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河道水土保持方案(五篇)

最新河道水土保持方案(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2 14:51:33
最新河道水土保持方案(五篇)
时间:2024-06-22 14:51:33     小编:zdfb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道水土保持方案篇一

【摘要】水利工程影响着当地的环境以及经济发展,其中,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水土保持就是是其规划中的重点,若在建设时水土保持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将会导致当地乡镇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从而引发乡镇生产条件下降以及其生态失去平衡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本次研究为探讨出更为合理科学的治理对策,现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的现状以及水土保持防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关键词】乡镇;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1.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中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土石料场等,在进行运作时常是通过地表剥离、塌陷以及压占等多种方式对当地乡镇环境地表植被和原地貌进行破坏,从而引发土壤蓄水能力不断下降的现象出现,导致当地乡镇的水土流失情况日益加剧;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所召集的工人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工,在施工场地居住期间其日常饮食以及生活起居所需,例如取暖、做饭等,大多是在附近山林内砍伐林木来解决日常问题,久而久之,长时间的人为破坏和林木砍伐,导致植被覆盖率日益下降,引发当地水土流失现象出现;施工过程时常因开挖植被引发原有表土和植被关系失去平衡,从而降低了表土层的抗腐蚀能力,经过环境的影响也将有水土流失的现象出现。2.水土保持的应对措施 2.1工程防护

(1)在工程实施期间应当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通过弃土区的背水面挖通排水沟,以来防止施工期间其遭受的水力侵蚀能够最大程度上减轻,同时还需将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排入引河,则在弃土区的迎水面中坡面至坡脚的位置设立截水沟,能够有利于其废水全部排至引河。(2)应当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方对当地乡镇原材料的开采量以及深度,防止施工期间工程建设方为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和成本问题而沿线取材,从而引发当地的原材料地区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乡镇的生态环境,还会为以后其水土流失埋下隐患。(3)在开采土石时,应当注意选择原料地,开采前建立采石场的荒破需选择合理厚度后将其上层的腐质土剥离出来并放置一处,以便用于后期环境绿化的恢复。采土完毕后应当回填原地表的缺口,保证其植被的完整性。(4)为防止当地乡镇环境遭到污染,工程建设方在获得相关证书并取得当地河道部门审批后,应当根据计划数量严格按量开采,并根据国家相关污染规定,在其进行河滩取土和取砂场取材料时同时通过及时平整其缺口等措施,[1]从而使得当地汛期洪流保持通畅。2.2生态环境保护

(1)为防止当地乡镇水土流失情况加剧,施工单位应道发挥指导作用,在实施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外,还应该在其水土植被种植方面加大力度。(2)施工单位通过系统性的统筹以及科学的规划,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监督与预防,在进行抗旱防洪工作的同时消除其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多种隐患,并针对现状找出水土流失的来源,并通过改善土壤、河流、植被等措施加以实施,有利于当地乡镇生态环境的维持。(3)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应当注意增加当地土壤表层的植被覆盖率,例如通过种植一些能够具有保持水土功效的植被、农作物,或者选择种植一些耐旱耐涝的草种树木来降低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率。(4)为了能够提高土壤的稳固性,施工单位应当传教当地农民采取先进的耕种方法,不仅能够对农业产品的结构进行合科学的优化,还可以使其与国家从水土保持方面给予长远的打算和保护措施方面有效的迎合。(5)以扩大林业发展为目标来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例如当地农民在饮食起居方面应当适当减少柴禾的使用情况,并选取其他能源代替,同时制定相关规定,表明植被覆盖率低于25%的山坡不得进行开垦,这种做法能够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在水利工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稳定了水土流失现象,还对坡面防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对防护林带的管护与防护是使得当地水土能否保持永久性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应当通过种植多种树木,并通过检查以及及时补植等抚育管理来让其快速成林,这样能有效加强防护林带的建设,具有降低风速、治理风蚀的作用,对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7)建设单位将水土保持作为工作重点,纳入其对水土保持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中。设计方案应当通过架空、地埋以及梯级结构等方法来最大程度上降低其对地表的伤害,防止出现挖填土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地表和生态环境。(8)工程施工期间,应当限制其对地表的施工面积,在施工前及时建设水土保持设施,有利于维护其绿化环境。2.3环境保护宣传

对当地乡镇人们不定期举办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讲座以及活动,并加大其宣传力度,告知人们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加强人们的水土保持法律观念和环境意识,有助于顺利进行其宣传工作。2.4制度管理

在建设单位施工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严密监督建设单位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从而使其相关方案能够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因制度不全面而导致乡镇水土流失的现象出现,并对违反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给予相关惩罚,后责

[3]

[2]令改正并实施相应补救措施。3.讨论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其各种因素常导致当地环境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不利于水土的维持,对当地乡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其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是当地水土保持的关键所在,同时加大当地人民的环境保护宣力度,不仅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情况,还有效防止其水土流失,还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当地乡镇的生态环境,对水利建设中有积极的影响。【参考文献】

[1]王晓福.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析[j].河南建材,2016(04):212-213.[2]刘跃晖.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0):63.[3]周爽.锦凌水库水土流失预测及其防治体系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12):49-53.[4]郭耀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应对措施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8):78.[4]

河道水土保持方案篇二

关于六盘水地区爱护水资源学案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我们先来看看这一课题的教科书内容的情况: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二爱护水资源,这两部分内容都是从两方面入手。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

其次、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毕节地区,是一个煤炭工业区,含氟量高,地氟病严重的地区,水硬度高、水体污染严重、缺水情况时常发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有着切身的体会,当缺水时,住在校外的学生就的亲自提水回家用。学校的每天打扫卫生,都得到较远的地方提水来打扫教室。

因此、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

1、基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常识性的练习,如填空、或选择。

2、补充相关是水资源的资料。如环境污染与原生态的环境的资料介绍。

3、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水资源内容。如水中的含氟量的情况,煤炭工业对水体的污染,学生看到的污染现状等。

4、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写身边的环境情况,并分析原因和如何保护环境写出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

河道水土保持方案篇三

我国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1国内外水土保持的概念

水土保持(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1991年中国国务院颁布《水土保持法》,为我国第一部专业水保技术法规。2005年,中国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

水土保持的概念是1941年由黄瑞采先生首先提出的,现己被国际普遍采用,逐渐代替了原先的土壤保持概念。美国的土壤保持(土壤侵蚀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就是1934年的“黑风暴”之后。1935年4月,美国第一次颁布了《水土保持法》。被称为美国水土保持之父的hugh hammond bennett,在60年前就将水蚀和风蚀列为土壤侵蚀两种主要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971年他提出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风蚀预报方程weo。澳大利亚把土壤侵蚀作为引起土地退化主要因素,他们的水土保持意义更宽,包括了所有防治土地退化的行动,近年又引申为“土地保育”(land-care)。前苏联认为“土壤侵蚀”概念同时包括水蚀和风蚀,土壤侵蚀研究应包括在水力、风力破坏下水蚀过程和风蚀过程的研究,以及水蚀及风蚀作用下土壤的防护方法的研究。同时强调“水蚀和风蚀除了不同点之外不论其机械过程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在土壤防护方法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实际上水蚀与风蚀常常是同时碰到一起的,因而必须设计和实施同时发挥作用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土壤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免遭破坏。”他们称“水土保持是一门与水土流失作斗争的科学。”

水土保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林学、草学、水利学等,涉及到水利、林业、农业、环境、城建、交通和铁路等部门,涉及到城乡千家万户,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群众性的特点。

2水土保持的原则和作用

水土保持是维护国家或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促进区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有效的防治山丘区及风沙区的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时,要求遵循以下的原则:

①防止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为此应设法提高土壤透水性以及持水的能力,在斜坡上建造拦蓄径流或安全排导的小地形利用植被调节,吸收或分散径流,减少径流的侵蚀能力。

②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应当采用整地、增施有机肥、种植根系固土作用强的植物,施用土壤聚合物。

③提高植被的防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调节径流、防止侵蚀作用。

④在已遭受侵蚀的土地上防止水土流失,必须注意辅以改良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把保持土地与改良土壤结合起来。

⑤采用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⑥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的自然条件制定不同的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因地制宜是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科学基础。

⑦生态经济效益最优的原则。在设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过程中,应当提出多种方案,选用生态经济效益最优的方案。在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案中,全面估计方案实施后的生态效果,预测水土保持措施对成土作用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森林覆盖的山区,不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暴雨过后,多仍是清水长流。既不会因径流量过大造成山洪,也不会因干旱使河流枯竭。

②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森林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来实现净化空气的功能。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水利设施。通过合理配臵和营造水土保持林,可以减缓径流,降低风速,防止风害,固定流沙,水利工程免遭冲毁,可以削减泥沙侵害农田。

④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树叶和草本植物每年有大量枯死的茎叶和残根遗留在土壤表面和土壤里,形成腐植质土壤的有机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

⑤提供饲料和燃料。种树、种草既可保持水土,又可提供发展畜牧业所需的饲料,发展农业所需的肥料,以及解决群众所需燃料等。

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营造水保林,不仅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又可提供饲料、果类和其他林副产品;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

3水土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是全世界环境的头号问题,目前也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到了国土总面积的37.1%。水土流失严重区往往是水土保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水土保持功能退化的贫困互为因果,致使自然生态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3.1缺乏综合规划

在水土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在于怎样向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短期性,一届政府一个战略,一个领导一种打算,缺乏保障持续实施的政策制约。水土保持往往重工程、轻林草;重造林、轻封育;重保水措施、轻排水措施;治理措施单一,不能发挥水保工程的整体效益。没有把水保工作提高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缺乏综合治理,影响了治理效果。3.2投入严重不足

水土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没有国家专项投入或投入很少,加之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十分有限,造成相关工程总体投入严重不足。按目前物价水平及防洪、生态环境建设对水土保持的要求,水土保持投入远远不够。根据实际需要,风沙区治理每平方公里需25万元,丘陵沟壑区38万元,高原沟壑区20万元,关中平原18万元,土石山区53万元,平均每平方公里需投资31万元。特别是工程措施,由于投入高,资金来源没有保证,设施不配套,往往达不到原设计水土保持标准。

3.3后续管理工作薄弱

多数地方注重治理数量,忽视管理工作,水保监督执法力度不够,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引起大量水土保持设施破坏。如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仅300~500mm,且年际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干旱年年发生,常常导致林草植被大量枯死,影响林草措施效益的正常发挥,另外由于洪涝灾害,使沟道工程措施冲毁严重。加之滥坎滥伐、陡坡开荒、修路、采石、开矿、挖药材等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得不到及时遏制,造成边治理,边破坏,甚至有的地方出现破坏大于治理的恶性局面。尽管近年来各地已经开始重视工程建后管护工作,但从总体上看,水土保持工程建后管护工作仍是一项十分薄弱的工作。有人建、没人管,责权利不统一,产权与使用权不明晰的情况相当普遍,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效。3.4新生水土流失未能有效遏制

我国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以黄土高原历史沿革为例,自先秦时期以来,重谷物生产的“垦草”思想一直占据着黄土高原,加之广种薄收、倒山种植生产方式在该地区沿袭,致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随着单一谷物农业系统的发展愈演愈烈。从两次遥感调查对比看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经十年治理,治理面积增长7.11万km2。但由于近期在采矿、交通、冶金、建材等生产建设开发中,不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一些地方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

4水土保持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活的需要,根据水土保持总体目标,我国的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按东、中、西部统一布署,综合治理。其基本目标是:

①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地形、地貌),是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表层流失,崩塌、滑塌、泻溜)就不可能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演替与发展;

②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

③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人口,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结构),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④减少或控制环境危害(控制进入江河泥沙,减少面源污染);

⑤美化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据统计,全国有近200万km2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专家预测,即使不再增加新的水土流失面积,按目前的治理速度计算,初步治理一遍也需近半个世纪时间,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从全国水土流失发展趋势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遏制,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政府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明确了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当前目标与任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km2,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达17%,大江大河减少泥沙10%(南方)至20%(北方),在全国水土流失区基本建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近期目标与任务:2011~2030年,使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大江大河减沙20%(南方)至30%(北方),全国建立起健全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全面制止各种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远期目标与任务:2031~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根治,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采取的措施

水土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必须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加强生态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注重治沟骨干工程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切实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为落实上述战略思路,我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5.1依法行政,完善体系

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强化预防监督,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同时,通过法律执行,切实保障治理开发者的合法权益,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认真落实“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依法防治人为水土流失。强化执法监督,增强防治水土流失的自觉性,有效地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更加有效地搞好水土保持预防工作。建立地县乡三级监督网络,对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审批表》、《水土保持方案许可证》申报制度。查处违反《水土保持法》案件。采取大规模封山育林育草进行开源节能、推广省柴灶、以煤代柴,建立供煤点等预防保护措施。5.2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行分区治理,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封育保护,大力调整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改善。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农村“四荒”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四荒”治理是水土保持一个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抓好这项工作。各地要依靠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民营水保,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债将逐步淡出,这必然会影响到水土保持投资。因此,必须未雨绸缪,提早谋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开展以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地区以及环京津地区的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搞好天然林保护;大规模开展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牧区水利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促进生态的恢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内陆河流域合理安排生态用水,恢复绿洲和遏制沙漠化。5.3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科技进步

随着一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相继实施,各地普遍重视科研与科技推广工作,初步建立了科研单位参与工程建设的机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实施了科技支撑项目,由科研部门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展科技项目前期工作,结合工程建设推广实用水土保持技术。在陕西、四川、重庆、甘肃等10个省(市、区)实施了以科技推广为重点的中加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工程。在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中,明确了8%的工程建设资金用于科技推广应用。不断探索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加强对治理区群众的培训,搞好水土保持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强水土保持方面的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不断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水土保持方面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中国水土保持的科技水平。

5.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利益均衡问题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荒漠化治理,积极实施石漠化地区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对此,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作为增加水土保持投入的历史机遇,并因势利导做好工作,争取有所突破。目前部分省区已经在这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希望其他各地也要抓紧这方面的努力,从试点入手,利用好现有的政策,争取水土保持投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加强荒漠化治理,积极实施石漠化地区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5.5加大宣传,精心策划

根据现实和可能,分清主次,找准宣传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攻关。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重视宣传、善于宣传,投入更多精力抓好宣传工作。狠抓落实。对已经确定的任务,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制定符合现实的阶段性目标和近期工作方案,要及时分析社会舆论,加强引导,确保方向。围绕一项具体任务,要注意协调不同宣传媒体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应。5.6继续深化水土保持改革

实践证明,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和创新机制是推动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当前,要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和政策。针对农村“两工”取消的新形势,在重点工程建设区要按照“一事一议”原则,把有限的国家资金与无限的群众积极性结合起来。继续加大规范“四荒”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治理水土流失的力度,加强对“四荒”治理开发的指导和监督,依法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大户治理,树立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机制活、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强的治理开发大户,通过大户带动群众治理。在重点工程施工中,推广专业队治理的经验,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河道水土保持方案篇四

石漠化成因及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措施

刘剑波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读学士 学号:20102011)

摘要: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8省都存在的一种石质荒漠化现象,以贵州最为严重,石漠化面积逐年增加,大片的石漠化土地生产力极低,已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严重影响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南方山区的心腹之患。本文主要分析石漠化概念、成因、分布、对当地的影响、以岩溶地区如何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当地生态环境,达到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关键词:石漠化 成因 威胁人类生存 水土保持措施 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

the cause of stony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measur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 this region

jian bo liu

(undergraduate majoring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 sicu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abstract: stony desertification is a phenomenon appearing vast in south-east zhou province is the most severe deserted area is magnifying year by year,a large area of stony deserted soil is low yield.it has threaten the existence of human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uth east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ception , cause and distributing and the influence to those conclude the measure to work on i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ose regions.一、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逐渐形成石漠景观的过程。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母岩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具有抗风化能力强的特性,所以成土过程缓慢,且所生成的土壤容易淋失,在我国西南8省,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又由于西南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此地降雨量较多,且多集中在春季,所以在大量水的存在下,化学侵蚀量巨大,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喀斯特地貌,与此同时带来的后果是风化形成的物质溶于水中,很难形成土壤,所以在喀斯特地区,土壤极其珍贵,但是在人类出现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石灰岩地区大面积分布着这种冲刷完土壤后仅剩石灰岩母岩的光板地即我们所说的石漠化土地。综上所述在岩溶地区,土壤形成缓慢,且易流失,当土壤由于人为活动加速侵蚀后,极易超过允许土壤流失量。当地就会出现石漠化现象。所以要治理石漠化首先就要防治水土流失,讨论如何在石漠化地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是治理石漠化的关键因素。

1.石漠化在我国的分布特征:为查清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04年~200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监测区总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监测区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中国石漠化分布特征主要有:一是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二是主要发生于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发生在16度以上坡面上的石漠化面积达1100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4.9%。三是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3.2%。四是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监测区的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28.7%,而县财政收入低于2000万元的18个县,石漠化发生率为40.7%,高出监测区平均值12个百分点;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5个县,石漠化发生率高达52.8%,比监测区平均值高出24.1%。

2.石漠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石漠化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是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据贵州省林业厅调查,50年代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5万km,60年代扩大为3.5万km,70年代末为5万km。1995年则高达7.67万km,占全省总面积的43.15%。每年流入长江及支流的泥沙114亿吨,流入珠江0.34亿吨,每年土壤流失量平铺在贵州大地上,厚度可达3至4毫米;石漠化的迅速发展,使得贵州耕地以每年11.4万亩的速度不断减少。流失的土壤造成河道淤积,影响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洪灾。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因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涵养水源的功能衰减,迟滞洪涝的能力明显降低,增强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喀斯特石漠化引起的自然灾害灾种多、强度大、频率高、分布广,甚至叠加发生、交替重复。随着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呈现周期缩短、频率加快、损失加重的趋势。据研究,1951—1987年的37年间,贵州省农作物受灾年份就有34年,平均受灾面积70万亩/年,占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5%。1985—1990年仅旱灾一项累计受灾面积610万亩,平均每年101.6万亩,[1] 在喀斯特地区本来土壤形成过程就很缓慢,土壤本来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所以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其次造成的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直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在土壤资源急缺的情况下,人地矛盾不断升级,当地人民不断开垦土地,又不断流失,又造成洪涝等自然灾害,这种恶性循环不断进行,不断增强。最终会导致毁灭性的破坏。所以进行石漠化治理是喀斯特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从以上研究可得出下面结论:石漠化形成的主观因素是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坡坏了生态环境,因此治理石漠化,要从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入手,科学规划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 1.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立足自然条件,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

岩溶侵蚀地区,分布有典型的地上和地下岩溶地貌,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也有发展旅游的潜在优势,开发石灰岩产业和保护典型岩溶地貌是在遵从自然规律前提下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2]在加强植被建设,是保持水土的首选措施,在喀斯特地区,通过野外径流小区实验,得到不同植被对水土保持效果作用的排序分别为经济林>人工草地>水保林。经济林中梨树>桃树>板栗。人工草地黑麦草>白三草。水保林中墨西哥柏混交林>墨西哥柏>杨树。以撂荒坡耕地为对照,经济林(梨树)的保水效果和保土效果均优于其他生物措施。陡坡(坡度>15。)种植农作物将导致水土流失量的增加,且多于撂荒坡耕地(杂草)。香樟、柏树、马尾松等水保林在坡度较陡时不再具有保水效果,而杂草的保水效果比较明显。因此,缓坡地带适宜发展经济林(梨树等),陡坡地带则适宜发展培育地带性草类。[3]所以在喀斯特地区在坡度>15度地区要严格进行退耕还林,在坡度较小地方发展经济林和人工草地的混合植被类型,在林地也可以适当放牧,增加林地的肥力。这样一来既有利于防止石漠化,有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且在云贵高原阳光充足,特别有利于经济林的生长,因此选择经济林和人工草地是个不错的水保措施。在陡坡地带则要严格采用人工草地。

2.加强对坡耕地的治理

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占总流失量的60%—70%, 在时间分配上,既受降雨的影响,也受作物布局、作物种类、生长季节和耕作方法等因素影响。暴雨季节,覆盖度高的作物比覆盖度低的作物具的更好的保土作用,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作物品种和降雨季节的情况,推行粮—粮、粮—豆、粮—油、粮—果等不同的间作和套作方式,增加坡耕地作物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6] 3.在山区加大坡改梯力度

坡改梯是我国整治坡耕地的传统方法,同时也是山区水土保持大力推广的方法。经多年的检测结果表明, 坡改梯减缓坡度后,减少水土流失效果达到24%~ 95%,平均为70%左右。同时可减少地表径流42%—47%。坡改梯加厚土壤后,通过蓄水保水, 既显著减少了降雨径流损失,也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4.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提高当地人忧患意思。

通过现代媒体,将水土流失,石漠化可视化传授给当地居民,加强水土保持教育,让群众志愿加入水土保持行列,转变当地居民长期以来以农耕为经济来源的观念,鼓励其学习种植经济林的技术。大力宣传石漠化的害处,增强当地人民的忧患意识。改变以往边保护边破坏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秋昊,蔡运龙,王秀深.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2期:3-4 [2] 张洪江,吴发启,程金花,等.土壤侵蚀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38.[3] 周素萍,张兴奇,张科利,等.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生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4):117-120 [6] 王世杰,胡顺光,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4)

河道水土保持方案篇五

浅谈响水县废黄河高亢地区水土保持设计思路和治理措施

摘要:水土保持工作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三农”发展,减少水旱风沙灾害,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以响水县废黄河高亢地区项目区为例,对响水县废黄河高亢地区水土保持设计思路和治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废黄河高亢地区;水土保持;设计思路;治理措施

abstrac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ork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and reduce sand disaster, has the remarkable paper xiangshuixian waste the yellow river as an example in high project, xiangshuixian waste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design ideas in high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ds: waste in the yellow river keen;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design train of thought;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区概况

响水县位于盐城市最北端,东临黄海,北枕灌河,灌南、涟水,南抵废黄河,与滨海县毗邻。省道307与废黄河之间为黄河故道高亢沙土区,其余为沿海平原沙土区,总面积1461 km2,下辖13个乡镇(区),152个村居。响水县七套中心社区小流域治理工程所处项目区位于响水县大有镇七套中心社区,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平原沙土区的通知》(苏政发[1999]54号),属黄河故道高亢平原沙土区,区域面积10km2。项目区位于响水县七套中心社区南侧,南止废黄河河,北到307省道,东至王马河,西至青年河,涉及七套中心社区三份、亭泉、梅湾3个村,七套中心社区亭泉河小流域总面积10 km2。

响水县属黄泛冲积平原,成陆历史较短,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总坡度为1/6000。据响水县土层结构情况调查,大部分地区表层是沙土(只有灌河沿线部分地区是粘土),但厚度不等,靠近废黄河沿岸沙土层厚,地势高,最后处达5~6m。过307线越向北越薄,到边缘地带只有0.5~0.6m。项目区在废黄河边,地面高程?6.5~8.1m,属废黄河高亢沙土区。

项目区土质是近代黄泛沉积而成的沙土或沙壤土,这种土质粘性很低,团粒结构差,最易随雨水流失,致使河、沟淤积严重。设计思路

地质勘探资料显示,黄河故道地面覆盖着4~7m厚黄泛沉积物,土壤主要为细沙和粗粉沙,产状水平,层理清晰,层厚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根据省水文局2006年在七套三份布置水土流失观测试验站,实测土壤量侵蚀见下表。

表1 2006年七套三份实测土壤侵蚀量成果表

经分析,响水县废黄河高亢地区造成水土流失主要因素有:降雨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侵蚀的主要表现为:

(1)面层侵蚀。由于暴雨侵蚀土壤表面,使坡面形成顺坡延伸浅沟,冲刷土壤。土质砂性,结构松散是各种水土流失的内因。当天气干旱,含水率小于12%时,表层土稍受压力则松散成粉末,一遇大雨即被地表径流带走,以道路、河坡、青坎为重,当含水率大于20%时,接近粉砂土流限,就极易流失。响水县属台风影响区,大风暴雨时有发生,汛期降雨量接近全年的74%,由于暴雨冲击,表层土粒被分散、移动,一旦产生地表径流,就会发生面层侵蚀。

(2)细沟侵蚀。沙土区沟河坡面坡度较大,土质沙性大,由于大部分没有防护措施,滚坡水在沟河坡面上冲刷形成复杂网状小沟,即俗称“雨淋沟”,逐渐发展可达1m。

(3)重力侵蚀。由于建筑物配套水平低,缺少沟口防护,排水沟直接排水入大中沟,形成高落差排水,使土体失去重力平衡产生崩塌,滑坡等现象。从表中看出,由于七套河坡坡度陡,侵蚀模数要大得多,达到8658t/(km2?a)。

从实测资料看,项目区土壤侵蚀量一般可达中等强度水平。被侵蚀土壤随水流进入河道,而响水县境内河道海拔较低,流速较小,多用于农作物灌溉,因此,河网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通道,并最终淤积在河道中。

对上述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对面层侵蚀,主要结合废黄河故道开发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进行农田水利配套。细沟侵蚀、重力侵蚀主要是进行河道整治和河道坡面治理。治理方案

项目区属于废黄河高沙土区,土壤抗冲刷能力差,河道边坡坍塌严重,本次工程以岸坡防护为重点。

该项目区为解决亭泉河、王马河坡坍塌严重问题,对王马河坍塌严重的河段,在西侧新建500m挡土墙,以保证河坡稳定和河西侧道路安全。对冲刷严重的2200m亭泉河采用六角块护土砖进行边坡防护,在减小冲刷、有效防渗的同时,增加植被面积,美化环境。由于各河道、中沟之间河底高差较大,常规涵洞排水冲刷力大,易造成河坡坍塌,影响排水,本次工程新建φ90×15m排水涵洞7座。对王马河和亭泉河生态护坡上侧边坡采取植物防护措施,栽植防护林,撒播狗牙根草籽防护。

3.1 挡土墙设计

挡土墙材料采用c15浆灌砌块石。挡墙底板底高程1.50m,宽2.0m,厚40cm,采用c20素混凝土板。墙顶上设有c20混凝土压顶,顶高程4.0m。为适应地基情况,挡土墙压顶、底板每15米设一沉降缝,缝宽2cm,用bw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填塞。回填土优先选用壤土,淤泥及生活垃圾不得使用;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土块粒径不超过5cm,且压实度不小于0.92。

3.2护坡设计

项目区处于废黄河高沙土地区,土壤渗漏严重,抗冲刷能力较差,因亭泉河为项目区主要引水河道,从防止水流冲刷、长期侵蚀考虑,需进行护砌。本次设计采用六角块护土砖对亭泉河边坡进行防护。六角块护土砖由人工铺设在铺有滤水土工布的基面上,随着植被在砖孔和砖缝中生长,铺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将进一步提高,开孔部分一方面起到渗水、排水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增加植被,美化环境的作用。六角块护土砖具有备料难度小,价格低,易修复等优点。

河道护砌采用六角块护土砖护坡,护砌型式为0.1m连锁式护土砖,下垫一层土工布,土工布厚度2.2mm,等效孔径0.07mm,断裂强度≥15.0kn/m,cbr顶破强力>2.6kn。顶部为0.3×0.5mc20素砼格埂,护至高程为4.00m;底部为0.3×0.5 mc20素砼格埂,护至常水位2.50m。水平方向每20m设一道0.3×0.5mc20素砼排水沟,兼格埂。砖孔中撒播草籽。项目区亭泉河生态护坡设计见图1。

图1 生态护坡设计图

3.3 排水涵洞工程设计

3.3.1设计依据

(1)设计排涝模数

涵洞排水的控制面积不大,不能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设计排水流量。考虑到短历时暴雨的作用,由排涝设计标准十年一遇日雨量,按6小时滞水计算,得洪峰排涝模数:m= 2.76(m3/s)/km2。

(2)工程地质

项目区地质是废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情况复杂,贯击数在2~15击,一般在8~15击,可以满足涵洞建设要求。从过去涵洞的建设实际看,所建涵洞也未发生承载力不足而导致涵洞破坏的现象。

3.3.2设计成果概要

(1)总体布置

ф90×15m涵洞共7座。一般用于生产沟汇水排入中沟,涵洞长度15m,涵洞顶填土高程5.0m,上下游水位组合为:上游3.0m,下游2.5m。根据响水县水务局的实践,采用跌落消能方式。这种消能方式既可以消除大部分能量,减轻水流冲刷能力,又可以节省投资,是一种经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消能方式。

(2)涵洞过水能力计算

有压淹没流涵管孔口尺寸按下式计算:

式中:q―过闸流量;

μc――流量系数,;

ω――涵管过水面积,;

△z――闸上下游水位差,取0.2m。

经计算:φ90×15m的涵洞过流能力为1.25m3/s,可满足排涝面积为0.6 km2。

3.4植物措施设计

植物措施不仅增加地表面植被的覆盖度,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而且能够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为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4.1防护林设计

项目区王马河、亭泉河由于多年未能彻底治理,土坡坍塌严重,为稳固边坡,减少水土流失,在沟道两侧堤顶各种植一排防护林,选择根系不发达的冬青和紫薇交叉种植,可以起到很好的护坡效果,同时美化环境。

表2防护林树种生态学特性表

防护林设计标准如下:

a.整地:挖0.6×0.6×0.6m3树坑,根据设计造林树种类型确定株距为4m。详见图2。

b.栽植:造林季节一般在三月中旬。造林时,要对树苗进行挑选,同意地块内栽植的树苗要求苗龄和苗木生长情况基本一致。在挖出的表土中掺和农家肥和化肥,拌匀后反置入穴下层,栽植时应将树苗扶直,栽正,根系舒展,深浅适宜。填涂时应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踩实。

c.抚育管理:新造幼林要实行封育,禁止不利幼林生长和破坏工程的活动,及时松土、除草、修枝整形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进行灌溉追肥,防治病虫害。

图2沟道防护林种植示意图

3.4.2草皮防护

人工种草可以增加地表植被,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可促进农业的发展。草种应因地制宜,选用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迅速的狗牙根。项目区王马河迎水面边坡1:1,需在设计水位?3.0m以上坡面铺植狗牙根草皮9468m2,在常水位?2.5m~设计水位?3.0m之间种植芦苇2162m2。亭泉河迎水面边坡1:2,需在?5.5m以上坡面铺植狗牙根草皮25872m2。常水位?2.5m~设计水位?3.0m之间种植芦苇5174m2。草坪铺植方法见表

4、表5。

表4草坪场地制做表

图3 草皮铺植示意图治理效益

项目建成后,极大改善周边农民居住条件,减少沿线农民居住安全隐患,同时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而且还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4.1 生态效益

经过高标准配套建设,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了土地保水、保肥、保土的能力,使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一个等级,改善了农业的生态环境,对优化粮食品种,统一管理,合理布局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植树造林实行林网林带,在小区域内能调节气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抗灾的能力。

4.2 经济效益

4.2.1直接经济效益

计算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产品与治理前相比,其净增产量及净增产值

据已搞项目区的成功经验,项目实施后预计七套中心社区项目区每年可增产32.5万公斤,按2元/公斤计,则年增收65万元。

4.2.2蓄水效益

主要计算各项措施的蓄水量,防护林每公顷蓄水450 m3,人工种草按每公顷蓄水225m3,蓄水总量为:

w蓄=2850×2×4×10-4×450+53781×10-4×225=2236(m3)

4.2.3拦沙保土效益

主要计算各项措施的直接拦沙保土效益,防护林每公顷保土30 t,涵洞每座拦沙10t,经计算,各项措施保土总量为:

w土=2850×2×4×10-4×30+16×10=228.4(t)。结束语

工程实践证明,该项目区所采用措施在产生明显的保水、保土基础效益的同时,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生态效益,为项目建设区域更好更快地和谐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