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新年班会主持词(四篇)

最新新年班会主持词(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2 15:43:32
最新新年班会主持词(四篇)
时间:2022-11-12 15:43:32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新年班会主持词【一】

五年来,中国高速公路不断发展,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一。不仅建成一批代表性的重大工程,还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绿色高速、生态高速、智慧高速。

这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全长2540公里的京新高速途径北京、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5省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以北京为中心的第七条放射线,其中新建930公里的临白段穿越沙漠戈壁,于2012年开工,不久即将全线通车。和现有的公路相比,京新高速使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距离缩短了1300多公里,并将开辟一条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最快捷出海通道,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相连。五年间,建设者在沙漠戈壁中,探索积累了修建高速公路的生态经验。

依托横贯东西的京新高速,深处沙漠腹地的阿拉善可以把煤炭、矿产、旅游等资源快速输送各地。新建的935公里通电、通讯和458公里的供水管道工程也让沿线居民生活极大改善。

绿色环保、智慧同行。今年,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进智慧交通行动,基于大数据、无人机、北斗高精度终端等智慧手段,让通行更安全畅通。

这五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长,截至去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网络框架总体形成,基本覆盖全国城镇人口20万以上城市。

这五年,绿色环保理念逐步提升。鹤大高速吉林段、云南武易高速等一批绿色环保、资源能源节约型高速公路入选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

这五年,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不断提高,除海南、西藏没有收费公路外,29个省份实现了ETC联网通行。主线收费站ETC车道覆盖率达98.8%,ETC用户突破5000万。

新年班会主持词篇1

今天我们来关注跨岛发展。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答卷上,“跨岛发展”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贯穿岛内外的交通枢纽工程进一步推开,优质社会资源持续向岛外布局,越来越多人在岛外工作创业、置业安家。“跨岛发展”让厦门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1日早上8点,张泽华从思明区驾车出发,经过杏林大桥到软件园三期上班,开启了新一天的“跨岛”旅程。四年前,张泽华把自己创立的“物之联”从岛内搬到了软件园三期。他说,这几年,厦门在原有“四桥一隧”进出岛通道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两环八射”城市快速路网的建设,进一步延伸了进出岛通道,交通时间的缩短是他和许多跨岛上班族最真切的感受。

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泽华:这几年来交通确实是方便了太多,现在我早上从家里来软件园上班只要三十几分钟,挺顺畅,几年前要从厦门大桥绕,再走其它国道,没有一个小时做不到的。

把公司从岛内搬到岛外,除了交通改善,更重要的原因是,张泽华看到了厦门跨岛发展给岛外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以及集美新城高科技产业集聚的潜力。几年来,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大新城拔地而起,环东海域东部新城和马銮湾新城正在启动建设。每日往来于园区的张泽华时常对朋友感慨这里的日新月异:从一片荒芜到高楼林立,从人员稀疏到车水马龙,公司所属的“物联网”行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迅速成长。

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泽华:物联网最近五年,在厦门也从一个概念的提起,到整个行业的提升,行业会员已经达到了280几家,产值2016年也达到了600多个亿,我们的产品也在轨道交通,北京、长沙、深圳地铁和厦门地铁一号线上有了比较好的应用。

“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如今已是越来越多岛外的企业和园区抢占先机的关键。资本和企业在岛外的集聚,不仅为城市化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还孕育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长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以张泽华的公司所在的软件园三期为例,营业收入前三年年均增长30.89%,2017年有望达到120亿元,是开发前的9.7倍。

城市和产业的发展,也对公共配套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年来,厦门不断把学校、医院、商贸等岛内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向岛外辐射。

厦门市规划委副主任陈勇:未来几年,重点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辐射,第一医院、中山医院都在建设分院,一中双十等学校也建设分校,加上环东海域新城和马銮湾新城,最终会形成岛外沿海湾线的“一带多中心”城市格局。

岛外是厦门的机遇和未来,十二五以来,跨岛交通的建设让厦门的城市格局由岛内一个“拳头”,伸展为全市一个“手掌”。而更让人期待的是,产业结构跨岛优化,公共服务跨岛覆盖,人文内涵跨岛提升,让“跳出厦门岛,建设大厦门”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新年班会主持词篇2

回望即将过去的灿烂五月,针对脱贫攻坚生动实践展开的系列主题报道,无疑是省直各新闻单位的一项重头工作。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和精心策划下,各新闻单位派出骨干记者,分赴省内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进行蹲点采访。

走进田间地头,倾听村民心声,感受点滴变化……近一个月来,记者们从专业角度精心采写,记录下干部群众拔“穷根”的坚定决心和努力探索,创作出一篇篇饱含情感、有温度、高品质的新闻作品,在描绘脱贫攻坚这幅伟大时代画卷中释放出质朴而又深沉的新闻情怀。

一次扎根基层的深切体验

采访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的经历,被在南昌土生土长的江西日报社“90后”记者齐美煜称为一次“不会忘却的体验”。尽管在盘山公路上坐车采访让她感觉头晕,但她仍然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在农村住这么长时间,虽然住的条件比较简陋,吃的饭菜比较简单,但农村的生活有别样的风采,这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和蓬勃干劲。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并带动着我。”齐美煜说。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村民们脸上荡漾开来的笑容,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长时间面对面的仔细观察、心贴心的深入交谈,她写出了《坝上行》等一系列稿件,细致勾勒出发生在井冈山市茅坪乡坝上村的深刻变化,发出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深切感慨。

在稻田溪水旁采访,在村小农房里编稿,这种昼夜与村民“零距离”接触的全新工作状态,让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的记者团队收获到了一份诚挚的“农村情”“基层情”。“一是建立起对农民的感情、对农村这片脱贫攻坚热土的感情;二是激发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报道农村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热情。”团队成员赵洪潭说,只有通过蹲点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才能使自己真正融进农村、了解村民的喜怒哀乐,才能用第一手鲜活的材料说话,让稿件做到见人、见事、见主题。

一个自我提升的历练良机

暂别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前往位于遂川县西南部的高坪镇桃洞村采访,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年轻记者柯一航这一蹲点采访就是近20天时间。他说,因为待在村里的时间长了,与村民接触近了,脑中和笔下自然而然有了许多生动而真实的场景。

柯一航记得,在帮扶干部给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时,一名帮扶对象挪到分发鸡苗的人身边,小声而急迫地说出一句:“少了一只!”;另一名帮扶对象的一只鸡苗飞跑了,他弓着腰跟在小鸡后面跑,很是着急。

“一只都不能少!因为这些小小的鸡苗,寄托着他们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如果不是沉下心蹲下身在农村采访,很难捕捉记录下这样鲜活真实的瞬间。”柯一航说,这次采访经历对他而言,是一次历练、一次超越。他深刻认识到,记者只有俯下身子、深入群众,细致采访、认真思考,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才能赢得帮扶干部与广大村民的信任。

只有因地制宜制定采访方案,才能真正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与村民交心结成朋友,这也是江西日报社蹲点记者卞晔的切身体会。蹲点第一天,卞晔按照传统采访方式,与老师座谈、与学生交流、采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结果采访本记得满满当当,却找不出几句可用于成稿的内容。他意识到,这是自己与采访对象的对答流程化、格式化了。

后来,他走进课堂和学生们一道听课,走进留守儿童家里陪他们做作业,踏上中巴车跟学生们一起上学回家……正是凭着这股执著劲,最终,他用真情实感写出了许多生动鲜活的报道。

一段激发使命的难忘旅程

通过蹲点调研,很多记者深化了对国情、省情、民情的认知,强化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也找准了记者在这段光辉历史征程中的坐标,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以前我也经常到农村基层采访,自以为很了解农村的历史和现状。这次蹲点采访,让我如梦初醒,始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乡土中国’不在我的臆想中,而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我们这一代记者是幸运的,我们站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门槛上,有幸见证很多历史时刻,我们理应承担起属于我们这一代记者的历史责任。”作为一名有着10多年从业经历的新闻从业人员,江西日报社记者郑颖感觉收获颇丰。

“这次采访让我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那些来自贫困村的人和事,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江西日报社记者陈斌华蹲点的寻乌县竹帽镇白面石村地理位置偏远,村委距镇政府就有40余公里。看到那些在深山里生活不便却孜孜前行的贫困户们,他明白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意义所在,更加清晰认识到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力度。也正是从这深刻认识出发,江西日报社记者在临行前,都深入学习了《寻乌调查》,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出发,对蹲点村进行全面深入走访,形成的系列调查文章即将刊发。

在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谢永芳看来,这次蹲点采访,让她对使命、担当这些看上去有些“高大上”的词语,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和理解。“把新闻的‘追光灯’对准村民,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个再认识,对于新闻的力量有了一个再认识,对于中央为什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有了一个再认识。”谢永芳说,为在工作上尽一份绵薄之力,她和同事们对蹲点贫困村的各项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以帮助更多人关注关心这里的村民。

新年班会主持词篇3

有一种赞誉,不会刻在金碑石碑上,而是流传在老百姓的口中;有一种责任,不会由于岁月沧桑而摧折,而是历久弥坚。这种责任,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十八岁那年,我师范毕业,成为了一名乡镇中学语文老师,到如今已经整整工作了二十年,我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三尺讲台。熟识我的人都知道,现在的我工作依然是风风火火、干劲十足,无论阴晴雨雪,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是早出晚不归,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加班、住寝、查寝,以校为家,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日日一样,年年如此。

二十年来,我一直推崇爱的教育,始终坚持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爱,争做孩子们学习和心灵的导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现在班上或年级里有需要做心理疏导工作的,在家里让父母手足无措的,总会有老师或家长向我求助;有些孩子有困惑或难处的,也会自己找到我求排解。如果你在我们的校园里看到孩子们跑过来挽着我,亲切地喊我“姣姐”,有些甚至直接抱着我叫我“干妈”,你千万不要诧异,因为这些代表着他们已经打心底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知心姐姐、妈妈一样的亲人,我有什么理由不欣然接受呢?

那是一天晚上下自习后,有个男生没有及时回家,在操场打篮球。结果由于投篮时跟另外一个男生相撞,把下唇撞裂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在场的学生吓坏了,立马找到我,我二话没说,丢下自己幼小的孩子,把受伤男生送到医院止血缝针,然后再把他送回家。等到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快十一点了,小孩满脸泪痕地在沙发上睡着了。虽然有点愧对自己孩子,但是心里还是欣慰的。

有一个女生由于家庭及多方面的原因,性子很烈,跟父亲和老师关系很僵,不爱学习,喜欢跟男生打成一片,喜欢参与打架斗殴,甚至经常有自残行为,把自己的身体弄得伤痕累累。为此事班主任和年级领导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无计可施。那天午休时间,我把她叫到教室外,跟她聊了很久。当我挽起她的袖子,看到她手臂上密密麻麻的刀痕时,瞬间潸然泪下,一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对她说:“傻孩子,以后再不要伤害自己好吗?老师很心疼。以后有什么困惑和难处你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助你。”也许是她感受到了我的真诚,于是彻底柔软了,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自那以后,我经常利用午休时间、下晚自习之后找她谈心,到寝室关心她,有时候还跟家长进行沟通,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就是叫我“干妈”的孩子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我,到底是什么让我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这么久?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忘初心!因为不忘初心,才能让我奉献芳华二十年依然无怨无悔,才能让我默默耕耘二十个春秋依然砥砺前行!当青春遇上新时代,我们是如此幸运,能够用自己的奋斗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把身上最鲜活的特质、最执着的态度、最本真的初心灌注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哲人的“诗和远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的“诗和远方”;“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是我们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诗和远方”。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朋友们,让我们谨记期望,担负历史新使命,手握奋斗接力棒,做一名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奉献芳华,砥砺前行不负青春!

新年班会主持词篇4

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付单,一名高中政治老师,我的学生都叫我“单姐”。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这个称呼里满是信任和依赖。大学毕业从教已经五年了,五年班主任,我和我的学生之间有太多故事,每个故事都特别珍贵,生怕自己老来遗忘,于是,五年间我用23万字记载下我和学生的点点滴滴,我和我的学生之间有太多的话要讲,于是我开了“单姐信箱”,无论是在读的学生,还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只要当他们有自己无法应对的困境时,他们都会留言在“单姐信箱”,而我每天晚上查寝结束后,会一直回各种留言到凌晨一两点。去年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教育微博,在我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网络上的固定的教育粉丝有近十万。今年六月份,毕业季,我给我的石榴班的一封辞别信被媒体转载,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媒体、网络都是我写的那篇《最怕生离别》。就这样,我被大家捧成了“网红”。

我的同龄人都很羡慕我,因为他们看到过两千多学生在操场齐呼“单姐”的震撼,他们看到过我的学生给我录制的生日感人视频,他们看到过不是我任教的班级的学生得知第二天我要去他们班上公开课,学生极度兴奋的样子。他们认为,在工作上,我得到了。

我的长辈们都很心疼我,因为他们知道我一周仅回家一次,一次就一顿饭的时间,他们知道无论是朝云校区还是龙门校区,我都是全天候蹲守学校,陪伴学生,他们知道在高三备考阶段,我压力大,大把大把的掉,出现严重斑秃。他们认为,在工作上,我付出多了。

部分同事们会笑话我,疑惑我。因为他们知道我拿自己不多的工资去给学生在夏天买西瓜、在中秋买月饼、在春节包红包,他们知道我把自己的周末都耗在了陪住读生上,他们知道不擅厨艺的我会在高考冲刺期,给学生做蛋糕、煮奶茶,他们知道每年过年我都会给班级贫困学生买过冬的衣物,甚至他们知道,我把家长硬塞的红包全部退还给学生本人。他们知道,我每天回复单姐信箱的留言至凌晨一两点,他们说这些隐形的付出领导看不到、家长不知道、工资得不到,没有意义!然而更令他们嘲笑的是,哪怕我如此投入,也并不见我年年得校优秀,届届拿县先进!他们认为,未拿家长一针一线,未得单位一名一利,我不值!

值?何为值?在这个倡导效率的社会,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堪为值,若产出高投入,那简直堪称太值!可是,任何行业,从投入到产出,都有一个时间差,而对于教育,这个时间差更长。他们又怎能轻言断定我不值呢?令我深入思考的是,教育,一个原本需要“慢煮细熬”的活儿,怎么到了经济社会,也开始被浮躁的冠以“值”或者“不值”的价值判断?

我拿到的演讲主题是“廉洁从教”,也许大家对于清廉的解读就是无私奉献,不贪不污不腐,可我今天叩问却是廉洁教育的本真。教育需要“清廉”,何为清?不污不黑,清透明亮即为清。何为廉?不受不拿,不为名利左右即为廉。

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我们崇拜效益,我们拿效益的标尺衡量一切。买菜的时候,讨价还价,为了一个值!商场打折的时候,我们疯狂选购,为了一个值!甚至在相亲的时候,我们权衡对方各种条件,也是为了一个值!贪心的人们,甚至不仅要追求值,还要追求快速的可看见的值!

2014年秋,我在送完第一届毕业班之后,接手16届16班,一个无论是学习还是班风,各方面都是最糟糕的班级。第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见新换的班主任是一个看起来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特别不满意,当我在讲台上和家长分享我对班级的管理规划的时候,有一个夹着皮包,老板模样的家长不耐烦的质问我:你整这么多班会活动,有什么用?能提高学生成绩吗?能让我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吗?这不是瞎整吗?当时,我楞住了。这位家长似乎讲的很有道理,这些班会活动的确不能直接拔高分数,的确不能保证每个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但是,我的这些活动并不是瞎整啊!我不仅仅是从事教学的老师,我更是肩负教育的师者!我不仅仅要提高学生分数,我更要指引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能更清晰的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我要让学生在快速流转的社会里准确找到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契合点,让他们能够立于俗世而不迷失,行于坎途而不畏惧,让他们能够活得更自由,活得更精彩!

这样的教育,岂是一朝一夕?这样的教育岂是单一的数字能衡量?这样的教育,岂是能用肤浅的值与不值来判定!为人师表,若一心端着名利,两眼盯着得失,又岂能做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教育!

教育是社会良知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什么都可以功利,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什么都可以迷茫,什么都可以迷失,唯独教育必须清醒!清白!只有清醒的教育,才能不为名利污浊,才能不被浮躁捆绑!

我们华夏民族,经千年颠沛而屹立东方,历万种灾厄而绝地重生,就是因为在浮躁乱世,总有人能秉承对教育的执念,即便无所得,仍能耗尽一生热情,浇灌满腔的热血,让教育根植在民族命运的深处,让他繁花锦簇,让他庇荫国家万世光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