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生活了9个月13天;在成人国家居住4年6个月3天;在飞岛县居住3年6个月9天;至于格列佛在惠玛乡住了多久,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一定会知道的。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格列佛出国后受到的不同待遇。例如,当他在小人国的时候,小人国的人不知道他是谁,所以他们用钉子和绳子把他固定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后来,利力浦特国王才相信了他,让他获得了自由。其他国家的待遇与小人国相似。
作者对每一种情况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让人身临其境,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阅读有趣。
读了这本书,我对文学名著有了不同的理解。我曾经认为文学名著只谈论名人或冒险故事。现在我对文学名著有了更好的理解。他们不仅可以写名人的故事,,还可以写一些讽刺作品。
文学比鸟飞得远,精神比花更美,雄心比树更密,这些梦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文学名著是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他们是年轻人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我们可以增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加强自我修养,陶冶情操,使我们的成长道路充满阳光。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格列佛游记》可以说是我看过最多遍的小说,因为我从小学时就开始在看这本书了。说是一本小说,那倒也不像,因为它没有让我读出一本小说的味道来,当然,我是怎么看的,那得看我在不同年龄段是怎么想的。
小学的时候,对小说没有什么认知度,一般来说看的都是童话或寓言故事,也因此看到《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还以为是一本有趣的冒险童话故事,所以才买了下来。不过也正因如此,我看到了里面有趣的事情,像看其它故事一样的看,看到绳上跳绳,还以为是什么特殊的游戏,看到里面讲小人国通过这个来选定官位,顿时还感觉很有意思。当初看完格列佛的时候,还在学校里和同学们说格列佛的故事,向其他人推荐这本书去看,好多人都跑去买《格列佛游记》,连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老师明白了我和他们讲的事情,也就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小学的时候,《格列佛游记》是必读书目,也因此我暗自庆幸自己已经看过了,但后来我通过老师给我们的介绍明白了我当初所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是一篇讽刺小说。不过我也还是半懂半不懂,为什么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却变成了一篇讽刺国家腐败,讽刺人类社会的一本小说?尽管通过介绍还是明白了一些,但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这种形式的象征。
后来到了初中,也逐渐想明白了《格列佛游记》的意义,也明白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我再一次看一遍《格列佛游记》的时候,是带着排斥的感情去看它的,因为我明白里面所写的内容,是对丑陋事物的形象,是对事物的讽刺,因此我不愿意去想它。但是我并没有想到我晓得时候看这本书的时候,是用什么眼光去看待它的呢?为什么我现在不会用这种眼光去看待这本以前看够的书呢?因为成长,成长或许给我们带来成熟,带来沉稳,但它同时也夺走了天真与无虑。这或许就是人性的转变,人人都逃不过。
一本《格列佛游记》在不同时期给我的看法,或许就是在见证我一天天的成长和一天天的转变。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都各有不同,但或许有时候我们得想一想,如果是再不同时期,我们还会用相同的眼光去看待吗?
或许我们要从这本书里学会的不是讽刺,而是要明白世间的流逝。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格列佛这3个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
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如果我要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格列佛游记》究竟有什么魔力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主要运用讽刺、幽默的语言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制度的黑暗。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外科医生,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在途中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飘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起初,他们对格列佛这个“庞然大物”充满敌意,但后来,格列佛的温和性格赢得了人民及国王的一致好评。随后格列佛又到达了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又惊险的事。
在这些惊险、有趣、可笑的故事背后,更加吸引我的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
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他代表了社会那些仍保留着生命最原始的善良,传递着真诚、美好的人。
而小人国国王虽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地自命为头顶天的宇宙统治者,以其无常的喜怒决定老百姓的命运。官吏们也无需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禄。小人国国王表现出来的贪婪、狂妄,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缩影呢?现在,我们时常看到官员贪污的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欲熏心,导致这些人误入歧途,坠入万丈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正如大人国国王所说“人类是世界上陆地爬行动物的小毒虫中毒性最大的”。但如果,剔除身上的“毒性”就会别有一番美好的景象。
还有其他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小人国王后:小气,贪慕虚荣。
佛林奈浦:猜忌、阴险、狠毒、狡诈。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整部小说跌宕起伏,也让我从作者的笔下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缩影。
人们往往会被金钱、名誉、地位这些身外之物蒙蔽双眼,而忘了初心。所以,就让我们返璞归真,找回生命最原始的纯粹,那么生活将会更加快活自在。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在暑假里,我读了《格列佛游记》,可只是这一读,我被这本书完全吸引住了!
《格列佛游记》是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出版两个多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作者运用了讽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尽管是对宫廷和政治家的讽刺,但作品却超越了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局限,尤其是前面的那两个部分,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
《格列佛游记》叙述的是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经历,格列佛四次航行,第一次他遇到了暴风雨,暴风吹翻了航船,格列佛飘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国)后来逃出,回到了英国;第二次格列佛又出门航行,又遇上了暴风,于是格列佛与船员想在一座小岛上抛锚,格列佛一人划着救生艇准备靠岸,当他呼叫同伴时,同伴竟被一个巨人追赶抛弃了格列佛,后来格列佛走上小岛,被巨人捉住。最后逃出。第三次,格列佛在航行时遇上了海盗,并被海盗抛弃到一个小岛上去,在那里,格列佛遇到了飞行岛,这里的人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印度,然后乘船回到英国。第四次,格列佛在航行时遇到了水手叛乱,被放逐到慧骃国,这儿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领者。在那里,格列佛被称为他们那里的一种畜牲——“野胡”,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骃”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
读完这本书,我也希望自己能到小人国去看一看,如果我到了那里,我会帮助小人国的居民盖房子,如果哪里有犯罪者,我会立马跑过去捉拿他,我相信,在我和小人国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繁荣!
《格列佛游记》不但给了我知识,还让我体验了一个个奇妙世界,也使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本书,没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