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离骚教案部编版篇一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3、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理解诗的大意,掌握重点诗句的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含义。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屈原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国民精神的影响;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1、走进新课: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离骚》作者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纪念对联)
2、阅读新课。反复朗读课文,对照注解弄清句意。诵读注意以下几点: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3)注意处理声音的高低、疾缓、强弱变化,体会其节奏、韵律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特别难懂的句子,可参照注释,在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3、课前思考
(1)屈原的作品大多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离骚》常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楚辞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西汉刘向将部分“楚辞”体的作品编辑成书,名“楚辞”。《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文征明手书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离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异彩。诗人以炽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政治,追求崇高的人格,至死不渝,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对屈原所说的“美政”,如果冷静地看,我们只能说这是超越现实的理想。诗人所服膺的“三王”之政,“尧舜”之治,实际是儒家虚构的产物;他一再提出的以民为本、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等政治主张,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般原则虽然已经得到普遍赞同,但在实际统治中,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行。而屈原却始终要求以他理想中的“美政”改造楚国,并以此照出楚国政治的黑暗,批判楚国君臣的昏庸和贪鄙。当认识到“美政”不可能实现时,他宁可怀抱这理想而死,我们决没有理由指责屈原“偏激”,指责他的理想“不切实际”。因为理想本身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光芒;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得以摆脱平庸苟生的伟大精神。
如果说屈原在政治上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多,那么他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孤立的处境中坚持真理、勇于斗争的精神,却与提倡“中庸”的儒家文化截然不同。我们知道,屈原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而被放逐,但直接的理由却是肮脏的“谗言”。这意味着他所属的社会群体对他的人格作出否定。然而诗人坚信自己掌握着真理,拥有美好的品格。一部《离骚》中,通过大量的关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辞藻铺陈,通过上天下地驱使神灵的辉煌奇幻的场面,通过反复表述自己的心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形象。另一方面,当诗人意识到他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楚国贵族集团——完全处于对立状态时,不仅没有恐惧感,反而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本文节选自《离骚》,《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a级)
修姱()羁()謇()
谇()揽茝()诼()
偭()溘()诟()
椒()岌()糅()
昭()弥()朕()
规矩()蕙纕()侘傺()
1、思路。《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统一中国的进步政治思想,以及献身祖国的爱国感情,体现了决不苟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全诗共93节,课文节选的是第20节至第32节,共13节,52句。
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节)自述遭贬原因,表示决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节)表现诗人保持美好品质的愿望。这六节从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反省明志,以退为进、斗志弥坚,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2、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习1-7节)
a、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b、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c、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
d、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3、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1、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用原诗句填空)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衣饰“”,意志、信仰“。”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2、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司马迁写的《屈原列传》中,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
3、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相”:xiang,观察,选择。“朕”:zhe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谁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步”:使……步行。“皋”:gāo,水边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离尤”:“离”同“罹”,遭受;尤,过失;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初服”:意含双关,字面意为:从前所穿的衣服,实际指原来的志向,志趣,夙志。“进”:指从政,“退”指辞官致仕。“信”:副词,确实。“高”“长”:动词,加高,加长。“佩之陆离”:陆离,单纯词,修长貌。“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章”:通“彰”。“惩”:挫败。
4、《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5、小结: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艺术夸张,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像,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离骚教案部编版篇二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习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习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离骚教案部编版篇三
充分体会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学习比喻、对偶等手法的运用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讨论题1:《离骚》虽以抒情为主,也不乏生动的比喻及对偶,从文中找出一二处并谈谈这些诗句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应该说,本文所用比喻及对偶较多。
如:“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
又如“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些比喻及对偶的诗句,
讨论题2,有人认为直接抒情的诗句,只有“意”而无“境”,你是怎么认为的?请找出一二句直接抒情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应该说这种认为是不够正确的,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等,这些诗句决非有“意”无“境”,因为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题3、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命运?
讨论题4、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品格?
(使用原文诗句填空)
,。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偭( )规矩而改错
②何圜( )之能周兮
③制芰( )荷以为衣
④高余冠之岌岌( )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③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译文:
一、填空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_________构成。它采用和________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
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_________(朝代)代__________(姓名)所辑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名为“楚辞”。
11.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息:叹息。 謇:jiǎn
谇:suì,进谏
b.谣诼:zhú,造谣诽谤。
忳:tún,郁闷。?侘傺:chàjì
c.溘死:突然死亡。溘kè
鸷:凶猛的鸟。
d.兰皋:gāo,有兰草的水边。
拓展延伸(高考链接)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风一更,雪一更,〔〕,()。
2、问君能有几多愁,()。
3、对酒当歌,()?何以解忧,()。
4.星垂平野阔,()。名岂文章著()。
5、少无世俗韵,()。误落尘网中。()。暧暧远人村,()。
6、明月松间照,()。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
8、大江东去,浪淘尽,()。
9、两情若是久长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
学后反思:
离骚教案部编版篇四
我所说课的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该单元所选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
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感情;
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我确立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的疏通。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习。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教学难点,即词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即作品内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课时,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诵读、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课文尽管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较大,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仍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切合实际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2. 检查学生的预习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校的校情、学情决定的。我们华亭一中的具体情况是:高中学生中城镇多农村少,矿区学生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必须加强督促。
3. 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累,犹如堆沙一样,一层一层的积淀。课外的阅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导入和课后作业均要体现教师的这一教学。
4.课文的背诵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楚辞的语言特点,比如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两句一节,大量使用语音词“兮”以表达情感,调整节奏等特征,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第一课时
1.导入
要求学生列举自己掌握的《诗经》和《离骚》中的名句。明确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2.感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力求自己动手疏通词句。
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第三步,解难、疏通。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第四步,课堂练习。可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并动手默写,记清楚难写难读的字。
第二课时
第一步,鉴赏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手法和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使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这一点对背诵的指导非常有用)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进一步指导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丽华彩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嫉恶如仇,鄙视群小
实现理想,不惧危难
离骚教案部编版篇五
1.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
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1.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词句的理解。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远的影响。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謇:謇謇 陬:孟陬 毗:毗邻 摄:摄像
搴:搴阰 辄:动辄得咎 阰:搴阰 慑:慑服
※节选部分通过诗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达了诗人的忧伤心事和对故国民生无限热爱的深情,反映了诗人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和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诗人的这种品质和精神,来源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可贵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诗人不可能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因此,他在诗中尽管抒发了他追求美好理想,决不同流合污的炽热情感,也夹杂着一种封建士大夫壮志未酬的哀伤和孤独傲岸、自命清高的感情。
※节选部分共十二节,可分为三段。前二节为第一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一节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一节言皇考为诗的主人公命名。显示自己的高贵血统、优越感、责任感以及内在美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中间四节为第二段。诗人通过一些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节末用比喻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这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