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六篇)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5 07:46:20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六篇)
时间:2023-03-15 07:46:20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篇一

1、感悟理想的意义,领会理想的真谛。

2、感受诗中的具体形象,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

3、联系自己,树立美好的理想。

1、朗读训练。

2、理解诗歌的主旨。

3、赏析诗歌的语言。

1、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2、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3、教师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范读:

课件播放诗歌朗诵,学生听读、欣赏,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2、正音、正字、释词:

⑴读准生字词的音。

⑵理解词语的意思。

⑶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班齐读)。

3、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理想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课件出示提示:

⑴读了第()小节,我明白了。

⑵第()小节告诉我们。

4、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第二小节: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不断提高。

第三小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四小节:理想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第五小节:理想给人力量。

第六小节:理想能净化人的灵魂。

第七小节:实现理想要有牺牲。

第八小节:理想能改变人生的意义。

第九小节:理想能让人重新做人。

第十小节:要坚守自己的.理想。

第十一小节:不要丢弃自己的理想。

第十二小节: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学生的发言不一定要严格按顺序,不一定要很全面,能讲出某一层意思就行了。老师相机板书。)

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那归成一句话,这首诗就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主旨:赞美理想,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5、再一次全体朗读诗歌,要求读出感情。

虽然我们读懂了这首诗,但对于某些小节还不不太理解。因为诗人的语言中蕴含的道理要透过字里行间去细细体会,下面我们一起来重点赏析一些句子,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1、诗人是怎样赞美理想的?本诗中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比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件出示喻体形象。)

第一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这一组比喻有什么特点?

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

第二组: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三组: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第四组: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的你的自私心。

理想能净化人的心灵。

第五组: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新的历史时期,正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自由选择小节背诵。

2、诗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你很有启发的是哪些呢?

小组讨论、交流:

⑴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从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来说明。

①获得: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解: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拥有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崇高社会理想奋斗的幸福感,就是获得。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朗读第5小节。

②牺牲:敲碎你的黄金梦,洗濯你的自私心,/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解: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谈理解)

③练习背诵第5、6、7节。

⑵“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又可以怎么样来证明呢?人应当怎么样保持自己的理想呢?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篇二

p4~5“搭一搭(一)”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ppt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

一、复习

1.提问:计算除法竖式,要注意什么?

2.练一练:10÷515÷518÷320÷530÷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2)列算式:13÷4

(3)让学生估算大约摆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2.学生动手,搭一搭。

3.发现:13÷4=3(个)……1(根)

“3个”表示搭了3个正方形,“1”为余数,表示剩余1根小棒。

4.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木棒搭一搭)。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搭一搭,填一填”。

(2)学生讨论:为什么除数都比余数小?

(3)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3题。

四、总结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篇三

本诗是《诗经》的首篇,运用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本诗还注重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1、用自己的感情去体会诗歌。

2、感受诗中的劳动美。

3、学习《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唱歌,唱爱情歌。我唱一句,你们能唱的跟着唱。今夜我来到你的窗外,窗帘上的影子多么可爱,悄悄的爱你这么多年,从没有向你表白。还有没有能唱其它歌的?我宁愿你冷酷到底,多么深情的男子,多么动情的诉说,让我们想起那盏悠悠地窗灯下,彷徨的影子,深情忧郁的眼晴,那双手合十默默祝福的心语。现代男人的情歌如此动人,故代男人的情歌又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倾诉男人相思的情歌《关睢》。

1、是咱们男人的情歌,就让男同学先读。女同学听,找出他们读得不当的地方。

2、女同学举手发言。女同学如有不对的地方,男同学可以提出抗议。

教师点拨:

注意发音:

叠韵的字:窈窕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双声:参差、辗转、睢鸠的声母和声调相同。

还有叠字,关关。这些字的运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⑴字音。

⑵节奏。

⑶情感。

⑷乐()好()寤寐()。

(部分字是多音字,根据学生的理解,灵活处理,言之成理即可。)

3、刚才有的同学说要读出情感,本首诗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先齐读一遍,进一步理解诗的含义。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根据你的理解诗的含义应该是什么?

(学生大胆理解,言之成理即可;让学生学会掌握一节,便能理解全诗的方法。)

4、点拨:读诗时应把握情感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在诗中选一个字来概括。

(教师引导点拨以下词言的含义。在河边时之。家中之。梦中之。好为爱慕也、思为思念也、乐为欢喜也。)

5、生自由读准备范读。

6、生范读(3人)。

7、生评:看谁读得最好。

8、教师:听你们读,我也抑制不住读诗的情感,让我也读一下好吗?(范读)

1、师:我读着读着,在我脑海里,浮现美女俊男的形象,你们有吗?他在干什么?是男的在采荇菜,还是女的,还是男女,还是别人在采?

2、好,先让我们读一遍以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完成题单2题。

3、师:提示学生从几个画面入手。分别理解三次不同的含义。

如果是女的采荇,反复咏叹的是姑娘采荇的优美身姿。让小伙子难以忘怀。

如果采荇的是男的,在采荇时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荇菜左右流去,采摘困难,美丽的姑娘求起来也很困难。

男男女女的在河里采荇菜。男的为了讨好女的,有意跑到女的身旁,一会在左面采,一会在右面采。

4、相见时,采荇菜吗?

讲比兴:

同学们想知道:谁在采荇菜,我们可以从《诗经》的艺术手法中得出答案。《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这首诗用的主要是比、兴手法。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不说想说的,而是由先写其它的,用事物的特征,或事物事件之间的联系,来引出。如: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绿的时候;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聪明的你诰诉我,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不过作者想说的只是相反的方面。)

山不转水转,天不转云转,地不转人转;朋友,事不和气心可以和气嘛。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百川东到海,红日复西归,须学梅傲雪,只求花报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飞鸟回巢,浮云归穴,夕阳西下,可怜的我今是何处息?

1、找比兴句子。

2、我们一起来说说第一层的大致意思。睢鸠鸟儿,河里关关的叫着。那采荇的姑娘,美丽而善良,要是能成为我的配偶该有多好啊!

3、点拨:采荇菜和追姑娘这两件事之间的关系?

也许有人认为姑娘采荇难,小伙子追姑娘难,也许有人认为小伙子从采荇的劳动中发现采荇和追姑娘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看别人采荇想出的道理也不得而知。

4、总之在采荇的动作中能流出姑娘优美的身姿、勤劳的性格;小伙子细心呵护。还让我们想起姑娘不理他,一会从左一会从右靠近,那烦人的情态。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女孩子害羞的双眸,微微的红晕。

运用比兴手法写一段话。

教师示范。你读书在外,你想家了,想妈妈了。你如何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你的情感呢?老师示范:我站在江边,燕子成双成对归巢,牛羊摇着尾巴进圈了。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篇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搭建“小小建筑物”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基本特征基础上的。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加深对于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是基础,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是载体,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把球搭放在什么位置,保证建筑物又稳又高,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积木(每人1套)、数码相机(1台)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理解题意

1.简单分类

今天我们一起用积木搭建小小建筑物。

教师要求学生打开学具盒,由学生介绍学具盒中有哪些形状的积木,这些积木与学习过的什么知识有关。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立体图形的特征给积木分类。

2.明确要求

分类的生物积木来做游戏师:你们平时在家玩积木喜欢搭什么?真了不起,看来大家都很会玩积木。既然这样,我提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出示课件,“比谁搭得又稳又高。所有积木都要用上。”

师:看到这个要求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复习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理解要解决问题的含义,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二)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1.操作交流,聚焦难点

师:你们的“小小建筑物”能做到又稳又高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一会儿后,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

师:好,大家暂停一下。刚才我看到不少同学都遇到了困难。谁说说在你搭的过程中,哪块积木有点不听话?为什么它老不听“指挥”呢?

师:圆柱也容易滚,为什么你不觉得它难搭呢?

小结:看来给这个“不听话”的球找到一个好位置是关键。

2.独立操作,突破难点

(1)其实球早有话想说了,我们看看。

课件演示:“我生性好动,你们拿我有办法吗?”听了它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师:看来它还有点小嚣张。你们有办法把它制住吗?自己试试。

教师用相机记录学生各式各样的想法。

(2)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他把球和谁放到了一起?你认为他搭得怎么样?可以按他的方法搭出来试试。

小结:把球放在3个长方体上面,可以放稳。

(3)创作自己的作品

师:可以借鉴同学的好方法,还可以重新再尝试。用上所有的积木,比一比谁搭得又稳又高?

教师用相机记录每位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题意,加深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第二次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和学习。

(三)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要求:谁也不能再动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下课之前你们的“小小建筑物”还没倒的,“稳”这个要求就算达到了。

1.小组互评:比一比,谁的最高。

2.全班互评

每组介绍自己组的代表作,并说明高度(几本数学书的高度等)。

分析优胜者取胜的原因。

原因1:球要放在最上面,要用3个长方体固定这个球。

原因2:要把长方体立起来,这样“小小建筑物”就长高了。

原因3:圆柱体不能躺下,也要站起来,这样保证圆柱体站的稳稳地,而且站的高高的。

3.展示学生作品,颁奖

小组优胜、全班优胜、最有创意奖、持之以恒奖等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的作品,肯定其作品的优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在交流中回归图形特征,引导学生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向,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回顾过程,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看到问题我们不要忙于解决,要想清要干什么,自己有什么;还要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困难、最关键,应该怎样解决。这样我们不仅能把事情做完,还能做好,做快。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篇五

(英雄失去理想,就会变成平庸的人,与平凡人的因有理想而伟大形成对比。反衬出理想的可贵)

请三个小组的同学朗读第11小节。

④练习背诵第9、10、11小节。

3、比较阅读:第1课《在山的那边》和本课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请大家比较一下,找出内涵相同的诗句。

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

《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以上诗句都说,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

《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以上诗句都说,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活。

1、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应该怎样树立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呢?

2、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同学可以再从“正直、勤奋、毅力”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或者自己想一个值得赞美的词语来创作。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反思篇六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感受松鼠的特点,通过与《鲸》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板书:松鼠,(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见过松鼠吗?书确实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过大灰狼,但我们从中知道它是一种凶猛、善战的动物,还有……说说在你的脑海里松鼠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节课,我们将与松鼠做一次亲密的接触。

边读边感受: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第一遍,把句子读通读顺。第二遍,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想办法理解,实在不会做上标记提出来。

接读课文,指导朗读,并解决字词疑问:乖巧、驯良、矫健、蛰伏不动。

刚才我们的问题是?

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默读课文,思考:

这些特点分布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当中?

1、松鼠的漂亮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吃食、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

谁愿意做这只美丽的小松鼠来介绍一下自己,读读这段话。

2、松鼠的性格驯良体现:

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3、松鼠行为特征(3~4段)。

4、补充说明:

生育、何时换毛、喜欢洁净。

与《鲸》进行对比阅读,比较:

1、说明的角度:

《鲸》:体形和生活习性。

《松鼠》:外貌、性格、行动。

2、表达方法:

《鲸》:运用了举例子、拟人、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松鼠》:拟人。

3、语言特点:

《鲸》:精练、平实。

《松鼠》:生动传神、具有文学色彩。

板书设计

10、松鼠(文艺性说明文)

讨漂亮(第1段)外貌

人驯良(第2段)性格

喜乖巧(第3~4段)行动

拟人手法语言生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