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篇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见,学校高度重视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在课程观念和行为层面上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不可或缺的支撑系统。更重要的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对校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问题,这就使校外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外课程资源,让丰富的社区资源成为小学生校外实践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一、时间合理安排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每周课时的设置,课型灵活安排,可集中上课,也可分开活动。时间上也合理安排,除课内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等。1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进行设计、调研、参观、访问、实验、制作、交流与评价等,渗透亲子共成长工程、家长课程学校等内容,促成其相互融合,相互整合,达成其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更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体验,而不是追求研究的结果。所以,对活动过程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研究主要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联系现实生活,立足课堂为主渠道,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遵循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的方式,注重思想教育与行为指导相结合法,点面结合法,专家咨询法,个案积累与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等各种方法的相互协调与促进。分析如下:
1、调查研究法。学生、教师、家长联合参与对校外资源的存在种类、形成、作用、发展、贡献教育功能等内容进行调查,选择可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因素加以开发利用。
2、体验研究法。师生亲自置身于校外资源中去认
识触摸感受、操作,亲自体验探究、交往和实践。
3、基地研究法。在校外建立资源基地,使其课程资源与学校教育共享。
三、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2010年9月,研究方案,明确各自研究任务。
实施时间:2010年10月-12月的星期天和假期 组织与管理者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在教室的带领下到养殖厂参观
2、到社区打扫卫生
3、到社区街道等调查错别字
五、具体活动步骤:
1、向学生、家长阐述开展本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认同;
2、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过程中,强调进行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的发生,还强调保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
3、学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时间到大街小巷调查
错别字,记录下来并加以纠正
六、方案的结果落实
活动总结评比:
1举行参观游览写话展览
2举行错别字大搜集展览
对方案实施结果的落实及时收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图片、音带等各种资料,以课题组为单位及时归档。低中高段的每个阶段活动及其设计方案都及时上交归档,每个阶段结束还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多优胜者给予一定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个重要环节,课题组分别用照片进行记录。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篇二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1、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素材
3、校本课程任课教师一览表
4、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实践活动剪影
5、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
6、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7、家长会资料
8、民间艺人进校活动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篇三
西平中心小学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教育辖区的实际,特制定校外资源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为指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综合课程为突破口,继续扎实地开展校外活动,进一步挖掘校外课程资源,从而使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氛围中丰富内涵、开拓视野、提高能力。
二、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
1、挖掘社会资源,拓宽育人途径,填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2、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完善学校、家庭、社区都育人的大德育环境,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
三、校外课程资源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由于我校教育辖区内,文明礼仪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确立了长期、持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计划,并把学生在家礼仪、社会礼仪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2、汉文化名胜古迹游览。结合沛县的“刘氏会馆”、“汉城公园”“泗水亭公园”、“歌风台”、沛公园等名胜旅游景点,挖掘汉文化乡土教材,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3、利用微山湖畔的地理优势,挖掘古运河文化,感受古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4、结合社会的热点新闻,每学期开展1-2次社会公益活动。如,甲型hini的预防宣传和保护环境等活动。
三、校外课程资源开发措施:
(一)校外活动组织建设。
加强社区学习活动小组组织建设。根据我校教育辖区分布广的特点,在每个年级成立了打破班级界限以“村庄为单位的”活动小组,每个小组4-5名同学,利用周六、周日或节假日进行校外活动。
(二)成立社区社会监督小组。
在成立社区活动小组的基础上,从每个村庄的每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中,挑选1-2名责任心强,关心学生、热心教育的家长代表,组成我校的社会监督小组,负责对学生在校外时间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监督。
四、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
与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五、主要工作
1、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寻找家乡的的几个变化。
2、带领学生到社区企业参观学习。
3、沛公园参观学习活动。
4、甲型hini流感社会宣传。
西平乡中心小学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篇四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见,学校高度重视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在课程观念和行为层面上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不可或缺的支撑系统。更重要的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对校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问题,这就使校外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荣成市寻山完小针对重大教育教学问题“校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索。大力开发校外课程资源,让丰富的社区资源成为小学生校外实践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一、时间合理安排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每周课时的设置,课型灵活安排,可集中上课,也可分开活动。时间上也合理安排,除课内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等。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进行设计、调研、参观、访问、实验、制作、交流与评价等,渗透五个一工程、亲子共成长工程、家长课程学校、朝阳读书计划等内容,促成其相互融合,相互整合,达成其研究目标。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阶段:
二、深入研究阶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更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体验,而不是追求研究的结果。所以,对活动过程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研究主要以研究
性学习为重点,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联系现实生活,立足课堂为主渠道,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遵循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的方式,注重思想教育与行为指导相结合法,点面结合法,专家咨询法,个案积累与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等各种方法的相互协调与促进。分析如下:
1、调查研究法。学生、教师、家长联合参与对校外资源的存在种类、形成、作用、发展、贡献教育功能等内容进行调查,选择可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因素加以开发利用。
2、体验研究法。师生亲自置身于校外资源中去认识触摸感受、操作,亲自体验探究、交往和实践。
3、基地研究法。在校外建立资源基地,使其课程资源与学校教育共享。
4、学科整合研究法。校外资源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的同时,与相关边缘学科进行整合,结合不同学科教学内容选用,做到各科教学资源共享。
5、理论与实验研究法。包括探讨校外资源开发的作用和利用等基本理论以及研究的步骤、措施、周期、成果等。
三、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2010年3月
研究方案,明确各自研究任务。
实施时间:2010年4月1日-20日 组织与管理者
教师 : 冷韶君、王海英、岳静、杨爱华
2、聘请专家担任课题指导顾问
邹坚芳 为 哈理工大学为校外辅导员
四、方案的结果落实
对方案实施结果的落实及时收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图片、音带等各种资料,以课题组为单位及时归档。低中高段的每个阶段活动及其设计方案都及时上交归档,每个阶段结束还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个重要环节,课题组分别用照片、摄像进行了记录。
“走进哈理工体验大学生活”实践活动过程 4月13日下午,我们走进哈理工大学的校园里,这是我们首次走进哈理工大学,在哈理工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大学生学生会的引领下,亲身体验了大学生活。这是荣成市寻山完小校外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与哈理工大学生进行真情交流
4月13日下午2时,荣成市寻山完小开始了为其一周社会实践活动,、哈理工学院校领导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仪式上,学院领导对各位小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
参观校园,体验大学氛围
4月15日下午,小朋友们在校园16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一起参观了哈理工的学院校区。一路上,志愿者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相关情况,小朋友们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兴趣,个个争相询问,纷纷合影。在学生活动展板前,志愿者结合展板上的图片耐心地向每一位小朋友解释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的活动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小朋友。当小学生一起走到汉语专业教室门口时,小朋友们争着跑进教室,有的坐到座位上,有的情不自禁走上讲台说出自己的感受,当了一回“小老师”。
20日上午8点,志愿者们又带领小朋友参观了实习车间校,沿着校园内的学院路走,孩子们边看边问,志愿者在一旁耐心地讲解。之后,孩子们参观了图书馆、文思亭、体育馆、心理咨询实验室等。交谈之中,小朋友们表达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
感受深刻,立志成才
虽然几天的体验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友谊之帆才刚刚启航。临行
前,邓琳小朋友红着眼睛把其中的一名志愿者拉到一旁,塞给她一张浸满泪水的小纸条,上面写着“大姐姐,这几天来谢谢你们,你们以后一定要来我家”。五二班的马巧同学对其中的一名志愿者:“大学的教室真漂亮,又大又干净,我下次还想来。”问起两天体验大学生活的感受,张新悦小朋友低头想了一会儿,很认真地说:“大学真漂亮,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也要上大学!”从他们的肺腑之言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们相信无论我们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将这个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这份感情一定会日久弥坚。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走进哈理工 体验大学生活”
实践活动
寻山完小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篇五
玉山镇黄峪完小
社区和家庭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012.2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新课程标也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如何发挥家庭优势和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课改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开发和利用家庭的课程资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里都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因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生活范围、认知水平的不同,开发家庭的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感到:家庭有,在家庭。
1.在交谈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放学后回到家里,总会与家长有一些对话交流。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交际训练,在交际过程中,学生能否“完整讲述”,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有礼貌”,表达是否有“自信心”,这些都要提醒家长注意,如有不当,家长要立即给孩子指出来,这样,就可利用家庭教育的资源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在收集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在家里可以看到电视、电脑,也可在家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渠道。
3.在关爱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家庭教育还体现在案情教育上。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尊敬长辈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了实践活动。
4.在生产活动中开发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不同之处还在于学生能够经常参与家庭和社会生产活动,在劳动中能学习到不同的劳动技巧,也可以把平时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上,对促进学生的能
力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二、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社会是人类的大家庭,关心社会是人类关心的一大主题,教师要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维护社会,开发、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
1.深入村镇文化环境,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农村,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公开栏》,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知识。
2.参加社会活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各种节日、参加农村特有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素养。清明节,教师带领学生给烈士扫墓,观看烈士生平事迹展,瞻仰烈士遗物。
3.参加社会生产,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工厂,村办工厂的劳动实践,也可以参与技术改造和实行社会调查,获得分析和认知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