己的美术知识溶进作品,从而体味到艺术形象所含的思想意义和形式美,并不断深化理解,获得新的审美享受过程。
由此可见,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都是形象思维过程,欣赏偏重于单纯的审美愉悦享受,鉴赏更多的是理性的认识,任何人都可成为美术欣赏者,但不是都能成为鉴赏者。但鉴赏者也要通过知识运用正确的鉴赏方法。
美术鉴赏是对作品中所体现的美的追求和发现。任何一幅美术作品都是作者从自己所处的时代、生活和思想感情出发,借助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认知。美术鉴赏者就是要在美术家创造的作品中寻求和发现美,以获得启迪和美的享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缺少对美的发现,那么,美术作品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一种手段,而美术鉴赏则是从作品中再发现美的一种能力,鉴赏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不是靠推理,而是从审美层面,运用审美知识、审美情感对艺术形象进行品味、鉴别、判断,发现其真伪、优劣、美丑,发现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及艺术表现、个性特点,美术鉴赏其实就是“美的发现”。
只有美的艺术形象才能引起观赏者的美感和情感,例如许多美术家喜欢画竹子,其实,自然界的竹子本无什么思想和性格,但是物性与人性有许多共通之处,自然界的竹枝内空而外有节,正应“气节”二字,所以画家笔下的竹子就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了。我们知道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竹子享有盛誉,他本人对腐败的现实不满,他坎坷而不屈服的个性与竹性相同,于是借竹的“气节”来书写自己的性情品格,所画墨竹挺拔遒劲,老篁新枝错落有致,疏密有别,水墨浓淡枯湿富有变化,达到形式和精神完美统一,因此我们在鉴赏郑板桥的竹子,就要发现画家寄托于竹子身上的特殊情感和认识,发现、体味他所写的竹子的独特的美。
学会鉴别不同艺术风格的美,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风格和创作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是不同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在创作中的反映。比如,达芬奇的绘画充满科学和智慧,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充满力量、勇敢,拉斐尔的绘画充满祥和、温柔、美丽。他们三位艺术家同处于一个时期,但风格完全不同,使我们在鉴赏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鉴赏中欣赏和发现美的另一层含义是在鉴赏中发现自己,郑板桥的竹子深受欢迎,说明我们内心深处有与竹子相似的“气节”性格,在鉴赏中发现鉴赏者自己,从而得到一种自己发现的喜悦。艺术形象中有“我”的思想感情、爱好趣味或理想的影子,而“我”能鉴赏对象中的美,又是因为“我中有物”,所以鉴赏艺术形象时,也常常处于自己欣赏、自己肯定的精神世界。
总之,美术鉴赏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美术的本质就在于使观赏者感到愉悦,我们鉴赏美术品,目的是从作品中获得美和享受美的愉悦感,这是精神的享受,这种享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现艺术形象的美,另一方面发现、获取艺术形象的真谛,我们将运用鉴赏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王滢婕。艺术教育的审美实践[j].群文天地
[3]别敦荣,夏晋。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j].高等教育研究
[4]罗常军。论艺术教育的四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五
摘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与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同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进行研究,以此来对两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应用等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b
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种类非常多元化,特别是在多媒体条件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更是为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提供了自主学习、写作探求等。然而在实际的多媒体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教师通常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教学策略来进行综合应用,以此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通常会在诸如情景教学策略、现行组织策略、演示策略、练习策略、小组讨论策略等手段中进行任意组合、排列,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便出现无限种可能。
下面以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与“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作为案例,结合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进行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促进高中生在鉴赏能力与鉴赏方法运用水平上不断提升。每一名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都必须要意识到美术鉴赏活动并不是单纯的一门课程,更多情况下它将会对学生日后的鉴赏行为、艺术品位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学生必须要学会独立的鉴赏方式与鉴赏手段,真正地成为一名具有生活品位、艺术品位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更是将信息技术更广泛、深入地融入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美术鉴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手段等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环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更多时候是平面而又枯燥的。多媒体教学的融入,则通过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信息容量的扩充、教学信息网络化的传输,赋予这门课程全新的生命。多媒体教学不仅弥补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认知,而且能够巧妙地帮助学生将原有认知与新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从削弱获取新知识的消耗这一认知资源的角度来减轻学生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具有感染力强、形象直观等特点,同时,它的展示不受空间的限制,且信息资源丰富多元,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机互补,在调动学生感官刺激的同时,实现多元器官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将艺术作品的美感通过较多的层次展现在他们面前,从而最大限度调动高中美术课堂的氛围,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改变教师单纯的灌输教学手段,而且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引导与启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他们。由于人类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是从直观体验开始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是顺应了这种认知规律,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同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多媒体教学完成了师生角色之间的转换。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加强调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甚至一些教师还在扮演领导与家长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是一言堂的权威象征。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仅仅将他们视为被动而又消极的接受者。可以说多媒体教学走进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后,学生不再仅仅只能通过教师讲授来获取知识,教师更多时候更像是一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设计者、参与者,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来主动探索知识,不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多媒体与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有机融合,不仅为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带来多样的教学模式,而且将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作为一个媒介,更好地搭建在学生与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之间,为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提供了保障。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含义在传统的美术鉴赏课上,教师主要通过板书展示、口传身授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此来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辅助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通过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微软公司的ppt软件来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进一步提高教学的传递性与有效性。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基于多媒体教学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通过灵活运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感官冲击,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调动学生的鉴赏积极性,以此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其特征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运用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名作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ppt演示来让作品动起来,同时结合历史课上所描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领悟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師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对整个知识进行一种自主构建,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对名作的欣赏与认知。
3)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待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对新知识进行转化,学生不仅能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拓展,而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悟与分析提升对作品的认知,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美术鉴赏课堂上,还可以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展开教学工作,以此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到极致,通过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来拓展创新思维。可以说,与传递教学模式相比,探究性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对学生合作、自主、探索等意识的放大。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特征探究式教学模式必须要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展开,这个知识点不仅需要结合课本情况制定,而且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及认知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互联网来展开分析,通过一种“侦探式”的探究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鼓励学生通过深刻思考来开展鉴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传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将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做得过于花哨,否则会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整个艺术鉴赏探究性教学模式无法得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实际的美术鉴赏课堂中,笔者更建议通过借助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支撑,以小组作为讨论单位进行鉴赏方式的学习。如在欣赏凡·高系列作品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内容相关的音乐进行播放,同时配合一些艺术馆、博物馆的视频录像,让学生首先对油画艺术有所了解,随后可以拿出诸如《罗纳河上的星空》《凡·高在阿尔的卧室》《耳朵绑着绷带的自画像》等几幅凡·高大师的名画展开内涵讨论,甚至可以通过有趣的角色扮演,对画中的人物、场景、环境等进行还原,以此强化美术鉴赏课程的趣味性。相信通过这些手段,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一定会得到激发探究动机的技法,同时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如面对著名抽象画派大师蒙德里安作品欣赏的时候,高中美术鉴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诸如composition a(《构成a》)《红黄蓝的构成》《百老汇的爵士乐》等大师著名的抽象作品,并让学生猜一猜:大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物品、什么环境?为什么这些场景会有这样的艺术变形展示?如果你是蒙德里安大师,会如何展现这些场景?同时可以邀请几名学生走上讲台,站在画板附近进行同名作品的创作。在对蒙德里安大师的作品進行观摩、分析后,教师还可以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几幅油画作品的图片来让学生猜一猜:哪些是蒙德里安的作品?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等等。
实践证明,在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果能够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那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地激发学生对于艺术鉴赏的识别度以及参与度,在高效交流的课堂中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达成。但在这种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多媒体的特征进行有效认知与识别,不断拓展其声像同步、画面动态选择以及直观性等教学优势,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融会贯通,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率,提高学生鉴赏品位。
[1]周艳慧。多媒体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两种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xx.
[2]曾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xx(10):144.
[3]万云鹏。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高中美术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之路[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xx(3):46.
[4]许海燕。关注绩效增进融合技术助力课堂变革:杭州市西湖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工程”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16):9-10.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六
顾闳中,江南人,五代时期南唐画院待诏。他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风貌。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分裂的年代,而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意境的追求和对情趣的探索,使山水画与花鸟画得到新的发展,预示着绘画将由叙事状物转向抒情达意的更高层面。五代人物画也更为精进,融汇了秦汉的纯朴豪放,魏晋的隽永含蓄,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化疏朗简雅的风尚。然而人物画并未能摆脱“宣教化、助人伦”的世俗功能,要求生动地再现现实的事件和人物,在客观上直接促进了写实技巧的发展。从古代人物画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事件,还可以通过那些或禾农丽丰腴、或柔淑温婉的生动形象了解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境界。
据《宣和画谱》记载,《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的宅第窥视其夜宴的情景而作的。画中的主要人物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出身北方豪族,避难来到南唐,李后主欲命其为宰相,而韩熙载见国事日非,不愿担当此任,遂终日纵情声色,与宾客作长夜之饮,画中的其他人物也大多真有其人,如状元郎粲、和尚德明等,都是韩常的常客。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正是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点。现实主义的题材要求画家深入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目识心记,悉心体会,然后艺术地再现,把自然形态上升为艺术形态。
《夜宴图》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画家在构图上作了精心安排,每段一个情节、一个地点、一个人物组合,每段相对独立,而又统一在一个严密的整体布局当中,繁简相约,虚实相生,富有节奏感,图中三个屏风绝不雷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画家巧妙的构思。人物的趋向动势变化丰富,疏密向背有致,神态动静相宜,全图之势蓄于画卷之内,紧密而富有张力。第三段景物中安置了一枝烛台,红烛高照,点明了《夜宴图》特定的时间,而并不精心描绘夜色,这种中国传统式的意象表现手法与方式共同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五代人物画中肖像画的技巧前所未有地发展,顾闳中就是一位著名的肖像画家。古代称肖像画为“写真”,“真”就是指对象内在的精神本质,即“神”,具备了高超的写真技巧,对创作人物画来说自然是得心应手。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形体姿态、目光手势的相应描绘,画中人物有的弹奏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而对主人公刻意描绘,曲尽神形。韩熙载形体高大轩昂,长髯,戴高巾,从倚栏倾听,到挥锤击鼓,直到曲终人散,各个不同的场合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十分传神,由此深化了《夜宴图》的内涵。
无论是设色还是用笔,《夜宴图》的表现技法堪称精湛娴熟。古人善用矿物质颜料作画,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璀璨夺目。《夜宴图》多处采用了绯红、朱砂、石青、石绿等色,对比强烈,而整个画卷统一在墨色丰富的层次变化中,色墨相映,神采动人。古人作画,专尚用笔,在准确地把握了对象的形体特征以后,用笔除了勾画出对象的外在轮廓之外,同时具有表达对象本质的要求,线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元素,在东方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用笔的变化概括起来说是“轻重疾徐,偏正曲直”八个字,实践起来却是千变万化,全凭画家妙悟,自然灵变。《夜宴图》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颇有韵味。人物衣纹组合丰富有变化,须发的勾画“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画尽意在,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附1:韩熙载(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国南唐官吏,青州人。后唐同光进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杀而奔吴。南唐李昇时,任秘书郎,辅太子于东宫。李璟即位,迁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
958年(交泰元年)钱贬值,他提议铸铁钱,提高币值。一枚新大钱,当十枚旧钱;一枚新小钱,当二枚旧钱。仿“开元通宝”规格,徐铉为书篆文。新钱铸成,广为流通。韩熙载拜户部侍郎,充铸钱使。后升任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承旨。
他博学多闻,才高气逸。举朝未尝拜一人。善为文,史称“制诰典雅,有元和之风。”文人、道释求他撰写铭志碑记者不绝。又善谈论,审音能舞,画笔精妙,工书法,与徐铉齐名。善品评歌舞书画。他放荡嬉戏不拘名节,蓄有爱妓王屋山。王屋山俊慧异常,能歌善舞。韩熙载尝自击鼓,让屋山舞“六幺”,以此为乐。有《韩熙载夜宴图》、《纵乐图》,记其奢侈生活。
后主(李煜)以其尽忠敢言,屡欲封他为相,而嫌其荒诞,遂搁置。
他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卒后追封为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有《定居集》、《拟议集》(已佚)、《格言》50余篇,论古今王霸之道,舒雅为之作序。
附2《韩熙载夜宴图》赏析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一幅一千多年前的古典绘画--《韩熙载夜宴图》。这幅镇院之宝出自五代南唐(937年975年)名画家顾闳中之手,经过千年的辗转,如今竟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堪称奇迹。
顾闳中,,江南人,以善画人物著称,长期担任南唐翰林院画待诏。,是一幅描写当时的现实生活,反映真人真事,具有深刻主题思想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说起顾闳中这幅传世名画,有一段颇不寻常的故事。
据中国画著录书《宣和书谱》记载,五代时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懂音乐,擅长诗文书画。工书善画,而且富有政治才能,但是,此人蓄养歌伎,纵情声色,家里常常云集宾客,时时饮宴,常常酣歌达旦。把一腔苦衷寄托在歌舞夜宴之中。权弱的后主李煜倚重韩熙载,想用他为相,又不放心。原来,当时国家分裂,南北分治,南唐国势衰弱,北方强大的后周对南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后主李煜对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有猜忌,生怕他们存有二心。近日,有人向后主李煜报告,今晚又有一些朝中官员要去北方籍大臣韩熙载家聚会。后主李煜心存疑惑,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于是派顾闳中和周文矩深夜潜入韩宅,了解一下他的背后活动情况。
顾闳中发现,宾客中有当年的新科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雍、紫薇郎朱铣等官员和教坊副使李嘉明,此外就是当时一些走红的歌女和舞女。夜宴的气氛异常热烈,宾主觥筹交错,大有一醉方休之势。夜宴进行当中,还有歌女唱歌、奏乐和舞女跳舞助兴。宾客们一个个陶醉于欢乐之中。
顾闳中心里明白,韩熙载这种沉湎声色来消磨时光的做法,实际上是力求自保,想借此来表明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以达到避免受皇帝怀疑和迫害的目的。
回去后,顾闳中和周文矩根据自己的目识心记,各自绘制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送给后主李煜。李煜看了画以后,对韩熙载的戒心减少了许多。后来,韩熙载在南唐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得善终。
《韩熙载夜宴图》原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失传,今天我们见到的是顾闳中的作品。顾闳中《夜宴图》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绢本设色,该图为手卷形式,以韩熙载为中心,全图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第一段写韩熙载和宾客们宴饮,听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琵琶。第二段写王屋山舞“六么”,熙载亲自击鼓。第三段写客人散后,主人和诸女伎体息盥洗。第四段写熙载更便衣乘凉,听诸女伎奏管乐。第五段写一部分亲近客人和诸女伎调笑。头两段最传神,主宾或静听、或默视,集中注意于弹琴者的手上和歌舞者的身上。击鼓打板的都按节拍演奏,似乎还有声韵传出画外。由于顾闳中观察细微,把韩熙载夜宴达旦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五个场景,四十多个人物音容笑貌无一不活脱绢上。画面中乐曲悠扬,舞姿曼妙,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更突出了韩熙载心事重重,悒郁无聊的精神状态,每段中出现的韩熙载,面部角度、服饰、动作表情各有不同,但有一点相同,脸上没有笑意,总是深沉、忧郁的。把一个才气高逸,但神态抑郁,既置身于声色之中,又韬光养晦,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划得入木三分。与一般宴乐图比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张描写韩熙载私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风貌,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从一个侧面,十分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在艺术处理上,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上。全画组织连贯流畅。,画幅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却安排得宾主有序,繁简得度。在场景之间,画家非常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品、床榻等之类的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既独立成画,又是一幅画卷。这幅图有些画面没有画出墙壁、门窗、屋顶,也没有画出光暗及灯烛,但通过人物的活动,却能让观众感到宴乐是在室内的夜晚进行,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简练手法。犹如中国旧戏剧,不用布景,只用手势、眼神等动作让观众感到周围景物历历在目。《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着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而圆劲,人物衣服纹饰的刻画严整又简练,对器物的描写真实感强。设色既浓丽又稳重。比例透视有法度可寻,是一幅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七
《洛神赋图》为东晋顾恺之所画。画面内容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而成,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确无奈离去的情。分享了洛神赋图美术的鉴赏论文给大家欣赏!
:《洛神赋图》是最早的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一个文学作品的绘画,将一个浪漫主义题材的名篇转化成了绘画史上的杰作,表达出原文中的似幻似真的场景,将洛神无可名状的美丽描绘的令人神往,带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
他用这篇美文,形容他心目中的美人,“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这样一篇美文,受到世人的喜爱和追捧。也激起了当时的绘画奇才顾恺之的创作想象。因而有了这样一幅美轮美奂的《洛神赋图》。依照文中描述的场面,转化为视觉的美景。
这幅画卷所描绘的是,曹植从洛阳到他的封地,这段路途中经过洛水的时候看见到洛神女的情景。虽然说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梦幻境地,但是,画卷所忠于的是赋文的结构顺序,选择比较重要的内容来进行描绘,并且用具体生动的形象,依照赋文来给观者讲述,洛神赋中所要讲述的故事的全部过程,成为了一幅千古流传的佳作。在画中,曹子建带着自己的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张望,好像看见了思念很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她的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但是从容,她的目光凝注,表现出来了关切以及迟疑的神情,曹子建与洛神这二人的思念之情,全部都在卷面中展现出来,令人动情。全图绢本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期就是魏晋的这一段时期,同时,中国古代的美术史,在这个时期也是有着重要的发展以及过度。在思想上,因为玄学的兴起,其中的文人学士所崇尚的是“清谈”,对于名教是藐视的,比较喜欢将自己的个性张扬出来,这就是魏晋时期文人的风度。他们在创作绘画的时候,会赋予进去他们自己本身的一种世界观、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他们不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限制住自己的思想,从而有许多非常著名的画家在这种大环境下诞生,著名的画家中顾恺之就是其中的一名,并且,这一幅《洛神赋图》可以说是在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品。
从《洛神赋图》中可以看出,它所采用的造型以及设色的方式都是古代壁画的一种,它其中对于内容的构图中,是与汉代的一些画像石的布局非常类似的,就好像是今天我们所常见的一种连环画。在《洛神赋图》中的主人公以及对于故事情节的讲述都是在山水树木这一个场景中开展出来的。虽然说这幅图主要的是人物画,但是其中的背景是大量的山水图画。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在其中领略到中国古代比较早期的一种山水画雏形。山石无皴擦,树木如张扇,布局平列,有些"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味道。比较早期的研究山水画的创作以及理论的著名大家中,顾恺之也是在这其中。所以,在《洛神赋》这幅图画中,可以看出山水部分的画法,在当时是具备了大众的审美意象以及艺术形式的。
用绘画的形式将一个文学作品再现出来,《洛神赋图》这是最早的一幅绘画。在这个时期之前,美术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功能主要还是非新商品,其中的作品很大部分都是历史的典故、忠臣烈士之类的作品,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歌功颂德”、“成教化、助人伦”,主要的还是为统治阶段作为服务的,对于《洛神赋图》的出现,那就显得了格外的珍贵,具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绘画的意境上,体现出展现出诗的氛围和情趣。该图在表现原诗的内容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所带给人们的形象就是一种“视觉诗”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形象,并且更是画与诗相互结合的一个典范。其次的一点,就是书法在这幅画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书画同源虽然说比《洛神赋》出现得晚,但是,这幅画其中的笔法遒劲有力,挥洒自如,将书法的功底完美得展现出来。
在传统的中国画中,这种画与诗歌、书法,三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起来,使得了中国画更凸显了精神性文化的内涵。“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无形的画”这给予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魏晋南北朝的这个时期中,《洛神赋图》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的一幅旷世奇画,同时也是诗与画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典范,并且在当时,这幅画也具备了当时所普遍认同的一个美学特征,同时也可以代表中国在那一个时期,绘画的最高水准。这幅画卷从各个方面上来看,无论是对于内容的构图还是艺术结构或者还是对于人物、环境的刻画等等,种种表现出来的形式,都不愧于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
[1]雷灏。感动中国的100幅古典名画[m]。武汉:武汉出版社,20xx(4)。
[2](晋)顾恺之绘周殿富。洛神赋图人物传[m]。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
兵马俑美术鉴赏论文篇八
形与神的关系在美术史上一直是一个连续讨论的问题。关于传神论早在汉代就有了萌芽,其代表就是刘安《淮南子》中支出作画勿“谨毛而失貌”,而当时著名的画家王延寿则表示作画要“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些说法和观点影响到了后来的艺术工作者,并且为之后的“以形写神”的论点打下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到了东晋时期,绘画艺术由“自发”转向“自觉”,而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典型就是顾恺之的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以神造形”“,传神写照”等论点,这些论点无不显示出形神合一的理论特色,自此以后,形神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来确定。经历南北朝的青白瓷、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窑等的发展,在中国文化整体大兴盛的前提下,艺术下的形神合一体系也到了又一个大总结的时期而代表就是唐代的张彦远所说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这样理论的完整化更是让中国的美学“气韵”表现形式更为人们所重“,气韵”也成为一件优秀艺术品不可缺少的条件。再加上当时儒家内敛化和佛道“虚无”思想的影响“,气韵”说更是得到了文人士子们的支持成为之后艺术品的必须要求,甚至于到了后来有“得意忘形”的说法。这些传统的艺术要求对于陶瓷造型同样有效,甚至于其更多的保留在历代陶瓷艺术中,一直到现在“形神合一”都是陶瓷雕塑审美的基本原则。
陶瓷雕塑其本质是一种三位体系的雕塑艺术。所以体、形是“实”,神是“虚”。对于陶瓷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体与形,在现有的技术利用,使外部空间与雕塑实体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合理的嵌入式的艺术,所以在一定形式上说。即精神之最高境界“始于形似,止于神似”。最后,在外部环境、雕塑实体与内在精神的三位一体的统一。而这些在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陶瓷雕塑也可看看出来,如在临潼的兵马俑中就很好地做到了三位一体,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陶俑数量和军阵的整齐划一的气势进行了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契合,再这样契合的情况下,甚至于是它们创造了一个外部环境,用这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下雕塑实体的精致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二者以军阵为桥梁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其单个的军人精神与整体的军阵是精神融为一体,这样的一体化程度结果就是内在精神的直接显现,在显现的过程中又坚持了单个的军人精神。这样作品的神韵就越发强烈。思想性越深刻,主题越明朗,感染力也越大。
让雕塑形神合一,不仅是许多陶艺家们的追求与梦想也是很多陶瓷雕塑爱好者们的一致要求,只有形神合一,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艺术欣赏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形神合一,必须找出一个可操作的办法。达到“形具而神生”的地步。但这些情况必须也要建立在造型美观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有一个好的精神载体,只有这样的精神载体才能体现形神合一,才能满足其需要。
首先,要有准确且精致的造型,准确且精致的造型是进行形体创作的基本要求。造型的净值与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陶瓷雕塑的好坏程度,一旦造型失范,比例失调的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陶瓷雕塑神韵表达缺乏一个好的载体,即使有再好的精神内涵,也会被外部的问题所掩盖。因此,为了使精神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必须重视造型能力,进行一定时间一定量的培训。使创作者的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一定提高。
其次,对于一个表达对象来说深入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除非有时为了得意忘形,否则一切的精神创作必须依附于原有表达对象的实际,但是对于这样的一种实际有时候也不能很好地表达所以必须能使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整体思维的方法对艺术形象进行适度的改良和合理的夸张。抓住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本质以及其在现实中的本质,使他们有机地进行结合,并在结合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社会性的升华,最好有一种高大的人文关怀。
再次,陶瓷雕塑毕竟是由人创造的所以人的因素自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有他的人际关系圈子,有他的社会经历,他自己的知识范围,这样就会使作者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真实感受。而这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作品,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生活的实际又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前提和灵感的来源。一件艺术品,尤其是陶瓷雕塑,其创作出来以后一定会受作者心境的影响,体现作者自身的心灵变化和人格转动。艺术作品的形神合一是作者在一个好的状态下的集合体。所以就要求作者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丰富自己,多进行修身养性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得到大的提升,使自己的作品与自己心灵的契合。
在进行陶瓷雕塑艺术创作时,最好有一个大的人文关怀。正如黑格尔所说“: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要创造美必须体验美,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独特的精神美,同时也发现艺术原型的精神美,在二者之间寻找一种优秀的中点,在这个中点中以始形至神,意在塑外为美学原则。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唯有自己的艺术意境,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同时也容易使欣赏者产生一种艺术下的心理共鸣,这样大的心理震撼,既是创作者的享受也是欣赏者的享受,还是艺术品自身价值特别是社会价值的体现。而每个雕塑者只有沉下心去,以艺术的眼观察生活,才可以有这样精致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